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评论
-
话语的德性
我们这个时代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当下的批评界害怕承认自己首称是一个读者,而不是批评家。批评家们对作品毫无感觉,更说不上有独到见解。他们给人的印象是:言必西方某某,一本正经的垃圾复制者和没有下半身的各种学位炫耀者。老实说,当代批评已经丧失了大多数作者和读者的尊重。 谢有顺是少数的例外者之一。此人的现在和未来都不是与“批评家”一词所给人的那些类似塑料的印象有关,而是与他出生的故乡,与大地有关。那穷乡假壤甚至在不久前都还没有电。在原始的黑暗中,劳动和智慧像光那样被敬畏。从他的批评活动,我们才重新感受到批评——原来也是有血有肉的、有感觉和智慧的创造者的活动。 -
十作家批判书
《十作家批判书》的出版已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事件。钱钟书、余秋雨、王蒙、梁晓声、王小波、苏童、贾平凹、汪曾祺、北岛、王朔,这些充斥于教科书和报刊杂志的显赫名字或人物,毫不夸张的说,是他们亲手把一大堆读者拖进了伪文化的深渊,是他们,正在糟蹋一个民族的方块文字,以及这个民族的想象力。 -
1846年的沙龙
诗人波德莱尔不但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也具有令人叹服的批评才能,而且越来越多的法国文学研究者认为,他是一位比批评家圣伯夫还要伟大的批评家。波德莱尔的批评活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对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
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
从卢梭、巴尔扎克、玛丽・雪莱、福楼拜,到乔治・爱略特、左拉、亨利・詹姆斯和玛格丽特・杜拉斯,从马奈和高更到梅普尔索普,作家和艺术家们都迷恋于身体――灵魂的无可回避的他者。布鲁克斯谙熟精神分析,这充实了他的论证,那就是:“认知癖冲动”――认识的欲望――如何引导着小说情节和我们的阅读。 正是以两性的身体为象征、并最终为语言本身提供了构件,而象征和语言又使我们离开了身体。然而心灵和语言需要恢复身体,作为对于它们的定义而言最主要的另一领域。布兽克斯展示了女性的身体为何、如何变成了展现整个社会的渴望、焦虑和矛盾冲突的场所。他还说明了作家和艺术家们如何在女人的身体中发现了讲故事的动力学原理和原动力。 -
红楼梦评论 石头记索隐(插图本)
红楼梦,是世界公认的伟大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后来人为了这本书,发展出研究红楼梦学问(简称红学)的作家。王国维是红学研究史上一位具有独创性的评论家。本书是王国维对《红楼梦》精神、美学、伦理上进行的探讨,再加上蔡元培给石头记做了索隐,是广大《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必备读物。 -
误读红楼
张爱玲说写实主义的好处,在于“要一奉十”,比如《红楼梦》。因为是一丝不错地按照生活细细描来,也就如同生活一样的丰富深沉、变化自如,让读者自取所需,雅者见其雅,俗者见其俗。 如此一来,便有了各式各样的“误读”,如鲁迅所言: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他自己看见的则是爱与死亡。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红楼梦》的所有阅读都是误读吧。但就是这林林种种的误读,使我们向曹雪芹——那值得致敬的灵魂,贴得更近了一些。 -
在失败中自觉
《在失败中自觉》介绍:我们越走近危险,通向拯救之力开始发光的道路就越是明亮,而我们也就变得愈加需要追问。因为追问是思的虔诚。追遡无神少信的根由,掀开道德面具的伪装,揭示思想混乱的本相,陈述文学衰微的后果,梳理语言荒芜的线索,在根本失败的深渊之底自觉,以失而复得的耻感经验求乞。 -
《白鹿原》评论集
《《白鹿原》评论集》的主要内容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也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标一帜的。 -
杂书过眼录
本书是著名学者谢泳先生继《逝去的年代》和《没有安排好的道路》之后,又一本思想随笔力作。全书介绍了六十多部鲜为人知的“杂书”,通过这些书里书外的故事讲述,揭示了近现代中国许多令人震惊的历史真相和鲜活的历史细节,给人无穷的启迪和思索,堪称小文章构成大学问。 全书文笔清新平易,不枝不蔓,不故作高深,更不穿靴戴帽,让人在不经意间品出历史的滋味和无奈。 -
时评写作十讲
本书凝聚了一个从业十年、仍在笔耕不辍的评论员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 它打破了传统评论教材的结构安排,以更符合评论写作内在规律的问题意识去安排章节;对写作规律作了独到的剖析,提出了“评论的附加值”和“评论的写作效率”这两个核心概念;没有停留于评论写作的技术层面,而是尝试教学生如何积累作为一个评论员应掌握的非技术要素;本书特别重视案例,而且所选案例多数是作者自己的创作体验和作品,这比单纯引用别人的案例更具说服力,更能把写作的思维过程和实战经验完整地还原出来。 本书不是用于应试的,而是非常实用的时评写作参考书,不但可以帮助初学者少走弯路.尽快上手,也可以帮助评论员走出误区,迅速提升自我。 -
四看金庸小说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一脉相承。通过条分缕析地回溯故事,倪匡为杨康翻案,指郭靖为“伪人”,揭露黄蓉的“奸诈”,贬黄药师的“刻意”,赞欧阳锋的“自恃”、洪七公的“痛快”。金庸小说的精彩与成败尽在其中。 -
三看金庸小说
本书是倪匡对金庸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记》的专题评论。倪匡时而移步于武林人物之间嬉笑怒骂,时而跳脱出来赞叹金庸文笔之奇之幻,将韦小宝、令狐冲两个“绝顶人物”之洒脱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再次说明《鹿鼎记》在金庸小说中排行第一的理由。 -
容易被搅浑的是我们的心
《容易被搅浑的是我们的心》主要内容:近几年来,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被讨论得比较多,讨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创作和批评”、“作家和批评家”,这两对关系要么是混为一谈的,要么是后者遮蔽前者。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区别就是后者多了“人”的因素。区别这两者的意义在于,创作和批评的关系其实很单纯,但是加进“人”的因素,演变成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它就不再单纯了。在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遮蔽下谈创作和批评,容易导致对于创作和批评关系的误读,造成一种创作和批评之间的关系已经岌岌可危的感觉,实际上,紧张的并非创作和批评之间的关系,而是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 -
红楼梦悟
《红楼梦悟》主要内容:自序(一)以悟法读悟书;自序(二)尝试《红楼梦》阅读的第三种形态;《红楼梦》悟;《红楼梦》论;《红楼梦》论;论《红楼梦》的忏悔意识等。 -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文章写得是诗人海涅的爱情理想和他一生中的爱情遭遇。海涅在年轻时对于爱情是狂热的,狂热到成了一位完美爱情的理想主义者,以至于他在一生中写了许多美妙的爱情诗歌。可是,现实生活中,他一生的爱情遭遇却很悲惨,悲惨到他在巴黎和一位读不懂他诗歌的女人结了婚。而曾经的他却放言说,和她结婚的女人如果看不懂他的诗歌,就和她离婚。可比这更悲惨的或是更残忍的不是现实婚姻中没有爱情,而是完美爱情理想的破碎。他在晚年最后一次去罗浮宫见他的爱情女神维纳斯时,倒在纯洁的爱情女神脚下哭泣了。那一刻,他多么希望面前的女神能够把他搀扶起来,把他完美的爱情理想给高高托起,不至于让他和它的理想被现实无情的撕碎。可是当他抬头看到高高在上的爱情女神的那一霎那,他终于明白了些什么。米罗的维纳斯压根就没有手臂,她是残缺的。 悠悠历史文化长河中积淀着众多滋养后辈的伟人名著。成功的作家在读什么?周国平,用哲人的锐敏、诗人的空灵和静水流深的文笔,引领我们走近大师。 -
谈《笑傲江湖》
温瑞安以专业作家的手法,从全局把握《笑傲江湖》“妙造自然,清新可喜”的整体精神,一幕幕、一人人细细说来,将其中线索、伏笔、因果、象征一一点出,缜密、宏大而不失亲切,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看出金庸小说的“门道”。 -
永远的男孩女孩
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些儿童书作家自己就是孩子吗?在本书中,普利策奖得主艾莉森·卢里就用这个理论,探讨了不同时代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及其作家们,包括《小妇人》的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苏斯博士和J.K.罗琳等等。艾莉森·卢里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天才作家们是怎样用儿童文学来传达他们的忧伤、怀念和奋斗的经历的。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王国维、胡适、鲁迅、蔡元培等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的经典著作。 这部著作吸纳了百年来《红楼梦》研究的成果,着意于《红楼梦》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阐释。 -
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
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迅速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有人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与狐的神怪小说;也有人说,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黑暗的现实社会;而在本书中,《聊斋志异》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不但承载了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的男人梦,更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另类女性形象。 马教授以她30余年的研究成果,重新解读了这部短篇小说名著及其作者,从本书里,读者可以读到《聊斋志异》在21世纪的全新内涵,感受到小说中关于“女权主义”和“环保主义”主张的前世先声。更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马教授经过研究发现:《红楼梦》对于《聊斋志异》有着多方面的承传——“聊斋、红楼都创造了乌托邦,《聊斋志异》还能梦想,还相信梦想;《红楼梦》却梦醒了,且无路可走。” -
阁楼里的女人
我们可能都知道戏剧家易卜生的名字,知道他笔下的著名人物娜拉的名字,我们知道娜拉的出走代表了女性解放,但这简单的“女性解放”四个字,何足以代表易卜生笔下那些女性们丰满的精神形象? 《阁楼里的女性》这本书的出版,很显然给了我们机会去那些女性的精神世界里漫游一番。导游则是,在女性探索自我,以及自我与世界关系方面非常值得信赖的露·莎乐美。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