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梨园

  • 国剧名伶轶事

    作者:丁秉鐩

    《国剧名伶轶事》中所谈的人与事,笔者都是本着多年对他们的观察、欣赏,和与他们的交往、过从,才敢动笔的。因此,所谈虽不是什么秘闻、内幕,却也有些是前人所未谈过的。同时,不能确知,或了解得不详细的,就不敢着一字。
  • 京剧谈往录三编

    作者: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本书是一本有关于京剧史料的集成之作。内容包括对中华戏校、上海戏剧学校的回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萧长华、孟小冬等人的生平及逸闻趣事。尤为珍贵的,是齐如山先生的《戏剧小掌故》与何希时先生的《梨园旧闻》。
  • 京师梨园世家(上下)

    作者:刘嵩崑

    自徽班进京,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在这200余年的沧桑变迁、时代更替中,梨园届的子弟承袭父业,代代相因,形成了很多数辈人植根梨园的大家族。本书收录了150个梨园世家,成员共2000余人,书中对其家族世系、生平事迹及艺术成就等等,进行了准确、翔实的记述,填补了梨园史上的一个空白。 作者刘嵩崑先生矢志京剧艺术,遂以20年的时间进行创作,以期传继民族经典文化。通过多年亲身探访,作者从健在的梨园名家处收集大量珍贵的图文资料,详述了200余年间梨园家族的变迁。读者可以从一系列的生动图景里寻找出中国京剧历史弥足珍贵的发展轨迹。
  • 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

    作者:朱家溍编著

    戏曲艺术雅俗共赏,凝集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清帝(后)将其作为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进而纳入了朝廷仪典,二百余年间,于内廷盛演不衰。清廷的倡导客观上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也为公认为国剧的京剧的形成提供了机遇,过去相关论述常对此刻意讳言,造成了戏曲史研究的误区。 本书以史求实,汇集了涉及清廷演剧的官书、档案及清人笔记等翔实资料,展现了宫廷演剧的嬗变过程,同时也可以折射出清代不同朝年的时局、文化政策及社会生活,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京剧谈往录四编

    作者: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本书一本关于京剧史料和探索京剧艺术发展规律的专书。书中共收入24篇文章,加上朱先生极有价值的序,25篇篇篇精彩。分别是高盛麟、刘曾复、孙盛云等人的回忆文章以及介绍唐韵笙、高庆奎、李世芳、周信芳、孙菊仙等京剧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艺术特点。着重介绍了京剧艺术家们对待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各个流派形成的经过及其特色。
  • 我的三位老师:侯喜瑞 裘盛戎 侯宝林

    作者:赵致远

    读了赵致远先生写的《我的三位老师侯喜瑞、裘盛戎、侯宝林》竟浮想联翩难以成寐。他以极普通的语言说了很深刻的事。我今年已70出头了,人上了岁数,往往会有很多的回忆,这本书更助长了我的回忆,为此要谢谢赵致远先生、蒋元荣先生和吴迎先生。 写序,不敢当,我是演员,写东西不是我的专业。回忆什么就写点什么,读者多包涵。1946年,抗战已胜利了,我父亲梅兰芳苦熬了8年,人心情好多了。当时,我在上海思南路87号我们家就近的法国人天主教百德路教堂 (今重庆南路南北高架)办的盘石小学一边读书,一边学戏。我是童子军的小队长,负责学校每天的升旗仪式。那时学校经济很困难,父亲知道了,就断然提议让我和葆王月姐义演为学校募捐,以解燃眉之急。当时,我才12岁,七姐16岁,父亲已将他人生之实践传递给我们了。剧码定为《二进宫》,这是王幼卿老师所授的。徐延昭请谁呢?父母亲几乎同时说:“请盛戎好!”就这样定了,裘盛戎先生当年相对固定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那天,裘先生来我家,大概30岁左右,很精神。父亲很客气地对裘先生说:“小七、小九还小,您在台上兜着点儿。”裘先生很风趣地说:“二老放心,我一定把二位小老板‘傍’严了。”可惜当年没有资料留下来。到我青年时期,与王泉奎先生、王琴生先生多次合作演出过《二进宫》。当前,李胜素、张晶的《二进宫》就是按我小时候学的路子演的。到1947年上海中国大戏院杜宅堂会,孟小冬的封山之作《搜孤救孤》,也是请了裘先生来傍她。建国以后,裘先生的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十净九裘”,人人皆知,这是他的造化。我们不在一个团,见面机会也不多。可每见到一次,他总是对我倍加关心,这是他敬重我父亲的缘故,我很看重这份情。 侯宝林先生是国宝,杰出的语言大师,也是我们家的老朋友了。接触最多的时期是“文革”后期,到打倒“四人帮”,几乎天天来陪我母亲说话,常客还有马连良夫人、名坤伶杜丽云等人。我们家的人都非常喜欢听他说话,在“语言文学”领域里,如果蔡元培先生在,一定会请他担任北大教授的。他对戏的各种行当、角色、流派信息的储存量,可以和当今Windows媲美。更值得回忆的是在1961年困难时期,他也常来我家聊天。当时,没什么吃的,听他说话,是一种精神食粮,使人学到东西,又使人轻松。最值得纪念的,也是在食物供应紧张的年代里,苦中取乐。在家中,我们合唱了一段《坐宫》,至今录音还在,侯先生的幽默是超然的,使人乐中进取。 侯喜瑞先生是令人敬重的老前辈了。前清光绪末年,我父亲在喜连成搭班,他是喜连成科班第一科的徒弟,宗黄(润甫)派。父亲说:“我和黄润甫先生合作过,他学黄派,已经从形似而达到神似的地步。”1922年梅兰芳剧团的前身承华社成立,他是重要成员,和我父亲合作多年。他离开承华社后,每当我父亲演《穆柯寨》,必定特请侯喜瑞先生演焦赞、裘桂仙先生(裘盛戎之父)演孟良。父亲说:“我也觉得与他们合演使这出戏出色不少。”1 927年父亲第一次在中和园演《凤还巢》就特请侯喜瑞先生演周公公;演《西施》时,特请侯先生演吴王夫差,例子举不胜举。建国以后,父亲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曾组织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专家出版述说他一生表演艺术经验的专辑,使仰慕侯派艺术的演员和业余爱好者,对侯先生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中得到启发,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用现代艺术的语言来说,侯喜瑞先生的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功能是十分突出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希望我们票界的戏迷们,热爱京剧的“粉丝”(fans)们,看一看这本很值得一读的书,体味一下其中的甜、酸、苦、辣。
  • 古城返照记 上下

    作者:徐凌霄

    一部尘封70年的我国第一部京味长篇纪实小说; 一部名记者以“史笔”留给我们的“清明上河图”。 当年《时报》连载刊出,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云。胡适先生颇称其佳,恨未全阅。 《古城返照记》集近代文史掌故之大成,开京味长篇纪实小说之先河,约60余万字,分上下卷。上卷宦海浮沉,反映了袁世凯称帝前后政坛人物明争暗斗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小说中涉及到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考场作弊及戌变法等方面,涉及如章太炎、张之洞、康有为等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读来犹如一部用小说体写成的近代史。下卷梨园盛事,记述京剧的发展、变迁及及历史上几位著名演员如谭金鑫培、梅兰芳的“走红”史。小说虽言梨园事,实涉及当时京城社会民风民俗、三教九流,掌故迭出,今天读来,依然生动传神。对于我们以史为鉴,不无裨益。
  • 梨园往事

    作者:周简段

    梨园往事几多精彩,伶人命运令人感慨!北京是戏剧的丛薮,京剧生于此,昆曲、评戏、评书、话剧也莫不活跃于此。数十年前的北京,戏园茶馆遍布四九城,此景象,今不多见矣!本书回忆当年梨园往事和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娓娓到来,令人追怀。 +++++++++++++++++++++++++++++++++ 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碎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全面,让人读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季羡林 此书诸篇择精要而述之,篇幅虽小,却汇集成丛,篇篇写得生动。细细翻阅,叫人油然生发感怀昔日之幽情!——钱世明 周简段早年常住北京,后来来往与北京和香港之间,交游广阔,亲身经历过不少重要的往事,如今追忆往事之际,备感亲切翔实。读者每阅其中一篇,仿佛与周氏把臂京畿,细说从前,令人低回不已!——香港《大公报》 +++++++++++++++++++++++++++++++++++ 一代名旦荀慧生 荀慧生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号留香,河北省东光县人,一九零零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因生活所迫,八岁被送进“义顺和”这个“梆子、二黄两下锅”的科班,学的是“梆子花旦”。十三岁即用“白牡丹”艺名,登上了戏曲舞台,活跃在京、津一带。 出科后,拜吴菱仙学京剧“青衣”戏,拜路三宝学京剧“花旦”戏,同时又向陈德霖请教,最后正式拜王瑶卿为师。并经杨小楼、余叔岩等指点,功底深厚,吸收梆子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对京剧传统技法有所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在京剧界影响很大。以扮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角色见长。表演上敢于突破程式的限制,善于掌握人物身份、性格、气度。能戏颇多,代表作有《全部玉堂春》、《大英杰烈》、《钗头凤》、《红楼二尤》、《红娘》、《金玉奴》、《荀灌娘》、《霍小玉》、《杜十娘》等。 荀慧生喜读书,好绘画,文学修养颇深。他做任何事情皆有韧性,从不浅尝辄止。他从一九二五年开始写艺术日记以来,不论酷暑严寒,不论在京、外出,每天必写,坚持四十余年从未间断,十年浩劫中被迫告一段落。 “荀派”艺术形成后,弟子遍天下,大有十“旦”九“荀”之势。荀慧生教学一视同仁,对童芷苓怎样教,对李玉茹也是同样传授,没有亲疏厚薄之分。教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登门求艺者,皆尽心指点,倾囊相授。一九五九年,荀剧团重排《荀灌娘》,准备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荀慧生借排戏之便,将此戏传授给他的弟子孙毓敏。某日,在宣武门外山西街荀家大院里,荀慧生正向孙毓敏传艺,有记者来访,此时正排练荀灌娘改扮男装“趟马”一场,荀慧生满头大汗地在给孙毓敏当马童,记者目睹荀慧生课徒严谨之精神,非常钦佩,提出要求,要给荀灌娘勒马的姿势拍一张照片。荀灌娘勒马亮相,要把左脚蹬在马童的右腿上,才能塑造出一个“美”的形态。孙毓敏有点踌躇,荀慧生察觉后,一拍自己的右腿,和颜悦色地说:“来吧,孩子!假戏要真做,我汗都出了,蹬一下腿有什么呀!”此情此景,非常感人! 一九四九年以后,荀慧生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论著编为《荀慧生舞台艺术》、《荀慧生演剧散论》等。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荀慧生被强行押到了“孔庙”,“红卫兵”将他几十箱珍贵的戏装点燃后,勒令荀慧生跪在烈火旁。这位鬓发斑白的老艺术家被火烤烟熏得汗如雨下,背后还时有皮鞭的抽打,衣服破碎,血肉模糊,继而被押送到昌平县沙河镇劳动改造。 年近古稀的荀慧生,精神受尽凌辱,肉体受尽摧残,致使患了严重的心脏病,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下旬病逝。 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 在京剧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享名是早于程、荀的。 尚小云(1899——1976)字绮霞,河北冀州人,三乐班坐科,原习武生,后改习青衣,曾问号称“老夫子”的青衣名角陈德霖学艺,专攻青衣,如《三娘教子》,《祭塔》,《彩楼配》,《二度梅》等等,都是他的拿手戏,而且始终保留传统唱法。由于他嗓子好,有真工夫,在四大名旦中属他的“本钱”最足。 尚小云初露头角时曾搭杨小楼的班,标排演全部《楚汉相争》中的《霸王别姬》一折,最早扮演虞姬的就是尚小云。后来他自己组织“重庆社”,积极排演新戏,早期演出的有《秦良玉》,《五龙祚》。还有一出大胆改革、以穿时装上场而风靡一时的新戏《摩登伽女》。那时尚小云班里的配角也很整齐,有老生王又宸,小生朱素云,武生茹富兰,小丑云富远、慈瑞泉等,都是杰出的演员。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尚小云还约小翠花(于连泉)合作,排演了一些整本的传统剧目,如《乾坤福寿镜》、《八本梅玉配》、《全部得意缘》,一个演青衣,一个演花旦,相得益彰,颇受观众欢迎。 在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武工底子最厚,有一段时间他就专演巾帼英雄、女中豪杰这一类着重武功的戏。如《梁红玉》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七七事变”后,尚小云在北平创办了“荣春社”科戏班,虽然只有几年工夫,也培养了一些人才,如杨荣环,孙荣蕙,徐荣奎,景荣庆等,都是荣春社出来的。当今著名旦角男演员张君秋也曾是荣春社的学生。尚小云的长子尚长春,7岁就进了富连成科班学武生,是“元”字辈的学生,在科时叫尚元荪;后来他父亲自己办了“荣春社”科班,他又由富连成转入荣春社;出科前,又拜了武生前辈尚和玉为师,所以他的武生戏很有造诣,更擅长演武生开脸的戏,出科后就和他父亲同台演出。“功夫不亏人”,尚长春现在已届老年,演起武生戏还是生龙活虎般,非常精彩。 尚长麟是老二,荣春社科班二科毕业,学的是旦角,从小就得到他父亲的熏陶,是尚派艺术的继承人。 尚长荣是尚小云的小儿子,他原从赵荣鹏(荣春社毕业生)学铜锤花脸,后来又拜老艺人侯喜瑞为师学架子花脸,现在已是一位净角全才。 尚小云晚年住在西安,文革期间惨遭迫害,含冤而死,享年七十七岁,是四大名旦中寿命最长的一人。
  •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

    作者:吴小如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ISBN:9787101006490,作者:吴小如著
  • 菊坛旧闻录

    作者:丁秉鐩

    目录 侯序 国剧名伶轶事 吴序 张序 前言 金少山在北平 张伯驹的《空城计》 杨小楼空前绝后 雪艳琴和陆素娟 李万春与李少春 且说四小名旦 小生隽才叶盛兰 青衣·花脸·小丑 刘序 自序 程砚秋 一、家世与师承 二、从搭班到挑班 三、程派新戏 四、剧艺特色 五、革新作风 六、个性与为人 侯喜瑞 郝寿臣 一、农农世与师承 二、演戏生活 三、剧艺特色 四、与高、马、杨合作的好戏 五、个性与新戏 六、金、郝、侯的比较 七、弟子和唱片 名丑 一、前言 二、王长林 三、郭春山 四、王福山 五、傅小山 六、萧长华 七、慈瑞泉 八、曹二庚 九、贾多才 十、马富禄 十一、茹富蕙 十二、叶盛章 十三、孙盛武 孟小冬与言高谭马 王序 邱序 自序 敬悼孟小冬前辈 孟小冬丧仪哀荣 孟小冬遗音整理经纬 孟小冬剧艺管窥 言菊朋走火入魔 高庆奎慷慨激昂 谭富英其人其事 马连良独树一帜 马连良挑班二十年 马连良剧艺评价 附 录 敬悼平剧评人丁秉(1916-1980) 故都梨园三大名妈 谈谈《朱砂痣》 杨宝森的《洪羊洞》
  • 京剧谈往录续编

    作者: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本书一本关于京剧史料和探索京剧艺术发展规律的专书。书中共收入26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梅兰芳、谭鑫培、王瑶卿、刘喜奎、尚小云、李万春、杨小楼、尚和玉、芙蓉草、于连泉、言菊朋、奚啸伯、杨宝森、李多奎、丁永利、李少春等二十多位京剧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艺术特点。着重介绍了京剧艺术家们对待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各个流派形成的经过及其特色。
  • 京剧谈往录

    作者: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本书是有关京剧史料的著作,其中收录了中国最著名的科班――喜连成科班与中国最著名的戏校――中华戏校的情况,各个流派的名家如孙菊仙、余叔岩、程砚秋、荀慧生、金少山、姜妙香、言慧珠的风格特点、异闻趣事,以及一些流派的形成及特色。史料翔实准确,丰富具体,文字流畅,娓娓叙来,颇值一读。
  • 晚清戏曲的变革

    作者:么书仪

    《晚清戏曲的变革》(修订版)从三个方面讨论晚清戏曲的变革,即宫廷演剧、民间演剧与戏曲的“环境”来讨论这一变革。主要内容包括清代皇家剧团和宫廷演剧的变革、徽班进京对晚清北京戏曲的影响、明清演剧史上男旦的兴衰、晚清戏曲与北京南城的“堂子”、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晚清优伶社会地位的变化、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等。
  • 孟小冬与言高谭马

    作者:丁秉鐩

    《孟小冬与言高谭马》对孟小冬、言菊朋、高庆奎、谭富英、马连良等几位须生名伶,从他们的家世、学艺经过、演出情形、艺术评价一直到个人的生活喜恶均有深入叙说,这对每一位名伶来说都是一幅忠实而完整的画像。 在近代须生中,孟小冬剧艺卓越地位超然,一九七七年病逝于台北,实在是菊坛一大损失。因此作者特别将曾在各报章杂志,所写有关其身世、剧艺、生活、及身后哀荣,遗音整理之文字四篇,荟集一起,可使读者对一代“冬皇”略有所识。 此版引进台湾大地出版社最新版本,在旧版的基础上再加入沈苇窗先生所著《一代奇女子“冬皇”之由来》,与刘嘉猷先生所著《记余派传人杜月笙夫人孟小冬》。这二篇文章,对孟小冬女士有深刻描写。 简体版增配了精美的照片和剧照四十多幅,添助了阅读的趣味。
  • 梨园外纪

    作者:徐慕云

    《梨园外纪》记述了20世纪初期活跃于京剧舞台的京剧名伶生活和艺术活动,他们的艺术造诣,成名经过,为人处世的态度,当时的社会兴论以及鲜为人知的轶事,以一系列的生动图景,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历史的形象映照。
  • 程砚秋日记

    作者:程砚秋,整理/程永江

    共和国元老习仲勋同志夫人齐心女士亲笔题词:一代宗师的心路历程 共和国开国领袖周恩来、贺龙亲任程砚秋入党介绍人 二十五年人生记录、六十年秘藏手稿 抢救采访多位大师,珍稀影像绝品剧照 八十年珍贵文献首度公布
  • 我的祖父马连良

    作者:马龙

    《我的祖父马连良》讲述马连良对艺术认真严肃,刻意求精,不但唱、念、做全面发展,而且武功根底深厚。他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出发,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千锤百炼,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他的嗓音清朗,唱腔委婉,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不少唱段风靡南北。晚年排演新戏,在唱腔艺术上又有创造和发展,于精巧中兼有深沉浑厚的气势。马派念白,吐字轻重相间,发音虚实结合,有如清泉流水,珠走玉盘,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堪与其唱腔相媲美。马派做功,气度凝重,举止飘逸,神情潇洒,内外和谐。
  • 梨园冬皇孟小冬传

    作者:许锦文

    《梨园冬皇孟小冬传》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全两册)

    作者:梅兰芳 许姬传 许源朱

    《舞台生活四十年》及《梅兰芳文休》,把“梅派艺术”理论化,固定为“世界上化认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梅氏以唯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追求,通过唯美主义来弘扬其心中人道主义的关怀……他被大学问家马一浮和夏承焘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剧圣”……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字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到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篡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溍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阅读本书之理由:他被视为“中国一个时代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视为“为中国京剧艺术留下了空前绝后的巨大精神财富”,被视为“代表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约翰·梅逊·布朗评他为“天赋非凡、罕见的风格大师”,著名舞蹈评论家玛丽·瓦特金斯评他为“舞蹈艺术达到了最高境界”,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杨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是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中国艺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表演体系比较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梅派艺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戏剧爱好者或反对者,大中小学生…… “梅兰芳表演体系”被音乐家莫格涅欣视为“象征主义的体系”,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比喻为“鼎盛时期的希腊艺术”。这种艺术完全没有“机械化的数学式的成分”,而是具有“杰出的生气和有机性”……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学者黄裳约请梅兰芳写自传体回忆录。梅氏利用演出的空隙,每天和许姬传谈话约2小时,许速记下来后寄上海许源来核实、润色、修改,并配上插图、照片,再交《文汇报》发排。从1950年10月16日起开始在《文汇报》正式刊登,共连载190期,进一步磋商、研究、推敲、核对,修改后,于1952、1954年相继由平明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集,书名为《梅兰芳和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出版后,一年之内连印三次,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 第三集的写作始于1958年,后因“文革”被搁置,直至1981年3月才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集的编纂有故宫博物馆研究员朱家晋先生加盟,帮助记录整理……
  • 秋海棠

    作者:秦瘦鸥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 数不尽的痴男怨女,甘心为着另一个人,忍受一切的痛苦,甚至抑郁憔悴而死,粉身碎骨,断头沥血而亡……这可不是仅仅利害或肉欲的追求所能促成的吧?其间显然是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伟大的力量的,那是什么?除了爱,世界上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产生这样狂热的方魔力了! 旧中国“第一部悲剧”。四十年代中国言情小说畅销记录,感动了几代多情男女的爱情经典,失传了五十多年最初版本的重现,张国荣生前最想扮演的艺人角色。   这是一部描写军阀时期,一个唱旦角的京剧艺术人秋海棠与一个被军阀侮辱的姑娘罗湘绮的恋爱的故事。两人为了爱情,遭到军阀的种种迫害,后来竟把秋海棠的面容毁坏,他不得不放弃了爱情和艺术,带着女儿梅宝避难到乡下种田。在10多年的岁月里,父女俩经历了种种歧视和凌辱,后来罗湘绮找到他们时,秋海棠已经离开了人世。 四十年代在“孤岛”时期的上海出版后,获得了空前轰动,并创下了畅销书的最新纪录。1942年12月该书还被改编成话剧,历演150场。 上海文化出版社自1957年至1983年先后出版和再版了经过作者个性的一个版本,也就是20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曾经风行一时的那个版本。经过反复的对照和认真的研究,并征得秦瘦鸥先生后人的认可,这次出版的是1942年7月由上海金城图书公司印行的版本,此版本建国后业已失传,且我们认为这个版本更能真实地反映作家的写作初衷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