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视觉

  • 大卫·霍克尼

    作者:[英]马尔科·利文斯通

    ◎ 编辑推荐

    ◆涵盖霍克尼60余年艺术生涯,多幅早期绘画作品全收录。

    ◆畅销海外数十年,首部霍克尼传记第四次全新改版,讲述自1981年首版面世后四十年来艺术家描绘世界的新方法。

    ◆权威作者,大卫·霍克尼的挚友马尔科·利文斯通几十年来专注霍克尼艺术的研究,策划大量霍克尼巡回展览,著有《容貌即是一切:大卫 · 霍克尼的肖像画和他的朋友们》等霍克尼专著。

    ◆对艺术家60多年来的各种媒介创作进行了全方位覆盖,包括油画、素描、版画、摄影、舞台设计、视频,以及对造像新技术和新形式的各种试验。

    ◆拥抱霍克尼的“艺术后期”,感受艺术家用新方法、新观念,以及源自毕生经历的娴熟技巧重新激活的艺术创作。

    ◎ 内容简介

    《大卫·霍克尼》是一本关于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艺术的专著,从艺术史学的角度全面审视大卫·霍克尼的作品,深入讲述艺术家在主题、方法、风格与技术上的转变,收录了其六十多年来各种媒介的艺术作品,包括油画、素描、版画、摄影、舞台设计、视频以及对新技术新形式的各种试验。全书包含275幅大卫·霍克尼作品的高清插图。本书作者马尔科·利文斯通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也是大卫·霍克尼的挚友之一。本书初版于1981年面世,是关于大卫·霍克尼的第一本专著,这是本书的第四次修订版,扩展了霍克尼近二十年来极为多产且不断变化突破的艺术生涯,是对这位“最受欢迎的在世艺术家”的一次最为全面的回顾。

  • 图像理论

    作者:[美] W. J. T. 米切尔

    -编辑推荐-

    ★ 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最杰出的理论家W. J. T. 米切尔的经典代表作,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和视觉艺术领域的必读书目,时隔15年重译出版。

    ☆ “图像转向”时代的理论宣言,为三个简单的问题提供多种答案:图像是什么?图像和语言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些问题会引起任何实践或理论上的兴趣?

    ★ 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杰作,在从古至今的媒介和再现模式中打开“形象/文本总问题”。

    -内容简介-

    什么是形象?它们与语词有什么不同?更确切地说,W. J. T. 米切尔所追问的是,在20世纪后期,在人们普遍认为视觉力量空前强大、文化研究中“图像转向”已经取代了“语言学转向”的时候,图像(及图像理论)在起什么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图像在关于文化、意识、再现的理论中的作用方式,并将理论自身视为一种图绘的形式。本书的目的不是要生产一种“图像理论”,而是要将理论图绘为再现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借用当代有争议的电影,比如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和奥利弗•斯通的《刺杀肯尼迪》,以及媒体对国家新闻的报道,米切尔考察并说明了视觉形象在唤起或压制公开辩论、集体情感与政治暴力上的塑造性力量。

    作为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本书作者为贯穿文化(从文学到视觉艺术再到大众媒体)的可见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解释。

    -媒体/名人推荐-

    这是最精彩的作品……米切尔分析和评论的深度及敏锐的洞察力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可以说,没有其他作者能够如此特别地切入形象与文本之间的缝隙,如此出色地使作品生机勃勃。

    ——爱德华•萨义德

    这本书十足是一个巧克力盒子,装满了成熟的思考……对外行读者来说容易理解,对研究者来说非常迷人,对课堂来说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资源。

    ——《图书馆杂志》

    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东西都消融在这场令人着迷的讨论中,这场讨论或者也可以被命名为“图像意欲何为?”它们是想与文本和平相处,还是要把文本推开?在这个能从微软公司获取全部艺术画廊作品、字母的多样书写不再是能指的必然选择的时代,米切尔“将威廉•布莱克、维特根斯坦与斯派克•李相联系”这一戏谑而广博的尝试正当其时。

    ——《村声•文学副刊》编辑精选

  • 物·画·影

    作者:[美国] 巫鸿

    ◆ 编辑推荐

    ·

    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

    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崭新视角串联奢侈品、绘画和影像

    聚焦全球贸易流通中关于镜像的视觉想象与艺术创造

    ·

    ◆ 内容简介

    ·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 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

    ◆ 专业评论

    ·

    在巫鸿的研究里,穿衣镜这一不为传统艺术史关注的器具获得了新的生命,它的“物”与“像”串联起世界贸易、新的再现媒介和现代人多元化的自我表达方式,同时也对艺术史的叙事本身提出新的要求。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他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的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不仅如此,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甚至在对世界范围内整个美术史学科的走向产生重要的作用。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

    巫鸿教授有关中国美术的相关研究,跨越上古与中古时期的墓葬美术、宗教美术与传世书画艺术,兼及史前时代的玉器文化与当代实验艺术,其开拓领域之广、研究力度之深,可谓前所未见。他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当代人类学的思维与视角,创造性地将绘画、雕塑、器物与建筑有机整合为一体,从而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美术史学科的、能够打通微观研究和宏观叙事的“中层研究”方法论体系,使图像、器物与建筑空间的研究能够与人和时代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相联通。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

    巫鸿并未把艺术品作为多样而变化中的世界观的图解。相反,艺术品在他手里成为了历史中的演员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历史的标志物。

    ——伊万兰•卜阿(Yve-Alain Bois,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前系主任,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

    巫鸿希望的,是通过分析美术材料本身找到一条可以跟随的线路,寻找视觉材料内在的演变路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美术演变的轨迹从这些概念中剥离出来,在美术中说明一个精神性的“中国”。

    ——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

    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

    巫鸿先生在解读中国画史名迹时不仅注意重新审视传统的读画方式和内容实质,还充分注意到绘画媒介形式的物质性特征,将绘画置于一种由创作者、观赏者共同参与动态过程,从而丰富和提升了鉴赏这幅名画的内涵和意义。

    ——赫俊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

    ◆ 媒体评论

    ·

    巫鸿认为作为处理历史材料的研究者,终能够改变西方中心格局、建立全球性美术史的途径并不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推演出一套理论话语,而是通过对于历史的具体的作品,通过考古材料,通过历史上的书写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多元性的美术史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雅昌艺术网

    ·

    巫鸿是一个有着特定的视角和兴趣,并将这种视角和兴趣沿用到极为多元的研究对象之中的学者。

    ——《燃点》

    ·

    在如今更趋多样化的美国学界,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可谓是活跃的一个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研究领域跨越了古代与现当代的壁垒,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并互为借鉴。

    ——《艺术新闻(中文版)》

  • The Age of Feminine Drawing

    作者:All Rights Reserved

    The rise of feminine illustration in the arts & design is a development that has had an enormous effect on today's visual landscape, not only influencing but often driving contemporary aesthetic practices and trends in all disciplines. Highlighting the prevale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 female hand in our modern culture, The Age of Feminine Drawing showcases works from some of the most talented male & female artists in the world whose work underscores this influence and is certain to leave a lasting imprint o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Participating artists include Ai Yamaguchi, Ed Tsuwaki, Hal Ikeda, Alexandra Compain-Tissier, Annabelle Verhoye, Bella Pallar, Container, Nathalie Lete, Rebecca Wetzler, Sarah Mower, Tina Berning, Jeffrey A. Fulvimar, Stina Persson, Johan van Seijen, Pierre-Louis Mascia, Stephane Manel, Hiroshi Tanabe, Jumpei Kawamura, Ryuji Otani, Mari Kubota, Masaki Ryo, Masayuki Ogisu, Miyuki Ohashi, Naho Ogawa, QueenTermite, Kunie Kanbara, Shinjuko, Yuko Sugimoto, Naita Yamada, OHGUSHI, Saeko Takagi, Maki Kahori, Shinko Okuhara, Keiko Itakura.
  • 视觉艺术原理

    作者:帕特里克·弗兰克

    《视觉艺术原理(第8版)》,精心融汇了以前各版的优势,强调了《视觉艺术原理(第8版)》在全球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引领地位。并率先把女性艺术家和少数民族艺术家的作品纳入探讨的范围。反映出当今人们已经开始从学术的角度关注这个曾经被忽略的领域。并着力于突显原版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问建立桥梁关系而做出的努力。强调当今社会关注环保型建筑的新理念,并介绍了工业设计这一概念,以引导读者们更清楚地理解视觉艺术的创造性是如何融会贯通到日常用品中去的。
  • 视觉大发现

    作者:吉恩·玛佐洛,沃尔特·维克

    《ISPY视觉大发现:圣诞惊奇》的宝藏可自设:你和家人可以按照书中既定的问题来进行常规阅读,也可以随机根据画面内容和难易程度自己设计一些探寻和发现的目标。您可以为搜寻项目记时:即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同等数量的游戏,或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游戏。这些搜寻游戏既可以让能够自主阅读的孩子一个人自得其乐,也可以大家一起互相比赛,看谁能用更短的时间,找到的更多。
  • 视觉传播

    作者:保罗 M.莱斯特

    本书重点关注视觉形象在强势新媒体中的应用;介绍关于光线、眼睛及大脑的最新科研成果;解释视觉形象何以不断造成已知或未知的误导和曲解;分章讲述视觉形象在不同媒介条件下的应用,如电影、电视、印刷品、图形设计、信息图形、卡通、计算机等;分析在当今媒介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中,视觉信息的诸多消费途径。
  • 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

    作者:张旭龙 摄影

    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ISBN:9787102026237,作者:汤加丽著;张旭龙摄影
  • Tim Walker

    作者:Tim Walker

    A model, dressed in what resembles a flapper's spacesuit, crouches among disco mirror-balls that send showers of light across an attic room; in another scene, dresses lit from within hang like Chinese lanterns from a tree; in yet another, a motley crew of children play on a beach among the ruins of a giant cardboard swan. The English fashion photographer Tim Walker, born in 1970 in Devon, has a fondness for such dream-logic scenarios. His models often occupy fantastical and elaborate sets whose baroque props rhyme with their costumes in subtle and sometimes wistful ways; one senses immediately that a great deal of effort has gon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sets. Formerly assistant to photography legend Richard Avedon, and having made a name for himself in the pages of American, British, Italian and Japanese editions of Vogue, Walker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fashion photographers, alongside Steven Meisel, Jurgen Teller and Nick Knight. This volume is the first to present Walker's complete works to date.
  • Tim Walker

    作者:Robin Muir

  • 视觉捕手

    作者:逸飞媒体,逸飞媒体

    视觉都市就是这样绚丽的、多元的、交叉立体的。设计是好的灵魂,建筑是她的风骨,车流是她的血脉,橱窗是她的表情,服装则是她舞动着的时尚的彩旗……古典与前卫,传统与时尚又揉和出野蛮的高贵,绅士的平俗,独立的尖锐,相融的浪漫,把个现代时尚都市的脸孔全都演译在视觉中。 这本书中登台的摄影师如今正活跃在世界时尚摄影的舞台上,他们之中尽管有的还很年轻,尽管一些人离大师的境界还有距离——但是他们却代表了当今时尚界最具活力的一群,以其超前的想像力和大胆的穿透力,给我们带来了欣喜,也带来了困惑。无可置疑的是,时尚摄影往往具有表面化的倾向,这是因为时尚的更替实在过于频繁,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更是无以穷尽。浅层的时尚摄影忙于注重追求表面形象和效果,以及如何显示时代的表面细节,所才导至了时尚摄影品位的缺失。然而更具价值的时尚摄影却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优秀的摄影师会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个时代隐藏在时尚背后真正激动人心的东西。时尚的纪实性文献作用就会在日后的生活中逐渐凸现出来,这就是时尚摄影的真实魅力所在。
  • 摄影构图

    作者:唐东平

    《摄影构图》(修订版)内容简介:影的构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师对自己的定位,即取决于摄影师想要拍摄怎样的照片——是随意的,还是刻意的?是以拍摄内容本身的吸引力主的,还是以摄影画面形式结构的张力表现为重?而事实上,有些拍摄题材本身就容不得你在构图方面作过多的考虑,从事不同题材的摄影师自然也就成了不同类型的摄影师,而不同类型的摄影师自然在摄影构图方面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看法和要求。
  • 自我的迷宫

    作者:顾铮

    画自画像本身,就是一个与自己对话,探索“自我为何”的行为,正如希腊人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因此,没有什么艺术形式比艺术家的自画像更能体现他们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了。同时,在自画像中当然也反映了艺术家所处时代与社会的风貌。本书通过对古今中外上百位画家,摄影家的自画像作品的介绍与深入分析,在剖析他们“内心戏剧”的同时,也对艺术史上的“自我表现”这个重要领域从新的角度作了有趣而博洽的探究。
  • 珍藏卡帕

    作者:Robert Capa,理查德•惠兰(美

    罗伯特•卡帕(1913-1954),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马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有着艺术家眼光的记者。他一生拍摄的7万多张底片,构成了对1932-1954年,22年峥嵘岁月无与伦比的影像记录,见证了上个世纪一些最具灾难性和戏剧性的事件。本书是涵盖罗伯特•卡帕已发表照片的终极收藏:经过卡帕的弟弟、《生活》杂志著名摄影师康奈尔•卡帕和文化历史学家理查德•惠兰对罗伯特•卡帕所有照片小样巨细无遗的重新查阅,精选出933张照片,成就了这部大师作品典藏。书中内容包括饱经战乱的西班牙,盟军在奥马哈海滩登陆,奋起抗战的中国军民,对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电影明星的图片报道,以及罗伯特•卡帕离世前一刻在越南战争中拍摄的珍贵照片。所选照片按年代顺序编排,并附上评论和考证性说明,是对他一生中最精彩作品的深度探究。
  • 拍照前的预想

    作者:乔治·巴尔

    《拍照前的预想:思想决定摄影》探讨的主题包括:创造力与摄影眼的培养、创造有力量的作品、寻找最好的摄影题材、如何处理主题、如何创造画面、画轮廓草图来创造有力的构图、研究伟大的摄影作品、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成为一位自觉的拍摄者等。学习像摄影师一样思考,提升您的技术和艺术层面。《拍照前的预想:思想决定摄影》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融入作者多年的摄影实际经验,实用且易上手,适合数码摄影爱好者阅读,尤其对于追求数码摄影完美品质的读者大有帮助。
  • 阿基米德视幻觉游戏

    作者:甘尼.莎孔恩

    《阿基米德视幻觉游戏》主要内容:150个迷惑人的视觉图像,它们不仅让你领会幻觉谜团,还让你的理智思维出轨! 在《阿基米德视幻觉游戏》中,你将看到有关视觉感知和视觉记忆的游戏和魔术;经历“不可能的”或是似是而非的视觉游戏、因误解和错误知觉而引出的幻觉谜团;发现历史上第一个为“恶意”地误用视觉来创造出荒谬的、不可能存在的风景画。
  • 100 Thin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 People

    作者:Susan Weinschenk

    本书出自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专家之手,内容实用、示例清晰,以创造直观而又有吸引力的设计为宗旨,讨论了100个设计师必须知道的心理学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精悍,片刻即可读完,让人轻轻松松地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动机。
  • COLORS黑暗中的色彩

    作者:陈皎皎

    编辑推荐 期待!国际著名影像读物COLORS首次推出中文版!震撼!全球数十位盲人在黑暗中依然绚烂多彩的生活!海峡两岸著名出版家沈昌文、郝明义联袂推荐! 最可怕的是心灵上的盲从,纵然两眼目光如电,最终无非是为人犬马;最可爱的是心灵上的聪慧,纵然双目一无所见,却能洞观世界最奥秘。 ——沈昌文(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杂志主编) 拥有眼睛的人,很容易视而不见。这些人却不视而见,从另一个角度启动灵魂之窗。 ——郝明义(台湾大块文化公司董事长,《网络与书》发行人) 内容简介 这是意大利著名影像读物COLORS首次以黑白形式出版,谨此献给这个世界上的四千万盲人。 本辑COLORS发掘盲人世界的个个角落,探析在以健全人为主的生存规则中这一部分少数群体的感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失去了色彩却是非常丰富细腻的世界!丧失视力并不意味着失去对事物本意的了解。 例如,世界盲人游泳比赛冠军切奇利娅在比赛前如何做准备,对她来说,心情的变化会带来对水的不同感觉; 又比如米歇尔是一家大企业的经理,也是一位盲人,向我们描述了在9.11事件中,他和伙伴们如何跑下78层楼梯而躲过一劫; 还有南非盲人杰克逊拥有一间小面包作坊,五年来他为村子里的人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及美味的面包,于是那里所有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头儿”; 从南非把目光转到加纳,我们领略了阿托兄弟捕鱼的技艺,失明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出色的渔夫…… 在许多真实的故事之后,书中的黄页部分(迷你盲人信息薄)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新闻,包括科学领域的创新、突破性治疗、医学的最新发现以及国际预防宣传活动等。 本辑COLORS由2006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盲文无国界”组织创始人、西藏第一所盲人学校创办者萨白莉·坦伯坎(Sabriye Tenberken)作序。
  • 非凡视觉

    作者:奥维克

    《非凡视觉:摄影大师的构思与创作》用栩栩如生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向读者传授摄影的秘诀,使摄影对每个人来说都可以变得如此简单。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优秀摄影师都能从《非凡视觉:摄影大师的构思与创作》中获得灵感。《非凡视觉:摄影大师的构思与创作》作者是美国顶级摄影学府的教师,他在书中与读者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读者即使仅仅在自然光下也能使用最简单的器材拍摄出充满魅力的作品。《非凡视觉:摄影大师的构思与创作》在阐明摄影的意境、韵律、构思与创作的同时,还针对摄影爱好者最关注的拍摄主题经行论述,如风光、人像、婚礼以及旅行等。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书中教授了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帮助有志于摄影工作的人最终迈向职业摄影的道路。同时,作者采访了10位顶级摄影大师,并将其收录在各章末尾,这读者突破摄影瓶颈提供了坚实的驱动力。 《非凡视觉:摄影大师的构思与创作》作者Chris Orwig是著名摄影师、专业教师和作家,是美国顶级摄影杂志Photoshop User和Layers的特约撰稿人。 点击链接进入: 非凡视觉2——大师的人像摄影构思与创作
  • 上海77层楼

    作者:张耀

    《张耀新视觉:上海77层楼》由张耀新编著,内容丰富,图片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