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 唐寅集

    作者:(明)唐寅 著 周道振 张月尊 辑校

    本书收入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明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在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本书汇辑传世《唐伯虎集》七种刻本全部作品为前六卷,以六如居士制义及画谱为附集四卷,还从抄本、墨迹、书画文献中补辑得诗文词曲六卷,并附录原集序跋、史传铭赞、轶事、诗文评论、诗文赠答、年表等六卷资料。辑校者周道振先生(1916-2007)是著名的碑帖鉴藏家,本书由他和夫人张月尊女士共同署名,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详尽的唐伯虎集。
  • 芦川词笺注

    作者:(宋)张元干

    《芦川词笺注》内容简介:今存词作一百八十余首,题材比较广泛,风格多样,而以爱国豪放的词风为主。《中国古典文学丛书:芦川词笺注》用《全宋词》作底本,参校各种版本以及选本。
  • 谢宣城集校注

    作者:(南朝齐)谢朓,曹融南校注集说

    《谢宣城集校注》主要内容: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齐梁时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内容是,继前人已辟的蹊径又有所拓展。在表现形式上,除上承建安以来渐辞采、偶对和用事而踵事增华以外,又进而讲求声律。 齐谢脁,字玄晖,南朝齐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婉丽多姿,尤以山水诗为最擅长。他是当时继谢灵运,鲍照之后最优秀的作家,人称“小谢”,在中国文学史上不着重要的地位。这次整理出版的《谢宣城集校注》,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本子,内容包括校、注、集说、附录四部分。诗赋以吴骞拜经楼本、文以严可均《全齐文》为底本,并用十多种本子作样勘。注释为《谢宣城集校注》的主要部分,重在疏通文义,证引典实。集说则辑录前人对谢氏诗文所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评论。附录收辑了谢脁作品的佚文、序跋、诸家的综合性评论。传达室记以及校注者新撰的《谢脁事迹诗文系年》。
  • 樊榭山房集(全三册)

    作者:(清)厉鹗著 (清)董兆熊注

  • 白苏斋类集

    作者:袁宗道,钱伯城 标点

    袁宗道,字伯修,是公安“三袁”中之长兄。在公安派文学中,他率先提出反对“后七子”的模拟之风,主张独创,要求写真情实感。其诗歌风格雍容和雅,语言清新,不落陈言旧套。《白苏斋类集》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9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保持不变。
  • 珂雪斋集(上中下)

    作者:袁中道,钱伯城点校

    《珂雪斋集(套装全3册)》内容简介:袁中道,字小修,是公安派“三袁”之幼弟。其诗歌主张反模仿,主性灵,早年诗歌以平易率直为主,大抵是冲口而出,故而浅近少含蕴,中年以后,诗风转向幽深奇崛。其散文总体成就高于诗,尤其是游记与书札,风格活泼,语言尖新。《珂雪斋集》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9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保持不变。
  • 牧齋有學集(全三冊)

    作者:【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

    《牧斋有学集(全3册)》数量上超过初学集,内容也较为丰富,不仅可以进一步看到钱谦益晚年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翠、版本目录等各方面的见解和成就。钱谦益诗文,在明亡以前所作为初学集,一百十卷,业已出版。有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后所作的诗文,共五十卷。钱谦益生平和他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简介,已见于初学集出版说明,不复赘述。
  • 山谷诗集注(上下)

    作者:(宋)黄庭坚撰

    《山谷诗集注(上下)》即以上三家注释(任渊注内集、史容注外集、史季温注别集)的合集为底本,由黄宝华教授倾十年心血精心点校而成,纠正原书错讹近迁处,使之成为山谷诗集最具权威性的定本之一。山谷诗向来号称难读,因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实在太多,儒道佛以及小说家言都被他点化入诗。自宋代以来,许多人者在从事扫清阅读障碍的工作:为之作笺注。其中以任渊、史容、史季温所住最佳。如任渊注《演雅》一诗,引书达七十种(篇)以上,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对以上三人的注释成绩亦深表佩服。
  • 白居易集箋校(全六冊)

    作者:[唐] 白居易 著,朱金城 箋注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以后,白居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 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

    作者:李贺

    李贺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却比较难读。为此,自宋迄清,李贺诗注本就有十余种之多,清人王琦的李长吉歌诗解,是这些注本中比较详明的一种,对以前的各家之说,颇能博观慎择,折衷是非。同时又加了两种附录:一种是姚文燮的昌谷集注,以为李贺与杜甫,貌异心同,李贺诗歌实在是贞元、元和时代的诗史,钩稽两唐书,以史证诗,虽不无穿凿附会,但也有值得参考的地方。另一种是方扶南的李长吉的诗集批注。这部注本除清人陈本礼协律钩玄引用了几十条之外,没有见过刻本,也未见藏书家著录。评笺虽嫌简略,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可供读李贺诗者参考。
  • 刘大櫆集

    作者:刘大櫆,吴孟復 标点

    《刘大櫆集》讲述儒者真实之理,庄生奇幻之文。道不二而数不一,是一篇之主。(《观化》,《海峰文集》卷一)这种“气化论”,使他进一步继承并发展戴氏的主张,曰:“文章者,人之精气所结”(《潘在洞时文序》,《刘大櫆集》卷三,)故进而从"气"的角度提出绝然不同于儒家的文学审美观:“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
  • 柳宗元诗笺释

    作者:[唐]柳宗元,王国安 笺释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晚年贬任柳州,因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杰出,诗亦独造。但当时其诗远不如其文之受人重视,所谓“柳州文掩其诗”。直至宋代苏轼誉其诗“发织稼于简古,寄至味於澹泊”。又将他与陶渊明并论云“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了厚是也”,这才引起人们的瞩目。其实,苏评亦不足以概其全貌。 宗元诗传世138题,164首。数量虽有限,却在元和时期,从韩、孟之雄奇险怪,元、白之平易流畅之外,别树一帜,卓然自立。明人胡应麟说:“元和而後,诗道浸晚,而人才故自横绝一时。若昌黎之鸿伟、柳州之精工、梦得之雄奇、乐天之浩博,皆大家材具也。”严羽沧浪诗话更以之代表诗歌之一体即“柳子厚或韦、柳体”。由此可见柳宗元在古代诗歌史上的突出地位。 宗元存诗虽不多,却兼备众体。叙事、咏史、寓言、山水和抒情之作均各具特色。凡此大都作於贬谪之後,确知为贬谪之前作的仅有省试观庆云图诗、韦道安、浑鸿胪宅产歌效白宁三首而已。五古叙事体诗韦道安作於贞元十六年。其鼓荡气势、驱驾文字之技能虽已不弱,然亦难称佳构。而另外两首更皆平平而已。 前言 卷一 省试观庆云图诗 韦道安 龟背戏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纡 歧鸟词 笼鹰词 行路难三首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颉 构法华寺西亭 感遇二首 哭建州凌员外司马 巽上人以竹问自探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巽住院五咏 净土堂 曲讲堂 禅堂 芙蓉亭 苦竹桥 法华寺西亭夜饮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零陵赠李卿元待御简吴武陵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柳宗元诗笺释 自衡阳移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茆檐下始栽竹 觉衰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这州吕八大使因以见 示二十韵一首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游石角过小领至长乌村 游朝阳农送登西亭二十韵 种仙灵毗 植灵寿木 种术 读书 咏史 咏三良 咏荆轲 杨白花 卷二 冉溪 溪居 闻籍田有感 夏初两後寻愚溪 两後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雨晴至江渡 旦挢谢山人至愚池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於诬枉左官三岁复为 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友伏湘浦拜 贺未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徽志 与崔策登西山 送元高师诗 南涧中题 入黄溪闻猿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奇澧 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亲增至八 十通赠二君子 段九秀才处见土友吕衡州书迹 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 晨请超师院读禅经 赠江华长老 首春逢耕者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零陵春望 种白裘荷 新植海石榴 戏题谐前芍药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 早梅 南中荣橘柚 梅雨 零陵早春 田家三首 放鹧鸪词 闻黄鹂 渔翁 饮酒 掩役夫张进骸 春怀故园 夏夜苦热登西楼 独觉 郊居岁暮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更书偶作 江雪 红蕉 卷三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 酬赠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诏追赴都迥寄零陵亲故 界围岩水帘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汨罗遇风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李西川蔗琴石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 诸实二首 六言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 编竹成援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重别梦得 三赠刘员外 再上湘江 再至界围岩水帘送宿岩下 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迳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领南江行 古东门行 答刘连州邦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殷贤戏批书後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重赠二首 叠前 叠後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柳州峒氓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别舍弟宗一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待郎衡江夜泊得韶 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 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 其功辄献长句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开彻上人亡寄侍郎扬丈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登柳州峨山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寄韦珩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种柳戏题 柳州寄京中亲故 种木槲花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土 同处 卷四 贯符并序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为并序 晋阳武 默之穷 战武牢 泾水黄 奔鲸沛 苞卉 河右平 铁山碎 靖本邦 吐谷浑 高昌 东蛮 平淮夷雅二篇 皇武 方城 视民诗 附录 诸家评论辑要
  • 牧斋杂著(全二册)

    作者:钱谦益,钱曾 笺注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明清之际的闻人、学者、文坛领袖。此书收录了他一生的诗文作品,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牧斋晚年家乘文》、《钱牧斋先生尺牍》、《牧斋先生有学集文抄补遗》、《有学集文集补遗》、《牧斋外集》、《牧斋集补》、《牧斋集再补》等,对于全面地了解钱谦益生平交游及思想历程,对于理性评价其一生的是非功过,本书所收录文字都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
  • 韦庄集笺注

    作者:[五代] 韦庄 著,聂安福 笺注

    韦庄是晚唐五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被后人评为“典雅绮丽,风致嫣然”;其词更是被说成“千古词宗”的发源之作,词境“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月柳”。本书收入韦庄全部存世的诗词文,计诗249首,另附补遗72首,词54首,文4篇。书后附有“诗文残句”、“伪作考”、“诗词集评总论”、“书录序跋”、“传记资料”、“年谱简编”等资料。全书精校精注,每篇作品后集录前人对该作品的评语,注释以笺为重点,详细排比旧说,得出新解,翔实可信。词语注释也较详赅。这是一部迄今为止的收作品最全、考订最精审、资料最详备、注释精当的韦庄作品集,被列入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出版。
  • 吴梅村全集(全三册)

    作者:(清)吴伟业

    《吴梅村全集(上中下)》以宣统三年董氏诵芬室刻梅村家藏稿为底本,增收梅村乐府3种,以原长乐郑氏藏顺治刻本为底本,参校了康熙九年卢·刻本梅村集四十卷、康熙十一年慎墨堂刻本郑汉仪辑诗观初集、顺治元年长洲朱隗辑本明诗平论、民国三十一年董诵芬室翻刻康熙中邹式金杂剧三集通天台、临春阁等31个版本。竖排繁体字。
  • 王右丞集箋注

    作者:[清] 赵殿成笺注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本书据清乾隆刻本排印,是王维诗文的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笺注本,订正前人之失甚多。
  • 蘇軾詩集合注(全六冊)

    作者:(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 朱怀春校点

    《苏轼诗集合注(套装共6册)(繁体竖排版)》包括《苏轼诗集合注1》、《苏轼诗集合注2》、《苏轼诗集合注3》、《苏轼诗集合注4》、《苏轼诗集合注5》、《苏轼诗集合注6》。内容简介:郭纶、初发嘉州、犍为王氏书楼、遇宜宾见夷牢乱山、夜泊牛口、牛口见月、戎州、舟中听大人弹琴、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渝州寄王道矩等內容。
  • 文心雕龙义证(上中下)

    作者:(南朝梁)刘勰,詹锳义证

    《文心雕龙义证(全3册)》编写的总原则是“无微不信”。笔者希望能比较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心雕龙》原书的本来面目,发现其中有哪些理论是古今中外很少触及的东西;例如刘勰的风格学,就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对于促进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克服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会起一定的作用。这样来研究《文心雕龙》,可以帮助建立民族化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以指导今日的写作和文学创作,并作为当代文学评论的借鉴。
  • 钱注杜诗(全二册)

    作者:(唐)杜甫,[清]钱谦益 笺注

    杜甫之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自宋代起,对杜诗的种种注释笺校便蔚然成风,有“千家注杜”之说。然而所谓的千家之中,难免良莠不齐,并非每本都有较高的价值。钱谦益是由明入清的著名学者,其学问之广博精深素来为世所公认。他着重以史证诗,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核进一步阐明杜诗的思想内容,对相关交游、地理、职官、典章制度等的笺注亦颇有价值,可说资料翔实、论证精当,是最有影响的杜诗注本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与多年前出版过《钱注杜诗》,此次重版,将之列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相信会受到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欢迎。 卷之一 古诗五十五首 奉赠韦左丞丈 送高三十五书记 赠李白 …… 卷十八 近体诗六十一首 …… 附录一 杜工部集附 附录二 少陵先生年谱 附录三 诸家诗话 附录四 唱酬题咏
  •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作者:[明] 袁宏道 著,钱伯城 笺校

    凡例 卷一 敝箧集之一 诗 卷二 敝箧集之二 诗 卷三 锦帆集之一 诗 卷四 锦帆集之二 游记、杂著 卷五 锦帆集之三 尺牘 卷六 锦帆集之四 尺牘 卷七 去吴七牘 卷八 解脱集之一 诗 卷九 解脱集之二 诗 卷十 解脱集之三 游记、杂著 卷十一 解脱集之四 尺牘 …… 附录一 辑佚 附录二 传记 评论 著录 附录三 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