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景迁
-
大汗之国
《大汗之国》(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 -
皇帝与秀才
本书从浩瀚的清代宫廷档案、谕旨、奏折等史料中勾稽出雍正朝著名的曾静案来龙去脉,并参考多种研究著作的记载与分析,用生动的语言明白又幽默地讲述了那个时代惊天动地的文字狱大案,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满清政权何以维持长达二百六十年的统治,其中的重要关键是满人入关之后即逐渐意识到,单凭武力是不足长治久安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思想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接受满人的统治。雍正刊刻印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更蕴含了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本书讲述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形成、流传、禁毁的细腻过程,乃由其间横生的诸多耐人寻味、匪夷所思的枝节,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康熙是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的中国皇帝。他凭恃着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中国?他自周遭的世界学到什么教训?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龙心嘉悦,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龙颜勃怒?身为满族征服者的苗裔,他如何适应于汉人的知识和政治环境,又是如何受到来京西洋传教士所夹带之西方科学与宗教思想的洗礼? 在这本书里,史景迁打破习以为常的线性时间意识,而悠游于故纸堆之间,尝试透过康熙本人之口,述说康熙内心世界的种种欢愉、悚惧、猜疑、懊悔、无奈,乃至于追忆、梦境,俾以深入揣摩康熙的人格特质、心智意念。 -
天安门
谨以本书和我的爱献给我的母亲一个人对于一个这样服从真理而又喜好寻求真理的民族还能要求什么呢?对于这样一个顺从而丰饶的国家,除了由明智而忠诚的人来促成一个贤明的人民和拥有先知、圣者和高贵人物的民族,又能要求什么呢?我们认为离收获的时间还有五个月,其实连五个星期也用不着了;因为只要我们睁开眼睛就会发现战场上战斗已经接近白热化。 ——约翰.密尔顿《论出版自由》 -
追寻现代中国
本书通过对1600年以来中国历史的考察,以作者信守的现代国家概念来探索当西方国家开始步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何以长期徘徊在现代国家行列之外的原因。对历史的追寻远不是本书写作意义的全部,作者更为关注的是对现代中国的解读。 -
王氏之死
史景迁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他的特长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中国历史上的动人片段。这种“讲故事”型的历史学家,与专事考证的史家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王氏之死》篇幅不大,再现的是清初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却惨死在情夫手下。其实,史景迁的汉学功夫不算深,史料运用不算广,文字技巧也不算突出,但我始终觉得,与其关心他怎么讲述一个故事,不如多留心他为何要讲述这么一个故事,是什么东西最初打动了他。拿《王氏之死》来说,也许是王氏那种在动乱年代里显得模糊混沌的生活状态才是真正值得玩味的。 -
天安門
史景迁在此书中以近代中国的一些人物为中心,通过流畅的叙事,展示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在时代变局中的个人选择和身世沉浮,表达了对中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该书在美国和中国相隔近二十年分别印行后,在知识界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全书内容介绍全书共分十三章,以康有为、鲁迅、丁玲三个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穿插了秋瑾、沈从文瞿秋白、徐志摩、闻一多、老舍等其他人物,时间几乎跨越了近代中国的整个历史时期。所有这些人物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了本书的核心。第一章以康有为起草的“公车上书”奏章中“鼓天下之气”为题目,介绍了康有为从甲午战争结束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组织“保皇会”的个人经历;第二章“幻象与暴力”,主要叙述了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和秋瑾参加反清革命直至殉难的过程;第三章题目借用鲁迅的小说集题目“彷徨”,主要内容包括青年鲁迅的弃医从文、康梁与孙中山改造中国的两种不同方式的奋斗以及辛亥革命的爆发;第四章以鲁迅小说《药》中结尾部分乌鸦飞向“远处的天空”的意象作为题目,以沈从文、鲁迅、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在革命后的活动和遭际为主要内容,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为结束;第五章以瞿秋白的文集《饿乡纪程》中的“饿乡”为题,写到了“五四”后青年丁玲对妇女权利的争取和瞿秋白赴苏及投身革命的经历;第六章“赞美天堂”,介绍徐志摩追求个人自由的行为、“科玄论战”以及中国思想界就泰戈尔来华引发的争论;第七章“谁家的小孩儿”,交叉叙述了鲁迅、闻一多、徐志摩和康有为等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思想和行为,涉及了军阀混战、国民党改组、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和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康有为逝世作为结束;第八章以徐志摩的诗句“叫醒了春”作为标题,以国民党“清党”后的文艺界为中心,介绍了闻一多、鲁迅、丁玲和徐志摩等人思想的“变与不变”,特别是丁玲文学创作高峰期的出现以及胡也频的被捕牺牲,结尾部分是徐志摩在空难中遇难;第九章的题目“告别美丽的一切”是瞿秋白《多余的话》中的临终感言,叙述了鲁迅、瞿秋白、丁玲、老舍等人面对时局恶化作出的不同反应,以丁玲秘密前往共产党根据地作为结束;第十章“难胞”,以全面抗战的爆发作为转折点,展示了老舍、闻一多、丁玲等人的思想变化过程;第十一章“整风”,以丁玲在整风中思想改造的转变过程为中心,旁及交待了闻一多思想的激进化直至遇刺;第十二章“新秩序”,主要叙述了1949年后萧军、沈从文、老舍、丁玲等人在新的社会下命运的转折;第十三章“叛教者之声”,时间跨度从“文革”爆发前到“文革”结束,交待了老舍、丁玲、沈从文等人在政治风潮的急剧变化中个人命运的剧烈沉浮,以北岛的诗《太阳城札记》作为结尾。 -
前朝梦忆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ISBN:9787563385393,作者:(美)史景迁 著,温洽溢 译 -
王氏之死
《王氏之死》篇幅不大,再现的是清初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却惨死在丈夫手下。 本书作者则一向偏重在文学性的叙事,试图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以资料而论,《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是本书的重要依据。本书使用的第三种资料《聊斋志异》,属于虚构的小说,作者大量使用来建构清初山东地方民众的心灵图像,从今天文化史研究的立场看来,这种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并治一炉的手法,反而显现了作者的创意和先见之明。通过一幅幅鲜明的图像和具体的描述,我们才真正进入我们曾经靠着抽象的概念徘徊其外的乡村世界,真正走进这些人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与梦幻之中。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