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刘香成
-
China after Mao
Liu Heung Shing was born in Hong Kong in 1951. Three years later, he returned to China, settling in Fuzhou in the southeastern province of Fujian. There he received his early education, moving back to Hong Kong in 1962 to attend high school. In1971, Liu enrolled at New York City's Hunter College where he studied political science and journalism. H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photography in his final year at the college in a course taught by renowned Life magazine photographer, Gjon Mili. His childhood exposure to drawing and painting enhanced his understanding and enthusiasm for photography, and in 1976, following his graduation from Hunter Colege, he became Mili's apprentice. During this unique experience, Liu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Mili's editorial and aesthetic ideas. In 1976, Liu began working for Time magazine on assignments in China, starting with a story on the death of Mao. Five years later, he joined the Associated Press, and now travels extensively through China, writing as well as photographing for AP -
中国梦
【刘香成镜头下的中国1983-2013】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很多当今的中国人来说,1978 年经济改革的曙光仿佛就在昨天,在刘香成,这位普利策奖获得者的摄影图片中,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距离今日已如此遥远。照片捕捉到的大江南北的一幕幕日常景像,对那一代中国人来说,是无比珍贵和熟悉的生活写照。三十年间,现代化进程已经渗浸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和瞬间,刘香成也在持续地记录中国的巨大变化。 「推荐语」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中央电视台记者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 中文网 -
中国1976—1983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将近200帧照片,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短短八年时间拍摄的照片合在一起,展现了当时的中国所走过的、从“文革”后的困境中解脱的复兴之路。拍摄这些照片的时间到现在已经30年了,今天的中国经过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现代化国家。刘香成的照片就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影像记录。 这些珍贵图片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香港Asia 2000出版社1987年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公司修订。此书是首次出版的中文版。 -
中国梦:刘香成摄影三十年(平装版)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很多当今的中国人来说,1978 年经济改革的曙光仿佛就在昨天,在刘香成,这位普利策奖获得者的摄影图片中,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距离今日已如此遥远。照片捕捉到的大江南北的一幕 幕日常景像,对那一代中国人来说,是无比珍贵和熟悉的生活写照。三十年间,现代化进程已经渗浸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和瞬间,刘香成也在持续地记录中国的巨大变化。 「推荐语」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中央电视台记者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 中文网 -
China After Mao
刘香成自1977年到1981年间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
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为纪念辛亥百年,本书将来自全球的大量珍罕历史图片汇集成册,以独特的视角,帮助历史学家反思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创性事件。其中许多照片乃首度披露。 慈禧太后、康有为等保皇派,梁启超等立宪派,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袁世凯这类军阀,严复、蔡元培之类的教育家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如何认识,不断在海内外学者中引发睿智而激烈的辩论。海峡两岸均在欢庆重要的周年纪念日,但对辛亥革命遗产的解释却不尽相同。抛开派别的分歧,所有中国人都将那段动荡岁月视为“百年忧虑”或“百年屈辱”,其中蕴含的情感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通过历时一年对全球范围内公共展馆和私人藏品的梳理汇编,本书旨在为国人打造一部可信的“集体记忆”。协助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为中美关系铺平道路的亨利•基辛格最近写道,即使最具开放思想的中国国际主义者都认为,中国过去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决定了她如何参与世界事务、如何界定在其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本书将通过所收集的影像,为今天与未来的读者塑造1850—1928年间中国日常生活、历史事件与社会巨变的视觉叙事。它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
Shanghai
Shanghai is a visual history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modern China as witnessed by this romantic city. The end of the Opium Wars in 1842 effected a dramatic transformation, turning a sleepy backwater into a bustling treaty port. Over the intervening 160 years, Shanghai has been shaped by outside forces - foreign concessions, Japanese invasions, the arrival of the Communists and the cult of Mao, they have all played their part in sculpting today's Shanghai. China's turbulent history is traced through Shanghai's evocative, beautiful, and sometimes painful images. As we reach the present day with its helter-skelter development, lavish wealth is juxtaposed against grinding poverty, and documented through the lenses of Shanghai's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artists. Told through rare official archive photographs, images taken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 new commissions, and co-author Liu Heung Shing's own work, Shanghai is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the most beautiful of China's cities. Shanghai will be available in both hardcover and paperback, and will be for sale inside the Shanghai hall of the World Expo 2010.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1842-Today)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全世界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讲述了现代上海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被视作现代中国形成的缩影。本书编著者为上海这座极富魅力的城市提供了一部完美的视觉历史。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她俗艳,然而美丽;虚荣,但又高雅。上海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卷,中国与外国的礼仪和道德相互碰撞,东西方的最好与最坏在这里交融。” 1934年出版的《上海大全》(All about Shanghai and Environs)是上海最早的旅游指南之一。那本书中这样描述鼎盛时期的上海:19世纪中期到来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已经成功地在这片黄浦江边的淤滩之上创造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对于外国殖民者来说,上海最初是作为鸦片贸易中转站发展起来的;对于清政府来说,上海则标志着民族被奴役的屈辱。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由此在上海等地获得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对历届中国政府来说都是国家的耻辱,也是他们后来竭力斗争以期甩掉的帽子。 在过去的近170年间,虽然历经了外敌入侵、民族解放战争、内战以及自然灾害,上海始终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充满着相反相成的对立与矛盾。今天,正如对19世纪的冒险家和创业者而言的那样,“上海”依然是时尚、文化、商业和机会的代名词;只不过,现代上海是由当代中国企业家和各方汇集此地的人民而不是外国投机者所创造的。 ★ 本画册图片丰富,可作为单位或个人珍藏用书。本书的摄影图片时间横跨近200年之久,从上海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对外通商口岸,至20世纪30年代成为“东方巴黎”的辉煌历史,再到抗战“孤岛”、1949建国之后“大跃进”,直到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大陆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侧影。这本文化和历史凝聚的珍品佳作,作为收藏品是再合适不过了。 ★ 作为世博会企业联合馆特邀制作的画册,可作为单位或个人礼品用书。2010年世博会期间,预计将吸引总共70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作为主办方的上海,献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同时还有她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而如何向那些对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游人清晰而明了地展现上海的历史风貌,这本画册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 这本由著名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主编的画册,可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学习用书。刘香成和凯伦·史密斯都是国际上著名的摄影师和文化艺术大家,他们所创造的众多作品得到过国际上知名艺术家和组织的认可,刘香成作为普利策奖获得者,其新闻摄影作品背后所折射的历史和文化视野更为世人所称道。 ★ 画册作为历史的剪影,可作为对于上海的文化和历史有兴趣的读者的参考用书。上海正如很多人所评论的那样,是中国变化的一个缩影,这里不仅是江河汇聚之地,也许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之所。她的历史值得学习,她的文化业值得考量。这本画册展开的是一幅历史的画卷,今天世博会作为一个历史的节点同样是对上海历史的小结,而这本画册也可以说是这个节点的一次漂亮的回眸。 -
壹玖壹壹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为纪念辛亥百年,本书将来自全球的大量珍罕历史图片汇集成册,以独特的视角,帮助历史学家反思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创性事件。其中许多照片乃首度披露。 慈禧太后、康有为等保皇派,梁启超等立宪派,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袁世凯这类军阀,严复、蔡元培之类的教育家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如何认识,不断在海内外学者中引发睿智而激烈的辩论。海峡两岸均在欢庆重要的周年纪念日,但对辛亥革命遗产的解释却不尽相同。抛开派别的分歧,所有中国人都将那段动荡岁月视为“百年忧虑”或“百年屈辱”,其中蕴含的情感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通过历时一年对全球范围内公共展馆和私人藏品的梳理汇编,本书旨在为国人打造一部可信的“集体记忆”。协助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为中美关系铺平道路的亨利•基辛格最近写道,即使最具开放思想的中国国际主义者都认为,中国过去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决定了她如何参与世界事务、如何界定在其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本书将通过所收集的影像,为今天与未来的读者塑造1850—1928年间中国日常生活、历史事件与社会巨变的视觉叙事。它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
上海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她俗艳,然而美丽;虚荣,但又高雅。上海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卷,中国与外国的礼仪和道德相互碰撞,东西方的最好与最坏在这里交融。” 1934年出版的《上海大全》(All about Shanghai and Environs)是上海最早的旅游指南之一。那本书中这样描述鼎盛时期的上海:19世纪中期到来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已经成功地在这片黄浦江边的淤滩之上创造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对于外国殖民者来说,上海最初是作为鸦片贸易中转站发展起来的;对于清政府来说,上海则标志着民族被奴役的屈辱。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由此在上海等地获得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对历届中国政府来说都是国家的耻辱,也是他们后来竭力斗争以期甩掉的帽子。 在过去的近170年间,虽然历经了外敌入侵、民族解放战争、内战以及自然灾害,上海始终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充满着相反相成的对立与矛盾。今天,正如对19世纪的冒险家和创业者而言的那样,“上海”依然是时尚、文化、商业和机会的代名词;只不过,现代上海是由当代中国企业家和各方汇集此地的人民而不是外国投机者所创造的。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1842-Today)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全世界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讲述了现代上海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被视作现代中国形成的缩影。本书编著者为上海这座极富魅力的城市提供了一部完美的视觉历史。 -
China, Portrait of a Country
World, meet China The People’s Republic seen by 88 Chinese photographers This book brings together a vast selection of images by Chinese photographers since 1949, giving readers a visual journey across the great People's Republic; edited by esteemed photojournalist Liu Heung Shing, longtime Associated Press correspondent and Time magazine contributor. In post-Mao China, late Chinese leader Deng Xiaoping urged his one billion countrymen 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Taking its cue from Deng's overture, China today is the leading economic story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process by which China navigated the path from periphery to a central position in world affairs dominates the debate about Asia and China's relationship to the western world. Pulitzer-winning photojournalist Liu Heung Shing charts the visual history of sixt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1949 to 2008), and along the way aims to illustrate the humanistic course. Via work by 88 Chinese photographers, this collection of images shows how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blossomed in spite of enduring previous decades of extraordinary hardship. When China opens the curtain at the summer Olympics in 2008 and the world’s focus falls upon Beijing, these photographs will serve to map out the remarkable road the Chinese have traveled to rejo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help place the images in context, also included are a map of China, drafted and prepared by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 chronology listing all the major political events in China since 1949. The photographers: Cai Shangxiong, Chen Jie, Chen Ling, Chen Man, Du Xiuxian, Feng Jianguo, Gu Shoukan, Guo Kai, Han Lei, He Yanguang, Hong Ke, Hou Bo, Hu Yang, Huang Yimin, Ji Lianbo, Jiang Jian, Jiang Shaowu, Jin Alfred Cheng, Lei Yu, Li Lang, Li Nan, Li Zhensheng, Liu Heung Shing, Liu Zheng, Lu Guang, Lu Yuanmin, Luo Xiaoyun, Lu Beifeng, Lü Nan, Lü Xiangyou, Meng Zhaorui, Peng Xiangjie, Qin Wen, Qiu Haiyin, Qiu Yan, Ren Wen, Rong Rong and Inri, Ru Suichu, Shi Xunfeng, Tang Desen, Wang Fuchun, Wang Jie, Wang Jinsong, Wang Shilong, Wang Wenlan, Wei Dezhong, Wei Roxun, Weng Naiqiang, Wu Jialin, Xiao Chuan, Xiao Ye, Xiao Zhuang, Xie Guanfei, Xie Hailong, Xing Danwen, Xu Jingxin, Xu Xiaobing, Yang Shaoming, Yang Shizhong, Yang Yankan, Ying Fukan, Yong He, Yu Deshui, Yu Haibo, Zeng Nian, Zhang Dali, Zhang Peng, Zhang Yaxin, Zhao Cunying, Zheng Pingping, Zhou Cao, Zhou Jiandong, Zhou Yue, Zhu Yan and Zhuang Hui. About the editor: Liu Heung Shing’s journalistic involvement with China runs parall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Following the 1979 China-U.S. diplomatic normalization, Liu was Time Magazine’s first photojournalist based in Beijing. His first story was on the death of Mao Zedong. He has worked as a foreign correspondent for the The Associated Press in Beijing (1979-1983), Los Angeles (1983-85), New Delhi (19851-89), Seoul (1989-1990) and Moscow (1990-1993). Liu is the author of China After Mao (Penguin 1982), and USSR: Collapse of an Empire (Associated Press 1992). In 1992 he share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Spot News Photography on the coverag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n 2005 French Photo magazine named Liu Heung Shing one of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About the contributing authors: James Kynge is an award-winning former journalist in Asia for 20 years. His book, China Shakes the Worl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19 languages and selected as Goldman Sachs/Financial Time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in 2006. Karen Smith is an art historian specialising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he has written widely on the subject and is the author of Nine Lives: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 (Scalo, 2006 / Timezone 8, 2008). She also curates exhibitions, including The Real Thing, Tate Liverpool, 2007, and Chinese Photography and Video, Kunstmuseum Wolfsburg, amongst others. She is also on the advisory board of Three Shadows Photography Art Center in Beijing. She lives in Beijing since 1992 -
上海
“上海,是一个充满了美妙的矛盾与奇异反差的国际大都会。她俗艳,然而美丽;虚荣,但又高雅。上海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卷,中国与外国的礼仪和道德相互碰撞,东西方的最好与最坏在这里交融。” 1934年出版的《上海大全》(All about Shanghai and Environs)是上海最早的旅游指南之一。那本书中这样描述鼎盛时期的上海:19世纪中期到来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已经成功地在这片黄浦江边的淤滩之上创造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对于外国殖民者来说,上海最初是作为鸦片贸易中转站发展起来的;对于清政府来说,上海则标志着民族被奴役的屈辱。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由此在上海等地获得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对历届中国政府来说都是国家的耻辱,也是他们后来竭力斗争以期甩掉的帽子。 在过去的近170年间,虽然历经了外敌入侵、民族解放战争、内战以及自然灾害,上海始终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充满着相反相成的对立与矛盾。今天,正如对19世纪的冒险家和创业者而言的那样,“上海”依然是时尚、文化、商业和机会的代名词;只不过,现代上海是由当代中国企业家和各方汇集此地的人民而不是外国投机者所创造的。 《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1842-Today)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全世界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讲述了现代上海如何由各种力量塑造而成的故事。同时,这一过程也可以被视作现代中国形成的缩影。本书编著者为上海这座极富魅力的城市提供了一部完美的视觉历史。 -
中国:1976-1983
“中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故事,有无限的可能。我只能用很小很小的细节,来讲述它。” 后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将近200帧照片,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短短八年时间拍摄的照片合在一起,展现了当时的中国所走过的、从“文革”后的困境中解脱的复兴之路。拍摄这些照片的时间到现在已经30年了,今天的中国经过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现代化国家。刘香成的照片就是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影像记录。 这些珍贵图片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香港Asia 2000出版社1987年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公司修订。此书是首次出版的中文版。 -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一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 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 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抓住了多重矛盾的幽默与讽刺,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有趣而难以捉摸。这个集子使得刘足以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比肩。” ——夏伟(Orville 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国部负责人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中文网 -
壹玖壹壹(软精装版)
第一部全面反映清末民初百年沧桑的大型历史画册 [ 编辑推荐 ] ●著名摄影家、普利策奖华人唯一得主刘香成先生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第一次以视觉影像的形式勾勒出这一时期政治、社会、民生等的变迁,直观而立体地呈现了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本书展现了海内外近代中国影像档案收藏的最重要作品,分别来源于世界顶级图片社、档案馆、博物馆及重要的私人收藏,有1/3以上是首次发表。在厄内斯特•莫理循、方苏雅、路得•那爱德、小川一真等来华摄影师、传教士和探险家的镜头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 作者遍访全球、动用可观资源对这些珍贵的照片进行了第一次综合的、全面的、大规模的、细致的整理、分类和研究,从上万件弥足珍贵的影像作品中精选四百来张汇聚成册。与以往只是单镜头“老照片”的简单合集不同,本书更像是一部综合的纸上历史纪录片,依次呈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武昌起义、军阀混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细节。高标准的国际化设计思路,最新的影像修复调整技法,结合前沿的高端印刷装帧手段,完美地再现鲜活的历史画面。精装版采取限量印刷发行,极具收藏价值。 ● 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继《壹玖壹壹》精装版后再次同步推出软精装版,发行范围覆盖全球华文世界。 [ 推荐语 ] 这本书很出色。为了这本书,刘香成走遍全球,从珍稀的影像收藏中挑选作品。这些照片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一百年间动荡的历史,使得这本书焕发出灼热的光辉。 ——詹姆斯·金奇,《中国震撼世界》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 这本非凡的影像集呈现了中国与西方超过一个世纪的激烈冲突。刘香成遍访世界各地的影像收藏,为这个处于现代性风口浪尖上的国家的官员、学生、掏耳工做了一次悲壮、刺激的影像挖掘。这本书是一个时代的独特视觉历史呈现,那个时代至今仍持续塑造着中国人的情思。 ——何伟(彼得·海斯勒),《寻路中国》作者 1911年是中国走向现代的第一步。虽然事实上的皇帝不断出现,可是皇帝的名义谁都不敢用了。我们希望中国再向前走一步,既没有皇帝的名义,也没有了事实上的皇帝。 ——周有光,109岁老人,《朝闻道集》作者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影像就渐渐成为历史书写的一部分。以图证史,图文互证,相互阐释,历史越来越丰富、真实、生动。这就是《壹玖壹壹》的意义。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书中的每一页,刘香成和他所选的摄影作品都捕获了紧张、欣喜、悲伤和羞耻。简而言之,这就是一部中国的近代人文史。一种纯净、简约的高贵赋予这些影像以生命。 ——罗恩·嘉维斯,罗恩·嘉维斯全球公司的负责人和创立者,原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执行总编辑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将取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其中三分之一为第一次披露),编辑成册,全面呈现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动荡巨变的中国百年近代史,期望能帮助历史学家、读者直观地认识、思考这段历史,回顾反思其间的辛亥革命这一开创性事件。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是必然,还是偶然?慈禧太后、康有为等保皇派,梁启超等立宪派,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袁世凯这类军阀,严复、蔡元培等教育家……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不断在海内外学者中引发激烈的辩论。各地学者对辛亥革命遗产也有不尽相同的解释。抛开派别的分歧,所有中国人都将那段动荡岁月视为“百年忧虑”或“百年屈辱”,其中蕴含的情感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作者通过历时一年对全球范围内公共展馆和私人藏品的梳理汇编,用真实的影像重现近一个世纪的“集体记忆”,这些历史的印记可以帮助认识现代的中国。曾协助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为中美关系铺平道路的亨利·基辛格写道,即使最具开放思想的中国国际主义者都认为,中国过去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决定了中国如何参与世界事务、如何界定在其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本书通过所收集的影像,为今天与未来的读者塑造1850—1928年间中国日常生活、历史事件与社会巨变的视觉叙事。它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在这里,人们可以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