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

  • 岁月

    作者:尉天骢

    许多人、许多事件,风卷云涌,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 《岁月》是尉天骢的散文自选集,分“原乡”、“历程”、“岁月”三辑。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表述了怀想第一故乡原乡与感怀第二故乡台湾的情深意切,同时也并不避讳一些与温馨并存的阴暗事实。 —————————————————— 从该书中,我们得以窥到很多过往文人英豪难得见到的面貌,诸如台静农、俞大纲、唐文标、纪弦、聂华苓等。他们的名字或熟悉或生疏,或是从大陆去台、或是台湾本地人,但无论如何,同宗同脉的血性成为了产生共鸣的最基础原始力量。
  • 從不曾離開過巴黎-魚的巴黎旅行

    作者:趙于萱

    我是一個旅人,旅程只是一種選擇體驗的方式,旅行只是我打開世界的一扇窗。旅行不在乎方式、不在乎時間、不在乎地點,在乎你的心境,在乎你怎麼看待生活與旅行之間的看待。拋開生活壓力與種種推託的理由,簡單收拾行曩,浪漫的巴黎適合解放壓力、找尋自己已經遺忘的夢想,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太多的藉口,只需要你帶著獨一無二的眼光,去巴黎吧! 在旅行的路上,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分鐘,將會遇到、看到些什麼... 這是本非常豐富的遊記,作者繼上一本書「魚的義大利旅行」獲得眾多讀者的熱烈迴響後,再度出擊將巴黎最精彩的一切通通濃縮到這本書中,讓沒有去過巴黎的讀者做一趟最徹底、盡興的巴黎紙上之旅。本書的內容及編排絕對讓你嘆為觀止、大呼過癮。
  • 从小桥流水说起

    作者:罗兰

    在《罗兰小语全本:从小桥流水说起》中的这一系列文字,大部分是为《天下杂志》所写的每三个月一篇的专栏。给一份经济性的杂志写专栏,并不是为了讨论经济,而是在这一切以财富为主的世界潮流里,想要为我们这些不肯从“不言之辩”中退席的中国人,找出为什么我们不肯退席的原因;问一问:我们坚持的是什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我们要等待的是怎样的一种掌声?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一直想着的是我的另一本试图传达我国古人智慧的书——《诗人之国》。虽然《诗人之国》是先写的,如今却发现,它实在是现在这本书的引申和注解。因此希望读者把它们作为一组来看待,希望它们的携手同行,能给现代心情烦热的人们,带去一些清凉与清醒。
  • 为了欣赏为了爱

    作者:罗兰

    罗兰小语是作者在广播工作与撰写其他作品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写下来的,是对种种社会现象与人间苦乐的切身感受与心得。 这些“小语”从一个极其俭朴单纯而又十分开朗明亮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车水马龙、巨厦连云的时代。 “罗兰小语”是作者从六十年代到世纪交替之间,在每晚一小时的广播节目中,随着当时当日对人生的感受与心得所写下来的播稿与在其他刊物所发表的短论。 “有钱难买欣赏力”。发财之后的人们最容易被物欲污染而俗化。身上的穿戴、家庭的布置、朋友的选择、娱乐的品位、言谈举止的分寸、旅游的方式与目的等等,都属于“有钱难买”的范围。“欣赏力”就是“美育”。“美育”并不是去美容或整形,也不是天天穿上昂贵的时装去招摇过市,能懂得“清风明月”的自然之美、衣着朴素而得体的气质之美等等属于“品位”方面的高雅,大概是现代人最需要领悟的了。《罗兰小语》第四辑的标题是《为了欣赏为了爱》。爱什么呢,爱人爱己爱大自然吧!
  • 成功的两翼

    作者:罗兰

    《成功的两翼》内容简介:罗兰小语是作者在广播工作与撰写其他作品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写下来的,是对种种社会现象与人间苦乐的切身感受与心得。这些“小语”从一个极其俭朴单纯而又十分开朗明亮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车水马龙、巨厦连云的时代。“罗兰小语”是作者从六十年代到世纪交替之间,在每晚一小时的广播节目中,随着当时当日对人生的感受与心得所写下来的播稿与在其他刊物所发表的短论。七十年代来临,商业社会的脚步已经逼近,大家对这金钱世界已在竭诚欢迎,而日常生活面貌的改变,物质欲望水涨船高,竞争的压力增加,得失心加重,大家所需要的已不再是一味地争强好胜,而加入到另一方向里,如何舒解压力,使情绪得到平衡,及如何对待每天的成败得失而能保持平和开朗的心境。作者在这一辑里,提供来自道家与儒家相辅相成的“成固欣然,败亦可喜”以及超越人为跑道的盲目竞争,找到个人所可以开拓的广大新天地,来帮助大家了解“不争而善胜”的道家要诀。 这本第三辑题名《成功的两翼》,说明盲动与躁进不但不能成功,反而限制了冷静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 小S牙套日記

    作者:徐熙娣/小S

    小S勇敢戴牙套與她的三角愛情事件,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這次她首度公開的私秘心情,勢將引起媒體報導上極大的興趣。 書中首次公開小S創作的漫畫,還有許多小S的獨家照片,以及與大S、范曉萱合作的詩作等等,均是首度曝光發表,對FANS來說勢必極具吸引力。 內容簡介: 1998年的5月5日,小S正式展開了她的牙套生涯。牙齒一點一點地改變,小S的人生也經歷了許多事,有快樂、有悲傷、有生離、有死別……。 最受大家矚目的就是1999年10月8日,小S失戀了,『10月8日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衰。 先是我被男友甩了,接著是大S皮夾被偷,情緒低落之餘,我們也忍不住想,人生要能遇上這麼衰的日子,好像也滿難得的,於是我們決定要好好慶祝一下……』
  • 一朝醒來是歌星

    作者:陳昇

    你實在不能錯過--陳昇《一朝醒來是歌星》┼《My Destiny》 *71分真材實料的 Pub Live 浪情原音*全新錄製、獨家發行!只有陳昇做得到!! 第1本以自己為主角的紀實文字書 第1張在Pub現場錄製的魅力創作 這張唱片只在書店買得到! 還有還有.....數十張的私房照片在這曝光了! 樂壇奇葩人物—陳昇為響應反盜版運動不惜犧牲成本,全新創作個人首張「唱片書」!20年來,陳昇不斷展現他才華洋溢的天王魅力,同時努力保持一顆坦率與真實的心;這一次他不再隱身於小說人物的背後,陳昇要毫不保留地透露他的音樂、他的創作、他的旅行、他的朋友,以及他的迷惘、憂慮,還有獨家私藏的爆笑照片…
  • 留住你的春天

    作者:罗兰

    《留住你的春天》内容简介:南方的春天,隐藏在潇潇冷雨里。北方的春天,隐藏在大漠风沙里。人生的春天,隐藏在内外交迫的种种压力里。在你为冲不破环境的藩篱,解不开感情的困扰,找不到被风沙遮蔽的前程的时候,在种种的烦愁、焦虑与幽怨里,你却不知道,那就是生命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是永恒之中的一段“春天”,拥有生命,拥有感情,看见美景。这高与天齐、长可一生的、天命所赋予我们人类与万物的“开花一世”的“春天”,不是轻易得来,不该轻易放弃,不可不知恩宠,不可不加珍惜。
  • 漫步台北

    作者:陳念萱

    《漫步台北》的内容是背起行囊向梦中的向往出发,是很多寻找出口的「旅人」,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方向。台北适宜的,是随性而轻懒的漫步。在新光三越富丽辉煌的现代商厦中,在重庆南路已渐落寞的书店回廊下,在永康街三两步之隔的咖啡部落里,在夜色氤氲中的阳明山上……台北的小巧,使之更人性化,让人走在其中安逸舒适。在心驰外物的自在与闲散中,自在沉潜的,似乎更是当下的自己。
  • 我在台湾 我正青春

    作者:蔡博艺

    《亚洲周刊》2012年度十大好书 张铁志 倾情作序 方文山 音乐创作人 平路 作家 杨照 作家 廖咸浩 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 刘永平 联合在线(udn.com)总经理 共同推荐 2011年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台湾求学,就读于淡江大学,暂时拥有了四年岛民的身份。因为一篇在网 上发表日志《我在台湾,我正青春》而被出版社发现,并开始有计划地写书。出版社并没有给我明确的题目要去完成,我亦不愿意写命题作文,所以本书所有文章都是我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间,大量的收集资料、采访和走访,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台湾,了解台湾人。在写作中,我更偏向记录自己的视角,更偏重自己和被采访者之间互动的感受,想通过自己的眼睛让读者看到和我眼里一样的风景。这本书成书于我大一一年,其中部分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变或更加深入,如果有所偏颇请不吝指出,如果有所感想,欢迎与我交流。 新浪微博:@蔡博艺_咸鱼翻翻
  • 印度以下,风景以上

    作者:船桥彰

    一位上班族的疲倦出走,却成为改变生命航向的旅行。 在这里,他以建筑设计师独特的眼光重塑每一处细节, 在他笔下,诗性与神性并存,粗鄙与圣洁并存。 在他镜头中,时间与空间并存,混乱与宁静并存。 最初是无处可去的选择,却成为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只有被印度选上的人,才有机会踏上印度。 “我在印度,竟在印度。” 内容简介: 印度以下,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抛开文化差异与隔阂,卸下心灵的自我防御, 在混乱与惊喜并存的旅途中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了解。 风景以上,是超越世俗的天堂—— 奇迹与街景并非只是别人口中的冰冷造物,它端出来给你品尝的, 只是一小部分,更大的一部分,不是旁人无法轻触的情感即是沉默而辛劳的生计。 它有千年古今贯穿、东西文明交融的街道巷弄、宫殿、庙宇及民居; 它有性格可爱又可恶、天生就如顶尖模特儿般上相的上亿居民; 它有缤纷耀眼的文化与能舞动全身细胞的音乐; 它有帮助旅人摆脱灰暗尘嚣、重拾生活热情的神秘魔力。 这,就是印度。
  • 蒋勋的卢浮宫

    作者:蒋勋

    作者在巴黎求学期间,有幸“悠闲”而不是一路小跑地在卢浮宫徜徉,可以为了想到的一张画而去只看这一张画,然后在塞纳河畔坐一坐,回味刚才画里的色彩光影,他也曾在巴黎做导游,这使他知道不需要“小跑步”地参观是多么奢侈和幸福。一次他正在讲解维纳斯雕像,一位老太太问他:“这是谁的老婆!”他无法回答,从此他就想如何让这位老太太了解“美”和“美的历史”。《蒋勋的卢浮宫》就是这样一本可以帮助你在卢浮宫游览得更“悠闲”一些,可以使美术门外汉窥到美的门径。他先从卢浮宫的建筑史讲起,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波斯开始,带我们走过古希腊、古罗马,再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告诉我们应该在人类美术历史长廊的各个段落的什么地方多做一些停留、沉思、赞叹。
  • 心机母女

    作者:小S(徐熙娣)

    《心机母女》 透过一格格充满趣味的图画,我们不会看到“母女情深”或“教养子女”那些传统情节,而是完全展现小S一贯的另类搞怪风格:动不动就呛声、爱争宠比美炫耀、毫不客气地修理人、老是要占上风,但又如小女孩般轻松俏皮讨喜! 小S第一本手绘漫画,随书附赠自作、自唱、自唱独家单曲CD。
  • 私房書

    作者:簡媜

    《私房书》目次 沿阶草(序) 第一札 与岁月同等心跳 第二札 险滩 第三札 寸土 第四札 远山有灯 第五札 旧字
  •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作者:刘墉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是一部集刘墉的诗、书、画、摄影于一体的彩色书,从充满童趣和坎坷的童年四帖、浪漫温馨的威尼斯之旅,覃思妙想的冰雪四帖,到情思缜密的亲情五帖、播撒爱心和善举的飘泊之旅,都是作家以最美的文字,抒发最具“私房”的所思所想。
  • 歌物件

    作者:馬世芳

    林夕、詹宏志、詹偉雄一致推薦 聶永真設計 × 限量特殊車縫裝幀 × 10.5X15cm迷你收藏開本 17樣物件、30幀照片 馬世芳以物件收藏音樂,重現它們的秘密與盛世傳奇 兩岸三地資深樂評家馬世芳睽違四年之作 挑戰全新音樂類型書寫 示範流行搖滾樂盛世的樂迷態度 把「聽歌」從一樁殺時間的消遣,變成一件自我啟蒙的任務,馬世芳是華人世界第一人。──詹偉雄 《歌物件》分為兩輯:輯一「經典物件」中暢談十四件縱橫音樂史上的音樂物件。從保羅麥卡尼「曲目單」、巴布迪倫的「口琴架」、平克弗洛伊的「飛豬」、HMV標誌上的「名犬」、LP唱片上的「蜘蛛」……這些「歌物件」守著它們的秘密,全在作者馬世芳筆下逐一解謎;輯二「私藏物件」,則娓娓道出馬世芳自己學樂器與未竟的玩團夢中,懷念彷彿漫長得看不到盡頭的青春期,直到那一刻才真正結束……。 作者馬世芳透露,每一則物件透過傳奇的烘托,成就不可思議的故事畫面,甚至化身「聖物」。《歌物件》要寫的,其實是那些「聖徒」的故事。全書融入真情至性的文采、豐富的樂史知識,說著一段又一段彷彿身歷音樂現場的「魔術時刻」,讓我們像是瞬間被擲入平行宇宙的另一個空間裡,見證音樂盛世發展的過程。 裝幀說明: 本書邀請國際金獎設計師聶永真設計,聶永真發想自六○年代期許世界和平、啟蒙無數音樂人與樂迷的「和平記號」,正是作者馬世芳在全書中第一個分享的「歌物件」。聶永真將和平記號車縫在厚磅書衣紙上,壓縫跨過書名、作者名。因為一本一本車縫加工流程費工耗時,此版本限量發行,成為樂迷們忍不住蒐藏的「歌物件」。 馬世芳 一九七一年生於台北。著有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大學時代開始在電台引介經典搖滾樂。曾與社團同學合編《1975-1993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編纂《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二十年紀念冊》。與友人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合譯《藍儂回憶》,統籌編輯《1975-2005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目前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 代序:少年藍儂的臥房 這題目很難回答,但若硬要我選一首最喜歡的披頭(Beatles)的歌,很可能是一九六六年的〈永遠的草莓園〉(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打從十五歲初識披頭,這首歌我應該聽了不只一千遍,它的每一句吐納、每一粒音符、每一道聲效,都跟自己的掌紋一樣熟悉。然而有一句歌詞,始終搞不大明白: Nothing is real, 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高中時在校刊寫披頭分析文章,遇到這一句便卡住了。查字典,hang about似乎可以和hang around互通,那就姑且理解成「那裡沒有什麼值得流連」吧。但明明整首歌都是以利物浦「草莓園」(Strawberry Field)作為精神原鄉的象徵啊,這麼解釋總覺得怪怪的。 直到那天在「草莓園」門口,聽一位帶團導遊的計程車運將解說,我纔知道那句歌詞的意思就像字面上說的:「犯不上吊死的罪」──約翰藍儂(John Lennon)小時候常常跟玩伴爬牆跑到「草莓園」的庭院去玩,屢被撫養他的姨媽咪咪(Mimi)責罵。小藍儂則回嘴道:「唉唷咪咪,他們不會因為這樣就把你吊死的啦!」 那天早上,當我走到「草莓園」著名的紅漆花式鑄鐵門前,那兒並沒有別的遊客。我在照片上看過那扇門無數次,在腦中想像過無數次親訪此地的場景,但我終究是來晚了──二○一一年五月,「草莓園」拆下了那對百年歷史的鑄鐵大門,換上全新的複製品。管理者說:「鐵門老舊不堪,壽數已盡。」然而許多人懷疑他們真正的意圖是要賣掉那兩扇門。此舉惹來利物浦市民和全球披頭迷的怒火,就算要夷平倫敦塔、改建成觀光飯店,也未必能引起更大的抗議聲浪。不過,新門終究取代了老門。至少到現在為止,老門還妥妥地躺在倉庫裡,並沒有被賣掉。或許哪天它會供在某個博物館──最合適的去處莫過於利物浦觀光勝地「披頭故事館」(The Beatles Story),反正館裡本來就有一景是「草莓園」大門複製品,不如就讓它留在藍儂的故鄉吧。 我必須說,新門做得很不錯,再過幾年雨淋日曬,味道應該會更對。纔短短一年,鐵門已經佈滿世界各地歌迷的塗鴉,和牆上層層疊疊的塗鴉連成一氣。我站著看了很久,然後伸出手,輕撫古老門柱上紅底白字的STRAWBERRY FIELD字樣。這一天我等了二十五年。 「草莓園」在利物浦市郊的伍爾頓,十九世紀曾是種草莓的農場(鑄鐵門頂緣的裝飾,正是一顆顆的草莓),一九三四年慈善機構救世軍(Salvation Army)買下這塊地,蓋起了育幼院。藍儂少年時代的家,就在「草莓園」隔鄰的街區,每逢節日,救世軍樂隊的演奏聲傳過來,小藍儂就會興奮地跳上蹦下,要姨媽趕緊帶他去看熱鬧。 一九六六年,披頭狂潮早已橫掃全球,然而夢想成真的代價,是連續幾年精神和體力的徹底透支。藍儂對一切失控與瘋狂感到幻滅,面對可厭的現實、擱淺的婚姻,他一頭栽進大麻和迷幻藥的世界,寫下了〈永遠的草莓園〉:那童年玩耍的庭園,在意識流的告白中化為夢境深處的原鄉。歌裡提到的那棵樹,則象徵藍儂成長過程的矛盾和糾結: No one I think is in my tree I mean it must be high or low 藍儂多年後解釋這首歌:「我一輩子都跟別人不一樣......我太害羞、沒自信。我想說的是:似乎沒有人跟我一樣屌,所以我要嘛是個瘋子,要嘛就是天才。」 那棵樹,據考證,最可能的靈感來自藍儂兒時故居後院的一棵榆樹。藍儂的姨丈替他蓋了一間樹屋,小藍儂常常躲在枝繁葉茂的樹上消磨光陰,畫畫、寫詩,從樹上一眼就能望盡「草莓園」的庭院。那株榆樹在七○年代末罹病枯死,僅存的一叢枝葉,如今陳列在「披頭故事館」供人瞻仰。 「草莓園」育幼院二○○五年正式關閉。鑄鐵大門深鎖,通往庭園的道路蔓草蕪生。作為利物浦最著名的景點,它其實一眼也就看完了。我在那兒待了半小時,專營「披頭觀光半日遊」的計程車、廂型車前前後後載來五批遊客,他們下車,聽司機兼導遊比劃講解,拍照留念,然後上車趕赴下一站,總共停留不過五分鐘。我不禁慶幸自己選擇「單人自助徒步行程」,每一站愛留多久就留多久。 離開「草莓園」,彎回曼洛夫大道,五分鐘腳程,便是藍儂少年時代的故居。你會先路經一道斑馬線,那裡曾是悲劇的場景: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五日,藍儂的母親茱莉亞在過馬路時被車撞死,當時藍儂十七歲。他後來說:我失去母親兩次,第一次是她放棄撫養我,第二次是她的死──藍儂的父母很早就分開了,大戰正酣,母親無力照顧藍儂,只好把他交給姐姐撫養。母親的死是藍儂一生的痛,他在一九七○年那首〈媽媽〉(Mother)曾經痛切呼喊: 媽媽,你擁有過我,我卻不曾擁有你 我想要你,你卻不想要我 於是我只能跟你說: 再見,再見...... 藍儂從他二樓臥房的窗戶,便能望見母親倒臥血泊的傷心地。曼洛夫大道二五一號,那是他從五歲住到二十三歲的家。我在那幢房子外面駐足,冷雨淅淅落下。院門深鎖,閒人免進,只有透過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預約導覽,纔能進去參觀──二○○二年,老房子差點兒被拆,藍儂遺孀小野洋子出面以十五萬英鎊買下產權,復原藍儂少年時代的裝潢細節,再把房子捐贈給國民信託,以保永續管理。 一輛觀光計程車載著一對貌似南歐血統的母子來訪,司機用簡單的英語配合誇張的手勢說故事:前些年有一天,一個人來敲門,主人打開大門,那人直直走上二樓,踏進藍儂睡過的臥房,躺在那張床上,然後開始哭。你知道他是誰嗎?巴布迪倫(Bob Dylan)! 唉,那故事太誇張了。真實情形是這樣的:二○○九年五月迪倫在英國巡演,透過經紀人聯繫國民信託,希望能安排參加藍儂故居導覽。管理單位受寵若驚,他們從來沒接待過這麼大牌的巨星。他們讓迪倫參加下午梯次的導覽團,他細細翻看了紀念相冊,並在藍儂臥房流連良久。據說,那天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認出身邊這個老頭就是迪倫。 我在門外張望二樓藍儂臥房的窗戶,浮想聯翩。冒著一陣一陣的冷雨,我跨越曼洛夫大道,穿過阿勒頓公園蜿蜒的小徑。這段二十分鐘的路程,是少年麥卡尼(Paul McCartney)和藍儂無數次並肩走過的路線。他們揹著吉他,哼著搖滾,討論一起寫的歌,從藍儂家散步到福斯林路二十號的麥卡尼家。咪咪姨媽對少年藍儂滿腦子搖滾樂非常不以為然,對他那個流里流氣的麥卡尼小朋友更是不假辭色,只准他從後門進屋。兩人若要練歌,多半還是得跑到麥卡尼家。 麥卡尼家外觀比藍儂故居樸素,是戰後興建的連棟式國民住宅,如今也由國民信託管理。我隔著院子看了一陣,便決定回飯店得去預約藍儂、麥卡尼故居的導覽行程。 第二天下午,我就站在了少年藍儂的臥房。 那是一車以英國老太太為主的觀光客,我是最年輕的團員,也是唯一的外國人。是啊,披頭狂潮顛峰時滿場尖叫的少女,現在都六、七十歲啦。我跟在他們後面慢慢走上二樓,耐心地等裡面的人看完出來,再輪到下一批進去。老太太們一個挨著一個,細細地看,輕輕地笑,間或發出小小的感嘆。我也跟了進去,端詳牆上的貓王和碧姬芭杜海報、單人床上的老搖滾雜誌、床頭擺的木吉他、臨窗的書桌......。那是藍儂躺在床上聽著收音機、做著明星夢、抱著吉他寫下第一批披頭歌曲的所在。那小小的房間,便是我們如今所知的搖滾史的起點。 忽然, 一切聲音淡了遠了──我抬頭,發現房間裡只剩下我一個人。 那是人生中只會遇見寥寥幾次的「魔術時刻」,像是瞬間被擲入平行宇宙的另一個空間。我一吋一吋掃視房間裡的一切,深深呼吸。那是他呼吸過的空氣,那是他熟悉的氣味,那鄉愁的氣味不會變的,我知道。我感覺那空氣通過我的鼻腔,進入我的肺,溶入我的血液。雲破天開,陽光從拼花玻璃窗斜斜灑進來,照得那張老書桌一片燦爛。我站在少年藍儂的臥房,踩在他踩過的地板,看著他看過的風景。 抬頭四顧,那牆壁深深浸滲著古遠而生猛的琴聲和歌聲。它們守著秘密,不發一語。
  • 我就是忍不住笑了

    作者:侯文咏

    《我就是忍不住笑了》是侯文咏在他的facebook网站粉丝专页中的文章精选集,随手拈来的身边的人与事,写出成为一则一则短小俏皮、趣味横生的故事。蔡康永和粉丝妹妹的对答,为什么言承旭打针都是打屁股,家里的小孩子和大人之间互相沟通不了的蚌壳话,好朋友Mr.K的爱情难题……种种人生的感动、喜悦、尴尬、领悟,“侯式”的幽默里总带有你意想不到的温暖与治愈,让你会心一笑的同时,留有更多的余味。
  • 呼喊快乐

    作者:张曼娟

    这是一个相逢与离别的故事,这是一个在相爱中面对考验的故事,这是一个感受痛苦与思索快乐的故事,这是你的和我的,生命故事。我不会放弃爱,也不会放弃幸福,并且我知道,人生最巨大的力量,应该来自于快乐,而不是来自于痛苦的。我将以呼喊快乐,来抵御忧伤,放逐痛苦。靠近张曼娟的文字,找回最纯粹,最温柔的寄托。随书免费赠送张曼娟的有声书《遇见小王子》。
  • 玉想

    作者:张晓风

    《玉想》是作者最成熟的深思,在安静分析中有激情,在冷眼凝视中有挚爱。她认为经学、史学和哲学可以是一个民族强健的体魄,但“美”却是维持命脉的和畅的呼吸,《玉想》便是她对美的献礼,珍贵的图片与作者隽永优美的文字相映衬,值得细细品读。
  • 美的曙光

    作者:蒋勋

    《美的曙光》简介:“读艺术史,我喜欢上古的一段,喜欢那初露曙光时,初民单纯的创造。单纯,却是一切的开始。”阅读《美的曙光》,听蒋勋先生讲述那遥远时代的人类创造,那些遍及各地的远古岩画、壁画、石器、陶器、青铜、甲骨、建筑、衣饰、雕像、墓葬、村社、宗教,展示着无数鲜活的创造图景,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文化性格、生活习俗和美的经验都可以在这里发现起始的原点。《美的曙光》将带领我们,释读那些久远的痕迹,回到最初的感动,回到纯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