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电影
-
国泰故事(增订本)
国泰/电懋机构的星光特别灿烂,作品特别优雅,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的《国泰故事》(2002)早于年前售罄,这次推出的增订本,除了重新修订初版中的文稿和资料,还增添了葛兰、雷震和邓小宇等三篇访谈,与旧雨新知读者共同走进隽永的国泰兴衰传奇里去。本增订本并附有电子光碟,内有各文章之英译,更备有便捷的搜寻功能。全书328页,2009年3月出版。(黄爱玲编) -
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
《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内容简介:在香港乃至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上,动作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自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持久的生命力,而且深深影响了世界商业电影的创作。《香港动作片的美学风格》通过探讨香港动作片具有形式美感的动作本身及其种种电影化的呈现方式,从视听风格、情境设置、文化逻辑、接受心理、风格流变等多个角度予以考察,对“东方暴力美学”这样一种电影美学风格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考察。 在探讨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量香港动作片在文化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机制等方面的独特况味,系统归纳了其与百年中国电影商业美学传统的承继发展关系。 -
香港影视业百年
内容简介 电影自1895年诞生以来,虽然只经过短短逾一个世纪的时光,但其百年变幻却别有魅力,不但是一门意趣怏然、柔和声色光影的创意艺术,更是一种能适应市场生态、不断自我重组繁殖基因的商品。多年来,在中西文化落差之间、左右阵营夹缝之中、东南亚民族差异之处,香港和它的影视业遭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开拓生机、绝处逢生。 推介重点 本书以商业史的角度阐释香港影视业百年兴衰,同时也诉说了一个城市成长的故事。 书评名家 郑培凯 书评内容 探讨香港电影的著作很多,大都眼于影片本身,论述剧本情节、导演手法、演员演技,或者涉及影片制作的时代背景。此书却有所不同,以香港电影发展的历史为经,以电影工业的产销运作为纬,编织起一部五光十色的电影史,不但闪耀熠熠星光,更让人看到电影作为一项产业的背后推手。 仔细读读这本书就会发现,作者的主要兴趣不在影片与演员给一般观众带来的艺术魅力与感染,不在电影的娱乐性与艺术性,而在电影工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香港影视的社会经济史,揭示了此一产业在香港发展的历史进程。 然而,这本书并不枯燥,不像一般社会经济史著作那样令一般读者望而生畏。主要原因是由于作者大量使用三项材料:一是图像,包括电影海报、剪报、剧照及生活照、以及相关的历史图片;二是口述材料,由当事人说出不少内幕;三是数据资料,以图表方式展示影片制作数量、票房收入、戏院分布、电视收视率等等,使人一目了然。 本书结尾论及影视产销新秩序的出现,涉及VCD、DVD、以及网上业务的发展,探讨文化产业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景,叙述比较杂乱。这是历史叙述说到当代情况的通例,尘埃尚未落定,头绪纷繁,如治乱丝,不能怪罪作者。 对新浪潮用墨太少;几乎忽略了银河映象. -
雜嘜時代
罗贵祥在前言里问道:为什么是七十年代呢?因为那是香港本土文化开始正式变成主流的年代,是香港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成为主导消费者的年代,同时也是粤语片全面取代国语片的年代。似乎是从这时开始,香港的独特面貌才真正显露出来。如封面所示,所谓“杂唛”就是Hybridity,就是混杂。这种混杂的文化样貌在当时的电影中也体现出来。本书收入的18篇论文从电影出发,焦点却落在了香港文化和香港社会上。其中,关于性别的几篇最有趣,洛枫写的是《从玉女到Tomboy——论萧芳芳的“ 林亚珍”形象》,文洁华写的是《奇女子狄娜——七十年代香港情色电影的个案研究》,透过对女性转换社会面具的分析,凸显出香港文化性格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
浪漫演义
二十五年的故事;二十五年的經典。「浪漫演義 電影工作室創意非凡廿五年」特刊收錄了徐克、施南生、吳宇森、張叔平、林青霞、張艾嘉等二十三篇詳盡訪問。從中可以重溫這間傳奇電影公司的成功故事,並了解《黃飛鴻》及《倩女幽魂》等經典系列誕生的幕後過程。 25 years of stories. 25 years of classic films. “A Tribute to Romantic Visions: 25 Years of Film Workshop” catalogue delves into the inside story behind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Hong Kong production companies of all time to discover how films like the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series or A Chinese Ghost Story series came about. -
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
書中主要是記錄他在這個光影世界三十年(六十件代初至八十年代末)的人與事,當中可以看到香港電影市場的變遷,如:邵氏的興衰,由於作品是成書於80年代末,對於香港電影90年代的黑暗期和再生並沒有談及,書中並不是要告訴你甚 是電影文化,理論和批評。而是從張導演的角度看當時的電影世界,那個電影夢工場的黃金期實在是令人嚮往。 -
劍嘯江湖 : 徐克與香港電影
前言 / 羅卡 i Foreword / Law Kar ii 序言 / 何思穎 iii Introduction / Sam Ho viii 徐克生平紀事 240 Tsui Hark biography 242 作品年表 244 Filmography 244 影人訪問資料 261 List of interviews 262 鳴謝 263 Acknowledgements 263 電影資料館出版刊物 264 Hong Kong Film Archive publications 264 香港電影資料館工作人員 265 Hong Kong Film Archive staff list 265 徐克面面觀 Perspectives 一起工作的日子 Working with Tsui Hark 創作背後說從頭 Talking about Tsui Hark 百變徐克與香港電影的互動 / 李焯桃 2 Through thick and thin : the ever-changing Tsui Hark andthe Hong Kong cinema / Li Cheuk-to 12 鬥, 戰, 勝, 佛 - 徐克的電影動力 / 石琪 24 Struggle, battle, victory, buddhism : Tsui Hark and the force / Sek Kei 34 亂中有存 - 徐克與香港電影制度 / 陳樹貞 46 Organized chaos : Tsui Hark and the system of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 Cindy S.C. Chan 52 再典翻新再詮釋 / 蒲鋒 58 Re-interpreting classics : Tsui Hark's screenwriting style and its influence / Po Fung 64 無所不在 : 徐克的電影音樂 / 葉月瑜 70 Wall to wall : music in the films of Tsui Hark / Yeh Yueh-yu 78 觥籌交錯話大俠 / 劉大木 86 Between wining and dining : a scriptwriter's impression / Liu Damu 92 撒下幾片甘草 / 雷楚雄 106 Sprinkling a few leaves of licorice root : an art director contemplates the magic of Tsui Hark / Bill Lui 112 愛恨徐克 / 黃霑 衛靈 116 I love him and I hate him : James Wong on composing for a truly creative mind / Ho Wai-leng 122 幹嗎我們還可以合作? / 黃岳泰 衛靈 128 Worse than Hitler : cinematographer Arthur Wong remembers / Ho Wai-leng 132 沒徐克便沒了快感 / 麥子善 衛靈 136 No Tsui Hark, no pleasure : editor Marco Mak sticks by his old master / Ho Wai-leng 142 徐克夫子自道 - 三個訪問 / 何思穎 衛靈 150 Tsui Hark on Tsui Hark : three Hong Kong film archive interviews / Sam Ho Ho Wai-leng 173 編劇的繆思 - 四個系列 / 何思穎 196 The one and the many : scriptwriters on scriptwriting / Sam Ho 206 從土法到電腦 - 一個抱負 / 衛靈 218 From the local to the virtual : on special effects / Ho Wai-leng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
严浩电影讲座
柏林电影节、东京电影节、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 最佳导演严浩手把手教你当导演 三十余年拍片经验与心得体会倾囊相授 严浩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电影的先锋性人物,曾凭《似水流年》、《滚滚红尘》、《天国逆子》与《太阳有耳》先后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东京国际电影节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香港浸会大学邀请严浩导演担任“影视制作”课程的客座导师,本书为其课堂讲稿整理,让没有机会到香港浸会大学听课的有心人,亦有“聆听”严浩数十年珍贵经验和心得的机会。本书内容十分丰富,从开场白讲解《疯狂的石头》到电影导演的实际工作,严浩都有精辟见解,而且以一部部具体影片如《似水流年》、《滚滚红尘》、《教父》、《天国逆子》、《太阳有耳》、《小岛惊魂》及《莫扎特传》等实例作辅助说明,在他的生动引导下读者很容易进入状态,不但了解他的想法,从中受到启发,亦可获得操作性强的导演实务指导意见。 -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
王家衛是九十年代以來,在香港備受爭議、在海外力受追捧的香港導演。 2004年出版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由多位香港資深影評人編寫,是由香港觀點出發的王家衛專論集,是認識王家衛作品,認識香港電影文化的必讀本。事隔十年,慢工出細貨的王家衛完成了兩部長片:《藍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2007)和《一代宗師》(2013),但此期間修復並重新剪輯了《東邪西毒終極版》(2009),還拍了多部短片和廣告片。《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在原書的基礎上,對結構和內容重做整理,討論這十年來的新作。 本書從不同角度分析王家衛電影的重要性及藝術性。第一部份「橫移綜論」暢談貫穿王家衛作品裡的題旨、風格特色及其成功的背景;第二部份「大寫特寫」從首作《旺角卡門》到最新的《一代宗師》,細論每套電影。第三部份「面對面」,王家衛現身說法,杜可風、張叔平、譚家明、劉鎮偉、徐皓峰細談合作之道,梁朝偉、潘廸華、張曼玉、章子怡憶述傳奇的背後種種。 -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
今天,銀河映像已是國際上響噹噹的電影名牌,在杜琪?及韋家輝的策動下,作品源源不絕,並經常為觀眾帶來驚喜,其中在動作類型片上,更有所創新和發展,使之成為繼八十年代徐克及吳宇森之後,新的代表性人物。杜、韋同樣出身於無線電視台,經過長年累月的磨鍊,在技巧與熟悉觀眾的口味上,均建立了很紮實的基礎,最難得的是,他們成立銀河映像的初衷,是以原創精神先行,不但盡量擺脫因循慣性,更對一些套路進行解構及反諷,結果從早期的叫好不叫座,到今天叫好又叫座,被譽為是藝術與商業可以並存的典範。 《銀河映像,難以想像》是窺探這家電影公司的創作思路、工作方法,以至審美追求的不可多得之作,全書約二十萬字,一百三十多幅彩色圖片,中英雙語。本書由銀河映像授權出版,本地作家及文化評論人潘國靈先生主編,著名影評人Professor David Bordwell及李焯桃先生擔任顧問,十一位中外影評人及電影研究者分別就銀河映像的十年功績及「銀河映像十大電影*」作出評論,篇篇精彩。此外,也深入訪問了十位與銀河映像密切相關的人物:杜琪?、韋家輝、鄭兆強、劉青雲、任達華、劉德華、林雪、游乃海、鍾志榮及余家安,詳談其創作的經過。相信此書的面世,將可把香港電影更好地推介給世界各地的觀眾。 *銀河映像十大電影: 《一個字頭的誕生》 《暗花》 《非常突然》 《真心英雄》 《暗戰》 《鎗火》 《PTU》 《柔道龍虎榜》 《大隻佬》 《黑社會》 -
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四——《王天林》
王天林導演的電影作品類型甚雜,前期以粵語神怪武俠片為主,也旁及民間故事,但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時裝片,尤其是五、六十年代他為新華和電懋/國泰公司拍攝的歌舞、輕喜劇、文藝小品,佳作紛呈。七十年代他轉投電視工業,開展了事業上新的一章,亦為這個新興行業屢開先河。書中天林叔親述的經歷豐富多姿,其子王晶以及徒弟林德祿、林嶺東和杜琪的訪談,則見證了本地影圈裡的承傳故事。書中還選輯了天林叔在1975年和1986至89年間為《香港電視》撰寫專欄的文章,他以過來人身份,憶述戰後香港影壇的種種,資料難能可貴,讀來又饒有趣味。 -
乘風變化
1970年代是戰後出生的香港人進入青春期之年,電影文化也進入關鍵性的世代轉移。嘉禾公司乘時而起,以靈活富彈性的運作模式,讓人才發揮其所長,不單迅即成為當時實力最雄厚的影片公司,而且能打開全球各地市場,出品的影片數量質量均佳,並長期維持水準。《乘風變化──嘉禾電影研究》一書以評論文章和影人口述歷史為主,輔以人物小傳、年表、出品片目等資料,呈現嘉禾公司的建立和發展輪廓,及其出品影片的成就及文化上的價值。 -
楚原
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三:楚原 目錄 前言 楚原談楚原 出生和家庭背景 入行 當副導演和編劇的日子 從光藝到邵氏 選談早期作品 談創作黃金期──玫瑰、浪子及其他 加入國泰轉拍國語片 談邵氏工作點滴 從《愛奴》到《七十二家房客》 拍古龍作品的緣由 離開邵氏後 拍片心得 談香港電影的製作條件和限制 漫談香港影人 總結:時勢造英雄 影評摘錄 石琪 楚原風格試論 楚原:玫瑰的文藝與武俠 楚原:跨界的浪漫導演 羅卡 楚原的青春 訪問摘錄 記者眼中的楚原 編導作品簡介 附錄:演出電影作品年表 楚原與香港影事對照年表 鳴謝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