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面具下的日本人

    作者:[荷]伊恩·布鲁玛

    【编辑推荐】 ◆本书强烈推荐理由◆ ★和《菊与刀》并称“20世纪最重要的日本文化著作” ★国内未删节全译本首次推出 ★旅日著名作家李长声倾力作序并推荐 ◆本书特色◆ ★西方解读日本文化的扛鼎之作 探讨“菊与刀”背后隐秘的根源 ★全面、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历史、人文的最重要的“日本学”研究成果 ★《菊与刀》撑起了日本论的骨架,《面具下的日本人》填充了日本论的血肉 【内容介绍】 ◆ 以深入肌理的文化映照,投射一个真实可信的日本。 何为真实的日本?何为真实的日本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表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性根源?《面具下的日本人》以“由外到内”的西方视角,剥茧抽丝般镜像出日本“由内到外”的民族特质,并由此投射出一个迷雾散尽的真实日本。 ◆ 《菊与刀》开启世界了解日本的大门,本书引领读者深入日本文化的隐秘腹地。 如果说《菊与刀》从文化的表层对日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外部考察,那么《面具下的日本人》则深入日本文化的内部,探索日本人性格中“光与暗”两面性的成因,并借助通俗文化的代表——电影、文学、漫画、戏剧,来诠释“光”之背后“暗”的萌芽、滋长和繁茂,这是日本文化通俗粗陋的一面,也是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一面。 ◆ 以崭新的解读视角,融百家之言,成就现代日本学的集大成之作。 世界范围内的日本文化研究,以《菊与刀》为滥觞,以《面具下的日本人》为顶峰。吸收、融汇各家论述的精华,以独到的视角深入阐释了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日本文化的真相,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日本学专论”。
  • 无赖

    作者:[法]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

    雅克•德里达被称为“解构主义大师”,于2004年去世,他的离世被法国媒体视为自1980年让•保罗•萨特逝世以来法国学术界最大的损失。本书是他最后一本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在书中,他论及“9•11”后世界正面临的新的政治前景,以及全球化进程下正在到来的世界未来民主。 本书从评述来自美国政要、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教授和主导媒体对于“无赖国家”一词的话语分析出发,深入探讨了民族国家之外的新主权问题。它既讨论了西方民主的自我期许的失落,其未来政治民主的虚空,也批判了伊斯兰文化政治的局限及其面对正在到来的世界民主时的消极态度。 作者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数字平等和比例民主原则出发,展望正在到来的世界民主的前景,把西方、第三世界和作为各种顽固的他者,比如恐怖主义者和美国强权,放进一个非常开阔的政治视野内来透视,这或许是当今最深邃的一种政治哲学眼光。正是这一独特而深刻的角度,使得本书成为了一本不可忽略的政治哲学著作。
  • 文化批评

    作者:朱大可(主编),朱大可,张闳,张念,王晓

    本书是中国学界首部文化批评原理,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现状,全书涉及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文化符号生成与读释,神话与文化意识形态,身份、权力和文化认同,身体与性别,器物文化与生活方式,空间政治和文化地理,时间与记忆,感官文化等论题,全面阐述西方和本土文化批评的主要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分析工具。
  • 现代性事物

    作者:徐敏

    《现代性事物》内容简介:现代性事物,主要是通过机器,商晶及其他人-制品来建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内含着一种有关社会实践及其社会进程的整体安排与调配。现代社会中桥梁、道路及各种管线,汽车、火车、轮船,广播电视及手机、互联阿,以及武器和航天技术等等,都在构建着全新的世界景观。在过去,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总是基于一主体的光辉和客体的贫穷生活的反差上。而今天,现代人越来越需要,也不得不依赖于各种物质来建构自我身份及其与社会的关联。物质、物品和事物,它们此时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展现和说明“人以及社会的内涵”。
  • 上帝、格列佛与种族灭绝

    作者:[美] 克劳德·罗森

    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18世纪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学术精品。作者依据细致的文学文本分析,佐以大量鲜为人知的旅行及探险文献资料,将“格列佛”、“上帝”与“种族灭绝”三个貌似毫不相干的概念置于“野蛮与欧洲想象”这一框架中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精辟的分析。全书内容丰富,广征博引,讨论了从《圣经》到现今的欧洲文学和非虚构作品对“他者”的形象塑造,时间跨度穿越了从欧洲对美洲的征服一直到二战结束近六百年的历史。作者对斯威夫特、蒙田、萧伯纳、王尔德等作家笔下有关野蛮和杀戮的描写进行了深入解读,透过浅层的言语修辞来窥视暴力行为的实施过程,以此揭开欧洲“他者”文化想象的面纱。
  • The Bourgeois

    作者:Franco Moretti

    "The bourgeois ... Not so long ago, this notion seemed indispensable to social analysis; these days, one might go years without hearing it mentioned. Capitalism is more powerful than ever, but its human embodiment seems to have vanished. 'I am a member of the bourgeois class, feel myself to be such, and have been brought up on its opinions and ideals, ' wrote Max Weber, in 1895. Who could repeat these words today? Bourgeois 'opinions and ideals'--what are they?" Thus begins Franco Moretti's study of the bourgeois in modern European literature--a major new analysis of the once-dominant culture and its literary decline and fall. Moretti's gallery of individual portraits is entw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specific keywords--"useful" and "earnest," "efficiency," "influence," "comfort," "roba"--and of the formal mutations of the medium of prose. From the "working master" of the opening chapter, through the seriousness of nineteenth-century novels, the conservative hegemony of Victorian Britain, the "national malformations" of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periphery, and the radical self-critique of Ibsen's twelve-play cycle, the book charts the vicissitudes of bourgeois culture, exploring the causes for its historical weakness, and for its current irrelevance.
  • 符号学

    作者:赵毅衡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原理编扩展了一百年来符号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方符号学理论,建立一个可用于分析人类意义活动的符号学体系;推演编具体讨论了符号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复杂作用,让读者理论与应用兼得。
  • 亞洲視野

    作者:汪晖

    本書收錄了6篇由作者汪暉於近10年間寫成的論文。各論文圍繞著「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代」展開,有着很強的連貫性。其中重頭文章《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初稿於2008年5月完成,後幾經修改,至本書付印前幾天才定稿。作者的觀點也許被視為激進,但卻是甚具參考價值的分析西藏問題論文。 在1990年代後期,中國知識界的分化和論辯正在展開。作者對「西藏問題」的思考事也是對發展主義、市場擴張和社會分化及其後果的分析,與許多人在「3.14」西藏騷亂事件後將批判的矛頭指向社會主義歷史不同。作者更多地是在社會主義的歷史性退潮、新的市場擴張及發展主義邏輯中來分析「西藏問題」。對作者來說,「西藏問題」是獨特的,但也是與整個中國與世界正在經歷的巨變密切相關的。 西方社會到底怎麽看待中國的興起,中國人到底怎麽自我理解這個興起,成了新的衝突的焦點﹖無可否認,在過去這些年到未來,不論有沒有西藏、新疆問題,在其他任何一個問題上都可能爆發另一個衝突。到底我們怎麽看待這個衝突?如何重新建立相互理解? 此書將會為您帶來啟示。
  • 論晚期風格

    作者: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

    本書是薩依德在去世前仍然念茲在茲、與日本文壇巨擘大江健三郎英雄所見略同的最後代表作。 人不免要老、要離世,即使懷抱深刻的偉大藝術家亦不免此一命運。然而,面對此一無法違抗的命運,人生漸次接近終點,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將產生什麼樣的轉向? 偉大的藝術家在他們的人生漸近尾聲之際,他們的作品如何生出一種新的語法,這個新語法,薩依德稱之為「晚期風格」。 人生的晚期階段,肉體頹圮崩壞,準備開始面對最終之境。歲月與疾厄如何作用在人的身上,特別是如何作用在一名藝術家身上,死亡對於他們的生命又將提出什麼形式的叩問,這就是這本書討論的焦點。 薩依德認為莎士比亞與威爾第的晚年作品呈現了一種祥和與睿智的氣味。 但他在《論晚期風格》這本書中考察了貝多芬、湯瑪斯.曼、理查.史特勞斯、惹內和莫扎特的晚年作品,指出他們的特質迥異於那種超脫世俗的靜穆。 他們的晚期風格,不僅不是和諧與解決,而是冥頑與難解,更是未解決的矛盾,在他們的晚年作品中並非表現得成熟與圓融,反而表現得更孤僻,更不守常規,展現了精神上的自我放逐,一種刻意不具建設性的、逆行的創造。 直至薩依德去世前,他都還處於寫作這本書的過程,因此它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也是薩依德在撒手人寰前念茲在茲的一本著作。 本書是薩依德在其人生最終階段最重要的學術與生命關懷,這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勾勒了一條全然不合世俗的晚期風格論述。 與薩依德同於一九三五年出生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就說,薩依德晚年思考的這項主題,他在自己未察覺的狀態下就寫進了自己的小說中,而將其解讀出來的,則是艾德華.薩依德!
  • 中國後現代

    作者:楊小濱

    本書簡介 本書是對八十年代中期興起的中國先鋒小說的系統性理論闡釋與解讀。本書從精神分析學、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和解構主義的視角出發,揭示了先鋒小說敘事不確定性中所隱含的對歷史創傷的訴說,從而闡發了語言形式革命的政治意義。同時,本書把本土的後現代置於全球和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性體系中予以考察和清理,重新闡述了後現代理論在當代中國(共存的)歧誤與必要。在文學史的意義上,本書探討了先鋒小說如何通過挖掘現代經典作品自我解構的因素,質疑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建立絕對主體的主流敘事模式,並由此形成了一種反諷的、自我瓦解的敘事範式。在這樣的理論和文學史框架裡,本書著重解讀了余華、殘雪、徐曉鶴、馬原、格非和莫言六位作家的小說作品。
  • 德国人

    作者:艾米尔.路德维希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是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盛衰史。这不是一部通常的编年史,而是通过对德国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使读者似乎身历其境,重温千百年来的德国人历史。 作者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回顾德国人非同寻常的历史。他以挚爱的笔触探讨德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奥秘。在他看来,浮士德身上永无休止的渴求精神,是德国人最大的动力。德国人正是以这种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攀登人类文化的高峰。
  • 死火重温

    作者:汪晖

    《死火重温》收入了作者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思索、思想史阐释、文化批评、当代中国思想状况的评析、鲁迅研究等引起学界和读者关注的系列文章,显示了深刻的理论观察、思考与历史感,锐利的文化批判立场,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广阔的思想视野。
  • 印度神话

    作者:杨怡爽

    《印度神话:绚烂魅惑的异世界》内容简介:印度神话中的人物都生活在一个背景异常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无论神、人、仙人或者动物都不断受到欲望驱策,受到诱惑、努力思考,受着社会习俗法则的束缚,时不时又想摆脱它,由此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或有趣、或悲伤、或动人的故事。它们渲染出的一片独一无二的异域风情,构建起来的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奇异而美丽的天竺奇境。 圣洁高远的奥利匹斯山、法力无边的大梵天王、冰雪世界中的矮人精灵,以及我们儿时对着月亮努力描摹的广寒宫和美丽的嫦娥姐姐…… 浪漫隽永的希腊神话、神秘古老的印度神话、壮烈慷慨的北欧神话、古朴悠远的中国神话……带您走进瑰丽绚烂的神话世界!
  • 解读后现代主义

    作者:(英)巴特勒|译者:朱刚//秦海花

    《斑斓阅读•解读后现代主义》围绕后现代主义的中心议题、关键例证和严重缺陷,展开极富调理、清晰易懂、简明扼要的论述。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如一缕清风吹散笼罩在这个话题上的乌烟浊气。 在过去的十年间,后现代主义一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时髦术语。但是如何来定义后现代主义呢?在《斑斓阅读•解读后现代主义》中,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他认为艺术家、知识分子、批评家以及社会科学家们“就像是一个组织松散、喜好争辩的政治党派的成员”——这个政治党派的成员包括辛迪•舍曼、萨尔曼•拉什迪、雅克•德里达、沃尔特•阿比什、理查德•罗蒂等。该书搭建起一个极为有趣的框架,以揭开“后现代状况”的种种奥秘,所涉内容从博物馆文化的政治化,一直谈到崇尚政治正确的方方面面。克里斯托弗•巴特勒现为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著述颇丰,其中包括《早期现代主义》、《阐释、解构和意识形态》等。 不可不看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 作为事件的阅读

    作者:(日) 小森阳一

    对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的分析,必定是一种横跨所有领域的东西。本书作者小森阳一(东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批评家,专攻近代日本文学、结构主义符号论)将曾经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属于不同认识体系的分析概念相互串联起来,整合成一门课程--“日语文本分析”,从而拆解了以前用“文学”一词来表述的特权领域的边界。同时,那些凭着与“文学”的区别而保持同一性的“语文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各门学科,也不得不跨出了各自的学科领域,融会贯通。 本书使用夏目漱石的《矿工》作为分析的文本,从金之助(夏目漱石发表《矿工》时使用的笔名)的理论来阅读漱石的小说,也是从漱石的小说来理解金之助的理论。这是一种在理论与小说之间、理论性言说与小说表达之间、金之助与漱石之间,通过每次都不一样的途径来回往返的尝试,以探讨语言世界与经验世界之间到底有无通道,以及“这个我”的生成瞬间到底有无,是否有表达方式能叙述这些问题等问题。
  •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作者:海登・怀特

    语境之地平线 当今,后现代文化几乎成为一种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可躲避的以太,任何一个关心思想的人都无法不在它的普遍淹含之中。按照利奥塔、詹姆逊、哈桑等人的描述,后现代意味着宏大历史话语的合法性受到了普遍的怀疑、经验深度的弥平导致意义的隐蚀、形而上学的追寻下降到充满悖论的反讽。 在以总体性为鹄的的单数历史被质疑之后,建构一套“元历史”是否可能?当在一个只有拼凑模仿、欣喜若狂和自我毁灭的“景观社会”中,历史也必须遭遇淡灭的命运;在事实的数据整理、事件的情节编排之后去追寻历史性――即历史话语的深层结构,岂不是西西弗斯式的痛苦劳作?在形而上学自我降格,“反讽”呈现出话语自我消费与自我毁灭的悖论深渊的处境之中,怎样去诠释那个狡计百出、身位变幻的历史“真实”? 就是在这样一种语境地平线上,怀特的理论探索显示了一种伦理关怀和政治抱负:重构被怀疑论的魔眼穿成千疮百孔的“元历史”,在神话和科学之间寻觅作为历史话语深层结构的诗性,在审美(叙事形式)、认识(阐释策略)和伦理(意识形态)的多重观念构造活动之中、在文化语境和文本的互动中获取历史的“真实”。 就历史学事业而论,从19世纪第一个十年起,“历史问题”,即历史的真实与纯净受到了主观的污染,意义成为问题,这总是让思想家不胜苦恼。历史,和人文科学一样,无法摆脱19世纪自然语言的约束,以致历史的书写无一例外地被创造性阐释左右。这一时代的历史大师采用自己所偏爱的模式撰写历史,选择特定的世界观作为立场来评价自己撰写的故事。这样,历史大师们就在一个难以走出的困局之中不可自拔:历史不可能是严格的科学,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既不是思想,也不是神话,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呢? 怀特通过对19世纪的欧洲展开历史想象,指出历史话语跌落到“反讽”,深刻地显布了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危机,也终结了19世纪的历史思维。那么,什么是“反讽”?反讽,是一种通过滥用语词来显示内在的裂变、荒唐和困局的修辞策略,其基本样式是在表面上用肯定的言辞含而不露地表示深层的否定意图。比如说,福柯的反讽在于,以“语言”为主角撰写一部断裂的历史――一部无人和无名的人文科学历史。渊源于19世纪的历史意识的危机,其最重要的表征是历史意识跌落到反讽之中。利奥・斯特劳斯警策地断言:“历史主义的顶峰就是虚无主义”。这与怀特的暗示几乎不谋而合,其中隐含着深长的意味――必须“拒绝这种反讽的视角,按照我们的意志从另一种反反讽的视角看待历史”。 超越这种反讽的历史观,海登・怀特在后现代语境地平线上设定了一种理想的精神风景……
  • 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

    作者:D. 佛克马,E. 蚁布斯

    佛克马,博士,1931年生于荷兰,现在是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飨V饕饔蠰iteratuer Doctrine in China and Soviet Influne,Literary History,Modernism,and Postmodernism,Issues in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与汉斯·伯顿斯合编
  • 重寫我城的歷史故事

    作者:許寶強編

    如果個人不能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那麼一個失去歷史故事的城市,又剩下甚麼?香港並不缺乏關於自己的歷史故事,由「由漁港到金融中心」的經濟童話、到「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和諧社區」,直到現在的「自由主義社會」,每個年代其實皆有耳熟能詳的社會故事。然而,在舊故事日漸失去魅力的時代,新的香港故事應該如何訴說? 許寶強主編的《重寫我城的歷史故事》,收錄了十五位不同年齡及學科背景的作者分析近期香港不同社會現象及核心價值的精彩文章,當中包括:高鐵事件、城市保育、「港孩」現象、最低工資問題等等。多位學者透過精闢論述,帶領讀者多角度探討香港不同層面的社會文化議題,希望能從中勾劃出香港歷史被忽視了的輪廓,為重寫港人故事舖下些磚石。
  • 再會吧!公共人

    作者: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

    在本書中,桑內特從社會學及歷史的角度,深入探掘西方人為何失去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也就是:「公共人」的角色為何沒落的原因。桑內特說,公共與私人,過去曾是平衡的,但隨著公共空間的消蝕、家庭功能的變化,以及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平衡漸漸失衡。 在當代社會,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界線漸次混淆,私人意象凌駕於公共意象之上。大多數的人選擇以「旁觀者」自居,公共事務遂淪為少數「公眾人物」的玩物,觀眾隨之起舞,形同吊絲的傀儡,你我可以自由參與的公共空間,因激情而斲喪。這幅景象很弔詭地竟也出現在台灣。《再會吧!公共人》詳盡剖析上述社會心理變化,對於亟思擺脫顏色綁架,邁向自主公民社會的台灣,或有深遠的啟示。
  • 西方作为他者

    作者:王铭铭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非中国”,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若要成其社会,成其文化,则都必定有其超越自我且内在于自我的他者存在。 本书是一篇扩大式论文,虽带有人文色彩但系属社会科学反思之作,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世界活动与他者观念,触古及今,去非考证或史学之作。 本书又可谓某种学术史,但又致力于呈现中国古代“西方学”的演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