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古典

  • 李清照

    作者:卫淇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是作家卫淇的词作赏析新作。风格浪漫唯美。《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精选易安词作33首,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始,至《好事近(风定落花深)》结束。通篇以闲话家常、婉约诚挚的笔法评析、阐释,娓娓道来,不生涩,没有说教,只是一个学者探询的目光,向世人展现一位女词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喜怒哀乐,她的命运多舛,她的才高运蹇,她所经历的林林总总。一切都在词中,在卫淇的笔下,似乎每一个跳动的字符下都蕴含着说不尽的故事。
  • 古典诗文绎读 西学卷·古代编(上、下)

    作者:刘小枫 编选

    《大学素质教育读本•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套装上下册)》是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专业的本科生提供的通识教育的基础教材。从研读西方古典诗文的历代经典作品入手,打破文、史、哲的分科,以叙述性强的原典导读贯通西方学问史。收入了从荷马(约公元前8世纪至7世纪)到但丁(公元1265-1321年)约两千年间二十余位大学问家的经典作品导读。每篇导读从作品的某个局部入手,进入作品内层以点带面地解析文本,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典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原典。 《大学素质教育读本•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套装上下册)》收入的大部分解读文章译自西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是我国顶级学者的经典之作。
  • 古诗源

    作者:(清)沈德潜 辑,孙通海参 校点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选编的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诗选集,全书共十四卷,录诗七百余首,因基内容丰富,篇幅适当,笺释简明,遂为近代以业流行的古诗读本。
  • 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

    作者:梁海明 (译注)

    本书将三十六计分成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六套,每一条计包括“计名探源”、“原书解语”、“注释”、“用计例说”和“按语阐释”五个部分组成。
  • 知君用心如日月

    作者:杨紫陌

    从来没有一本书,这样阐述画意。 从来没有一本书,可通过一幅画,让我们走到古人的生活里,如此气安而静,如此丽色闲情。 《知君用心如日月》以独特角度,对宋元明清以来传世名画中的场景及人物、故事细细品赏,那时人语、那时欢颜、那时深巷、那时庭院,宛如历历在目。幽亭绿苔、纤纤足痕中有多少被淹没的心事、多少曲尽的心意,皆被作者用深婉悱恻的情绪一一品读出来。文字悠柔、意境幽微,亦古亦新、亦华亦素。世俗的画在这里有了厚重的生命,有了人世的三味……
  • 宋词三百首

    作者:吕明涛、谷学彝评注

    宋代是我国词创作的鼎盛期。现在可考的宋代词人有一千四百余家,共计作品两万余首。由上彊村民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具有代表性的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注释的其他部分,除了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
  • The Odyssey

    作者:Homer,荷马

    The epic tale of Odysseus and his ten-year journey home after the Trojan War form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greatest works of Western literature. Confronted by natural and supernatural threats - shipwrecks, battles, monsters and the implacable enmity of the sea-god Poseidon - Odysseus must test his bravery and native cunning to the full if he is to reach his homeland safely and overcome the obstacles that, even there, await him.
  • 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作者:蔡义江

    《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蜚声海内外,自问世以来印刷已逾百万册,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列为汉文必读参考书。《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即是以其为基础改编而成。书中收录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形式的文字。
  • 納蘭詞箋注

    作者:(清)纳兰性德著

    一 前言 二 纳兰词笺注卷一 1 忆江南 2 赤棘子 三 纳兰词笺注卷二 1 采桑子 四 纳兰词笺注卷三 1 雨中花 2 鹧鸪天 五 纳兰词笺注卷四 1 水调歌头 六 纳兰词笺注卷五 1 忆王孙 七 纳兰词繁琐哲学注补遗一 八 纳兰词笺注补遗二 九 附录一 十 附录二 十一 附录三
  • 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

    作者:西岭雪

    《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是西岭雪续红三部曲的第一部,此书以酷似曹雪芹原著的艺术品味和语言风貌,严格遵循曹雪芹原著的诸多伏脉和脂砚斋批语对八十回后情节的诸多评介作为依据续写而成。此书充分展现了西岭雪在小说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艺术上的深厚功力,写得既缠绵悱恻又波澜壮阔,堪称古今《红楼梦》续书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极品。《黛玉之死》的作者西岭雪,是我国近年涌现出来的极具创作实力和文化思想底蕴的青年女作家,不仅才力过人,其作品的题材涉猎范围之广和创作速度之快,在当今的文学界亦属罕见。仅两千年以来的短短六七年间,她在同时担任两本畅销杂志主编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版了近四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现代题材小说、历史小说、传记文学和散文集等,而且发行业绩可观。故被《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评者誉为当今之“文学奇人”。《黛玉之死》的评者邓遂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脱颖而出的新锐红学家之代表人物,曾受到茅盾、周汝昌、冯其庸等老一辈学者的高度评价,也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他在学术上建树颇丰,成绩斐然,尤其对《红楼梦》早期抄本脂评本和脂砚斋批语的研究极为深入,对《红楼梦》的校勘有突破性贡献。他对《释梦斋评西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的评点,亦融入了他在红学尤其是红楼探佚学及文艺理论、文学鉴赏等方面的诸多未发表的新见,加之文笔优雅机趣,读来发人深省,堪与西岭雪的高质量《红楼梦》续书相映生辉。
  • 三国演义(上下册)

    作者:[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上下)》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字: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九尾龟

    作者:张春帆

    《九尾龟》系晚清著名的艳情小说,其内容主要是描写妓院情况与嫖客的狎妓生活,曾被胡适称之为“嫖界指南”。在十二集一百九十二回的鸿篇巨制里,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妓女、流氓、帮闲、腐吏、商贾、戏子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叙述了刁妓讹诈、庸臣弄权、官商勾结、公报私仇等奇奇怪怪的事件,深刻刻画了中国近代都市生活的众生相,充分反映了晚清社会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意义。作品语言典雅、情节曲折,那时而出现的吴语方言,又极生动地把人物的神韵表现出来,所以此书刊行后,立即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至于又有《九尾狐》、《九尾鳖》等模仿之作编印出来。
  • 聊斋志异

    作者:(清)蒲松龄,马冰 点校

  • 古小说钩沉

    作者:鲁迅

  • 品花宝鉴

    作者:(清)陈森

  • 何典

    作者:张南庄

    自清乾嘉问世以来,两百年间众说纷纭,毁誉不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大即将关门,刘半农出版此书以自救。且作狂语:“凭你是天皇老子乌龟虱,作者只一例的看做了什么都不值的鬼东西。”因而引发一场文坛大战,被陈源攻击为“大学教授而竟堕落于斯”。 鲁迅怒而撰文:“即便我是怎样的十足上等人,也不能反对他印卖书。”并极赞此书“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 人对世间流传的不可靠话,爱问此出何典,意思是莫非大天白日说鬼话也。原因乃是清代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所著的《何典》,书中一个一个两脚行走的动物,无一属于人类,说的是鬼话,干的是鬼事,吃的是鬼饭,看的是鬼戏,怀的是鬼胎,做的是鬼官。 新版《何典》为新世纪第一部名家评点插图本。野莽指点鬼府,笑说红尘,句句幽默,字字入骨,可令国人大笑而长悲。
  • 封神演义

    作者:许仲琳

  •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 流水浮灯

    作者:锦瑟

    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惊鸿一瞥。十个来自古代经典著作的传奇故事,蕴涵了深入中国文化骨髓的各种元素,经锦瑟情感丰沛,婉转深入的笔触重新诠释,再次绽放出绮丽妖冶的魅力。然而,这些传奇又不仅仅属于古典文化——作品不遗余力地展现着那些在这个时代失落已久的爱与美,情与义,以及人生哲学,让人轻易便窥视到烦嚣世界中心底的缺失,望向更璀璨的生命光源……愿《流水浮灯》属于心灵属于爱情,属于青春和生命。
  • 姑妄言

    作者:曹去晶

    《姑妄言》是辽东人曹去晶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长篇章回小说,但从未见于文献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残抄本在上海一露鸿爪。六十年代,全抄本在前苏联被发现,但国内学者尚无法看到。九十年代《姑妄言》全刊本在台湾面世,一面世即引起学界轰动。《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瞻、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经济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国本土未见记载、在域外沉睡了一百五十年的《姑妄言》的发现与出版,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俄学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 沉睡域外迹难求 1963年,前苏联汉学家李福清教授开始调查苏联所藏中国章回小说及俗文学作品版本。这次调查收获颇丰,第一天就发现了东方研究所所藏《石头记》八十回抄本,即著名的“列藏本”《石头记》。接着,李福清教授发现不少俗文学目录未著录的俗文学作品(鼓词、弹词、子弟书、大鼓书等),还有一些章回小说的版本。这些作品,在当时堪称大全的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和日本大冢秀高编的《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都未见著录。李福清教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意义重大、类似发掘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掘藏工作。随着调查的进展,1964年李福清教授在苏联最大的国家图书馆——列宁图书馆的抄本部门,又意外发现了一部奇特的章回小说——二十四卷全抄本《姑妄言》。 《姑妄言》是怎样的一部书?又是怎么来到俄国的?这更是一段曲折动人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俄国学者收集、保留中国古籍的满腔热忱和严谨的态度。《姑妄言》在中国本土没有得到完整的保存,却完整地保存在域外,这要归功于俄罗斯的科学家康·安·斯卡奇科夫(Skachkov)。 1848年,俄罗斯派遣在当时以博学著称的斯卡奇科夫,来到北京的俄罗斯东正教教馆,从事一项在教馆设置天文台的任务。斯卡奇科夫非常珍视这次了解古老的中国文化的机会。他来到北京之后,马上开始学中文并搜集中国书籍。他对书籍的兴趣广泛。为了完成俄罗斯帝国交给他的任务,他购买大量有关天文、地理、水利的著作。除此之外,他还购买文学、宗教、历史、经济、语言、哲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的书籍,还有各种历史地图。他甚至还购买了有名的一些藏书家如徐松、姚文田、姚元之等人的藏书。斯卡奇科夫不但购买当时刊刻出版的书籍,还购买未刊刻的旧抄本。正是由于他对中国书籍兼收并蓄的态度,全抄本《姑妄言》才得以被他购买并保存在俄国,并最终于一百五十年后回归故土,在相关学术领域掀起一阵惊喜的浪潮。 当年,全抄本《姑妄言》与斯卡奇科夫的所有藏书一起运回俄罗斯,在俄国虽几经波折,幸免于流失。1863年,斯卡奇科夫回到俄国之后不久,就想把他收藏的中文书卖给教育部,但教育部不买。他又询问当时俄国唯一的研究东方文化的机构——科学院亚洲博物馆的态度。非常遗憾,尽管当时最有名的汉学家V.P.Vasilev也写信给科学院,证明斯卡奇科夫的一千五百多部中文藏书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但科学院限于经费不足,最终,也没有购买。1867年,斯卡奇科夫把他的藏书交付给圣彼得堡皇家公共图书馆,请其代为暂时收藏。直到1873年,一个与中国做贸易(在汉口买茶叶)的西伯利亚城大商人A.Rodionov,以获得政府的一枚勋章为条件,付钱购买了斯卡奇科夫的中文藏书,并捐赠给莫斯科Runjantsev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图书馆就是列宁图书的前身,1990年改名为俄罗斯国家图书馆。 斯卡奇科夫的中文藏书自此睡在图书馆的一隅,很多年都没有人去做整理编目的工作。1914年、1925年日本汉学家羽田亨博土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pelliot)教授分别到莫斯科看过斯卡奇科夫的中文藏书,但他们都是历史学家,只注意到斯卡奇科夫收藏的历史资料,并没有注意到包括《姑妄言》在内的文学书籍。1937年,列宁格勒博物馆的汉学家V·N·Kozin接受列宁图书馆的邀请,来此整理斯卡奇科夫的收藏。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整理工作只好停止。Kozin死于列宁格勒围城之时。二十多年之后,列宁图书馆邀请在东方研究所工作多年的老汉学家A·I·Melnalknis于业余时间到馆整理斯卡奇科夫收藏的旧抄本并编纂书录。1964年,当李福清教授来到列宁图书馆抄本部门浏览此处所藏中文抄本之时,Melnalknis从斯卡奇科夫收藏的抄本中取出几部文学作品,推荐给研究中国文学的李福清。李福清教授打开一个较大的纸盒子,里面放的就是二十四册的抄本小说《姑妄言》。 深谙汉学的李福清教授,自然明白这些中文抄本的重要价值。他撰写了《中国文学各种目录补遗》一文,公布了包括《姑妄言》在内的一批未见著录的中国文学作品及版本,发表在《亚非民族》杂志1966年的初刊号上。可惜,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等种种原因,这一发现可能根本就没被中国学者看到,更谈不上引起中国学术界应有的注意。1974年,莫斯科东方文学出版社出版Melnalknis编的《斯卡奇科夫所藏中国手抄本与地图书录》,仔细记录了斯卡奇科夫收藏的抄本及手绘的地图、风俗画三百三十三种。其中著录有《姑妄言》,注明抄本是几个人抄的,有人写楷书,有人写行书;第二卷、第二十一卷有中国收藏家的图章;用的纸是“仁美和记”和“仁利和记”两个纸厂的;注明每册缺哪一页(如第八册缺第十七页和第十八页)、哪一页撕掉一块等。Melnalknis的著录非常详细,但他所编的目录却很少有人使用,苏联国内、国外的汉学家以及中国学者,也都几乎全没注意到。 在俄藏抄本《姑妄言》沉睡异域的同时,《姑妄言》残抄本在中国本土也曾一露鸿爪。1941年,上海藏书家周越然见到一部“清初素纸精抄本”残篇,仅存三回。上海优生学会据以排印出版,并标有“海内孤本”字样。这就是残刊本《姑妄言》。这是《姑妄言》首次公开出版,但书前标明“会员借观,不许出售”,流通范围极小。残刊本《姑妄言》仅有40-41回,相当于全抄本的第18回而不足。周越然所见抄本为三回,上海优生学会只刊印了两回。残抄本后来不知所终。同年,周越然《孤本小说十种》中的第六节谈《姑妄言》残抄本,这是《姑妄言》首次见于公开著录的书籍。但残刊本《姑妄言》和周越然的介绍文字都发表于孤岛时期的上海,一般人很难见到。当时的小说版本目录专家孙楷等人都没有见到,故而也未能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84年,日本大冢秀高教授编印《中国通俗小说改订稿》,记录《姑妄言》是“?卷?回,周越然旧藏”。1987年增补时,著录的仍是周越然旧藏的“素纸精抄本,存第四十至四十二回”。1990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通俗小说书名提要》,据周越然《孤本小说十种》著录了上海优生学会铅印残本,但未见该书。1993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才介绍了残刊本的内容和居士山人序的大意。 六十年代,域外的李福清教授发现全抄本《姑妄言》,国内的学者也颇有耳闻。但因国内学者当时都无缘见到该书,《姑妄言》的真实面貌始终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后。学者们根据自己的耳闻,对此产生一些猜测。李福清曾与孙楷第通信,提到《姑妄言》。孙楷第回信说从未见过该书,因作者署名“三韩曹去晶”,怀疑它是韩国人用中文写的作品。1993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怀疑该书是明末清初的作品。《姑妄言》到底是怎样一部书?虽然四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就有周越然和李福清的著文介绍,但能够见到这些文章的人很少,能够见到残刊本和能够去列宁图书馆翻阅全抄本的人就更少了。1997年,法国学者陈庆浩、台湾学者王秋桂得到列宁图书馆的授权,将俄藏全抄本《姑妄言》收入他们主编的《思无邪汇宝》丛书(精装十册排印),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全刊本《姑妄言》从此面世。 二 品式清奇眼目新 《姑妄言》现存有四个版本: (一)俄藏全抄本《姑妄言》,抄于雍正年间,共二十四册。第一册先是《自序》,后为《曹去晶自评》,再后依次为《姑妄言目录》、《林钝翁总评》、《姑妄言首卷》,再以《秦淮旧迹·瞽妓遗踪》为《引文》,接下来是《姑妄言卷之一》,即第一回正文。以下每册一卷一回,共二十四卷。卷首《自序》题“雍正庚戌中元之次日三韩曹去晶编于独醒园”。卷首《林钝翁总评》署名为“庚戌中元后一日古营州钝翁书”。依此可知作者是曹去晶,书成于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全抄本避康熙讳而不避乾隆讳,应是抄于乾隆之前。 (二)上海优生学会据以排印的残抄本《姑妄言》,存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是清初素纸精写本,每半叶九行,每行二十五字。第四十二回缺首两叶。 (三)残刊本《姑妄言》(非卖品),1944年上海优生学会铅字排印。存一册,为第四十回和第四十一回。封面分三栏,右栏偏上写着双行小字“海内孤本”和大字“姑妄言”,中栏居中写着”优生学会逍遥子校”,左栏偏下写着“会员借观不许出售”。卷首有居士山人所写《邓序》和周越然所写《周序》。 (四)全刊本《姑妄言》,台湾大英百科股分有限公司1997年1月初版。共十册,收入《思无邪汇宝》丛书之中。内容主要以俄藏全抄本为主,以上海优生学会残刊本为参校。第一册卷首有《〈姑妄言〉出版说明》,并附有影印的俄藏抄本和残刊本的一些叶面。第十册以李福清先生撰写《〈姑妄言〉小说抄本之发现》做为后记。 《姑妄言》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奇特的长篇章回小说。形式上引人注目的有两点。其一,小说引文一卷,正文有二十四回,每回三、四万字,全书正文字数九十多万,加上五万左右评点的文字,将近一百万字。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回目是二十四回左右的,正文字数都不超过三十万字;正文将近一百万字的,回目都约有一百回到一百二十回之多。《姑妄言》洋洋近百万字却只有二十四回,说目前来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其二,回目本身很奇特。《姑妄言》每一回的回目都有双重标题,各回除一般章回小说以一对联语为回目外,又有另外一对联语为附目,这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姑妄言》的内容也很奇特。回前《引文》的标题为《秦淮旧迹·髻妓遗踪》,介绍故事发生地点南京的地理、历史、风俗,详细叙述了明朝嘉靖以来当地盛行瞽妓的风俗及原因。从第一回到第二十四回叙说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故事错综复杂,牵涉的人物非常之多,基本上是以许多个家庭为单位,一一叙述这些家庭的来龙去脉、身世经历。内容虽然复杂,也有许多涉笔艳情、夸张怪诞之处,但整个故事脉络完整,时代背景突出,笔墨基本写实,情节新奇有趣,不失为一部煌煌巨著。 小说以梦为开头。书叙明朝万历年间,南京应天府的闲汉到听(字图说)醉卧古城隍庙,梦见城隍神判断自汉至明朝嘉靖年间十殿阎君所未能解决的历史疑案,依据情理,按照情节发展,将一些历史人物各判转世接受报应。其中董贤、曹植、甄氏、武三思、上官婉儿、杨太真、赵普、严世蕃等,转世生在普通平民家庭;李林甫转世为阮大铖,秦桧转世为马士英,明成祖永乐转世为李自成,忠于建文皇帝而被永乐杀害的诸大臣转世为史可法等明末忠臣。这时又有一白氏女子和四个男子的未了情案,也判他们各自转世再结情缘。书中主线就是这转世而来的一女四男的纠葛故事,其中瞽妓钱贵尚情重义,书生钟情忠孝侠义俱全,三个纨绔子弟宦萼、贾文物、童自大最终改邪归正。故事主线围绕着钟情、宦萼、贾文物、童自大这四个家庭展开。书中副线是那一干转世而来的忠奸人物,围绕着他们转世之后的家庭的遭际,依次显现明朝末年魏忠贤专权被杀、李自成造反入京、崇祯帝煤山自尽、弘光帝南京继位、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迅即败亡、满清朝廷入主中原等历史背景,最后以钟情缅怀故国抛妻别子入山甘做遗民的凄婉情绪为全书的终结。 《姑妄言》的结构更是独具风格。书中独特的时间安排,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独树一帜,值得注意。书中的时间安排初看颇显凌乱,其时间安排似乎出现了大面积的错位现象。其实,这是一种独特的错落有致的时空安排,是将史书中编年体形式和纪传体形式揉和在一起产生的结果。书中主线人物(钟情、钱贵、宦萼、贾文物、童自大)的故事,基本上按照编年体的形式展开。这是与绝大多数中国古代小说相一致的。因为深受史书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从一开始(也可以说自始至终)都遵循着编年体的形式。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到《红楼梦》,大致都有清晰的故事纪年可循。《姑妄言》中的主线故事也有清晰的故事纪年可循,但其副线故事的时间安排却如天马行空,随事生发,错综复杂。这是因为,书中副线人物(二级主要人物)的故事,是按照纪传体的形式展开的,往往将一个人物的主要故事集中起来叙述完毕,再回头叙述另外一个人物的主要故事,这其间故事时间就出现了超前和滞后的现象。其实这种时间安排并不是作者的独创,也不是作者无力把握作品结构而出现的瑕疵,而是吸收了史书中纪传体形式的结果。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这种独特的结构和时间安排,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创新和尝试,读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 颉颃《金瓶》书无价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姑妄言》残缺的一小部分刚刚浮出历史的地表,它的艺术风格和重要价值就使有幸阅读的学者大为惊叹。居士山人接到友人送来的《姑妄言》三回残抄本,情不自禁挑灯夜读,认为“虽残篇剩简,犹醇醇有味”。他感到残存的《姑妄言》布局与《醒世姻缘传》有些相似,却没有《醒世姻缘传》的酸腐之气;《姑妄言》的叙事笔调象袁中朗的文风一样轻灵简洁,其中穿插的一些小词,也清新可诵。只是由于残存的《姑妄言》无头无尾,无法得知作者的情况,让居士山人发出深沉的浩叹。周越然也认为《姑妄言》文字的美雅,并不在《金瓶梅》之下,而且《金瓶梅》用北方土白,不易通晓,《姑妄言》用普通白话,更易明白。周越然还认为《姑妄言》的文笔和字数都不在《金瓶梅》之下,但两书的命运却大不相同,《金瓶梅》流传颇广、多受推祟,《姑妄言》却是素无著录、寂默无闻。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令人遗憾的一桩事情。 《姑妄言》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姑妄言》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从《姑妄言》与其它小说的关系来说,依据成书于雍正六年的《姑妄言》,可以考证其它小说的成书年代。书中涉及大量早先或同时的小说。除《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书外,还有《如意君传》、《后西游记》、《灯草和尚》、《锋剑春秋》等。《锋剑春秋》现存最早的是同治年间的版本,因此一般把它看作是乾隆以后的作品。有了《姑妄言》的记录,就可知《锋剑春秋》最迟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出现了。从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姑妄言》的地位也值得注意。一般来说,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到《红楼梦》、《歧路灯》等,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发展趋势是由俗而雅,而成书年代与《红楼梦》相近的《姑妄言》,却逆历史潮流而行,似乎又表现出向《金瓶梅》“俗”的艺术风格回归。这种倾向是《姑妄言》特有的呢,还是古代小说史上犹自涌动着一股我们目前尚不十分了解的暗流?这些课题都值得进一步做深入的探究。从艺术形式上说,《姑妄言》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小说在体制方面勇于尝试的特例。 其次,《姑妄言》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书中正文及批语中提到或引用很多善书、戏剧、小说、鼓子词、唱本、宝卷、吴歌等艺术作品,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文化艺术形态提供了难得的鲜活的标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保留了大量笑话、谚语、古语、俗语、歇后语等俗文化形态,为明末清初的俗文化研究保留了新鲜生动的史料。 另外,《姑妄言》还可以为其它相关学科提供研究素材。《姑妄言》中保存了丰富的社会史料,既有对当时人们生活情态、风俗制度的生动描述,还有对当时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对忠实的记载。不但可以从中复制明末清初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社会生活。还可以对历史经济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为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记录大量艳情内容的世情小说,《姑妄言》还反映了当时的复杂多样的性风俗和性心理,保存了一些房中理论,记录了许多具体例证,为当前方兴未艾的性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 开辟草莱拭宝光 正因为《姑妄言》具有上述诸方面的重要价值,故而全刊本《姑妄言》一面世,就迅速引起有关学者的足够重视,相继发表了一些研究论著。 学者们首先对《姑妄言》的版本进行了探究。陈庆浩先生执笔的《〈姑妄言〉出版说明》,全面介绍了《姑妄言》的作者、评者(以林钝翁为主)、版本和内容。李福清先生撰写的《〈姑妄言〉小说抄本之发现》,详细报导了俄罗斯所藏全抄本的来历。这两篇文章载于台湾排印本《姑妄言》的首尾两册。王长友先生比较了残刊本和残抄本的异同,发现了残抄本有三回而残刊本只有两回的原因,即上海优生学会所印的非卖品排印小说,大多为艳情、淫秽之作如《浪史》等等,《姑妄言》残抄本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讲崔命儿淫乱丧生的故事,较为完整,第四十二回讲宦萼行善的故事且有残缺,故舍弃第四十二回不印。王长友先生认为残抄本当抄于乾隆年间,晚于抄于雍正年间的俄藏本数十年。他在比勘了俄藏本和残抄本(残抄本已遗失,但残刊本基本保持了残抄本原貌)之后,发现残抄本的删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改体制。俄藏本每回四万字,一正、一附两对回目。残抄本则把原书的一回在情节转移接榫处锯解开来,把体制特异的《姑妄言》变得如常见的章回小说那样每回万把字,一对回目。(2)去附加。俄藏本带有大量批语,在批语和正文之间穿插有大量诗词、小曲、故事和笑话,残抄本则删去了所有的批语和部分的艺术穿插。(3)删情节。牵涉明末清初时事的相关情节,在残抄本中都被删去。(4)改故事。残抄本的删改人根据自己对人物、情节的好恶,对原本人物故事作了一定的修改。从版本研究的角度,王长友先生推测出《姑妄言》不传于世的原因,即“《姑妄言》既涉及明末历史,有大量违碍语,又有出格的淫秽描写,是双料禁止对象,嘉庆、道光以后当然难以存活”。 《姑妄言》作者研究也初步展开。陈益源先生因担任《思无邪汇宝》的执行编辑,在校勘《姑妄言》俄藏抄本的过程中,觉察到作者曹去晶有利用大量现成素材的习惯,遂留心加以考证。通过广泛仔细的比勘,陈益源先生发现《姑妄言》直接拿来做为写作素材的《留溪外传》、《滇游记》、《黔游记》,竟同为江苏江阴人陈鼎的著作,陈鼎曾辑《明季殉难诸大臣姓名录》五卷、《东林外传》二十四卷,而《姑妄言》也痛斥魏忠贤党人,同情东林党人(如第八回),曹去晶和陈鼎的关系值得继续探讨。另外,《姑妄言》还大量采用《峒(奚谷)纤志》、《滇行纪程》、《东还纪程》做为写作素材,《峒(奚谷)纤志》的作者陆次云曾任江阴县知县,《滇行纪程》、《东还纪程》的作者许续曾是江苏华亭人,循着这些线索爬梳典籍,可能对研究《姑妄言》的作者以及成书过程大有帮助。王长友先生在1998年天津中青年学者红学会议上所做的发言中,认为曹去晶应当是丰润曹氏家庭中的一员。因为丰润曹氏家族中,曹潜字去非,曹洁自去尘,等等,依此类推,曹去晶的真名可能也是水偏旁的某字。王长友先生在另外一篇短文中认为作者曹去晶和评者林钝翁可能本是一人。 至于长篇小说《姑妄言》的文学性质,陈庆浩、陈益源、黄卫总、何天杰等都认为是一部“集大成的艳情小说”。张俊先生在《清代小说史》中,根据《姑妄言》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场景,把它归为世情小说中的家庭生活类作品。 《姑妄言》与时代相近的其它小说之间的比较研究,也陆续展开。如前所述,在《姑妄言》残抄本被发现的时候,居士山人就觉察到《姑妄言》与《醒世姻缘传》的布局相似而风格不同,周越然先生也觉察到《姑妄言》和《金瓶梅》的内容相近而语言风格不一。美国哈佛大学黄卫总先生也注意到《姑妄言》与《醒世姻缘传》的许多相似之处,他还发现《姑妄言》与《红楼梦》之间也有值得注意的关系,譬如两书的作者都来源于东北,都对江南生活很熟悉,故事主要发生地都是南京等等。王长友先生也认为《姑妄言》是与《红楼梦》靠得最近、关系最直接的一部长篇小说。比如,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姑妄言》和《红楼梦》的创作、批点、传抄,都曾在一群亲友中进行,这简直成了由北而南的曹氏家庭的风尚。从结构布局和思想内容上来看,《红楼梦》讲“假”与“真”,《姑妄言》讲“妄”与“不妄”;《红楼梦》以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隐括全书,《姑妄言》以醉卧听城隍断狱暗伏故事,《红楼梦》和《姑妄言》都对现实持强烈的批判态度,都持尊女抑男的反传统观念。 《姑妄言》在学术史上尤其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有了初步的探讨。何天杰先生认为《姑妄言》的作者以因果轮回的观念来建构小说的框架,企图重建道德信仰体系,但却无力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底,这种现象可以从对整个封建末世失望的伤感文学之潮的背景上去理解。而《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批判现实主义巨著,正是在这一伤感主义之潮的基础上产生的。 《姑妄言》的语言研究也有了成果。王长友先生注意到,《姑妄言》运用的语言,并不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常见的文白相杂的语言,而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一种是文言或文言气息颇重的书面语言,另一种是几乎可称纯粹的口语化的白话语言,这两种语言在《姑妄言》中是交互并存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语言,是由人物性格的叙事功能决定的。描写景物、夸饰某些事物和描写文人或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物的活动或心理、语言时,描写神仙鬼怪时,《姑妄言》运用的是文言或半文言的叙述描写,其它地方运用的则是流利准确而简洁的白话。《姑妄言》的人物语言更是多彩多姿,各具个性,比如钟情出言稳重诚挚,钱贵雅洁深沉,贾文物咬文嚼字,邬合敏捷圆滑,等等。另外,《姑妄言》大量运用谚语、古语、俗语、歇后语,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简明活脱,也使运用这些语言的下层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姑妄言》的语言风格是特异的,曹去晶在语言艺术的运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成就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姑妄言》中出现的艺术形式方面的研究也有起步。陈益源先生对《姑妄言》中的荤笑话进行了考察。他统计了《姑妄言》中荤笑话的数量,考察了这些荤笑话的来源,指出《姑妄言》正文笑话数量是《金瓶梅》中笑话数量的三、四倍,荤的色彩也更浓厚,很能切中“不亵不笑”和“对景发笑”的笑话原理,体现了曹去晶运用口语素材的写作技巧。荤笑话的运用和保存,也是《姑妄言》的重要价值之一。 就《姑妄言》的研究现状来说,成绩是可喜的,已经涉猎的范围比较广泛,覆盖了版本研究、作者研究、横向比较研究、纵向考察研究、语言研究、文本研究等多个领域。但总的来说数量还很有限,一些领域的研究还仅出现一篇论文。这与《姑妄言》全刊本出现较晚、阅读人数有限、研究时间较短等因素都有关系。从研究前景来看,已经开拓的领域尚需深入研究,期待着进一步的繁荣;还有广阔的研究领域等待着有志者的开辟和耕耘。关于《姑妄言》作者的研究,目前还仅仅处于举步的阶段;关于《姑妄言》与其它小说之间的比较研究,还远远没有全面展开;关于《姑妄言》在古代小说史上地位的研究,实际上还未真正着手;关于《姑妄言》的文本研究也还远远不够。另外,《姑妄言》中含有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可以为社会学、民俗学、历史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案例,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未有人涉猎。随着《姑妄言》版本的不断增多,阅读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领域的不断加深和拓展,《姑妄言》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一定会获得深入而广泛的探究。《姑妄言》这部几乎消失于历史浮尘之中的煌煌巨著,也一定会甩落埋地下的泥土气息,和《金瓶梅》、《红楼梦》等一度遭厄的优秀之作一样,重现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