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艺术评论&理论&艺术史

  • 二十世纪艺术之书

    作者:[英] 费顿出版社

    现当代艺术是一面现实之镜,镜子里是每一个“你”

    全景式现当代艺术图鉴,尽览莫奈、毕加索、弗里达、霍克尼等500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45种风格流派,来自26个国家、超过90个艺术机构提供的500幅作品高清大图……

    ‍ 编辑推荐

    ☆ 全景式现当代艺术图鉴,美学爱好者的灵感之书

    500个艺术家,42种风格流派,来自26个国家、超过90个艺术机构提供的500幅作品高清大图,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达达、波普……20世纪的艺术创新颠覆传统美学,突破大众想象,每翻开一页都是一次新的头脑风暴,足不出户领略世界艺术风潮。

    ☆ 费顿出版社精心打造,再版十余次的“艺术经典”

    国际艺术出版领导者费顿出版社重磅打造,“艺术之书”经典系列之一,继《艺术博物馆》《艺术三万年》之后的又一本重量级大开本艺术出版,全球现当代美术馆热潮下的看展必备书目。

    ☆ 文字精简、功能性强,现当代艺术不再是“看不懂”的艺术

    每幅图片配有艺术家的风格解读和作品的创作背景,附录部分帮助读者轻松梳理繁杂的艺术主义和流派,注重全书呼应,完美的图文比例打造轻松阅读体验,人人都可看懂20世纪艺术。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艺术之书》是对二十世纪艺术的一个全方位记录。它在包含标志性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是未来艺术方向的一种指引。500位艺术家按字母顺序并列,每一位艺术家配都有其权威作品的彩色图版,并附上精辟的文字,阐明了图像和创作者的情况。书中的交叉引用帮助读者建立艺术家之间的联系,书最后的博物馆和画廊目录列出了向公众展出的作品。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邀请大家探索艺术不断扩展的边界的书。

    媒体推荐

    “这本图文并茂、按字母顺序排列的500位现代艺术家的庆典,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

    ——《泰晤士报》

    “揭开了20世纪艺术的神秘面纱。作为一本有用的基本参考书,它以易于使用的A—Z格式记录了你可能需要了解的每一位艺术家。”

    ——《家居廊》

  • 古画新品录

    作者:黄小峰

    《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中国古画的品读。作者选取了流传于世的35件国画作品,以皇宫、市井、生灵、山水、历史、眼睛、身体为线索,将35篇研究文章归纳为7个单元。这些作品并不限于美术史中的名人名作,还有湮灭无闻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风俗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等多个领域,如《祥龙石图》《踏歌图》《早春图》《瑞鹤图》《流民图》等等。作者从最基本的作品研究层面出发,详细剖析画面内容,并结合文学、风俗、政治、历史典故等,解读作品隐藏的内涵,例如《祥龙石图》中的多重景观,《纺车图》中关于家国理想的隐义,《早春图》背后的政治与时间,《瑞鹤图》中的“瑞鹤蓝”,等等。通过层层深入的“解读”,作者揭示出平面画作隐含的深意——画家本人的巧思、情怀,一幅画诞生时的社会景观,当时的风俗习惯,上至帝王、下至乡野村夫的所思所想,等等——向我们呈现出千百年前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观。

  • 物·画·影

    作者:[美国] 巫鸿

    ◆ 编辑推荐

    ·

    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

    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崭新视角串联奢侈品、绘画和影像

    聚焦全球贸易流通中关于镜像的视觉想象与艺术创造

    ·

    ◆ 内容简介

    ·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 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

    ◆ 专业评论

    ·

    在巫鸿的研究里,穿衣镜这一不为传统艺术史关注的器具获得了新的生命,它的“物”与“像”串联起世界贸易、新的再现媒介和现代人多元化的自我表达方式,同时也对艺术史的叙事本身提出新的要求。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他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的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不仅如此,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甚至在对世界范围内整个美术史学科的走向产生重要的作用。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巫鸿教授有关中国美术的相关研究,跨越上古与中古时期的墓葬美术、宗教美术与传世书画艺术,兼及史前时代的玉器文化与当代实验艺术,其开拓领域之广、研究力度之深,可谓前所未见。他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当代人类学的思维与视角,创造性地将绘画、雕塑、器物与建筑有机整合为一体,从而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美术史学科的、能够打通微观研究和宏观叙事的“中层研究”方法论体系,使图像、器物与建筑空间的研究能够与人和时代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相联通。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

    巫鸿并未把艺术品作为多样而变化中的世界观的图解。相反,艺术品在他手里成为了历史中的演员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历史的标志物。

    ——伊万兰•卜阿(Yve-Alain Bois,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前系主任,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

    巫鸿希望的,是通过分析美术材料本身找到一条可以跟随的线路,寻找视觉材料内在的演变路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美术演变的轨迹从这些概念中剥离出来,在美术中说明一个精神性的“中国”。

    ——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

    巫鸿先生在解读中国画史名迹时不仅注意重新审视传统的读画方式和内容实质,还充分注意到绘画媒介形式的物质性特征,将绘画置于一种由创作者、观赏者共同参与动态过程,从而丰富和提升了鉴赏这幅名画的内涵和意义。

    ——赫俊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

    ◆ 媒体评论

    ·

    巫鸿认为作为处理历史材料的研究者,终能够改变西方中心格局、建立全球性美术史的途径并不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推演出一套理论话语,而是通过对于历史的具体的作品,通过考古材料,通过历史上的书写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多元性的美术史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雅昌艺术网

    ·

    巫鸿是一个有着特定的视角和兴趣,并将这种视角和兴趣沿用到极为多元的研究对象之中的学者。

    ——《燃点》

    ·

    在如今更趋多样化的美国学界,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可谓是活跃的一个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研究领域跨越了古代与现当代的壁垒,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并互为借鉴。

    ——《艺术新闻(中文版)》

  • 石涛画语录

    作者:窦亚杰

    石涛是画史上为数不多的全能型的人物。他工山水、花卉、人物,擅长书法、篆刻,并精于园林假山。在清初画坛上与弘仁、髡残、八大并称“清初四僧”。享有很高的声誉。石涛一生云游各地,各个时期境遇不同,艺术风格多变。他的山水画直接影响到近现代画家黄宾虹、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张大千等人,他们无不从石涛艺术中汲取营养并加以发展,而又各具面貌,终成一代大师。   石涛的绘画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他的《石涛画语录》和大量的题画诗、画跋中。《石涛画语录》采用了近乎“文赋”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绘画思想,铺陈语句来阐明同一个问题,语言华丽而玄虚,读起来有点含浑生涩,比较难以理解,但真知灼见不乏其中,影响巨大。俞剑华《石涛画语录注解》、杨成寅《石涛画学本义》等著述可参看。另杨成寅辑有石涛画跋若干条,一并附于后,供读者参阅。
  •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

    作者:范景中,郑岩,孔令伟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内容简介: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祝贺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并向来自中外学术界的学者、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考古与艺术史是两门不同却又相亲的学科。两门学科在学科关注目标、体系建构和一些基本方法上判然有别,但在资源和成果方面有许多共享的地方。它们共同摄入的领域有田园考古,有文物、器物、图像和文字的研究,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它们之间彼此错叠,又彼此交融的状况,正好构成了我们人类与自身历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网。这种联系的网络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知;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姿态和不同的思考;承接着史学研究的不同体系和方法,并与自我文化发展模式及活化的传统等根源的问题相关联。 正是由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的深刻关联,以及今日时代视觉文化研究所面临的深刻的转型。去年10月,我们也是在这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成立之时,在原来的美术史研究方向基础之上,我们正式提出了三个新的研究方向: 针对图像时代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着眼于今天视觉生产、视觉消费及其文化结构的研究,我们提出视觉文化研究方向; 针对城市进程中公共文化创意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提出艺术策划与行政研究方向: 针对考古学、博物馆学以及民俗学等交叉学科研究,对美术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提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 学院还将这三个新的研究方向来构建具有明确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是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的学科目录上所引的二级学科。这三个研究方向,将构成我们学院具有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将成为我们学院第六个二级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建筑学以及艺术学。
  • 徐邦达集1:古书画鉴定概论

    作者:徐邦达

    古书画鉴定概论,ISBN:9787800474934,作者:徐邦达著;故宫博物院编
  • 当代艺术的危机

    作者:【法】伊夫·米肖

    本书源自1990 年代发轫于法国的一场有关当代艺术的性质、价值与前景的激烈讨论,作者透过那场白热化的论战,拨开繁杂的当代艺术现象,从一个征候式的具体情境出发,指出当代艺术出现的"危机"实质在于:将艺术的现代表征施加于当代艺术,这一模式已经终结,提出我们已经历了艺术乌托邦的终结,正在进入另一种艺术生产与表征的范式。 有意思的是,这部情绪激越甚至愤懑的书既是一部典型的法国书,又是一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书。发生在法国的那场"当代艺术危机"辩论同样在中国产生了反响,并发展出一整套关于"具象表现绘画"的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教学和创作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迄今仍不失其意义。 《当代艺术的危机》于1997 年初版,已在法国再版了5 次,修订了2 次。此次中译本根据第6 次印刷的法文版译出,且作者为中文版读者特地撰写了长达一万余字的"中文版后记",堪称该书迄今为止内容最新、最全面的版本。
  • 当代艺术之争

    作者:(法) 马克·吉梅内斯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面对这一让人困惑的问题,此书围绕1990年代法国爆发的“当代艺术之争”,回顾了1960年代至今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并将危机实质聚焦在美学言论的失效。 面对当代创作,现代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功能日渐式微。分析美学抛开欧陆传统美学“什么是艺术”的本体追问,代之以“艺术在何时、何种条件下出现”的务实提法,独辟新径。但它对艺术的社会背景与批判功能的刻意忽略,也使跳出“只描述,不判断”的教条,重建美学批评维度、重拾审美论证,成为当代美学价值观走出重围的关键。 本书正是有感于此,在剖析当代艺术纷乱景观的基础上,省思各种艺术批评的得失,重构当代艺术的美学批评维度。
  • 后现代之后

    作者:邵亦杨

    《后现代之后:后前卫视觉艺术(修订版)》帮读者解答为什么当代艺术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恐怖的作品?为什么有的作品中甚至有鲜血、烂肉?这还算是艺术吗?难道令人震惊是艺术的目的吗?艺术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前卫艺术再次独占鳌头,绘画“死亡”了很久之后,它怎么又回来了?现代博物馆如何展示这些新的作品?理论如何解读这些作品?新的美学观念形成了吗?等相关后现代相关问题。
  • 穿越后现代

    作者:邵亦杨

    本书以穿越后现代为主题,着重阐释和分析当代西方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趋势,特别是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当代西方艺术如何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困境和面临的新问题,继《后现代之后》之后再次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一个不再受主义和理论束缚的时代已经来临。
  • 艺术即经验

    作者:约翰·杜威

    1931年冬春之际,我应邀到哈佛大学作了十次系列讲座。讲演的科目是艺术哲学,那些讲演是这本书的缘起。这个讲座是为纪念威廉·詹姆士而设立的,我为这本书哪怕是间接地与这个杰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感到莫大的荣幸。在进行这些讲演时,哈佛大学哲学系的同事们始终如一的友善和好客也给我留下了愉快的回忆。 有关这个科目,我在对我所受的影响做出说明时,感到有点为难。这种影响也许部分可从书中所提到或所引用的作者中显示出来。我阅读这一科目的书籍已经很多年了,英文书籍阅读面较为广泛,法文的少一点,德文的则更少一点。我从那些我现在已经无法回忆起来的源泉之中汲取了很多的东西。此外,某些作者对我的影响,要远比书中所提到的大得多。 说明那些直接向我提供帮助的人则比较容易。约瑟夫·拉特纳(Joseph Ratner)博士向我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出处。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博士阅读了第12章与第13章,并提出建议供我自由地采用。欧文·埃德曼(Irwin Edman)阅读了《艺术即经验》的大部分手稿,他的建议和批评使我获益匪浅。悉尼·胡克(Sidney Hook)阅读了许多章,这些章现在的形式大都是与他讨论的结果;特别是论批评的那一章以及最后一章,就更是如此。我最需要感谢的是A.C.巴恩斯(A.C.Barnes)。这本书曾逐章与他讨论过,但他对这些章的评论和批评仅只是他对我的帮助的很小的一部分。在好几年的时间中,我从与他的谈话中得到了许多教益,许多淡活都是在他那无与伦比的藏画前进行的。这些谈话与他的书都是我关于哲学美学的思考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优点的话,那都归功于巴恩斯基金会良好的教育工作。这一工作比起当代包括科学教育在内的各门学科的优秀教育工作来,都是具有开创性的。我为这本书能够成为这个基金会所产生的广泛影响的一部分而感到高兴。 感谢巴恩斯基金会允许我复制一些插图,感谢巴巴拉和威拉德·摩根为《艺术即经验》提供照片。
  •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作者:温迪·贝克特嬷嬷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修订袖珍版)》深入分析三十余幅巨作,包括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伦勃朗的《犹太新娘》、莫奈的《莲池》、凡·高的《自画像》等。由画面放大的局部深入大师的精神世界,揭示作品底蕴,解释绘画技巧。简明扼要,娓娓道来,温雅隽永,耐人寻味,温迪嬤嬤的《绘画的故事》将你引上一段奇妙的文化旅程。帮你理解、欣赏伟大的艺术。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作者:潘公凯 主撰

    透视1840—1999年中国美术及社会的发展进程 为中国近现代美术乃至文化“正名”的理论创新 十年磨一剑的高端研究宏篇大作 为了回应中国艺术自我阐释话语在世界当代艺坛上的缺失状态,使中国经验真正贡献于全人类,潘公凯教授坚守着为中国文化“正名”的宏大抱负,自1999年组建起了“中国 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组,经过数十次各种研讨会的反复论证,在全面反思现代性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类巨变”的“未来视野”为潜在维度,关注“现代事件”本身的“连锁突变”独创性地将“自觉”作为区分传统与现代的标识,以“四大主义”——“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和“大众主义”——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基本形态的理论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
  • 穿越理论与历史

    作者:李军

    本书将所收入的文章分为“美术史”、“文化遗产”和“哲学与美学”三个专辑,以凌空俯瞰的视角和廓然空疏的文风,试图展露我们时代某一局部的精神地形。
  • 新艺术运动

    作者:高兵强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是人类设计和美术运动史上非常独特的相互交错的伟大实践,也是改变了今天我们生活的影响深远的人类活动。之所以将这三场美术运动编撰成书,是因为它们整体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而且将世界从即将陷入工业革命之后的全然机械化、经济化,重新拉回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中,这其中所涉及到的伦理和哲学意味,完全超出了运动本身所提供给世人的外在表象的审美情趣,而上升到了关于人类进化,尤其是意识和思想进步的至关重要的层面。 所以,今天我们来回顾这些实践,其意义不止是为了告诉读者一段真实的历史,更是为了纪念这些运动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他们出于对人类进步的使命感和自发的责任感,以各自的学识和智慧、财富和经验,向世人提出了包括理论和实践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新艺术”(ArtNouveau)一词,只是一个法国艺术品经销商为其商店所起的名字,后来却被用作一个风行30年之久的艺术风潮的名称,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名称把众多的人物及其艺术实践都融纳于其中,他们彼此之间是如此之不同,但我们仍然认可这样一个以“新”字标识其共同特征的统一的标签。 新艺术运动的发生发展,与欧洲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当时的主流时代精神的一种反射,它的目的是突破传统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规范,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契合于当时人们的精神取向的新的美学原则,它对自然世界和自然精神给予格外关注,具有一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但同时又具有极强烈的人文关怀。 对大多数人而青,研究艺术是出于这种强烈的动机,即他们迫切想了解美丽而高贵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能抚慰心灵,升华人类的灵魂。
  •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作者:[英] 迈克尔·苏立文

    近代东西方艺术交流史之权威读本 《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作者、牛津大学荣休院士 迈克尔•苏立文 最富开创性之著作 从16世纪到现代,关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苏立文这本《东西方艺术的交会》无疑是最权威的一部作品,其材料之详尽,论述之清晰,学识之渊博、观察之敏锐,以及思考之深度,举世无出其右者。如同《中国艺术史》和《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一样,苏立文提供给我们的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融会贯通的文化视野,以及对艺术演进脉络的整体梳理和把握。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 中国风为何会风靡18世纪的欧洲宫廷?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基督教与兰学如何影响了日本美术的发展?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虽然更早,为何受西方艺术影响却没有日本大?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 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
  • 青花的世纪

    作者:上海博物馆 编

    《博物新知丛书•青花的世纪:元青花与元代的历史、艺术、考古》配合2012年11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介绍元代青花瓷器、蒙元的历史与考古、近年来重要的蒙元艺术展览等,邀请博物馆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撰写文章,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元青花的艺术成 就及蒙元的历史风貌、社会生活,增进其对元青花的历史背景及蒙元时期文化的深入理解。 本书特点: 1. 全方位介绍元青花的艺术特点、制作工艺; 2. 邀请个领域专家介绍了元代的历史、文化风尚和对外贸易,将元青花置于广阔的时代空间; 3. 配有大量插图,每一件展出的著名元青花藏品都有清晰彩图;
  • 现代艺术:1851—1929

    作者:[美] 理查德·布雷特尔

    《现代艺术:1851—1929》是“牛津艺术史”丛书中文版第三卷,探讨的是西方艺术发生剧变的历史时期,权威性地总结了现代艺术勃兴期间的文化、经济和历史状况。作者扼要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各主要流派: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着重考察的是现代艺术产生的条件、艺术家的回应,图像/现代主义的发展,极有创见地讨论了莫奈、高更、毕加索和达利等人的目标与成就——美与怪诞,并涉及了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主义、国家主义、国际主义及博物馆等问题;围绕再现、想像、感觉和性等问题,本书探讨了各种形式的作品,提供了了解这一时期的美术和摄影的全新门径。布雷特尔的阐释言简意赅、清晰深刻,同时还罗列了许多参考书目,方便了读者更进一步的阅读、研究。 牛津艺术史——西方当代最权威的艺术史丛书,由英语世界顶尖学者撰著,采用开放式的出版理念,已出版三十余种。每种配有百幅以上的全彩精美图版,用前言观点与新颖材料阐述艺术史核心问题,被誉为“通向21世纪艺术史的大门”。 中文首次引进,特邀美术史家易英作为中文版主编。精选了国内艺术史研究界当下最需要的十种专著,侧重于构建出西方艺术史的核心脉络,并兼顾富于当代性的新选题。 现代艺术史的必读书,包罗万象,充满激情,权威性地总结了现代艺术勃兴期间的文化、经济和历史状况。 世界一流美术院校学者:理查德•汤姆逊(爱丁堡大学教授)、史蒂芬•埃森曼(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弗朗索瓦•卡钦(法兰西博物馆馆长)等人郑重推荐。 本书极具新意,用迷人的洞见颠覆了我们对图像现代主义的陈腐臆测。 ——理查德•汤姆逊(Richard Thomson),爱丁堡大学教授 一本不可替代的著作,权威性地总结了现代艺术勃兴期间的文化、经济和历史状况。 ——史蒂芬•埃森曼(Stephen Eisenman),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现代艺术史的必读书,既包罗万象,又充满激情。 ——弗朗索瓦•卡钦(François Cachin),法兰西博物馆馆长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作者:傅雷

    初稿写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傅雷只有26岁,刚从法国留学归国不久,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了教学,他根据留学积累的资料以及多年来钻研的体会,边授课边为学生陆续编写有关世界美术史的讲义,1934年离校后又将讲稿重新整理、补充,写成此书。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家及其名作展开,细述这样一种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
  • 哥特艺术

    作者:罗尔夫•托曼 (Rolf Toman),

    “我们的心总是处在忙碌状态,而且不幸的很少全然独处,所以人类创造图像以寻求内在的抚慰。因此,当我们亲眼目睹一幅绘画作品时,总会触及内心深处并将那份感动反映到我们眼前的作品上。”这段文字记录在13世纪一份最受欢迎的中世纪布道书中,而这段话受欢迎的时期正好切合本书所谈论的时间:哥特时期。在这段以视觉为主的年代,更多的是透过图像来帮助传达,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视觉文化的价值。 《哥特艺术》作者采用全新的现代视觉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将艺术品还原到它所处的历史语境中,去探寻创作它们的初衷,研究那些给石头关注生命的哥特艺术家们及其作品,那些象征神圣的艺术品中所蕴藏的道德的真理,以及在那个神秘而庄严的时代宗教与社会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较于那些兼具百科与学术性质的艺术史论著而言,作者摒弃了包括建筑、绘画、雕塑及工艺品在内的不同艺术流派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传统,突破教科书式离散的架构及叙述方法,以一种生动而特别的组织形式,新鲜而充满感性的文字,跨越时间与领域的界限,还原哥特艺术形成发展的过程,探讨建筑、绘画、雕塑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有趣的是,尽管时代是严肃的,但作者的叙述是轻松的。他以漫谈的方式向人们徐徐讲述了一段有关“哥特”的历史故事,展现了自12世纪至16世纪这近400年间哥特时期欧洲社会丰富的艺术生活及社会形态。 而阿希姆·贝德诺兹,这位将自己定义为“神圣处所的守望者”的天才摄影师,用他的相机成功地记录了当时这些艺术品最珍贵的原始画面。此次,他利用复杂先进的拍摄技术,最大限度清晰直观地再现了那些平日无法看到的艺术品原貌。他试图引领读者尽可能地“靠近”艺术品,甚至带来超越现实的感官享受。翻开每一页,扑面而来的震撼力如身临其境一般,酣畅淋漓地展示了艺术品的魅力。 在资深艺术史论编辑罗尔夫·托曼地带领下,德国专业团队10年心血凝结于此,在这近700幅精美图片中,不仅有整页或全跨页的显著的作品细节,甚至还有多幅长达四页的连续折页,可谓完整勾勒出哥特时期的艺术图景,为读者展示了万物濒于幽暗的哥特时期神学艺术的光辉。是为《哥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