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安阳

    作者:李济

    安阳发掘从一开始,其目的就是发现古代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不是寻找艺术品的埋葬的珍品。因而安阳的发现史也就是从发现刻有中国古文字的“龙骨”开始。所以李济先生叙述了此发现的获得情部的种种方面,并介绍了参与此事的一睦主要人物。一旦认识到所说的“龙骨”就是占卜者于其上刻写有求于神的卜辞的龟壳或牛肩胛骨,这些珍品就以甲骨闻名了,于是掀起了积极寻找更多的有字甲骨并将其文字译成现代文的热潮。 本书是一本向国外宣扬介绍现代中国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状况的入门指导。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对安阳历次田野发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及采用方法的改进乃至整个考古组的历程作了清楚的介绍;对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的收获和研究成果作了概要的回顾和总结。应该说,这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论述和史料兼备的书。
  •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作者:王铭铭

    在写作本书时,我的主要考虑是要对中外社会人类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提出的论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此外,我还想通过此书的写作对社会人类学视角及其在具体研究中的运用作出一个交代。第一章是对社会人类学和中国学关系的简要评论,其目的在于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引入“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路径”,提出社会人类学与汉学人类学之问关系存在即问题。第二章总结吴文藻、费孝通等开创的中国社区研究学派的理论,但是也试图把它们放在社会人类学民族志方法问题中讨论,其中涉及的“民族志方法是否足以代表中国社会”的问题也将与中国人类学未来面向的讨论联系起来。第三章是对被称为“汉学人类学导师”的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理论的评述,其焦点是中国宗族研究中社会与国家关系分析的内在困境j听要解决的是社会人类学从“简单社会”转入“复杂的文明社会”之后出现的方法论和理论独特性问题。第四章评述的是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的中国乡民社会之经济人类学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仍然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理论方法的独特性有关,但是,其切入点是“理性经济人”(rational economic man)模式的弱点。第五章概括了社会人类学者对中国宗教和仪式的论述,并力图从这一概括中提出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关系、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历史与人类学的关系问题,并主要涉及武雅士(Arthur Wolf)、马丁(Emily Martin [Ahern])、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桑格瑞(Steven Sangren)、萧凤霞(Helen Siu)等人的理论。第六章从近年社会人类学的理论转变和“反思人类学”(reflexive anthropology)的出现观察西方汉学人类学的危机,重申“汉学”与人类学关系的复杂性及其社会理论背景。第七章是围绕“本土人类学”展开的,其前一部分是有关在西方出现的本土人类学潮流的概观,后一部分则是对中国本土人类学的评论。通过国内外本土人类学的比较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我试图为中国学界未来的发展提出若干可供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最后,我把有关本人近年研究的介绍和一篇近作放在两个附录中,供了解本人近年力图实验的主要研究取向。 ――王铭铭
  • 去远方:一个人类学家的朝圣之旅

    作者:郭净

    旅行成为当今的时尚,催生出了有关人文地理的写作。这种写作以远方为对象,在漂泊的状态中揭示旅人的心境。本书作者是一个人类学者、记录片拍摄者,也是一个在荒漠里寻找秘境的朝圣者。多年来,他一直在云南、西藏、四川以及内地旅行,探索乡土文化的精神。为此,他曾在电子空间里建立了以旅行为主题的网页《去远方》,作为自己的“天空之城”,本书便是这个天空之城投在人间的影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双脚的行走,是作者旅行故事的汇集;思想的行走,是民间文化考察的汇集;诗歌的行走,是漂泊中灵感的汇集。其中100多幅图片,则浓缩了旅途中山川和人的美丽。
  • 无声的语言

    作者:[美] 爱德华·霍尔

    《无声的声言》是跨文化传播(交际)学的奠基之作,视野宏阔,洞见深刻,理沦崭新。霍尔按知觉程度将文化分为显形、隐形和技术性三个层次,按内部构造将文化分为元素、集合和模式。他系统讲解直观而实用的“文化教学示意图”,解说文化变革,提出“文化即是交流”的命题,首倡“时间语言”和 “空间语言”,并给予生动的解说,意在帮助人们挣脱文化枷锁,逃离文化囚笼。 跨文化传播(交际)学之父爱德华·霍尔筚路蓝缕的精心之作前无古人,达到了后人也难以企及的高度,魅力经久不衰。 《无声的语言》在传播学的发展中给人启迪,在“和谐世界”的构建中给人信心,它扫荡隐形障碍,提高文化觉悟,激励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学习和尊重。 (正在采用)
  • 猿猴家书

    作者:张鹏

    这是第一本以书信形式介绍灵长类及其进化的科普书。 人类栖息于地球上,与猿猴同属灵长类。但是我们表现得更像自然界中暴富的乞丐,不仅六亲不认,而且要尽量撇清自己与其他动物的关系。我们把一切污垢都归于兽性,却把所有光环都归于人性。 本书以生动活泼的问答手法,分别对猿猴的进化与分类、身体与健康、美食与生活、性爱与繁殖、行为与文化、社会与交往、智能与心理七个方面给出了系统的科学描述。读者通过了解猿猴,亦增加对自然的归属感。人类、猿猴及其栖息环境是相互依偎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使我们的责任和立命之本。
  •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

    作者:劉志偉,孫歌

    一曲由不同的乐器分别奏出不同的音符合成的学术的奏鸣曲。 ……在共享问题意识的前提下围绕刘志伟及中山大学历史系的华南研究展开,意在使华南研究的群体成果可以跨出历史学界,让更多领域的人得到共享。 ……在思想史研究中对如何透过文献的词汇概念触摸它背后的历史脉动的摸索和知识感觉。对谈内容涉及如何表述活的历史,如何区别动态历史与静态历史,如何推进关于普遍性论述的再思考,在特殊性之中而不是个别性之上建立“形而下之理”。
  • 我們都是食人族

    作者:克勞德.李維-史陀

    所謂複雜或先進的社會,與被誤稱為原始或古代的社會, 兩者之間的距離遠較人們所認為的小得多。 本書為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於一九八九年至二○○○年間,在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所發表的十六篇專欄集結。與其他前作不同的是,李維-史陀以社會時事為出發點,探討當代議題、語言、文明演變及社會結構,相較《憂鬱的熱帶》、《野性的思維》、《結構人類學》、《神話學》等巨著,本書以報紙作為媒介的性質,使讀者更容易感受李維-史陀以神話結構進行社會剖析的特質,及其以古代和現代社會兩相對照呼應的銳利目光。 同時,本書的編排也呼應李維-史陀的論點,「古代社會能夠反應現代社會的特質,而近代社會也能說明古代(遠方照耀了近處,近處也能照亮遠方)」,書中以李維-史陀於一九五二年發表的〈被處決的耶誕老人〉為開篇,透過文化轉移、歷史結構及形象融合,分析耶誕老人的意義遠非孩童的天真幻想,並陳述人類學家難以客觀剖析身處時代的困窘,「在民族學家自己的社會中,並非總是能夠有此機會去觀察一個儀式、甚至是一種崇拜,如此微妙的發展。」 因此,以時事為本的十六篇報章隨筆,成為李維-史陀「遠方照耀了近處,近處也能照亮遠方」的實踐,我們可看到李維-史陀透過狂牛病、戴妃喪禮上史賓塞伯爵的演說、癌症起源、普桑畫作分析、割禮與人權爭議等主題,藉其結構思維,為讀者辨清當代社會。其中狂牛病及食人族同類相食的比照,更將視野拉至全球化之下,人類與食物、動物,甚至自然之間的關係。書中篇章,雖非刻意,但皆成為當代預言。
  •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作者:馬克·歐杰(Marc Augé)

    地鐵路線彷彿攤開的手掌,每一條相互錯綜交疊的折痕分別代表了家庭線、工作線、感情線,這些關於地鐵的個人回憶交織出一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擁有不同掌紋的每位乘客彼此互不交集,僅以模糊的面目,孤獨地朝向不同方向移動…… 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移動,在到達下一個地點的路徑之間,時常短暫停留在車站月台、機場大廳。當人們身處這種空間時,需要倚賴各種符號指示以完成在該空間的目的;當那些指示被替換,該空間對人們的意義也隨之改變。馬克.歐傑稱這種性質浮動的過渡性空間為「非地方」(non-lieu)。非地方的意義可不斷被重置,所以非地方並不承載歷史,在非地方的人們也不具面孔,僅以信用卡或車票作為身分識別。持著車票當作認同的人們,在非地方中以個體為單位被處理,由此產生了孤獨。 巴黎地鐵的規模龐大、路線交錯複雜,交通網絡從市區核心延伸到近郊,而路線與地鐵站的增長恰恰標誌著這個大都會區的擴張歷程。馬克.歐傑是個道地的巴黎人,巴黎地鐵在他生命中的各個階段從不缺席,彷彿「可用地鐵站名填寫履歷表」。他從兒時回憶說起,地鐵因他的個人記憶有著不同的意義,但路線和站名並不只是地理的指涉,更承載著集體的身世和整個城市的歷史脈絡。他以人類學家的眼光,在日常生活的地鐵空間中進行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所有移動的乘客和短暫停留的流浪漢、扒手、小販等族群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以自身的觀察穿針引線,串起各方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相關論述,闡明概念、提點思考。在這個快速擴張的現代社會中,每個個體都在進行孤獨的移動,因為孤獨,我們感受到群體,並在地鐵這樣的空間中和群體建立起似有若無的連結,或在交匯的移動中,與空間建立起不同以往的關係。 本書作者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在涂爾幹、牟斯、李維史陀等影響之下,提出許多影響深遠的新穎論述。其許多關於當代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的著作已成必讀經典,也被後進大量引用。他拋開遙遠、原始、嚴肅的人類學研究包袱,率先以這本書展開關於地鐵的人類學論述,開啟了「近在身邊」的人類學研究。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承襲了法國學者的優美書寫傳統,帶有濃濃的文學氣息。在感性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相隔30年的巴黎地鐵經驗也變得輪廓鮮明。本書採取散步隨筆的形式,份量輕薄,接近小說的散文風格甚至被法國出版社歸為文學類。這也是馬克.歐傑第一本被引進台灣的著作,它不只是一本深度挖掘的都市民族誌,也是一本流暢易讀的文學創作。 閱讀這本書,我們「非地方」的捷運經驗於是連結起30年前的巴黎,讓每天百萬人次的孤獨得以有文字描述、有一個理解的框架。我們與城市、身邊的人、目的地(或出發地)的關聯,也找到幽微的線索:一張交疊著地理、記憶、孤獨與群體的移動地圖。 名人推薦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所副教授 胡晴舫 作家 鍾文音 作家 「城市日常生活的觀察家,最細緻的地鐵遊盪報告」──France Culture法國文化廣播電台 「原創觀點,深度挖掘,談論移動的經典」──法國亞馬遜網站 「他的散文寫作風格賦與地鐵觀察一種自由風格,充滿彈性的個人節奏,生動表達他在地鐵裡的親身體驗,更加再現地鐵裡人群來去無常的現象。深入地鐵的哲學思考,重新觸及現代社會隱藏的混亂不安。」──Liège大學文化報
  •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

    作者:[美] 大卫·格雷伯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是作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无政府主义做的一个新诠释。格雷伯从人类学的历史出发,尝试勾划出人类学和无政府主义的关系,特别通过探讨实行平均主义的“原始社会”的权力架构、莫斯(Marcel Mauss)的礼物经济,以及他在马达加斯加的田野研究,为我们打开一个走出国家—市场局限的视野。格雷伯书中还探讨了全球化所引发的问题,以尝试建立一种基于无政府主义的“共识主义”,作为民主的新方向,强调人类学关于权力制衡方面的研究如何帮助我们重新看待乌托邦的梦想,以及怎样实现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本书也是对人类学的批判:为何百多年来人类学家掌握了这些田野资料和人文志技巧,却不能为我们指出另一个方向?而这本书便是第一个这样的尝试。
  • 性爱的起源

    作者:摩罗

  • 人性的退化

    作者:康拉德·洛伦茨

    《人性的退化》内容简介: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摧残已经达到了极限。这种慢性的死亡,比原子弹带来的毁灭更为可怕。由于人类只对技术和经济感兴趣,注重工具理性的发挥,忽略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导致人类居住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向有害方面发展。为了人类的未来,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而这种奋斗应该建立在一种新的良知基础上。
  • 考古人类学随笔

    作者:张光直

    本书所收文章多写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为他人新书撰写的序文、讲演辞、《中国文物报》专栏文章及访谈记录中,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考古人类学的新知识、新发展,选评了国内外考古书籍,也记述了学界的师友人物,表达了对考古时事的看法以及对海峡两岸学术文化前景的瞻望。 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学术上的真知灼见,更可以切实感受他的诙谐、宽容、乐观、热情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正像朋友所说,“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 李济学术随笔

    作者:李光谟,李宁

    《李济学术随笔》内容简介:李济这个名字对一般大众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界,他却是一个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光直先生称李济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学术随笔》是其学术随笔集,内中具体收录了:《敦煌学的今昔》、《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等文章。
  • 事物的起源

    作者:[德] 利普斯

    在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历史中,万物滋生,万事涌现,每一件事物的产生、形成,都有其缘由或过程。《事物的起源》就是对大千世界奇妙有趣的万事万物追本寻源、述其始末演变的一本融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下一体的知识性读物。 本书资料广泛、内容丰富,上下五千年,纵横七大洲,集纳古今中外万事万物,涵盖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教育、卫生、体育、宗教、历法、节同爿俗、地理名胜、生活日用等诸多领域。
  • 经验与心态

    作者:王铭铭

    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都是经验和心态的融合体,它们都难以摆脱经验的纠缠,也难以不作为心态而具有某种“创造力”。基于这一思想,作者直面20世纪以来个体主义思潮的支配地位,试图基于中国历史经验,揭示社会科学“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更综合的方式呈现中国式的社会观,特别强调礼仪对我们重新思考“国族”与“天下”之间历史矛盾的意义。 作者将零散的讲课杂录与述评结为一集,使之带有“综合(或混杂)文本”的风格,并以这种文风和心态来克服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文明与知识之间的紧张关系。
  • 考古人類學隨筆

    作者:张光直

    考古人类学随笔,ISBN:9789570814422,作者:张光直著
  • 日本镜中行

    作者:艾伦·麦克法兰

    《日本镜中行》是一次长达15年的研究的结果。艾伦·麦克法兰进入“镜中日本”之前,恰如漫游镜中世界的爱丽丝一样,也曾满怀西方人的预设,不料它们一一遭到了日本文化和习俗的挑战,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定见,屡次深入日本,重新估量这片奇异的国土。 在这部富于洞见、惊奇连连、幽默风趣的著作中,麦克法兰解索了日本的各种谜题,包括天皇、宗教、礼仪、教育、种族、战争、艺术、家庭、民族性格,乃至饮食、性、犯罪,等等,不仅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本,也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 麦克法兰步履轻快地穿梭于古今之间,以学者的透视性目光洞察了日本的本质:一支又一支外来水系源源汇入一条奔腾长河,而它的底蕴永远是“变化的同一”一个自有其完美逻辑的整体。
  • 文化的表达

    作者:赵旭东

    《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文化是一種表達,這體現在人類學家所研究的社會關係、象徵符號以及各種人造物品上。人類學家對文化的研究是把某種文化的表達再次呈現出來的一種文化翻譯。今天的人類學似乎更應該為社會營造出一種敞開的交流氛圍,讓文化像書一樣打開著,使得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和可能去閱讀與理解。西方人類學,特別是以社會與文化為核心關注點的人類學傳統在過去的三四十年之間發生了一些理論與方法上的轉變,其中一條明顯的轉變軌跡就是從最一開始的功能論的直觀描述轉變到了今天對於文化本身的解釋與理解,這促使了社會科學傳統的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從以科學為模板的研究範式轉變到了大量接受人文學科,特別是歷史學和哲學解釋學的思考方式,由此文化被重新理解成為一種社會存在的表達方式。 在這個意義上,《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的全部內容是試圖在搜尋人類學既有傳統中的不同研究主題在向文化的理解轉變過程中的一些痕跡,這些痕跡體現在許多人類學家的作品中。而《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則從不同的人類學視角回顧了西方人類學的歷史,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人類學家與相關學科的學者對於這些歷史的反思與推進。
  • 裸眼

    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

    本书是为普通读者而写的。异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场景,不同国家、地区、社会群体的手势和行话,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差异和碰撞,不同于普通游客的广阔视野和专业深度,难于替代的个性化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可以说《裸眼》传达了丰富而立体的文化信息。 从1967年的《裸猿》到1997年的《人与性》,我已经出版了16本书,它们是我对人类的观察结果。这些书中所缺少的是旅程中更为个人性的、类似于逸闻趣事的方面。旅途中发生过许许多多奇特的事,每一件事都从某种角度有助于理解我访问的地方、我在那里遇到的人。在本书中,我将试图以一系列简洁素描的方式呈现它们,呈现人性,犹如我在探索人类之旅中所见到的那样……
  • 跨国灰姑娘

    作者:蓝佩嘉

    来自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女性,来到陌生的国度从事家务劳动。雇用她们的台湾雇主,多数是青壮年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父母辈少有在家雇用佣人的历史,这些“新富家庭”的经验,映现了台湾社会在阶级、族群、性别与代间关系的转变。 为了解台湾雇主和东南亚帮佣之间的互动关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蓝佩嘉花了数年时间,访谈了超过百位的印菲帮佣和台湾雇主,了解劳雇双方在家庭屋檐下所面临的结构困境、生存策略与认同政治。 蓝佩嘉以“跨国灰姑娘”的比喻来彰显家务移工的处境:她们或为了逃离家乡的贫穷与压迫,或为了扩展人生视野及探索现代世界。跨越国界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坐困雇主家中,被视为“用完就丢”的劳动力,灰姑娘的美满结局仍如童话般梦幻。 相对于2006年的英文版,作者以返璞归真的母语和大量的生命故事,描绘了“跨国灰姑娘”的身影,并且透过社会学透视,展现了台湾雇主和东南亚移工,在全球化社会中相遇而生的种种面貌。 ———————————————————————————————— 这本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呈现了种族、阶级、性别和公民身份等等界限,如何在家务移工的生命中形成。蓝佩嘉经由划界工作的理论透镜,为萌芽发展中的女性迁移研究贡献了极为重要的成果。这是一本杰出的作品。 ——Rhacel Parreñas, 布朗大学美国文明学系教授 我们或许会以为,只要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接触越多,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关系就越亲密。但是蓝佩嘉指出我们错得有多严重。在某些状况下,台湾的女雇主和他们的菲佣很“亲密”,但在其他时候两方则非常疏远。的确,有时最接近的反面最为遥远。这本脉络清晰、掷地有声的重要著作,便是在讨论这些现象如何发生。 ——Arlie Hochschild,柏克莱大学社会学系荣誉教授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学术作品,论述圆融、研究透彻、理论扎实,不但具有高度可读性,而且蕴含深度人文关怀。 ——Delias Davin,英国里兹大学中国学研究所荣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