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建筑史

  • 梁思成谈建筑

    作者:梁思成

    梁思成谈建筑,ISBN:9787509000403,作者:梁思成 著
  •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

    作者:梁思成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插图珍藏本)作者梁思成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建筑学家梁思成无疑也是一个诗人。正是他具备的对古建筑美感的欣赏和保护传统的苦心,才使他成为卓有成就的建筑大师。
  • 解读建筑

    作者:赖德霖

    《解读建筑》系“建筑学术文库”之一。作者结合建筑史和美术史的研究方法,从“文本”和“文脉”,即建筑的形式语言及其演变,以及建筑生成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对许多建筑和建筑问题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建筑学的诸多方面,例如,空间与礼仪、技术与艺术、形式与风格、继承与创新、建筑中的历史、历史中的建筑、读史与评史和写史与读史。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历史来理解建筑,并通过建筑去理解历史。 《解读建筑》内容广泛,研究角度多样,且图文并茂,适合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研究者,高等院校建筑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广大建筑爱好者参考阅读。
  •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作者:汉宝德

    中国人建屋为什么要建成那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形式?屋顶上为什么有曲线?为什么那么五颜六色?为什么用木材而不用砖石这些都是独特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所造成的。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中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与生活,比如知识分子怎样求得心灵的安顿,统治者怎样展示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凡此种种,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空间架构上;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合,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那个时代的精神,当时的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中国人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改造建筑,造成式样的改变,却也不受建筑传统的过分约束,常适度地予以修改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 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建筑梳理、研究的成果,给予文化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作者:汪荣祖

    这是第一部中国人用英语撰写的全面研究圆明园的历史巨著,以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一起去探索“万园之园”的奇与美,感受园林盛衰背后的历史沧桑,并被全美研究图书馆权威期刊《选择》(Choice)评选为2001年度“各学科最佳学术著作”(List of 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s)。 该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圆明园建筑的外观与内涵、兴衰全过程及其作为五位清帝居处时园中各方面的人文活动,既从宏观上呈现圆明园布局、扩建、焚毁、修复的漫长变迁,亦于细节处勾勒园林建筑、生活起居与日常运作的点滴,回溯“万园之园”曾经的苦难与辉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对于那段屈辱历史的研究与反思。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座圆明园。圆明园的冲天大火永无止息地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唤起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愫,由此而生的伤悼、自省、图强等话题也一直未曾消歇。且让我们随汪荣祖先生的如椽大笔,去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作者:Robert Venturi

    First published in 1966, and since translated into 16 languages, this remarkable book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document in architectural literature. As Venturi's ""gentle manifesto for a nonstraightforward architectur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expresses in the most compelling and original terms the postmodern rebellion against the purism of modernism.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s serve as historical comparisons and illuminate the author's ideas on creating and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was the winner of the Classic Book Award at the AIA's Seven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Book Awards.
  • 巨型建筑设计之谜

    作者:[日] 高桥俊介

    当巨型建筑矗立在眼前时,我们除了感到惊叹,也会好奇:它们是如何拔地而起的?遇到地震、台风时会不会倒掉?那么高会不会容易遭受雷击?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建筑,却以巨大完美之姿立于一方,与之相望之下,探求其秘密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从金字塔、台北101大楼到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从艾菲尔铁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到世界最长的桥明石海峡大桥,世界上的巨型建筑都隐藏了许多建筑与科技的奥秘。通过本书,你将了解巨型建筑的演进过程与技术发展,并发现原来每一座巨型建筑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对于巨型建筑,我们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渴望:它们是如何拔地而起的?遇到地震、台风时会不会倒掉?那么高会不会容易遭受雷击? 从金字塔、台北101大楼到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从艾菲尔铁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到世界最长的桥明石海峡大桥,世界上的巨型建筑都隐藏了许多建筑与科技的奥秘。 本书以图释的方式以及珍贵的图片,为你解析世界知名巨型建筑的特殊之处和秘密所在。
  • 墙垣边的人类

    作者:尉陈

    建筑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熔建筑艺术、文化学、史学、哲学和心理学于一炉,对人类文明历程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 作者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切入,在对“建筑”这一文化对象的诸属性及与其相关的一些文史典故、美学观点进行讲解的同时,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对东西方建筑艺术的总体特征、细部差异及其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阐述。
  • 建筑母语

    作者:汉宝德

    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适当的交会点,是当今中国建筑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主舵手”,作者对六十年来台湾建筑界面对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所做的因应予以梳理、评析,对“传统”与“现代”的内涵作了精要的阐释,也将自己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娓娓道出,希望对多元社会中的年轻一代有所帮助。
  • 欧洲建筑纲要

    作者:(英) 佩夫斯纳

    《欧洲建筑纲要》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接触的建筑物为中心,讲述了建筑的故事。自1942年问世以来,《欧洲建筑纲要》这部著作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佩夫斯纳生前曾多次修订,使此书与时俱新,保持生机。时至今日,它并未随着作者的离世而失色,仍然是学习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读物。
  • 西方建筑的意义

    作者: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西方建筑的意义》是挪威著名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的系列研究著作之一。该书史料翔实,史论精辟而独到,对西方建筑历程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它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研究建筑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方法。《西方建筑的意义》主要内容有12章,再加上前言及后面的理论总结,全书共有14部分。在前言部分,作者开宗明义,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他对建筑的基本认识。在主体部分的章节中,作者分别从景观与聚落、建筑类型、建筑细部、建筑空间、建筑语汇、典型作品、建筑意义等方面对不同时期的建筑做了全面的分析。这些方面是一个整体在不同层面的反映,它们共同构成了特点时期典型的整体建筑现象。在正文之后,作者对全书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分析了意义、建筑、历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确了其观点。
  • 庵上坊

    作者:郑岩,汪悦进

    本书以山东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为考察对象,从追溯它的建造缘由入手,讲解它的建筑式样和装饰题材;由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既而分析它的表面与实际功能;以这座牌坊为例,揭示了清代流行起来的建筑样式“贞节牌坊”的隐匿意义:虽然建造的名义是为纪念那些籍籍无名的妇女,但这些牌坊并没有提供表彰对象的真实生平,其真实功用乃是作为地方富豪彰显和增强一己势力的载体。在富贵吉祥的装饰图像和庄正醒目的匾额题词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说的故事…… 作者对这一典型题材进行过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参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历史语境下清晰勾画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种形式的话语及其彼此间复杂的关系;在精心铺叙的种种故事之间,巧妙地穿插着对于许多理论问题新颖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说呈现了丰富灵动的历史文化景观,堪称见微知著。作为艺术史、建筑史的个案分析,本书将历史、建筑、雕刻、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等诸多领域融于一炉,篇幅精短然而颇见功力;配有插图106帧,以亲自测绘和访查拍摄为主。这使本书同时成为一本具有亲切感的图文艺术书和文化旅游读物。
  •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作者:郭黛姮,宁波保国寺文物保管所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进一步了挖掘了保国寺的文化内涵,是至今对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诠释最为全面、学术水平最高的一部权威专著,为明确保国寺大殿在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奠定了基础。全书分为研究、保护、文献三部分,是在一系列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书中还配有绘制精美的实测图和细致入微的照片。该书 作为2003年“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献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誉,并被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重点大学、图书馆等收录。 该书的保国寺大殿测绘图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1980-1981年间完成,当时参加这项工作的有徐伯安、郭黛姮、楼庆西等。这次对其中的主要图纸重新核对并做电子文件;寺内其他建筑根据保国寺文物保管所保存的图纸,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在现场修正、补测、重绘,同时完成了保国寺在宋代的寺院建置及大殿形制复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参加绘制图纸的有萧金亮(大殿现状、复原图,宋代寺院平面复原图)、王巍(天王殿图、新建山门图、总图)、周宜宁(法堂图)、威薇(藏经楼图)、张颖(钟鼓楼图、念佛堂图)等。
  • 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

    作者:伍江

    内容提要 上海近代建筑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近 代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政 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探索上海近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动 因,寻求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轨迹。本文对近代上海各时期的建筑技 术发展、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中表现出的风格特征进行了 全面的考证与论证,并将其置于世界近代建筑史的大背景与上海近代 史的大环境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试图展示一部较为 完整、较为全面、也较为系统的上海近代建筑史。可供建筑、规划、历史 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筑爱好者阅读参考。
  • 现代建筑

    作者:(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本书是对20世纪的建筑及其起源的一次全面审视,1980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赞誉,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1985年本书再版时,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增添了新的内容。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充,补充了最新的内容,并对当前特别重要的领域和论点进行了考察。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也经过重新审订和扩充。 本书资料翔实,涵盖了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丰富而精致的图片,令本书的阅读更加直观;客观而精到的论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建筑与音乐、绘画、哲学的内在联系也更可感知。
  •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作者:罗小未,等

    本书结合介绍非洲、美洲、欧洲、亚洲、自原始社会起、厉经古代、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直到十八世纪出现的建筑典型实例,对国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进行系统评述。全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简明扼要,是大专院校建筑专业重要的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工作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赵辰等

    本书内容包括:建筑界的蝴蝶;跟童寯先生读书;回顾与顾盼;“新建筑”还是“革命”;巴黎美术学院(布扎)教育体系在美国和日本的变形;折中背后的理念;理想主义与社会现实;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历史与现代性;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地位与价值;建筑与东方主义/国家主义;建筑与筑造、造家与造化;“必然性”的启示;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黄作燊与他的建筑教育思想;童寯与南京的建筑学术事业;政治的文化
  • 建筑理论史

    作者: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是一部对欧洲与北美最为重要的建筑理论观念所作的具有先驱性的评论式综览。它详细介绍了自维特鲁威以来的世界建筑历史和理论,揭示了许多个世纪以来的建筑理论所展现的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克鲁夫特教授在书中对于每一位重要的建筑理论家的阐释,都是奠基在他对于原始文本的亲自阅读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文本中包括了维特鲁威的,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者们那些论著、实用手册和范例模式性书籍,一些乌托邦哲学的或更为宽泛的美学、考古学或文学著作,和较为晚近时期的建筑师自己的一些表述,也关联其中。外文文献的引证,都是用的英语译文,并在尾注中附上了所引段落的原始文本。 图例是建筑理论著述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包括了200多幅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图版实例。书中还附有充实可信的尾注,以及极其丰富的参考文献目录。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于1985年以德文版的形式问世,随即又出版了英文版。《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因其宏大视野的主题以及在这一专题领域中所具有的国际性影响已成为世界性经典著作而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对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具有极好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一本极好的研究世界建筑历史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适用于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
  • 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国外建筑理论译丛)

    作者:〔美〕查尔斯﹒詹克斯 卡

    后现代主义建筑 1955 詹姆斯·斯特林 《从加尔什别墅到雅乌尔别墅:1927年至1953年作为国家建筑师的柯布西耶》 1956 詹姆斯·斯特林 《朗香教堂:勒·柯布西耶的教堂和理性主义危机》 1960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1961 N·约翰·哈布瑞肯 《支撑结构:代替密集型建筑》 1961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1962 奥尔多·范·艾克《“十次小组”启蒙书》 1965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不是树》 1965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建筑意向》 1966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 1966 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1969 查尔斯·詹克斯 《符号学与建筑》 1970 贾恩卡洛·德卡洛 《建筑学的公众性》 1972 查尔斯·詹克斯和内森·西尔弗《局部独立主义》 1972 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斯蒂芬·艾泽努尔 《向拉斯韦加斯学习》 1975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崛起》 1975 罗伯·克里尔《城市空间》 1975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 1975 约瑟夫·里克沃特《装饰不是罪过》 1976 阿尔多·罗西《模拟建筑》 1977 黑川纪章 《建筑中的新陈代谢》 1977 肯特·G·布鲁默和查尔斯·W·穆尔《人体,记忆与建筑》 1978 莱昂·克里尔 《理性建筑:城市的重建》 1978 安东尼·维德勒《第三类型学》 1979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 1980 多洛雷斯·海登 《没有性别歧视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对房屋,城市设计和人类分工的思考》 1980 查尔斯·詹克斯《迈向激进的折中主义》 1980 保罗·波托盖西 《禁欲主义的终曲》 1980 西特《关于西特哲学的注解》 1982 迈克尔·格雷夫斯《象征性建筑风格的一个实例》 1982 奥斯瓦尔多·马赛厄斯·翁格尔斯《建筑主题》 1983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关于批判地域主义:保守建筑的六要点》 1983 卢西恩·克罗尔《建筑的复杂性》 1984 孟菲斯《孟菲斯理论》 1987 黑川纪章 《共生哲学》 1989 史蒂文·霍尔《固定》 1991 弗兰克·O·盖里《自宅》 1991 长谷川逸子 《建筑——另一种自然事物》 1991 埃里奇·欧文·莫斯《你能告诉我什么样的真理》 1993 弗兰克·O·盖里《巴黎,美国文化中心:一次采访》 1993 杰弗里·基普尼 《致新建筑:交迭学说》 1993 格雷格·林恩《建筑的曲线:交迭的、弯曲的和柔韧的》 1996 矶崎新《岛国美学》 1996 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的13点主张》 后现代主义生态建筑 1969 伊恩·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 1979 西姆·范·德莱恩和斯特林·邦奈尔《整体设计》 1984 安妮·维斯顿·斯普林《花岗石的花园》 1984 南希·杰克·托德和约翰·托德 《生物建筑、海洋方舟和城市农业:生态学作为设计的基础》 1986 哈桑·法赛《天然能源与地方建筑》 1987 杨经文 《热带的城市地方主义》 1990 克里斯托弗·戴《灵魂的场所》 1990 詹姆斯·瓦恩斯 《建筑的宣言》 1991 象设计集团 《设计的原则》 1991 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 《绿色建筑》 1992 威廉·麦当诺 《汉诺威原则》 1993 彼得·高霍 《下一个美国都市》 1994 杨经文 《生物气候摩天大楼》 1996 希姆·凡·德·瑞和斯图尔特·考沃《生态设计》 传统建筑 1969 哈桑·法赛 《穷人的建筑》 1976 罗伯特·马奎尔 《传统的价值》 1977 大卫·沃特金 《道德与建筑》 1978 布鲁塞尔宣言《欧洲城市的重建》 1980 莫里司·库洛特 《用石头重建城市》 1983 季米特里·波尔菲里奥斯《古典主义不是一种风格》 1984 莱昂·克里尔 《建筑物和建筑学》 1984 罗伯特·AM·斯特恩《关于风格、古典主义和教学法》 1984 威尔士王子殿下《皇家建筑师学会祝辞》 1986 亚历山大·楚尼斯和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的古典主义:悲剧性的功能》 1987 威尔士王子殿下 《大厦讲演》 1989 杜埃尼+普莱特-紫伯克《传统社区发展法令》 1989 昆兰·特里 《建筑和神学》 1989 威尔士王子殿下 《英国印象》 1992 城市村庄团 《城市村庄》 1994 艾仑·格林伯格《为什么古典建筑是时髦的》 1994 罗杰·斯克卢顿《虚无主义时代的建筑原则》 晚期现代主义建筑 1954 菲利普·约翰逊 《现代建筑的七个支柱》 1955 艾利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和西奥·克罗斯比《新野兽主义建筑》 1956 保罗·鲁道夫 《建筑形式的六个决定因素》 1960 雷纳·班纳姆 《第一次机器时代的理论和设计》 1962 锡德里克·普赖斯 《活动和变化》 1962 艾利森·史密森和彼得·史密森夫妇《“十次小组”启蒙书》 1964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 《形式的合成逻辑》 1964 阿基格拉姆 《一般结构》 1964 约翰·海杜克 《声明》 1964 槟文彦 《巨厦》 1966 超级工作室 《微观事件/微观环境的描述》 1968 彼得·库克 《一个英国城镇的变形》 1969 雷纳·班纳姆 《环境优良的建筑》 1969 路易斯·I·康 《宁静和光线》 1969 锡德里克·普赖斯 《无规划》 1972 彼得·艾森曼 《薄纸板建筑》 1973 曼弗雷多·塔夫里 《建筑和乌托邦》 1975 菲利普·约翰逊 《促使我赞同的东西》 1975 皮亚诺+罗杰斯 《声明》 1976 莱昂内尔·马奇 《设计的逻辑和价值的问题》 1985 理查斯·罗杰斯 《对建筑的观察》 1990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满足秩序的要求,构造案例》 1991 安藤忠雄 《建筑视野之外》 1994 彼得·赖斯 《工程师的任务》 1994 伊恩·里奇 《结合性好的建筑》 新现代主义建筑 1976 彼得·艾森曼 《后功能主义建筑》 1977 伯纳德·屈米 《建筑的乐趣》 1978 库珀·希墨尔布劳 《宏伟废墟的将来》 1978 雷姆·库哈斯 《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再生宣言》 1979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终结空间》 1980 库珀·希墨尔布劳 《建筑必须绚烂夺目》 1981 伯纳德·屈米 《曼哈顿手稿》 1982 扎哈·哈迪德 《随机对任意》 1983 扎哈·哈迪德 《89°》 1983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无创造性的标志》 1984 彼得·艾森曼 《古典时代的终结:尽头的结束,开始的结束》 1986 约翰·海杜克 《一个建筑师的思考》 1988 库珀·希墨尔布劳《我们的躯体在城市中消散》 1988 杰弗里·基普尼斯 《无理性形式》 1988 马克·威格利 《解构主义建筑》 1991 丹尼尔·李贝斯金德 《倒置X》 1992 彼得·艾森曼 《视野的展开:电子传媒时代的建筑》 1993 威尔·艾尔索普 《朝向实用乐趣的一种建筑》 1993 汤姆·梅恩 《相连的孤独》 1993 利伯斯·伍兹 《宣言》 1994 雷姆·库哈斯 《都市化怎么啦?》 1994 雷姆·库哈斯 《大:或是过大而带来的问题》
  • 现代建筑

    作者:曼弗雷多・塔夫里,弗朗切斯科·达尔科

    《现代建筑》描述了近百年来建筑与城市设计领域内的沧桑变化。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建筑领域内所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快和如此复杂是史无前例的。从单体建筑到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建筑大师们所倡导的国际式景观;民族主义与极权主义建筑;社会工程建设;城市化;以及由新艺术、立体派、风格派和未来派所影响的的建筑等等,所有这些变化、试验与融合都是在这卷丰富的著作中所要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