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身体

  • 历史、身体、国家

    作者:黄金麟

    这本书基本上想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与危险性?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论调。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来澄清,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怎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塑造出来?这本书以四个议题来证明揭示身体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它们分别是: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发展。 在身体的国家化发展方面,作者以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系列国民改造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教育体制改变,来省察身体的国族化发展。身体的法权化发展探讨的是,近代中国的法系由旧有的伦理法演变为权利法时,身体的发展和建构在其中经历了什么变化。  这种改变对独立的身体和国家民族化的身体建构有什么作用?至于在时间化方面,作者论证“世界时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侵入中国,对中国的身体所造成的关键影响。而在空间化方面,作者以清末民初的学生运动为例,以游移在街道和公共广场上的身体来检视身体的建构与空间的关联。 通过这些讨论,作者希望呈显一个图像,那就是身体的生成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为了国家,以及经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世事的演变而消减,相反地,它正以强势的态度主导着当代中国的身体发展。这本书的撰写就是想要开启一道门,让我们一窥这种偏狭发展的危险。
  • 身体意象

    作者:(法)勒伯

  • 身體部署: 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

    作者:龔卓軍

    內容簡介 本書以梅洛龐蒂晚期思想為發展線索,以傅柯對現象學的批評為收束點,透過梅洛龐蒂思想與胡塞爾、柏格森、列維納斯、傅科、德勒茲的哲學論辯系譜,將議題部署於三個思考平面上:「身體現象學語身體感」(第一、二章)、「現象學之後的視覺存有學」(第三、四、五章)、「身體現象學與文化批判」(第六章與附錄)。 「身體部署」在方法論上不限於關注可見性身體與身體論述,不限於關注身體與權力軸線的議題,它更關注在當代法國哲學情境中,「身體對身體自身經驗的探問」。本書在現象學式的構成與發生學的認識論觀點之外,在現象學之後的知識/權力歷史性研究之外,呈現當代身體哲學的思考轉折,點出晚期傅科的「部署思考」,將目光轉回主體化作用的當下創造狀態。 梅洛龐蒂與傅科不約而同,在當代身體哲學的視覺問題場域中,為我們指出圖象與論述的存有間距,並將現象學置入現代人文科學的歷史系譜,讓我們看到了現象學的極限與法國當代哲學的出發點。
  • 身体思想

    作者:(美)安德鲁.斯特拉桑

  • 后身体

    作者:汪民安,陈永国

    《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主要内容简介:自尼采和福柯以后,身体日渐成为当代理论的一个焦点。成为刻写历史痕迹的一个媒介,文化、权力、政治在这里展开了歧异的纷争。而身体也不仅仅是被动的刻写机器,它本身有时成为一股积极主动的爆发性力量。这种二重性使身体和包围它的社会语境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收集的论文从各个方面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探讨,德勒兹、鲍德里亚、齐泽克、朱迪丝。巴特勒等人的论述重新打开了身体的秘密。而且,福柯的论述或隐或现地几乎贯穿在每一篇论文中。
  •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张再林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从一种后现代型的后意识的哲学范式出发,对中国古代哲学之性质内容给予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读,并从中开显出以身体为本,以两性生命对话为取径,以历时性和族类化的历史生成为终极指归的所谓“身体哲学”体系。该体系的推出,既可视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本来面目更为忠实的现象学还原,又同时以一种别具一格和自成一体的理论建构,使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最终告别了以西方意识哲学为其元话语的哲学上的宏大叙事。
  •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

    作者:[法] 大卫·勒布雷东

    《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身体在人类精神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深刻原因,指出现代社会往往区别对待人和人的身体——后者通常被看成是某种被动的占有物,而不是一个血肉之躯的特定根源。《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在法国出版后,受到了持续的关注:作者提出了一种在学术界极具影响的观点:身体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自我存在和自我表现的不可缺少的舞台,同时还是个体的标志,形成了与外界的界限。
  • 后身体

    作者:汪民安

    自从尼采和福柯以后,身体日渐成为当代理论的一个焦点,成为刻写历史痕迹的一个媒介,文化、权力、政治在这里展开了歧异的纷争。而身体不仅仅是被动的刻写机器,它有时成为一股积极主动的爆发性力量。这种两重性使身体和包围它的社会语境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本书收集的论文从各个方面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德勒兹、鲍德里亚、齐泽克、朱迪丝、巴特勒等人的论述中重新打开了身体的秘密。而且,福柯的论述或隐或现地几乎贯穿在每一篇论文中。
  • 身体

    作者:夏可君

    身体之为身体,即让身体以身体的语言表达自身,但身体还并没有自身的语言,身体还似乎并不会说话,身体如何不以传统的存在论语法,不以传统对象化的认识论来认知,不以宗教神学对身体的贬低或者消亡的牺牲来处理身体。身体如何具体地表达自身?
  •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

    作者:[美]理查德•舒斯特曼

    作者认为身体化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特征,身体意识也是如此。身体意识不仅是心灵对于作为对象的身体的意识,而且也包括“身体化的意识”:活生生的身体直接与世界接触、在世界之内体验它。通过这种意识,身体能够将它自身同时体验为主体和客体。身体美学课题的部分目标是探索锤炼或提高身体意识水平的原因和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自身,更好地促进哲学完成其传统目标,诸如获得知识,认识自我,追求德性、幸福和正义。身体意识的这些问题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
  • 隐喻的身体

    作者:张尧均

  • 尼采与身体

    作者:汪民安

    本书是从身体的角度对尼采进行新的阐发。尼采将自己的哲学定位在 反柏拉图主义、反基督教、反启蒙理性的历史坐标中。柏拉图主义、基督 教和启蒙理性,都对权力意志构成了压抑,使得身体呈现出病态的症状。 尼采试图颠倒这个压抑,他为此特别突出了生成、偶然性、差异性和感性 。正是这些品质,才构成了强健身体的基本素质。尼采的权力意志和永恒 轮回思想,就是对形而上学造就的病态身体进行否定,对强健的身体及其 诸种特性进行肯定。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酒神:无辜与健康 一 悲剧 二 三个对立 三 火、生成与道德 第二章 道德与疾病 一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二 道德战争 三 负罪和负债 四 惩罚和记忆 五 内疚 六 惩罚、正义和权力意志 七 负罪、内疚和疾病 八 禁欲主义 第三章 作为身体的权力意志 一 柏拉图主义 二 “真正的世界” 三 权力意志 四 力、权力意志及其表达 五 真理、解释、重估和思考 第四章 虚无主义和上帝之死 一 虚无主义 二 上帝之死 三 末人 第五章 永恒轮回和生育 一 潜能、自由精神和身体 二 超人 三 永恒轮回 结语 附录身体转向 参考文献 尼采著作英译本 尼采著作中译本 后记
  • 通过身体思考

    作者:盖洛普

  • 回归身体

    作者:云门舞集舞蹈教室,杨孟瑜

    !!!林怀民、蒋勋、杨照 撰文推荐 !!!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自身智性的发展,却忽略身体的重要性; 总是向外追求成绩,却忘了往内探求静定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暖接触的感觉; 我们甚至很少拥抱,不会“呼吸”,失去了重心,也丢掉了安静和专注。 本书八堂身体课,从自己与身体的关系出发,谈拥抱的力量、呼吸的美学、重心的困扰、安静的滋味、专注的迷人、跌倒的启示,也谈亲密与陪伴。 回归身体,重新倾听自己。 “传统的文化,让我们回避身体,忘了身体是我们毕生的朋友,是生命的起始也是终结。我们没有倾听身体的习惯,只把它当做机器,用它,操作它,直到它尖叫、罢工、生病。 ”——林怀民 “身体的记忆太多细节,太真实,太具体,我们抽象的文字语言无法重复叙述” ——蒋勋 “希望给孩子一个饱满、敏锐、健康、好奇的身体,带着这样完整的配备,去接触、去学习,进而去给予、去奉献、去付出。 ”——杨照
  • 身體調校聖經

    作者:提摩西·費里斯

    ★出版首週衝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No.1★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No.1、運動類No.1及健康類No.1,且占據TOP 100長達1年,五星評價讀者實證書評破千篇★數以千計讀者自發拍攝各類成功實證影片上傳Youtube網站★商業周刊第1275期書摘報導這本書解答了提升身體性能的一切問題1天只睡2小時就精神飽滿、1個月不運動瘦9公斤、幾袋冰塊加速3倍減脂效率、4小時增肌13公斤這本可以解決有關你身體一切問題的鉅著,你想先讀哪一部分?這絕對不是另一本普通的減肥或健身的書。《身體調校聖經》所提供的,是對人類重建身體的全新探索,全盤收錄幾百位優異運動員、幾十位醫師,以及幾千小時讓人目瞪口呆的個人實驗智慧;從奧林匹克訓練中心到地下實驗室,從矽谷到南非,作者提摩西.費里斯念茲在茲的改變人生問題是:對所有關於身體的事情,如何以最小的改變來創造最大的成果?這也就是本書最重要的觀念――「最低有效劑量」。以燒開水來當例子:既然100℃的火力就能讓水沸騰,為什麼我們要加熱到200、300℃呢?煮沸更久並不會讓水「更沸騰」,只是浪費資源。如果在太陽底下曬15分鐘就能誘發黑色素,為什麼要做一整天日光浴呢?花費了過多時間,還可能傷及皮膚。更多未必更好,找到最有效的那個點,才是最重要的。在這本書中,作者便致力於追尋各種提升身體的解決方案,親身測試了幾千小時後,針對減脂、減重、增加肌肉、增強身體耐力、性愛技巧,乃至於睡眠品質……等等,找出了「最低有效劑量」。許多方法是專業運動員超越極限的撇步,有些做法則前衛激進,但正是這些超前的思維與方法,突破了傳統的瓶頸,為它贏得了空前的掌聲。你會從書中學到(每一個都花不到30分鐘):.如何在30天裡,只靠低醣減脂法(完全不借助運動)減去9公斤.如何用幾袋冰塊就讓減脂速度加快300%.如何在28天裡,既不用類固醇,總共也只在健身房鍛鍊4小時,就增加了13公斤肌肉.如何1天只睡2小時就覺得精神飽滿.如何讓女性伴侶享受長達15分鐘的美好性愛.如何讓睪丸酮多出2倍、精蟲多出1倍.如何在12週裡,讓自己從只能跑5公里變成能夠跑上50公里.如何扭轉「永久性」的運動傷害.如何在短短半年內,讓你的舉重能力增加150磅(67公斤).如何在十天內輕鬆學會游泳.如何比脫逃大師胡迪尼閉氣更久?這只是全書的一小部分。你不需要更好的基因、更嚴格的自律,你只需要可以鼓勵你繼續下去且馬上看得見的成效。這正是本書問世的目的。
  • 身体的秘境

    作者:

    《身体的秘境:想象的起点和终点》正是可以让人培养慧心兰质的东西,仿佛是一顿艺术的盛宴大餐,色香味意形养样样俱全。在这里可以和国内外的艺术巨匠们进行性灵上的接触和沟通,即使只是走马观花的不能一下子领会大师们的精神境界,但隔一段时间再读又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你会觉得和大师们的思想又贴近了一点,艺术的素养也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淀起来,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深了许多,可以在生活中体会许多平日无法体会到的东西。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不仅仅是儿女情长,浪漫就存在于我们的一箪食、一豆羹之中,即使是吃一个馒头也可以吃得别有怀抱,滋味悠长!
  • 身体与社会

    作者:【英】布莱恩·特纳(Bryan S. T

    简介 《身体与社会》初版于1984年,你现在看到的是该书的第二个版本。此书的作者布莱恩.特纳把关于身体的研究从最基础的医学身体层面上升到精神身体的层面。正如作者在第二版序言里所述:“随着《身体与社会》第二版的出版,应该及时思考人文学科及社会学科中对人类身体与体现(embodiment)进行艺术再现这个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充分运用了其广博的知识,从梅洛.庞蒂的以身体为基础的存在现象学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从社会学到女性主义,都为作者提供了理论源泉。全书共分十章,从医学、社会学、宗教学、伦理学的观点讨论了包括厌食症和恐旷症的历史,对基督教对待人类性事的态度的批判以及人的身体在游戏和欲望中的作用等具体问题。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出了身体社会学家们在未来的研究课题以及应该优先考虑的一些主题。 序言 《身体与社会》一书综合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糅合了梅洛.庞蒂、费尔巴哈、青年马克思、福柯、弗洛伊德等大师的理论,力图把身体的研究从简单的肉体层次提高到更高的层面。 内容摘要 身体问题处于社会理论的重要问题的交接点上。自从新康德主义运动以来,社会学的认识论问题集中在人类在自然和文化中的双重成员身份(the dual membe hi)上。人的身体屈从于诞生、衰弱和死亡等过程,但是源于身体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的这些过程也是位于文化信仰、符号和实践世界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在个体层面上,我的身体是被体验的一种极限环境,但是我们的意识也表现我既拥有身体,又是身体。这种区分的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疾病和病痛之间的差异加以说明。我们可能称一个患股骨头坏死的人患有股骨变性,在这种情况下,股骨生病(diseased)但未有病感(sick)。类似地我们可以说苹果生病,但不能说它感到病痛(ill)。“病痛”(illness)和“病感”(sickness)这样的概念是用于描述个人的状况的社会一文化范畴而不是描述人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疾病不是一种社会角色,但它使得将“病感角色”看做带有适宜行为标准闭社会立场变得有意义(Parsons,1951)。由此可认为我不但感到病痛(illnes),而且我“做”怕(do)或表现出我的病痛,这似乎言之成理。对笛卡见主义进行的现象学批判的价值在于表明意识是体现的也是意向性的。 在社会学看来,现象学的局限性是由它对我的身体和他者的身体的排他性的关注所决定的。身体总是由社会形成并由社会定位的。如何做男人或女人是一种社会界定,因为生理学总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正如福柯(1980b)所表明的那样,拥有一个“真正”的性属是医学/文化实践的产物,就阴阳人而言,医学/文化实践排除了拥有两性身份的可能性。“畸形”也是由社会建构的(Howell and Ford,1980)。 尽管从真正的现象学意义上说,我们拥有对我们身体的统治权,但是在人口的社会再生产屈从于制度的约束(“乱伦禁忌”)。权力(父权制的形式)、意识形态(欲望与理性的对比)和经济(要求通过家庭、典型地以长子继承制形式稳定地分配财产)意义上而言,这绝不是在真正社会性的。在传统上,社会是在老人统治/父权制结合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其中臣属门的性行为受到上帝、国王、教士和丈夫组成的集体的约束。因此,身体问题不仅仅是认识论和现象学问题,也是有关权幻、意识形态和经济学的争论的理论定位。
  • 身体五态

    作者:[加] 约翰·奥尼尔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身体的五种形态,认为身体是一种拟人化制度,它们表达/关联着一套宇宙论体系,一种政治态身体,一个共餐性社会,一种生产/消费经济/系统,以及人体设计与器官移植方面的生物技术前沿,有助于现代人对自身与社会的深入了解。
  • 身体与情感

    作者:赫尔曼·施密茨

    《身体与情感》是当代德国新现象学创始人赫尔曼•施密茨的一本专题性著作,是德国颇有影响的《革新的治疗学和人文科学》丛书之一。丛书编者序言中的评论可以作为了解本书价值的重要依据:“《身体与情感》汇集了当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身体哲学研究者关于身体与感情专题的论文。该研究结果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为人类开拓了新的视野,以研究人的身体为出发点,探索人本身、人的历史、人与周围群体的关系、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由此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哲学。对身体的感受,兴奋、身体反应等情绪及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作不同的分析,由此而产生了‘哲学治疗法’。这对临床医学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范例,这种范例基于并超越了深层次的心理学评价,使人们能重新理解‘以身体为出发点’的心理学治疗法。重新理解各种临床医学现象,并且能够为治愈病人提供无数的治疗方案。我们出版的这本书,具有活泼的思维、清晰的思路、全新的观点及对临床医学重大的意义,这是心理治疗学和人类科学领域里的一大革新。迄今为止,大多数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理论,诸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莱西和洛文的生物能量分析法,佩尔的形象治疗法,如今仍无法解决那些由生物、物理基本方案所产生的问题。赫尔曼.施密茨的这部著作将人本身的经验作为出发点,揭示了人是如何通过身体内的各种迹象和本能的身体反应,对主观意识作出反应的,由此发展成为一种主观意识模式,当作感受、知觉、认知实践的生成物,它非常接近在以身体为目标的心理治疗中所出现的现象。”
  • 身心合一

    作者:肯·戴奇沃迪

    《身心合一》内容简介:身体是一本活生生的心灵自传,记载着灵魂在成长道路上,通过种种的情绪活动与心理习惯所塑造出的性格、处事念度、人际关系、情感状态,以及心灵深处幽微的点点滴滴。难以置信的是,不同的身体部位竟然储藏不同的情感;每当胸部肌肉得到舒展时,被遗弃或被忽略的感觉就一再出现;按摩背部上方则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按摩下颚会释放出悲伤;按摩臀部会释放出性压抑;按摩肩膀则会倾诉无穷尽的负担和责任。 身体就像一块线路板,每当我们打开肌肉神经系统的某些开关时,类似的故事和经验总会从不同人身体的相同部位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