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受众研究读本

    作者:迪金森

    《受众研究读本》内容简介:在广义层面上讲,受众(audience)是指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它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概念和考察效果的基点与立足点,而且由媒介、社会与人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一切问题的交叉点,因此,理解受众就是理解大众传播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解在媒介化社会中被受众化的我们。为此,我们有必要进入眼前这部特点鲜明、结构巧妙的受众研究读本。三位编者深谙受众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以超一流的布局驾驭着这种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既不按流派或地区编排,也未遵循时间或主题的编辑体例,而是别出心裁地推出三大部分,分别名之曰‘’社会、大众和公众‘’、“个人、影响和效应”以及“文化、社群和家庭”,展现出受众研究跨学科、多层面的思维空间,让人豁然领悟到整个西方传播学的“空间”漂移。奇妙的是,此书并不因此而散乱,而是以媒介与受众关系为主线,展现受众研究的传统及诸多研究路数。与此同时,编者并不像一般的读本那样依研究文献的历史体例而行,而是试图对研究传统进行当代呈现,由此,文献大多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些文献或出自传播学经典作家之手,或出自学术评论家之手,无二不回溯并反思了经典的受众理论与方法,演绎出活的受众研究传统。另外,一反过去的一些受众研究读本的美国化倾向,三位英国编辑努力平衡展示欧美受众研究传统,并通过蒂有欧洲批判视野的学术评论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冲突。
  •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作者:Matei Calinescu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is a series of semantic and cultural biographies of words that have taken on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a half or so: "modernity,"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and "postmodernism."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the notion that we, the living, are different and somehow superior to our predecessors and that our civilization is likely to be succeeded by one even superior to ours--is a relatively recent Western invention and one whose time may already have passed, if we believe its postmodern challengers. Calinescu documents the rise of cultural modernity and, in tracing the shifting senses of the five terms under scrutiny, illustrates the intricate value judgments, conflicting orientations, and intellectual paradoxes to which it has given rise.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attempts to do for the foundations of the modernist critical lexicon what earlier terminological studies have done for such complex categories as "classicism," "baroque," "romanticism," "realism," or "symbolism" and thereby fill a gap in literary scholarship. On another, more ambitious level, Calinescu deals at length with the larger issues, dilemmas, ideological tensions, and perplexit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assertion of modernity.
  • 《达拉斯》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

    作者:Ien Ang,伊恩.昂,洪美恩

    Ien Ang asks the question: what was it about Dallas that made it so entertaining and succesful, and how exactly is its entertainment constructed?
  • 土地的黄昏

    作者:张柠

    这是一本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乡土文化结构、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时间、空间、器物、实践的符号分析,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结构在乡村经验各个层面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对乡土社会的“事实呈现”,该书进一步将分析引向农民心理学、乡土哲学和精神现象学领域,可视为一部乡土文化“小百科”。该书将理论逻辑融会于文学叙述之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名人文化研究读本

    作者:杨玲 等

    这本试图提供给读者一个关于名人文化研究的清晰理论脉络,同时介绍国外学术界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名人文化理论(TheoreticalBasis),主要引进介绍西方学界关于名人文化研究的元点性文章篇目;第二部分是实例分析(CaseStudies),挑选了影响较大的名人文化研究的实例。我们的选择试图涵盖比较广泛的文化领域,包括电视明星,体育明星,学术明星,以及真人秀节目。
  • 被压迫的美学

    作者:冯原

    本书是著名文化批评家冯原近年来主要文章的合集,内容涵盖了从建筑生产、图像分析到当代先锋艺术等众多文化领域,作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透过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觉景观或建筑设计,探究其背后的意义模式和符号结构,分析见解独到,批判锋芒毕露,融理性和锐利于一炉。
  • 文化研究(第14辑)

    作者:陶东风,周宪 主编

    《文化研究(第14辑2013年·春)》以“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和“城市文化”专题,集中展现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专题所收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详细论述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介情境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媒介技术对青年亚文化的作用和阐释,在新媒介情境下具体研究青年亚文化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特定的青年亚文化类型概念所包含的多义性等;“城市文化”专题所收的文章,则详细介绍城市文化的历史建构、现代性、写字楼和晚清小说中的空问意义,以及《上海的早晨》中都市空间想象等。 这些专题文章材料翔实、可读性强,不但彰显了研究者在这两个领域研究的努力,而且呼吁学术界对跨界研究、学术合作和方法创新的重视。 《文化研究(第14辑2013年·春)》由陶东风、周宪主编。
  • 拉斐尔的异象灵见

    作者:[法] 丹尼尔·阿拉斯

    在拉斐尔笔下,那些圣徒们,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 从拉斐尔的画中,阿拉斯那双奇异的眼睛,看到了哪些从未看到的景象? 透过拉斐尔和阿拉斯的画与文字,我们又能看到什么? 有什么奇异的景象,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这是一部讨论奇异景象的书,更是一部发现奇异眼光的书。
  • 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

    作者:李濠仲

    比起追求「小確幸」,「滿足」才是人人渴求的終極目標。 被譽為「生活最美好的國家」,究竟挪威人怎麼過生活?怎樣很滿足? 超時工作:你一周加班幾天?挪威上班族平均下班時間是下午四點,只有3%的人曾經超時工作。 零存款:大多數的挪威人是月光族甚至貸款族,但他們絲毫不擔心老年生活。 二手貨:比起名牌精品,到二手商店挖寶才是挪威人真正感興趣的事。 度假小木屋:在山林、峽谷的簡樸小木屋中度過長假,與大自然親近,在挪威是普遍至極的全民運動。 慢食:挪威人每周至少安排一頓長達數小時的「慢食大餐」犒賞自己,並且是「親自下廚」。 食品衛生:挪威衛生局的稽察員簡直無所不在,民眾根本無須為餐廳是否衛生提心吊膽。 平民政治人物:在路上與總理擦身而過,或和國會副議長搭到同班公車,稀鬆平常,政治人物也過著平民生活。 生活至上:在書店看不到投資理財或成功學的書,架上盡是生活居家類書籍雜誌,比起工作成就,挪威人更在意家庭及生活品質。 超脫兩國國情、東西文化背景的障礙,讓我們順利走入最核心的位置,去評價挪威人的性格、價值觀、思維體系、行為模式……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我們還可能因此挖掘出「滿足人生」的別義。 在距離台灣一萬零五百公里距離的挪威,這裡是多次被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評選為全球最適合人居住的國家;二○一○年也曾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受封為「生活最美好國家」,挪威的國民年所得將近九萬美元,約為台灣的五倍,有八十六%的挪威人滿意自己的生活。 這個眾人眼中的美好烏托邦社會,究竟什麼原因得以擁有富強國力及幸福國民?作者李濠仲透過在地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以具體、臨場感的故事介紹北歐式的價值觀,為讀者提供人人為之嚮往的社會圖像,從中解讀挪威人幸福感的來源。過程中,我們將發現許多有別於東方社會的態度和觀念,又或者意外藉由這座遙遠的王國,投射出曾經讓我們感到幸福,卻不慎遺忘的生活方式。挪威式的生活標準,對我們來說,未必高不可攀,而且其中說不定有著更符合我們所需的人生樂趣。
  •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

    作者:腾讯文化

    从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开始,知识分子在中国就一直处在国之栋梁和酸腐书生的两极摇摆中。民国至今的百年间,知识分子群体经历了从群星灿烂到集体失语,再到众声喧哗的巨变。当下中国,大师罕见而公知名污,知识分子处在上难达高层、下难抵民意的尴尬语境。 周国平、杜维明、许纪霖、杨奎松、谢泳、马勇、雷颐、西川、周濂……10多位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直抒胸臆,对于从屈原开始的知识分子定位,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及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士族的没落和传统继承问题,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各种力量的影响,当下的发声环境、话语权,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以及公众对“公知”的妖魔化等各种大众关注的问题,一一提出了自己的回答和反思。作为最有话语影响力的这个群体,他们的思考和声音值得被重视。
  • 形成中的学科

    作者:[英]G.E.R.劳埃德(Geoffre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我们自己的学科图谱具有坚固不移的跨文化性。就这一假设的形成而言,全世界高等教育的结构充当了它的某个推动因素。《形成中的学科》在论及人类行为的八大领域时,对此观点做了挑战,这八大领域即哲学、数学、历史学、医学、艺术学、法学、宗教学和科学。劳埃德将注意力集中在历史和跨文化材料上,它们阐明了各学科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明中得以构建起来、得到界定的不同方式,尤其是在古希腊和中国。它们还阐明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当怎样进行理解,特别是在不同学科宣称享有霸权地位之时(这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曾发生在哲学、历史学、宗教学和科学身上)。劳埃德还探索了精英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积极(在他们推动学科专业化的时候)还是消极(在他们收紧准入条件,坚持让人们遵从既定规则、概念、做法从而阻碍了进一步创新的时候)的角色。
  • 在古老的土地上

    作者:[印] 阿米塔夫·高希

    这是两位身处埃及的印度人的故事。一位是12世纪的奴隶,另一位是社会人类学者和作家阿米塔夫·高希——他偶然从奴隶主人的信件里发现了这名奴隶的存在。在这个生活于数百年前的陌生人身上,高希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熟悉感。于是,他决定动身前往埃及的一个小村庄,探寻这名奴隶的故事。
  • 女人与女红

    作者: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Thomas Bl

    在《女人与女红》一书中,作者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带领我们纵览艺术史中以女红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数百年来,手拿针线的女人们一直是激发艺术家热情和创造力的题材之一,表现形式也变化丰富。从这些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富家千金或出身贫寒,不论是圣经里的女性形象或是罗马神话中的女神,无论是质朴的农妇或是卖弄风情的风尘女子,还有职业女性以及在假日研习刺绣的妇女,她们手中都放不下针和线。不管什么时代,她们在织布机旁工作,或是纺羊毛、编结花边、缝纫、补缀、刺绣和钩织。画家们不仅捕捉到她们在做女红时的神情与情感,还描绘了这些女人的社交生活。 本书收录的艺术作品力求凸显细节,将读者带入过去几百年的女性日常生活场景之中。艺术史学家、纺织史专家托马斯•莱希涅夫斯基将这些画作内在的关联性摘出来,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说明其中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意义。不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是否已经丧失了女红的传统,这本书丰富多样的名画可以帮助读者重回旧时光,那就是:女人的手中紧握着针和线!
  • 叛逆国度

    作者:(加) 希斯,(加) 波特

    《叛逆国度》一书中,作者批判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统治着西方政治议题的“反文化意识形态”。所谓的“反文化运动”,无论是反全球化运动、女权主义,还是环保主义,都不仅未能抵抗或阻止消费主义大潮,反而令它愈演愈烈。
  • 数字时代的文化

    作者:[澳]约翰·哈特利

    当今学术界对线上交流、用户创建内容以及共享媒体等内容依然采取忽视的态度,甚至禁止在媒体以及学校中传播和教授,但数字文化的潜能是应该被重视的。本书在理查德·霍加特的先锋性作品《读写能力的用途》发表五十年之后重塑了对流行文化的理论回应,作者把霍加特的研究拓展到数字媒体范畴。作者对历史和全球环境,商业和文化等方面的机制进行重新评估,并通过分析各种领域对数字文化的运用来分析潜在的流行生产力,其领域包括创意产业、数字故事、YouTube、新闻以及mediated fasion等。本书鼓励大众参与知识变革,并讲述了当今的青年流行因素如何变成明天的科学方法。一个从娱乐中获得教育以及从流行文化中学习知识的时代已经到来。
  • 媒介建构

    作者:[美]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 等

    这本畅销书的第二版采取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方法来研究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即将媒介--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以及这些媒介与文化、社会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作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艾伦·渥泰拉、查尔斯·惠特尼和麦格雷戈·怀斯认为:研究大众传播不能与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生活割裂开来,它们彼此塑造和影响。《媒介建构:流行文化中的大众媒介》探究了社会生活卷入媒介的不同方式,包括体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诸多方面。 第二版的新增内容: ●增加了新的主题,如媒介全球化、赛博文化的兴起,相对于主流的公司媒介机构,本书考察了所谓的另类媒介。 ●在考察媒介与行为、政治、媒介效果、公众、全球化、组织、意义以及意识形态等诸多元素的关系的时候,本书更新了数据和案例以反映相关的变化。
  • 论文化帝国主义

    作者:[德]伯尔尼德·哈姆,[加]拉塞尔·斯曼

    文化帝国主义如何体现于全球地缘政治的发展方向? 西方主导的文化帝国主义秩序如何破坏全球的就业和生态系统? 美国如何成功实现其在世界大部分范围内的文化统治? 本书是揭示新自由主义形态下的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论著。 本书所选的材料则来自全球各地。这些本土的故事恰当地表明,构建支持他自身的市场、国家与文化正是资本主义逻辑,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形态下的资本主义逻辑。本书中的各个章节不断指出,对非资本主义文化的攻击一直以来都是严酷的、潜藏着危险的、巧妙的、帝国主义的。这些章节还表明这种攻击极其危险,因为它鼓励一种不仅会导致不平等、人类的痛苦与绝望,而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书中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是文化帝国主义必须在本土层面受到抵制,而且正在本土层面受到抵制。本书为大家提供机会重新评判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维度的重视程度,并且重新确定文化在我们理解人类事务时的中心地位。本书从多学科视角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增加了一份杰出的成果。” 本书由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印度、伊朗、菲律宾、日本、斯里兰卡和瑞士九个国家的作者的最新研究论文合集而成。 本论文集包罗万象,为当前的研究、知识以及不断增加的全球政治行为和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论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它贯穿多个学科。在其中一些学科领域,文化帝国主义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这些论文强调了在西方学院派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针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论争一直持续的重要相关性。更重要的是这些论文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文化帝国主义、全球权力结构以及当前美国获取全球统治权的努力背后的政治与经济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本文集中的几个章节同时也表明,从历史起源来说,文化帝国主义不是美国人的创造,它的寿命也可能比当前的美利坚帝国要长得多。 内容简介: 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在关于美国全球化文化统治的论战中,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者和辩护者新近都做了哪些考据翔实的论述?文化帝国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之间如何产生联系?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还是一个固有的循环过程,包括了许多可能的反向文化流动?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盎格鲁—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如何在具体的文化机构、文化过程,以及最近的全球地缘政治发展方面显示出来的?这些方面包括:好莱坞电影工业、西方文化强权和媒体工业带来的文化同质化影响;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时期对大众“心灵和头脑”的争夺;新自由主义对人文主义发动的攻击;《服务贸易总协议》达成的贸易自由化和教育商品化;世界银行发起的“良善治理”政体在发展中国家强制推行;还有我们正在似乎不可避免的走向全球生态破坏的局面下体验的人类当今的大灾难。在这本独一无二的文选中这众多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回答。 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性思想现在横跨许多学术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分领域。本书内容对此有清楚的反映。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多样化的论文,论及当今的研究、知识、全球政治举措、以及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论争等方面的状况。这19个章节的作者具有不同的兴趣领域和地理背景,他们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文化帝国主义和全球权利结构,与隐藏在当今美国试图进行的全球统治背后的政治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正如书中几章同时显示的那样,文化帝国主义在历史上当然不是美国的发明,有可能比当今美帝国持续得更为长久。
  • 热风学术 第4辑

    作者:主编:王晓明、蔡翔,执行主编:雷启立

    《热风学术》坚持一种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努力为当代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等诸多学科构建一座公共交流的平台,并企望在这种交流中找到当代中国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能给予真正严肃的、认真的、切实的学术回应。
  • 觀看的方式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本書為麥田出版的《觀看的方式》改版書! 觀看先於言語。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 不過觀看先於言語還有另一種義涵。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 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注視女人。女人看自己被男人注視。 赤裸顯露自身。裸體用於展示。裸體的詛咒是永遠無法赤裸。裸體是一種衣著形式。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強調「形式」和「論點」兩者同樣重要,試圖引發讀者質疑與探究我們是如何觀看繪畫……這無疑將改變讀者觀看圖像的方式。 全書雖以章次為名,但讀者可以隨自己喜好以任何順序閱讀。其中四章由文字和圖像構成,另外三章則只有圖像。由圖像構成的章節,主題分別為觀看女體的方式,以及油畫傳統中的各種矛盾面向,雖然沒有文字,但它們企圖提出的問題並不下於有文字的篇章。在這些圖像篇章裡,作者有時不提供任何相關資料,因為擔心這類資訊可能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干擾圖像正在傳述的意旨。 本書初版於1972年,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為基礎加以延伸,是所有談論藝術的書籍中,最發人深省也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作品,直到今日,其啟發讀者如何觀看藝術作品的入門地位依然不變。 【專業推薦】 《觀看的方式》是約翰‧伯格有關視覺藝術最具衝擊性的作品,是談論西方藝術主流傳統的社會角色,以及意識形態和科技如何薰陶我們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最簡練又最具挑戰性的代表作品。——英國里茲「三一與諸聖大學學院」傳播學院高級講師Lloyd Spencer 約翰‧伯格擊中了專業藝評家的神祕要害……他是影像的解放者:一旦我們讓畫作直接影響我們,我們就能以更好的位置做出有意義的判斷。——英國藝術評論家Peter Fuller 這本書的影響力十分驚人,它開啟了我們的視野,帶我們進入文化研究的普遍關注領域。——英國作家兼評論家Geoff Dyer,著有《敘述的方式:約翰‧伯格的作品》(Ways of Telling: The Work of John Berger)等書
  • 互联网怎么了?

    作者:马克·波斯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文化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技术之存在,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语言学转向, 第四章数字化主体与文化理论, 第五章模拟作者与数字化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