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身份认同

  • 身体与社会理论

    作者:[英]克里斯·希林

    作为身体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身体与社会理论》更新至第三版,旨在从理论上推进身体社会学和迅速扩张中的身体研究领域,着重分析晚期现代性下,身体、自我认同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论证与内容上,最新修订版延续前两版,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做出了及时、合理的回应,对社会学及相关学科中身体问题的出现展开了精辟的描述,并对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章都经过重新编写,以增强整体论点:我们需要一种特别的研究身体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义理论的化约论,也避免社会建构论学说的化约论。

  • 身份与暴力

    作者:阿马蒂亚·森

    世界也许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暴力,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中认为,驱使着这些暴行的,不仅仅是那些不可解脱的仇恨,还有人们的思想混乱。 在11岁那年,阿马蒂亚·森生平第一次亲历了杀戮。20世纪40年代在印度突然爆发的印度教徒一穆斯林骚乱的双方都受到了别人的有意挑唆。这场骚乱中的绝大多数受害者——包括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都是同属一个阶级的劳动人民。而应当对这场血腥屠杀负责的,只有宗教身份这种单一划分的观念。 在这本《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森指出,与过去一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冲突与暴力都受这种单一身份的幻象影响。显然,越来越多的人们根据宗教立场(或者“文化”或“文明”)来划分世界,而忽略人们看待自身的其他方式——诸如阶级、性别、职业、语言、文学、科学、音乐、道德或政治立场,并且否定了合理选择的现实可能性。一旦根据这种观点来界定不同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人类就被严重地压缩并置于“小盒”之中。 在《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森颠覆了那种惯用的概念,诸如“整个中东”或“西方思想”。通过对文化多元主义、恐怖主义和全球化的精辟分析,他得出了结论,我们应当更为清晰地理解人类自由,并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富有建设性的公共表达者。森证明,尽管最近世界陷入了战争循环,但只要我们坚持这一理念,这个世界也同样能够稳定地迈向和平。
  • 消费认同

    作者:姚建平

    消费方式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两个互逆的过程:一是群体所属感,它是通过消费方式将个人融入某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来定位身份,强调群体间的差异。二是自我感,自我感的本质是一种群体疏离感,通过消费方式强调自己不属于任何群体和阶层(只属于自己)来定位身份,所表达的是个体间的差异。
  •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作者:陈达

    本书为社会学家陈达于1934年进行闽粤社区的社会和经济考察后形成的一份研究报告。全书共分为两编:第一编讲传统的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分环境及社会变迁两章;第二编讲移民的影响,分为生计、衣、食、住、家庭与婚姻、社会觉悟、教育等七章。全书讲求调查的细致与全面,以及解读的深入与系统,为民国社会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典型范本。
  • 文化身份问题研究

    作者: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

    《文化身份问题研究》的导言认同了一些在接下来的各篇中探索的主题,并提供自己的解释,解决为什么身份问题变得如此引人注目,同时又如此地解构和游离一种中心形式。然而,这份导言和这《文化身份问题研究》作为一个整体都不自以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释,甚至纲要性的框架。读者也不应指望完全同意这些撰稿人的观点。更确切地说,这《文化身份问题研究》的意图是给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和可能的分析线路拓展一个广泛的视野。
  • 身份认同研究

    作者:张静

    本文集是张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学基地项目“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研究”的第一批成果。这一辑由八篇独立论文组成,内容涉及两部分:理论方法和案例研究。文章的写作重心放在普通人对某一种社会身份及其规则的认同和变化,包括它的影响来源,尤其是价值和(社会历史)结构的影响。在未来几年中,我们计划陆续在该领域完成一些新作以文集出版,不过有可能将研究重心转移到社会公正观念及其制度基础方面。 在本辑的理论方法部分,几篇文章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它们分别从政治社会学、社会哲学、方法论观念的角度,共同讨论我们关心的“身份认同”问题。
  • 媒体文化

    作者:[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本书是一部研究媒体文化的精湛之作。作者认为,媒体文化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文化形式,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化,而且深入到了人的认同性内部。他辨析了若干关键的概念,并在充分分析媒体文化个案(电影、电视、音乐和小说等)的基础上,对媒体文化的正负意义做了批判性的估价,为我们理解和剖析当代西方五光十色的媒体文化及其影响提供了深刻而独特的视角与方法。
  • 文化公民身份

    作者:【英】尼克·史蒂文森

    《文化公民身份:全球一体的问题》在批判地吸收西方政治理论、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的一系列理论的有益内容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全球化对公民身份的重塑;民族-国家的衰落;流行文化的冲击。作者认为,无论我们是讨论环境破坏、文化政策、城市或消费文化,所有这些都可以联结到全球一体的维度上。
  • 认同伦理学

    作者:夸梅·安东尼·阿皮亚

    《人文与社会译丛:认同伦理学》一书从“个性”话题展开去,以跨学科的视角、生动活泼的语言,探讨了我们对个性的寻求、塑造生活的任务以及对身份认同的主张,阐释了什么是与自由息息相关的身份认同,我们如何获得追寻个体生活的能力,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复杂的社会范畴塑造自我。阿皮亚抛开了“认同”叙述的陈词滥调,探讨了与认同紧密相关的文化、价值观、道德义务、人权等因素,试图打破西方的与非西方的、地方的与世界的、自我与他者等界线来全新看待认同问题。
  • 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

    作者:陈清侨 编

  • 迷与迷群

    作者:邓惟佳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作者:[英] 基思·特斯特

    本书分六章:界限、特性/身份/认同、怀旧/恋乡、技术、责任、他人,将文学、历史、哲学融合到一起,探讨了当今社会中的生活、时间、意义及其全球影响。
  • 華夏邊緣

    作者:王明珂

    本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重要學術專門著作補助出版。 當統獨問題紛擾未息,當民族意識在人群中甦醒,民族認同成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議題,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是否曾想過,何以我們稱為「中國人」?華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來? 究竟什麼是中國人?這問題不僅困擾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也困擾許多居於中國認同邊緣的人;本書即嘗試解答此一問題。作者認為,由線性的歷史溯源,以及對所謂典型中國人的研究,都難以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維持與變遷─來了解中國人的本質。本書說明,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中國人)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非華夏。 以中國人為例,作者藉著歷史、考古與人類學資料,探討與人類族群認同相關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關係,社會歷史記憶與失憶的過程,典範與邊緣觀點爭論中的社會本質,以及歷史的現實意義等問題。作者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思考自身的認同問題(為何我們要宣稱自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以及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認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