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评论

  • 知识分子

    作者:[英] 保罗·约翰逊

    这本让我们警惕人文知识分子的书可能是惊世骇俗的,也可能是哗众取宠的,但它十分值得一读。知识分子可以怀疑和批判,也就难免被怀疑和批判。1998年,《知识分子》在伦敦出版,此后立即在大西洋两岸引起强烈反响,在英国和美国一版再版,始终畅销不衰。《伦敦书评》发表文章称它是“一本有说服力的、也是有趣的书;即使不喜欢它的人,也会从中得到乐趣。”约翰逊先生在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所干的一切坏事中洋洋得意,告之了许多我们所熟悉的大知识分子――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威尔逊、高兰茨……不为我们所知的另一面。
  • 闲看水浒

    作者:十年砍柴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内容简介:作者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度过的,在那里书籍和食品一样匮乏。在我小学五年级时,从一位当过小学老师的叔叔那里借到了两本残破的小说——《水浒传》和《西游记》,我记得《水浒传》中似乎在开始还印着“揭露投降派宋江”之类的黑体字,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文革”末年的版本,在全国人民评水浒的热潮中赶印出来的。而《西游记》还是繁体字印刷,不知是何年的古董。每每看这《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我必须在旁边放一本字典。这《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读完后的副产品就是,小小的我认识了许多“老字”——我们当地对繁体字的称呼,令村里一些读过私塾的老人刮目相看,父亲对此也很是自豪。 年少懵懂的我自然不知道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也不知道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特别是《水浒传》从问世以后遭受的毁誉沉浮。它曾被一次次翻印,一次次删改,一次次禁毁,一次次被从政者利用或诠释……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在一个政治早熟的农业国家,在一个官场规则通吃一切的社会,他们从来就不是作为两本简单的小说而存在。 当然,这些东西是随着眼界的开阔、年岁渐长而逐步明白。当时那个山村的男孩,对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惟一的感觉就是好看、有趣。
  • 博弈三国

    作者:吴闲云

    《博弈三国》内容为:三国中的博弈,奇就奇在他是“实用博弈”,而非现今茜方的“理论博弈”。理论博弈,都要受到许多假设条件的限制。比如:博弈的双方都是理性人,都在同起跑线上,都用公平的手段竞争这些很难在现实中发生。实用博弈,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和现实情况非常接近。比如,当你走进股市,或是走进商场,你就会发现自己总是个“弱者”,对手总是在使用不公平的手段竞争,这些情况就和三国中的情况是一致的。细细研究三国,就会发现三国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围绕“弱者怎样战胜强者”这条主线进展的。一般来说,弱者是很难战胜强者的,但在三国中,偏偏十有八九都是以“弱者胜出”而告终。所以,研究三国,就是研究“实用博弈”最好的教材。
  • 柏杨曰

    作者:柏杨

    柏杨封笔,为本书作序,只为苍生说人话。《资治通鉴》最精彩的故事、最精彩的人物和柏杨先生最精彩的解读与分析。本书为上中下三册。[大陆新版,原汁原味] 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怀。 《柏杨曰》是台湾柏杨先生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耗费五年时间编撰而成,可谓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炼版。柏杨的历史著作向来被视作“中国历史的枕边书”,因其亲切、生动,同时又不乏真知灼见,本书是作者《中国人史纲》之外的又一部史学经典著作。 柏杨论史,一向以人性为本,藐视权力,向往自由,激情与理性兼存,思想与文字并美。《柏杨曰》一书史料运用独到,一事一议,角度新颖,语言优美,引人入胜;比教科书呈现更多历史真相,比传奇小说蕴涵更多人文关怀,是一部“现代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启示录”。
  • 闲看水浒

    作者:十年砍柴

    我们的祖先造字组词很有智慧,将强盗说成“绿林人士”和“草莽英雄”,将做强盗说成“落草”,这种命名大概不仅仅因为强盗总藏在深山中,也许还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处事原则更接近人类的共同发源地――大林莽中的诸多动物。 百姓和小吏、小吏和小官、小官和大官、大官和皇帝之间发生争端,决定输赢胜负的不是理也不是法,而是彼此所掌握的暴力资源。整个大宋似乎由大大小小的梁山构成,奉行的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原则,出手的自然不是法也不是理,而是钱、权或者拳头和斧头。 人们鄙视男盗女娼这两种职业的同时,暗含着承认他们也是一种买卖,无非是特殊的买卖。一则是刀口舔血的买卖,一则是皮肉生意。二者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出卖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后的资源――生命和身体!也就是说用生命和肉体博钱。 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公道是那样苍白。不是所有的梁山人都像李逵那样,惟一的语言就是暴力,他们曾经想到合理的程序、公正的结局,可是大宋没有满足他们最起码的企盼。
  • 历史的坏脾气

    作者:张鸣

    此书勾勒晚近人物百般脸谱,检讨中国历史的劣根性。军阀有性格:思想家和知识界创造着历史,而军阀、土匪、帮会龙头以及各色乡村能人,也在创造历史。晚近人物脸谱:西太后的明白和服气,都是这老外的,而对中国人,她却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镇压改革是对的,开历史倒车也没错,后来改革更是对的。历史的坏脾气: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成者王侯败者贼,其实帝王也是贼。不确定的道路:如果不算土匪流氓等“第三社会”中人,文人跟监狱的距离想必要比其它人近一点,越是有才华的人,危险似乎就越大。庶民的世界:花业民营了,游冶其间的名士和准名士们也就更自由了。浅斟低唱并肉帛相见之余,给小姐们打分品题成了文人墨客的千古雅事,因此有了“花榜”。
  • 内心之死

    作者:余华

    《内心之死》是余华阅读世界名著写下的感受,他说:"这些随笔作品试图表明的是一个读 者的身份,而不是一个作者的身份。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历史,就像是没 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人生一样。我相信是读者的经历养育了我写作的能力。”阅读余华的阅 读,阅读余华阅读的感受,养育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 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

    作者:杨伟

    少女漫画是漫画森林中最为独特的一片疆域,是少女们编织梦想的隐秘空间,隐伏着少女们乐于沉浸的幻想体系。本书以少女漫画中所表现的恋爱观、家庭观、双性同体和少年爱,以及女同性恋等问题作为切入口,解读了当代日本女性种种观念的剧变。 近年来走红日本文坛的吉本芭娜娜、山田咏美等女作家,无不以各自的方式与少女漫画有着至深的关联。本书通过对少女漫画与日本当代女流文学的跨学科考察,透视了两者之问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独辟蹊径地破解了以吉本芭娜娜、山田咏美等为代表的女作家们风靡文坛的秘密。 本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迦陵论词丛稿

    作者:叶嘉莹

    在这一册书内所收辑的,共有十多篇
  • 日本恐怖电影

    作者:杰伊·麦克洛伊

    恐怖电影向来是日本电影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导演的电影常受民间传说的影响,也屡屡受惠于日本的能和歌舞伎美学,它们牵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和社会生态学焦虑,包括着对西方文化和军事帝国主义的忧虑,以及对建立日本人民族(国家)身份的挣扎。过去二十年里,日本恐怖电影达到了一个流行新高度,这种类型的代表作无处不在,不仅出现在享有盛誉的国际电影节展映片目中,同时也出现在最标榜商业性的录像带租售店货架上。 本书收录的多样并颇富洞察力的文章,对“日本恐怖电影”这一充满生命力的电影和文化传统的最黑暗一面(某种程度上,亦堪称是最具启发性的领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冒险。作者们以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批评性的考察和详尽的个案研究,融合于复杂的文化分析,并对日本恐怖电影的“关键”作品做了精细解读。 为便于读者的循序渐进、登堂入室,本书的章节特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编排,从美学的多重性和理论的不同手法着手。我们的作者紧随变换的历史和文化气候,或从相反的方面入手,考察了日本恐怖电影里一些最具影响和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作者们特别留意到不断变化的性别认同观念、经济安全、民族(国家)主义和不断显现于日本文化中的科技对日本恐怖电影的影响。本书所有作者的目标,不仅是要提供一些最有价值的整体评论性观点,更是要帮未来研究日本恐怖电影者搜集一批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献。
  • 新周刊·忐忑

    作者:《新周刊》杂志社

    月收入3000元可称为白领,月收入5000元可称为中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持币100万买不到三居室、身家10个亿进不了百富榜……(《中国有多贵》)日本发生地震不久,中国师奶就去抢盐——当地球调到振动模式、经济调到通胀模式、交通调到堵塞模式、婚姻调到电视表演模式、就业调到高难度模式、猪肉调到瘦肉精模式……我们的心,也调到忐忑模式。(《安慰才是中国之盐》)通过视频,这19个路人、乃至于小悦悦父母、两位肇事司机的行为被放到显微镜下,众人的注视已使之成为一个奇观(spectre)……甚至在西方国家的媒体里也成为焦点……(《旁观他人的痛苦》)2011《新周刊》,记录着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世界的变化——中国有多贵、我们如何安慰自己、中国财富的翻云覆雨手。
  • 遇见100%的村上春树

    作者:稻草人 编著

    全书分为五章:“村上森林”为村上春树概论,“村上图书馆”的内容是村上的作品,“答案在风中”为背景资料,“村上听不见”是对村上作品的经典评论。
  • 村上春树与后虚无年代

    作者:岑朗天

    每一代思考的人,在其生命某一个路口,难免跟虚无照面一次以至多次,陷入迷失。不过,虚无很快便会被打成一种主义,俨然一个反派,然后我们的英雄或圣人会教导种种克服和超越它的方法;很快以至过快,我们又能站起来,重新做人了。 会否太过轻易?会否,我们其实借理性和意志的力量遮盖了问题? 在村上春树、尼采、加缪、卡尔维诺、梭罗等的文本中,让我们重新和虚无对话,重新在流浪者和影子的生活处境中跟虚无狠狠而深深地接一次吻。因为我们努力活过来,实实在在,情愿做一个凡人。 目录 写在前面 决定推石上山之后 浪人 疯狂是一种浪荡 浪荡是一种坚持 浪人之“游” 浪人之“浪漫” 浪人之“历史” 逍遥游 心灵之游 冒险游 英雄游 圣人游:无何有之乡 圣人游:大小之辨与三重“逍遥” 圣人游:游必有方 由“游”至“游”的考古学 地狱为懒散的浪人预备 入口 村上式处境 村上式孤独 忽然失落 失落的两重世界 “那边”就是内边,也是下边 人口在哪 出口 有入口,便有出口 出口一:电话亭的呼唤 出口二:舞舞舞吧 面对“那个”的双面性 第三个出口:从死导引出来的活法 心灵之舞 后地震和后地下铁 虚无 作为哲学考察的虚无 作为人生体验的虚无 虚无的表象......
  • 相约挪威的森林

    作者:雷世文

    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ISBN:9787508036984,作者:雷世文主编
  • 当心村上春树

    作者:内田树

    《当心村上春树》主要内容:咖啡、酒吧、女人、主人公玄而又玄的对白,除了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东西外,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还用心设计了哪些美丽的“陷阱”,让读者欲罢不能?为了探究这一奥秘,在“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百分之百的评论怪才与百分之百的创作怪才碰撞在一起了。内田树,这个在日本文部省挂了号的、以在校园里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大学教授,运用通俗易懂而又灵光四射的语言,时而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时而又强调感性捕捉,甚至还带着点无厘头的意味,对村上春树“世界畅销”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许多在众多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评论中难得一见的崭新的村上春树论。内田毫不含糊地坦陈自己对村上文学的喜爱,正是这种坦白让他摒弃了评论家惯常保持的自矜和冷静,而以一个村上读者的鲜活身份,诉说着村上的美妙故事作用于他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内田树的村上文学论也许非常有效,甚至可能是村上迷最容易共鸣的解读方式。但是,正如得“当心村上春树”一样,当心别被内田树“骗婚”了。
  • 村上春树

    作者:(日)黑古一夫

    1979年以创作《且听风吟》走向文坛的村上春树,曾连续在2006年和2007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有力候补。所以,谁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村上春树不只在“日本”,甚至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知名作家。 在他的作品里,通过某种事物的缺失而表达出来的“失落感”、“孤独感”以及“绝望感”,是世界上获得了“富足”的物质生活之后的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共同感受。就此而言,村上春树在1979年步入文坛,这具有十分特殊的象征意义。
  • 嗨,村上春树

    作者:苏静,江江

    这本书里有的是关于村上春树作品的自发或自觉的感悟和评说,有的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些关于村上春树的问题,当然《嗨!村上春树》也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加之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曾屡屡强调“匿名性”之重要性。不过,《嗨!村上春树》这本书竭尽所能去解决了村上春树的读者关心的大部分部门。 这样一本书是献给每一个村上春树的热爱者的。 村上春树的文字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很多人的生命里,真的要感谢村上先生的文字伴我度过了那么多人美好的日日夜夜。 我知道,有村上先生文字陪伴的那些时光终有一天会一去不返。 无论如何,我要轻轻地唤一声:嗨!村上春树
  • 我在暖昧的日本

    作者:大江健三郎

    本书收录了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十七篇随笔,主要包括与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对话、演讲、时事评论、文学创作谈、人生感悟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介绍、总结了作家的生活、思想及创作实践。其中有和大量动情的笔墨介绍了他和智障的儿了光(后来受到鸟到声启蒙而成为一名音乐家)的“共生”生活及这种生存状态对其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贯穿全书的最鲜明的主题是对“暧昧”这一日本国民性的锋利解剖和无情批判。身为日本国民,大江健三郎深谙此种国民特性在其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及负面后果。他的剖析鞭辟入里,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向上、团结”的民族在期 “集体主义”外衣下的猥琐。 作为一位悟性极强的著名作家,在大江的笔下,无论是对普通人的描写还是对整个民族、国家的刻画,都透露出一种蕴含在勃勃生机中的人道主义情怀。而从 作家的结束以后日本社会经历了动荡、转型之后的脚步。
  • 为了灵魂的自由

    作者:林少华

    日本文学翻译巨匠林少华品评村上春树的唯一专著! 首次最细致、最深刻地揭秘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 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始终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本书贯彻始终的主调。 作者林少华,从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浸淫村上文字已达20年之久。他总共翻译了村上38部作品,是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本书除了品评村上每篇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外,还连续提取了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纵向读之,未尝不可视为村上传略和创作谱系;横向读之,又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解读或作品各论。 语言动人心弦、平缓舒雅;既有深到作品灵魂的剖析,又有浅到表面词句的锤炼。是一本自开始阅读瞬间就能让人忘却现实时间、不忍释手的评论词话。
  • 村上春树论

    作者:小森阳一

    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是近几年全球最有影响、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曾人选《纽约时报》“2005年十佳图书”,村上也因本书荣获捷克2006年弗兰茨·卡夫卡奖。 在这样一股热读《海边的卡夫卡》的风潮中,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小森阳一却树起了一面批判的旗帜。他将《海边的卡夫卡》放置在具体而开放的历史语境下,运用精细的文本分析,揭示其对读者“疗愈”渴求的满足背后,隐藏着抹杀历史、勾销记忆的话语结构…… 该书出版后,在评论界和读书界引起广泛关注与巨大反响,被视为对《海边的卡夫卡》及“村上春树现象”最为深刻而精辟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