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现代性之隐忧

    作者:【加】查尔斯·泰勒

    关于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文化和社会的重大转变,有两极分化的观点。乐观的自由主义者将它们描绘为彻底的进步,悲观的保守主义者将之描绘为衰落、失却和健忘。双方都不正确。 在《现代性之隐忧》中,泰勒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实现这个关键的现代概念之上,它常常曹到攻击,说是给克里斯朵夫·拉西命名的“自恋文化”提供了主要支持。赛勒更谨慎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他承认自我实现的冲动常常以自我中心的方式来表达,但他论证它并不只是一种对传统价值和社会承诺的背离——这个冲动也反映了现代文化中真实和有价值的东西。泰勒说,只有将这种现代奋斗中的好东西与社会和政治上危险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的时代才能够实现其允诺。
  • 激进的美学锋芒

    作者:【法国】米歇尔·福柯等

    《激进的美学锋芒》为译者多年翻译之精选,以广阔的视野反映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脉络和主要问题,所选文献多为西方学界著名思想家和理论家的重要学术文章,所论述的是一些美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以此描绘出思想界复杂的激进理路。全书分四个专题,分别涉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先锋派、文化与文化研究、艺术史论与理论学派等方面。
  • 从现象学到后现代

    作者:蔡铮云

    该书追溯后现代主义的问题至现象学中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歧见,并从现代与后现代执政的角度来讨论后现代主义,对每位后现代思想家与重要后现代议题,皆加以爬梳整理,详加论述,可谓国内对西方当代哲学思潮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
  • 中国的自由传统

    作者:狄百瑞

    狄百瑞就中国宋明理学的传统讨论中国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特质。书中论及新儒学“学以为己”的个人自发色彩,其强调自得,相互激励等价值的教育思想,以及明代知识分子自任于天下的责任感,认为黄宗羲正代表了这种自由主义特质的新综合。在最后一章中,狄百瑞并讨论这种自由思想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
  • 白色神话

    作者:(英) 罗伯特·扬

    本书从当代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对历史之作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书写”的批评,罗伯特·扬审查了西方思想中(从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到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后殖民批评)的不同“历史”概念。他考察了黑格尔、马克思、卢卡奇以及萨特力图建造对历史的更加合理的理论尝试,以及阿尔都塞和福柯建立“非历史主义”的历史理论努力,罗伯特·扬最终认为,所有单一陈述历史的尝试都注定会失败。
  • 感官技术

    作者:汪民安

    感官技术,ISBN:9787301180433,作者:汪民安 著
  •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

    作者:[法] 大卫·勒布雷东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身体在人类精神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深刻原因,指出现代社会往往区别对待人和人的身体——后者通常被看成是某种被动的占有物,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特定根源。《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在法国出版后,受到了持续的关注:作者提出了一种在学术界极具影响的观点:身体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自我存在和自我表现的不可缺少的舞台,同时还是个体的标志,形成了与外界的界限。
  • 后现代性

    作者:大卫・莱昂,郭为桂

    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之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依系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反应。在这一点上,加拿大女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大卫·莱昂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出了表率。他的研究、写作和教学的兴趣都围绕着现代世界重大的社会变迁展开。技术、社会、(后)现代性是他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关,信息社会、全球化、世俗化与宗教、电子监控与隐私,当然,还有(后)现代性,成为他的著作处理的主题。这些著作主要包括:《9·11后的监控》(Sunvillanceer September 11,2003),《作为社会分类的监控:隐私、风险和数码鉴别》(Surveillance as Social Sorting:Privacy,Risk,andD~'t02 Discrimination,2002),《监控社会:日常生活的监视》Surveillance Society:Monitoring Everyday Life,2001),《重新审视教会、国家与现代性:处在欧美夹缝中的加拿大》(Rethink Curch,State and Modeminy:Canada between Europe and America,与Marguerite Vandi合编,2000), 《迪斯尼乐园中的耶稣:后现代宗教》(Jesus in Disneyland:Religion in Postmodem Time,2000).《电脑、监控和隐私》(C0mputers.Surveillance and Pri—vacy,1996,与Ella Zureik 合编),《电子眼:监控社会的兴起》(The Electronic Eye: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1994), 《信息社会》 (The Information Society.1988)等等。 《后现代性》自然应该忝列上述“敏锐反应”系列之中。这本小书初版于1994年,1999年修订增补后再版。作者的写作意旨十分明确:通过后现代性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些重要问题做出‘‘敏锐反应”。他说:“现在,任何人想描绘文化变迁的图谱,以及——如果本书的观点正确的话——理解当代社会现象,都必须围绕后现代性这个中心问题。……因为后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次重新评估现代性的机会,它表明,时下的种种迹象可以理解为现代性自身就是变化无常、捉摸不透的,而且似乎要背弃它当年对未来的承诺。”(引自本书第127页)“后现代性概念值得珍视,是因为它警醒我们注意一系歹4重大问题。它提升了我们的敏感性,有助于我们把某些争论当作有待解释的问题。它迫使我们的眼光从狭隘的技术和具体的争论中放开,在更开阔的视野之下处理历史变迁问题。”(见本书第9页)与人们印象中把后现代视为异端、反叛等“反 面”现象不同,作者并不认为它是一种无谓的学术臆造和流俗宣传,而是把后现代(性)当作把握特定时代变迁的一个主体话语,正如人们用现代(性)标示启蒙运动以来的世界一样。 的确,与马克思、韦伯、齐美尔、尼采(被认为是后现代的思想先驱)等人生活的时代相比,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已经大为“变异”了。信息与通讯技术不仅带来信息社会、全球化、地球村等外在宏观世界的新形态,它们还时时刻刻都在重构和型塑着人、社区、民族、性别等等的微观形态;生物基因技术给经济社会的外在形态带来许多革命性变革,同时,它促发了对人体、甚至对人的重新界定,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被再度凸显;电视、影像、广告充斥地球的各个角落,消费主义的狂潮波及每一颗富裕的、贫乏的心灵,消费者和消费、而不是工人和生产,成为社会分析所应该关注的焦点,鲍德里亚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模式分析,无法充分理解消费社会。很大程度上,这个一日千里的信息社会,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这个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这个稍纵即逝的“超现实”世界,处在现代性宏大叙事的视野之外。新时代需要新标志、新思维。正是在结合文化变迁中考察新技术和消费主义等社会现象中,莱昂让我们相信.用“后现代(性)”来标示这个新时代、新思维是贴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身处后现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现代性。在莱昂看来,后现代并不是对现代的决绝断裂,正如现代并不是对传统的决绝断裂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在“往旧的智慧”中找到新的生机。后现代新状况使人、社会、未来等等这些亘古不变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日趋尖锐。那么,如何应对呢?对此,莱昂不同意尼采式的虚无主义观点,即认为伦理、价值、意义资源在现代的流失,已经使人类坠入万劫不复的虚无深渊。现代性没有死亡,莱昂在这一点上站在哈贝马斯一边.现代性中还有智慧资源可供挖掘。甚至,莱昂说,即使身处后现代,人们还可以回收、利用前现代——即传统——的智慧资源:宗教和伦理。这充分显示了莱昂开阔的历史视野,他提出,我们要“认可后现代,重估现代,回收利用前现代。”(见本书第134页)在这种视野中,各个时代都被相对化了,都被情景化了,以此关照,人类的未来未必是千年主义者眼中那幅“天启式”的灾难前景。 转型期的中国(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正处在对现代性的“饥渴”状态之中。那么,后现代性是不是一种奢谈呢?认真阅读莱昂对后现代性的解读,答案昭然若揭:谁能否认,新技术、消费主义等这些“后现代状况”不是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展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后现代性虽然并非中国的“主流”,谁又能否认,这股“支流”能够反照“主流”、能够让我们更清醒地评估现代化事业?还有,在我看来,眼下风行的“读经运动”,正是国人自信力提升、因而不殚从传统中挖掘出救助当下精神危机良方的表现。我们正在共时性地体验着传统、现代、后现代,因此,我们难道不是更有理由“认可后现代,重估现代,回收利用前现代”吗?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莱昂作为西方学者,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保持着自己的视角,在作品中,他几次谈及后现代和马克思主义的关联,并把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评作为后现代性的特征来讨论,这显然是牵强的,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所致。在另一个方面,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批评,也显得过于严厉。虽然这些缺点不能稍减这部作品的价值,但是,我们在阅读过程,还是要持有一种批评的态度,合理地进行取舍。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作者:(英) 杰拉德·德兰蒂,Gerard D

    作者为西利物浦大学社会学教授,对现代性问题有专门研究,在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围绕着近十年西方学术界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深入分析了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复杂的关联。作者认为,后现代性是现代性怀疑论的产物,因此与现代性密切相关。启蒙所倡导的反思和怀疑精神塑造了现代和后现代精神。全书分别讨论了现代性的话语﹑现代性与世俗化﹑启蒙的局限﹑现代性的不可能性﹑拯救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社区的可能性﹑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后辩证法与社会的审美化。
  • 脆弱不安的生命

    作者:[美] 朱迪斯·巴特勒

    “如果不想陷入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我们就必须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政治领域,除了带来好战的呼号,悲伤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在这部激情洋溢、极具个人风格的著作中,巴特勒深刻反思了九一一事件之后的美国社会,批评了美国当局发动长期战争的决策,继而呼吁人们深入认识哀悼与暴力的力 量,理解它们如何促成团结并鼓舞人们追求全球正义。显然,巴特勒一直致力于激发、探索各类“麻烦”,而这也正是其学术志趣所在:“由心理世界出发探索公共生活,鼓舞人们懂得团结、认识痛苦。”诚如荷米·巴巴所言,正是这些因素使我们成为自由的主体。 ——“一言以蔽之,朱迪斯·巴特勒是当代极为深刻、极富胆识、极具影响的思想家。”(J. M. Bernstein) ——“显然作者一直致力于激发并探索学术与政治领域的‘麻烦’。” (Bookforum) ——“力作,闪耀着深思熟虑的光芒。”(Brooklyn Rail) ——“尤为关注时事、平实易读的巴特勒著作。”(Women’s Review of Books) ——“独具勇气与抱负的力作:由心理世界出发探索公共生活,鼓舞人们懂得团结、认识痛苦——正是这些因素使我们成为自由的主体。”(Homi K. Bhabha)
  • 罗素论中西文化

    作者:罗素

    罗素论中西文化,ISBN:9787200077711,作者:(英)罗素 著,杨发庭 等译
  • 日常生活批判

    作者:[法] 亨利·列斐弗尔

  • 完美的罪行

    作者:[法] 让·博德里亚尔

    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全“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诸层面的矛盾得冲突的焦点。在世纪之交,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能定的将来,思考现代性,不仅是思考现在,也是思考历史,思考未来。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透视了后现代社会虚拟取代现实的严峻境况。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日益疏远,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在这样的境况中, 人与现实的关系变得值得怀疑了,虚拟的社会现实变成一种“完美的罪行”,值得警醒。
  • 虚拟的寓言

    作者:Brian Massumi

    《虚拟的寓言》是在众多讨论“身体”的当代文化研究著作中,带我们从运动与感觉的关联出发的,经过对情感与身体的富有洞见的探索,最终抵达对“自然文化统一连续体”的创造性的重新认识。充满了实验性质,不乏冒险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见,也将对文化研究产生长远的影响。
  • 享乐主义宣言

    作者:(法) 米歇尔·翁弗雷

    本书系统论述了作者沉思数十年的享乐主义哲学。作者论证精彩、观点新颖。 本书通过思考以下问题,阐述了作者的享乐主义哲学理论:身体基于什么成为了哲学偏爱的研究对象?作为艺术家该如何思考?在美学领域中以何种方式建立伦理学?在一个完全臣服于阿波罗的文明中,狄俄尼索斯享有怎样的地 位?享乐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间有着怎样本质的关系?基于何种思维模式,哲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后现代生物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对身体还有何种期许?生平传记和哲学写作之间是何种关系?哲学神话是根据什么原则构建出来的?在西方知识结构中如何完成去基督化?新的学说流派是否可能? · 米歇尔•翁弗雷提出,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致力于推动构建彻底的存在主义的进程。由此才能产生艺术的主体间性、内在的伦理学、犬儒主义美学、自由主义政治学、左派尼采主义、感觉至上的物质主义、狂喜的功利主义、阳光的性观念、普罗米修斯式的生物伦理学、浮士德式的身体、存在中的顿悟、哲学的生活、另一种哲学编纂、后基督教的无神论、享乐的契约,有了着眼于存在的思想,才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学说,使我们这个哀婉的时代重放光彩。 · · 【媒体推荐】 · 翻开此书,我如饮甘泉。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区分不同的享乐:如果一种苦难导向的是更大的享乐,我们最好是迎接这种苦难;如果一种享乐会招致更深的苦难,我们就该拒绝这种享乐。简而言之,享乐主义者应该会盘算。若想对此驾轻就熟,我们需要从“神经元的突起”着手。这会让人心神安宁…… · 从表面来看,翁福雷注重的是美学,但事实上,他却为基督教辩护。例如,针对契约式伦理,他的论述是:“这种理想的伦理和美学的建构,需要的是特定的契约签订人,也就是要‘明确自身欲望,既不善变也不波动,既不会犹豫不决,也不受累于任何矛盾’。”换言之,要想狂欢,就该做个圣徒…… · ——《费加罗报》
  • 现代性的五个悖论

    作者:[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

    本书集中讨论了有关现代性研究的五个悖论:对新的迷信、对未来的笃行、对理论的偏好、对大众文化的呼唤和对否定的激情。作者认为,现代传统由一个死胡同走向另一个死胡同,不断背叛自身,背叛真正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是这一现代传统所拒斥的东西。凭借这些所谓的转折点或这一标志性人物的长廊,可以理出一段现代传统的悖论史。作者对正统的历史叙述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试图揭示现代性被遮蔽的面孔。
  • 后现代道德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后现代道德》是本用15篇章论述后现代唯美倾向的摘记。其内容有:赘言;制度的幻想;隐情——写给吉尔•德勒兹。
  • 揣测与媒介

    作者:[德] 鲍里斯·格罗伊斯

    鲍里斯·格罗伊斯的《揣测与媒介--媒介现象学》以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艺术档案的存留管理方式及其意义为视角,通过各种哲学,社会学新思想对媒介体本体的揣测进行分析与哲学思辨。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亚媒介空间,概述了本书研究的缘起,分析视角以及意义,简述了亚媒介主体和符号流,以及媒介体作为讯息时的情况;第二部分分别借助对莫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曼纳、乔治·巴塔耶和雅克·德里达等多位当代欧美哲学大师在媒介体领域见解的研究分析,得出揣测,时间与媒介体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出了不少独具慧眼的哲学思索,值得阅读与研究。
  • 文化与实践理性

    作者:马歇尔・萨林斯

    《文化与实践理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