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音乐史

  • 摇滚乐风格

    作者:[美] 凯瑟琳·查尔顿

    音乐史领域通识经典,摇滚乐百科全书式著作

    出版32年来7次修订,国内第一次引进

    囊括500多支乐队、150多种音乐风格

    200多位摇滚明星、135首名曲聆赏指南

    ·

    ◎ 编辑推荐

    ☆ 摇滚乐经典通识读本,出版32年来一直是美国大学音乐标准教科书,了解摇滚乐入门必读

    本书初版于1989年,是美国著名音乐教育专家凯瑟琳·查尔顿的代表作,一经推出即深受美国青少年欢迎,32年来不断修订再版,一直是美国大学音乐课程的教科书、资料书、通识读本书,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

    ☆ 摇滚乐百科全书式著作,囊括150多种音乐风格,500多支代表性乐队,200多位摇滚明星,135首摇滚名曲聆赏指南,一册在手,全面掌握摇滚乐的风格与历史

    《摇滚乐风格——从猫王到披头士》共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时间线索,描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摇滚乐发展的历程和时代背景,介绍了各个时期从山姆·库克到迈克尔·杰克逊、从猫王到鲍勃·迪伦、从蟋蟀乐队到电台司令、从披头士到滚石的数百个摇滚艺人和摇滚乐队;第二条是空间线索,将摇滚乐还原到非洲、南美、中东、西欧、印度,还原到美国南部乡村、西部农场,还原到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孟菲斯,还原到英国、牙买加,追根溯源;第三条是风格线索,囊括了几乎所有摇滚乐的风格种类,从它的起源到zui当代的风格,从大众熟知的的布鲁斯、乡村摇滚、朋克摇滚、金属摇滚到相对小众的迷幻摇滚、南方摇滚、前卫摇滚,再到21世纪的情绪硬核、另类金属、车库摇滚等,多达150余种。

    ·

    ☆ 音乐通识读本,集摇滚发展史、摇滚风格探索、乐理分析、音乐欣赏、音乐社会学于一体,尤其适合系统性的学习。

    凯瑟琳·查尔顿通过《摇滚乐风格》建立了一个由内而外的学习系统,从起源到zui当代的风格提供了一个关于摇滚音乐发展的全新视角。由内,作者带领爱好者深入摇滚乐的每一条历史脉络,追踪每一种风格的主要表演者,分析代表性/经典歌曲的节奏、速度、曲式到唱法、特点以及歌词背后的能指与所指;向外,提供延伸阅读的视角,在每一个年代以概览和年表的方式详细介绍历史和与摇滚相关的社会事件,建立其一个大历史和大社会的框架,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20世纪及以后的摇滚音乐风格。读者可以跟随本书的体例,循序渐进、分门别类聆听与思考,真正做到专业、专门、系统地学习。

    ·

    ☆ 在保证专业性、系统性的同时,也饶有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凯瑟琳·查尔顿对摇滚乐进行了清晰、全面、系统的解构,明确了若干影响摇滚乐发展的音乐风格,并讨论了这些风格中与摇滚乐相关的要素,旨在帮助读者增进对摇滚乐的乐理结构和文化根源的理解,促使他们能够了解这些根源与当今流行音乐的联系。为此,她在书中还设置了“聆赏指南”,细致讲解135首具有代表性的摇滚名曲,读者需仔细听节拍、速度、结构,了解每首歌曲的曲式特点、风格元素以及歌词的字面含义与象征意义,听辨和确认这些基本要素,进而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定义某一风格的特征的。每个章节的结尾,还有“问题讨论”等趣味互动版块,让读者带着问题聆听,有思考地聆听。

    ☆ 国内第一次引进,图文并茂,配有150多幅代表性乐队、摇滚明星照片,尽力还原原作语境

    本书属全新第七版,首次引进国内。封面图为设计师原创手绘写意摇滚,在装帧上贴合现代摇滚风格。收录精美图片超过150幅。内文排版参照原版随文附图,符合读图时代读者习惯。

    ◎ 内容简介

    《摇滚乐风格:从猫王到披头士》是一部经典的摇滚乐通史著作,聚焦摇滚乐的起源到zui当代的风格,为摇滚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书共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时间线索,描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摇滚乐发展的历程和时代背景,介绍了各个时期从山姆·库克到迈克尔·杰克逊、从猫王到鲍勃·迪伦、从蟋蟀乐队到电台司令、从披头士到滚石的众多摇滚艺人和摇滚乐队;第二条是空间线索,将摇滚乐还原到非洲、南美、中东、西欧、印度,还原到美国南部乡村、西部农场,还原到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孟菲斯,还原到英国、牙买加,追根溯源;第三条是风格线索,囊括了几乎所有摇滚乐的风格种类,从它的起源到zui当代的风格,从大众熟知的的布鲁斯、乡村摇滚、朋克摇滚、金属摇滚到相对小众的迷幻摇滚、南方摇滚、前卫摇滚,再到21世纪的情绪硬核、另类金属、车库摇滚等,多达150余种。

    作者凯瑟琳·查尔顿对摇滚乐进行了清晰、全面、系统的解构,明确了若干影响摇滚乐发展的音乐风格,并讨论了这些风格中与摇滚乐相关的要素,帮助读者增进对摇滚乐的乐理结构和文化根源进行理解的同时,促使他们能够了解这些根源与当今流行音乐的联系,并对20世纪及以后的摇滚乐风格有一个历史和社会的理解。

    本书英文原版自1989年初次出版以来,历经七次修订,是了解摇滚乐的百科全书。

  • 隋唐音乐及其周边

    作者:王小盾

    《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作者将中国古代音乐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跨学科地考察中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料,并由此所撰写的系列论文。《隋唐音乐及其周边》就是这系列论文的合集,内容分为“隋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论”、“音乐文献研究”、“中国艺术史短论”四个单元,分别是作者研究音乐学的起点、后续研究以及教学与合作项目中的成果。
  • Music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作者:Paul Henry Lang

  •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

    作者:王小盾

    音乐文献学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书结合作者的学术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知识与方法,具体讨论了传统学术的精髓,也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者胜任文史考据工作的途径。分为进入学术工作的十条经验、学会阅读、利用工具书搜集专题资料等七讲,有近四十幅插图和四个附录。附录部分重点解读了汉文音乐文献在中国古代丛书、类书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的分布。本书文字清新、生动,部分内容采用指导练习的方式,对读者从零基础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学术和音乐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
  • 二十世纪音乐

    作者:罗伯特.摩根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原版引进)》以丰富而详实的内容,巧妙地追溯了二十世纪艺术音乐的众多流派。作者罗伯特·摩根的探讨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德彪西这类标志性的人物开始,接着涉及了查尔斯-艾夫斯和沃恩斯·威廉斯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运动,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和法国六人团所体现的哲性运动,以及自成一体的巨人如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此外,对于各类“主义”——序列主义、简约主义、偶然主义、新浪漫主义和多元主义,也都做了清晰地阐释。 《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原版引进)》分为三个部分一超越调性:从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重构与新体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创新与分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每一部分开头都单列一章介绍当时的社会与思想环境,这是理解那时音乐现象必不可少的背景。全书贯穿着对特定作品的分析,遍布丰富的插图和谱例。
  • 新音乐

    作者:雷金纳德·史密斯·布林德尔

    本书的宗旨,是为1945年以来音乐领域比较大胆的探索勾画出一幅简明的图景。因此,许多大作曲家如布里顿、卡特、科普兰、沃尔顿,甚至斯特拉文斯基,书中都没有提及,他们的作品很难嵌入我的图景。本书对人物的详细介绍也不多,而且我无意讨论任何一位作曲家的全部作品。
  • 外国音乐辞典

    作者:汪启璋

    一本材料丰富、内容翔实而切于实用的音乐词典,是每一个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它既可以为你解答疑难、指示迷津,又可以供你随意翻阅,使你增进知识,获得教益。但一部单卷本的词典篇幅有限,要做到既能提供全球检索的系统知识,又有俯拾即是的参考材料,是很不容易的.本书所依据的《科林斯音乐百科词典》在这一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本书是一部中型的音乐和音乐家词典。本书的编辑方针,是以中、短条为主,兼备长条。本书的在编译过程中,除了修正《科林斯百科音乐词典》中的误论释文、补足疏漏的条目外,还增加了百余条音乐家条目,书中大部分朝鲜、日本、印度音乐家条目、许多苏联作曲家条目、许多著名的当代指挥家、钢琴家、小提琴家和歌唱家条目,都是在编译过程中增补的。为增补新的内容而收集的资料,截至1987年底。
  •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

    作者:(英)肯尼迪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ISBN:9787103025864,作者: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
  • 基督宗教音乐史

    作者:陈小鲁

    人类的宗教音乐文化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的多种形态。历经两千多年所留下的丰富的宗教音乐宝藏,尽管风格样式各异,却折射出人类历史、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多元特质。作者在书中将西方音乐文化之源与古代基督教相联系,着力梳理基督教音乐的历史脉络;将音乐作为基督教的一种神圣表达方式,凸显其内含的“终极的真实,甚至表达人性”的宗教精神。   本书包括:早期基督教音乐、罗马礼仪与单声部圣咏、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教会音乐等。内容丰富,值得查阅。
  •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作者:孙继南,周柱铨

    本书概述了我国自原始社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年来的音乐发展历史。是一部自古贯今的音乐通史性著作。全书由文字、图片、谱例组成。第一至第七章为古代音乐部分;第八章为近代音乐部分;第九章为现代音乐大事记。
  • 古典音乐400年1

    作者:许钟荣,邵义强

    在欧美音乐中,对古典音乐也有多种解释:1、特指自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维也纳古典音乐”。2、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代往前推溯至蒙泰威尔第、维瓦尔第、巴赫、亨得尔为主的音乐,甚至更往前推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3、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代往下延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专业音乐,也就是把浪漫派音乐与民族乐派含括进来。在这个意义上,古典音乐与20世纪初发展出来的“现代音乐”形成一个对应的观念。4、把20世纪初以来非纯粹性的现代音乐也包括在古典音乐的范畴里。在这层意义上,古典音乐与严肃音乐概念相合,而对应着轻音乐、流行音乐与通俗音乐。 《古典音乐400年》这一套书涵盖的范围从16世纪的蒙泰威尔第(1567~1643)到20世纪的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等36位音乐大师,时间的跨度约为400年。 本书以音乐时代为主轴分为八部分。每部分有正册和副册。正册既介绍了作家生平创作,杂以逸闻趣事,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书内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更适应读图时代的阅读需求。副册为乐曲赏析,选择精当,充分考虑到爱乐者的专业需要。 这套丛书的出版是我国目前音乐出版一次空前规模的推出;是国内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专业人士的精神大餐,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和推广,提高民族音乐素养和文化水平有切实帮助。
  • 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

    作者:(美)邦兹

        本书是《西方文化中的音乐史》的精华浓缩本,在音乐史授课中大概需要一到两个学期的学时。 作者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精心选取各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从乐曲本身、相关词曲作者、创作年代以及创作理念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阐释,引人入胜地讲述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使读者得以对音乐的本质、音乐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音乐随时变迁的发展和演进有全面的了解。富于质疑精神的读者会发现,本书中的一些原始资料所披露的事实与当前流行的一些说法多有相左之处,这些有争义的地方恰恰是激发读者生发新的思维和观念的源泉。 本书还节选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乐谱,并在正文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研究性的探讨。“原始见证”“要点关注”“作曲家档案”等精彩栏目活泼生动,丰富了课程内容,增强了本书作为教材的可读性。
  • 西方音乐史

    作者:约瑟夫·韦克斯贝格

    谁发明了音乐?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可是我们相信,最早的音乐人是人类唱出的一支歌。人们一直用他们的声音表现自己的感觉--他们的欢乐和悲哀。想一想大卫王为颂扬上帝而讴歌;教堂里的圣经合唱;早期黑人对痛苦和希望的神圣的表现。所有这些都是音乐。 音乐是一种有益的艺术,它将给试图了解它的人以丰厚回报。这没有什么不同,无论你嗜好巴赫或爵士乐,莫扎特或摇摆舞曲,披头士的节奏或贝多芬的交响曲。如果你开始爱上音乐,你将会发现它会随时把你陪伴。
  • 摇滚乐狂躁的历史

    作者:羅伯.帕默/ 蔡明錕,文鎧威譯

    搖滾樂是種極具美式風格的藝術型式,它以音樂的角度呈現流行音樂與價值觀的革命性改變,是一股如颶風般衝擊著白種中年人的迪奧尼索司式洪流,這股力量勢必要持續震撼好幾十年並導致美國文化的轉型。綜觀其四十餘年來的歷史,搖滾樂本身仍然不斷在自我創造,以挑戰、顛覆、打破舊有教條而建立嶄新的秩序。《搖滾樂:狂噪的歷史》係對於搖滾樂之全觀性的禮讚,除了詳實描述搖滾樂的根源,並且進一步探討圍繞在音樂周圍所凝聚成的「搖滾文化」。 在本書中,羅伯.帕默這位擔任公視搖滾史節目首席顧問的傑出搖滾評論者與音樂家,探求了搖滾樂複雜的創造過程,並深入至叛逆、反主流、多民族的美國文化裡,剖析搖滾音樂之所以成為有生命之藝術的原因。藉著對於其根源與分支的關注,帕默提出一套搖滾史持續發展的流程,並且將許多其所涵蓋的音樂範疇──從藍調與福音到雷鬼、叛客與饒舌音樂──綜合起來寫成這本史上最具洞察力的搖滾史。
  • 十九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

    作者:保羅·亨利·朗格 (P. H. Lang

    Music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 音乐二十讲

    作者:贾晓伟

    西方音乐走过千年历程,从巴赫开始,经过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瓦格纳、勃拉姆斯的创造,在19世纪达到巅峰;到20世纪由马勒、勋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大师开拓,有了全新发展。本书避开教科书式的宣讲,从音乐译本中剔选出宝贵的第一手文献,让读者从全新角度近距离聆听大师。文献里既有大师自述,也有西方思想大家、作家和学者的篇章,编者扼要评点,提供一个别致的读解西方音乐的版本。
  • 古典之外

    作者:吴南

    《古典之外欧美流行音乐大观》是曾是电台DJ的吴南先生,在十三年的时间里,连续主持了一档介绍欧美流行音乐的节目——《风从西来》,深受听众欢迎。在这档节目中,他和听众分享了形形色色的欧美流行音乐,更确切地说,是欧美坊间流传的非古典音乐。在不断地搜集、提炼后,吴南为听众理清了每种流派独特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精确的分类和定义,其实是在无意间做了系统的研究整理工作。和学者做学问的区别是,他是带领大家在聆听中放飞心灵,接近自己的内心。在离开电台走入影视领域后,吴南写下此书,以让这些非古典的欧美音乐在电波之外流动。
  • 一生必知的100年流行音乐经典

    作者:袁野

    如果你喜欢听音乐-请打开CD机;如果你想要了解音乐,请翻阅此书。
  • 音乐像座巴别塔

    作者:[法]迪迪埃·法兰克福

    伍迪·艾伦在《曼哈顿神秘谋杀案》中惊呼:“我一听到瓦格纳的音乐,就想入侵波兰!”这句嘲讽之言的后面隐藏着社会的和历史的一个事实:音乐在制约民众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1870年以后,欧洲各民族显现之时,音乐的民族主义功能增强了。到处都流行着“音乐符合一个民族的心灵并传播归属感”的观念。这是民俗自我臆造的年代。音乐挑战王朝的舆论检查制度,成为一种民族的艺术,男人们和着器乐,在1914年夏季走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