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永久的飘泊

    作者:杨渝东

    苗族是中国南部一个典型的山地迁徙民族。直到1949年,苗族才基本停住了迁徙的脚步,渐渐在他们原来居住的村寨和集镇安顿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定居社区。50多年来,苗族村寨作为相对稳定的社区延续下来,它们彼此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固定的地缘关系。那么,这50多年的社会变迁是否已使苗族忘却了他们的迁徙史?或者说,迁徙史对于如今生活在苗寨中的人们有什么意义?它是否还被他们运用来构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本书采用民族志方法,从村民的社会实践、观念体系和仪式操演等三个层面进行考察,说明了定居的苗族村落与迁徙的苗族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有着漫长迁徙历史的民族,在定居之后仍然会存留对于迁徙历史的社会记忆。社会记忆与制度化(如地缘化)的实践之间的不对称现象,不仅对于理解苗族自身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潜在着对其他族群的定居性和迁徙性辩证关系的启发,因而值得社会人类学做进一步的探讨。
  • 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

    作者:祁进玉

    本书在对“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和两个城市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作者认为,认同意识在现代的意义歧变,有着全球化影响的背景,进而造成人们(个体和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的混乱、暧昧和模糊化。个体或群体的角色和身份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转换,在自我调整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认同意识往往会发生选择性改变。作者通过深入分析现代认同理论的源流,阐述在全球化的当今一种认同意义的歧变、泛化的现实语境,探讨诸如政治认同、族群认同、地缘认同、公民身份及文化认同的意义以及此种意义多样、普泛化的理论路径。 本书在探讨一种地缘意识的缘起以及族群/民族认同意识的影响因素中,重点考察在全球化场景中认同的情景化衍变的现实。此外,针对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以及国民身份认同等较为敏感而复杂的话题也进行了多学科整合研究。同时,对现代教育的传统使命——精英教育、民族文化认同和公民教育实践进行了尝试性考察,从而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文本。 本书在对“族群”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和两个城市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引言 第一章 地域认同意识的缘起 第一节 现代土族的分布与居住格局 第二节 家与族属的观念 第三节 家族居住格局与地域认同 第四节 家族观念与村庄认同——“纳顿”及其象征秩序 第二章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族源认同与民族迁徙史 第二节 家族迁徙史文本分析与族群身份变迁史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与族源认同 第四节 族群认同与他者区分——以红崖村为个案的村庄志文本分析 第五节 碎片化与重构:传统的断裂、复兴与家族史的传承 第三章 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 第一节 族际认同与“他者”叙事 第二节 身份选择与文化认同的两难处境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与宗教认同 第四节 文化融合与涵化的范例——土族语同源、借词研究 第五节 文化认同的想象与重构 第四章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群体生存状态与族群互动 第二节 国际化大都市中的族群身份建构 第三节 公民身份认同的现代意义 第四节 国家认同与国民身份 第五章 认同的全球化话语 第一节 全球化与地方性 第二节 族群与民族认同的前景 第三节 文化再生产与身份认同的场域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道出真我

    作者:海力波

    《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是对壮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重构过程的翔实的民族志记录,对从事人类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族群认同研究和壮族研究的读者有所裨益。在民族—国家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 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实践过程,黑衣壮族群文化表征过程中所体现的“复调”色彩,正说明族群认同既受到外在的时代主流“话语型”和现实功利的影响,也受到族群的人观、宇宙观等文化认知体系的制约,从而揭示了认同建构与自我塑造的微妙关联。
  • Training the Body for China

    作者:Susan Brownell

    Anthropologist Susan Brownell, heptathlon gold medallist in the 1986 National College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raws on her direct experience of Chinese athletics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culture of sports and the body in China. The book introduces the notion of "body culture" to analyze Olympic sports as one element in a whole set of Chinese body practices: the "old people's disco dancing" craze; the popularity of bodybuilding (following reluctant official acceptance of the bikini); mass calisthenics; martial arts; military discipline; and more. Translating official and dissident materials into English and drawing on performance theory and histories of the body, the text uses the culture of the body as a focal point to explore the tensions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 organizations,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and men and women. The author's intimate knowledge of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and the wide range of historic examples utilized aim to provide a novel perspective on how gender, the body and the nation are interlinked in Chinese culture.
  • Pigs for the Ancestors

    作者:Roy A. Rappaport

  • Reflections on Fieldwork in Morocco

    作者:Paul Rabinow

    In this landmark study, now celebrating thirty years in print, Paul Rabinow takes as his focus the fieldwork that anthropologists do. How valid is the process? To what extent do the cultural data become artifact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thropologist and informants? Having first published a more standard ethnographic study about Morocco, Rabinow here describes a series of encounters with his informants in that study, from a French innkeeper clinging to the vestiges of a colonial past, to the rural descendants of a seventeenth-century saint. In a new preface, Rabinow considers the thirty-year life of this remarkable book and his own distinguished career.
  •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

    作者:Jing, Jun (EDT)

  • Discourses of the Vanishing

    作者:Marilyn Ivy

    Deep anxieties about the potential loss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continuity disturb many in Japan, despite widespread insistence that it has remained culturally intact. In this conjoining of ethn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Marilyn Ivy discloses these anxieties, as she tracks what she calls the vanishing: marginalized events, sit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suspended at moments of impending disappearance. Ivy shows how a fascination with cultural margins accompanied the emergence of Japan as a modern nation-state. This fascination culminated in the early 20th-century establishment of Japanese folklore studies and its attempts to record the spectral, sometimes violent, narratives of those margins. She then traces the obsession with the vanishing through a range of contemporary reconfigurations: efforts by remote communities to promote themselves as nostalgic sites of authenticity, storytelling practices as signs of pre-modern presence, mass travel campaigns, recallings of the dead by blind mediums, and itinerant, kabuki-inspired populist theatre.
  • The Cell Phone

    作者:Horst, Heather A,,Da

    Few modern innovations have spread quite so quickly as the cell phone. This technology has transformed communic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have had a dramatic effect in many regions, but perhaps nowhere more than for low-income populations in countries such as Jamaica, where in the last few years many people have moved from no phone to cell phone. This book reveals the central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helping low-income households cope with poverty. The book traces the impact of the cell phone from personal issues of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to the global concerns of the modern economy and the transnational family. As the technology of social networking, the cell phone has become central to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in areas from religion to love. The Cell Phone presents the first detailed ethnography of the impact of this new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ell phone's role in everyday lives.
  • 花、果、樹的動人故事

    作者:查爾斯.史金納,Charles M. S

    國際花卉博覽會正夯,但是,你知道眼前各有風情的花朵 所傾吐的無聲花語嗎?而, 蘋果除了被認為就是亞當與夏娃所嚐的禁果之外 在希臘、挪威、波斯等各地神話中,又有著什麼樣的傳說? 植物不只美麗,更蘊藏數不盡的物語! 人的文化歷史,其實與花草樹木息息相關 它們的美與愁,都被賦予浪漫色彩 近兩百種花、樹、果神話蒐羅成冊 以文字捕捉植物最迷人的萬千風貌 「這本書我忍不住讀了一遍、一遍、又一遍!你一定能享受這些故事及其起源。」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五顆星熱評
  • 塘村老人

    作者:杨晋涛

    作者生动描述了塘村老人们的“衰老过程”及其正在经历着的乡村各种变迁的具体情景。在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已经导致出现“过疏化”现象的塘村,老年人必将经历的一系列人生大事均可以成为他们逐渐走向衰老、“成长”为老年人的标志性事件,诸如为儿子操持结婚、分家(包括家屋的代际分配、析产、分灶、户口门牌的区分)、成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成为诞辰寿礼上的寿星、“称粮”(失去劳动力,开始由诸子绝对对等地负担和供养)等,其中分家和称粮最具重要性,前者意味着家庭发展的周期性裂变及其伴生的父辈权威地位的弱化,后者则是社区、家庭和当事人对生理衰老过程的一个最为明
  • 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

    作者:愛德華.史都華/ 米爾頓.班奈特 Ste

    媲美《菊花與劍》 風靡四十年的人類學經典! 讓我們一窺讓人又愛又恨的美國人的心靈深處! 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儘管評論家們言之鑿鑿的宣稱「後美國時代」即將來臨,美國的影響力仍然無所不在。Facebook、iphone、ipad、NBA、華爾街、哈佛商學院、好萊塢電影、Google,更不要說民主、人權、法治,這些來自美國的蜜糖仍然帶給我們每一個人關於繁榮與幸福的想像。另一方面,美國又像是一個邪惡帝國,憑著絕對優勢的武力在世界舞台橫行無阻,先斬後奏的擊殺賓拉登,完全無視國際公法。為了填補國內財政赤字亂印鈔票,不惜打亂國際金融秩序。在環境議題上,為了照顧本國大資本家的利益,拒絕簽署種種節能減碳的國際公約。甚至,當代最正直敢言的公共知識份子喬姆斯基多年前即痛批美國為全世界最惡劣的「流氓國家」! 就好像知名的人類學家潘乃德(Ruth Benedict)女士形容日本人又像靜謐的菊花,又像嗜血的武士刀,美國這個國家,一方面在民主、人權、科技、流行文化、產業創新等方面都足為世人的表率,卻又常令人恨得牙癢癢的。美國人,這個似乎我們都很熟習的民族,為何充滿著這麼多的矛盾呢?我們對美國人的好惡喜憎,有多少是基於事實,又有多少來自誤解呢? 更進一步地看,我們可以發現美國文化中許多其他民族難以理解的現象:  常言道「美國是老人的墳場」,美國人好像沒有孝道這一回事。有錢的銀髮族移民到風光明媚的佛羅里達安享晚年,窮的就只能住安養院(有1800萬的美國老人住在這裡)。作子女的一年打一次電話問候媽媽就算是乖孩子了。可是,每次選舉的時候,政治人物無一不高喊「家庭價值」。這些只是虛偽的政客的口號嗎?還是美國人其實也很愛家呢?  美國人熱情、友善,會在慢跑的時候與你打招呼、會為你開門讓路、會在咖啡廳裡與你閒話家常。但,等到你跟他做了十年的朋友,他還是只是這樣對你。「等距交往」的原則讓美國人習慣與相同的方式對待每一個身邊的人。  美國人數學其爛無比,但其實美國人對「量化」有一種難以抗拒的著迷。上從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美國國債美中貿易逆差、下至Kobe Bryant在湖人隊主場的得分記錄,美國人頑固的要用五花八門的數字來認識這個世界。當歐洲觀光客來到白宮前的華盛頓紀念碑時,問的是後面的歷史典故,而美國人問的是那根柱子的高度與體積。  美國人的醫療科技水準領先全球,可是不僅看病的花費高的離譜(即使有保險給付,割個盲腸的手術也要十萬台幣),等待看病的時間也是曠日廢時。但即使如此,美國人對歐巴馬政府要推動的健保方案卻似乎不太領情。其實,美國人對身體、疾病、病人的奇特看法,造成了他們在醫療保健問題上難以承受的重擔。  美國人是世界最重視自由與人權的國家,即使焚燒國旗、購買槍枝的權利都受到憲法的保障。但從西部片中威風凜凜的警長以來,美國警察的權力非常之大,以致於警察濫用暴力的事件屢屢發生,而槍枝氾濫的結果是多起重大的校園槍擊事件已奪去許多無辜的寶貴生命。自由與權利、法律與秩序,是什麼樣的原因讓美國人無法在其中尋求平衡呢?  美國人非常相信個體的自主性。他們相信事出必有因,而每一個因都是行動的主體造成的。因此他們重視個人的選擇與行動,強調個人的意見,甚至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改變世界。然而,這種「行動式樂觀主義」(Effort-optimism)在歐洲人看來卻太天真樂觀,而強調集體共識與和諧的日本人看來,又太粗魯莽撞。 如果你想瞭解那些流傳已久的關於美國人的種種迷思與謠言,或是你想知道自由、平等、權利等等這些因美國而流傳全世界的價值是如何在他們的生活中被實踐的,《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是你必讀的一本經典之作。本書初版發行於1972年,由心理學家Edward C. Stewart與傳播學者Milton J. Bennett合作編撰,輔推出即廣受學術界與實務界好評,不僅成為研究美國文化與美國人性格的經典人類學作品,更是各國外交、企業、NGO組織在與美國人溝通合作時必備的參考書。從美國人的感官認知、語言習慣等抽象思維結構,到個人、團體、組織、禮儀等社會關係的理解、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歷史與個體的交織互動、再到他們對競爭、合作、愛情、友情等價值判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系統性的分析了美國人的一言一行背後的深層動機。無論你是將要出國深造的留學生、赴美談判的商務代表、美加10日遊的旅客、或是剛在午夜的酒吧與金髮帥哥有一場浪漫的邂逅,本書都是幫助你深入瞭解美國人的經典首選。 看完本書之後,你會發現:  別看美國人一副自信滿滿、很罩得住的樣子,那都是裝出來的。其實內心裡他比你還渴望別人的認可與讚美。  下次去美國人家別急著帶禮,否則受寵若驚的他會誤以為你想賄賂他。  遇到公司主管或是指導教授,別拿出東方人那一套,低聲下氣地裝作溫良恭儉讓,他為因為你的過份謙虛而不知所措。  在餐桌上你的美國朋友若是不斷的開你玩笑、向你挑釁,別生氣,那只是他們互相熟習與呈現友誼的方式。  美國文化不允許他們從種族、膚色、宗教、社會地位來衡量他人。也就是說,他不會看到你的黑頭髮與黃皮膚就以為你不為說英文。所以,還是努力一點把英文練好吧!
  • 人类大百科

    作者:[英] DK出版社,[美] 史密森尼学会

    《DK人类大百科》涵盖起源、身体、心智、生命周期、社会、文化、民族七大人类学层面。带领读者发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各个面向,包括人如何思考与行动、人体奥妙、生命历程、人类的非凡历史、迷人的现在与惊奇的未来。 《DK人类大百科》收录超过300种以上的民族及语言,带你看塔希提人的火舞、毛利族的战舞。综览全球民俗文化风情,包括北极爱斯基摩人的雪屋、蒙古人的蒙古包、巴西格拉斯嘉年华以及南非的脸部彩绘,文化之丰富,民族风情之迥异,令人咋舌。 《DK人类大百科》带领你认识身体的每个小部位,了解身体如何运作。详细介绍生命中会面临的生老病死,更带你了解犹太人的割礼、日本成人日。翻开此书,超乎想象的人类学所有知识,尽收眼底。
  • 文化人类学

    作者:林惠祥

    《文化人类学》出版于1934年,是当时大学文化人类学课程的通用教科书。它扼要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专门论述了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学术流派,深入分析了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及原始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对了解和研究文化人类学及原始入生活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 在中国做田野调查

    作者:玛丽亚•海默,曹诗弟

    《在中国做田野调查》的作者来自世界各地,并且拥有着各不相同的学术背景,如,政治学、人类学、历史与文化、经济学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自己在中国开展的田野调查工作,探讨了一般的理论问题,并且对于后来者给予了许多实际的建议。尽管《在中国做田野调查》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但是,却能对处理田野工作中常见的棘手问题给以有益的帮助。
  • 文化人类学

    作者:林惠祥

    《文化人类学》是作者当年文化人类学的授课讲义,通俗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学派,特别是具体论述了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及原始语言文字等,在目前我国人类学著作还不多的情况下,对了解和研究文化人类学及原始人生活状况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人观、意义与社会

    作者:黄应贵(编)

  • 否定的逻辑

    作者:赵旭东

    中国乡村是一个正在发生着社会转型的场所。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目光似乎都在瞬间投向了这个特别的场所,每一位研究者都希望能够从这种注视中找寻到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轨迹,以此来形成与西方现代社会转型的比较。作者撰写的这些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文章差不多就是在这样的时间跨度里,也就是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的跨度里写成的。 作者认为中国乡村所发生的改变终究是一种变化而非转型,这一系列的转变,是一个转变跟着一个转变的社会演进。面对这样一种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作者无法再认同对于中国乡村社会单向度的社会结构的分析,认为不能把眼光凝固在《乡土中国》所提出来的“差序格局”的结构性分析那里,还要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究竟是哪些要素已经无法支撑既有的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的运行。作者看来,这里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作为行动者的个体本身,在这一点上,社会心理学家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但是由于结构分析范式的强大影响力,我们无法轻易地把研究者的目光吸引到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上来。不过,这样的情况确实已经发生了转变,特别是认知心理学逐渐被人类学所接受以后,研究者开始越来越多地把分析的视角落在了个人的认知上,在这些学者看来,根本是能够把外在世界与个人头脑的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认知活动在影响着外面世界的转变的方式。
  • 闽西庵坝人的社会与文化

    作者:余光弘,蒋俊,赵红梅

    《闽西庵坝人的社会与文化》对庵坝人的社会与文化作了深入的研究。庵坝又称合溪口,是闽西宁化县石壁镇南田村所辖九个自然村之一。九个自然村以前是九个生产队,现在不再称队而改称组,庵坝是其中的第七组。庵坝是个“年轻”的村落,1949年第一批居民才从南山下移住于此,以后逐渐发展成一个聚落。至今庵坝仍未自建社公(土地公)祠,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或是家中举行生命仪礼,都要回到位于南山下的社公祠祭拜;同时由于村民都是来自南山下的朱姓族人,朱氏宗祠虽建于庵坝,朱氏南田开基祖的香火厅却留在南山下,因此两村仍有一体感,有些公共事务及宗教、宗族活动还是联合策划举行。
  • 音乐人类学

    作者:汤亚汀

    《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四辑及“附录”编排,每一辑都有一个“概述”提要性地总结该部分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理念。如此,作者以横向结构性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将音乐人类学在近15年间所发生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进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