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持不同性见者
本书着重在当下文化热点的分析、阐释和批评,关键词集中在身体、欲望、资本、消费、商业化、权利。女性主义批评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作者从中国文化经验出发,对男权文化中心以及男权文化的权力结构,做了深入细致地阐释,充分展现了一个女性主义批评家锐利、准确、有力的批评风度。同时作者还将眼光投向大众文化领域,挟裹具体、零散、混乱、感性的文化经验向思想的深度挺进。 整部作品呈现为先锋理论和经验表达的和谐织体,将本土经验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或者将先锋理论还原成我们紧张的现实感,冷峻而富有激情,希望这本主题性很鲜明的批评文集,给你带来不一般的阅读体验。 -
品味制服
普遍的两难境地可以这样清楚地预以界定:人人都必须穿某种制服,但都必须否认自己穿着制服,除非他无价的个性和独特的身份受到威胁。如果你不肯同他人一样穿着打扮的话,你就会遭到讥笑,而几乎没有人愿意像傻瓜或怪人一样在公开场合露面。行政官员不大可能在中午时分穿着色彩耀眼的紧身衣在派克大街蹦蹦跳跳;一般人也不大可能以自己穿着的独特性而放弃了自己内心的自尊为荣。 保罗·富塞尔以其锋利的笔触、真实的情感、逸事的形式,描述了各种制服——从童子军到士兵,从医院护士到公司员工,从厨师到修女——的历史变迁与丰富的含义,揭示了鲜为人知的制服语言,展示了制服的文化意蕴。他以美国制服为主要描述对象,高举着宝镜,真实地映照出天天穿着规约服装去上班的众生相,刻画了从众心理和展示个性之间的矛盾心态。考察制服的融合功能与分离功能时,他纵捭阖,笔锋指向全球各地,如俄国人对肩章的偏爱,德国人对黑色的迷恋,意大利人对羽饰买帽的钟情。富塞尔认为:穿着折射自我,而穿着打扮所传递的信息,有时却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品味制服》是富塞尔的代表作,是尖酸刻薄和优雅仁厚的有机融合,是独到的文化眼光与诙谐的逗噱才智的完美结合,也是一瓶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对社会研究的启迪兼具的香醇扑鼻的佳酿。 目 录 目录 关于制服 彩色紧身衣 阔肩与紧身衣 俄罗斯的制服文化 德意志的着装方式 意大利男人更爱虚荣吗? 朱姆沃尔特将军的大错误 铜钮扣 将军服 牛仔裤 灰军服的变迁 信徒的信服 投递人员的制服 运输人员的制服 警服及准警服 品味反常为何不是罪? 游行乐队的制服 看门人等的制服 三K党制服 运动服 耻辱服 怪人:军人再现者 半个怪人:欧内斯特·海明威 美国高等教育的统一性 日本的制服文化 学术礼服 艳丽制服 白衣厨师 护士的反抗 儿童水手服 童子军服 新娘的婚纱 宽边帽 民服 纪念品 制服视点 -
身体褶学
光是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呼吸以踵”的养身之道。(高跟鞋使)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尖,会造成腰椎、脊椎塌陷腹部,骨盆前倾,压缩腹腔空间,不仅造成腰肌与腿肌的僵直紧缩,更直接影响“肺部呼吸”(横膈膜无法充分向腹部下降,使得肺之膨胀受到限制,造成呼吸短浅),更无法达到太极拳所强调的“丹田呼吸”。 对女人而言,最健康的坐姿就是双腿自然张开,膝盖分离向前,就是父权社会认为最没有气质没有坐相的女人坐姿。坐没坐相的女人,可能就是坐得最健康、坐得最稳当、坐得最气血流畅的女人。 在女性主义研究方面,张小虹教授表现卓越,被誉为“台湾的苏珊•桑塔格”,“台大外文系第一才女”。她在台大开设的“服装学”选修课,报名选修的学生人数超级爆满,只能用考试的方式筛选学生。她笑谈身体的释放、姿势的自由、时尚的骗局、衣柜的暴政,在这个既能给予我们天堂也能给予我们地狱的资本时代,她清新流丽而又真率敢言的犀利文字,绽放出缤纷自然的美丽翠微与气定神闲的万顷信念。 -
欧洲人文地图
地图不仅可以是陆地、海洋、城市等等地理元素的集合体,它还可以是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小说人物的群像。在都柏林过“布鲁姆日”;游走在以数学家命名的巴黎街道;探访英格玛-伯格曼终老的法罗小岛;在斯洛文尼亚的墓地里朗诵科索维尔的诗歌……蔡天新所著的《欧洲人文地图》尝试用小品文集粹每一个欧洲国家(作者仅漏访一个)的文化精神,并配合私藏图片及国家简介构成关于这个国家的人文地图,《欧洲人文地图》可视为一本极具个性、独一无二的旅行手册。 -
为精英主义辩护
《为精英主义辩护》一书是美国已故文化评论家、《时代》周刊编辑威廉·亨利的遗作。在平民主义和平等思潮的影响下,曾经风光无限的精英主义成了同"种族主义"一样的贬义词,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批评了精英主义的丧失和平等主义兴起带来的种种弊端,本书行文犀利,切中时弊,是我们了解当今美国政治生活、社会、文化和教育现状的不可缺少的一面镜子。 -
上帝的眼睛
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书中介绍了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以及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等,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 本书可以说是介绍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那些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以及摄影与殖民统治等等,这些围绕在摄影的久远的问题,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从而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摄影”的光耀并未消散之时,本书亦是一种缅怀与追奠。 -
禅宗与中国文化
《禅宗与中国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站錯邊
我相信文字,我相信歷史。我相信我們應該把看見過思考過討厭過感動過的事情寫下來,如果有最起碼的運氣,寫下來的便會留下來,即使只是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總有一天會被一些人翻閱,歷史便會在書頁翻開的刹那活過來;早已不在人世的作者也就同時重新張開了眼睛。 這或是非常天真的想法,但確是我的想法。人,總要選擇一種想法,然後篤信,然後實行,即使最後發現站錯了邊,亦算對得起自己。 ——馬家輝《站錯邊》,序言。 -
性格与文化
《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主要内容包括:西班牙人性格的明与暗、英国人擅长批评吗?、马修·阿诺德、克罗齐与移情说、帕斯卡、拉辛和反浪漫主义的反动、纪念狄德罗诞辰二百周年、乔治·桑与福楼拜、一个世纪的印度警句、向西方解说印度、民主中的风格问题、人文主义者与专家、艾略特校长和美国教育等。 -
最后的天空之后
《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内容简介为:这个世界,没有一天会少了巴勒斯坦人的新闻。他们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了:要么是凶残的恐怖分子,要么是悲惨的难民。他们的真实境遇却鲜为人知。萨义德的文字连同吉恩·莫尔的摄影,描绘出了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实肖像。从以色列的建立到贝鲁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连续的土地剥夺中流离失所,备受苦难。这其中也包括萨义德本人及其亲人的真实遭遇。但在这部苦难的流亡史中,萨义德也辨认出了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识的萌动。巴勒斯坦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并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角色上,相反,它将根植于坚持、希望和被唤醒的共同体意识。 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 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 -
肉体与石头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是一部从城市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生活互动视角切入的另类的文化史著作,是作者桑内特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结晶。作者打破传统史学研究框架,独辟蹊径,聚焦于人类身体和城市这两大要素,考察了人类文明演进,确立了复原人类文明史的桨构。在作者筑立的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相应再现了三个重要时段的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第一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第二种类型称作“心脏的运动”;第三种类型称为“动脉与静脉”。通过这三种类型的描述,桑内特试图告诉我们,文化在创建和利用城市空间方面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但现在的城市理念却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麻木。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所排挤掉的人的身体和文化。《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出于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另类视角阐述了历史和现代发展,涵盖历史学和社会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颇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
中国神话传说(简明版)
中国神话传说简明读本 系统研究中国神话第一人袁珂先生经典著作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其因专业系统且通俗易懂,出版三十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并且被翻译成俄、日、韩等多种语言。 1983年,在《中国古代神话》基础上历经 两次重要增补修订而成的《中国神话传说》一书,内容已达原来的四倍,字数六十余万。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从盘古开天辟地叙述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把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选出来,熔铸成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系。 为方便广大读者,简明版在《中国神话传说》完整版基础之上,删却注释,并按照神话人物的出场顺序,独立成篇,132篇小故事读来轻松流畅,带领读者步入一个鲜活又多彩的神话世界。 “开辟鸿蒙”这一时期的光景,气势宏伟,波澜壮阔,奇闻异事,层出不穷,毫不逊于希腊、罗马、埃及、印度诸闻名古国的神话传说。而论其自强不息的刚健,战天斗地的勇武,舍己为人的博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种种精神,是为中国古代神话特色,比之诸国,实有过之,并无有及。 ——袁珂 -
大世界 小小人
本书是法国散文家卡洛琳·考德瑞尔特与福山的对谈记,着眼在世界与人的关系,并以访谈、诗歌和摄影作品三种形式来表现和深化主题。作者与福山一起探讨了人类的未来这个大话题,是为深刻的思想录;又通过诗歌和摄影作品即文学和艺术两种形式从另一个向度表现了人与世界的矛盾、融合所构成的张力。 -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地鐵路線彷彿攤開的手掌,每一條相互錯綜交疊的折痕分別代表了家庭線、工作線、感情線,這些關於地鐵的個人回憶交織出一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擁有不同掌紋的每位乘客彼此互不交集,僅以模糊的面目,孤獨地朝向不同方向移動…… 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移動,在到達下一個地點的路徑之間,時常短暫停留在車站月台、機場大廳。當人們身處這種空間時,需要倚賴各種符號指示以完成在該空間的目的;當那些指示被替換,該空間對人們的意義也隨之改變。馬克.歐傑稱這種性質浮動的過渡性空間為「非地方」(non-lieu)。非地方的意義可不斷被重置,所以非地方並不承載歷史,在非地方的人們也不具面孔,僅以信用卡或車票作為身分識別。持著車票當作認同的人們,在非地方中以個體為單位被處理,由此產生了孤獨。 巴黎地鐵的規模龐大、路線交錯複雜,交通網絡從市區核心延伸到近郊,而路線與地鐵站的增長恰恰標誌著這個大都會區的擴張歷程。馬克.歐傑是個道地的巴黎人,巴黎地鐵在他生命中的各個階段從不缺席,彷彿「可用地鐵站名填寫履歷表」。他從兒時回憶說起,地鐵因他的個人記憶有著不同的意義,但路線和站名並不只是地理的指涉,更承載著集體的身世和整個城市的歷史脈絡。他以人類學家的眼光,在日常生活的地鐵空間中進行民族誌的田野調查:所有移動的乘客和短暫停留的流浪漢、扒手、小販等族群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以自身的觀察穿針引線,串起各方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相關論述,闡明概念、提點思考。在這個快速擴張的現代社會中,每個個體都在進行孤獨的移動,因為孤獨,我們感受到群體,並在地鐵這樣的空間中和群體建立起似有若無的連結,或在交匯的移動中,與空間建立起不同以往的關係。 本書作者是法國當代最重要的人類學家之一,在涂爾幹、牟斯、李維史陀等影響之下,提出許多影響深遠的新穎論述。其許多關於當代生活、全球化社會以及城市空間的著作已成必讀經典,也被後進大量引用。他拋開遙遠、原始、嚴肅的人類學研究包袱,率先以這本書展開關於地鐵的人類學論述,開啟了「近在身邊」的人類學研究。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承襲了法國學者的優美書寫傳統,帶有濃濃的文學氣息。在感性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相隔30年的巴黎地鐵經驗也變得輪廓鮮明。本書採取散步隨筆的形式,份量輕薄,接近小說的散文風格甚至被法國出版社歸為文學類。這也是馬克.歐傑第一本被引進台灣的著作,它不只是一本深度挖掘的都市民族誌,也是一本流暢易讀的文學創作。 閱讀這本書,我們「非地方」的捷運經驗於是連結起30年前的巴黎,讓每天百萬人次的孤獨得以有文字描述、有一個理解的框架。我們與城市、身邊的人、目的地(或出發地)的關聯,也找到幽微的線索:一張交疊著地理、記憶、孤獨與群體的移動地圖。 名人推薦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所副教授 胡晴舫 作家 鍾文音 作家 「城市日常生活的觀察家,最細緻的地鐵遊盪報告」──France Culture法國文化廣播電台 「原創觀點,深度挖掘,談論移動的經典」──法國亞馬遜網站 「他的散文寫作風格賦與地鐵觀察一種自由風格,充滿彈性的個人節奏,生動表達他在地鐵裡的親身體驗,更加再現地鐵裡人群來去無常的現象。深入地鐵的哲學思考,重新觸及現代社會隱藏的混亂不安。」──Liège大學文化報 -
脚注趣史
本书追溯了脚注的本质和起源,将以往零散的研究线索编织成一部历史,这是一段少为人知却又趣味纷呈的旅程,充满了未可预期的人文和思想意趣。脚注不是如一些历史学家所以为的那样一以贯之或者值得信赖;也并非是另一些历史学家所抵制的自负不凡、独裁专断的花招。脚注是由一个成分多样且又天才颖悟的人群创造出来的产物,在这个群体中既有哲学家也有史学家。脚注的发展变化历时甚久、波折重重,它的故事将一缕新的光芒照向了史学史尚未被述及的部分中很多幽暗的角落。 格拉夫敦笔下的脚注的历史确实“有趣”,他像一名出色的侦探一样,以倒叙的方式,从当代主流历史学家们的实践出发,逐步回溯前贤,直至其在中世纪的“史前”源头。他对“脚注学”(Fussnotengeschichte)的梳理,篇幅虽小,却旁征博引,妙趣横生。 ——Donald R. Kelley(美国罗格斯大学) 安东尼•格拉夫敦以其广博的学识,将各个时期看待与运用脚注的方式的变迁,与历史写作之发展的大背景一起,编织成一个丰富而多面的故事。 ——Ernst Breisach(美国西密歇根大学) 脚注在西方的史学中曾经被视为一种作用令人生疑的辅助手段,现在却成了史学著作合法性的基础。格拉夫敦用不乏冷峻幽默的笔调,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判断,描绘了这一转变的过程。实际上这也是关于近代西方史学重要人物和阶段最为凝练而具洞见的介绍。《脚注趣史》谈论的虽是西方近代的学术,却能引起浸润于中国学术传统的读书人的共鸣。这未必是一本可以轻松读完的小书,但却是一本能给人许多启示的著作,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无可取代的小经典。 ——陆扬(北京大学) 这部《脚注趣史》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是一片陌生的知识丛林。不过,沿着脚注演变的线索,有心的读者不时会有意外的收获,会惊艳近代早期欧洲史学的绚丽,会感佩那些学者的匠心旨趣,会反思我们使用注释的意义和方式…… ——刘北成(清华大学) -
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
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变——我们追随的时尚、不断引起我们关注的事件、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以及我们恐惧的东西,莫不如是。我们,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的居民,也感觉需要通过保持“灵活性”并时刻准备改变,来适应它变化的节奏。我们想知道,正在发生着什么,将要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得到的只是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我们有被淹没的危险。 我们该如何从成堆无用的信息与不相关的垃圾信息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呢?我们如何从无意义的嘈杂喧嚣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呢?针对这些当代问题,本书作者尝试做出自己独特的回答。 依照作者的解释, 44这个数字最早与波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作品里的一位神秘的人物有关,“他的名字就是44号”,他既是自由的全权代表、发言人、委托书的持有者,也是人世间的统治者或辅政者的杂糅或混合。由此亦不难看出作者写作此书的自由主义者立场和波兰式抱负。 -
生活在德国
一次对故乡全面认识的旅程——《时代周刊》成功的系列报道《生活在德国》。 从呱呱坠地,经孩提时代到长大成人,再到盖棺论定,人的这一生要经历生老病死、学艺谋职、恋爱成家、为人父母。要认识外界环境,要操心衣食住行;可能会有种种梦想,可能会发家致富;享受体育运动、度假、交友的乐趣;也可能遭受失业、离乡背井的折磨,甚或触犯刑律,身陷囹圄。《生活在德国》一书多角度、全方位地描述了德国人的人生历程。 —————————————————— l953年出生在一个与我们今天有着天壤之别的世界的德国人,如今已满50岁。自打他们出生的那年起,生活的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用一个模子浇铸出来的生活模式早已让位给五彩缤纷的生活形态。在过去的这半个世纪中,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受到几大趋势的左右:人口老龄化,生态遭破坏,更多的职业女性代替了全职家庭主妇,工作环境今非昔比,我们的生活日趋与教会无干,以车代步己成为国际标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生活在德国。 我们的书架上早已堆满了各类相关的学术著述。可又有谁去读它们?这些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它还没有引起我们真正的重视。为此,《时代周刊》推出了《生活在德国》这一专题报道,分29个系列描绘德国人的人生旅程,目的就在于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发展变化不容忽视。这是编辑部于21世纪之初,在“生活"和“知识”这两个板块下增添的题为“对德国的解剖”的新栏目,引起了读者的巨大反响。它呈现给我们的是具有历史深度、现实依据和未来眼光的“抢拍镜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胆创举。 -
儒教与民族国家
大约十年前,国朝学界内部发生过一场论争——儒家是不是宗教,论争范围很小,也就没引起多少学者关注。卷入论争的都是搞国学的,主张儒家是宗教(因此认为当称为“儒教”)的一方,持有的其实是马克思的宗教观:宗教是历史上的过渡性社会现象,最终会消亡……反方差不多也是在这一理论背景上反对把儒家说成宗教,其意图不外乎是:儒家因此不会像宗教那样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消失。 那时,我正好到北京开一个学术会议……当我在写有名牌的位子坐下时,后座有位从未谋过面的先生就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谢谢你,谢谢呵”……我正纳闷,这位上了点年纪的先生马上就说:“谢谢你支持我们的儒家是宗教的观点……”。 我哭笑不得,不知说什么为好,只好稀里糊涂地点头摇头、摇头点头……我写的文章把儒家看作一种宗教,前提可不是把宗教看作历史上的过渡性社会现象。宗教是属人的生存现象,不会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消失。 目录 前言 纬书与左派儒教士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游击队员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王制》与大立法者之德 密……不透风 -
你属哪座城
《你属哪座城?》内容讲述了:什么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上哪所大学?做哪一行?跟谁过一辈子?不,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家安在哪儿!因为它其实决定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幸福指数的高低,而这一点,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指出,居住地的选择将影响我们的收入、人际网络、伴侣以及子女和家庭能得到的机会。当我们听到"世界是平的",似乎意味着居住在任何地方都能和外界联系并高效工作,所以家住何处似乎也变得无关紧要。弗罗里达的研究证明,这个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全球化潮流导致的恰恰是地区差异进一步拉大,选择不同的居住地,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纽约、北京、上海、东京这样的超级经济区域日渐变成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但是生活在其中的成本和代价也超乎寻常。城市如同人一样,体现出了各不相同的气质和性格。我们选择了一个城市,不仅选择了它提供的机会,也选择了它的气质和它所提供的服务;只有找到跟自己需求和气质相符的城市,我们才可能幸福。理查德-弗罗里达被誉为美国"最杰出最睿智的知识分子",在《你属哪座城?》中,他回答了"为什么某些人特别适合居住在某些城市"这个至关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呈现了财富和智慧在全球分布的脉络及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做出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他近。20年实证研究的结晶,弗罗里达制作的"居住地确定器"能为不同性格、不同需求和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提供居住地指南。 当我们看完这本书,最应该做的就是马上考虑应该如何制订我们这一生的安家计划。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