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海外中国研究

  • 嘉靖帝的四季

    作者:[美] 窦德士

    汗青堂087:本书揭示了皇帝与文官系统四位最有权势的领袖的个人野心和决策议程的互动角逐。

    ★编辑推荐★

    提起嘉靖帝,很多人大概会想起高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由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形象。他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

    嘉靖帝可以说是明朝的“话题之王”,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继位时爆发了『大礼议』之争,少年气盛的嘉靖帝联合张璁(张孚敬)等人,斗倒了历经两朝、根基深厚的杨廷和集团,开启了皇权强势的嘉靖时代。

    在统治初期,他意气风发,作者以春季来对应,首辅是有从龙之功的张璁。之后在嘉靖帝统治的夏、秋、冬季,嘉靖沉迷道教,夏言、严嵩、徐阶相继粉墨登场,成为首辅大臣。而徐阶为了上位,甘居严嵩之下,百般讨好,待羽翼丰满之后,取严嵩而代之,这段史实堪称政争文的典范。

    嘉靖帝在位后期常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却始终牢牢掌控着大明的朝政,精于玩弄帝王心术,试图在大臣之间平稳权力的天平,琢磨人心。

    ★内容简介★

    本书用“四季”来比喻嘉靖帝亲政之后,其漫长统治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突出标志在于不同的、强有力的首辅:张璁、夏言、严嵩、徐阶,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书中回顾了嘉靖帝从登基到亲政,最终大权在握的全过程,通过详细地分阶段介绍首辅与皇帝的互动:

    揭示皇帝如何与大臣合作治理国家?

    皇帝如何与成熟的行政官僚体系博弈共存?

    从而清晰地呈现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运转特点,透视最高统治者与位极人臣者之间的关系。

    ★学者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展现了他对明代政治史料的卓越掌控力,以全景的视角呈现1522—1567年错综复杂而又变化多端的嘉靖朝政局。通过关注四位重要的首辅大臣,他厘清了16世纪中叶宫廷中动荡的政治走向,时间跨度从1520年代的大礼议直至1560年代严嵩的倒台。作者挖掘了皇帝实录,以及这一阶段影响政局的重要人物的私人笔记。他深入描述了嘉靖帝统治的四十年间,皇权与文官系统四位最有权势的领袖的个人野心和决策议程的互动角逐。本书将为明史学者提供最受欢迎的中国近代早期转型关键时期的精细资料,对中国史本科生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肯尼斯• 哈蒙德( Kenneth Hammond),新墨西哥州大学教授

    本书为嘉靖帝和他的臣属之间的纷争提供了生动的史料支持——这种对抗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作者利用丰富的私人信件和官方文件,追溯了皇帝统治的弧线,从他匆匆忙忙、出人意料的登基,到他在礼仪、宗教和战争方面的对抗,再到他老年的暴躁和道教式的隐居。作者以他一贯的天赋写作,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有思想的、信息量大的叙述,让人愉悦。

    ——彼得• 迪特曼森(Peter Ditmanson),牛津大学伦布罗克学院教授

    嘉靖年间的权贵人物、庞大的祭祀活动和宫廷阴谋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体现。本书为明代制度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柯丽德(Katherine Carlitz),匹兹堡大学教授

  •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

    作者:[美]王敖

    中唐时期的地理学发展是如何进入当时文学世界的空间想象的?这一跨领域的联系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与地理学两大领域又意味着什么?本书通过对不同文类文本的讨论,揭示了当时地理学与文学之间多样且流动的关系。李贺的《梦天》、柳宗元的山水诗文、张祜运用大图视野欣赏古老画卷的诗歌、元稹和白 居易富有地理信息的唱和诗等,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制图学之眼”的烙印。中唐文学大师们,以其对地理学的稔熟与兴趣,使得不同地点、相互区隔的人群以及旅行的文本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学者评价:

    安史之乱导致的族群、人口和生活的大变动,在中唐时期引发了有关“中国”地理空间再发现和再定义,在这个变动时代,诗人如何呈现他们对这种地理空间变化的惊讶、喜悦或困惑?通过对中唐地理学、地图学与文学的综合考察,王敖给我们提供了阅读唐诗的一个新途径。让我感慨的是,王敖有两张面孔和两副笔墨,写诗的时候他是个充满激情的诗人,在写书的时候他却是言必有据的学者。

    ——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中唐时期是中国文学传统发生激荡变化和强力创新的时期。王敖的新书,兼具批判的眼光和诗性的敏感,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体式,对中唐文学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新见解。 该书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是对中国的中古文学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田晓菲(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的这一开创性的研究,着眼于中唐地理与文学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严密,材料处理得当。在分析这些文本的过程中,他将文学、艺术、地理、地图学、生态学、哲学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一部丰富的知识分子探索的文化史。本书对中唐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钱南秀(美国莱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王敖这本书对唐代中期地理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有新意和挑战性的研究。本书使用的材料广泛,其中许多无论是地理学史家还是文学研究者都鲜有研究。作者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许多最杰出的中唐文人如何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重新想象他们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以产生新的空间想象。

    ——田安(Anna M. Shields,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文学教授)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研究,每一个研究前现代中国的学生都应该读一下。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批判性的视角,通过这种视角,传统中国的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学创作与地理--地图和知识之间不可否认的联系,这是一项有重大贡献的研究。

    ——何瞻(James M. Hargett,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

  • 孔子

    作者:[日] 和辻哲郎

    ★中国古礼最重“天地君亲师”,孔子是其中的“师”。作者从《论语》研究这位“老师”,有四个切入点:一是与世界级的其他“老师”做比较,二是把《论语》当这位“老师”的传记读,三是分析《论语》的“地层叠压”,四是从语录体把握其形式特点。这四点,除第三点存在很大难度,方法可商,其他都是阅读《论语》的不二法门。

    ——北京大学 李零

    ★在对《论语》进行文本梳理、语句分析的同时,作者还以诗人的眼光来欣赏《论语》,以哲人的心灵来体悟《论语》,而这样的眼光与心灵,在诗人哲学家和辻哲郎的身上获得了有机的统一,也在他的这本不同凡响的《孔子》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示。

    ——浙江大学 傅杰

    ★该书是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研究孔子的专著,作者精通东西方哲学,被誉为“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的概念,将孔子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等先哲做比较,并分析了“世界四圣”为什么会成为圣人;梳理了四位先哲的传记,重点对与孔子相关的史料,如《孔子世家》《孟子》等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的不可信性;此外,作者从《论语》 原典出发,对这本书的成书早晚、编排次序、语录体特征进行了分析,重新考察了有子、颜渊、子路等重要人物。

    总之,这是一本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经典小书,有宏观的世界文化比较,有敏锐的深刻洞察,也有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形象。

  • 古代中国内陆

    作者:[美] 傅罗文 / 陈伯桢

    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

    考古专家带你寻迹巴蜀楚,认知中国古文明


    ◎ 编辑推荐

    ☆ 该书全面展现了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中的200多个早期遗址,包括屡出瑰宝的三星堆、金沙,“信巫鬼重淫祀”之楚地的石家河、曾侯乙墓,以及三峡地区鲜为人知的先民聚落。

    ☆ 以物为引,数 以万计的出土文物,其背后随其掩埋的大量信息一一显露:

    奇异的青铜人头像,将中原 工艺和古蜀审美融于一体;

    刻有上古符号的占卜甲骨,在中原大地之外长江流域也有零星分布;

    汉墓中的画像石生动描绘了古代的食盐生产链;

    船棺、彩绘漆棺、多重棺椁等,反映了不同信仰和身份地位……

    ☆ 带领读者亲历考古推理,体验一线学者如何寻迹古今,探寻三千年间长江流域政治和经济中心的沉浮更迭、四方习俗的融合变迁,以及财货权力的流动轮转。

    ☆ 该书是景观考古的前沿巨著,突破了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以政治中心为考察重点的固有范式,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中国内陆,重构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为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做出了瞩目贡献。


    ◎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中,三峡地区受到特别关注。它是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两大政治中心之间的政治边缘地带,但两位作者突出了三峡地区在经济景观格局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它在整个区域的食盐生产与贸易活动中的枢纽地位。三峡地区促进了其东西两边地区的互动。

    此外,两位作者也层层分析自然环境、政治文化、包括祭祀和丧葬在内的仪式等多重景观格局,全面考察中国内陆的早期社会变迁。

    本书资料详尽、理论前沿、考证深入,是一部聚焦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 资本的旅行

    作者:滨下武志

    本书将东亚及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从亚洲经济圈的视角讨论侨汇与亚洲金融贸易体系的关系,论述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华侨、华人金融网络的情况。在丰富的移民、侨汇个案研究中发现侨汇推动形成的亚太区域网络,促进了交通、邮政、商业网络、金融汇兑等环区域、环海域的国际性交流,华侨、华人因此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中华关系网。

  • 电影的口音

    作者:[美] 白睿文 编

    著名电影、文化学者戴锦华作序,贾樟柯诚挚推荐;贾樟柯20年电影人生全纪录,亲述从汾阳走向世界背后的动人故事;第一手访谈资料、10部重要电影作品、63幅珍贵照片,一代导演的执着与探索,尽录于此。

    【内容简介】

    贾樟柯善于用镜头记录时代中小人物,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 人的悲欢离,是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

    本书是著名中国电影研究专家白睿文对贾樟柯电影的集中访谈,以年代为序,集中探讨了从《小山回家》《小武》到《江湖儿女》等10部重要的电影,也是贾导电影人生的梳理与总结。书中,贾樟柯亲述从汾阳走向世界背后的动人经历,分享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创作缘起与理念;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反思。

    通过访谈文字,我们可以也看出贾导对电影美学、创作理念等的见解,对电影形式的探索,更可见一代电影导演的成长之路。

    【名家推荐】

    这本书由我在UCLA与白睿文先生在公开课上的对谈发展而来,跨越十余年的创作记忆。白睿文先生的专注和洞察力对我很有启发,这是回望,也是检省。

    ——贾樟柯

    贾樟柯的电影,自20世纪末端逶迤铺陈,以一个连续的轨迹,穿行过21世纪最初的20年。自“独立电影”的倔强、青涩与才名到崛起的中国电影业巨无霸中的平行坐标原点。这也是一个在对话中显露出形态和内涵的故事:关于电影、关于艺术、关于创作与选择,关于生命之河的急缓、汇流、蜿蜒与水中和岸上的偶遇。

    ——戴锦华

    在贾樟柯的电影作品里,可以见证本文提到的中国电影史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写实时代、中国电影新浪潮、商业电影的时代。贾樟柯所有的电影里都可以看到对写实时代的关怀。实验性(或称“新浪潮”或“艺术电影”)一直是贾樟柯偏爱的电影模式。

    ——白睿文

    【本书卖点】

    1.著名电影、文化学者戴锦华作序,贾樟柯诚挚推荐。

    2.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20年电影人生全记录。贾樟柯亲述从汾阳走向世界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再现一代导演的执着与探索。

    3. 集中探讨了贾樟柯最重要的10部电影,以第一手访谈资料,63幅剧照及拍摄花絮,深度回顾贾樟柯的电影世界。

    4.深度剖析贾氏电影美学,揭示“故乡三部曲”等剧情长片的创作秘密,其独特的文艺见解,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窗口。

    5.中外视野下关于电影与现实的深度思考和碰撞。“贾樟柯所有的电影里都可以看到对写实主义的关怀。”美国学者白睿文基于对中国文化与电影的研究,对贾导深入访谈,以对话的方式阐释两人看待电影与社会的态度。

    6.精致内外双封,严选烫黑工艺,精美双色内文印刷,图文混排,版式舒朗雅致,细腻还原精彩访谈内容,打造舒适阅读感受。

    【编辑推荐】

    贾樟柯电影的关注对象是边缘人群,贾樟柯在电影中创作了小武、崔明亮、韩三明、沈涛等人物,他们的故事也可被视为贾樟柯重新诠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

    大学拍《小山回家》痛苦而重要的经历

    和朋友21天拍完《小武》的故事

    拍摄《三峡好人》的临时起意

    城墙、火车、摩托车、流行歌曲等贾导电影符号

    ……

    这场关于贾樟柯电影的对话

    为你呈现一个多元的电影世界

  • 玉山丹池

    作者:[美] 何瞻

    上迄魏晋南北朝下至晚明,中国古代游记文学数量众多,写作风格多样,其写作目的又因时代、个人视角变化而差异巨大。深入挖掘游记文学的文学史、文化史意义,既是一个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又是一个方法论与文学史观上的挑战。

    通过对众多经典游记作家及其作品的细腻文本解读,结合各时代社会文化风潮的变迁,知名汉学家何瞻剖解经典游记作品中看似平淡的散文叙事结构,勾勒了游记文学的体裁演变,结合真实自然环境的空间特征,还原游记作者的行旅过程和观览体验,并在此过程中讨论游记作家与读者观众、文学环境和社会文化机构之间的微妙互动。

  • 追怀生命

    作者:伊沛霞 / 姚平 / 张聪

    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此外,还让人们有机会瞥见那些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包括女性、孩童,以及未能在政治上留下痕迹的男子。

    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本书的读者们可选择以任何顺序来阅读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外,还可选择一个群体(如女性、将士)来进行深入的切磋探讨。

  • 中国叙事

    作者:浦安迪

    ★ 12位知名汉学家的集大成之作

    ★ 致力于中国传统叙事脉络之发现和比照

    ★ 深入探寻中国小说的诞生与兴起

    ★ 首次正式授权大陆简体版本

    《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由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浦安迪(AndrewH. Plaks)主编,召集了高友工、芮效卫、欧阳桢、何谷理等(包括他本人)十二位欧美代表性的汉学家,系统考察了中国从《左传》、六朝志怪,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的叙事作品,用叙事学中的各种概念、理论、视角来考察与剖析中国叙事文学的结构特点、视角特点与深层的中国审美精神与宇宙观的内在联系,读来既令人时时有豁然之感,也令人深觉文学研究的乐趣所在。浦安迪同时也意在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建立一种属于中国小说美学的叙事方法论。

    ------------------------------------------------

    名人推荐

    浦安迪:

    公认的最为优秀的汉学家。——钱钟书

    一位罕逢的博通中华文化的学者,尤其他能以汉语文撰写高层次的学术论著,窃以为这是一个奇迹。——周汝昌

    韩南:

    欧美汉学界明清小说研究第一人。——王德威

    夏志清:

    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论,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传世。——钱钟书

  • 天女临凡

    作者:[美] 马克梦(Keith McMahon)

    ◎ 编辑推荐

    ☆皇帝被称为『天子』,那么宫廷里的后妃大概就是『天女』了。宫廷生活一直是公众的兴趣点,但充斥着大量的戏说和野史。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扎实的研究,从正史的角度,讲述了宋朝至清朝历代后妃、宫女的典型经历与事迹。

    ☆皇帝不仅是我们熟悉的帝国统治者,也是儿子、丈夫、父亲;后 妃不仅依附于皇帝生活,也在某些特殊时刻掌握了滔天的权势,决定王朝的前途命运。比如北宋时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曹太后、高太后;明成化帝的万贵妃,年长皇帝17岁却长久盛宠不衰;明嘉靖帝时的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宫女难以忍受皇帝的多疑暴戾,趁其熟睡之际险些将之勒死;明天启帝的乳母客氏利用皇帝的信任,与大宦官、对食丈夫魏忠贤一起横行后宫,使天启帝无子而终;清康熙帝有54位嫔妃,生育了56名子女,后宫一片和谐,宫斗失去土壤;清乾隆帝没有宠妃,却独爱和珅;慈禧作为帝制中国*后的女性实权者,关于她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除了史籍文献,作者的研究还关注了《金枝欲孽》《甄嬛传》等热门宫廷剧,用严谨而不失轻松的笔触,探讨了宫廷后妃的生活和她们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使读者可以透彻了解古代后妃的真实生活情况。

    ◎ 内容简介

    作者充分利用古籍官修史书和时人笔记小说,兼及当代国内外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梳理了宋朝至清朝历代后妃的典型经历与事迹,围绕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后宫关系和女性统治两个焦点,考察不同朝代选拔宫廷女性时的不同倾向、她们的生育与受宠情况、她们的品阶与晋封、她们与奴婢的关系、她们与娘家的关系等主题,探讨了宫廷后妃的生活和她们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使读者可以透彻了解古代后妃的真实生活情况。

    ◎ 学者推荐

    倾国倾城母仪天下的后妃们,始终笼罩着皇室、权力和政治的神秘面纱,她们作为女人的情感与欲望以及妻子或母亲的角色及践行,往往罕为人知。汉学家马克梦借助史籍与文学的魔力,导引我们穿越浩渺历史时空,观览这部盛演千年波澜跌宕的禁宫热剧。

    ——潘建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克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博学、全面的关于中国君主后宫的描述。从宋到清,所有著名的叙事和轶事都被记录在这本迷人的书中。

    —— 达米安•肖桑德(Damien Chaussende),法国国家科学院教授

    本书是西方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皇帝、后妃、男女情人亲密生活的著作。基于广博的数百条原始史料和二手资料,马克梦阐述了皇室婚姻的细节和这些关系对理解中国历史的意义。本书对中国的学者、学生和全球学者都极具吸引力。

    —— 宋汉理(Harriet Zurndorfer ),荷兰莱顿大学教授

  • 中国古道

    作者:[英]伊莎贝拉·韦廉臣

    本书是近代著名传教士威廉臣的夫人所著,记录了其1881年随威廉臣从烟台到北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展现了一幅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视野中,十九世纪末中国北方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作者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熟练使用中文,交际广泛、处世圆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协助韦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独特的西方女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力,书写中国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社会的世态风俗,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本书中,作者从西方女性的视角出发,在记录大量沿途的见闻和风土人情的同时,笔墨间洋溢着初次接触异域风土时的好奇和喜悦。同时,因为作者的女性的身份,使得她可以深度接触中国的女性,得以见识并记录那个时代中国家庭生活的原态,为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丰满的近代社会生活史资料。

  •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

    作者:[美]徐中约

    本书原著为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东亚研究系列作品之一。作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高徒,作者广泛搜集和运用了包括中、英、法、俄、日各语种文献在内的资料,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限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京使馆的建立过程,互派使节常驻这一在现代外交看来习以为常的制度,最初却遭遇了从观念到制度层面的反复博弈;第二部分,则详述了国际法引入中国的过程,从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节译国际法至丁韪良应邀翻译的《万国公法》被刊行引用,其中曲折亦多;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中国常驻外国使馆制度的建立过程,从同治年间向欧美派出临时性使团到光绪帝继位后大规模派遣常驻外国使节、设立驻外使馆,观念的冲突、人事的龃龉、制度的悖谬,都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呈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关注的议题不仅在于近代中国的外交的制度嬗变,更在于制度其后的观念转型过程及其深层原因。作者巧妙地将时代背景和群像扫描与历史人物个体原因及历史事件偶然性相结合,流畅出入于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之间,脉络清晰,议题明确,分析冷静而深入,评价公允而不乏历史的善意。书稿附录的近代外交史相关人员及数据资料翔实而清晰,也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相关议题的学者提供了颇有助益的支持。

    本书对于从外交史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与反思近现代历史,深入理解内政与外交之密切关系、国际关系与开放政策等对当下而言仍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荦荦大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是一部精致而耐读的史学著作。

  • 洪水与饥荒

    作者:[美] 穆盛博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

    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本书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本书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本书,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本书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洪水与饥荒

    作者:[美] 穆盛博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

    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本书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本书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本书,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本书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川菜

    作者:[英]扶霞·邓洛普

    一餐一饭,体会中华饮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饪日常生活至味。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痴迷中国美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潜心研究川菜的起源、发展与烹饪技法。

    在《川菜》一书中,扶霞将20多年的经验汇集一册。诸多关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观察分析述诸笔端。全书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锅碗瓢盆到配料香料;从大众熟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当地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在诸多滋味中,也尝到了活色生香的生活。

    走进扶霞眼中的川菜,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坐标里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

    ·

    ·

    ·

    ★共赴一席中华飨宴,在餐桌上重新认识中国。穿越山水阻隔,冲破文化障碍,解读英国人眼中的川菜世界,发现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中国美食。探究美食背后的地域历史与人文风貌,四川人为什么嗜辣如命?川菜何以广为流传?川菜的原料能够追溯到哪个朝代?四川人的厨房里有什么?……文化巡礼+烹饪技巧+私房菜谱,美食与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一册集结。

    ★《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重磅新作,20年川菜烹饪经验集合之作。取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的英国美食家扶霞,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成都,只为一探川菜的美味。经过专业学习与潜心研究,成为了英国的川菜“专家”,也是一位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使者。四次获得美食界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大奖”,被陈晓卿评价是“非常懂中国菜的一位”,研究中国烹饪及饮食文化20余年。

    ★56技法,200佳肴,在这里尝到生活。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只有四川人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从锅碗瓢盆、烹饪手法,到配料香料、料理窍门……在家吃自己做的川菜才是真的“安逸”。

    ★业内高度赞誉。获得2019年《纽约时报》“年度美食图书”、2019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受大众欢迎的图书”、2019年《卫报》“最佳美食书”,《悦游》2019年最佳美食旅行图书,美食评论网Chowhound 2019年秋季最佳美食图书。

    ★书中专业内容及食谱经过中国烹饪大师兰桂均审定,进一步保证权威性。

  • 珠崖

    作者:[美] 薛爱华

    汉学名家薛爱华作品

    研究海南岛早期历史的权威著作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名家薛爱华的早期学术作品,《闽国》的姊妹篇,从历史、自然、原住民、交通、流人等方面探寻海南岛的历史,是研究海南岛早期历史的的权威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富有浓厚南方色彩的海南岛,着重描述海南岛的开发历史,是关于这一地理区域的专题研究。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历史、自然、居民、交通及中央王朝贬谪之士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宋代及宋以前海南岛的情况。苏轼的海南经历及其海南诗作是最主要的文献依据之一。

    ◎专家推荐

    作为20世纪美国汉学界的一流学者,薛爱华在四十多年的学术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个性, 他的治学方法不仅为其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也给后人带来了丰富的启迪。

    ——南京大学教授 程章灿

    《珠崖》以中古时期的中华帝国边缘地带为研究对象,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用又有趣的信息。五光十色,异彩纷呈。

    ——法国高等汉学研究院院长 侯思孟(D.Holzman)

  • Every Step a Lotus

    作者:Dorothy Ko

    From Publishers Weekly One of the best known, most torturous examples of fashionable alteration is Chinese foot binding. In 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Barnard College history professor Dorothy Ko looks at the making and wearing of lotus shoes, the footwear for women with bound feet. Along the way she discredits some simplistic popular notions about foot binding and emphasiz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that it addressed. While the practice began as an exclusive custom of leisured elites, Ko explains, it spread to the peasantry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resulting in such incongruous artifacts as lotus rainboots and galoshes. Color photographs throughout the book illustrate Ko's explanation of shoemaking, foot binding and the symbolism of the shoes' decorations, though the beauty of the shoes (and this book, which includes step-by-step, how-to instructions for binding) belies the pain of the wearers. Copyright 2001 Cahners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From Booklist Foot binding is often cited as an emblem of the oppression of women and as such exerts a morbid fascination. But Ko, a history professor at Barnard, urges readers not to view the practice through modern eyes but to study it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deeply embedded in Chinese history. Downplaying the tradition's erotic aspects, Ko offers a cogent discussion of Chinese women's lives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pinnacle of the cult of the lotus foot. Mothers bound their daughters' feet, and foot binding evolved into a rite of passage into womanhood within the Confucian system, which valued female domesticity and textile arts. Shoe making became a highly prized craft an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oot-binding ritual, and therefore Ko's enlightening narrative is accompanied by gorgeous reproductions of unbelievably tiny, exquisitely embroidered shoes for bound feet. As she identifies various shoe styles, interprets the complex symbolism of their elaborate designs, and elucidates the spiritual and religious aspects of foot binding, Ko convincingly defines the practice as a historical source of female identity, purpose, pride, and power. Donna Seaman Copyright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 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

    作者:Yunxiang Yan

  • Women and Sexuality in China

    作者:Harriet Evans

  • The Yellow River

    作者:David A. Pietz

    Flowing through the heart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home to 200 million people—the Yellow River sustains one of China’s core regions. Yet this vital water supply has become highly vulnerable in recent decades, with potentially serious repercussions for China’s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The Yellow River is an investigative expedition to the source of China’s contemporary water crisis, mapping the confluence of forces that have shaped the predicament that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 now faces in managing its water reserves. Chinese governments have long struggled to maintain ecological stability along the Yellow River, undertaking ambitious programs of canal and dike construction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urrent droughts and floods. But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aoist years the North China Plain was radically re-engineered to utilize every drop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and hydroelectric generation. As David A. Pietz shows, Maoist water management from 1949 to 1976 cast a long shadow over the reform period, beginning in 1978. Rapid urban growth, industrial expansion, and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of China’s economic boom have been realized on a water resource base that was acutely compromised, with effects that have been more difficult and costly to overcome with each passing decade. Chronicling this complex legacy, The Yellow River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 into how water challenges will affect China’s course as a twenty-first-century global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