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香港电影
-
香港电影10年
《香港电影10年》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所著的,书中收录了“融合与发展——香港回归十周年电影研讨会”上的多篇优秀论文,它们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香港回归”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香港回归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相互影响,香港电影如何逐步与内地电影融合、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电影新局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及香港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该文集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电影学术界对香港电影发展的思考与研究,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銀都六十(1950-2010)
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主要由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鳳凰影業公司和新聯影業公司(合稱「長鳳新」)三家老牌電影公司合併而成,其後加入專門從事國產影片發行的南方影業公司以及清水灣電影製片廠、銀都娛樂等企業,使銀都成為一個擁有製作、片廠、戲院、發行、廣告等影視綜合系統的電影機構。六十年來,銀都體系共製作了四百八十部電影和十一部電視劇,以及發行了近千部次國產影片。無數閃耀的明星和電影工作者一起打造璀璨的光影歷史,已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影迷永不磨滅的共同記憶。 本書是銀都的前身(長城、鳳凰、新聯、南方、清水灣製片廠)以至銀都六十年的全紀錄,包括各公司成立的宗旨、各階段的發展、逐年介紹曾攝製及發行的電影、主創人員(編導演)的文章及訪談,以及重要的電影影評等,最後以紀念銀都六十周年的大型電影《一代宗師》(王家衛導演)告終。 全書共分總論及四個時期--理想年代、坎坷歲月、重建日子與復興時期,邀請了11位內地及香港的專家學者撰文,討論銀都及其前身的特色與定位。作者包括:列孚、黃愛玲、石琪、李焯桃、林錦波及鄭傳鍏,內地作者包括:趙衛防、沙丹、張燕、李相、司若。 全書合共38萬字,有約1000幅照片,附錄包括銀都體系影視作品一覽表、工作人員名錄及業界的訪談摘要等,是研究香港左派電影發展的重要參考書。 -
2010香港電影回顧
香港电影经历「后九七」的延搁,通过种种「无能男」和「古墓女」的角色,流露出饱受「围城」意识困扰的焦虑。2010年的重要,不在多年反思、酝酿后终于找到一条出路,反在于放下包袱离开本质的觉悟。甚么是令香港(电影)成其为香港(电影)的特质?身份危机主体跌宕的解决方法,是否要发现发明一种可以抗拒「被融合」的香港(主体)性?本书除了如常检视一年内重要港片,透析相关现象,还企图对上述问题提供理解框架和解题尝试。 * 港片的未来,将临的转进──从《2010香港电影回顾》说起 日期: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香港 inmedia 会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65号富德楼9楼) 嘉宾:郑思杰(《打擂台》《东风破》导演)、张美君(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罗永生(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 主持:朗天(《2010香港电影回顾》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65746621/ * 曲折的先导.主体的拥抱──《2010香港电影回顾》新书发布 日期: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三时 地点:kubrick书店(香港油麻地骏发花园百老汇电影中心地下) 嘉宾:何倩彤(封面及内页设计)、陈志华(作者)、熊一豆(评论) 主持:朗天(主编) 详情: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375693/note/159270354/ -
图说香港电影史
吴宇森亲自作序“有朋友如方保罗,香港电影着实不寂寞,也不会感到太过孤独。” -
借来的时间
上海的灵魂,香港的桥,新浪潮导演为香港那段殖民历史----那段"借来的时间"找到了宿命,它来自上海,流连上海,既有晓风残月的缠绵,也有残酷夸张的命运. 漫游在两个城市,一个游客必须像一个感伤的考古者,呼吸着海风,摸索着摩登的味道,一切无关风月,而欲望的新都早就向全世界敞开了怀抱. 所謂“摩登”,眾所周知,就是英文的“現代”(M0dem)。 不知當年是誰巧手翻譯,又批發轉販,數十年間“聲影吠和”。在中國談摩登,離不開上海——當中國大部分的國土還包圍在溫暖而黑暗的鄉村中時,上海已經“有物皆‘摩’,無事不‘登’’’了︰摩登大衣、摩登商店、摩登按摩術、摩登建築、摩登教育,而最能體現“摩登”奧妙與魅力的,無疑還是上海的“摩登一族”。 “摩登一族”不僅包括當年的中產階層,不稱公司白領,而稱銀行小開,收入差強人意,消費豐儉由己,“多數打麻將,少數玩女人”。小開的女友或姊妹們,或迎著“社交公開”、“婚姻自主”的新潮,鶯鶯燕燕出入于書場茶肆、舞廳影院;或坐進偏廂房和亭子間,跟著留聲機學唱咿咿呀呀的“四季調”,在雜志的封面上瀏覽滬上風情的變幻。“摩登”成了上海的代名詞,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如此貼切地演繹這個詞所代表的全部意義,乃至在半個世紀之後,“摩登上海”所煥發的回光,竟然再次讓所有中國人成群結隊,照本宣科,全盤信托,不追究所以然。 上海像半個世紀前一樣摩登。這一次,“摩登”也有了新的內容,不完全是海派的機智、狡黠和市民氣息,更多的中國人帶著各種各樣的心態審視或迎合著上海摩登的“重現”︰文字的勾勒、影像來捕捉。王安憶的《長恨歌》、陳丹燕的《上海的紅顏遺事》,是它的小照;而《像霧像雨又像風》、《花樣年華》,在《子夜》這樣的長篇巨著之外,展開了資本家、投機者和產業工人的情愛畫廊…… 但普通生活和平凡情愛似乎並不是上海的全部,這個城市謎一樣的身世和處境被一位中國內地的年輕導演安排在一個有些詭異的故事里——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蘇州河》。跟著婁燁的鏡頭,漫游在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河,懷舊和工業勾兌的影像時而模糊溫情,時而凶狠凌厲。它明目張膽地講述著一個荒謬的故事︰來自潔淨深海的美人魚落戶在上海的蘇州河,而她的前身隱隱約約似乎就是上海華洋雜交氣質的女孩,她穿著時髦,時而躲進亭子問,時而出入上海的酒吧,時而穿著海派的學生裝、扎起朝天辮,時而卻在幽暗的酒吧巨型魚缸里扮演她自己。而這個故事也在上海灰蒙蒙的天氣里忽明忽暗地展開。殺手、酒吧表演、走私的帶野牛草的伏特加,說不清這里是過去的冒險家樂園還是上海更新後的欲望地圖。 這個城市在人們眼里成了暖昧、不確定的代名詞。上海,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永遠的別處。 當然,中國人的生活中還有另外一個別處——一次幼年的旅行,讓我對這個別處有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次乘船,在幽暗悶熱的船艙里,我和父親夾雜在一些乘客中間觀看《小花》,但是人們似乎並沒有完全為影片所吸引,相反,觀影的過程顯得焦灼和沉悶。我和父親,還有這些三等艙甚至四等艙的乘客花錢買票的目的並不光是看電影,而是因為在這深夜的航行會經過香港——香港在對岸。果然,就在電影最精彩的當口——小花跪在山路上抬傷員的橋段也吸引不了那一雙雙朝著窗口眺望的眼楮,不知道是誰忽然發出了類似歡呼的聲音︰“香港到了!”頓時,狹小的窗口擁滿了人。我在人群中朝外望去,對岸的香港燈火輝煌,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高樓和建築威猛地矗立在岸邊不遠的地方。那時候的我並不明白人們為何如此興奮,直到我長大後才明白,原來這兩個別處,是中國的“都會”。 但就大約五十年前,香港卻不能引起中國人如此之大的興趣。一篇吳祖光在1995年所寫的《從上海到香港》的文章,不僅勾勒了他從上海遠赴香港兩年的工作經歷,也透露了1946年香港在內地人心目中絕大反差的形象。吳祖光這樣描述奔赴香港前的心情︰ 四十年代以前,論中國現代化的大城市首先要數上海。譬如香港、天津……都有“小上海”之稱號,而當時的香港居民把從內地來港的人一律稱之為“上海人”,可見上海的名聲和威力。而去香港的人並不是今天一樣那麼被人羨慕。 除了生活安定、治安有序、物價便宜,吳祖光對香港沒有更多的溢美之詞,然而另外兩位“共和國作家”航鷹和晉秋卻對香港表示了更大的激情,在《衣食住行在香港》這篇二人合寫的見聞錄中,香港生活中的消費細節被一再地玩味。初到香港,他們顯示的訝異與我幼年時的同船人並無二致︰ 在這座不算很大的城市理,到處都是廣告的海洋。從地面到樓頂,各式各樣的廣告招牌、霓虹燈呈立體交叉狀態,直到深夜仍然是燈火輝煌。作為東方“不夜城”,果然名不虛傳,加連威道、彌敦道、灣仔、旺角等等商業區夜晚燈火的亮度不亞于白天。 馬上,香港式的熱情服務便讓考察一行“受寵若驚”,乃至在去飯店用餐的時候竟產生了劉姥姥進大觀園式的忐忑與好奇︰ 朋友和我們一起五個人在君悅大酒店喝過幾次咖啡,接我們的寶馬車剛馳到酒店門口,侍應生就已經走到車前,拉開車門,待我們下了車,接過車鑰匙把車開走,這叫代客存車。你只管往里走,不必擔心丟了車,這些工作都是專職的,侍者要是把客人的車搞個張冠李戴,非讓老板炒了魷魚不可。下車後但見外面花壇、草坪、噴泉,好生氣派。酒店建築為中世紀歐洲風格,石刻浮雕莊重典雅。拾級而上,早有兩個洋打扮的小伙子拉開兩扇一寸來厚、三米多高的玻璃大門。兩個小伙子身體成反弓形拉著。我們一反常態,下意識地挺直了腰。俯身上台階這是在家里的習慣,在這里就要掉價了,總不能讓人家把大陸客當成大觀園里的劉姥姥不是。就讓人家小伙子拉著這麼沉重的大門,于心不忍,加快步伐又怕“丟份兒”,這個勁兒還真不好拿。 繁華的刺痛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意識,在興奮之余,自尊也讓他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金錢社會,上帝的級別由腰的粗細而定。”盡管如比,他們還是被港人極大豐富的物質生活震驚了,超市中的商品陳列、城市的基礎設施、醫療制度,連樓宇的安保都讓他們嘖嘖稱奇,在對餐廳巨細無遺的描寫中也處處透露出對比和羨慕︰ 進得門來,但見內部裝飾極為豪華,高高低低九曲十八轉,總算在一處面海的落地窗前就了座。平均起來,一個桌子佔地不下四五十平方米。黃皮膚的、白皮膚的、黑皮膚的,應有盡有。隔不遠就有一位侍者恭立,眼楮像攝像機一樣來回掃射。一般說來,煙碟里的煙頭超過三個就要給你換上一個干淨的。飲茶或咖啡時間長了,難免內急,到衛生間方便方便,里面也有專人恭候。衛生間里絕無異味,同樣是縴塵不染,洗手時按下一個鈕SOAP是洗浴液,再按一個鈕是淨水,洗畢,侍者送上衛生紙巾,擦一擦再用烘干機烘干雙手,這一切都結束當然不能忘了付小費,港幣十元即可,不過在大陸這差不多又是一頓的飯費,在這里小小方便一下就方便進去了。待到東道主結賬時,這幾小壺咖啡、茶水、一小盤甜點,每次都要花去近千元港幣,真叫人倒吸一口涼氣。① 事隔五十年,上海的傳奇被香港取代,城市帶來的歡快體驗讓一代作家同時產生了艷羨和矜持。到2007年,我們忘記了這種復雜的心態,生活的環境和那時的香港越來越像,那是因為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可與多年前一樣,都會卻仍然只有上海和香港,甚至連北京,也因為故都的矜持和廣大,缺少都會的激雜。上海和香港有相似的表象,極端物質化的生活滋養出的一種關于物質本身的文明,狹窄但卻四通八達的街道,開車勇猛的出租車司機,港口,各種膚色的人種,購物的人流,發達的制度和對制度崇敬並且踐行的公民,當然,還有一種我們從未看到卻時有耳聞的邊緣邏輯︰黑社會——一切使我明白,讓那艘夜航船上的旅客歡呼的是都會,是過度的城市化,是一種真正的城市生活經驗。 有趣的是,那一年是中英簽署聯合聲明確認香港回歸的1984.年,那次旅行之後,我開始上小學。而1997年,我上大學的第一年,香港回到了中國的懷抱。九七之後的香港,漸漸成為中國內地旅游的熱點,“自由行”挽救了海洋公園,人民幣的兌換窗口點綴在香港大大小小的街道,它依然繁華,甚至依然華麗,過去的禁區就像今天的博物館,陳列著殖民時代的遺跡。香港從“別處”走下了神壇,游過了上海,香港就成了經驗的鏡像,不去似乎也不行。 2003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c10ser Economic PaIrlnership ArraIlgemerLt),這似乎成了兩個城市關系嶄新的開端,兩個城市依然在花開兩朵,雙龍吐艷,她們曾經相似,並且依然相似。 漫游在兩個城市,一個游客必須像一個感傷的考古者,呼吸著海風,摸索著摩登的味道,一切無關風月,而欲望的新都早就向全世界常開了懷抱。 序 摩登的滋味 上海涅磐 雙城故事 新浪潮導演群與上海 香港新浪潮 “五台山”風雲 佳藝事件 新浪潮導演與上海 五個《上海之夜》 魔都上海 演義和杜撰︰上海小子 浪奔浪流《上海灘》 黑幫世界︰上海夢 “勞工”之愛情 黑幫生活 魔都魔女 上海經 上海的“過客” 陽台上的利維坦 武術︰業緣大于政治 回到中國歷史 室內上海 夢醒時分或旁觀的上海傳人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重要影片介紹 附錄三︰重要導演簡介 -
電光影裡斬春風
由武俠片誕生期開始,剖析中國武俠片的轉變脈絡。通過大量觀看影片,鈎沉出被忽略的佳作和重要創作人才,探索每個階段武俠片的特色。在歷史角度的觀照下,各位武俠片編劇導演對類型發展的貢獻和地位更為清楚呈現。更連結武俠小說和武俠劇的發展,找尋與武俠片相互影響之處。除力求以新觀點論述武俠巨匠張徹、胡金銓、李小龍、劉家良和徐克,亦探索了備受評論忽略的粵語武俠片和台灣武俠片。既強調了陳烈品、凌雲和司徒安的歷史地位,又描述了王天林和蕭笙兩位維橫武俠影視數十年的創作者雙峰並秀的局面。本書既是武俠片發展的一個小總結,也是研究武俠片的一個新基礎。 -
香港电影类型论
第一部分 罗卡 香港类型电影之武侠片 1、黄飞鸿家族:精神与繁衍 2、《火烧红莲寺》的功与罪 3、略读神怪武侠粤语片 4、陈烈品和新派武侠粤语片 5、武侠国语片的前路 6、张彻 7、李小龙 8、胡金铨 9、徐克 10、吴宇森 第二部分 吴昊 1、黄飞鸿之英雄三变 2、香港电影的历史痴呆症 3、香港动物戏剧电影试探 4、面孔指数:电影谍影闹香江 第三部分 卓伯棠 1、六零年代青春电影的电影语言 2、九零年代香港电影中的“公安”形象 -
浮城北望
本书以香港电影为主要论述对象,从历史、类型、文本等方面切入,试图以新的框架和扎实的史料重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香港电影。 -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史(1897-2006),ISBN:9787504353009,作者:赵卫防 -
百美千娇
邵氏当年捧红了很多明星,尤以女明星最受瞩目。这本讲述邵氏女星的书,便包含了邵氏众多女星的特写、专访、自传、日记,甚至悼念的文字,亦包括很多精美的相片。书中介绍了六十位邵氏女星,包括林黛、林翠、林凤、尤敏、乐蒂、凌波、叶枫、李丽华、李菁、何莉莉、郑佩佩、胡燕妮、井莉、秦萍、焦姣、胡锦、贝蒂等等,都是令人难忘的明星。 -
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
自1842年清政府鴉片戰爭戰敗割讓以來,香港的大眾文化和文化認同與背後的中國大地若即或明或暗息息相關。香港邵氏電影正是香港與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的一個典型的例子。牛津大學出版社新書《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凸顯了香港和「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邵氏家族從20年代開始在上海經營電影製作,逐漸在地域上擴展到東南亞和香港、在業務上拓展到發行和放映,形成現代化的大型電影企業。邵氏家族最矚目的是邵逸夫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 (香港) 公司,興建華語區域內最為龐大的製片機構。突破香港電影原有粵語電影的格局,發展泛華人的全球市場,從而一舉奠定了香港作為東亞電影發行和製作中心的地位。邵氏幾乎全是戰後遷移到香港的中國影人。1950-1960年代,他們拍攝的《楊貴妃》、《貂蟬》等經典影片,全是以北方文明為号召的大中華文化,充滿了對於祖國風光、歷史古今的緬懷與想像,獨獨沒有正在急劇現代化的香港本地文化。電影人那份文化工作者的驕傲,當來到相對保守和落後的香港,這份驕傲慢慢淡化為一份自尊和悲愴,拍攝「中國」題材的影片,成為他們的一份心靈寄託。這種心態映射下的影片,得到了海外華人世界的共鳴,「中國」逐漸成為一種影像的符號,不斷在邵氏影片中誇張和美化。令人驚訝的是,當年在香港這彈丸之地,竟然有這如此多對於「中國」的影像想像。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只需要大專院校本科畢業生的教育水準即可,不論他們是在中國內地的政策研究和宏觀規劃部門、政府管理部門裡工作的幹部,還是海內外華人世界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院所、工商企業、法律財務仲介機構、嚴肅媒體、主要NGO裡的專業人員和學生,都可從書中找到啟發。 -
溜走的激情:80年代香港電影
全書分為五個部份,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總論、歷史、電影類型、人物和地標等。內容包括湯禎兆談青春電影、蒲鋒寫武俠片、林超榮說喜劇演變、石琪論槍手片、中港合拍片概述,詳論八十年代台灣金馬奬與港片的淵源、細數戲院十年史、電影場景及電影音樂。解讀導演方育平、許鞍華、嚴浩、成龍,從香港電影看港人「小男人」演變為「港男」之文化,回顧一代女神icon夏文汐。 除以上豐富內容,書中更加入香港青年藝術家周俊輝的八十年代電影繪畫,「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片目」及「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大事記」,透過電影與社會大事的回顧,提供二十一世紀對經典的延伸閱讀。 -
香港电影跨文化观
《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增订版)》主要内容简介:今日的香港电影已是国际化的电影,融会了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深远影响而自成一格。《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增订版)》尝试追源溯始,寻找香港电影的文化根源,探析从最早期到现当代,香港电影与中国内地、东南亚地区以至欧美的交流与互动关系。全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书写,以人为本,带出史实、并尝试以新的视角去窥探香港电影历史,论述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这段历史较少人研究,作者的此次探寻有不少新的发现,至于八九十年代及以后,则只作为历史的延续与未来的展望,做了概括性的总结。 -
黃昏未晚
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研究香港電影在近年的發展和境遇,探討電影文本、電影工作者和電影工業的不同嘗試和進退失據的困境。通過對香港電影多角度的閱讀,本書特別着眼於香港本土身分在全球跨國電影和大中華跨境製作中的掙扎和探索。在一片蕭條和衰敗的氣氛中,這個工業還有着 驚人的柔韌性和生命力。究竟現在的香港電影是黃昏遲暮,還是冲在重生的當頭?本書希望把當中的複雜性呈現出來,也希望從一個微觀和在地的角度,重新探討電影和社會的關係,呈現香港文化的意義和潛質。 -
香港电影研究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和其他作者的一个合作著作。书稿以一个代表性的电影公司、一次怀旧片浪潮、四种电影类型、一个导演分析和一个演员代表的电影影像为对象,以其所表现出来的一幕幕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为经线,以城市、性别、身份三种元素为维线,勾勒出一幅流动的香港图像。其理论分析涉及精神分析、观众学、民族性、本土化等理论问题,以一种跨学科的视野来达成一种对香港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变迁的审视和解读。 -
邵氏光影系列
《邵氏光影系列: 武侠, 功夫片》一書由早期武俠片開始、一直談到新派武俠片的兩個浪潮、功夫片的冒起、特技武俠片的出現,甚至有一章專門介紹武俠片的武器。愛好武俠片的你,不容錯過。武俠片雖很早已出現於中國電影史上,但礙於製作技術粗糙,又離不開戲台式佈景和打鬥,毫無真實感,觀眾難有共鳴,使得該類型的發展遲滯不前。 一九六五年,邵氏率先公佈「彩色武俠新攻勢」的來臨,這是香港新派武俠新世紀的開始。「新派」武俠片追求的是真實感──真實的場景、動作,尤其打鬥更要「真刀真槍」,血肉橫飛。此後邵氏一直致力於革新武俠片的創作和製作,為沉寂多年的武俠片類型掀起澎湃高潮,瘋魔港台及海外華僑社區。當中張徹導演的陽剛武打系列、胡金銓導演充滿禪意與畫意的武俠片、楚原導演以「唯美文藝」手法拍出的古龍武俠電影及劉家良導演的硬橋硬馬功夫片,都掀起了一陣熱潮,更影響了後來很多的香港電影工作者,亦備受國際矚目。 -
流年光影
目录: 引言/1 第一节:“七九新浪潮”:香港社会转型与文化观念变迁之镜语/2 第二节:当代消费文化:仪式性的审美活动/8 一、奇观化的视觉功效/13 二、情绪的疏导与宣泄/14 第三节:如何分析与评价香港电影/15 第一章:香港电影市场状况考察/18 第一节:港产片产量与票房/20 第二节:市场下滑的主因/26 一、外因/27 二、内因/30 第三节:救市的努力/38 第二章:香港电影生态与类型化叙事/44 第一节:香港电影生态:商品化·世俗化·标准化/45 一、影像文化的商品化/46 二、影像文化的世俗化/49 三、影像文化的标准化/52 第二节:香港类型电影:成规的融会与变体/55 一、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55 二、类型电影的叙事策略/67 三、类型电影的意义传达/74 四、类型电影的人物模式/82 喜剧背后的悲情——《我左眼见到鬼》赏析/97 附:类型片新典范之一——《无问道》个案分析/102 附:类型片新典范之二——《旺角黑夜》个案分析/110 第三章:香港电影的文化内力/123 第一节:传统的显影:文本中的本土现实/125 一、体验真实:现实主义电影轨迹/126 二、感受“俗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包装/131 第二节:时代的镜像:文本中的集体意识形态/134 一、象外之境:民族形象·身份的渴望/136 二、归去来兮:“九七”情结·归根之旅/139 第四章:香港电影的作者风范/147 第一节:许鞍华:在历史思绪中解语现代生命/148 附:魅力支点意义之途——《男人四十》赏析/156 第二节:王家卫:在后现代时空中速写个体人生/162 附:错位的镜语,雕刻不老的记忆——《花样年华》赏析/176 第三节:杜琪峰:在别致的游戏感中博弈运命/184 附:静观中的美感与智慧——《枪火》赏析/195 第五章:香港电影的精神秘笈/202 第一节:我爱香港:《l:99》之精英电影行动/203 精神之一:爱港敬业/203 精神之二:乐观自信/205 精神之三:自强自救/205 第二节:风采自现:《1:99》之影像艺术集锦/206 一、多重叙述方式探索多样化创作空间/207 二、多种艺术手法表达多样化情感可能/209 三、多层美学意境提供多样化审美趣味/21l 结语/216 参考文献/219 后记 -
香港电影80年
本书对香港80年来的电影和电影人作了全景式地评介,资料性、可读性很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