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記憶-歷史書寫

  • 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

    作者:鄭樹森

    親炙那一代知識份子的凜然與追尋 一九六○年代以降,為台灣各種文學刊物∕文化出版生氣蓬勃的奠基期。鄭樹森教授自一香港僑生的身分負笈台灣起,即深入參與台灣、香港兩地的重要人文刊物,如《大學雜誌》、《文學季刊》、《現代文學》、《聯合文學》、《八方》,以及環宇、晨鐘、允晨等多家出版社編務。其後往返台、港,陸續串連起兩岸三地的人文及思想交流。 本書追憶當年交往文友、師長間的文學因緣,以及「白色恐怖」環境下的艱辛歷程;而居間協調台、港、中三地文學交流,促成報章媒體與世界性文學的密切連結,是華文文學發展史上一位重要推手的精彩記述。 《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的出版,除了追憶、記錄精彩的知性年代之外,也期讓讀者重溫、重新認識到,當年那群充滿理想的文化人,是如何在壓抑、箝制的環境中,透過文字的力量奮力突圍,一點一滴傳遞自由的思潮與智識,實踐改善個人思維與群體社會的抱負。
  • On Collective Memory

    作者:Maurice Halbwachs

    How do we use our mental images of the present to reconstruct our past? Maurice Halbwachs (1877-1945) addressed this ques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work on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established him as a major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sociology. This volume,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English- language translation of Halbwach's writings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mory, fills a major gap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Halbwachs' primary thesis is that human memory can only function within a collective context. Collective memory, Halbwachs asserts, is always selective; various groups of people have different collective memories, which in turn give rise to different modes of behavior. Halbwachs shows, for example, how pilgrims to the Holy Land over the centuries evoked very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events of Jesus' life; how wealthy old families in France have a memory of the past that diverges sharply from that of the nouveaux riches; and how working class constructions of reality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ir middle-class counterparts. With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by Lewis A. Coser, this translation will be an indispensable source for new research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cultural memory. Lewis A. Coser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Sociology Emeritus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nd Adjunct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Boston College.
  • 粉末都市

    作者:Stella So

  • 地方

    作者:Tim Creswell

    什麼是地方?地方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甚至可以說人文地理學就是地方的研究。但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包裹於常識裡面的字眼,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的交纏使得這個名詞充滿了魅力。你搬進宿舍裡,貼上海報,在桌上放一些書,等等。然後,這個空間就變成了你的「地方」。北緯40.46度、西經 73.58度,對你可能沒什麼意義,但如果我們知道那指的是什麼「地方」,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以「地方」來說,那是:美國911事件,紐約曼哈頓被炸掉的雙子星大樓的所在地。 本書使用新聞、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實例解釋抽象概念,追溯1950年代以來「地方」概念的發展,思考人與地方如何產生情感聯繫,我們如何認同、記憶、想像某個地方,又如何排斥某些元素進入「我們的」地方,並思索「地方特色」是否因為全球化的席捲而消失殆盡。 =========================================== ■本書目錄 圖目錄 叢書編輯序言 謝誌 一 導論:定義地方 空間與地方 地方與地景 地方做為一種認識方式 本書其餘章節 二 地方的系譜 區域地理學 發現地方:人文主義地理學 地方是家園? 基進人文地理學與地方政治 地方是「在世存有」vs. 地方是社會建構 地方、實踐與過程 地方、開放與變遷 地方的終結? 結論:地方的各種版本 三 解讀「全球地方感」 歷史脈絡 哈維論地方 全球地方感 超越反動與進步的地方感 結論 四 運用地方 創造地方 安適其位∕不得其所:地方錯置 結論 五 地方資源 地方的重要專書 地方的重要論文 導論性的地方著述 其他有關地方的專書和論文 地方的其他研究取向:生態學、規劃、建築 重要期刊 網路資源 學生研究計畫與作業 參考書目 索引
  • 男男正傳

    作者:江紹祺,Travis Kong

    《男男正傳》,記錄了六十三歲到八十九歲的一群老年男同志的歲月故事, 在男同志似乎永遠青春澎湃慾望奔騰的形象外靜靜述說著具體生命的平凡與精彩。
  • 街邊有檔報紙檔

    作者:莊玉惜

    誰說研究報紙檔「小題大做」?且看有關業界之百年興衰: 1903年,《南華早報》創立,肩負「反清」重任。翌年,首個流動報紙檔在中環花園道開檔,開後世報紙檔之先河。 1930年,報紙仔及報紙妹穿街過巷兜售報章。 1955年,痲瘋病等傳染病康復者,給刻意安插在佐敦碼頭,經營報紙檔。 1956年,深水英籍警司,設計了首個標準報紙檔。 1960年,經改良後的設計規格,立此存照於1960年政府憲報。 1980年,報紙檔物料由木製改為鐵製。 1990年,贊助商贊助的報紙檔日漸大行其道。 2000年,報紙檔數量每況愈下…… 從首個流動報紙檔之誕生,到其如何充斥市面,還有報紙檔之設計顏色密碼與報販的生涯與身份確立,本書作者將一一道出。通過本書,讀者將發現報紙檔背後呈現的香港大歷史小歷史之進程,是不可小覷及必須保育的街頭重要文物。
  • 愛蓮說

    作者:鍾玲玲

    「我寫《愛蓮說》完全是因為有話要說。不過倘若仔細思量,情況或許兩樣,因為有許多話其實不必說,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應該好好的說。」
  • 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

    作者:王斑

    质疑令球现代性应阐发潜藏的记忆,警觉别样的历史轨迹和背景,历史想象封冻于历史终结论。本书论证,虽然历史与记忆面临危机,或被组装成古雅的消费景观,但它仍然是强有力的抗拒资源。历史意识在批判僵化的历史叙述,潜心寻求文化记忆,发扬未完成的可能,展望出中国现代性的别样风景线。
  •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作者:史景遷

    每個人都可獨力打造專屬自己的記憶之宮。 你走進了一棟房子。 房子相當寬敞,但又沒有大到顯得空洞。房子裡的光線很充足,但又剛好不致於全無幽暗。所以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棟房子的四角,各有一番光景。 東南角,有兩個人。一個高大壯碩的勇士手裡舉著一把長戈,作勢要攻擊。另一人則握著他的手腕制止他。 東北角,則是一個女人。很像畫裡的西夏回回女子的打扮。 西北角,有一個農夫。正在拿著鐮刀在割稻。 西南角,則是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在戲耍。 1582 年,耶穌會神父利瑪竇,為了把天主的福音傳到東方,來到澳門,次年進入廣東。那個年代洋人要想進入中國取得定居、傳教的資格,艱難非常。利瑪竇為了入鄉隨俗,結交知識份子與官府,融入中國社會,使盡了辦法。早期他為了方便中國人理解與接納,不惜身披袈裟,以「番僧」的面貌出現,後來則改留髮蓄鬚,儒巾儒服,以更為中國人所接受的儒者而活動。 利瑪竇終於歷盡艱險,得以從廣東逐步往內陸轉進,最後定居北京,在中國前後居住27年而去世,完成他的使命與心願。他所憑藉結交中國社會各界的,除了從西方帶來的一些新奇事物(如西洋鏡、鐘錶)之外,就是各種知識。(尤其天文、數學與地圖。利瑪竇引入中國的世界地圖,讓一直以為自己是世界唯一中心的中國人大開眼界。)除此之外,利瑪竇還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幫他快速學習中國文字,進而與中國社會溝通,並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國人看一個洋人竟然可以讀中國書,已經夠神奇了,看他表演過目不忘的功夫就更覺不可思議。(利瑪竇可以匆匆看一眼四五百個字,就倒背如流。)於是利瑪竇乾脆寫了一本書來說明自己獨特的方法,送給他的中國朋友。 這本書就是《西國記法》。前面所說的走進那棟房子看到的四個角落的光景,則是利瑪竇在書中敘述他如何以空間結合心像來記憶中國文字的方法。 東南角,舉著長「戈」的勇士有人制「止」他,那是「武」。 東北角,「西」夏回回「女」子,那是「要」。 西北角,農夫拿著鐮刀(?)在割稻(禾),那是「利」。 西南角,「女」人抱著孩「子」在戲耍,那是「好」。 因此這樣一個空間裡的影像,讓他記住了「武要利好」四個字。 在《記法》這本書裡,利瑪竇還舉例說明如何以影像記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方法。 在《利瑪竇的記憶之宮》裡,史景遷以利瑪竇《記法》中四個記憶意象:武要利好,以及三幅宗教圖畫:使徒在波濤中掙扎、去以瑪杵斯的途中、所多瑪的人們為綱,介紹利瑪竇的生平行蹟,並旁及同一時期東西方的政治、宗教、經濟與國際情勢。如「武士」下介紹的是國際戰爭,包括西方的宗教戰爭與中日朝鮮之戰對利瑪竇生存環境的影響,「波濤間的使徒」則介紹當時船旅的危險、耶穌會士乘船越洋,在印度、中國、日本等東方地區佈道時遭遇的恐怖與艱辛。 本書描寫探討的背景,主要以利瑪竇出生(西元1552年)前二、三十年展開的宗教改革與新舊教對立、歐洲各國間不斷發生的戰爭為起點,特別是利瑪竇抵達中國(西元 1583年)後東西方圍繞著宗教所發生的種種,直至利瑪竇逝世後數年為止。這段期間,也正是明神宗在位時期,明帝國面對內政腐敗、對倭寇的恐懼與中日朝鮮戰爭等紛至沓來的問題而無力收拾。 透過史景遷以無數條細微如絲的東西方史料,一棟置放了利瑪竇的傳教生涯,及其大時代的東西方事件交錯所建構的華麗宮殿跳躍然紙上。 ============================================= :::目錄::: 致謝 第一章 記憶之宮的建立 第二章 第一個記憶形象:武士 第三章 第一幅插圖:使徒在波濤中掙扎 第四章 第二個記憶形象:回回 第五章 第二幅插圖:去以馬忤斯的途中 第六章 第三個記憶形象:獲利與豐收 第七章 第三幅插圖:所多瑪的人們 第八章 第四個記憶形象:第四幅插圖 第九章 記憶之宮的秘密 利瑪竇:大事年表 縮略語 參考書目
  • 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

    作者:也斯

    《記憶的城市 虛構的城市》是一部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自傳體的遊記回憶錄,一個充滿自省和比較的旅程。 寫香港成長的一代,到外面去,又再回來。寫他們與其他文化的接觸,反省其成長的背景,面對現實的劇變。 從一些比較熟悉的普通人物身上,看他們如何承受挫折、化解煩惱,在傾側 的時代自己探索標準,在混亂凝聚素質。
  • 重訪邊城

    作者:張愛玲

    一九六一年秋,張愛玲先訪台灣,再到香港,這是張愛玲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訪台灣。一九六三年三月,張愛玲將此行的見聞寫成一篇英文遊記〈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發表于美國雜誌《The Reporter》。二○○七年,張愛玲作品的版權繼承人宋以朗重新整理家中的張愛玲資料,沒想到卻找出三十四頁張愛玲從未發表過的〈重訪邊城〉中文手稿,經過比對,發現它並不是〈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的中譯本,而是張愛玲在上世紀八○年代以中文重新寫作的新版本。 台灣與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邊城,透過張愛玲靈巧煥彩的文字,我們得以一窺舊時台灣的面貌,也略嘗張愛玲對香港的淡淡鄉愁之情。
  • 城市的历史

    作者:乔尔.克特金

    台大城鄉所 夏鑄九 教授 輔大歷史系 王芝芝 教授 建築評論家 黎辛斯基 聯合推薦 城市—— 先於國家的人類組織,人類集體創造力的來源, 了解城市興衰的動力,便掌握人類演進的方向。 城市—— 人類渺視自然、自我沈淪的產物,還是新秩序的偉大創造? 城市先於國家,它是人類最早的群落形式。人群聚集生活後,如何定義彼此的關係?如何確定彼此的界線?彼此互動又會產生如何的新事物?透過城市的建造,法律、商業、宗教、文化、藝術相應而生。「城市」不只是摩天大樓的陳列展覽,更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地,多樣的人文內涵,造就不同的城市風貌。連接每個時期獨領風騷的城市,就是一部世界史的縮影。 在這本出色的權威之作中,備受讚揚的都市計畫者及暢銷作家克特金,帶領我們一探橫跨萬年的城市生活演變史,並藉此探討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城市如何壯大?最後,作者將恐怖主義納入考量,討論未來城市的發展,探索今日宗教及文化引發的爭端如何對城市的未來構成致命的威脅。此外,菁英分子受到吸引前來大城市,卻游弋於聲光色的各式體驗中,一座城市的中心價值如何面臨崩解?我們又如何能夠擁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本書格局浩大,不只討論一般古蹟維護、綠地保留的都市議題,更抓住時代脈動的論述,重申人類美好城市生活之所在,使得本書榮登以路易斯.孟福(Lewis Mumford)及珍.雅各(Jane Jacobs)為首的傑出都市學者之列。 黎辛斯:「基一本讓人欲罷不能、耳目一新的論著,是都市計畫者除了路易斯‧孟福、彼得‧霍爾及費爾南‧布勞岱等人的著作外,書架上也不可少的一本書。」——《完美的房子》、《金窩、銀窩、狗窩》、《螺絲起子演化史》作者,賓州大學都市學教授。 Michael Barone:「沒有人比本書作者更瞭解城市,更有資格傳授我們有關城市的歷史。本書帶我們從古巴比倫的城市一路探訪現代正蓬勃發展的都市遠郊,一段精彩而生動的城市之旅就此展開,絕對讓你滿載而歸。」——《美國新聞及世界報導》專欄作家和《美國政治年鑑》作者。 Fred Siegel:「若你想知道為什麼美國和歐洲的城市未來最好交相融合,為什麼布希贏得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就該閱讀本書的城市興衰史。」——進步政策學會資深研究員及《城市之王:朱利亞尼、紐約及美國生活的特色》一書作者。 Bob Lanier:「對都市生活有一番獨到而精闢的見解……值得一讀。」——1992—1998年的休士頓市長。 目錄 第一部份 起源:全球各地城市興起 第一章 神聖的起源 第二章 施展權力——皇都興起 第三章 最早的貿易都會 第二部分 歐洲古典城市 第四章 希臘文明 第五章 羅馬——首座大都會 第六章 古城衰微 第三部分 東方時期 第七章 伊斯蘭世界 第八章 中國的城市 第九章 錯失良機 第四部分 西方城市重新稱霸 第十章 歐洲的城市復興 第十一章 財富之城 第五部分 工業城市 第十二章 英美的城市革命 第十三章 工業主義及其不滿 第六部分 現代大都會 第十四章 追求「更好的城市」 第十五章 郊區的勝利 第十六章 後殖民困境 第十七章 「遠東之冠」 結論 城市的未來
  • 記憶的腳注

    作者:董橋

    雪月扇上的桃花 2006-07-06 23:36:26 李天葆 雪月扇上的桃花 董橋的書印極為考究,這本<記憶的腳注>灰絨布作封皮,包上透明紙免得弄臟──那底下深淺的絨色仿佛水云渦流,一如書名所謂的“記憶”,而里面的文篇等于云淡風清的“腳注”。常人都說董橋好,好在哪里?我想他營造舊文人的風雅蘊致是到家了──那過去流散在時光天涯的民國名流,不管是學者政客或者才媛詩人,他輕描淡寫幾筆,往往從一兩幅別處看到的詩畫入手,偶插一兩件軼事韻事,梢在文內與時事對照。暗諷月旦,可說接近毛詩的“興”。董橋又性好搜集,附夾的彩印書畫可看出他的用心。對此類舊聞遺風不熟,甚至無心“嘵風殘月”者,只覺造作矯情;或有意尋覓董橋文字八陣圖里的實質意義,翻來覆去唯剩霧來花影,月浸江底,看不出所以然。他曾留英,筆底更添一份“西風”,英美文壇掌故信手拈來;寫阿瑟米勒死后百老匯熄燈相送,其中幾句恍如雪里舀水,清明洞察,深得我心:“──學院里的知識人一向只為私利,在講壇上狎玩當代文學,評作品以自詡,棄作家如敝屐───”故他不看勢利的文學評論。 <姚克先生功力管窺>提及姚老譯筆渾然天成,可我偏記起上官云珠—老上海留在新中國凋紅的一株艷霞;她與姚克所生的女兒。紅顏哀事則重生在陳丹燕的厚甸甸書冊里。閃藏在其中的翩翩紅袖為數不少,大抵董橋有意為文存照,是以舊民國逸事雜記多了一份魅麗光環,麗人綺事,一如白先勇忘了寫的章節,反而由他補綴──不就是此書附印的溥心畬五言對聯:牡丹鳳凰團花里,一朵花一個字,“女蘿搖碎月,仙露綴明珠。“孫多慈與徐悲鴻之戀,叫我意外,董橋照例從拍賣會的「寒江孤帆圖」遠遠來近來寫,再提孫氏之詩,丹青綺戀到思念斷腸,董文用得極其“煙籠傷心碧”,簡直是金綠山水的文字。于是我們熟知徐悲鴻身畔紅粉,蔣碧薇廖靜文之外,還有個孫多慈──蔣廖二女的回憶錄,倒是看過。『汪精衛的三個女人』寫方君瑛陳璧君和施旦,幾個段落寫盡一代漢奸,他的情史艷屑,卻不無真情實意。 文風志趣再個人化,也有其寄托深喻──趙紫陽舊居書房外院的白玉蘭,還有當年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玉簪劫后盛放,都好比是將花喻人風骨冰清。董橋文章身后是南方香港特區背景,政事多變,一本本牛津出版的董氏文集雖是吟風弄月搬炫掌故之嫌;只是一把雪月扇上的朱砂紅,無須點染描畫,心里都有一部借古諷今的『桃花扇』在,枝枝節節隱藏在空氣中,不言而喻。
  • 後遺民寫作

    作者:王德威

    :::內容簡介::: 「後遺民寫作的「後」,原有自遺民論述的窠臼解放之義。但事實不然。「後」不僅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而不了。而「遺」是遺「失」──失去或棄絕;遺也是「殘」遺──缺憾和匱乏;遺同時又是遺「傳」」──傳衍留駐。 如果遺民意識總已暗示時空的消逝錯置,正統的替換遞嬗,後遺民則變本加厲,寧願更錯置那已錯置的時空,更追思那從來未必端正的正統。兩者都成為對任何新興的「想像的本邦」(imagined community)最激烈的嘲弄。由此產生的焦慮和欲望,妥協和抗爭,成為當代文學國族論述的焦點。 本書分為三個相互印證的主題:「驚夢與入夢」、「除魅與招魂」、「原鄉與異鄉」。驚夢與入夢涉及主體出入後遺民意識和潛意識的心理機制;除魅與招魂凸現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面對歷史債務的儀式性工程;原鄉與他鄉則討論家國、離散想像所鑄造的時空情境。後遺民寫作的形式不同,但所觸及的命題無他,就是有關時間、有關記憶的政治學。 =========================================== :::目錄::: 〈序〉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 ◎驚夢與入夢: .後遺民寫作 .北京夢華錄──北京人到臺灣 .畫夢紀──朱西甯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 .遊園驚夢,古典愛情──現代中國小説的兩度「還魂」 .香港情與愛──香港「回歸」後的小說敘事與欲望 ◎除魅與招魂: .從除魅到招魂 .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美學 .蒼苔黃葉地,日暮多旋風──姜貴與《旋風》 .最後的馬克思──論陳映真 .附錄/命運的經濟,末世的清算 .臺灣末世本紀──論朱天心 .廢都裡的秦腔──論賈平凹 ◎原鄉與異鄉: .原鄉想像,浪子文學──李永平的小說 .原鄉人裡的異鄉人──舞鶴的小說 .冷酷異境裡的火種──郭松棻的小說 .信仰與愛的回歸──阮慶岳與《林秀子一家》 .附錄/「蒼人當蒼狗,奔路當歡欣」──阮慶岳的《蒼人奔鹿》 .父親的病──駱以軍與《遠方》 .強悍的悲愴──蘇偉貞與《時光隊伍》 .歷史的憂鬱,小説的內爆──李銳與《銀城故事》 .「狼來了!」──賈平凹與《懷念狼》 .老去空餘渡海心──《最後的黃埔》 .同是浮萍傍海濱,此疆彼界辨何真?──《原鄉人》
  • 流放七月

    作者:冬筱

    故事发生在2005年的西湖边。 出生于一个残破家庭,从幼年开始就与祖父里欧相依为命的莱易,在七月的末尾与民谣歌手、来到杭州学钢琴的文森偶然相识。同样成长于单亲家庭,从小受酗酒母亲压迫式管教的文森,因为彼此成长经历的几分相似让他与莱易的友谊逐步深厚。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莱易的爷爷里欧和文森的钢琴老师佩蒙都曾是七月派的重要诗人和作家,却在荒谷案中友情决裂,一个含冤入狱,一个隐匿于世。莱易试图找到当年里欧与佩蒙决裂的原因,却也因为自己杳无音讯的父亲塞缪而与爷爷开始产生分歧;文森一边在钢琴课后倾听着佩蒙往昔的人生,一边努力在明亮的生活里抹掉记忆中母亲挥之不去的残影……
  • 永远的林青霞

    作者:林青霞 (口述),[日] 铁屋彰子

    本书作为首部经林青霞首肯并签字作序的传记,以林青霞口述、记者采访笔录的形式,真实解密林青霞从出道到现在3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及不为人知的低调生活。 作者亲访林青霞多名影视界明星好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林青霞的生活、工作、朋友等圈子进行了全面详实的介绍。 作为林青霞跨越国界的铁杆粉丝中的忠实一员,作者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林青霞的精神和价值所在,给了所有认识、不认识,了解、不了解林青霞的朋友们一种时代的感慨与回忆。 本书代表的,不只是林青霞,不只是一个辉煌时代的光辉偶像,更是那个年代的独特味道和记忆。 本书台湾繁体版上市三个月,迅速荣登金石堂、诚品书店等各大排行榜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