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评论

  • 认真你就输了

    作者:陈漠

    新周刊创刊15周年系列丛书之一——纠结的70后自言自语:《认真你就输了》。作者780后的陈漠来自四川,沉迷亚文化,深析恶趣味,却以“面瘫”著称。 喜欢《认真你就输了》的,一定是跟你讨论认真是什么的人。
  • 大时代的边上

    作者:《新周刊》杂志社

    《新周刊•大时代的边上》内容简介:夏娃的苹果带我们看到这个新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了解这个新世界,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体验这个新世界。(《苹果力》)离开权、钱、车、房,男人的魅力还剩下什么?贪污和腐败的多是男人,飙车和醉驾的多是男人,栽在性事上的多是男人……男性还在,但,男人呢?(《男人没了》)在大时代的边上,你想要哪一种活法?让大师陈丹青为你拨开迷雾。(《大时代的边上》)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听听局内人是怎么说的。美院教授、艺术生、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网站创始人、画廊老板、拍卖行高管、艺术经纪人、艺术家……(《兑现主义》)2011《新周刊》,记录着2011年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世界的变化——三个苹果改变的世界、中国的男人是如何异化的、低成本生活指南。
  • 中国历史的后门

    作者:许晖 主编

    鲁迅先生说中国历史都是“瞒和骗”的历程。从孔子开始,中国历史就一直被有计划地篡改。统治者和统治者所依特的主流意识形态,出于一种莫名的恐惧,对典籍实行官方净化。净化的后果,即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但是——正如阉割尚有不净,罗网尚有漏鱼,百密难免一疏。“官方净化”总会有形形色色的漏洞,刀笔吏的指缝间也常常汇露出有趣的消息。此之谓“历史的后门”。本书作者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或以嬉笑怒骂的解构风格,从中国典籍中寻绎历史的后门,揭开“瞒和骗”的历史中的真相。
  • 话题2010

    作者:杨早,萨支山编,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

    揭开少林寺、李一道长与“曹操墓”神秘的外衣,多层解读众声喧哗下的汪晖事件与韩寒现象,深度解析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和电影《孔子》,细读章子怡“诈捐门”和“蜗居”“蚁族”们的“N连跳”……已经成为历史的2010,依然留下这些余波难平、喧嚣难去的公众事件。一批年轻学人聚合起来的1217俱乐部,秉承独立个性、人文立场,对事件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是他们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在其中进行思考、批判,和预测。
  • 打捞中国愤青

    作者:廖保平

    回顾愤青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愤青不仅排斥西方先进文明,而且对本民族的传统文明也是一次次痛快的打砸。愤青破坏的热情往往大于建设的热情,当愤青得势的时候,正是全民疯狂的时候,也正是整个国家民族遭殃的时候。中国愤青为冷战招魂,全球树敌,仇恨文明,主张决裂,会断送现在的大好局面,会把中国推向深渊。对这样的民族主义愤青,我们要坚决说:不!对这样的逆流,我们要坚决狙击!划清界限的时候到了!为愤青群体清理门户的时候到了!打捞中国愤青的时候到了!作者通过对愤青群体的特性和行为,心理和精神,政治和经济,从铁血腔、名人移民海外、抵制家乐福、崇洋媚外与崇中媚内、北京奥运会等进行深度解剖式的分析,揭开愤青的老底,一一点破愤青带给中国未来的危害,从而对愤青做出尖锐的抨击和批评。
  • 读经济学书

    作者:梁小民

    走近大师,才可能了解他们那些辉煌的成就是如何创造的,剖析大师的著作,你才会对历史有一个全景式的俯瞰。梁小民先生一直有一个“野心”:重写一部经济学史,设想这本书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与经济学书,不是正史,也不是野史,只是一部非完全的经济学进步史。为众多想了解经济学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窗口,如果大家喜欢,他会将之作为一个系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学的历程》。   在经济学历史上,除了经济学家留给世人不灭的影响外,还有众多的经济学著作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起着指引乃至影响终生的作用,让我们与梁小民教授一起回顾这些经典记录。
  • 与之言集

    作者:钟叔河

    《与之言集》为钟叔河历年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发表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部社会文化评论集。文本均据当时报刊发表的原文,因发表前多未经本人过目,故此次作了必要的订正。访谈的范围相当广,虽然很多都是从编书谈起。《走向世界丛书》和新编重印周作人著作,本来都是震动和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书。它们的酝酿和产生,它们遇到的坎坷和曲折,反映了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人事的浮沉和编者的心迹。答问谈得很细,涉及很宽,也很少隐饰。采访的题目本不限于书,答问的内容更不限于题目,有时像口述自传,有时又在谈古论今。比如他对“蔡伦造纸”和“郑和航海”的质疑,自幼阉割入宫的太监,怎么会懂得造纸和航海?对作家办书院、大学生读经的不看好,说书院从来不是作育士大夫的主渠道,说只有三家村学塾才读《三字经》也读不出人才。……
  • 寨名水浒

    作者:佘大平

    不读《水浒传》,不知天下之奇。 《水浒传》之奇,有宋江千回百转上梁山之奇,晁盖领头造反而死于曾头市中箭之奇,吴用神机妙算之奇,林,中历尽磨难之奇,武松打虎、杀嫂、血溅鸳鸯楼之奇,鲁智深一杆禅杖打遍山林之奇,李逵“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之奇,戴宗飞步神行之奇,阮氏三雄和张顺等人水中耀武扬威之奇,燕青慧敏机巧之奇;还有智取生辰纲之奇,三打祝家庄之奇,大破连环马之奇,月夜赚关胜、雪天擒索超之奇,攻打北京城、智取大名府之奇,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之奇;还有“说时杀气侵肌冷,讲处悲风透骨寒”之奇,“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挥时热血流”之奇,“双拳起处云雷吼,飞脚来时风雨惊”之奇,“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之奇,“农夫背上添心号,渔夫舟中插认旗”之奇,“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神蛟”之奇,“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下梁山”之奇,“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之奇,等等.从明末李贽等人起,一直有人孜孜研究这部不朽巨著,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它而争论不休,聚讼纷纭,“忠义说”同“强盗说”打了几百年的嘴巴官司和笔墨官司。 《寨名水浒》以纵横谈的形式,发掘繁本《水浒传》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和人生哲理,妙论宋元时期的“水浒”故事、梁山好汉的历史原型、富有艺术趣味的故事情节、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与经济活动等。各篇文字不多,但小题大作,机趣易懂,不平淡,不油滑。
  • 贾科梅蒂的画室

    作者:[法] 让•热内

    1954年,法国作家热内通过萨特、科克托等朋友与艺术家贾科梅蒂相识,并应邀为艺术家做模特。从1954至1958年,热内时常拜访贾科梅蒂位于巴黎十四区伊伯利特-曼东街的画室。这一相遇所激起的精神探索、交流和纯净的友谊,被热内记录在《贾科梅蒂的画室》里。热内论艺术的文字极少,本书收录的几篇独具风格的艺术笔记,是热内仅存的直接阐述自己的生命观和艺术观的文字。 《贾科梅蒂的画室》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艺术评论。 ——毕加索 热内向我们证明,天才并非某种天赋,而是人在绝境中开辟的出路。 善只是幻觉,而恶是虚无,它在善的废墟上造出自己。 ——萨特 有一天,热内应被视为道德家。我们总习惯于把道德家混同与卫道士。 诗是一种道德,内在、自律,拒绝强制性的范畴和机制。 ——让 • 科克托 热内非常像贾科梅蒂为他画的肖像,贾科梅蒂把握住了这个人强烈 的情感、严格的控制力和近乎宗教式的沉静的惊人结合。 ——萨义德
  • 回到歌唱

    作者:李皖

    关于纯音乐比歌曲有着更为广阔的“感受空间”,这个判断似是而非。说它有些更大的宽容度,可;说它在感染力或包容度上优于歌曲,则并不那么恰当。事实上歌是一种极特殊的形式。我一直并不把歌看作填词谱曲,原因即在此。我觉得歌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方式和逻辑,而不是器乐(音乐)的方式和逻辑。理想境界的歌并不是词和曲的结合,二者不存在结合的问题,而是从诞生起就浑然一体。换个角度观察:语言和音乐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在那个部分里音乐和语言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歌。歌是人自身拥有的一种自然能力,它把人自己撞出了声音,就是这样。这种说法有点儿神秘,但却是真实的。当然,真正的歌是太少了。 ——摘自本书序
  • 金庸江湖手册

    作者:施爱东

    《金庸江湖手册》讲述了黄药师凭什么爱上梅超风?段誉慕容复,谁与王语嫣的速配指数高?弃青青就阿九,金庸终于给了袁承志从心选择的权力。韦小宝艳福门之争,金庸对流氓哲学的新批判。每一个成功的傻女婿背后都有一个巧媳妇。多情男子的独门泡妞秘笈。小白脸们先赢情场、后失职场、再失情场的“情爱三部曲”。天下淫妇处处有,英雄为何总拿自己嫂子开刀?放屁高墙上,为何墙不倒?江湖世界的交情哲学。忽悠与反忽悠。阳光少年装痴卖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溜须拍马的注意事项。暗器的类别与使用者的江湖习性。关公战秦琼,谁的武功更胜一筹?书呆子与武呆子。……作为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金庸江湖手册》作者施爱东从民间故事的角度解读金庸小说,让人耳目一新。
  • 李敖有话说8

    作者:李敖

    《李敖有话说8》是《李敖有话说》系列图书的最后一本,《李敖有话说8》从《李敖有话说》栏目后400集中精选了25集。秉承了李敖的一贯风格,以口舌开心,以证据取胜。论历史、评人物、谈时政、讲真话,展现了李敖作为评论家的超人勇气、才华和一针见血。
  • 胳膊拧得过大腿

    作者:何东

    你既然活着,就不能没有灵魂;而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你就必须亮出你内心也许并不完美的真诚;假如你还不甘愿让自己完全沉入并不美好和谐的社会现实,你就必须让自己的灵魂为理想、梦想留一块最后的净土。 ——何东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不是亲密到转瞬都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映就注定你我的同心相聚。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人可以遥不可及,虽然远距天地,但无分你心我心,各自都在天边迁徙魂魄却无时不在凝聚。 ——何东
  • 读点

    作者:朱正琳

    以书评为主的文集,对近年来我国出版的有较高学术、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几十种图书做了深入、全面的评价。本书也可以说是作者几十年与书相伴的故事。作者觉得,“读书是私事”,在生计需要之外的自由阅读才能真正地丰富自己,阅读高品味的好书,就是与那些思想和文化高手的对话和“过招”,久而久之,必能提高自己。作者的故事和感受,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轨迹。
  • 美食评论家的乔装秘密生活

    作者:露丝·雷克尔

    《美食评论家的乔装秘密生活》讲述她扮成白发老太、红发俏妞,只为替市井小民尝出真滋味。精彩的故事+私房食谱+《纽约时报》上的评论,她的照片被贴在纽约各大餐馆的布告栏上,经理、厨师、服务员严阵以待,甚至悬赏5000美金悬赏发现她的人,因为她是《纽约时报》新上任的餐厅评论员。一篇《纽约时报》的餐厅评论,可以让一个餐馆门庭若市,也能让它门可落雀。为了“公正”,她绝不能让餐厅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她乔装打扮,化身各式各样的人物……退休的灰发教师、跋扈的老太太、婚姻不美满的金发尤物……这下,餐厅的食物、环境、服务都逃不过她的侦察!书中不但讲述了作者乔装打扮,微服出巡的故事,还提供了作者为《纽约时报》所写的餐厅评论以及私家菜谱。
  • 味覺現象學

    作者:梁文道

    這是一部別開生面的飲食寫作,既非餐飲指南,也非文學創作,甚至不是那種說飲食文化就要從蘇東坡談起的典故雜談。在這本書裏,梁文道以旁徵博引的一貫本色加上不時閃現的幽默風格,和大家探討食經的作用,豆腐與中國美學的關係,厭食的意義,公平貿易的理念,和知識產權對飲食工業的衝擊等多種與飲食相關的社會文化現象。在他筆下,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變得有深度,而所有嚴肅甚至學術的課題都變輕鬆起來。
  • 空,欢喜

    作者:胡赳赳

    本书为《新周刊》副主编胡赳赳第一本系统论述当代艺术的批评文集。分为三个部分:似引非引、万象、众生。其中“似引非引”向大众解释“何为当代艺术”以及“如何欣赏当代艺术”的问题;“万象”将对三十年来的当代艺术种种行状进行剖析和深入思考;“众生”则遴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余位当代艺术家肖像、作品及重要评论。 语言犀利,见解中肯,分享艺术心得,思索生命和时空感悟。 意在完成当代艺术从圈子化向大众化的转移,让白领、精英阶层能够鉴赏、批判、参与到中国的当代艺术进程中来。
  • 鍍金中国──大國雄起的虛與實

    作者:許知遠

    沒有比「鍍金時代」更適合於描繪中國了。金錢成為這個雄起大國的衡量標準,但在表面的金光之下,這個最為壯觀的實驗場仍面臨巨大的矛盾與迷思。 二十年前的中國,風雨飄搖,政府與民眾的情緒空前的緊張,共產主義世界正在坍塌,中國被孤立,一些人預言這個國家馬上就要陷入崩潰。但如今,中國是最令人矚目的國家,它不僅沒有崩潰,反而在世界經濟衰退中,以更強有力的姿態出現。然而,誠如中國《生活》雜誌出版人許知遠所言:「倘若你生活在此刻的中國,你會經歷一些與表面輝煌數字和炫目言辭不相同的另一些東西。」 被名為「中國最年輕的新銳思想家」的許知遠,以一種貼身式的觀察,寫下了《鍍金中國》,既描繪了中國過去十多年發生的變化與情緒,解讀其中的矛盾與表面金光之下的複雜面貌,也努力呈現自己的反思與批判,期望「在幻象消失的時刻,改變才真正開始」。 名人推介 「許知遠成為崛起中的中國一個嚴厲的批評者。當世人驚嘆於中國的經濟奇蹟,他大聲疾呼:『傻瓜,這不是經濟問題。』當各地華人為圓明園鼠首銅像拍賣而義憤填膺,他指出,如何修復內在的傷痛記憶,去理解這個新世界,才是此刻中國最迫在眉睫的任務。無怪乎不少人視許為掃興的人。問題是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你又怎可以期望他跟隨主旋律跳舞呢?」------ 文化雜誌《瞄》主編 林沛理 「許知遠給人一種強烈的印象,他是一個不安於中國黨政當局『傳統智慧』的作家,但也不是一個充斥在網絡上的「憤青」。他倒是要在中國新的政治經濟變幻的權力版圖上,寫出自己新的感情版圖。」 ---- 《亞洲週刊》總編輯 邱立本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作者:綦彦臣

    历史良籍必须以判断见长,因为这种著作的好处就在于方法、在于真实、在于所选事件最宜于为人所知。本书就秦桧、岳飞之仇、宋江投降、曹操、曾国藩、诸葛亮等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独辟蹊径,另有一番解读,让人读后不仅不禁换一种思维去重新审度历史……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通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思想的浮冰

    作者:刘东

    反思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文明立场,“中体西用”“再造传统”论的时代强音! 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为熬出中国文化新传统而奔劳呐喊 ~~~~~~~~~~~~~~~~~~~~~~~~~~~~~~~~~~~~~~~~~~~~~~~~~~~~~~~~~~~~~ 拥有儒家价值的范导,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无懈可击, 但失去儒家价值的范导,却注定了我们的生活会一无是处 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正在悄悄滋养,想要成就一项事业, 就要充满韧劲地挺住,把它苦苦地熬成传统 ——刘东 《思想的浮冰》为清华国学院刘东教授的最新力作,希望与读者分享自己致力于复建清华国学院以来的所思所虑。书中文字在在流露出刘东在现代社会的危机时刻呼吁激活“中体西用”,思考中国文明新立场,熬出中国文化新传统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