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Orientalism

    作者:Edward W. Said

    Said is best known for describing and critiquing "Orientalism"; what he perceived as a constellation of fals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Western attitudes toward the East. In Orientalism (1978), Said decried the "subtle and persistent Eurocentric prejudice against Arabo-Islamic peoples and their culture". [1] He argued that a long tradition of false and romanticized images of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in Western culture had served as an implicit justification for Europe's and America's colonial and imperial ambitions. Critiquing Said, Christopher Hitchens, who writes for Vanity Fair, wrote that he denied any possibility "that direct Western engagement in the region is legitimate" and that Said's analysis cast "every instance of European curiosity about the East [as] part of a grand design to exploit and remake what Westerners saw as a passive, rich, but ultimately contemptible 'Oriental' sphere". [2] The British historian Bernard Lewis is another important critic who took issue with Said's work. The two authors exchanged a famous polemic in the pages of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Orientalism. Lewis' article, "The question of orientalism" was followed in the next issue by "Orientalism: an exchange".
  • 否想香港

    作者:王宏志,李小良,陈清侨

    香港孤懸於南中國外海,原是蕞爾小島。一個半世紀以來,因緣際會,一而為東方之珠。香港的璀璨光華,不但見證了中西歷史交會的一頁傳奇,也更照映「現代」文化想像的種種層面。從「殖民者的天堂」到「冒險家的樂園」,從蘇絲黃到白流蘇,香港的形象在在挑起、反射我們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情色的欲望。 隨著九七,香港更成為世紀末國際政治焦點。但在回歸熱潮以後,我們要怎樣繼續想像香港呢?而這香港的想像又要如何與香港的歷史現實掛鉤呢?三位知名香港學者提出了他們極具衝擊性的看法。 「否想」香港不是「不想」香港,更不是重蹈殖民思潮的窠臼,對著這個島嶼硬作非非,或非分,之想。「否想」香港企圖批判傳統香港論述,並由此建構香港的過去與未來想像。藉由文學、電影、文化史等媒介,本書作者托出香港的位置,總游在歷史與虛構,恆常與過渡之間。是這樣一種位置使香港自外於大(中國)歷史之外,成就它獨特的過去,也承諾它獨特的未來。
  • 見證的危機

    作者:費修珊 Shoshana Felman,

    族群認同與政教信仰能為一個時代帶來多大震盪?耶魯大學兩位學者分別從精神分析及文化批評的角度,探討過去半個世紀猶太子民銘刻、追記歷史傷痕的路徑。死者已矣,生者何能代言那死亡的不甘?文字、圖像又何能訴盡暴力的恐怖?儘管如此,任何一個有反省能力的社會,都應有不斷回顧歷史黑洞、挖掘心靈隱痛的承擔。
  • 旁觀他人之痛苦

    作者:Susan Sontag,蘇珊‧桑塔格

    這是蘇珊‧桑塔格2003年的最新論著,也是繼《論攝影》之後,另一部深入探討影像與當代文化關係的力作。桑塔格在書中追溯了現代戰爭與攝影的演進,近代反戰運動的發展,以及影像與新聞、藝術和文化之間的複雜與曖昧。那些源源充斥於現代生活中的戰災影像,究竟是「記錄了」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了」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了我們對暴力的厭惡痛絕,還是磨平了我的同情心?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觀看這些凶劫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們堅硬一點以面對內心的軟弱?還是令我們更麻木?或令我們接受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創傷?而面對這類由照片所帶來的遠方災痛的知識,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桑塔格這本書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等重大議題。
  • 香港文學@文化研究

    作者:張美君,朱耀偉

    本書按文化研究的重要議題分為五個部份。【香港故事】部份所選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述說香港的故事,內裡又分別引發有關香港身份的不同問題;【全球 /本土】收錄了從全球和本土的關係思考香港的文章,體現出另一角度的香港文化想像;【城市想像】部份探討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城市空間對全球化城市有何啟示;【「雅」與「俗」】和【性別與寫作】兩個部份則分別觸及階級和性別的課題。 綜上所述本書從不同角度解讀香港文學的不同面向,各部份之間又時有重疊,互有指涉,文章既可獨立自足,亦能連結為整體的理論想像。
  •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作者:朱耀偉

    http://www.cp1897.com.hk/BookInfo?BookId=9620414829&SectionId=10
  • 心的變異

    作者:劉紀蕙

    這本書提出的問題是:在中國與台灣早期現代化過程中,「心」如何被層層繁複的語言所構築模塑,而導引組織其慾望路徑?「心」為何脫離其活潑狀態,發生變異,並且僵化固著於某一特定對象,例如國家?甚至因此而激動、昂揚、悲壯,或是嫌惡他者而義憤填膺、亟欲除之而後快,或是因國家之蔽痼而承受「心之創傷」? 本書以台灣當代前衛藝術家陳界仁的作品作為思考的起點,並且隨之回到中國與台灣現代化過程中情感激動的創傷時刻,探究這些歷史節點的主體位置。無論是二○年代創造社嚮往革命流血的開刀論述,郭沫若昂揚激越的時代憧憬,葉靈鳳插畫中黑白對比分明而精密準確的嚴峻線條,或是三0年代左翼與右翼電影所共同浮現的對於群性與國家的熱切擁抱,對於新秩序的渴求,對於革命心法的追隨,或是四○年代台灣青年對於殘缺匱乏與淨化完整的身體想像,對於精神醇化與躍升的熱情,以及中國與台灣都出現的廓清內心淫邪污穢、滅私奉公、洗滌自身夷狄之心的說法,這些「心」的路徑都透露出了特別的身體經驗與主體位置──一種法西斯式的熱情,一種渴求群體與國家形式的迫切。本書所進行的工作便是探討此現代化過程中被語言所構築的「心」之狀態與精神結構如何呈顯於各種文本與論述之內,以及此「心」所造就的倫理主體為何會朝向以國家與群體為依歸的絕對命令而推進。 陳界仁說:「傷口闇黑的深淵」是個讓我們「穿過的裂縫」,穿過裂縫而「棄」。我們是否能夠將文本視為傷口,視為「痛」之經驗本身?我們能夠隨著文字中充滿傷口的極限身體望見什麼存有狀態?我們能否「棄絕」自身的固著身份與意識,而面對恐懼與排除的真相,被拒斥的「他者」身體?
  • 启迪

    作者:本雅明

  • 神话

    作者:罗兰·巴特

    本书采用逐月写作的方式,各篇文章间自然就不刻意地表现任何规律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是一种自我坚持与重复的努力罢了。
  • 布莱希特与方法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本书是作者1998年的一部新作,中英文版同时在中国与英国出版。书中融会了詹姆逊提出的批评理论与方法,以德国著名作家布莱希特的典型个案再展马克思主义和历史批评之风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就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所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层探讨,通过阐述分析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自动化、主体的多重性、多元叙事、自动指涉性以及现代性、现实性、历史性和资本主义再现性。
  • 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

    作者:李欧梵

    本书以访谈录的方式,记录了李欧梵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心得和看法,分为七个大论题,其内容为狐狸和机运、从台湾到美国、从芝加哥到哈佛等。 本书坦陈了李欧梵先生的“心路历程”,塑造了一个怀抱“世界主义”的理想者,中西文化之间的中介者,始终流露出一种无根的漂泊感,孜孜追索自己身份的认同,质询自己在当下流程的定位这样的形象,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 关键词

    作者:[英] 雷蒙·威廉斯

    本书是对文化转变中的语言的一种精彩的考察与探究。它不是一部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是一种对词汇进行质疑探询纪录:这类词汇包含了英文里对习俗与制度广为探讨一些语汇及意义——这种习俗与制度,现在我们通常将之归类为文化与社会
  •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

    作者:葛永海

    古代小说与城市有着特殊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古代小说所描写的大量生动的城市图景,乃是古代城市生活形象化的反映。本文侧重对后者的研究。主要以古代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城市文化。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将唐代至晚清的历代小说中的城市文化作一纵向、历时性的描述,同时采用纵中有横的结构方式,对历代小说反映的典型城市进行不同角度的透视分析,而在研究中则尽可能以异质的中国传统乡土化和西方城市化为参照系。在方法论上,本书采用文史互证和跨科学交叉研究的方法.
  • 解读大众文化

    作者:[美] 约翰·菲斯克

    我们被各种文化制品——商品区步行街,流行音乐,以及各种形式的电视节目——包围着,这一现象下面隐藏着多种意义以及多种运用方式,而这些是文化制品的设计者们事前没有意料到的。在《解读大众文化》这本书中,约翰·菲斯克通过分析这些大众“文本”,揭示了它们外在与内含的(两者常常是对立的)意义与益处,以及大众文化表现出的政治与社会动力。 菲斯克对这些文化现象的解读使其内部诸多矛盾冲突越发鲜明:麦当娜也许被宣传为男孩玩具,但年轻女孩感到受她影响,有能力玩弄男孩;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也许极大地表达了资本主义者的统治,但它也能使人翱翔于城市之上。每一个例子中,正是后一种情况让菲期克感兴趣,因为他就是从那儿探寻大众文化的;那也是民众获取工业资本主义所提供的消费品之处,并将这些消费品变成他们自己的有创造性的,甚至带有颠覆性的价值。 《解读大众文化》的定位是《理解大众文化》的姊妹篇,它揭穿了大众无意识地消费一切产品的谬论。菲斯克的才智与其敏锐的洞察力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真正民主的大众文化的图景,它尊重大众的力量和意识,是他们创造了大众文化。
  • 失控的世界

    作者:[英] 安东尼·吉登斯

    《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角度对全球化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论述了不断增长的全球依赖性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影响每一个人的。书中相继考察了伴随全球化而来的风险、传统、家庭以及民主这些人人关心的普遍性问题,告诉人们应当如何适应正在被全球化完全改变着的新的现实生活。
  • 文化原理与通俗文化导论

    作者:(英)约翰·斯托里

    本书的主题力图揭示文化原理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通俗文化在当今社会观念体系发生作用的机理,同时介绍了文化原理与通俗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并在每章结尾提供了全面丰富的阅读材料。经过广泛修政的第三版,新增加了同性恋理论,对浪漫文学,女性杂志,女权主义的社会实践,男性研究进行了扩展,补充了新的材料和插图。本书适合文化研究,媒体研究,传播学、文化社会学、通俗文化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
  • 现代性的后果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简介: 在这本重要的理论著作中,作者从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角度阐释了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他认为,在世纪终结之时,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了“盛期现代性”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性的后果变得前所未有地激剧和普遍化。由此,他更现实地考察了许多人备加褒扬的现代性的各种严重后果,并且探讨了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的出路。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对于一般读者,本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导读: 本书对于现代性的本质及其与传统社会形式的特殊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相当吸引人的视角。吉登斯以一种杰出的方式,吸收了自古典社会学家以来的社会思想传统,并且让不同的理论家们作为对手相互竞争,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他的理论不仅建立在整个传统之上,而且建立在自己的早期著作之上。 ——赫伯特·林登伯格 结 语 最后,让我对这本书的论题作一个简要概述。首先,在工业化社会中,某种程度上在整个世界中,我们正进入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它摆脱了传统中的稳定关系的支撑,而且,也丧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显得如此固定的(对于“内部”和外部的人均是如此的)“优越地位”:西方的统治。尽管现代性的组织者在寻找某种确定性去取代从前确立的教条,现代性还是有效地融入了制度化了的怀疑精神。在现代性条件下,所有的知识,自身都是循环性的,尽管“循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在前者,它考虑的是这样的事实,即科学是纯粹的方法,所以“业已接受的知识”的所有基本形式原则上都是可以被抛弃的。社会科学假定了一种双重意义上的循环,它们对现代制度来说是极其关键的。社会科学创造的所有知识,原则上都是可修正的;并且,当它们循环性地往来于它们所描述的环境时,实际上它已经是“修正”过的知识了。 现代性内在就是全球化的,而且这种现象的不确定后果与它的反思特性彼此循环,构成了一种由事件组成的领域,在其中风险和伤害有着独特的品质。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它们在地方和全球两极所发生的变迁的复杂辩证法中,把个人同大规模的系统联结起来。许多经常贴着后现代性标签的现象,实际上关系到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经验,在那里在场和缺场以历史性的独特方式交融在一起。进步变得空洞无物,而现代性的循环却生了根。而且,从侧面来看,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每天摄入的信息量有的时候简直就势不可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碎化及其消解于无中心的“符号世界”。在存在着具有严重后果的风险因而麻烦不断的背景下,这同时既是主体转变也是全球社会组织转变的过程。 现代性内在地是指向未来的,它以如此方式去指向“未来”,以至于“未来”的形象本身成了反事实性的模型。尽管也可以有别的理由,但我仍然以此作为乌托邦现实主义概念的基础。期待未来本身成了现在的一部分,因而它与未来将怎样发展重新关联在一起;乌托邦现实主义将“打开窗口”以迎接未来,并与正运作着的制度化倾向连接起来,正是由于这种倾向,政治的未来才内在地是在场的。这里我们再次回到本书以此开篇的时间问题上。就最初提到的作为现代性的动力基础的三个基本部分而论,一个后现代世界可能会像什么?因为,如果有一天,现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被超越了,那么它们也就有必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作为结论,只须对此略加评论就够了。 乌托邦现实主义的理想,与现代性的反思性与短暂性二者,都是对立的。乌托邦的预期对事务的未来状态划定了一条底线,这条底线阻断了现代性的无穷无尽的开放特性。在一个后现代世界,时间和空间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再也不用听命于历史性了,很难说它是否暗含了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宗教复活,但可以想像,将会有一种关于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稳定性,它会令人回忆起传统的某些特征。这种稳定性反过来提供本体性安全感的基础,由于意识到社会的普遍性是受制于人类对它的控制力,这种安全感再度加强了。这将不会是一个“向外崩溃”并变成分散的组织的社会,但毫无疑问,它将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将地方和全球交织在一起。这样一个世界将包括时间和空间的重组吗?似乎有这样的可能。然而,考虑到诸多不同的反应,我们应该切断乌托邦的沉思与乌托邦的现实主义之间的联系。但是,同本书这种类型的研究相比,它应该是下一步的工作了。
  •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作者:阿诺德

    阿诺德去世时,已被公认为维多利亚英国的文化主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成为传世之作,是因为阿诺德在介入具体论争时所表现的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因为他在英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所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是无法绕过去的重大问题,也因为他发明的不少标语式词语早已进入核心英语,成为英语世界受教育者的常识性认识。
  • 关于电视

    作者:(法)布尔迪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