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蒙古的人和神

    作者:[丹] 亨宁·哈士纶

    一个关于西部可汗的传说,引发了一位丹麦人单身深入天山腹地的传奇,他的经历是一部生动曲折的探险记。一个融入中国西部独特蒙古部落——吐尔扈特的欧洲学者,亲身体察了游牧民族普通平民和宗教上层的世俗生活及精神世界,他的成果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蒙古的人和神》不仅具有西部探险的无穷魅力,也从多层面展现了一个古老部族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作者:李安宅

    作者从沦陷了的北平,辗转到了大西北,随后,历尽艰难险阻,深入甘南藏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作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实地考察,“取得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这是国内、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雷洁琼序言中语)。该书在介绍藏族文化背景与历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鲁派——革新或当权的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卡楞寺。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
  • 变迁之神

    作者:韩森

  • 世袭与禅让

    作者:艾兰

    艾兰教授是一位思想特异、独辟蹊径的学者,她在早年曾深受古史辨派的影响并醉心于结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是在其七十年代于伯克利加州大学东方语言系师从著名华裔学者陈世骧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的处女作。在这本著作中,她虽然和古史辨派的学者一样,抱着大胆怀疑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先秦时期和古史传说,但她并未停留在简单的证实或证伪上,而是出色地借鉴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把中国古典文献中有关尧、舜、禹、启直至商、周王朝的建立的历史传说当作一种观念运动所产生出来的历史来作全新的考察,从而揭示出隐藏在传说背后的深层结构,显示出历史的本业面目。
  • 伊特鲁里亚人

    作者:(美)戴尔·布朗编、徐征等译

    居住在意大利中西部地区的亚诺河与台伯河之间的伊特鲁里亚人在公元前的1000年之内迅速在古代世界中崛起,那里的矿产资源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其他地区的商人,其中主要是来自希腊的商人,他们影响了伊特鲁里亚的政治、文化及艺术主向,使伊特鲁里亚成为了一个由独立的城邦所组成的松散联邦。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中,在伊特鲁里亚的艺术品中,以及伊特鲁里亚给西方文明留下的印迹中,都有维兰诺万时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700年)伊特鲁里亚的成分存在。
  • 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作者:郑振满,陈春声 编

    导言/郑振满 陈春声(1) 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 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观念 ——北朝村里社会研究之/侯旭东(10) 宋明时期潮州地区的双忠公崇拜/陈春声(42) 民间宗教信仰中的国家意识与乡土观念 ——以潮汕双忠公崇拜为例/黄挺(74) “建构”政权,“解构”迷信? ——1929年至1930年广州市风俗改革委员会的个案研究/潘淑华(108) 社会风俗与民众心态 “虚耗”鬼的由来与禳除习俗 ——中国岁时节日体现的民众心态/常建华(123) 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赵世瑜(148) 神祗崇拜与地方社会的变迁 近世江南金总管考/滨岛敦俊(183) 传统商镇主神崇拜的嬗变及其意义转换 ——江西吴城镇聂公崇拜的研究/梁洪生(222)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分类信仰与分类械斗/颜章炮(263) 乡村庙宇与家族组织 方仙翁庙考 ——以淳安县方储庙的宗祠转化为中心/朴元熵(281) 村庙祭典与家族竞争 ——漳浦赤岭雨霁顶三界公庙的个案研究/张宏明(302) 社区组织与村际关系 明清福建里社组织的演变/郑振满(335) 香港长洲岛的神庙、社区与族群关系/蔡志祥(354) 群体与对立之象征 ——香港新界地方天后崇拜活动/廖迪生(382) 祭祀圈与民间社会 ——以平阳县腾蛟镇薛氏忠训庙(大夫殿)为例/钱杭(399) 大洲岛的神庙与社区关系/刘志伟(415)
  • 新史学(第1卷)

    作者:杨念群 编

    本书汇集8位实力派精英学者,从他们各自学科及研究的学术主题出发,对当下或历史中国的现代性、后现代、文学界的“问题意识”等命题进行阐述,很好地反映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本书旨在表达在“问题意识”越来越专门化的状况下,我们应如何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梳理和解读以更逼近历史形形色色的诸多方面,同时为问题意识本身的拓展创造出一些基本的条件。具体内容包括:乾隆眼中的“天一生水”、“独立”途中的变奏、第三人称代词序列的形成与“她”字位置之确定、文字何以成狱等。
  • 祖先之翼

    作者:冯江

    《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在地域建筑史学研究中引入了历史人类学方法,将对聚落和宗祠的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动态历史语境之中。《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梳理了广州府祠堂发展和演变的历程,阐释了地理环境、社会变迁、聚落格局与宗祠之间的关联,揭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献对宗祠及村落形态的影响。 《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可供从事建筑史研究、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人员使用。
  • 麻风

    作者:梁其姿

    本书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最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麻风病甚至突然出现于中国民间故事中,将麻风病的传染扩散归咎于同不守妇道女子的性接触。 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19世纪末的全球性瘟疫大流行似乎正验证了西方人对于黄祸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移民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健康。因此,控制疫病(如果无法消除的话),就成为了贯穿晚清帝国,国民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建立民族国家目标的一项中心任务。 消灭麻风病的魔咒是实现“卫生的现代性”和祛除与疾病相联系的文化经济落后的第一步。该著最后将中国关于麻风病的历史经验和公共卫生的大历史以及西方医学权力体制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对待疾病的中西视野中的文化和政治含义。
  • 亚洲人文图志

    作者:[法]让·瑟利耶

    《亚洲人文图志》所介绍的人文地理知识涵盖了从印度到中国、日本。乃至东南亚整个地区。其主旨在于,对庞大的各民族历史作出简要而全面的梳理。对各民族的现状作一个清晰的介绍。同时,作者对于当前东南亚各国也给出了最新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口、语言、宗教、国旗。等等。文中插入的一些注释,介绍了一些重要人物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和事件。书中还配有九十多幅精美的地图。这些对于读者理解历史事实都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 中国民族的形成

    作者:李济

    《中国民族的形成》原是李济先生于1920年至192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期间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为纪念李济先生诞辰110周年,李济先生学生张光直、哲嗣李光谟将李济先生的全部论著编集为五卷本《李济文集》(是书收入《李济文集》第一卷)。
  • 人类的四分之一

    作者:李中清,王丰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异常迅猛,但由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紧迫性,使人们多集中于当前人口问题的探讨,而往往缺乏历史的纵深考察。本书正是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索中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就此对马尔萨斯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定论”提出了挑战。论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 事物的起源

    作者:利普斯

    《事物的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是作者利普斯所写的一本关于文化 人类学的普及性著作,自出版后,已被译成多种文字,风行亚、欧、北美 诸洲,在人类学著作中,享有盛名。全书征引大量民族志和考古学材料, 探索各种生产活动、日用器具、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起源,内容涉及远古人 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堪称一部简明的人类文化史。 作者目光所探,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他公正地指出,世界各民族对人 类文化都作过贡献;他通过对原始民族的一些美德的探索与分析,对“现 代文明”弊病予以解读和透析,所得结论不乏警醒而富于情怀;《事物的 起源(简明人类文化史)》摒除一般人类学著作冗长的说教和争辩,搜集丰 富的材料,依照各个问题的历史发展顺序,分别叙述,结构谨严,脉络清 晰;作者长于写作,将含蓄而深奥的人类学观点,娓娓道来,平易畅晓, 风趣幽默。
  • 国家的视角(修订版)

    作者:(美)詹姆斯·C.斯科特

    20世纪改变人类状况的大型项目为什么出现如此多的错误?这本《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的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的独裁主义国家规划中的各种失败——俄国的集体化、巴西利亚的建设、强制的坦桑尼亚乌贾玛村庄等等,揭示了导致所有这些规划灾难的共同条件。《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认为,这些失败教育我们,如果要想取得成功,中央管理的社会规划必须要了解地方习惯和实践知识。
  • 我们是谁

    作者:韩昇 李辉 主编

    《我们是谁》是复旦大学金穗研究项目“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历史学研究”、“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人类学研究”以及复旦大学跨学科研究项目“中华民族形成及其遗传基础”的研究成果。
  • 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民族主义是一股奇异而强大的力量,它所触及的是人类灵魂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民族主义同时又是政治史和思想史上一个困惑难解、却又挥之不去的谜。民族和民族主义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它们在历史上是怎样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何它们能够在今天拥有如此深刻的情感上的正当性?这些都是研究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学者们试图要解答的问题。本书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出发探讨了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力图提出一个解释上述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新的理论典范。安德森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将民族定义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他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通过比较史和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安德森对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进行了论证:他否定了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的观点,认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南北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才是"第一波"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经由美洲而散播至欧洲,再到亚洲和非洲。安德森百科全书式的欧洲史素养与当代东南亚研究权威的背景,以及他对东西方多种语言的掌握能力,使得他的论证更具说服力。《想象的共同体》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令它已经成为当代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所及几乎横跨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当代文史社会科学学生必读之书,同时也是理解人类社会诸多现象时,不可或缺的指引。
  • 变化中的中国人

    作者:E.A.罗斯

    《变化中的中国人》的英文版本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书中主要纪录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作者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阐发了一些有趣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保及禁烟等问题的议论,极有预见性并富史料价值。 我们常常将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于中华文明及其社会制度。实际上,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仅仅在于有限的土地上养活了过多的人口。 假如中国人有幸经历一个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不至被任何历史的反动、外族统治及内乱所打断,至多需要两代人的时问,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会与美国平民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 本书中主要纪录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作者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阐发了一些有趣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保及禁烟等问题的议论,极有预见性并富史料价值。
  •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

    作者:杨念群 主编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三编。
  • 死亡、战争与献祭

    作者:布鲁斯·林肯

    《死亡、战争与献祭》译文忠实于原文且十分易读,是现代人了解人类社会上佳读物。它更是宗教学研究者的经典读本。作者以语源说、语义学等学科为工具,考察了古代印度、伊朗、希腊、罗马、凯尔特、日耳曼等民族的文学与历史文本、语汇、神话、仪式、社会组织结构、法律程序及物质遗存。同时,阐发了印欧民族关于战争与献祭的行为及其所蕴涵的生死观;探讨了印欧神话中死亡与葬礼的布局,辩说了与之相左的观点;指出了不是共同的语言或共同的血统,而是共同的社会结构和共同的历史境遇才产生的印欧民族共同的神话和宗教信仰,并决定了他们活着的方式和死去的方式。
  • 技术与性别

    作者:白馥兰

    《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物质文化史,也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妇女史。《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反对以西方的“科学”标准评估中国传统社会的科技成就,然后得出“中国为什么未能产生现代化”的若干答案。它力主将科技看做是表达与塑造中国文化、社会形态的有力的物质形式,并采取这样一种视角考察了宋代至清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技术”,从家庭空间到生活、女性的纺织生产、女性生育与保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如何强有力地传播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规则与女性角色。然而,与我们对于传统女性的传统认识不同,作者认为,妇女并非父权、夫、权的被动牺牲品,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社会秩序的积极有力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