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满族的社会组织
据上海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24年版译出 -
地下紐約
在這裡,種族、階級、地緣皆不存在,你的人脈網絡就是一切。 要看清楚這裡有多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身走進去。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2013年度百大好書。 一座城市,兩個世界 紐約,大蘋果,一座萬象之都,世界的焦點。在這裡,各種文化和極端元素相互碰撞,衝突、融合,造就出這座城市的繁華景象,卻也在燦爛外表底下投映出一片陰影。 紐約的炫目光芒引人讚嘆,卻也讓人忽視了它的真實樣貌。這座全球之都中,除了社會名流紙醉金迷的生活,還有更多底層住民在「地下經濟」中謀求生計——販毒、暴力、出賣靈肉。原來,這顆「大蘋果」並不如外表那般鮮嫩紅艷;原來,除了華爾街等檯面上的經濟活動之外,這座慾望城市還有賴底層數以萬計的地下交易撐持。 在這裡,富者與窮人、上流與底層、膚色白與黑之間,存有一道不可言說的隱形界線,但又有千絲萬縷的連結跨越了各種限制,勾串起兩個極端世界。 明亮卻教人迷惘,繁華卻可見悲涼 繼前作對芝加哥地區的黑幫研究之後、美籍印裔社會學家凡卡德希這回來到紐約,和毒販、老鴇、非法移民親身接觸;透過他們的帶領,潛入紐約底層世界。在這個貧富、人種、階級界限曖昧、混沌,相互交纏的地帶,他看到了上流社會私下仲介高端賣淫的精明算計,有意跨出固有區域、打進高端市場的黑人古柯鹼毒販的地盤之爭,以及性工作者和買春客彼此間毫無心機的互助關懷。從這座城市燦爛表象底下的黑市經濟裡,時而涉入、時而抽離的他看到的不僅是蒼涼人世的不公和冷暖,更有底層弱勢者竭力求生時的百態縮影,和微微閃現的人性光芒。 -
动情的观察者
《动情的观察者:伤心人类学》内容简介:在这六篇极具情感的文章中,作者透过揭露自身的生命故事,深刻反思其在西班牙、古巴及美国的田野工作,将洞察力、真诚及怜悯注入其中,把民族志与回忆录巧妙地交织起来,并将反身人类学、女性主义自传性书写,以及多元文化与离散论述融会贯穿。作者认为,感性人类学书写不仅有治疗的效果,也可以挑战、对抗各种僵化与单一的意识型态,激发实践的动力。 -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Chinese society has seen phenomenal change in the last 30 years. Two of the most profound changes have been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and the consequent individualis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tself. Yet, despite China's recent dramatic entrance into global politics and economics, neither of these significant shifts has been fully analysed. China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model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sation; therefore, its path to development may have particular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reveals how individual agency has been on the rise since the 1970s and how this has affected everyday life and Chinese society more broadly. The book 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detailed case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policy, patterns of kinship, changes in marriage relations and the socio-economic position of women,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culture, the politics of consumerism, and shifting power relations in everyday life. Exploring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settings,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provide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is major social phenomenon and its wider implications. About the Author/Editor -
神圣的欢爱
《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集中讨论伙伴关系和统治关系两种模式下的性行为。作者雄辩地指出,男女关系只有完成从传统统治关系向伙伴关系的复归,才能恢复性行为美好、高贵、纯洁和快乐的本真特征;在伙伴关系下,性行为不再低贱、肮脏和痛苦,爱情、性爱、生育将成为人类幸福的最重要部分。 -
人的音乐性
本书并非对人类音乐能力的学术性研究,它至多是尝试着去协调笔者在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经历。笔者提供了对非洲音乐进行调查而得来的新资料,以及在欧洲“艺术”音乐传统中成长的任何人都熟知的一些事实;不过所得出的只是探索性的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叙述了一个已然是专业人类学家的尴尬,也正是由此,笔者将此书献给梅耶?福兹(Meyer F0rtes)先生。1952年,当我花大量的时间去钻研音乐而不是人类学课程时,福兹便在那年暑假,把我送到巴黎跟安德鲁?舍费尔教授学习民族音乐学。然而,当我自己开始意识到有可能去研究音乐人类学时,时间又过了五年。直到又经历了一年的紧张田野工作。我才开始认为非洲音乐有些“与众不同”;而且,每当我在自己的帐篷中听《沃采克》或威伯恩的录音,或者一旦在什么地方刚好有钢琴,使自己沉浸于巴赫、肖邦或莫扎特的音乐时,我的这种想法就会不断得到加强。 -
喧嚣的个体与静默的大众
广场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当代中国存在着的、极为典型的“静默的喧嚣者”。一方面,它无疑喧嚣着,因为我们都看到、听到了;但是,它又处于一种静默的状态之中,因为,我们都对它熟视无睹。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组成的广场舞群体,其行为本身很是喧嚣,音乐、舞蹈、人数、行为,各个方面都带着一股子热闹劲,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群体,广场舞群体又是相当静默的,并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明确的意志、没有明确的身份,更为关键的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当这一群体受到攻击时,很难以组织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利益。近年来,广场舞与反对广场舞的人之间,对抗态势日趋激烈、极端,体现出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急需构建的政治—社会结构:理性的现代公民、共识的现代观念、成熟的制度体系、有效的基层政府、自治的社会组织、公平的社会供给、务实的社区服务。 -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武雅士等有关中国社会宗教与仪式主题的论文集。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民间信仰做了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构建了汉族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式,总结了汉民族的民间信仰的三种模式:官僚模式、个人模式、异端模式。所收论文16篇,如“一个台湾城镇历史中的宗教组织”、“香港的乡庙”、“台湾的建筑与超自然”、“广东的萨满信仰”、“道教仪式中的正统与异端”、“祖先崇拜和丧葬实践”、“神、鬼和祖先”等等。所论主题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如道教、萨满教、祖先崇拜、鬼神信仰、丧葬仪式等等,分析潜藏在这些信仰和仪式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碰撞与交融。 -
流动的家园
《流动的家园(攸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研究)》是国内传播学界第一次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社区传播研究的专著。《流动的家园(攸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研究)》视角第一次探向都市里村庄特有的媒介基础建设(media infrastructure),包括传统的以粤文化为底蕴的原村民文化设施、流动人口的人际交往点(sites)和以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通信技术和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环境,第一次在传播学研究领域采用“地图法”(socio-mapping)对石厦村这一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社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社区传播生态(包括传播点、传播者、传播技术和传播行为等)分析,以展示在全球化的网络社会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农民工群体以中低端媒介技术工具,按照自己的需求甚至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媒介化社会关系和传播实践。以此回应国际著名学者曼纽·卡斯特对于不同文化和制度下有可能产生不同网络社会结构、形态的理论假设,对中国传播学和社会学界尚未触及的“什么是中国的信息社会”或者说“什么是中国的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个案和回答。 -
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
该书是近年来社会学领域里一部较新的工具书。本书的特色是试图突破传统学术词典的写法,将一些在学术界非常重要但还没有定论的词汇收集起来,在释义方面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读者看出这些词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或译法。本书共收录近年来出现的社会学人类学新词汇200余条。 本书篇幅很小,但是它探讨的问题正好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问题的出发点,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奠基于19世纪,在此之前就有了社会思想、社会理论和社会哲学等东西,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学差不多是在19世纪产生的。而社会科学从其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是我们今天所赖以生存的基本制度框架的产物,也是为这个框架和制度提供合法性和依据的主要源泉。这个框架就是民族-国家体系。在19世纪以前,世界并不是按照民族-国家的体制来组织的,很多地区的小封建制国家或者殖民帝国以及广大部落、区域性社会存在的时间都很长。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民族-国家,即那种拥有主权、边界、领土等东西,有自己的国民经济、国家防务和国家安全,以及这个框架制度下存在的国民待遇、国民权利和国民义务等,这一套制度基本上都是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在欧洲奠定基础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地区和人民都陆陆续续地被组织到了这个框架下面。 -
Desiring China
Through window displays, newspapers, soap operas, gay bars, and other public culture venues, Chinese citizens are negotiating what it means to be cosmopolitan citizens of the world, with appropriate needs, aspirations, and longings. Lisa Rofel argues that the creation of such “desiring subjects” is at the core of China’s contingent, piece-by-piece reconfiguration of its relationship to a post-socialist world. In a study at once ethnographic,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she contends that neoliberal subjectivities are created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desires—material, sexual, and affective—and that it is largely through their engagements with public culture that people in China are imagining and practicing appropriate desires for the post-Mao era.Drawing on her research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mong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in Hangzhou and Beijing, Rofel analyzes the meanings that individuals attach to various public cultural phenomena and what their interpretations say about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post-socialist China and their roles within it. She locates the first broad-based public debate about post-Mao social changes in the passionate dialogues about the popular 1991 television soap opera Yearnings. She describes how the emergence of gay identit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 reveals connections to a transnational network of lesbians and gay men at the same time that it brings urban/rural and class divisions to the fore. The 1999–2001 negotiations over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 controversial women’s museum; the ways that young single women portray their longings in relation to the privations they imagine their mothers experienced; adjudications of the limits of self-interest in court cases related to homoerotic desi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nsumer fraud—Rofel reveals all of these as sites where desiring subjects come into being. -
贫与富
此书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现今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现实下,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 古老的《圣经》中有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需不需要重新思考这一理论呢? 老话似乎常常都是言之有理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形成贫富之间的鸿沟。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称此种现象为马太效应——取自《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然而我们越仔细审视这一原理的社会效应,发现它就越复杂。最初的优势不总是带来好处,而劣势也未必就意味着失败。是不是需要重新思考这一理论呢? 默顿的观点对于我们的平等公正概念可能会有重大的影响,挑战我们对于文化、教育、政府政策的信心。科技、政治、学校教育等众多社会领域中的学者研究他的这一假说,探索在实践中优势是否会带来进一步的优势。丹尼尔•瑞格尼(Daniel Rigney)第一个对马太效应积累优势做出了广泛的评估,兼顾证明该效应成立或不成立的情况条件。他探讨了日趋严重的不平等到底是人类所无法控制的,还是与社会结构息息相关,会随之而变的。瑞格尼重新审视我们有关社会的这一核心假设,这使我们重新思考不平等的根源。 -
天涯虚拟社区
网络空间很复杂,好多人并不完全了解或者只是了解到一些皮毛。比如说好多人对于见网友一事总是抱着浪漫或者暖昧的想法,而事实却并不总是想象的那样。作者在做虚拟社区研究甚至是在有这个想法之前并不常呆在网上,互联网对于作者来说就是查查资料、收发信年、看看新闻的工具。担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花在网上,一处文化上的直觉告诉作者: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作者走到了网上,走到了天涯虚拟社区,并且有一种想把发现告诉大家的愿望。 -
医学、理性与经验
本书在对以生物医学为典型代表的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疾病观的批驳中,在对数种医学人类学研究取向的斟酌中,作者倡导一种与批判理论保持紧密关系的解释或曰意义中心取向,并尤其说明了将病患作为嵌于地方道德世界、政治关系、时间之流等等中的“审美对象”予以解读的理论潜力。 -
地方知识
《地方知识》于1983年面世,2000年再版,乃格尔茨代表作;全书涉及从艺术、常识、卡里斯玛到自我人观的论题,曲折迂回,文采飞扬。其中,尤以作者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地方社群如何理解社会思想,本土人如何想象伦理道德,乃至法律背后的文化意蕴,并以地方知识的立场戳穿了现代英美法治的普遍性神话;启迪了中国上世纪末的“法治本土资源论”。这种地方知识的立场,亦足以与中国古人的“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包容理念及共生思想相呼应。本书可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哲学等学科师生的参考书。 -
Seeing Like a State
Compulsory ujamaa villages in Tanzania, collectivization in Russia, Le Corbusier's urban planning theory realized in Brasilia,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Chin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Tropics --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been racked by grand utopian schemes that have inadvertently brought death and disruption to millions. Why do well-intentioned plans for improving the human condition go tragically awry? In this wide-ranging and original book, James C. Scott analyzes failed cases of large-scale authoritarian plans in a variety of fields. Centrally managed social plans misfire, Scott argues, when they impose schematic visions that do violence to complex interdependencies that are not -- and cannot -- be fully understood. Further, the success of designs for social organization depends upon the recognition that local, practical knowledge is as important as formal, epistemic knowledge. The author builds a persuasive case against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mperialistic state planning that disregards the values, desires, and objections of its subjects. He identifies and discusses four conditions common to all planning disasters: administrative ordering of nature and society by the state; a "high-modernist ideology" that places confidence in the ability of science to improve every aspect of human life; a willingness to use authoritarian state power to effect large-scale interventions; and a prostrate civil society that cannot effectively resist such plans. "A broad-ranging,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and empirically grounded treat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its propensity to simplify and make legible a society which by nature is complex and opaque.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learning about this fundamental tension of modernity and about the destruction wrough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dominant development ideology of the simplifying state, this is a must-read". -- Daniel Jonah Goldhagen, author of Hitler's Willing Executioners -
实验室生活
科学家如何工作?他们如何“发现”科学事实?为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法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以及英国社会学家史蒂夫·伍尔加深入到美国的一个神经内分泌学实验室并与那里的教授共度两年时光,对科学家进行观察,看他们如何选择课题和申请基金,如何从事研究和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等。作者以自然主义的方式研究科学,特别探讨了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触及人性、社会、理性和知识这些更大的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科学事实的建构做了独到的诠释。本书是科学社会学也是国外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领域SSK的经典之作。 以色列著名哲学家约瑟夫·阿伽西曾说:“科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在某些意义上孤立地看待科学也情有可原,但是没有注意到孤立的图景可能歪曲图景本身,这将导致混乱。而被扭曲的图景会产生误导作用。” 的确,在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孤立、片面地看待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早已经与这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法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提出:“我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开辟一条不同的途径:走近科学,绕过科学家们的说法去熟悉事实的产生,然后,返回自己的家,用一种不属于分析语言的元语言来分析研究者所做的事。总之,重要的是去做所有人类文化学志学者们所做的事,并把人文科学通常的义务论用于科学:使自己熟悉一个领域,并保持独立和距离。”在库恩之后,科学论的视角发生了转换:“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成品的逻辑结构 ”,“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 ”。当然,在这一被欧洲科学社会学注重的科学“实质性理论 ”(即科学知识过程)的形成过程中,巴黎学派的拉图尔功不可没。原因是:一方面,他把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从“社会建构 ”转向了“科学实践 ”,提出了“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观”、“黑箱论”、“行动者网络”等一系列科学事实;另一方面,他在科学实践中充分借用了人类学学科独有的“整体观 ”、“参与式观察 ”、“对他者的研究”、“文化相对论”等一系列研究原则和方法,使这些科学事实变得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欧洲科学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股“实验室研究风潮”。 -
遭遇发展
《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是一本颠覆发展理念的著作。作者埃斯科瓦尔在发展领域以专家与学者的身份工作多年,对发展的概念起源、所涉领域、工作方法知之甚详。就此而言,他是发展的“局内人”,但本书是从外在的、审视的、话语的角度重新诠释发展,试图探索前行的另一条通道。 该书质疑了发展,认为发展话语在很大程度上与殖民话语类似,都通过建立某套话语体系,剥夺了其他途径、其他思维方式出现和延伸的可能。该书质疑了发展工作者,他们耗费了巨额资金而民众的痛苦并未得到缓解。该书质疑了发达国家设立的形形色色的发展机构,它们提供的大量贷款,恶化了民众的生存状况,而为外来专家提供了优渥的薪金。就作者来看,对发展主义的抵制无异于一场重获文明尊严的奋争。而该书,也正是这种奋争之一。 这是一本极具震撼力的原创性著作,涵盖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话题。其最大优点在于并不将发展视为解决全球问题的常识性手段,而是一项历史和文化特异的计划。发展是一个陌生事物,它的出现并非自然而然。在关乎发展、现代性话语及全球不平等关系的讨论中,本书将是一本被广泛讨论和引用的主要著作。 ——詹姆斯·弗格森(James Ferguson) 北美和欧洲的工业化国家何以在二战后成为亚非拉仿效的榜样?战后的发展话语如何创造了所谓的第三世界?为解答这些问题,阿图罗?埃斯科瓦尔揭示了发展政策如何成为不逊于殖民政策的控制机制,二者产生的作用同样深入而有效。发展机器制造的分类方式强大而有力,形塑了人们的思维,甚至鲜有对它的批判,而与此同时,贫穷和饥饿却普遍存在。但“发展”的根本从未被撼动,直至20世纪80年代,新出现的分析社会现实表征的方法才被用以分析第三世界。在本书中,埃斯科瓦尔采用了这些新方法,对发展话语和实践进行了近乎挑衅的分析,并以讨论后发展时代的其他可能前景作为全书的结尾。 任何有兴趣重新审视既有“发展”观的人,甚至从未质疑过“发展”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经济主义的发展存在固有的问题,西方帝国主义对有悠久传统的文明进行了干预。所有意欲认真思考这两种现象的人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迪。 ——洛德斯·贝内丽亚(Lourdes Benería) 埃斯科瓦尔认识到,对发展主义的抵制无异于一场重获文明尊严的奋争。这些文明已经成为试验对象,接受整套手术之后就会牺牲。它们或被送入博物馆,或被送至大学做解剖分析。对后发展时代进行构想,所代表的不仅是对隐蔽的统治结构进行抵制,也意味着赋予蛮荒世界本应拥有的权力,让其自行设计未来。对于这样一种开放的前景,埃斯科瓦尔似乎愿意冒险一试。 ——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 -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从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全新视野解释人类社会进化和家庭出现的过程。世界上现有360余种灵长类,涉及社会进化的各个阶段。其中人类代表了最进化的灵长类,而狐猴、懒猴和眼镜猴等原猴类动物则代表了最初级的灵长类动物。初级的原猴类维持了6500万年前早期灵长类的原型,是灵长类动物的活化石。《灵长类的社会进化》讲述了近年来对这些灵长类动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灵长类社会学知识,有利于读者完整地了解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轨迹。 第一章阐述了人类学者对人类家庭起源的争论和形成家庭的五大条件。第二、三章阐述了灵长类的起源背景和社会行为背景。第四、五章阐述了初期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也就是原猴类从夜行性到昼行性、从单独生活到集群生活的变革。第六章到第十三章阐述了猴子和类人猿的社会进化轨迹,各章以典型的物种为代表描述了每个阶段灵长类社会的特征,包括独自生活(猩猩)、一夫一妻型社会(长臂猿)、母系一夫多妻型社会(长尾叶猴)、父系一夫多妻型社会(大猩猩)、母系多夫多妻型社会(日本猴)、母系重层社会(狮尾狒狒)、父系重层社会(埃及狒狒)、父系多夫多妻型社会(黑猩猩)。根据上述灵长类社会的进化轨迹,第十四章作为《灵长类的社会进化》结语强调了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受到系统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归纳了灵长类社会的进化机制,并勾勒了人类社会出现的社会背景。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知识性和可读性强,通俗易懂,既可作为人类学、动物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级科普读物,供不同领域的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