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本书是作者近五年来对后现代的一些论题所作研究的成果结集。这些论题主要集中于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三个大的方面。作者以开阔的理论视野、精辟独到的切入视角与细腻闪光的文字,对空间的生产性,对身体与性与政治的关系,等等,作了过程堪称精彩、结论颇具启发的论述,从而把中国学人对后现代哲学话语的阐释、对后现代性的理解与提炼,提升到了一个自主的层面。 -
奢侈的概念
本书对奢侈的概念作了概念上的分析以及历史的考察。奢侈与人们的基本生活内容,即衣、食、住、行相关,与需要和欲望关系密切。作者将之视为政治学的基本主题,历经了从古典、中世纪到现代的社会变迁,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书着重探讨了不同学派和学者从各自角度出发对奢侈的不同处理。其中成就尤其讨论了对奢侈“去道德化”的问题,解读了柏拉图、古罗马哲人、基督教早期以及现代思想家马克思、斯密、康德和休谟等人对奢侈概念的探讨。从而提示了奢侈与必需的区分,及其所代表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认同的变化。 -
对话
《对话》,是中国哲学研究者高宣扬和法国文化学者程抱一关于“对话”理论与实践的阐释,解释出当今文化多元的时候中,语言沟通和文化沟通的重要意义。 -
跨国灰姑娘
来自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女性,来到陌生的国度从事家务劳动。雇用她们的台湾雇主,多数是青壮年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父母辈少有在家雇用佣人的历史,这些“新富家庭”的经验,映现了台湾社会在阶级、族群、性别与代间关系的转变。 为了解台湾雇主和东南亚帮佣之间的互动关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蓝佩嘉花了数年时间,访谈了超过百位的印菲帮佣和台湾雇主,了解劳雇双方在家庭屋檐下所面临的结构困境、生存策略与认同政治。 蓝佩嘉以“跨国灰姑娘”的比喻来彰显家务移工的处境:她们或为了逃离家乡的贫穷与压迫,或为了扩展人生视野及探索现代世界。跨越国界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坐困雇主家中,被视为“用完就丢”的劳动力,灰姑娘的美满结局仍如童话般梦幻。 相对于2006年的英文版,作者以返璞归真的母语和大量的生命故事,描绘了“跨国灰姑娘”的身影,并且透过社会学透视,展现了台湾雇主和东南亚移工,在全球化社会中相遇而生的种种面貌。 ———————————————————————————————— 这本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呈现了种族、阶级、性别和公民身份等等界限,如何在家务移工的生命中形成。蓝佩嘉经由划界工作的理论透镜,为萌芽发展中的女性迁移研究贡献了极为重要的成果。这是一本杰出的作品。 ——Rhacel Parreñas, 布朗大学美国文明学系教授 我们或许会以为,只要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接触越多,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关系就越亲密。但是蓝佩嘉指出我们错得有多严重。在某些状况下,台湾的女雇主和他们的菲佣很“亲密”,但在其他时候两方则非常疏远。的确,有时最接近的反面最为遥远。这本脉络清晰、掷地有声的重要著作,便是在讨论这些现象如何发生。 ——Arlie Hochschild,柏克莱大学社会学系荣誉教授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学术作品,论述圆融、研究透彻、理论扎实,不但具有高度可读性,而且蕴含深度人文关怀。 ——Delias Davin,英国里兹大学中国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
文通然后字顺(文化卷)
《南方周末》2010年文化版的文章精选集,内容涉及电影、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并且囊括了世博专题、亚运专题等专题报道,寓深 刻于简单的文字中。 -
本雅明论教育
肖勒姆说:“最吸引他的是微小的事物”;阿伦特认为他具有“也许不是独一无二的,但肯定是极其罕见的:诗意思考的天赋” 。这两点同时体现在这本《本雅明论教育》中,它收录了本雅明遗稿中与教育相关的十九篇文章,他极富洞见的“思想的碎片”与他收藏的旧玩具、小人书一起呈现给读者。 * * * * * * 每个人年轻时都亲手转动过命运的车轮,从这车轮里迟早都会转出一生中的大事件,因为只有在15岁时意识或尝试过的事情,才会在将来某一天成为我们精神兴奋点的所在。 ——《单行道》 原先的创新精神都渐渐地堕落为职业精神,今天无论在哪里都能见到蔓延中的这种现象。大学生也完全被这种现象笼罩了。 ——《学生生活》 学习这事情,本来与其他所有事情一样,只是一种难得的冒险。 ——《从安慰孩子的专门用语说起》 -
咖啡机中的间谍
我们正在进入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过度监视状态。这很可能会彻底颠覆我们对隐私的理解。当我们在工作和娱乐方面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时候,我们的电子活动会留下可以用来追踪我们一举一动的数字脚印。在我们的汽车、电话甚至咖啡机中都可能隐藏着可以进行无线通讯的微型计算芯片。它们可以成为微型证人,并构成强大的监视网络,而这一网络的行为可能会非常复杂,具有智能和侵略性。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它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侵犯了我们的隐私?这些智能网络是否会被政府、罪犯或恐怖分子用来侵犯隐私或者实施犯罪?我们是否值得为获得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牺牲我们的隐私? 本书真实地揭示了从监视摄像头到博客的各种新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并探讨了我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够防止我们的隐私在数字时代的终结。 -
文化麦当劳
本书为作者的文化批评和思想随笔选集,部分入选文章在读者中间曾产生较大反响,“文学麦当劳”、“诗坛马戏团”等已经成为写作者所熟知的关键词。文选内容涉及领域广阔,既包括对文化现象的锋利批判,也包括对思想症候的学理分析,还包括对文学文本的精细解读。作者既对晚近的文化现象有着持续观察,如“诗人之死”、“美女写作”等,也重新解读了并不遥远的历史符号,如“城堡秘密”、“红色美学”等。本书所收文章 秉承锋利的批判性,与“文学表扬家”公开分道扬镳,具有贴近地面的现实感,不同于空谈关怀底层的“花样学者”,坚持独立的美学趣味,对“道德民兵”予以有力回击。准确的判断力、反讽性的语言、不留情面但又不失温和的立场,成为文章的显著特色。 -
德国文化遗产之旅
《德国文化遗产之旅》选定几处文化遗迹,试图为复杂的日耳曼历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中世纪以来,德语以及德意志罗马帝国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十九世纪末,德意志帝国成立后才建立现代民主国家。继《走进一座大教堂》、《法国文化遗产之旅》之后,作者以《德国文化遗产之旅》为“欧洲三部曲”划下完美的句号。 -
抵抗的群体
我所谓群体意指一小群反抗势力。当两个以上志同道合的人联合起来,便组成一个群体。反抗的是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缺乏人性。凝聚的这群人是读者、我以及这些文章的主题人物—─伦勃朗、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画家、一个来自罗马尼亚的乡下人、古埃及人、对描绘孤寂的旅馆客房很在行的一位专家、薄暮中的狗、广播电台的一个男子。意外的是,我们的交流强化了我们每个人的信念,坚信今天在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是不对的,所说的相关话题往往是谎言。我写过的书,就属本书最迫切。 —─约翰•伯格 本书中,约翰伯格继续反向思考、大胆批评,在这本2001年的新作《抵抗的群体》(The Shape of a Pocket)中,收录文章二十四篇,分别是他在苏黎士、马德里、瑞典、法兰克福、赫尔辛基等地以不同语言发表的讲演与文章,基本观点集中于对现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批评,文字依旧有着浓烈的批评色彩,John Berger曾在访问中提及,这是近几年少数几本迫切着非出不可的一本书。 书中以对法国史前艺术的观察,古典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伦勃朗、德加,以及个性强烈的墨西哥女画家弗丽达,20世纪雕塑大师布朗库西(Brancusi)等人的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社会分析,在经济狂飙的今天,约翰伯格始终警觉社会对艺术的欠缺理解与现代艺术本身乏善可陈,是一本权威敢言且殷切提醒的书。 -
费孝通游记-初访美国 访美掠影 重访英伦(“四海之内-从东方到西方”系列丛书)
本书由《初访美国》、《访美掠影》及《重访英伦》三书合成。《初访美国》出版于一九四五年,记作者一九四三年夏至一九四四年夏在美国的“ 文化交流”。《访美掠影》出版于一九八○年,记作者一九八○年四月十四日至五月十七日在美国十城市的“走马看花”。《重访英伦》写于一九四六年四月至一九四七年五月,出版于一九八三年十月,记作者此期间在英国的 “几万里的旅程,三个月的光阴” -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些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 -
面具背后
罗岗,出生于 1967 年9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籍江西赣州,现定居上海,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近年来与倪文尖老师一起成为华师大中文系现当代和文化研究方向的青年骨干,学术成绩显著,兼容并包,循循善诱,为学生所称道和爱戴。 研究方向 : 20 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研究 所教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晚清小说研究、视觉文化导论、五四思想文化等。 -
移動的邊界
出生於上海,成長於香港,旅居臺北六年,目前定居於北京,陳冠中比其他人多了一份幸運,得以穿梭於二岸三地,因而也比其他人擁有更開闊的視野來觀照香港,臺北,北京等幾個重要華人城市的獨特風華:香港半中半西的半唐番文化,臺北充滿人情趣味的巷弄風情,以及北京雜得豪邁生猛的古都新貌。讀完「香港」、「台北」、「北京」不管你是居住在哪一個城市,都可以自己的城市驕傲,雖然不盡完美。無疑地,中國正以耀眼的姿態,動見觀瞻的力量與雄心,崛起於二十一世紀的東方,左右世局,沒有人敢再輕忽它,向左向右,是揮別共產主義,乃至更早之前的法西斯集權主義的幽靈,擁抱資本主義或是另闢蹊徑,走出自己的一條繁華路,世界都在看;「歧路中國」是一位知識份子對於中國未來的宏觀思索與期許。「某些電影、某些書,好像一直是在某處等待,等你去看,等著跟你說話。文章也一樣。」「這些人,那些書」或仿作或抒情,企圖向蘇珊?桑塔格、寶拉?凱爾、余光中、白先勇、李敖等影響至深的作家致敬。 -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什么”,就是支配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也就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洋为中用”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洋”究竟是什么?西方的“自由”、“民主”、“资本”、“法治”,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基因?诞生在怎样的背景之下?会把西方文明带到哪里? 可以想象一幅今天的地图,西端是美国,东端是俄罗斯。追求个人自由的强度西高东低的倾斜;追求人人平等的强度东高西低的倾斜;交叉点在英、法之间。过去百年来,西风逐渐压倒东风,自由压倒平等。东西之别可以通过追溯文化基因如何结合了时代心态、民族性格和历史背景与契机去解释。 从西班牙到法国、到英国,再到美国的霸权交替,都是约130 年的周期,分起、承、转、衰四个阶段,也就是四代人。美国之后,霸权归谁?中国应如何选择自己的角色与命运?" -
树
《树》是一本各自表述然后合而成篇的小书,短小而富深意,最初在法国以法文出版。唐克扬是一名建筑师,而巴士曼是一位中世纪森林史的研究者,唐克扬的部分是五个有关“树”的“博物志”式的故事,介于想象和心理现实之间,而巴士曼则写下了有关树的感性的历史。 -
天
《远近丛书:天》讲述了:中国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相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来看,也全然不同;中国古代诗人苏轼(1037-1101)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封闭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
再见童年
长期逃学的沈从文 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 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 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 满脑子地狱惨象的胡适 …… 100余位民国人物 200多部自传作品 细笔勾勒民国大师童年成长足迹 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 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出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鲁迅 童年的生活不是“小儿科”。童年的成长过程,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以至该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作者本书在描写传统中国童年生活及其迁变而使之成趣味盎然的知识外,文字间另有深意,一言以蔽之,是对文化生活价值的终极的关怀。 ——陈万雄,联合出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张女士的笔下,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消逝的传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传统的内容是什么,乃历历如画,展现于眼前。 ——唐振常,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本书作者别辟蹊径,利用1828至1938年出生的多达150余位名人的自传,专门研究他们的童年。从中捕捉他们童年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之微,条分缕析串连组合,如实活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有绪、行之久远的童年生活形态,及其经西风美雨的洗礼而一去不可复返的历程。 从这部材料丰富、 妙趣横生的著作中,我们既可看到那些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大人物既单纯又不平凡的童年情景,又可看到数不胜数的小人物的人生如何构成传统中国的“乡土”特色,更可看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被日益卷进全球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瓦解和重构中国人生活形态的过程。 这虽是一部舀取中国历史长河一个片段的“小”历史,却把握住了滚滚水流之下的脉动。折射出中国千年未有的大格局的变动,引人深思。 -
道术与天下
本书收入刘东先生论学近作,分为当代研究、传统研究、比较研究、汉学研究、教育研究五辑,以其一贯的敏锐和深邃切入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所收诸文,为首次结集,有论文,有访谈,文风不拘一格,显示其活泼的思想和圆融的心智。 -
亲历美利坚
作者是中国人,先到澳大利亚学英文,后到美国学政治学。因为要租房子,她接触了美国的家庭;因为做“babysistter”,她接了解了美国的孩子和他们的家教;因为读书,她领教了美国的校园政治;因为到了“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她与汽车结缘;因为是学政治学的,她注意观察美国总统……她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去观察美国、感受美国,于是她感受到潜移默化的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美国民众在总统大选中的态度,感受到与“强权”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感受到美国警察的“服务”,感受到美国总统的特征、权势和限制;最大的感受那就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观,以及中国人要做到的“铁打的规矩要守、流水的习俗当随,不败的人格必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