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技史
-
磨戟
本书结合商代遗址、宝鸡西周古墓、平山中山王墓地的考古发掘成果,探讨了各历史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规律。 -
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
本書題為《科技與中國社會》,乃藉目前西方S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的研究取逕,作為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借鏡,並圖以此促進科技史和其他歷史研究的對話。 本書的目標有五: 1. 反對實證論的科學理性與線性進步的史觀。 2. 重視研究科技實作(practice)。 3. 視科技為社會建構的產物。科技研究者不是獨處於象牙塔中的天才,而是不斷在同僚、體制、儀器和大自然之間穿梭,來往協調,以形成科技知識。 4. 討論科技知識和物件如何形塑社會並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待科技知識的生產。從科技知識的形成與擴散,檢討我們目前所身處的科技世界中的種種現象,以及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應對這些科技知識。 5. 反省科技本身的價值。不預設科技是人類理性發展的極致,並指出科技的研究成果及其體制,不但用以控制自然,亦用以控制人群,成為支配者(國家、階級、種族、性別)形塑特定秩序和常規標準的利器。 本書共收論文十篇,分別討論上古宇宙觀與天文星占、中國醫學與數學的知識形構、宋代科技的實作和文化間的關係、明代的數學與社會及中國和其他文明間的科技交流。雖非未涵蓋中國科技史的全部斷代或議題,卻指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課題與方法。就議題方面而言,技術史、博物學、數術、帝國主義的擴張與近代中國科技發展等都有待更進一步的挖掘;方法方面,除了一般人已熟知的脈絡化研究外,歷史上的知識論和實作、書的歷史與科技發展、科技知識與實作的跨地網絡、科技知識和科技物與權力支配和反抗的關係等,都是本書試圖拓展新思考方向。 經由複雜的歷史個案,我們盼望讀者與我們分享中國科技史的趣味,而不總是問:「為何中國科技落於西方之後」;並反思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社會、文化與自我,而不只想著:「如何利用科技促進經濟發展與提振國力」。 延伸閱讀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 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 序 《中國史新論》總序 幾年前,史語所同仁注意到2008年10月22日是史語所創所八十周年,希望做一點事情來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日子,幾經商議,我們決定編纂幾種書作為慶賀,其中之一便是《中國史新論》。 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思潮有重大的變化,史語所同仁在開展新課題、新領域、新方向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為了反映這些新的發展,我們覺得應該結合史學界的同道,做一點「集眾式」(傅斯年語)的工作,將這方面的成績呈現給比較廣大的讀者。 我們以每一種專史為一本分冊的方式展開,然後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選擇比較重要的問題撰寫論文。當然對問題的選擇往往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而且總是牽就執筆人的興趣,這是不能不先作說明的。 「集眾式」的工作並不容易做。隨著整個計畫的進行,我們面臨了許多困難:內容未必符合原初的構想、集稿屢有拖延,不過這多少是原先料想得到的。朱子曾說「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我們正抱著這樣的心情,期待這套叢書的完成。 最後,我要在此感謝各冊主編、參與撰稿的海內外學者,以及中研院出版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 王汎森 謹誌 2008年10月22日 史語所八十周年所慶日 目次 《中國史新論》總序/王汎森 導言/祝平一 馮時: 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 一、天文考古學概述 二、天文學的起源與文明的起源 三、天文考古學與上古宇宙觀 四、結語 張嘉鳳: 天事恆象 ─ 殷周至漢初天文占卜體系的發展與演變 一、前言 二、殷商至漢初天文的發展與轉折 三、分野與天文占卜 四、結論 李建民: 古典醫學的知識形式 一、問題意識 ─ 古史傳說與知識傳承 二、「禁方」時代 ─ 秘密的醫療技術 三、「依託」新論 ─ 知識的權威與系譜的重建 四、正典的胎動 ─ 授書儀式的式微及其意義 五、結論 ─「極端的中間」(radical middle) 林力娜(Karine Chemla): 從古代中國數學的觀點探討知識論文化 一、原始資料與文化要素 二、描述中國古代對於這些要素之實作與確定詮釋的基礎 三、結論:操作的•結合與知識論文化 傅大為: 從文藝復興到新視野 ─ 中國宋代的科技與《夢溪筆談》 一、一個宋代中國的文藝復興? 二、以分別的「理」為原型、為主導的解釋與理解 三、除魅、世俗化與日常經驗性的興趣 四、作為一鬆動而多元概念網絡的對應宇宙論 五、餘緒 毛傳慧: 宋元時期蠶桑技術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一、有關宋元蠶書及蠶桑業的研究 二、宋元時期的蠶桑絲綢發展 三、宋元蠶書的背後 四、促使蠶桑技術發展的因素 五、結論 洪萬生: 數學與明代社會:1368-1607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明初教育制度與《永樂大典》之算學 四、吳敬的《九章算法比類大全》 五、顧應祥與周述學 六、王文素與程大位 七、利息與牙錢等商業問題 八、數學、商業與社會 九、結論 張哲嘉: 占星術與中西文化交流 一、討論範圍的釐清:「天變占星術」與「宿命占星術」的區別 二、早期的中國「宿命占星術」 三、佛教與西洋占星術的東傳及其本土化 四、明清時期西洋占星術的東傳及其本土化 五、結語 韓琦: 西方數學的傳入和乾嘉時期古算的復興 — 以借根方的傳入和天元術研究的關係為例 一、借根方與阿爾熱巴拉新法的傳入 二、梅瑴成與「天元一即借根方」說 三、借根方與宋元數學的復興 四、餘論:晚清有關借根方與天元術的爭論 范發迪: 文化遭遇中的科學實作 — 清代中國的英科學帝國主義與博物學研究 一、引言 二、海貿、商埠與科學事業 三、田野科學與科學帝國主義 四、文化遭遇與科學實作 五、結論 -
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
前言 英国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大家熟悉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以撰著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文通常译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SCC)著称于世。长期以来,“李约瑟”在中国几乎成了“中国科技史”的代名词,而最近20余年来,求解“李约瑟难题”的热潮更有水涨船高之势。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既见之于严肃的学术刊物,也频 -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主讲天文学、地学、数学、物理学、农学、生物学,本系列丛书分上、中、下三册,由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担的为领导同志讲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的讲稿整理、集结而成。这一系列讲座始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与“中国古代科技概况”的纵横开篇,对于“科学史上若干问题与李约瑟难题”作了些比较深入的讨论;其间贯以“天算农医”等知识体系。“四大发明”以及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共计44讲。主讲人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主,其他单位的参与者亦皆属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 本系列丛书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论说客观有据,旁征博引之处甚多。可供各界人士阅读,尤其是科技史、科学哲学等学科的教师与学生阅读。 -
工开万物
本书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掘和探究这些文本内容的知识脉络,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思想的发展史,揭示文人以书面文字记录工艺技术的目的所在,这一做法在中国知识传统中的角色及其影响。书中条分缕析地展开了宋应星私人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同层面,逐一勾勒了那些促其将实践知识转化为书面知识的诸多因素,阐发十七世纪中国学者们在探究自然和文化时求理、求真、求信的方式和方法。 全书提供了中国千年学术历史的概观,阐释了技术和工艺在中国文化中担当的角色。在作者看来,技术与工艺知识是中国古老文明史中一个组成部分,它曾经对工业革命时代欧洲的技术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
科技渴望性別
本書與《科技渴望社會》為台灣第一套 STS讀本。 台灣 STS 研究者群策群力, 透過 精選、譯介西方 STS 文獻的菁華,引領台灣讀者進入 科技與社會這個活力十足的新興研究領域。 每篇選文都附有台灣 STS 學者所撰寫的導讀,提綱挈領,同時也點出在台灣閱讀這些 STS 經典譯文的意義。 STS經典譯叢作者群 Londa Schiebinger,Michel Foucault,Ruth Schwartz Cowan,David Edgerton, Sandra Harding,Emily Martin , Steven Epstein,Thomas P. Hughes, Bruno Latour, Langdon Winner ,N. J. Jewson ,David Arnold,Karin Garrety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 吳嘉苓、成令方、傅大為、雷祥麟、吳泉源、陳恆安、李尚仁、王秀雲、蔡麗玲、林崇熙、劉士永、林宜平、林宗德、楊佳羚、周任芸、傅憲豪、方俊育、曾凡慈、蔣竹山、余曉嵐、周雅淳、顧彩璇、程雅欣為什麼哺乳動物最多只有其中一半有能力哺乳,卻要命名為 「哺乳類」,起碼也可以叫「吸奶類」啊?家用科技越來越普遍,家庭主婦居然越來越像忙不完的老媽子,科技難道不一定減輕家務勞動的負擔?精子穿透卵子,是很客觀的科學描述吧,怎會有研究把這種科學描述說成是租書店那種一本十元的羅曼史?這些女性主義 STS 研究,揭露了性別如何作為科技社會的組織原則,探索了科技如何成為性別關係的生成來源, 翻轉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 科技與性別怎麼相互形塑,渴望性別的科技社會為什麼會更友善與民主,本書提供了一些線索。 -
改变人类生活的418项发明与发现
这是一部关于发明和发现的历史百科全书。本书将人类的发明和发现分为六个时期,对它们在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的语境下加以考察。将重要的发明进行这样的组织编写,而不是将其进行简单的罗列,需要用年代概念。在这里,首先对本书及其组织原则做一定的说明。 刘易斯・马福德在其经典之作《技术与文明》(NewYork:Harcourt,Brace, 1934)中将古代发明如火、衣物叫做“原始技术”。他指出,这些古代艺术是人类的遗产之一,大部分在史前就发明了。他把18世纪末起至整个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期叫做“旧技术时期”,而“新技术”则来指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时期。他认为,这个时期始于19世纪,并一直持续到他写作和出版该著作的20世纪30年代早期。 我们认为马福德的分类很有前澹性,因此根据他的思想进行了时期划分,但尽量不使用生僻的术语。这部百科全书把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分为六个时期或时代: 1、远古时代至古代(前8000-330) 2、中世纪至16世纪末(331-1599) 3、科学革命时代(1600-1790) 4、工业革命时代(1791-1890) 5、电气时代(1891-1934) 6、原子和电子时代(1935-) -
睡鼠说
大多数记载个人电脑产业发展史的作品将个人电脑视为一种技术或者商业行为。但本书处处笔酣墨饱,深入探讨了催生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即反主流文化和不断拓展的人类意识——有时甚至是在致幻剂作用下完成的。《睡鼠说》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金山湾区社会风貌,当时当地的一些梦想家们开始对计算机进行重新定义。书中既有LSD先锋肯·克西和电话黑客“嘎吱船长”,有《全球目录》和LSD, 也有自制电脑俱乐部和“黑客准则”——信息的自由流通才是计算机的存在意义。全书妙趣横生、针砭时弊、发人深省。阅读这部划时代杰作,我们不难看清人本主义与科学技术的碰撞是如何创造历史的。 *** 推荐语: “可信度高……因此妙趣横生。”——《纽约时报》 “引人共鸣。”——《新闻周刊》 “妙笔生花。”——《计算机世界》 “说到以计算机技术为创作主题的作家,马科夫当仁不让是首屈一指的。他让我们看清推动科技突破和实现新发展的人力、历史和社会动因。在本书中,他令人信服地将个人电脑的诞生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旧金山湾区的反主流文化思潮。”——《圣何塞信使报》 “当今家庭电脑的几乎所有特征……都能追溯到斯坦福大学那两个受反主流文化全面影响的研究机构……激进政治和技术雄心的结合火花四射,故事铺陈真实可信;临近结尾,当马科夫着重描写无拘无束的加州电脑文化和年轻的比尔·盖茨之间的对抗时,故事竟然戛然而止,这真让读者意犹未尽。但愿马科夫已经准备提笔写续集了。”——《出版人周刊》 “硅谷及昔日谷中英杰的精彩史前史……当今的科技达人们可能早已熟知这段历史,但是马科夫提取出这段峥嵘岁月的精华并在书中予以展现;他让读者看到如果当时计算机先锋们说‘不’,那现在的世界该有多么灰暗。”——《科克斯书评》 “引人入胜……真实记录了非凡年代的历史。增长见识,活泼有趣。这本书必能吸引热爱科技类作品的众多读者。”——《图书馆杂志》 “在曲折的历史和北加州特立独行性格的影响下,乌托邦式的反主流文化、致幻剂、军事硬件和反战软件交织难解,最终融合于个人电脑的史前史。本书在描绘令人惊诧的人事联系时毫无生硬之感,妙趣横生的细节随手拈来。约翰·马科夫的作品讲述了最真实却也最不可思议的加州传奇,拨开了尚且笼罩在1960年代历史遗迹上的迷雾。”——托德·吉特林,《无限媒体和六十年代——充满希望和愤怒的年月》一书作者 “很显然,个人电脑塑造了当代文化。但当代文化又是如何造就了个人电脑产业呢?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动描述,资深的科技新闻记者及文化评论家约翰·马科夫向读者展示了1960年代的价值观和执着追求——特别是集中在旧金山湾区的文化思潮——是如何为个人电脑的出现构建了独特的社会环境,并使个人电脑成为社会工具和文化发展催化剂。”——凯文·斯塔,《追梦海岸——1990-2003年间彷徨不安的加州》一书作者 “约翰·马科夫对个人电脑王国起源的精彩描述令人大开眼界:当今的硅晶片传奇原来竟是在沾染了致幻剂、富有革命情怀的1960年代精神启发下实现的。真是点燃激情的阅读体验!”——斯蒂文·莱维,《黑客、密码以及疯狂的伟大》一书作者 “令人击节称赏。《睡鼠说》完成了在历史背景下考量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工作。它不仅让我们看见发生了什么,更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发生。书中人物对世界的改变力度为前人所不能及,而现在我不仅明白变革是怎样发生的,也理解了为何变革是不可避免的。”——罗杰·X·克林金利,《意外降临的帝国——硅谷男孩们如何成为百万富翁、与国外竞争且始终找不到心上人》的作者,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系列节目《书呆子的胜利》主持人 “19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曾与官方文化进行了激烈抗争,因此一直被官方文化批判、妖魔化甚至被轻描淡写地略过、但如果把当代美国历史比作一个瓷器陈列柜,那么反主流文化始终是柜子里那只两千磅重的大猩猩。《睡鼠说》优雅而准确地描画出始于那个迷幻年代的最重要却也最被忽视的发展历程,使读者仿佛沿着先民歌谣的指点循迹而往。内心和谐、激情迸发、开机启动!”——杰伊·史蒂文斯,《风暴天堂:LSD与美国梦》一书作者 -
智慧的动力
每天,上百万的美国人打开收音机,收听立恩哈德教授主持的《智慧的动力》节目。本书即以立恩哈德教授的电台系列节目《智慧的动力》第一年的广播稿为基础。在本书中,立恩哈德教授把他对科学、文化、人类发明以及技术发展的反思重新梳理成章,展现了技术的变换莫测:它宛如一面镜子,一种危险,或者是某种大英雄主义的傲慢,全书洋溢着来自于细微观察的真知灼见。 发明家、数学家、工程师们以及独木舟、DC-3、胡佛大坝、二极管和缝纫机的故事烘托着本书的主题。立恩哈德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史,说古论今,动态地把握住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驾驭,同时也展示了社会环境、人类需求向来都决定着技术革新的方向。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还不如说是一部人类自传,因为我们的一切都已经写入了我们所制造的机器之中。 -
The Philosophical Breakfast Club
The Philosophical Breakfast Club recounts the life and work of four men who met as student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Charles Babbage, John Herschel, William Whewell, and Richard Jones. Recognizing that they shared a love of science (as well as good food and drink) they began to meet on Sunday mornings to talk about the state of science in Britain and the world at large. Inspired by the great 17th century scientific reformer and political figure Francis Bacon—another former student of Cambridge—the Philosophical Breakfast Club plotted to bring about a new scientific revolution. And to a remarkable extent, they succeeded, even in ways they never intended. Historian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er Laura J. Snyder exposes the political passions, religious impulses, friendships, rivalries, and love of knowledge—and power—that drove these extraordinary men. Whewell (who not only invented the word “scientist,” but also founded the fields of crystallography, mathematical economics, and the science of tides), Babbage (a mathematical genius who invented the modern computer), Herschel (who mapped the skie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invention of photography), and Jones (a curate who shaped the science of economics) were at the vanguard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This absorbing narrative of people, science and ideas chronicles the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augurated by these men, one that continues to mol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round us and of our place within it. Drawing upon the voluminou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four men over the fifty years of their work, Laura J. Snyder shows how friendship worked to spur the men on to greater accomplishments, and how it enabled them to transform science and help create the modern world. -
新仪象法要译注
本书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对前代天文学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主持研制了一座全新的天文观测和报时的仪器“水运仪象台”。《新仪象法要》是苏颂对仪象台的制造和使用所作的说明,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杰作,在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译注者是长期研究古代科技史的专家,在为本书所撰写的前言中对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作了介绍,对苏颂的成就进行了恰当的评价。本书对于保存我国古代天文学成果、普及科技史知识,对于方便科技史研究者的工作均有一定价值。 前言 四库全书提要 卷上 进仪象状 浑仪 六合仪 三辰仪 四游仪 …… 卷中 浑象 浑象六合仪 浑象赤道牙 浑象紫微垣星之图 浑象中外官星图 …… 卷下 水运仪象台 运动仪象制度 木阁 昼夜机轮 机轮轴 天轮 拨牙机轮 木阁第一层 昼时钟鼓轮 木阁第二层 昼夜时初正司辰轮 …… 苏颂生平 后记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1880s-1940s
The first of its kind, this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opens up new venu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cience and culture by focusing on the formative decades of modern China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t provides a wide-ranging exa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From anti-imperialism to the technology of Chinese writing, the commodification of novelties to the rise of the modern professional scientist, new lexica and appropriations of the past, the contributors map out a transregional and global circuitry of modern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know-how, nationalism and the amalgamation of new social practices. Contributors include: Iwo Amelung, Fa-ti Fan, Shen Guowei, Danian Hu, Joachim Kurtz, Eugenia Lean, Thomas S. Mullaney, Hugh Shapiro, Grace Shen, and Jing Tsu. R E A D E R S H I P : All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and anyone concerned with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culture. -
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
《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综述中国古代机械的发展,全书以历史发展年代为经,透过适当的分期,呈现中国古代机械的发展规律,并以机械分类及重要人物为纬,加以叙述评论,清晰地描摹出从远古至近代中国机械在各时期的发展状况、主要特点和互动关系,并作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本书所用考古和复原研究资料丰富翔实,综合运用近代机械科学、科学史和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反映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可供机械工程专业和科技史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爱好者阅读。本书由陆敬严著。 -
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讲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由于战争的需要,西方火器成为最早受到明朝重视的西方技术之一。明朝中晚期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等西方火器提升了中国的火器技术水平和战术水平,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弹道知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通过对明清火器文献的分析与解读,从技术史角度,对16-17世纪传入的佛郎机、鸟铳、西洋火炮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弹道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对火器史和明清科技交流史感兴趣的读者,会从书中得到一些收获与启示。 -
电的旅程 探索人类驾驭电子的历史过程
《电的旅程:探索人类驾驭电子的历史过程》由张大凯著。从电磁到真空电子到固态电子,从电话、电报到电脑、光电与液晶技术,这不仅一趟充满趣味的电的旅程,更是从新技术走向产业化成功的进程。一个个足以改变文明的科技发明得以真正为世人所用,科学家、投资者和管理者缺一不可,这些故事对拥有技术、有志创业的你将深有启发。 -
How We Got to Now
From the New York Times–bestselling author of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and 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 a new look at the power and legacy of great ideas. In this illustrated volume, Steven Johnson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innovation over centuries, tracing facets of modern life (refrigeration, clocks, and eyeglass lenses, to name a few) from their creation by hobbyists, amateurs, and entrepreneurs to their unintended historical consequences. Filled with surprising stories of accidental genius and brilliant mistakes—from the French publisher who invented the phonograph before Edison but forgot to include playback, to the Hollywood movie star who helped invent the technology behind Wi-Fi and Bluetooth—How We Got to Now investigates the secret history behind the everyday objects of contemporary life. In his trademark style, Johnson examines unexpected connections between seemingly unrelated fields: how the invention of air-conditioning enabled the largest migration of human beings in the history of the species—to cities such as Dubai or Phoenix, which would otherwise be virtually uninhabitable; how pendulum clocks helped trigg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how clean water made it possible to manufacture computer chips. Accompanied by a major six-part television series on PBS, How We Got to Now is the story of collaborative networks building the modern world, written in the provocative, informative, and engaging style that has earned Johnson fans around the globe. -
从海盗船到黑色直升机
《从海盗船到黑色直升机》从本质上说是一部描述科技前沿的书。它从15世纪葡萄牙人的探险开始,讲述了电报和无线电在19世纪中叶的发展及20世纪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的故事。它们很迷人,且在学术圈外鲜为人知。通过这些故事,本书把当前科技的发展和它真正的祖先联系起来。它将说明鲁珀特·默多克和比尔·盖茨在很多方面怎样继承亨利王子和塞缪尔·莫尔斯的做法,以及他们还可能从这些前辈身上再学到什么。 斯帕是一个天才的故事叙述者,她使本书的每一章读起来都像是一个探险故事,故事的背后是政治和商业、规则和市场的关系在科技领域的演绎,她讲述了当技术发展走在政府管制和市场前面,至少有一段时间无规则可循时,先驱者们奋力前行,任由政府在睡梦中喘息的情形。但是最终,不可避免地,连牛仔都意识到他们需要规则:产权规则、协作规则、竞争规则,于是原先的先驱者们求助于政府,说服政府制定规则,为下一次革新浪潮搭建舞台。 这本书真正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所描述的潜在的制度规范,以及它所揭示的历史事件和我们这个混乱时代的某种相似性。 -
屋顶上的精英
一间麻省理工的旧实验室 一群至情至性的雷达先锋 一则可歌可泣的惊世传奇 一段令人叹惋的豪情历史 雷达的发明是扭转二次大战战局的关键,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摇篮。它最初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诞生的,那里汇集着一群至情至性的科技精英,他们将科学天才的敬业、敏锐、骄傲和痴狂演绎到了极致。战后,这股科技精英的庞大力量又转移到民航雷达、微波炉、电波天文望远镜、雷射、计算机、通信网络、半导体、宇宙飞船等等的研究开发工作,促进了民用工业、天文物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光电时代、网络通信时代和太空时代。 天下太平,英雄埋名。本书将揭露这一大段隐没在其他历史光环下的精彩逸事,展示这些不仅发明了致胜的武器,而且从此改变了世界的科学精英的英雄本色。对于关心科技管理、政军谋略、尖端科技发展的人,当会有深刻的启示。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