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研究
-
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
威廉•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新大陆的发现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之前被奉为圭臬的事实纷纷坍塌,人生也随之变得扑朔迷离,充满悬念。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伦敦人会带着怎样的观念和预设去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他们在想什么?生活在一个和自己父辈迥然不同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感觉?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结合莎士比亚的经历和时代,讲述了20件文物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再现了莎翁的世界以及当时观众的所思所想。 这些文物既有萨尔科姆比宝藏中豪华炫目的金币,也有无名货郎素朴的破箱旧衣。主讲人为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雷格,每件物品分别涵盖一项莎士比亚时代的重要主题:全球化、宗教改革、海盗、伊斯兰教、法术及其他。麦克格雷格将莎剧原文融入讲述,通过小物件的历史探究了莎翁关于宗教、国家认同、英国和世界历史、人性等思想的成因。本书视角新颖别致,为莎士比亚身处的危机重重却又充满活力的时代勾勒了一幅生动图景,读者从中将获得欣喜而意外的阅读体验。 -
创意写作的兴起
本书是一部美国“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同时,因为美国战后文学和美国高校创意写作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可以被视作一部美国战后文学的“系统”发展史。作者从创意写作系统角度观察美国战后文学,探索了美国文学勃兴的真正原因:美国高校创意写作令美国高校系统性地参与了美国战后的复兴,并在美苏冷战中不仅仅是为科技创造性,而且还为美国文化“创造力”提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这本书深度勾勒了“创意写作”在美国的基本历史和内在思想文化训练逻辑,对我们改革中国文学教育教学体系,创新理解文学创作大有裨益。 本书获2011年杜鲁门•卡波特文学评论奖。 -
诗性正义
努斯鲍姆教授在本书中论证了小说等文学作品通过使人们对于异于自己的他者生活的体味与同情,扩展勒那种有助于公共生活决策的想象力。本书传达的核心观念是,对于适当的公共话语和一个民主社会来说,文学想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特别强调了文学与人文教育对于公共生活和国家的重要性。 -
哲学、文学和政治
本书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其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所发表的论文集结而成,这些文章从各个侧面全面完整地展现了罗蒂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立场。其中既有罗蒂和德里达、海德格尔及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大师之间的论争,亦有罗蒂和昆德拉、狄更斯及布鲁姆等文学大师的对话;既有罗蒂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全方位阐发,又有罗蒂对哲学文化和文学文化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的梳理和展望;既有罗蒂对美国社会中的政治左派和文化左派之间关系之嬗变的历史叙事,更融入了作者对现实问题的一贯关切。罗蒂在这些论文和访谈中不仅表现出了对以爱默生、惠特曼和杜威等先贤的思想为代表的美国文化的自信,表达了以往圣先贤的理想为指导重建美国人及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宏伟目标,同时在对哲学、文学和政治等领域诸多问题的论述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立场。罗蒂不仅以其对分析哲学的有力批评而成为当代美国哲学界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同时作为哲学和比较文学教授,罗蒂著作的通俗易懂和作品体裁的不拘一格,持续地吸引着所有对哲学、文化和政治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
上海摩登
内容简介: 这是著名学者李欧梵的一本关于上海的“颓废加放荡”的小说、一本“鸳鸯蝴蝶”笔法写就的散文、一本时空错落,充斥着声光魅影华丽的文化地形图。另外,它还是一部极其严肃的文学批评专著。书中洋溢着战前上海的独特风味,对于上海这个悲情传奇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在研究上海的著作中,本书具有无可比拟的成就。 目 录: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中文版序 第一部分 都市文化的背景 第1章 重绘上海 外滩建筑 百货大楼 咖啡馆 舞厅 公园和跑马场 “亭子间”生活 城市和都市漫游者 第2章 印刷文化与现代性建构 现代性问题 《东方杂志》:一份中层刊物 启蒙事业:教科书 启蒙事业:文库 作为《良友》的一份画报 女性和儿童 广而告知 月份牌 第3章 上海电影的都会语境 电影院 电影杂志和电影指南 电影谈 流行口味:电影和观众 中国电影叙述:好莱坞影响与本土美学 《马路天使》、《桃李劫》和《十字街头》三剧研究 观众的角色 电影与城市 第4章 文本置换:书刊里发现的文学现代主义 从书刊进入“美丽的新世界” 《现代杂志》 面向一个“现代”文学 中国人的接受:翻译作为文化斡旋 一个政治化的跋 第二部分 现代文学的想象:作家和文本 第5章 色,幻,魔:施蛰存的实验小说 现实之外 历史小说 内心独白和阿瑟·显尼支勒 “善”女人肖像 色,幻,奇 都市的怪诞 第6章 脸、身体和城市: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小说 摩登女,穆杭,异域风 欲望、诡计和城市 女性身体肖像 舞厅和都市 作为丑角的作家 第7章 颓废和浮纨:邵洵美和叶灵凤 翻译波德莱尔 一个唯美主义者的肖像 《花一般的罪恶》 《莎乐美》和比亚斯莱 一个浮纨的肖像 浮纨和时代姑娘 第8章 张爱玲:沦陷都会的传奇 张看上海 电影和电影宫 “参差的对照”:张爱玲谈自己的文章 一种通俗小说技巧 “荒凉的哲学” 写普通人的传奇 第三部分 重新思考 第9章 上海世界主义 殖民情形 一种中国世界主义 横光利一的上海 一个世界主义时代的终结 第10章 双城记(后记) 香港作为上海的“她者” 怀乡:上海,作为香港的“她者” 关于老上海的香港电影 上海复兴 附录 一 《上海摩登》韩文版序 二 漫谈(上海)怀旧 三 都市文化的现代性景观:李欧梵访谈录 修订版附言 -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得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中國文化要義。 -
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
一部关于荷马研究中的经典之作,从生与死的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引导我们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 通过对《奥德赛》《伊利亚特》等荷马史诗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引导读者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 1.作者是牛津大学古典系教授,荷马研究专家。 2. 聚焦于读者耳熟能详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经典文本,对其中涉及的人物性格、场景设定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绘与分析,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伟的史诗画卷。 3. 为对荷马史诗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阅读指引与参考。 本书是一部关于荷马史诗的精彩专题研究。作者从史诗文本出发,从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对荷马史诗中的场景描绘、人物刻画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史诗中有关神明和命运的重要问题。作者通过平易、细致的讨论,引导读者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同时,作者也回应了一些荷马史诗批评中的重要问题,不仅适用于热爱荷马史诗的普通读者,也能为史诗不同阶段的研究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
声之善恶
本讲稿系根据作者2007年7月中国文化论坛“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汪晖对鲁迅两个经典文本的再阅读和再阐释:《破恶声论》呈现了鲁迅早期思想中对现代性经典问题“什么是启蒙”的思考与回答;《呐喊自序》则蕴含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秘密,揭示了他文学写作的根源和动力所在。 汪晖的读解深入浅出,不仅紧扣文本,而且将文本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从而带领读者逐渐抵达鲁迅思想的深处,并通过鲁迅理解所谓“革命”和“文学”对20世纪中国的意义。 -
叙事的本质
本书通过考察乔伊斯、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劳伦斯、福克纳及其他作家的作品,分析文学体裁的叙事本质。作为引领叙事研究的常青树,《叙事的本质》为叙事和叙事理论提供了独特而赋有价值的历史书写。《叙事的本质》在过去的四十年来,一直属于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书目,同时也是众多教师、作家及学者们的重要参考文献。本书的作者斯科尔斯和凯洛格将古典时期以来直至20世纪的叙事作品纳入研究视野,为读者梳理出一条令人信服的叙事发展史。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描述并分析叙事本质中所包含的重要元素:意义、人物、情节及视角。 -
东方学
《东方学》这本书与当代历史的动荡和喧腾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书中,我相应地强调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部分地在确认对方,部分地在认同对方。 《东方学》以对1975年黎巴嫩内战的描写为开端,这场战争结束于1990年,但是暴力与丑恶的人类流血事件却延续至今。我们经受了奥斯陆和平进程的失败。第二次巴勒斯坦人起义爆发以及遭到再次入侵的西岸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的可怕苦难,在那里,以色列使用F-16战机与阿帕奇直升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例行集体惩罚行动。自杀性炸弹袭击现象充分显现出了它所具有的可怕破坏性,这当然没有什么比“九·一一”事件及其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更骇人听闻、更具有末日预言的昭示意义了。正当我写作本文时,美英对伊拉克非法的和未经授权的入侵和占领正在进行,随之而来的则是匪夷所思的物质掠夺、政治动荡和变本加厉的侵略。这都被认为是那个被称作文明冲突的一部分,无休无止、无法平息、不可救药。但我认为并非如此。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内容简介:在王蒙看来,《红楼梦》首先是一本人生的大书,值得我们用一生经验细细品读。这个比我们多了一点细心的读者王蒙,这个比我们又多了一点小说写作经验的作家王蒙,用他半生多事的人生历练,用他写过无数大块文章的老练笔锋,导引着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在这里读懂《红楼》,读懂人生。 -
婚姻史
加拿大国家最高奖——总督文学奖入围作品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开,又不乏精彩的细节重现,如同婚姻一样充满魅力 一幅关于爱情、性、誓言、离婚、种族、金钱、婚礼……的历史画卷 从古迄今,婚姻无疑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因此作者说:“我们的社会总是哀叹婚姻是个即将衰亡的制度,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结婚,还经常再婚。在研究和组织材料的时候,我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种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 《婚姻史》不仅精彩记述往事,而且试图阐述和分析今日婚姻的状况,作者的雄心是定位和讨论与婚姻发展历程有关的最重要的问题。换言之,《婚姻史》的潜台词,是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婚姻曾经是什么样子以及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本书内容宽泛而有针对性,批评尖锐又满怀希望,行文智慧与信息性并重,风格幽默狡黠,带领我们深入观察和思考人类的行为和个体的生活。作者是一位令人愉悦的故事讲述者,新见和趣事散布全书,令人难忘。 作者以热情与好奇,将最公开又最私密的婚姻关系——男男女女之间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字里行间 “婚姻”对人类和每一个个体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备受称颂的历史学家伊丽莎白•阿伯特将其视为一种法律、习俗和宗教方面的制度,并在爱情和责任、性与忠诚、育儿与同居、经济互相分担、社会认知等方面探讨婚姻的真相,涉及同性结合、父母包办、嫁妆、自婚和童婚、婚姻礼仪等。 配偶双方除了在一起还有什么别的选择?以死亡为终点的婚姻,平均延续时间有多长?穿长裤的丈夫和穿裙子的妻子每天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男人剥夺女性的投票权、控制属于她们的金钱、获得她们孩子的监护权、不受惩罚地搞外遇,到底有多普遍?家务管理的标准和现实是什么样的?食物如何准备?离婚还很罕见的时候,离婚法是什么样的?富人和穷人的婚姻体验分别是怎样的?解开古老规条的婚姻今天面临哪些问题?人类婚姻的前景到底如何? 对《婚姻史》的深度赞扬 我们真的能在不思考婚姻的本质——社会与性的联合以及传统观点对爱情的定义——的前提下理解独身主义或情人关系吗?伊丽莎白 •阿伯特的新书从社会史学的角度完成了精彩论述人类亲密关系的三部曲。如往常一样,她的行文智慧与信息性并重,风格幽默狡黠,具有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自我的价值。任何思想深刻的人——无论已婚、独身还是具有质疑精神——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马克•肯威尔,《实在的空想》和《了不起的加拿大人:格伦•古尔德》的作者 无论你视婚姻是地狱还是天堂,是过时的制度还是人生理想,伊丽莎白•阿伯特以探寻的历史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既脆弱又有韧性的婚姻制度的发展过程。婚姻的图景并不总是美丽的,但却一直充满魅力。 ——朱迪斯•蒂姆森,《家庭事务》的作者 我爱这本书。伊丽莎白•阿伯特是个令人愉快的故事讲述者,她明智地认识到我们只有在理解单身主义变化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婚姻变动的本质。 ——贝拉•德帕罗,《精挑细选》的作者 伊丽莎白•阿伯特写就了一部杰作……《婚姻史》内容广泛,反映出社会对不同形式的个人生活的影响,是一本值得众多读者欣赏的著作。 ——艾哈迈德•萨伊杜拉,《幸福与其他混乱》的作者 伊丽莎白•阿伯特以其天才的选例能力和特有的智慧与亲和力巧妙地阐述了婚姻的过去与现在,发现了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为帮助未来的婚姻制度提出了建议。《婚姻史》内容宽泛而有针对性,批评尖锐又满怀希望,如同被它赋予生气的婚姻制度一样,品质是有保证的。 ——苏珊•奥尔丁,《随笔人生》的作者 引人入胜。伊丽莎白•阿伯特的书包含大量关于婚姻的过去与现在的有趣信息。婚姻绝不仅是永恒不变的浪漫仪式,你应该了解它的过去。浪漫?根本没这回事。 ——莫林•詹宁斯,《默多克侦探系列丛书》的作者 如同任何婚姻一样,这本书充满了惊喜。伊丽莎白•阿伯特对束缚我们许多人的症结的关注的是活泼而有智慧的。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凯瑟琳•邓菲,《摩根泰勒:艰辛英雄》的作者 对伊丽莎白•阿伯特其他作品的赞扬 野心勃勃……她的研究详细全面。她善于关联事实,不仅描述了几个世纪前人们的人生成败,而且让读者了解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她令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 ——《哥伦布电讯报》 伊丽莎白 •阿伯特运用其洞察力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阿伯特条理明晰、激动人心的著作展现了生活及其当中的无奈……她最打动人、最夺目的成就是从不走寻常路、不会选择说教或者老生常谈的文风。就像所有优秀的史学著作一样,她的书是引导读者了解陌生世界的方向标。 ——《卫报》 有趣、迷人,经常引人思考。 ——《公报》(蒙特利尔) 野心勃勃且内容广泛。 ——《纽约客》 内容丰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历史。 ——《环球邮报》 -
恋人絮语
本书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断思绪,剪不断,理还乱。内容包括我沉醉了,我屈从了;相思;真可爱;执著等。 -
亲密关系的变革
安东尼·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中阐述的是他所一贯追求的民主观:每个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能力;不滥用权威和武力,以保证决策的协商性;个人参与决定相互联系的条件;个人能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
如何征服英俊少男
这里有43个动人的故事 这里有43条成功的法则 英俊少男在向你招手 -
戀人絮語
為什麼是羅蘭.巴特?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羅蘭.巴特是繼沙特之後法國最重要的一位現代大師,他被奉為「新批評大師」,所跨領域從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釋義學、解構主義……等等,這裡面總有巴特的一席之地。 幾乎沒有人能定義這位令人捉摸不定、意識流動如野雲孤飛的哲學家,這位思想家不僅在法國甚至在全球皆是學界和一般讀者研究、追逐的目標,幾乎所有人都為他著迷。然而在台灣,他長期拘守於學術的某一階層,在一群小眾間流傳,談及巴特,只能是令人卻步的「符號學大師」。又多年來巴特中文譯作在出版上的斷層,已經演變為中生代以降者只識「巴特」之名不解其思想真貌的景況。 商周出版社規畫出版羅蘭.巴特系列作品,2010夏季打前鋒出版巴特最受歡迎的《戀人絮語》,這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如「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而愛情又是文學上的永恆主題,最容易深入人心。新包裝、新釋義和新觀點,從我們的年代帶著讀者認識、體會羅蘭.巴特的心靈世界--這部法國的稀世珍典值得讓學術界及一般讀者來認識他的魅力。 羅蘭.巴特於1975年開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討論課,這門課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為文本,和青年學子們探討戀愛百態,少年維特的愛情故事在這裡被巴特拆解成諸般情境獨白:嫉妒、瘋狂、困惑、焦灼、無解、絕望、相思難耐、舊病復發、輕生之念等等……這也成為各篇篇名。 這門談情說愛的討論課,聚焦點不是文學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戀人的傾吐方式和絮語的載體。兩年後,巴特融鑄了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文體,1977年付之成書並立即風靡西方文壇,翻譯有近三十種語言,曾搬上舞臺演出,成為一代思想家羅蘭.巴特流傳最廣、最為人所悉的著作。 這是一部論述愛情的經典,更是跨時代的哲學巨著。這是一部無法用傳統體裁定性的奇書。巴特在書中嘗試了一種「發散性」行文,揉和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顯示一種「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他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鏡折射下建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出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段思絮,剪不斷,理還亂。而以往關於愛情、戀語的條分縷析、洋洋灑灑的「反思」卻顯得迂腐、淺陋……而這正是解構主義要證實的。 -
视觉机器
《速度与政治》的作者维利里奥努力要定义一种图像的新型逻辑。 确实,在不同的技术旁边,在图像的后勤旁边,还存在一种逻辑和传播的时代,它们标示了近来的历史。 形式逻辑的时代,就是绘画的时代、雕刻和建筑的时代,它与18世纪同时结束。辩证逻辑的时代,就是摄影的时代、电影的时代,或可称之为照片的时代。 反常逻辑的时代,就是随着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的发明而一道开启的时代。似乎到了20世纪之末,现代性的终结本身就由公共再现的逻辑终结来标示。然而如果说我们足够了解传统绘画再现的形式逻辑的现实,并且在低等程度上了解主宰光学电影再现的辩证逻辑的现状,那我们只能很困难地理解这种反常逻辑的潜在能力,即视频通信、全息摄影或合成图像的潜能。这正是保罗·维利里奥这部《视觉机器》如今要回答的问题,他试图澄清再现手法演变的意义。在这种再现中,城邦的“公共空间”突然让步于“公共图像”,即实时在场的反常图像,而这一实时在场将替补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空间。 编辑推荐 《视觉机器》为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关于新技术与图像新型逻辑的重要文集,共收入五篇文献:《地形失忆症》《不及一幅图像》《公共图像》《天真的摄像机》《视觉机器》。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梳理了再现手法的演变,它由绘画、雕塑和建筑时代的形式逻辑,到摄影和电影时代的辩证逻辑,进而发展到当今时代的反常逻辑。在今天这个由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而开启的时代中,城邦中的“公共空间”突然让位于“公共图像”,即实时在场的反常图像,而这个真实时间将替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真实空间。作者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澄清其意义。 -
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
本书通过对改革十年(主要是80年代)中"文化热"及代表性文学、电影等的批判性解读,试图在社会语境和形式符号的时空秩序里追溯"中国现代主义"的生成与流变,从思想文化角度对"新时期"进行了深刻的历史观照。作者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感觉基础上,将新时期的文学和电影包括放在"中国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述之以极具思辨性和穿透力的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其中对于知识精英群体在文化思潮中的精神探索和实践应对的关注,使本书所讨论的80年代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精神史的味道,这也是副题命意所在。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