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类学
-
月的另一面
李維-史陀:「沒有什麼比日本文明對於我的智識與價值觀養成所造成的影響更早了。」 . 李維-史陀,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結構主義大師,小時候是個著迷於日本文化的孩子。他曾經在《憂鬱的熱帶》日文版序言中提及童年時期對日本的愛戀:他的畫家父親曾經送他一幅安藤廣重的畫作,讓他被初次體驗到的美感深深撼動。自此開始一直到十七、八歲間,他將所有的儲蓄都花在蒐集日本版畫、繪本、刀劍及刀鍔上。他說:「就心緒和思想而言,我全部的童年以及一部分的青少年時光,在日本度過的時間若沒有比在法國的時間更多,也與在法國的時間一樣多。」 .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見到前所未見的人類學大師:一位愛慕日本的李維-史陀。 . 這本書首度集結了他寫於1970 ~ 2001年間的多樣化書寫,有的是出版在期刊中的演講稿,也有一些曾在學術刊物中發表,其中還有的從未出版過以及只曾在日本出版的文章。 . 廣博的主題內容,也可以看出李維-史陀對日本文化的深究。他從日本神話開始追溯,形塑出日本文化的根源,接著細說日本的陶器文化、繪畫、文學、音樂與料理,甚或從繩文精神講至源氏物語;他也談京都、大阪與東京,亦從糕餅、清酒說到鑄劍師。李維-史陀秉除了艱澀的學術語言,以源自內心對日本的熱愛,以自然而簡明的方法向人們談論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 如同月球有二面,可見的一面,與隱蔽的一面,李維-史陀認為,世界歷史就如同月球,可見的一面是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代世界的觀點來考量的歷史;月球的隱蔽面,則是從日本學與美洲學來考量的歷史。 . 如果我們從月亮隱蔽的一面來看世界,那麼日本歷史的重要性。將會與古代世界與遠古時期的歐洲歷史一樣,具有關鍵性的地位。 -
神似祖先
《神似祖先》内容简介:“神似祖先”,是近年来我不断鼓吹的一套思想中的关键词。其隐含的主语不是身体,而是行为。就身体而言,没有疑问,我们绝对的形似祖先。因为在进化的长河中,夏商周时代的先人与我们的距离尚且太近,遑论元明清。祖先的身体是穿越了自然选择之剪刀的适者。因此我们在行为上唯有相似祖先才能获得健康的身心。而生存方式是不可逆的,行为上的形似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和可以追求的唯有神似,比如狩猎已成往事,跑步却适宜今时。 时下,全球范围内,生物学家的作品正以浩大之势冲击着思想界、读书界,与此伴随,国外社会科学家已从对生物学思想的学习、消化,迈向融合、创新。近年来,这两类作品都被大批量地引入汉语读书界,但是我们的社会科学家对此却表现出不可思议的麻木,《神似祖先》终于打破了这种沉默。 《神似祖先》运用生物学的观点讨论了生物(尤其是人)的行为机制和行为方式,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内容包括:自然选择,性选择与炫耀,利己与利他,交换的进化,有性繁殖和婚配制度,美感,语言是本能,遗传与环境,驯化与文明,等等。 -
芳草茵茵--田野笔记选录
这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学术论文和带一点散文性的笔记”里“选出一部分能满足记事性散文性质的短篇,编成一集汇集人类学者田野笔记的丛书”。一部人类这笔记著作。全书由《江村通讯》、《四上瑶山》等十余篇随笔组成,有作者早年赴广西进行实地考察的回顾,新婚妻子不幸溺水身亡,读来令人怅然;有作者在第二次学术生命里留下的许多有价值的名篇,上瑶山、去温州、走云南……。篇篇出之于朴素之笔,而在这平常的文字里闪烁着诱人的魅力。亲切、动人、不忍释手。 -
文明与野蛮
路威教授专门研究北美平原区印第安人,一生写过好几本人类学专著,这本为“非专业人士”写的书,被誉为其中“最可喜的一本”,他将人类文明文化史描绘、阐述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路威教授力求“正确而易解”,既不板起面孔,也不引经据典,只是罗列逸趣横生却确凿无疑的事实给你看。他“从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可说上下古今,无一不谈,而又无谈不妙”。吕叔湘先生的精妙译笔更是锦上添花。1984年,吕先生将《文明与野蛮》“通读一遍,在词语上稍微做了些修改”,由三联书店再版,后多次重印。此次重版,即以1984年三联版为底本,只对少量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根据现行用法做适当的统一。 -
吃
如果讲“吃”,中国人的烹饪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对于“吃”的意义的了解则知之甚少。而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能过使人们透过“吃”这种饮食行为,来更多地了解“吃”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这是一本很有品味的关于“吃”的学术专著。作者以人类学学者的视角对人类饮食进行多维思考,透过饮食行为,详谈文化与历史,这在大陆的出版物中尚属首例。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知识点更让人耳目一新。看似简单且平凡的 “吃”却是这样的不平凡,它的发展历程竟有这许多的鲜活内容。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吃”,更使人明了“吃”的意义。从而加深对“吃”与文化历史的结合有了更为清楚的认同。 开阔的思路、历史的深度与对未来的前瞻,对起步不久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具有很好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此书的行文区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有一定的可读性和科普意义,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会从中获益。 目录 序 导论 食物与各种权力及影响力的关系 美味即自由 蔗糖如何打败蜂蜜:甜味里的心理变化与经济普天 糖的道德考验 颜色、味道、纯度:从杏仁蛋白糖霜谈起 菜肴:美味、口味、食不知味 饮食美国 -
文化的生与死
本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1988-2003年的部分与文化议题相关的重要论文,分上、中、下三篇,系统地展现了作者对人和文化的生与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这些文章高瞻远瞩,胸怀全球,既有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忧患,更有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自信。上篇回首反思了作者在学术园地耕耘的曲折历程,有感有悟地进行了深层的文化思考,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和人文价值观。中篇是在反思、补课基础上对首次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及其思想的主要论述,为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提出了特别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使社会学成为成熟学科的重大课题。下篇以《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为起篇,重点论述了21世纪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创建和而不同“美好社会”的期望。 -
手
“普林斯顿科学文库”之一。本书由现代灵长类学的奠基人内皮尔于1980年著成,作者于1987年去世后由塔特尔教授加以修订,收入“普林斯顿科学文库”。本书的译者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的高足陈淳。该书经诸位名家之手,堪称上乘。虽说出自专家,但内容却非常奇特精彩、引人入胜。全书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手的解剖、功能、演化以及工具的使用和制造、手性、手势和指纹等手的方方面面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给人以知识和启迪。从中可以看出,手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体现了人类的某种本质。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笔生动流畅,融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供专业人士参阅,同时亦便于社会公众欣赏。 -
別睡, 這裡有蛇!
「皮拉哈人讓我了解到,即便沒有天堂的慰藉與地獄的恐懼,也能有尊嚴並心滿意足地面對生命,帶著微笑航向生命的混沌深淵。」 一種語言代表一種世界觀,一種瀕絕語言則代表一種瀕絕的世界觀 而這套瀕絕的世界觀,為何能讓他背棄信仰,從傳教士變成無神論者? 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思想?人類能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思考嗎? 這是科學家長期以來亟欲探究的問題,而一個孤絕的人類部落,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但是丹尼爾.艾弗列特偕同妻小住進亞馬遜叢林,還有另一個理由:他要帶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然而經歷大半生,他最後卻孑然一身地離開,不但與妻子離異,更成了無神論的語言學家。 他拋棄原本舒適的生活,忍受身體不適、文化差異,與瘧疾、孤獨、語言障礙共處,在原始部落中陸續生活三十年,以肉體最近身的搏鬥,追尋語言和思想起源這個最形而上的探問。 他付出昂貴的代價,為我們換來這一篇篇精采、深情、趣味、令人深思的叢林故事。他揭露一套前所未見的語言系統及宇宙觀,在學術象牙塔中激起一場意義深遠的爭辯,並對自我進行最沉痛的探索與重生。 一段關於知識、叢林、家庭、信仰的冒險之旅。 他以自己留不住的東西,換得不會失去的東西。 關於皮拉哈族…… .皮拉哈語裡只有3個母音與8個子音 但每個皮拉哈語的動詞,卻至少有6萬5千種可能形式 .皮拉哈人會不時更換名字 理由通常是他們在叢林與相遇神靈交換了名字 .皮拉哈人不會將做夢視為幻境 清醒與沉睡時所看見的東西,皆屬真實經驗 .皮拉哈人互道晚安時會說:「別睡,這裡有蛇!」 因為叢林中危險環伺,熟睡會讓他們無從防備。他們很少一連睡上幾小時。 ◎2009年亞馬遜編輯年度選書 ◎亞馬遜讀者四星半高評價 ◎聯合推薦 作家/夏曼‧藍波安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教授/黃美金 -
宴飨的故事
在《宴飨的故事》中,作者马丁·琼斯借助于最新的考古科技手段,为我们重建了食物发展的历史——从黑猩猩分享猎物的场景到大学教授们参加的正式宴会-从罗马帝国的盛大酒宴到电视快餐,以及贯穿人类饮食历史的驱动力。全书跨越五千万年的时空背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食物的历史以及食物对社会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影响。 今后你再与家人或朋友聚会分享食物时,或许要问问自己,人类为什么会拥有这种其他大多数动物都不具备的独特仪式?人类和平地坐下来共享食物在自然界着实是个不旧寻常的现象。也正是这种现象,对全球的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这种对于其他动物而言陌生而又颇有影响力的行为,究竟如何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
漂泊的洞察
本书作者王铭铭长期从事社会人类学和文化理论的研究。本书是他主要是针对他人的书为背景的多篇关于文明进程与人类学的学术随笔,颇有心得。 -
没有后门的教室
本书收录作者10篇学术讲座发言稿和会议发言录音整理稿,以随谈形式,展现人类学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全球化”等现实问题的解析,求索中国人类学学科重获文化特征、天下视野及世界地位的可能方式。 -
社会调查自白
认识中国社会,是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要旨。作者打破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界限,把二者通了家,并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体现中国学派的社会研究方法。“到实地去”,“从实求知”,既是费孝通的学术实践方向,又是其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费孝通不唯书、不唯洋,也不唯师、不唯派,接受了功能主义的积极内涵,把它作为认识社会的工具,并在社会研究的实践中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功能主义方法论。本书分“社会调查自白”、“社会研究的意义”、“社会研究的方法”、“社会研究个案的书前书后”四个部分,比较系统地辑录了作者社会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作者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如“亲密接触”的实地调查、社区分析、类型比较法、历史的考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关系、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回到实践中去等,在本书中都有生动的阐述。作者在步入学术研究殿堂时断言的“有效的社会建设只有建筑在社会学的研究上”的命题,既指明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更包含了社会学工作者科学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全书夹叙夹议,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富有启发。 社会发展与社会学(代序) 社会调查自白 社会调查自白 一、引子 二、社会调查概述 三、民族调查 四、农村调查 五、家庭调查 六、小城镇调查 七、知识分子与智力资源调查 八、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 社会研究的意义 社会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社会研究能有用么 从社会变迁到人口研究 中国社会学的成长 为社会学说几句话 为社会学再说几句话 建立面向中国实际的人民社会学——从三访“江村”说起 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 为什么要开展民族学研究 深入进行民族调查 谈社会学的建设问题 迈开社会学研究的新的一步 瑶山调查五十年 接受福冈亚洲文化类的讲话 社会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程序 分析中华民族人种成分的方法和尝试 社会研究的关键 伦市寄言 如何研究中国社会变迁 亦谈社会调查 社区研究中社会学的一个趋势 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怎样开展民族研究工作 农村调查的体会 怎样去了解中国社会 谈民族调查工作微型研究 谈谈我是怎样搞调查的 怎样进行社会学调查 再谈怎样进行社会学调查 怎样找问题 谈社会调查 民族调查工作不能脱离实际 从 “江村”到“温州模式” 人的研究在中国——缺席的对话 关于学习风气和田野工作 深入社会 深入生活 方法论与古代文明 社会研究个案的书前书后 写在《汶上县的私塾组织》的前面 《花篮瑶社会组织》编后记 《禄村农田》导言 《昆厂劳工》书后 《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序 《云南三村》序 《云南三村》英文版导言 编后语 -
无处非中
“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纪》。较完整的句子,已引在这册书正文的前面。它的意思,现已是一个地理常识,那就是,地球既是圆的,世界上便没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定义为中心。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来引古代在华欧人的书,不免显得过时。可是,对今天的我们,这四个字却还没有失去其重要性。对我来说,“无处非中”隐约道出了社会人类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阐述的那一简朴的道理;如果我们自以为拥有天底下惟一“合情合理”的文化,那就可能失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失去我们的邻人。承认他人的世界是中心,并苦读这一中心,才能善待自我。 -
心与物游
将我们回归于物的世界之努力,落实到人的观念,历史的叙事及思考的方式上。 列维-斯特劳斯对于世界围绕“开化/智慧”与“蒙昧/愚蠢”形成的“天下二分面貌”表现出极度的优患,他看到文明如何踩踏地球,并将它所有的角落纳入自己的领地,毁之再毁,便陷入“忧郁的热带”丛林,想在蒙昧的“土著”那里发现神话,反思历史。 -
在乡野中阅读生命
该书是为上海文艺出版社"人类学田野笔记"所作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之一,所以本研究的行文风格也是一种带有散文色彩的纪实论文集。作者在远离时尚、默默无闻的微观琐细的观察与思考中,以生动素材、对田野中生命的感悟,讨论了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农民体验生命的生活实践以及传承过程。本书虽然是一个论文集,但书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中国农民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受。他们以生命仪式表达对生的渴望,其过程既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即时物质的、钱财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象征意义的(引自原文59页)再生产过程。本书通过对平凡琐细的人物、事件、村落的记述,试图展现当今社会巨变过程中乡村生活世界的景观。他们的故事性实践活动构成了中国农民自己的历史,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如何承载中国历史变革的生命历程。 -
飞蛇与龙
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我们人类的神明或是祖先可能来自外星。这个理念并不算新颖,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的祖先不仅是外星生物,而且还是爬行类,比如飞蛇或是龙?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基于古代宗教以及民间文献的全面而深刻的研究著作——《Flying Serpents and Dragons》所提出的观点。作者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并非只有中国人才是龙的传人,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人类也许并不是进化论的产物,而是来源于谜之行星“尼比鲁”上的爬虫类诸神。此书在90年代初次推出时,可以说颠覆了所有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和理念。传统的基督教以及主流科学显然无法接受这一“荒谬”的想法,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随着一些事实性证据逐渐累积,如今这些论断已经不再是那么得天方夜谭了。甚至于今天,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讨论,事实上我们的祖先真的很有可能是两栖的外星种群。 -
文学人类学教程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向。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教科书。作者在二十多年的跨学科研究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将文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的知识打通和重构,为文艺学乃至整个人文学研究提供一种创新的理论范式及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本书较系统地梳理了文学人类学在20世纪国际和国内学术发展中的产生脉络,针对各学科的本位主义弊端,提示重新打通文史哲及宗教学、心理学的可行途径,重点阐述文学的发生、文学的治疗、禳灾等文化功能问题,并强调文学人类学方法与国学传统相结合的四重证据法,突出其对研究生教育的推广应用价值。 -
世界志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科尔蒂斯征服墨西哥,麦哲伦环绕地球。在那个天翻地覆、世界逐渐变大的时代,塞巴斯蒂安·明斯特也开始他充满野心的计划:他试图将关于世界的所有知识汇集进一本书。 20年间,他极少走出书房,不靠旅行,而通过阅遍前人的探险游记,写就一部《世界志》。那个幻想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不仅游荡着怪兽、巨人和食人魔,更展现出一幅16世纪人类的生活图景。《世界志》500年前畅销欧洲,在今天更是图书史上一块璀璨迷人的瑰宝。 作者君特·维瑟尔在担任旅游记者时,开始对明斯特的《世界志》与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感到着迷。于是这本《世界志》就完成了。本书由刘兴华译。 -
人类学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编著的《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作为国外高版本的最经典的人类学教材,从四个分支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基本内容。全书的组织和安排旨在既涵盖人类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讨论时下重要的和有趣的闻题,并通过将生物、社会、文化、语言和历史结合起来的方法,使读者对“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一命题有更充分的理解。同时,基于大量田野研究的结论和案例更加丰富了《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的内容,在教学方而非常易于使用,可以满足广大师生各种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
菊与刀
《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全力以赴与之作战的所有敌人当中,日本人是最让人感到费解的对手。因为与这个强大的对手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巨大,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对付它。西方国家认为,即使是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敌人的本性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要与日本作战,我们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于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都引起强烈反响。金克木先生特别推荐此书,肯定了这位女学者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菊与刀(经典插图珍藏版)》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