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MargueriteDuras
-
勞兒之劫
有關勞兒.瓦萊莉.斯坦茵的故事,確切的發生始時間,是在舞會最後的來客,他走進了市立娛樂場舞廳大門哪一刻……它持續到黎明時分,勞兒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舞會結束,夜晚終止,這個故事熄滅,沉眠,大約有十年光景。然後,某一天她目睹一對情人在街上親吻,這一吻又喚醒了這個故事…… 本書特色 ◎「不能修改。不可能。這是我最想寫,同時也是我最難懂的一本書。」莒哈絲如是說。那就讓我們來進入這個夢霧中的倒敘,傾聽女主角的心情獨奏。 ◎強奪、綁架、劫持;迷狂、狂喜、迷醉--從書名「Ravissement」所代表的分歧意義,就知道此書透著一股隱晦、不安、暴力。這是作者舉哈絲最迷離的一部有關搬弄潛意思、文字敘述手段的奇書。 -
印度之歌
◎本書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 Cet ouvrage, publié dans le cadre du Programme d’Aide á la Publication 《Hu Pinching》, bénéficie du soutien de l’Institut Français de Taipei 莒哈絲1914年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越南)。這段童年經驗是她生命最底層的記憶,不斷在作品中湧現,成就了著名的「印度系列」:《勞兒之劫》(1964)、《副領事》(1965),《愛》(1973)和《恆河女子》(1973)……,《印度之歌》是其中唯一的劇本。 這一系列講的是圍繞在勞兒、麥克‧理查遜、安娜-瑪麗和副領事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每本的重點放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印度之歌的焦點是安娜-瑪麗。她是所有人物(包括敘述的聲音)迷戀的對象。 這個劇本篇幅不長,野心卻極大:她企圖以文字構築一個綿密細緻的多部混聲交響詩。這首樂曲又得充滿氣味(莒哈絲要求氣味必須擴散至觀眾席):鮮花、熏香,混著火光閃爍的焚屍焦味…織就一首頹廢迷人、充滿感官氣息的「印度之歌」。作品中四個不現身的聲音交相敘述……敘述有時殘缺,有時重複;有時如夢囈,有時嘶喊,有時又如吟頌。通過這四個不同聲部,真實在不斷的敘述中重組、過濾、修正…… 《勞兒之劫》之中的勞兒(此劇中稱「沙塔拉的少女」)眼睜睜看著她的未婚夫麥克‧理查遜在舞會上被一名黑衣女子攝去了魂魄。他拋下一切,再不回頭。這位神秘女子就是安娜-瑪麗,法國駐印度大使夫人。麥克在般加拉開了一家海事保險公司,為了留在印度,為了留在她身邊。 而在《印度之歌》中,這一段轟轟烈烈已化為背景,麥克只是隨在安身側的影子。最鮮明的人物卻是著墨不多、甚至不知其名的的法國駐拉合爾副領事。他在拉合爾對著痲瘋病患開槍,被認為是瘋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絕望地愛著安娜-瑪麗,卻只能以一陣陣撕裂肺腑的喊叫,吼出他一生的愛與痛。掩卷之餘,仍能聽到他淒厲的嘶吼,劃破暗夜的長空。驚心動魄。 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最富魅力與個性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享譽國際且廣受歡迎。 瑪格麗特‧莒哈絲(1914-1996),無疑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最具個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她四歲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包攬小說、劇本和電影三種敘事方式,雅俗共賞,在法國乃至全世界都擁有廣泛的讀者。 《印度之歌》 1972年改編為電影伽利瑪*《印度之歌》; 1975年,在坎城影展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獎。 -
坐在走廊里的男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所著的《坐在走廊里的男人》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大西洋人》、《死亡的疾病》等,有着渴望和激情的男女,无论怎样相遇、靠近,彼此都无法逾越自身,必须重回出发的位置。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