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评论
-
人类状况百科全书(上下册)
⭐村上春树推崇备至,毛姆文学奖、E.M.福斯特奖得主
⭐英国国宝级作家杰夫·戴尔全新评论随笔集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年度十大非虚构图书之一
⭐ 20余年时间跨度,漫谈影像、文学、音乐、当代艺术……
既是致敬,也是重构
每个文化奇观都是迷人的万花筒
【内容简介】
杰夫·戴尔用他创意非凡的浪漫小说以及精彩的、无法归类的非虚构作品,赢得了大西洋两岸热情粉丝的倾心。同时,他还写出了一些最机智、最精辟的评论,涉及的主题令人吃惊——音乐、文学、摄影和旅游新闻——在戴尔的笔下,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我报道。
《人类状况百科全书》收录了杰夫·戴尔25年来的散文、评论和不幸的经历。书中,他在阿尔及利亚追寻加缪的影子,回忆80年代布里斯顿的救济金生活;他反思爵士乐的地位,也反思高级时装和当代艺术。无论他写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始终会令读者惊讶。对他来说,批评家的反思工作和小说家对生活经验的承诺之间没有任何分歧:它们是相互启发的方式,以锐化我们的认知。他的作品是既能框定我们的世界又能扩大它的罕有之作。
-
读书与跌宕自喜
《读书与跌宕自喜》是马雁生前为自己第一本随笔集拟定的名字。她为自己写的书稿介绍是:以古代诗歌、世界文学为主的读书生活随笔,其中重点关注语体和语用学意义上的创造性写作技巧、阅读审美经验传达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三方面主题。用三十篇左右的五千字以内的随笔文章,互相支撑、构造出一种丰富的、具有个人审美倾向和知识特征的阅读生活场景,通过作者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结构,与读者分享一种新的阅读视野和可能性。
新版恢复书名的同时,也恢复了马雁全部自选篇目及编排顺序,或可让新一代读者辨识出马雁在遭遇意外之前的生命本真。是为本书的第一辑。旧版中的其余文章,作为第二辑,归入“集外”,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第三辑仍为旧版中的日记选。
“十年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似乎也足够让死者和生者都卸下悲泣哀婉的面容,令一个真生命自灰烬中重生,只要她的诗句与文辞仍跌宕自喜在无数不相识的读者的心里。”
-
管弦乐名曲解说-上册
有些书籍,能卖到书都可以买来看一看,对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很有好处。如:《管弦乐名曲解说》,唐.爱斯著,分上、中、下三册,共计不过几十元,不过写得又好又全,基本不用再买音乐欣赏类的书了 -
音乐剧魅影
对《剧院魅影》《猫》《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当代流行音乐剧详加品评,为音乐剧大师韦伯、莎拉・布莱曼等灿烂群星及演艺中心伦敦西区、百老汇分别作传。 书中讲述的还有十部推荐音乐剧DVD/CD、十首特色音乐剧单曲、十大音乐剧网站等,增强了本书的资料收藏价值 -
启蒙之星辰
启蒙,来源于法语的lumière,本意就是“光亮”。三十年前,思想界上承先贤未竟事业,再开启蒙的进程。思想的风云雷电,跃然纸上;文化的古今中西,汇聚笔端。从哲学致思的趋向到社会文化的转型,都经历了理性的一一辨析。在缀满璀璨群星的中国思想天幕上,《读书》只是一颗小小的星辰,有幸躬逢其盛,却也映现出时代的明暗光晦。本书选编了《读书》杂志从1979年创刊到1994年的经典文章,如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金克木的《〈日本外交史〉读后感》、张维迎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周国平的《智慧的诞生》、倪康良的《一时与永恒》等等,这些文章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意义,即使到今天也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
影像
本书收录了国内外部分影评,涉及比较广泛的影评群体,从学院的专业人员到网络的影迷,基本包括了影评的各种可能和现实的角度、体例、风格和写法。当然,最有价值只是一个相对的判断。读者自可明鉴。作为影评和电影传播的实践者,本书编者认为,无论从电影鉴赏还是从影评写作的角度,本书都可以给您提供可资利用的价值。 本书中与电影有关的关键词包括:费里尼/路易斯•布努埃尔/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米哈尔科夫/安哲罗普洛思/维斯康蒂/罗贝尔•布列松/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基耶斯洛夫斯基/让•维果/阿兰•雷乃/大卫•林奇/塞尔乔•莱昂内/《红》《白》《蓝》《十诫》《牛》《一一》《麻将》《小武》《站台》《世界》《小城之春》《胭脂扣》《可可西里》《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香港制造》《去年眼花特别多》《冻》《四百击》《枪击钢琴师》《断气》《东京故事》《寅次郎的故事》《燕尾碟》《御法度》《美国往事》《妖夜荒踪》等。 -
流火:1979-2005最有价值乐评
这是一本乐评集。乐评没有音乐好听,但比音乐好看。“最有价值”是什么意思?音乐是最有价值的音乐,评论是最有价值的评论。仅此而已。评论评的不光是音乐,还有音乐以外的东西,比如思想,比如时代……我的意思是,它与乐理无关。简而言之,你可以不知道那些音乐,但你不能不知道那个时代:1979-2005。在那个时代,有好音乐也有坏音乐,但思想无所谓好坏。我的意思你也许明白:与其说这是一部乐评集,不如说它是一部思想史,观念史,或者风尚史。 -
爵士名盘300
收藏爵士乐唱片,很费钱,很费精力。首先,一个稍有些名气的乐手,一生的专辑至少在40、50张,大牌的乐手、专辑的数目至少百张以上,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要收藏齐全他的作品,那么真够你受的;其次,正如古典音乐一样,一首爵士乐作品,会根据演出场地的不同,演出时间的不同,演奏乐手的不同,被放置在许多专辑中,而哪个版本最出色,刚听爵士乐的朋友,肯定会晕头转向,又何况,爵士乐的一些名曲,从诞生以后就被无数的乐手演奏过,甚至于用小号来演奏原来是为钢琴创作的作品,流行音乐、摇滚乐讲究“原人原唱”的标准,对于爵士乐完全行不通,还有,爵士乐百年历史,烟波浩淼,名人名盘无数,其发展历史正和唱片工业发展史紧密相联,就此而言,它的数量之多,绝不逊色于古典音乐,要远远超过流行乐。 这本书想要达到的,是在如此之大的爵士音乐库中,挑选出300张至少无愧于“精华”的作品来推荐给大家,难度的确有一些,在具体专辑的挑选上,我至少进行了3次,但最后肯定还是会挂一漏万,这一点,要请大家原谅。 -
论瓦尔特·本雅明
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ISBN:9787206043468,作者:郭军,曹雷雨编 -
李皖的耳朵
作者点评了保罗·西蒙、黄舒骏、齐秦、王菲、U2、雅尼等音乐人,并从音乐的表象背后透视了若干的相关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内容包括“流行音乐不是流行的音乐”、“汤姆餐馆里的陌生人”、“人声革命及其它”、“民谣三题”等。 -
大学有问题
没有对大学的希望,就不可能写这本书。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曝光,不是存心和大学过不去,而是说出大家想说的话。现在关心大学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加上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康的大学运行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将不再遥远。 -
中国式思考
本书为东方早报“申薪论坛”和“东早自由谈”栏目文章的结集,共350千字。全书分为大国崛起、制度变迁、法治中国、社会关切、合作愿景、改革反思、民生聚焦、文化图谱、世界镜鉴、制度之变、经济之惑、法治之威、社会之维、文化万象、中国与世界等十五辑。所收文章多为名家之作,且大多紧扣社会现实,最能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 序 1 和平崛起 2 民生嘈切 3 法治当道 4 人心不古 5 摸着石头 6 世界镜鉴 1 制度叩问 2 经济决疑 3 法治之辩 4 社会愿景 5 人文倒影 6 环球中国 后记 白说还要说 -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
李敖有话说7
《李敖有话说7》是友谊凤凰丛书之一。李敖一手包办,奋笔争自由是争取自由的第一步,也是争取自由的最后一步。第一步在于使人觉醒,最后一步在于使子孙觉醒。这两步都不可缺。顶礼那奋笔争自由的人,他们比起搞政治的,伟大得太多了。我一生中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讲话,却一直缺乏朋友的立场,也许我一直重正义甚于朋友,因此人多敬而远之,怯于跟李敖做朋友。虽然如此,我却了无遗憾,没朋友就没朋友,朋友少就朋友少,我还是天行有常,说我要说的,不管人拿我当不当朋友。 -
一生必知的100年流行音乐经典
如果你喜欢听音乐-请打开CD机;如果你想要了解音乐,请翻阅此书。 -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新周刊16年精选(上.下册)
中国城市败笔、让人民有钱、邓小平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香港“香”在哪里、弱智的中国电视、飘一代、网络公民、她世纪、忽然中产、知道分子、生活家、浅阅读、国家营销、让全球化抱抱、创意立国、新媒体、剩女、山寨中国、民国范儿、微博、苹果改变世界、屌丝……自1996年创刊到2012年,《新周刊》杂志每每冒出一批冒着热气的新名词、新概念,让读者大呼过瘾。1996~2012年,是《新周刊》创办16年,也是《新周刊》追问中国16年。这部作品是新周刊杂志创刊至今16年的作品结集,为中国近20年的社会变化提供了一份有温度的观察记录,一份有热度的追问。 作者简介 -
目击者
《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内容简介:1855年,罗杰? 芬顿用一台笨重的大型相机拍摄克里米亚战争,“新闻摄影”由此诞生。自那时起,新闻摄影师一直是世界性事件最为关键、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时至今日,尽管电视和互联网24小时毫无间歇地报道新闻,静态图像的强大表现力却一如既往。无论是人类的丰富情感、戏剧性的画面,还是悲剧故事,都能被相机镜头捕捉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伊拉克战争,尽管照片的文化和背景各不相同,人们却都能够读懂摄影的语言。《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向读者展示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画面,都出自近150年内世界最伟大的新闻摄影师之手;同时,它还提供了大量富有洞察力的说明文字,以及摄影这一媒体本身的发展历史。《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收录的每一位新闻摄影师都具有个人简介,其中对他们的作品做了批判性评价。从拍摄1857年印度土兵的费利斯? 比托,到因911恐怖袭击的杰出照片而闻名于世的詹姆斯? 纳赫特韦,他们的代表作均被《目击者: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摄影师》收录,画面本身向读者说明了一切。 -
镔铁
目录 1、前卫艺术 动荡中的影像和实验: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朱其 长在轻飘的红旗下:漫画一代的崛起——朱其 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朱其 当代艺术的“合法化”与“体制化”难题——管郁达 从性别特征看中国二十世纪的绘画艺术——邹跃进 从“体制”到“圈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前卫艺术状态分析——吴鸿 厕所、卡通与反抗的利润——跨文化的艺术现实及其获利方式——杨小彦 不向西方走,向哪里走?——答友人问——李小山 别期望人们都说你好——《与实验艺术家的谈话(外国部分)》序——杨小彦 奥利瓦不是中国艺术的救星——王林 《收租院》评论管见——王林 90年代中国现代雕塑——冷林 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体制——皮力 《收租院》的复制与后现代主义——岛子 《给我一个面具》:谢德庆:几乎是一个圣人——邱志杰 “后89”艺术中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玩世写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潮流析——栗宪庭 “拿肉麻当有趣”——在西方殖民与中国被殖民文化政策中的蔡国强——王南溟 “天书”五解——贾方舟 青春残酷:1970年代生的青春艺术现象——朱其 前卫艺术家成功秘诀――仿章克标《文坛登龙术》——吴亮 公共图像与艺术——易英 对艺术家说——李小山 读图时代——杨小彦 观念:艺术的误区——邱志杰 观念性介入,当代绘画的新课题——从张晓刚、石冲作品谈起 ——顾丞峰 亨利•摩尔给我们什么启发——李小山 回到原形:重新评估二十年(1985—2004)——朱其 畸形历史文化环境下的病态激情——关于前卫艺术中“伤害”与“自虐”的辩说——冯博一 九十年代的观念艺术和艺术中的观念性——朱其 具体现实主义——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范迪安 卡通了又能怎样?——鲍栋 历史与冲突——许江艺术述评——殷双喜 美术学院培养不出当代艺术家——王南溟 敏感者的心理代偿——朝戈油画语言分析——范迪安 漂亮的和受伤的: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朱其 是谁,是什么,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李小山 试论“版本”与“版本”的转换——陈孝信 是我——9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新趋向——冷林 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解读“架上”问题 ——鲁虹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水天中 态度和图像的实验:1990年代的前卫绘画——朱其 天才出于勤奋,观念来自手工——徐冰的艺术和方法论——高名潞 拓展更新的公众空间——鲁虹 为什么是绘画?为什么是非聚焦?——从一个展览和三个艺术家个案看中国当代绘画的几个新趋势——皮力 我们对奖都太敏感了!──蔡国强和《威尼斯收租院》的版权纠纷——朱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形态——李小山 现实生存欲求的认同、关注与评判——冯博一 新神话编撰:关于魔法、失乐园和白日梦精神——记刘大鸿的政治象征绘画——朱其 行为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境遇——岛子 也谈《父亲》这幅画的评价——邵大箴 也谈中国的视觉革命——皮道坚 野生的价值:前卫艺术的体制化问题——王林 艺术≠政治——刘骁纯 引用≠抄袭——刘骁纯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高岭 中国前卫艺术现状——李小山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美术形态——李小山 重建艺术与社会的联系——鲁虹 重要的不是艺术——栗宪庭 走出平面的装置艺术——九十年代的中国实验艺术——高岭 2、关于展览 “上海双年展”也要成为“寡头政治”吗?——王南溟 把“中国牌”打回老家去——看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王南溟 策展览方法与艺术批评--关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及相关艺术问题——黄笃 “从地下走向国外”的状态应该改变 ——上海双年展的价值——文/刘骁纯 上海美术双年展与中国艺术制度的再批评 ——王南溟 双年展:一个等待戈多式的合法化陷阱——朱其 双年展是二年一次的展览吗?——朱其 一个创作时代的终结——兼论第六届全国美展——高名潞 以“虚拟”的方式切入本质——关于“图像的图像——2003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鲁虹 中国“双(三)年展”运作机制的社会基础及相关问题——王璜生 3、女性艺术 从“她们”中走来……——徐虹 当代艺术环境和女性艺术批评实践——徐虹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体,还是文化的“宠物”?—— 陶咏白 女性前卫艺术的八个案例——朱其 为了不再“缺席"的历史——陶咏白 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九十年代中国女性艺术扫描——贾方舟 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陶咏白 4、中国画 城市•水墨•现代性——殷双喜 传统绘画体系与多元发展趋势——邵大箴 大众文化与水墨创作 ——鲁虹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李小山 关于中国画发展的几个前瞻性问题——浅谈当代实验水墨——鲁红、孙振华 后现代水墨的文化特征——贾方舟 清理实验水墨——鲁虹 实验水墨向何处去——孙振华 水墨画作为一个问题——杨小彦 水墨实验20年 ——一个由“出位”而重新“到位”的精神文化之旅——皮道坚 形式主义的困境——关于水墨艺术的对话——鲁红、孙振华 知识分子画家的精神出发点——范迪安 走向观念表达的水墨艺术——鲁虹 5、关于批评的批评 九十年代以来的独立策展和新生代批评家——朱其 批评家之批评——李小山 批评失衡的时代如何批评——陈履生 如何评价当代艺术作品——以徐冰“9•11尘埃”作品为例——王南溟 增强批评的有效性——关于当代艺术批评的断想——鲁虹 中国90年代的实验美术批评——易英 -
艺术的阴谋
《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第2版)》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亦非“当代”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 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 美国人标举“时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 -
与梦飞翔宫崎骏
日本的动画电影具有领先世界的制作水平是公认的事实,而如果有一个名字来代表90年代的日本动画电影的话,这个名字无庸质疑的是在80年代就已经奠定了大师级地位的宫崎骏。 宫崎骏的笔下是画不尽的魔法世界,神秘的天空城市,变身的狸猫,受到诅咒的猪和森林上方奔跑的猫巴士。想象与美,百分百的卡通精神--没有不敢想的,只有想不到的。而他的动画新片上演,通常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沉寂了四年后,宫崎骏新作《神隐少女》(又译〈千与千寻〉)在日本推出后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又一次创下了日本影史票房新记录。 本书通过精美的图文解说对于宫崎骏在各个时期的经典动漫作了详细的回顾和展示,分析了宫崎骏动画蕴涵的各种意念和主题,是宫崎骏迷的收藏必备。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