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文物
-
故宫国宝100件
《故宫国宝100件》是“故宫三书”中的一本。该书从故宫博物院馆珍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100件,在这些国之瑰宝中万里挑一,分为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织绣五大类,每类每件都有简短的介绍,涉及文物的前世今生、历史价值、发掘故事、制作流程等。
————
★ 拥有60年故宫工作经验的文物专家朱家溍,领衔专家团队从故宫珍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精选出100件,自商周以迄明清,函括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织绣五大类,从多角度展现细节,透过国宝看懂历史。
★ 这一次,我们把故宫书系的“前辈”请了出来。作为40年前的“国礼”,它常被赠送给外国元首,其内容的经典性更是被众多故宫人累代相传。
★ 328幅罕见图像,在银盐胶片的时代,每一张都独一无二。作者多次带着彩样到故宫仓库里细细比对,精准还原文物的色彩和细节。
————
【关于“故宫三书”】
百科全书式的故宫,是了解中国极好的教材,而这套“故宫三书”正是1980年代集故宫各部门权威之力,用一流的解说团队和珍贵的一手资料打造的经典之作。
40年后,我们用更年轻化的方式重新编排设计,塑成这套值得放进每个人书房里的新一代“故宫传家之书”。
李文儒、尚刚、西川、马岩松、祝勇联名推荐,学术与普及兼顾的精深之作。
————
【名家推荐】
藏品从上古到近代,源远流长,艺术文物种类,包罗万状。如何让故宫的藏品不再高不可攀,不再遥不可及,而可以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这是策划《国宝》一书的立意。让社会大众从故宫庞大的藏品中认识百件国宝中的国宝,并透过百件国宝了解中国几千年艺术发展的脉络,学懂如何欣赏每一门类的艺术。——陈万雄
初见《国宝》,既为它的精美、格调所震撼,更为它的通俗、好看而喜欢。名为画册,文字并不少。100件国宝,每件、每图都有详尽的说明和故事,统共足有10多万字,但丝毫不掩盖图片的斑斓和辉煌,尤其抠图和局部放大的技巧,让我叹为观止。——汪家明
-
萨尔珀冬陶瓶
【编辑推荐】
★文博热当下,看一只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希腊陶瓶如何C位出道。近年来,逛博物馆、品鉴文物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消闲方式,本书围绕一只身世传奇的古希腊陶瓶展开,是文物、博物馆乃至历史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佳作。
★横跨2500年,陶瓶的经历,是一段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历史。书中花费近半篇幅讲述了萨尔珀冬陶瓶从公元前6世纪以来,从雅典、伊特鲁里亚、纽约到罗马的传奇历险,其中涉及盗墓、诈骗、犯罪以及可能的谋杀等元素,使这个故事令万千读者痴迷。
★从宙斯之子萨尔珀冬,到基督耶稣,再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领袖马拉以及现代战争中死去的士兵,教你看懂西方经典英雄形象的形成与演变。作者将陶瓶成为“里程碑式文物”的关键,归结为瓶身上由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创作的死神和睡神抬着萨尔珀冬遗体的图像,并在书中分析了这种图像超过两千余年的长远影响。
【内容简介】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第一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斯皮维将带领我们“近距离”欣赏这只来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火锅”(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丑闻”缠身,以及最重要的——瓶身上“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媒体评论】
一次宏大的“古典文明穿越之旅”……任何对古代经典有好奇心的人都会喜欢这本书。——《科克斯书评》
这是艺术史,是“给成年人的鬼故事”,是一种在古代艺术史中追寻萨尔珀冬陶瓶痕迹的“侦探工作”。在追寻萨尔珀冬主题的过程中,斯皮维证明了他是一个勤奋的侦探,并能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
劫掠丝绸之路
持续半个世纪的劫掠,
让精绝国、楼兰古城、敦煌藏经洞惊现于世;
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轮番踏上丝绸之路,
留下满目疮痍与百年纷争
◎ 编辑推荐
☆畅销佳作《大博弈》《新大博弈》作者彼得·霍普柯克又一力作。
☆精绝古国、楼兰古城、敦煌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等遗址惊现于世,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佛像,用梵文、佉卢文和汉文等多种语言写成的古卷,糅杂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丝织物、古建筑等遗迹震惊学界,让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冯·勒柯克等人不顾性命地蜂拥而至、劫掠一空。本书将把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细腻、动人心弦的笔触将带领你一步步深入这片充满离奇、荒诞、诱人传说的土地,感同身受地体验书中人物的狂热、失落、不甘、雀跃和苦痛。
☆本书让我们客观见证斯坦因等外国学者盗窃中国文物的那段沉痛的历史,揭示文物流失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引发我们在当下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思。
◎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奥里尔·斯坦因、德国的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法国的保罗·伯希和、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日本的大谷光瑞和橘瑞超等人,从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城市遗迹中成吨地卷走各种壁画、写本、经卷、雕塑等。他们劫掠中国珍贵的文物,展开激烈的西域古物国际争夺战。作者汇集了这些冒险家劫掠者的历史故事,探寻他们行动的动机。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好书,可读性很强,而且语言简练优雅。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本书是一系列交织在一起的故事,讲述了高难度的冒险、间谍、忠诚、背叛、伪造、贪婪和偶尔的宽宏大量。它也涉及勇气、远见和意志。作者笔下有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阵容……他写的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
——《华盛顿邮报》
那些喜欢生动的探险者的故事,并希望对中亚国家的历史有清晰了解的人,会发现这是一本精彩至极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
中国文物大辞典(上下)
《中国文物大辞典(套装上下册)》是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文物机构、博物馆、考古所的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一部涵盖中国文物全貌且融系统性、权威性、知识性、实用性、鉴赏性于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共收录词条16400条,计228万余字、彩图3300余幅。 《中国文物大辞典(套装上下册)》收录的词条包括四大系列:一是中国文物、考古各个学科和门类的相关基础知识;二是从全国各地选录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中的一级文物,其中包括部分流藏海外的著名中国文物;三是选录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少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是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重大考古发现和历年被评为十大考古发现的项目。 《中国文物大辞典(套装上下册)》的编纂者以文物专家为核心,特邀罗哲文、谢辰生、彭卿云、史树青、杨伯达、耿宝吕、杨新等全国最著名的文物学家担任总顾问,特邀在全国文物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学术领头人单国强、叶佩兰、周南泉、李久芳、宗凤英、胡德生等分别担任各学科的学术顾问,参加撰稿的作者也都是业界的中坚学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三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3卷)》主要内容:国家“十五”重点项目,首部全面介绍“国保”单位的大型工具书。收录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1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文信息,图文互动,详加解说,展卷揽胜,纵横中国。第一至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省分类总目,分省分类编排,分省地图标示。“国保”音序索引。全书共三卷,文字165万,图版4500幅。 -
中国古陶瓷图典
《中国古陶瓷图典(精装)》为中国古陶瓷专业工具书,共分九大类:一、类别,二、器形,三、釉彩,四、纹饰,五、窑口,六、款识,七、工艺技术,八、缺陷、修复与作伪,九、人物。全书收词近2000条,共配彩色照片和线图近500幅。 -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
中国陶瓷历史源远流长,传世与地下宝藏奇珍瑰宝甚丰,其品种、造型繁不胜数。自古以来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并成为赏心说目的艺术佳作,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时有新的发现,不断充实文化宝库。本书分陶器篇、瓷器篇两部分,前书由中国文博专业人员分别撰文,汇集编辑而成。集本世纪中国考古发现与传世精品,列目一千五百六十五条,反映了陶瓷史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文物之精萃。 -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金银玉石卷
本书收录的珍贵文物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1840年鸦片战争。精选中国大陆已发表的、可移动的藏品中著名的、有代表性的(照顾到文物的朝代、地区、民族的特点和类别)文物。 本书共收各类文物5500余件(条),插图5500余幅。分别编为陶瓷器、青铜器、金银玉石器、书画四卷。本卷为金银玉石器卷,共收1466件(条),插图1466幅。 本书所收文物按其质地、性质分类,共分石器、铜器、陶器、瓷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石刻、甲骨简牍、印玺、牙骨器、料器、漆木器、砖瓦、织绣、货币、绘画、法书、文献、拓片、其他( 如文房用品、成扇、钟表、景泰蓝、皮革等),共21类。 本书以文物名称作辞目,各类文物均分别按年代或朝代前后顺序排列。 本书的条目释文一般包括文物的品名、年代、质地、尺寸、重量、制作特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出土地点、传世经过和收藏单位等内容。 本书释文中使用的若干专门名词和一作者小作者小传等,为便于读者了解,在附录中酌加解释。 -
物华天宝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杭州、临安等地相继发现并发掘了包括晚唐钱宽、水丘氏墓,五代钱元瓘、康陵等多座钱氏王族墓或与钱氏王族相关的墓葬,墓内出土的雕琢精细的玉器、釉色青润的越窑秘色瓷和精致秀美的“官”、“新官”款釦金银白瓷器,富丽奢华的鎏金錾刻银器,无不呈现了唐、五代如火纯青的制玉、制瓷和制作金银器的技艺。本书精选上述文物珍品200余件,以直观的图片和浅显的解读让读者感知吴越国文物的精妙。 -
谁在拍卖中国
《谁在拍卖中国》是长篇纪实力作《谁在收藏中国》的姊妹篇。作者耗时五年完成国内文物市场的秘密调查后,又以圆明园文物拍卖事件和中国文物走私现象为切入口,与外籍合作者分别对英、法、德、美、比利时等欧美国家艺术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国内文物“三盗”、古董走私、官员收藏、拍卖黑幕等最新动态也做了更加深入的明察暗访。受访对象涉及大量国内外拍行的高层人士、国际文物走私大佬、国内富豪收藏家、官员收藏者和新兴高学历盗墓者等。《谁在拍卖中国》秉承作者记录现场、深究幕后。仗义执言的一贯写作风格,揭示中外古董交易陷阱、直击文物收藏黑幕、谏言文物法规法令,爆料鲜见、视点独特、资料丰富、耐读耐藏。 -
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
本书是中国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的专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五十多年来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的技术与经验。它既包含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所继承的传统修复工艺技术,并有所改进、发扬,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成果。内容上涉及古建筑木构、砖石、岩土、石窟、摩崖等方面的保护修缮技术;土遗址、岩画的保护;壁画、金属、纸质、纺织品、石质、竹、木、漆等文物及其环境的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的介绍;文物材质的成分和结构分析;文物保护实验室的构成;文物的年代测定技术;科学技术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等。并介绍了各种修复与保护的方法、材料,阐述了文物保护理念和原则。 -
首阳吉金
地处美国纽约的首阳斋多年来珍藏有百余件中国古代青铜文物,被视为当今世界该艺术门类的重要私人收藏之一。 “首阳斋”是上海博物馆捐赠人、美国著名华裔收藏家胡盈莹、范季融伉俪的斋名。斋主十分注重青铜器所蕴涵的文化与学术内涵,把收藏青铜器看作是一个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在海外收藏家中独树一帜。本次展览精选首阳斋所藏七十件(组)青铜文物,涵盖了我国青铜工艺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作品,并包含诸多带有铭文的器物,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和艺术鉴赏价值。首阳斋所藏青铜器迄今为止从未公开展出过。此次上海博物馆与其合作举办展览,定将弥补国内公私收藏之不足,对于国内学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海外所藏中国古代青铜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
故宫古琴图典
《故宫经典:故宫古琴图典》内容简介:故宫博物院是在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清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逊清宫中汇集珍宝的延春阁已被焚烧,若干书画被以赏溥杰为名散失了出去,金编钟抵押给了银行。宫中珍品锐减的同时,雍正、乾隆时期被欣赏的古琴已所剩无几:专门收藏文物的南库只放了一张古琴;古董房才有三张古琴;有的宋元古琴被随意弃置在宁寿门外东院与苍震门外院的小房子里,给弄得蛛网尘封,残损零落,只有古物陈列所保管原热河行宫所藏的古琴较为完好。三十六张清宫旧藏古琴,就是清末北京叠遭兵燹之后,宫中所藏的全部占琴。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古琴才得到妥善安置集中保管。 -
沈从文说文物·器物篇
◆沈从文被迫放弃文学创作,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很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历史文化、文物爱好者借鉴。尤其是他从美学角度来品鉴,教会我们欣赏文物之美,这可说是文物鉴 赏、收藏的必读书,更是美学熏陶的必读书。 ◆把中华几千年文物,借大家之眼,看一个遍。 ◆以珍贵文物图片,直观呈现不同时代器物之美。 ◆美图美文,大家经典之作,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典雅,既便携带,也宜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著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器物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将历史文献和实物考证相结合,对中国古代镜子、陶瓷、玻璃、犀角器等工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从古为今用的角度谈古代工艺对于现在的参考价值。 -
玉雅
在中国古代,玉作为礼器祭祀天地、诸神。除此以外,玉常用于人们的装饰、冠饰及玉具剑的佩饰。玉是美好、高尚的象征。《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玉的文化就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缩影,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时至今日,中国古代的玉文化,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及社会文明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玉雅》是以夏商周上三代的玉器、礼器为主要内容。原作为现代人李凤公所撰。本书记述了玉的产地、名称的解释、雕琢工艺、各种玉器的造型以及玉器的各种奇闻异事。 -
中国陶瓷
中国青铜器(修订本),ISBN:9787532530014,作者:冯先铭 -
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
《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遴选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文物精品195件套,包括瓷器102件、青铜器31件、漆木器22件、铜胎画珐琅器10件、金银器8件、玉器7件、陶俑6件、石造像3件、丝织品3件,以及犀角杯、印谱等其他材质文物3件。《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介绍该馆和馆藏中国文物概况,以及本卷收录文物的背景资料和流转经历。词条由包括国内著名专家孙机在内的中英双方13位学者共同撰写,结合国内外相同藏品的出土或收藏情况,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文物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书后附有英文目录索引,包括文物彩版小样、名称、文物号、时代、尺寸、来源,方便读者概览及查阅。该丛书由著名画家申少君先生设计,装帧融合了古代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工业文明传播的气息,极为精美。《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由全国百佳出版单位安徽美术出版社倾情打造,是献给“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的精品图书。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成立于1852年,收藏有超过450万件的各类文物和艺术品。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