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文明与野蛮

    作者:【美】罗伯特•路威

    本书是为非专门研究人类学的人而写的。作者从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可说是上下古今,无一不谈,而又无谈不妙。作者旨在摒除种族的和时代的自大心,用远大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文明的全史。
  • 王权与神祇

    作者:(美)亨利·富兰克弗特

    《王权与神祗》是考古学、艺术史、铭文学和文献学领域最专业的学者们精心提炼的作品。   《王权与神祗》分成了两卷七部分:第一卷,共四部分,专门论述埃及;第二卷,共三部分,专门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在第一卷之前是一篇简短的引言,主要是比较在两个社会中艺术所表达出来的王权观念。在埃及,国王被描绘为神世界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并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而美索不达米亚的国王则被看作是一位英雄人物,是其民族的首领,与他的伙伴们没有本质的区别。   本书对文明史的研究做出了崭新而富于启发性的根本贡献。不是所有的学者都会同意本书中所有的阐述、阐释和结论。作者也会就与美索不达米亚相关的几个问题与其进行辩论。但是,基本上这些不同意见和分歧都是相对次要的,无论如何,不会减损本书在认识和理解人类及其古代史方面的巨大价值。
  • “贼”“民”之间

    作者:黄志繁

    本书试图通过重构12—18世纪长达六百年间赣南山区的地方动乱与社会变迁历史,展现中国历史上地方动乱及其引起社会变迁之图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上“动乱”的理解,重新思考中国传统社会变迁的历史与逻辑。 目录: 丛书总序 走向历史现场 陈春声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范式转换:地方动乱与传统社会变迁 第二节 地理与人文:作为区域的赣南 第二章 烟瘴之地,土豪与王朝变迁 第一节 烟瘴之地、好讼之民与贩盐之贼 第二节 土豪、隅官与保伍法 第三节 峒寇:盆地开发与王朝教化 第四节 边界的模糊:文天祥抗元与“畲贼” 第三章 山区开发、盗贼救化 第一节 元明之际地方社会的分化 第二节 山区开发、流民问题与社会动乱 第三节 剿与抚:边界山区社会秩序的变动 第四节 江右王门、风水与科举 第四章 流民、土著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流民问题与生态危机 第二节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 第三节 户籍与科举 第四节 宗族与国家认同 第五章 个案的考察:宋至清初前地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作为王朝话语与生态变迁的“地方动乱” 第二节 动乱与社会变迁:对“大一统”中国的重新认识 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国大众宗教

    作者:[美]韦思谛

    本书收录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大众宗教的相关优秀研究论文。书中论文的研究对象均为在中国民间已大体消失的宗教崇拜,而非现存的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如:白莲教,以及对天后(妈祖)、关帝、碧霞神君、五通神的崇拜等。对于以上各种民间宗教,各篇论文都有独特的研究视角,使读者在宗教沿革之外得以了解:白莲教通过师徒和家族联系的传播网;天后(妈祖)和关帝作为神的形象有着丰富内涵而不仅仅是国家鼓励的那一种标志;对碧霞神君的崇拜因为与女性行为联系密切使儒家文人对之带有疑虑和敌意;五通神虽然被认为是公认的恶神,但演变成一个普济的财神是和中国明末请初的迅速商业化分不开的;宗教崇拜和中国人如定居台湾的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此外,本书还因为对文化移植的复杂性和困难的关注,收录了有关“孔夫子”这一名称的创造的论文。 《中国大众宗教》目录 序言…………………………………………………………………………韦思谛 反叛间的联系:清代中国的教派家族网…………………………………韩书瑞 中华帝国后期白莲教的传播………………………………………………韩书瑞 神的标准化: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詹姆斯•沃森 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杜赞奇 泰山女神信仰中的权力、性别与多元文化………………………………彭慕兰 财富的法术:江南社会史中的五通神………………………理查德•冯•格兰 共有的信仰:清代台湾南部客家人的会所、社区与宗教…………迈伦•科恩 北京妙峰山进香:宗教组织与圣地………………………………………韩书瑞 “孔子”与其汉文别称“孔夫子”的创造…………………………… 詹启华 译者后记……………………………………………………………………陈仲丹
  • 羌在漢藏之間

    作者:王明珂

    青藏高原東緣「民族走廊」因其間民族與文化複雜,被認為是解答中國民族歷史之謎的關鍵。本書以民族走廊上一關鍵民族─羌族,來說明漢、藏與西南氐羌系民族「邊緣」的形成過程。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羌族在社會、文化各方面居於漢藏之間的駁雜特性,然後說明造成此「羌在漢藏之間」現象的歷史與文化過程。此歷史過程涉及華夏以「羌」為其西方族群邊緣的宏觀歷史變遷過程,以及許多邊緣人群爭論、建構與遺忘「歷史」並改變其歷史心性之微觀過程。此文化過程涉及─民族走廊上諸人群在中國、吐蕃與近代西方殖民帝國之多重政治文化影響下,透過各種文化表徵相互歧視、誇耀與模仿而成為華夏、吐蕃、以色列人後裔,以及「有共同語言文化的羌族」之過程。藉此,本書對羌族以及中國民族之起源與形成,提出一超乎「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的新詮釋。
  •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

    作者:李安宅

    《仪礼》与《礼记》对中国传统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本书是近代国人对这两部经典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全面系统研究的首部专著,无论对于社会学研究还是礼学研究,都具有拓宽新视野、开辟新领域的重要意义。作者对于史料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分门别类之精当,分析评论之高妙,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殖民者的世界模式

    作者:J.M.布劳特

    本书作者J.M.布劳特是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有多部关于第三世界历史和政治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本书是一本史论方面的著作。在欧洲历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欧洲是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先进的文化与文明是由欧洲传播到世界范围的,欧洲人聪明、勇敢而富有理性,这是欧洲人特有的性格特点,去其他地区与民族的人群所不具有的。本书从历史渊源谈起,一一细数了这一观点的由来、发展,分析了殖民发展的历史根源,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诸方面对殖民问题和产生殖民现象根源的“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阐述和批判,同时将欧洲与亚洲、欧洲文明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欧洲奇迹”只是一种一相情愿的理论和人为的精神,是荒谬和不合理的。整个分析论证过程严谨,内容翔实丰富,令人信服。
  • 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

    作者:【英】玛丽·博伊斯

    本书所讲座的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最古老的一个宗教。有关该教的起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界一直在深入探讨。 本书所调查的伊朗西南亚兹德和克尔曼两个飘荡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就是这个古老宗教在当代伊朗的遗存。生存于伊朗本土的这批教徒,在博伊斯教授之前,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多少关注。他们的宗教生活,学界并不了解。本书所展现的这两个村落的民俗和信仰,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历过伊斯兰教的强力压迫,在穆斯林的重重包围下,幸存下来的琐罗亚斯德教群体的现实面貌。这个群体与巴斯人不同,后者所过的是一种未受强力改造,但却是适应印度环境的传统宗教生活。这两个现代群体的信仰及其宗教生活,都源自萨珊帝国时期的琐罗亚斯德教。 本书讨论的是现代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但对于国人认识古代祆教,不失为一面参照的镜子。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就本书用历史人类学方法的运用,其权威性自然不容怀疑。因此,倘若我们要倡导历史人类学的话,本书似也可作为一本样板著作,供我们阅读效法。
  •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作者:[英] E. E. 埃文思-普里查德

    E.E.埃文恩-普里查德是一位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著述丰厚、影响广深的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1937年首次出版的《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是他基于1926年到,1930年期间三次累积长达20个月的田野调查所撰写的第一部田野志专著。该著作与他于1940年发表的《努尔人——对尼易河流域一族群生计方式与政治制度魄描述》后来都被视为代表他所处时代的人类学经典之作。他也因此被后人视为现代社会人类学奠基人之一。商务印书馆出版《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的中译本,无疑将有助于学人在对埃文思-普里查德的学术建树有更多了解的同时,也对在我国仍处于潜学地位的人类学,和上个世纪中叶欧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学理发展脉络有更深的认识。
  • The Gender of Memory

    作者:Gail Hershatter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y placing a doubly marginalized group--rural women--at the center of the inquiry? In this book, Gail Hershatter explores changes in the lives of seventy-two elderly women in rural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decades of the 1950s and 1960s. Interweaving these women's life histories with insightful analysis, Hershatter shows how Party-state policy became local and personal, and how it affected women's agricultural work, domestic routines, activism, marriage, childbirth, and parenting--even their notions of virtue and respectability. The women narrate their pasts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the present and highlight their enduring virtues, important achievements, and most deeply harbored grievances. In showing what memories can tell us about gender as an axis of power, difference, and collectivity in 1950s rural China and the present, Hershatter powerfully examines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and how gender figured in its creation.
  • 中国文明的开始

    作者:李济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系列之《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汉对照)收录了李济在考古学、人类学方面的经典英文著作,配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译文,首次双语呈现。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中国考古学之父探寻古老中国文明之滥觞、追溯中华民族人种之起源,亦可重见这位伟大学人的学术生涯、人生轨迹如何与中国现代科学之建立、文化之复兴、家国之命运紧紧联系地一起。 本书所选篇目大多曾刊载于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学刊上。前三篇选文原为李济先生于195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所作的三次演讲的手稿,介绍了震惊世界的“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考古学》选自陈衡哲主编的《中国文化论集》,介绍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在传统金石研究和西方田野工作方法的交汇中诞生;《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原文刊载于《史密森研究院各科论文集刊》,该次发掘是由中国人自己主持的我国科学考古发掘的先声,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首先于1922年发表在巴尔的摩的《中国留学生月刊》上,并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宣读;该文经修改后,于次年再度发表于《哈佛研究生杂志》,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并为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引用。《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最初发表于1962年的《国际亚洲历史学家学会第二届双年会会议记录》上。《中国人的种族历史》是李济先生于台大考古学系所作的一次演讲,手稿于1967年发表于台北版的《中国社社刊》。
  • 进步简史

    作者:隆纳·莱特

    《进步简史》是一部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书。它告诉我们,人类的进步历史,其实就是所谓的各种文明实验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一再重蹈“进步陷阱”的历史: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文明,中东的苏美尔文明,大西洋两岸的罗马文明与玛雅文明,这些古老的文明都踏入了“进步陷阱”——在文明发展至巅峰时,对生态的索求也到达顶。点,为了追求持续的成长繁荣,只好抢劫未来,以支付眼前的开销,最后将大自然赐予的款待洗劫一空,然后随着生态环境的崩毁而瓦解。 在遍布世界各地沙漠与丛林中的伟大遗迹前,在因为进步陷阱而导致的文明白毁的惨痛教训中,当今时代的我们要以史为鉴,还是要重蹈覆辙,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这需要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作出肯定的回答。
  • 乡族与国家

    作者:郑振满

    《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收录了作者探讨闽台传统社会的16篇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乡族组织与共有经济、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地方行政与社会转型四个专题。这些论文的共同主题,在于通过考察明清时代的乡族组织与地方政治,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 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

    作者:[美] 周永明

    本书是“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 :Telegraphy,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的前半部分。英文原版作为最早探讨互联网与中国政治的专著之一,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欧美许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的必读书目。本书截取了原版中电报与清末时政的部分,单独成书。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出现对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影响巨大,但技术与社会互动的机制极为复杂,当下并不存在一个清晰的学术解释。本书着重考察清末电报(新技术)与时政的互动,乃是绕道历史,为我们理解今天互联网在当下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角色提供一个可信的历史参照。
  • 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

    作者:(以色列)吉迪

    《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史前社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视觉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借鉴西方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概念,对公元前第2千纪后期至第1千纪前期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考古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描绘了北方地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轨迹,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北方地带的社会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李济文集

    作者:李济

    《李济文集》(五卷)收入李济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撰写和发表的中国人类学、考古学、上古史研究等论著,以及学术论谈、随笔、序跋、忆旧、书评、未译成中文的外文论著、早年文录等百余篇(部)。其中《中国民族的形成》、《中国文明的开始》、《西阴村史前的遗存》、《安阳》、《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等,均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考古学经典学术名著。
  • 吐火罗人起源研究

    作者:徐文堪

    吐火罗语的发现和研究是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大事。由于我国缺乏研究古代印欧语的学术传统,所以尽管吐火罗语的材料对中国民族史、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学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尚不具备进入这个领域的条件;直到季羡林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留德期间致力于此,经数十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才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吐火罗语的定名涉及到一系列历史、地理和民族问题,我国史学家亦多注意及此,取得不少成绩。但对于吐火罗人的起源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原始印欧人的起源和迁徒问题,国内却一直没有人进行系统研究。本书作者关注“吐火罗问题”近40年,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新疆考古的新发现中得到启发,逐步认识到新疆出土的具有白种人特征的古尸和人骨所代表的的该地区古代居民,应与吐火罗人有某种渊源关系。虽然近世发现的吐火罗语文献年代相对较晚,但吐火罗语本身是一种古老的印欧语,它脱离印欧语共同体的时间相当早,在操这种语言的部族到达新疆等地区之前,它又与欧亚大陆的各支印欧语和非印欧语发生了接触。中国古代史籍所载的“月氏”,可能亦与吐火罗人有关。吐火罗人的史前时期已到达南西伯利亚,其物质文化遗存是为阿凡纳羡沃文化;进入后世,其分布范围愈益广泛,从黄河流域至中亚、南亚,皆可见斯踪迹。作者认为: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说研究现在正帮助我们建立关于人类过去的一个较完整的三维图像,所以必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才能最终揭开吐火罗问题这个千古疑谜的谜底。书的最后附有相关文献目录,可供参考。本书与国内已出版的关于吐火罗问题的著译不同,是以吐火罗语和吐火罗人以至印欧人的起源及迁徙为中心展开论述的,并且尽可能吸取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考古学、人类学、分子生物学和语言学的新成果,体现了在学术前沿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特点。
  • 中国文明的开始

    作者:李济

    《中国文明的开始》是对李济先生1954—1972年间对中国上古文明与文化研究成果的一个初步总结,展现了李先生学术思想和观点的发展。书前收入了五十帧精美图片,其中有些为首次中文出版。全书共八篇,其中第一篇《中国文明的开始》,以殷墟发掘成果,尤其是对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其他各篇在肯定安阳发掘对中国历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远古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原始进行了重新认识,尤其在古史料的收集、选择、整理以及古史的写作等各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提出了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 官府、宗族与天主教

    作者:张先清

    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传播,对东西方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梁启超认为这是学术史上值得“大笔特书”的公案。《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另辟蹊径,将天主教的传播问题置于明清以来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加以考察,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及历史学的文献分析,力图重建17—19世纪天主教在闽东福安的传播历史;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地方官府、宗族与乡村教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 告别理想

    作者:张乐天

    人民公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在中国农村仍不时可见其忽隐忽现的踪影。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呢?本书对此作出了解答。全书分“公社制度的嵌入”、“‘四清’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村落政治”、“70年代中叶的公社制度模式”、“人民公社的终结”四编14章,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对人民公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不仅重新展现了人民公社的基本面目,而且提出了不少饶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及值得认真思考的社会问题。书末另附三个有关人民公社的重要文献,亦颇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