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作者:(美)威塞尔

    莱辛以德语古典作家,戏剧批评家、美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身份闻名汉语学界。在哲学思想史和神学思想史方面,莱辛是最早反省、批判启蒙思想的哲人之一,并堪称启蒙新教思想的代表。本书作者Leonard P.Wessel早年师从德语思想史权威学者Ernst Behler,长期致力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浪漫派时期的德语思想家,有论著多种深受学界的好评。本书并非泛泛通论或一般性评介莱辛的思想,而是通过重机关报叙述、阐释莱辛的思想,深入分析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对于汉语学界的思想史研究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作者利用库恩的科学生长的范式理论来分析莱辛思想,发现那些表面上的矛盾、没有目的的和计划以及不面面俱到等等,并不说明其思想没有一个“体系”内核,或者甚至认为其思想具有任意的性质。这个“体系”内核正是危机本身,是思想家修正范式、寻找新范式的过程,是思想家不断的问题意识,不断的危机和危机的消除——生长。 因此,研究莱辛的(神学)思想,就必定包含着分析莱辛的思想方法。本书提供了一个好的典范。
  • 文化与社会

    作者:雷蒙德·威廉斯

  • 人类学

    作者:爱德华·B.泰勒

    “人类学”源于古希腊文,是一门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本书就是从整体的观点来研究人的两种属性――生物性和文化性,包括史前时期的文化和文明时期的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它研究了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的过程,探讨人类文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分析比较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的异同,探索各种文化现象的结构、功能和象征,研究个人与文化或社会的关系等。
  •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 两种文化

    作者:斯诺

    我们的社会,包括其教育系统和知识生活,的一个特征就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一边是艺术或人文学。这一现象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斯诺在1959年作里德演讲时才把它鲜明地提了出来,并凡此开始了现今在媒体上仍热烈进行的公众讨论。《两种文化》及其续篇《再看两种文化》(斯诺四年后对一些争论的反应)在重新出版之际,由斯蒂芬·科里尼为此写了导言,为我们勾画了这场争论的历史和来龙去脉,以及其意义与后续影响。
  • 不正常的人

    作者:(法)福柯

    福柯认为“不正常的人”有三个源头,他们由历史上的三种人转变而来:“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个人”和“手淫的儿童”。这三种人本身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畸形人的历史最为悠久,在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我们可以在疾病本身中寻找到某种原因。当然,福柯可以辩解说,他所坚持的方法就是外部分析,不理睬任何内部的逻辑。虽然如此,这么一个如此简单就能找到的原因,被福柯有意地忽略,不能削弱其分析的说服力。
  • 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

    作者:陈顺馨 编

    就今日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命题而言,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进程,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跨越昔日民族国家的疆界,改写着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其中女性作为现代社会秩序中的“自我”的“他者”,女性主义作家解构与建构性的思想资源的意义,正在变化的全球语境中凸现出新的突围与实践的意义。
  • 艺术的法则

    作者:[法] 皮埃尔·布迪厄

    《艺术的法则》清晰地显示了布迪厄立足于文学艺术领域对整个社会结构与认识结构的深刻分析,以及他将社会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理论的抽象性与经验的具体性之间游刃有余,把表面上关联不大的现象领域和分析焦点有机结合。虽然他有很深的学院素养,但他提倡实践的方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所主张的知识分子的自由政治上。无疑,这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复杂,知识分子的良知受到了更大的考验。他们如何面对这样的世界以及采取怎样的行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作者:布尔迪厄

    本书主要写布尔迪厄原本将注定要在学术体制内凭借自己学术上的成功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而学术上的成功无疑会把他们领到体制内的统治地位。然而他却偏偏经历了学校的体制就在自己脚下崩溃的体验。
  • 快感大转移

    作者:(斯洛文尼亚)齐泽克

    前南斯拉夫的战争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非理性”暴力的兴起为齐泽克这本新书提供了理论和政治语境。在本书中,他把拉康的精神分析当作复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来运用。 在第一部分,以对精神分析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和“压抑性反升华”概念的拉康式解读开始,齐泽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暴力的结构作用。其后,他详细分析了超我在今天意识形态机制中发生作用的方式。在第二部分,齐泽克追踪了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中妇女形象的变迁,并且努力为进步思想拯救某些被当作不可救药的反动分子而遭拒绝的作家。 这本书的两个部分通过快感的难以捉摸的地位及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之间的“大转移”而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们像莫比斯带的两个表面:在一个表面上走足够远时,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已在它的反面。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分析使暴力与女性快感联系起来,同时他对妇女话语地位的检视在权力关系这个主题上引发了极为重要的争论。
  • 后现代状况

    作者: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

    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当代文 艺思潮之一,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 起,不久波及德国、日本,在前苏联及其它国 家也有所反应。一般认为它与自19世纪后半 期以来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不同。有 人认为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有人认为是现代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进入信息社会、新技术 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后现 代主义问题涉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和 西方及前苏联文化、文学倾向的认识和评价, 是一个有关全球文化处境的问题,因此引起人 们的关注,我们对它也应该有所了解。 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是当代法国后结构 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曾任巴黎第八大学和美 国加州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 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 的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 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一 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 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 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着重探讨当代 西方后工业社会中的知识状态嬗变,试图以语 言应用学(Pragmatics)观念与方法解释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变异和文化症状。与其他几种后 现代主义理论阐释不同,利奥塔既不像丹尼 尔・贝尔那样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去说明后工业 社会的“文化矛盾”和信仰危机,也不像尤根・ 哈贝马斯那样提出“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 并企图重建理性的交流沟通理论,又疏离弗莱 德里克・詹姆逊将后现代文化生产叠合于资本 主义经济逻辑的整体论思维,他从语言资讯 (competance)及其运用规则的差异着眼,深 入论证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元 话语(metadiscOurs)的衰竭枯萎,以及因此 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化局域。这种 强调知识“不可通约”和开发不同语言岐见的后 结构主义观念,虽然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新保 守主义思潮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多有冲突纠 纷,毕竟作为重要的歧见给这场论争供述了新 的话语内容。同时,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话语对于西方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影响颇大。 至今,由他所激发的关于“艺术表征危机”的论 争,仍在“众声喧哗”的氛围中持续进行。
  • 时尚的哲学

    作者:[德] 齐奥尔格·西美尔

    《时尚的哲学》是西美尔的文集,他的一贯主题、断片风格、暧昧行话、理论气质和哲学性情,在书中都展露无遗。
  • The Hidden Dimension

    作者:Edward T. Hall

    Hall examines the various cultural concepts of space and how differences among them affect modern society. The Hidden Dimension demonstrates how man s use of space can affect personal and business relations,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rchitecture, city planning, and urban renewal. Illustrated.
  • 世界性史图鉴

    作者:刘达临

    人类的性有两重属性,一是自然性,即与生俱来的本能;二是社会性,即后天习得的文化,于是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性=本能+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来的性文化,已经是有些太遥远、太陌生了;对于世界的性文化,人们则更难了解,甚至认为它是海外奇谈。是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文化方面(当然也包括性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组成了一个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人类文化之园。可是,如果我们抽丝剥茧,抓隹它的本质方面,就可以看到,人类性文化的基本规律都是相同的,都有一个从开放到禁锢,又从禁锢到开放的发展过程。人类的性,就其本性而言,身体结构、生理功能都是一样的;就其社会性而言,社会对人的影响、社会发展规律又都是相同的。    人类性的自然性要求自由、开放,可是如果过度了就变成性放纵;人类性的社会要求管理和控制,可是管理、控制得不合理,又会形成禁锢,性放纵和性禁锢是人在性发展的两个极端,人类性文明的发展就是在这两极之间找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    社会上的纵欲之间是古罗马灭亡的重要原因。
  • 文化的解释

    作者:[美] 克利福德·格尔兹

  • 主体解释学

    作者:(法)福柯

    在《主体解释学》中,福柯对“关心自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福柯来说,“关心自己”不仅仅是著名的德尔斐神渝“认识你自己”,而且还包括各种哲学实践。它旨在表明伦理主体是根据什么手段,步骤和历史目的在与自身的既定关系中自我塑造的。这个研究超过了严格的哲学史范围。福柯在描述古代主体化方式的同时,力图揭示现代主体化方式的暂时性。因为解读占代人,可以让我们探询我们这些现代主体的身份。
  •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作者:(美)詹姆斯・施密特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欢声对话》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超越西方霸權

    作者:李金銓

  • Distinction

    作者:Pierre Bourdieu

    No judgement of taste is innocent. In a word, we are all snobs. Pierre Bourdieu brilliantly illuminates this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modern world. France's leading sociologist focusses here on the French bourgeoisie, its tastes and preferences. Distinction is at once a vast ethnography of contemporary France and a dissection of the bourgeois mind. In the course of everyday life people constantly choose between what they find aesthetically pleasing and what they consider tacky, merely trendy, or ugly. Bourdicu bases his study on surveys that took into account the multitude of social factors that play a part in a Frenchperson's choice of clothing, furniture, leisure activities, dinner menus for guests, and many other matters of taste. What emerges from his analysis is that social snobbery is everywhere in the bourgeois world.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choices people make are all distinctions-that is, choices made in opposition to those made by other classes. Taste is not pure. Bourdieu finds a world of social meaning in the decision to order bouillabaisse, in our contemporary cult of thinness, in the "California sports" such as jogging and cross-country skiing. The social world, he argues, functions simultaneously as a system of power relations and as a symbolic system in which minute distinctions of taste become the basis for social judgement. The topic of Bourdieu's book is a fascinating one: the strategies of social pretension are always curiously engaging. But the book is more than fascinating. It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current debates on the theory of culture and a challenge to the major theoretical schools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 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

    作者:H-德克森.L.鮑曼(H-Dirksen

    在「殘」與「障」的位置上, 重行探索被遮蔽了的歷史、暴力與權力關係。 「聾人從來不曾占有家園。由於聾人乃分散地出生於不同的健聽家庭裡,他們從一開始就處於某種離散的狀態。」——H-D. Bauman and J. Murray 司黛蕊(Teri J. Silvio)|中研院民族所 吳靜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林文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張榮隆|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理事 共同推薦 殘與缺是一個具有歷史性、社會性與政治性的位址。 「一般盲人對於什麼是『看得見』的理解,要強過一般明眼人對於什麼是『看不見』的理解。盲人在明眼人當中成長,上學,成人。我們說的語言,我們讀的文學,我們住的建築,都是明眼人設計的,而且是為明眼人設計的。」—— G. Kleege 殘障不僅是隱喻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殘」與「障」深具歷史性、社會性與政治性。習常看待「殘障」為個人生命悲劇,或者文學經典中的寓言,並且總以「健全主義」思考的生物學醫療觀點,在在都具現著種種現實的意識形態爭戰。本書選收十篇殘障研究相關論述,將「殘障」轉移到文化與社會的視角,重新思考「殘障」的社會性與歷史性,重述了十則關於殘障的故事。 「我該一出生就被殺死嗎?」 自幼罹患一種肌肉萎縮的病症,坐在輪椅上的殘障人權律師強森,秀麗的深色長髮編成長辮溫柔垂落在她纖細的肩膀,背脊呈現優雅的「扭折深曲的S型」,說:「並不是我醜」,「是大多數的人不知道要怎麼看我」。相對於多數人看見強森只能看見一個受苦的生命,或者,一則殘而不廢的勵志故事,強森引領我們注視她卻不在她身上粘黏汙名的標籤,欣賞她所呈現的「稀有的美」,讓我們重新思考另一種「看」的政治。「我該一出生就被殺死嗎?」強森讓我們看見一個值得過的人生。 殘障視野中的全球化 我們時常聽見一種說法:只要活得夠久,絕大多數人都將變成殘障。然而,那些在早年就變成殘障的人,那些最缺乏管道享用醫療照護、受苦的時間更長而又比較早死去的人,都是住在未開發國家的貧民。不同於第一世界所宣稱的普世平等、流動自由,殘障視野中的全球化模型呈現出:富人以交易之名進行的「器官劫掠」,富國藥廠將感染病毒的藥品銷往貧困的國度,將地雷賣到戰亂的區域,造成了種種嚴重傷殘後,再透過紅十字會空降慈善的義肢——「殘障」作為多重政治性交會的座標,挑戰著階級的不公與財富分配的不均,以及自由市場經濟的種種不義。 「如果你是瘋子,你還能不能有健全的心智?」 作為一個「瘋子」,以及一個運用心智在學院討生活的教授,普萊斯重返了數個「精神障礙」詞彙的文化現場,思索自己「成為身心障礙者」的過程。「這是一段牽涉了社群、權力和愛的旅程」,普萊斯從長期在醫院裡被醫生開藥和打針,輾轉落籍到一個多樣而充滿爭議性的身心障礙社群:「我們的手臂得彎成古怪的角度才能在他輪椅的局限下擁抱,他的下巴卡著我的頭皮,我們的皮膚溫暖地貼著。對我而言,這個擁抱就是身心障礙社群。尼爾可能知道或不知道40歲了還因夜魘而驚醒是什麼感覺,而我可能知道或不知道拼命努力說出成形的字句是什麼感覺」,但對普萊斯而言:「定義身心障礙就是去跨越這些空間,將手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