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知识分子研究

  • 纸上的声音

    作者:林贤治

    《纸上的声音》是作者近三年来的随笔及评论的结集。知识分子问题一直为作者所关注,《纸上的声音》通过对多位西方著名知识分子的叙述,探讨知识分子与国家、社会、革命、历史诸关系,解析作为理念人和实践者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人格建构,特别强调自由批判的精神。其中,对于中国“国民性”及现代作家“精神还乡”问题的阐发,寓褒贬于历史观照之间,视域开阔,观点鲜明,创见迭出。
  • 规则与潜规则

    作者:[美]达利.约翰,[加]马克.扎纳,[美

    学术界有其正式和非正式的运行规则。正式的规则在教师手册里有明文规定,而那些支配着整个领域发展的潜规则常常难以发现,却在学术游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书作者作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用他们幽默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描绘了各自在学术界奋斗一生的成功经验——他们如何参透规则与潜规则的玄机,在学术界如鱼得水,挥洒自如。这些世界顶级学者现身说法的讲述,揭开了学术界潜规则的神秘面纱,让你豁然开朗,引领你在学术研究这场漫长而充满活力的竞赛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 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

    作者:阿尔文·古尔德纳

    《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一个已建立很久的知识分子的传统学说发展而来的,我希望也能为这个传统学说作些贡献。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性的事件来说明西欧新阶级早期的历史演变,以及它怎样形成了一个独特和自主的社会阶层,步入公共领域。
  • 理念人

    作者:[美] 刘易斯·科塞

    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守门人,也是意识形态的启蒙者。理念的人虽然屡遭拒绝和歧视,却依然在很多世纪中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开路先锋。 《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这部专著致力于追溯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背景;努力揭示社会与政治的状况如何支持或阻碍着这些人的理念,而他们又是如何在巨大的困难中影响和铸造着西方的理念世界。社会场所和社会背景对知识分子发展的影响,知识分子与权力机构的关系。当代知识分子的类型、生存状况以及未来前景一诸多引人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书中都有精辟独到且令人信服的论析。
  • 立法者与阐释者

    作者:[英] 齐格蒙·鲍曼(Zygmunt B

    齐格蒙·鲍曼是本世纪后半叶欧洲的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本书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达了知识分子角色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以及相应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策略。本书旨在揭示现代型世界观及现代性知识分子策略所产生的历史条件,揭示出在何种社会条件下这种世界观及其策略遭到挑战,并且部分地为另一种被称作为后现代型世界观及其策略所取代。
  • 自由之声

    作者:米歇尔·维诺克

    《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主要内容:血雨腥风的历史平台上,知识分子如何捍卫自由之原则?桎梏横行的年代里,怎样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以动荡不安的19世纪的法国作为解读的背景,通过描述维克多·雨果、乔治·桑、马尔所克等活跃于各个时期的精英知识分子坚持不懈的斗争历程,彰显出法国专制体制下捍卫表达自由原则的艰难轨迹。风起云涌的斗争氛围、针锋相对的笔墨论战和悲欢离合的生活际遇交织成一幅既有生活质感又充满睿智思想内涵的历史画卷。
  • 偶像的黄昏

    作者:傅国涌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偶像。他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人、一份报纸或者一所大学,等等。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了过重的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场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顶峰。 我们只是怀抱着一个简单的信念:时代所给予的道德光环必然得接受时代的严正评判。在这个信念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坚强地说:“我不害怕你们剥我的皮,因为那下面,都是鲜红的血肉。”……
  • 复旦往事

    作者:吴中杰

    人们常说文艺是时代的晴雨表,其实,教育界的风云变幻并不亚于文艺界。而在大学文科,特别是在中文系,这两界的风暴汇集到一起,冲击力就更加巨大。作者身居复旦大学半个多世纪,就读就教于中文系,长期处于政治运动的风口浪尖,曾经成为全系全校全市重点批斗对象,对于那段时期的政治风雨,自有特别深切的感受。他以自己的生活阅历为基础,真实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复旦园里的时代风涛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际遇。本书不从既定的结论出发,打破流行的叙事框架,直接面向真实,力图写出事物本来的面貌;同时,又超越个人恩怨,而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故在叙述具体的人事中,能引发读者进行深层的思考。
  •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作者:许纪霖

    现代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不再是一个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四民社会”,而是一个无中心的“断裂社会”,其一是国家与社会的断裂,其二是社会各阶层的断裂。在这样一个乱局之中,知识分子与国家不仅去了内在的体制关联,而且对国家产生了强烈的疏离感。而大批知识精英离开家乡,离开乡村,进入都市,又意味着他们脱离传统的民间社会,失去了自己的血缘、地缘和文化之根。在传统中国,士大夫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枢,现代知识分子不仅疏离了国家,而且也游离了社会,成为无所依附的自由漂浮者。
  • 知识分子

    作者:徐贲

  • 杂书过眼录

    作者:谢泳

    本书是著名学者谢泳先生继《逝去的年代》和《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之后,又一本思想随笔力作。全书介绍了六十多部鲜为人知的“杂书”,通过这些书里书外的故事讲述,揭示了近现代中国许多令人震惊的历史真相和鲜活的历史细节,给人无穷的启迪和思索,堪称小文章构成大学问。 全书文笔清新平易,不枝不蔓,不故作高深,更不穿靴戴帽,让人在不经意间品出历史的滋味和无奈。
  • 知识分子的“内战”

    作者:王晓渔

    本书系都市空间知识群体研究书系丛书之一。也是作者王晓渔的博士论文。本书采用社会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第一次转型期——晚清——的知识分子中的变革者。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五四”之后的双城记 第二章 “我的朋友胡适之” 第三章 第三条道路 第四章 鲁迅和他的朋友们 第五章 “第四阶级文学家” 第六章 结局或开始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月》杂志影印本勘误 后记
  • 知识分子与大众

    作者:(英)约翰·凯里

    在1880—1939年的英国文学界,许多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一直作为现代文学的开拓者、现代主义的急先锋,备受尊崇。他们的作品也被奉为经典,成为今日英美文学爱好者或学习者必读的书目。然而,约翰·凯里在这部著作中对现代之初的知识界发动了猛烈攻击,他以清晰的条理和富于雄辩的论述向我们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大人物们身上的阴暗面,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人尊重的有影响的文学偶像彻底打破。这部著作一经问世,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人评论:“凯里的深刻著作既有启发性,又令人不安”。因此,这部著作虽然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却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

    作者:柯平

    《阴阳脸》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然而,现今看来,他们身上又有如此明显的人格弱点。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用装腔作势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从郭畀到袁宏道皆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赵孟颊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敌……总而言之,许多文人的生活都和政治权势发生了复杂的联系。无论渴望还是失望,投机还是不屑,政治权势始终是他们生活之中不可回避的重心所在。他们的人生必须根据与政治权势的关系来定位。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意挂冠而去,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许多传统文人基本上就是在上述的生活之中打圈子。这种生活已经形成一个二元的结构。主导这个结构的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朝如此,在野如彼,庙堂或者江湖,舍此二元,别无他途。这就是传统文人全部的人生棋盘。
  • 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

    作者:冉云飞

    《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内容简介:他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是个真正的孤独者,孤独到让人悲悯的地步。他孤独不是因为他高深,而是因为他与人群总处在游离状态之中。他与时代并不合拍,与父亲不共戴天,和家人冷漠客套,与朋友几乎无真交心者,日记里记下了许多朋友阴暗的生活。进入他日记里的名人,几乎都有不堪的记录。
  • 胡适口述自传

    作者:唐德刚(译注)

    本书真实介绍了胡适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的家世、求学、治学的主要经历与学术成就,其中有不少胡适脱口而出的警言妙语,给人深刻的启迪。本书的注释鲜明体现了注释者在海外文坛上形成的“唐派散文”风格,文史掌故,文坛佳话,社会要闻,名人轶事,风俗民情,异域见闻,信手拈来,顺理成章。十分耐看耐想。因此,本书初版,即在海内外引起了重视,被称为是研究和了解胡适其人其事具有“实用价值”的“名人自传”,又是一部“最浅近、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书。
  • 巴黎高师史

    作者:[法国]弗朗索瓦·杜费,皮埃尔-贝特朗·

    “大学院”是法国大革命时代建立的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系统,被拿破仑发扬光大。相对于培养优秀公民的普通“大学”系统,大学院致力于培养治国精英——法兰西的政治首脑,科学巨匠和精神领袖。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作为最负盛名的“大学院”之一,一所在读学生只有600-800人的学校,在两个世纪的历史中产生了大量诺贝尔奖得主、哲学大师和政治首脑——萨特、阿隆、格拉克、福柯、德里达、蓬皮杜…… 对只闻其名、不谙究竟的中国读者来说,本书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这所独具神秘色彩的名校历史,描绘了一幅20世纪高师出身的杰出人物群像,并探讨了法国师范教育的独特传统以及20世纪以来高师所呈现的法国当代社会形态与文化精神。
  • 再造文明的尝试

    作者:罗志田

    本书要研究的是胡适。这位二十多岁就暴得大名的人物,从青年起就一生都是新闻媒体注意的对象,也是学术界一个久有争议而很难处理的题目:前些年是贬多于褒,近几年则褒多于贬。而本书要做的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个1891-1929年间的胡适。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以一个没有什么身世凭借的二十多岁的青年,回国两年间,即“暴得大名”,一举成为士林之首,真是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之事。这个极有意思的事例,几十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故此,有人曾说,胡适的“暴得大名”,就是因为“中国思想界有一段空白而恰好被他填上了”。而今,这个人物已经远离我们数十年,但是关于他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胡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 逝去的年代

    作者:谢泳

    说到过去的教授,我们年轻的一辈真有说不出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都是教授,前后却不大相同。我曾和作家钟道新说,过去的教授是手工生产的,少,也就值钱,今日的教授是机器生产的,多,也就贬值了。你想,一个社会无论什么人都敢以教授自居,那自然什么人也就敢随意嘲弄教授了。这当然还是就教授的数量而言,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红耳赤心有愧才对。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
  • 灰色上海,1937-1945

    作者:傅葆石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本书以王统照、李健吾和《古今》作者群为代表,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文本分析,记录了身处“灰色上海”的中国文人或隐退、或反抗、或合作的相互纠结的生存形态,细致逼真地还原出他们所经历的残酷精神拷问和无情的道德审判。本书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为我们记录了这段讳莫如深的民族精神史,更在于它向正统的历史叙述发出了挑战:究竟谁是汉奸?汉奸该怎样认定?谁能做出最终的判决?究竟该如何理解这段沉默的历史?本书带来全新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