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

    作者:〔美〕周蕾

    1990年代以来,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人,不仅要认知文学作品,还要顾及理论上的种种问题。《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即是用一些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方法,理论化地来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家熟悉的文本与问题。 本书通过可见的形象、文学的历史、叙事的结构和感情的接受这四种批评的途径,牵涉到中国现代性的各个方面:种族观众的构成、通俗文学中的传统的断裂、由叙事引发的一种新的“内部”现实的可疑结构以及性别、感伤主义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该书也从电影影像、大众文化、主流文学及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剖析女性主义理论的洞见与不见,并检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女性主体的建立与反挫。作者进一步对“妇女”、“中国”、“现代性”等既定观念的合理性及合法性提出质疑。 它并非对现代中国文学的概括性的研究,也不是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全书提供讨论的都是以现代中国在文本中的主体性为议题,并把作者本人的阅读方式作为这种主体性的一个例证。 这是一本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名著,尤其是在如何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方面,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周蕾是美国从文化研究的立志进行文化政治批评的一位非常成功的学者。我认为《妇女与中国现代性》是她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她用一种书写的行为来达到文化的批判,非常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站在边缘来对抗主流。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 李欧梵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对现有批评典范的反驳,对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后殖民批判,以及广义左翼思潮的兼容并蓄,在在树立一种不同以往的论述风格,也引起中国研究以外的学者的注意。 ——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Henderson 讲座教授 王德威
  • 论谋杀(英汉对照)

    作者:(英)托马斯·德·昆西

    《论谋杀》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德·昆西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作者七篇散文评论作品。前三篇散文介绍了谋杀发生时给人的各种感觉以及一个谋杀研究协会的情况;第四篇散文则从一个英国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圣女贞德的敬畏之情;第五和第六篇散文主要论述了英国邮车所拥有的机械运动之美和战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最后一篇散文中,作者对正餐的由来以及正餐所包含的社交和娱乐意义进行了充分阐述。这些散文评论作品内容广泛,语言精辟犀利,文笔优雅,很值得一读。
  • 批评的踪迹

    作者:张旭东

    当代批评。 本书汇集张旭东多年来的主要中文文章和部分英文文章中译。作者在学生时代亲历80年代“文化大讨论”,致力于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的译介;90年代赴美求学,师从当代文学理论巨匠杰姆逊,力图在批评理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现代主义和现代性批判、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理论的世界语境里分析和研究现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部文集,本书因贯穿于其中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旨趣而显出一种系统性。作者身处美国学术生产机制中,却明确以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和思想生活为归属。全书在西方文化理论评介、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史的梳理和阐发、文化政治和政治哲学的理论蕴含和现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等四个维度上展开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又以自身的轨迹勾勒出当代中国文化意识的时代性变化和发展。
  • 神话:希腊、罗马及北欧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

    作者:[美] 依迪丝·汉密尔顿(Edith H

    本书是美国女作家依迪丝•汉密尔顿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独特解读。 神话是早期的科学,也是早期的文学。作者通过相关文学作品全面系统地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以及北欧神话做了细致分析。本书娓娓道来,一个个神话人物栩栩如生,是我们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也是了解神话知识的必然读物。 编辑推荐 我们在奥林匹斯山与希腊诸神相遇,在瓦尔哈拉殿堂与北欧诸神相逢; 我们演绎特洛伊战争和俄底修斯历险的戏剧; 我们听伊阿宋与金羊毛、丘比特与普叙刻、弥达斯国王的故事; 我们发现星座名字的起源…… 《神话》是汉密尔顿的伟大杰作,所有关于神话的书都以它为标尺。 名人推荐 依迪丝•汉密尔顿(Edith Hamilton,1867—1963)出身学问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古典教育。成年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55岁退休后开始写作。1930年出版的《希腊精神》(The Greek Way)让她蜚声读书界。此后陆续出版了《罗马精神》(The Roman Way,1932),《以色列的先知》(The Prophets of Israel,1936),《真理的见证:基督及其诠释者》(Witness to the Truth:Christ and His Interpreters,1949),《神话》(Mythology,1942),《希腊文学的伟大时代》(The Great Age of Greek Literature,1943),《上帝的代言人》(Spokesmen for God,1949)等。每一部都基于深厚的研究,写作则面对普通读书人,行文流畅易读,让人读后受益甚丰。她还翻译了几部希腊悲剧和柏拉图的对话,也成为希腊经典英译的名篇。汉密尔顿出版最后一部主要著作《希腊的回声》(The Echo of Greece)时,已90高龄,文字仍青春蓬勃。 西方文明主要由希腊、罗马、希伯莱、基督教汇流发展而来。希腊、罗马代表此岸理性,希伯莱、基督教代表信仰。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精神领域,希腊人创造了无尽的奇观。在政治组织的艺术方面,在世俗生活的文明方面,罗马则为后世提供了辉煌的典范。汉密尔顿说到希腊、罗马,如数家珍。对希伯莱、基督教传统,汉密尔顿也有深入研究。在《上帝的代言人》序言中,她提到自己是以研究者的身份而非信仰者的身份来写作的。我觉得这也是个优点。宗教首先要求信仰,不过,我们不能什么都信仰,我们早已生活在多种精神传统的融会之中;心怀景慕,从多种精神传统中汲取心的光华与智的能量,是现代人,尤其现代的中国人当行之道。更多了解,更多赏慕,不宥于粗陋框架中的中西之争,岂不善哉! 我在美国读书期间,在旧书摊上买到汉密尔顿的几部书,都是一口气读完,尤喜爱《希腊精神》,读了不止一遍。后来,年轻友人葛海滨有意读一点儿希腊,我就推荐他读这本书作为入门,他读得高兴,就断断续续把它翻译出来,作为翻译练习,有些难译的句子,我也曾与他切磋。现在,华夏出版社又行一桩功德,推出这套“汉密尔顿的古典世界”丛书,包括译文经过修订的《希腊精神》。这些书,博学、明达、丰满、优雅,我相信,必有益于滋养我们的心智,必为读书人所喜。(陈嘉映) 媒体推荐 伊迪丝•汉密尔顿——“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导师和学者之一。” ——《华尔街日报》 《神话》“既可供查阅,又提供阅读的兴奋和愉悦。” ——《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世界知名的经典,令无数读者着迷而欣喜的作品,包含着超越时间的神与英雄们的故事。 伊迪丝•汉密尔顿的《神话》是空前的成功,作为西方文化基石的希腊、罗马以及北欧神话——那些从古至今激发着人类创造力的神和英雄们的故事——在书中变得栩栩如生。我们于奥林波斯山与希腊诸神遭遇,于瓦尔哈拉殿堂与北欧诸神相逢。我们追随演绎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漫游的戏剧。我们听伊阿宋与金羊毛、丘比特与赛姬、大力王迈达斯的故事。我们发现星辰名字的起源。我们又发现数不清的艺术、文学和文化探究作品争相引证的要点——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到瓦格纳的“指环四联剧”,再到奥尼尔的《伊莱克特拉戴孝》。《神话》的权威性和晓畅受到全世界好评,是汉密尔顿的伟大杰作——所有关于神话的书都以它为标尺。 “伊迪丝•汉密尔顿重述希腊、罗马以及北欧神话,具有可靠的品味和学术性,让这些有关人性——包括我们自己——的故事依然经久不衰却又耳目一新。” ——《纽约客》 “现时代还没有一个人像伊迪丝•汉密尔顿那样,如此生动地展现了‘希腊的荣耀与罗马的壮阔’。她从枝繁叶茂的古典文学丛中,筛选出灿烂的精华,向我们证实,两千多年以前的幽默与智慧依然适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 ——《纽约时报》
  •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作者:徐贲

    文化批评基于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它是知识分子介入社会事务和公共政治的公民行为;它剖析、评价与“共同的善”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观念和群体价值,难免会触及“不方便”的政治敏感议题。1990年代的“文化讨论”撤离了1980年代业已形成的政治敏感议题,丧失了文化批评的公共政治锋芒,变成一种精致而无目的的游戏,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困境。 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这样的文化批评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和宪政民主建设所必不可少的。
  • 波德莱尔

    作者:(德)本雅明

    《汉译经典045: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通过分析19世纪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的诗作,并以法国首都巴黎为范本,深入研究了波德莱尔时代欧洲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过程,描绘了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欧洲日渐衰败的传统习俗、消失不见的清新自然以及一去不返的前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并在反衬中叙述了现代都市人的时间经验方式和精神生存状态。
  •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作者:[德] 本雅明

    本书是本雅明著名的「巴黎拱廊街研究」的一小部分,作者面向巴黎和波特莱尔,写於一九三七、三八年他思想最成熟的高原之时。本书共收录了三篇文章:一、波特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二、论波特莱尔的几个主题;三、巴黎,十九世纪的都会。
  • 蜗耕集

    作者:张治

    本书是关于西方古典学和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文章,研究了钱锺书、周作人、林纾、罗念生等学者对西方古典作品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评述了现在古希腊罗马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知识渊博,打通中西,有很高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
  • 上海·爱

    作者:叶凯蒂

    叶凯蒂以深入而独到的论述,对视觉文本的精彩解读,和大量文字材料的细密梳理,探寻了上海妓女、文人及城市现代性之间的相互影响,细描了中国近代娱乐业的兴起以及它在巨大的时代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切说明,是人与环境的无心组合而非长官意志或行动,创造出了中国第一个多文化的现代都市。
  • 现代的诱惑

    作者:[美] 史书美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精彩之作。全书分三部分,分别是:(1)渴望现代:“五四”的西方主义和日本主义;(2)重思现代:京派;(3)炫耀现代:上海新感觉主义。民国时代对现代主义的理解呼唤了一种地区、全球语境相互交织的多元背景。文化争论、政治纷争和社会动乱等不断变化的地区语境塑造了现代主义,同时帝国主义推动下的全球文化经济潮流也参与了现代性的塑造。这种地区/全球连接最为明显的显现即是半殖民地性。这是一种多重外国势力对中国进行多层次占领的政治方式。为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这种种的外国势力在中国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作为我们所处的后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新殖民时代的标志即是:西方文化霸权将西方自身定位为终极价值的裁定人。同时,新殖民时代的被殖民者又反过来将这种定位内在化,从而使文化霸权的可能性得以实现。无论是在“五四”一代西方主义的现代主义之中,还是在京派的文化普遍主义那里,亦或是在新感觉派这里,都市西方的视角都参与其中。京派思想家发现中国文化复兴在战后欧洲流行的文明话语中占有相当的合法性。与之相区别,西方主义者对中国传统的彻底否定采取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新感觉派既不号召否弃传统,也不呼唤有限度地复兴传统,而资本主义现代性是唯一需要他们考虑的因素。 在中国作家遭遇西方现代性之时,一旦作家们去除掉传统的保护层,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可被用来代替传统以发挥中介作用。西方主义者通过对自身必能赶上西方的确信来想象一种平等。京派思想家在西方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对西方进行一种有限度的批评,新感觉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看做是不可改变的既定现实。这三种与西方协商的模式构成了三种重要的进程。如果被加以利用,它们将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为进一步反思中西关系的基础。
  •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作者:乐黛云

    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二是深入探讨当代比较诗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对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和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提出“互动认知”、“和而不同”等纲领性的意见,显示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精深的理论功力。
  • 跨语际实践

    作者:刘禾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总体而言,我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 话语的闪电

    作者:朱大可

    机智的隐喻和精辟的警句层出不穷,体现了作者罕见的语言智慧:“江湖是流氓散步的花园,而宫廷才是他真正想要染指的闺房。”尤其是朱大可的时政批评和神话阐释学,颇具“杀伤力”,因而赢得了“一剑封喉”的美誉。朱大可的批评方式和独特的话语风格,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愤青主义批评”形成了鲜明的挑战。该书汇聚了朱大可的大部分文化批评文章。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作者:[美] 乔治·莱考夫,[美] 马克· 约

    本书作为当代语言学经典著作,是公认的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在国外隐喻研究中具有很大影响。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乃从认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该书完全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隐喻的狭隘看法,国内外但凡论及隐喻、认知的论文和专著,无不以此为经典。 在我所看到的众多关于隐喻主题的讨论中,本书是最具有原创性和最有价值的。 —— James D. McCawley(著名语言学家) 有趣而又引人深思……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每一页上所展示的,关于隐喻,最重要的是去体验它——这本书需要读者去体验,而不是去阅读。当读者和作者双方的概念结构同样在经验中得到反映时,这些观点才会发扬光大。这种人类的一切交流所共有的特性,通过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艺术洞察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强化,从而产生了一本论述重大人类主题的伟大图书。 ——John M. Lawler,《语言学》 通过丰富的例证和清楚的分析,莱考夫和约翰逊迫使我们关注隐喻与概念范畴这一对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彼此完全孤立的学科之间成功合作的实例。 —— Robbert Greene,《当代语言说明》
  • 灵之舞

    作者:邓晓芒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也许是每个人夜晚睡前都曾考虑过的,但极少有人像《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这样系统地考虑过。作者以中西文化心理的历史比较为经,以对人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自由等哲学概念的分析为纬,层层推进,最终落实到一代中国人的自我分析、自我咀嚼和自我反省之上。全书笔触细腻,观点锐利,既保有陈述的严谨,又于思想的喷薄中呈现温情般的关怀,为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进取和开拓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态度。
  • 百变小红帽

    作者:(美)凯瑟琳·奥兰丝汀

    话说1697年一个穿红色连帽披肩的小女孩,在森林里遇见一只狼之后,就在各个时代幻化出不同的角色:她是被保护、被训诫的纯洁女孩儿;却又曾经勾搭大野狼;或摇身一变在好莱坞夜总会大跳艳舞;搽密丝佛陀口红,喷上香奈儿五号香水,开红色敞篷车,到处卖弄风情;甚至掏出武器将危害她的家伙干掉……她的演技毫不含糊,她永远是世人心目中的百变女主角——小红帽。 一则看似简单的童话,为何引起文人、艺术家、心理学家、民俗学家、女性主义者、广告人等诸多人们的兴趣,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上被改编再造? 这本书充满了有趣的历史典故,通过具有洞察力的分析与解构,为读者揭开红色连帽披肩下的所有秘密。
  • 西方文论讲稿续编

    作者:赵一凡

    本书封面为红色,专门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左翼思想家。分为两编:“西马英雄传”主讲西马五大思想家:卢卡奇、葛兰西、本雅明、阿多诺、阿尔都塞,并描绘西马在英国和美国的一系列当代群像;“后学面面观”则论及引领时下潮流的批判学者,从欧洲巨子福柯、哈贝马斯、布迪厄,到美国学界领袖萨义德与詹姆逊。 本书作者的前一部书《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封面为蓝色,评述现象学、阐释学和结构主义等资产阶级哲学。两部书彼此交织,绘出欧美思想百年变迁的宏大学术地图。
  • 关键词

    作者: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

    《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选取文学活动中的三十二个基本问题或关键词,如作者,人物、文本与世界、神秘、声音、修辞和比喻、动态的画面、意识形态、悬念、欲望、愉悦、战争、怪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从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入手分析文学的特征,或从新的学术视野透视文学作品,揭示各类文学问题的生成语境和变形图景,吸纳了很多鲜活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经验,勾画出文学活动丰富多彩的面貌。
  • 理论入门

    作者:[英] 彼得·巴里

    《理论入门》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初涉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学生而言,该书是入门的不二之选。 各种方法、各方大家、各类技术术语,错综复杂,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一切在《理论入门》中被解说地清楚明白,深入浅出。许多理论类书籍对于所介绍的理论和理论家都有预设立场,与此不同的是,《理论入门》仅仅提供基础的原理,而让读者自己发展观点。 此次修订版包含了当今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最新发展潮流,并新增了两个全新的章节。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自由人文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 论晚期风格

    作者:【美】爱德华·萨义德

    本书考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让•热内的《爱与俘虏》和《屏风》、莫扎特的《女人心》、根据兰佩杜萨的《豹》改编的电影及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等多位艺术家的晚期作品,探讨了当他们不如人生最后阶段时,如何“由于时代的错误和反常”而使死亡径直进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萨义德认为,本书讨论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充斥着深刻的冲突和一种难以理解的复杂性,尽管它们经常与当时流行的作品形成反差,但是它们恰是未来的先驱,都属于天才作品。本书极具启发性,亦为萨义德的晚期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