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

  • 我希望有什么人在远方等我

    作者:柯以柔

    我知道这世上一定有什么人在远方等我 但如果没有 我还有回家的路。 如果你天天待在这里, 你就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星辰, 你得走出去,远方会告诉你答案。 一位美女主播的世界之旅, 她活过、爱过、走过,她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 做个好命女

    作者:吴淡如

    开车的人,技术很重要,识路很重要,迷途能知返也很重要。 知道我们该在哪个路口回车,该往哪个方向行驶才能到达我们要到的地 方,是一个好驾驶的必备条件。 《做个好命女》,不能算是一本万无一失的开车指南,却是一本人生路 、爱情路的开车小偏方。 ——吴淡如
  • 慢慢走

    作者:王盛弘

    南方朔強力推薦:一個有風格的作家底誕生 南方朔:以漫遊者的態度,透過共通的符號,去看文明的基底,並將所見所思娓娓的加以編織。他作了許多根本的功課,使得漫遊有了智性的縱深;但又能將一切歸照自身,因此又有感性發抒的空間……我不吝惜對這本書的推崇! 許正平:他對細節的執著、對符號的歷史思考,以及對記憶的引經據典,都讓他這次藉由符號書寫旅行、定義新世界、尋找自我的企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新境界,至少我在新世代的散文書寫中,猶未見過,具有指標意義。 這一回,他要說出玫瑰的名字 有天在網路看到一則留言,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後六個月,你希望做些什麼?有人說要陪家人,有人期待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我心想,我還沒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呢,我想出國旅行。旋即思及,陪家人、談戀愛,乃至於出國,哪須等到人生的最後半年?當下我便把手頭的工作做了個了結,著手安排六個月的單人自助旅行,我要實踐腦海裡那個「一個旅人揹著背包五湖四海走去」的圖像……
  • 国宴与家宴

    作者:王宣一

    诚如作者自己在序文中说的那样:“平常,就是最恒久的思念”。人的味觉是最顽固的,童年时候的味觉会影响人的一辈子。所以,本书话题围绕着厨房饭厅,围绕着一位活泼时髦、温暖欢乐、能干宽厚、“有大将之风”的家庭主妇,让人们看到,原来,幸福就是这个样子的。也许最能抓人的,正是作者把幸福写成这样平常中见不平常的那分功力。 这本散文集纪录的是那样的一个年代,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气氛的怀念,一个家庭餐桌和厨房里的光阴故事。王宣一以母亲和家族故事出发,写饮食更写人间世态,彷佛读到当年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在书中,王宣一展现了对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气氛的怀念,讲述了一个家庭餐桌和厨房里的光阴故事。通过回忆儿时的饮食生活,作者用细致的笔调描绘点滴细节,讲述家长里短,并用张张菜谱勾画老一代江浙菜的风貌。
  • 留味行

    作者:瞿筱葳

    2011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 美好生活书 入选云门舞集"云门流浪者计划“项目 带着一张地图和一本奶奶的口述历史上路, 重拾祖辈的漂泊轨迹,寻味奶奶的私房菜。 横跨70年的台、越、黔、川、沪流浪纪行 特别收录《奶奶的十一道菜》 讲述11则真情温暖食谱故事 死亡带走记忆 ,这还不止,连吃了三十余年的熟悉味道也一起带走了…… 一九三九年,瞿筱葳的奶奶徐留云只是个21岁的上海姑娘,抗战期间未婚夫撤退到重庆,她从危在旦夕的家乡出发,漂洋过海、渡船搭车,从越南经云贵再到四川寻找未婚夫…… 七十年后祖母过世,瞿筱葳怀着思念,想要将奶奶当年逃难的路线重新走一遍,也重新尝一遍奶奶所做的家乡菜,那或许是自己生日时必不可少的雪菜肉丝煨面,又或许只是一盘简单有味的家常腌黄瓜。 “旅行的本质是思念。前人已上路,我也该上路。无论未来路途是什么,先去走走老人走过的路吧!” 瞿筱葳以情真意切的提案通过面试加入了“云门流浪者计划”,带着一张地图和一本奶奶的口述历史上路,这一段异乡寻味之旅,满载对故人故地的怀念,追思永不会被遗忘的亲情往事,以及大时代背景下普通家族、平凡个人的漂泊轨迹与生活历史。
  • 转山

    作者:谢旺霖

    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踏上从丽江到拉萨的征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或伟大,而是“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摆荡”,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哪怕失败,他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究竟是如何就范的”。 谢旺霖精选出骑行途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著为17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次艰辛的冒险之旅。 三个月的旅途中有惊险,有绝望,有感动,有恐惧,透过生动的文字,作者的感悟跃然纸上。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也许不是最惊险、最奇异的游记,但它却是最充满激情的记录;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
  • 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

    作者:赵星

    这是一个关於实现梦想的故事; 这是一个看见台湾真、善、美的故事; 这是一个两岸人民真情交流的故事; 去台湾,是我17岁时的梦想; 24岁的那年夏天, 我来到了台湾…… 二○一○年八月,北京女孩赵星——也就是《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的作者只身来台湾环岛十一天,完成她十七岁时许下的梦想。她以细腻敏感的心思写出台湾旅游一路上的感动与省思,所闻所见尽是惊喜与赞叹。她的游记让我们看见自己不曾认识的台湾,并进而重新审视台湾这个美丽的小岛。 作者语:「我要去台湾旅行,那麽美丽的小地方!」——因为这句话,我努力了整整七年。我一直相信,想要做成一件事,不在於让不让、可不可以,而在於想不想,更在於有多想。在台湾这件事上,我用了所有的办法,即便有各种不可抗拒的限制,我还是用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打破所有人的底线,顺利成行。因此,我相信,当一个人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让路给他,因为他的努力已经感动上苍!
  • 旅人的食材历

    作者:洪震宇 著,刘伯乐 绘

    历时一年,台湾环岛寻味之旅,《旅人的食材历:24节气里的台湾味道》以24节气作为时间轴,以台湾宝岛做为基底,通过对食材背后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绘图,向读者展示了台湾地区的日常饮食流变,和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带领读者从“食”的角度,再一次认识台湾。
  • 我這一代人

    作者:胡晴舫

    作者在長達5年後再次推出人文類新書《我這一代人》, 可以說構成了人文書寫的三部曲。 這一次,胡晴舫把鏡頭轉向了台灣的中生代,這一代人成長於七八十年代迅速現代化的台灣,不管有無中國背景,都乘坐全球化這趟列車往返於臺北、上海、北京和香港之間。經由記錄、拍照,加以比較和反省,思考自己到底是誰? 胡晴舫寫道,『引我好奇的卻是一個人如何在所謂兩岸三地的社會中游走。當他撘上飛機、飛機落地後的每一次旅程,他如何維持、或重新塑造他的社會身分;他如何說服陌生人,他就是他所說的那個人。』 而她自己,又是如何的看上海、北京、香港這些形形色色戴著不同印記的中國人,以及,從台灣出發,如何穿梭往返後,再度返回臺北。思考島嶼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思考人類到底該如何面對它的神祇。 作者在2005年以後,首度推出人文類新著,思考她這一代台灣人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關於中國,以及台灣人的身份,這一議題在當下廣泛被討論,但作者以其特有的風格,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思考。
  • 惊艳台湾

    作者:刘强

    《惊艳台湾》由作者在台湾访学期间两个多月的系列博文组成,这些博文曾引起海峡两岸读者的跟读、热议和好评。豆瓣网上还设有专栏“花莲东华大学客座教授刘强——-台湾交流记”《惊艳台湾》,同步更新。书中敏锐独特的视角、轻松诙谐的笔调,与文化自由行的热点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时尚的热度、学者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
  • 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作者:包益民,劉永毅(撰文採訪)

    第一本完全解讀創意設計人包益民的書籍。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只要你有一顆想show的心,加上創意經營,做出和全世界一樣好的東西。不管到哪裡都會暢行無阻。 如何成功、與眾不同,並與世界同步,包益民的創意成功觀念,將帶給年輕讀者全新的視野。 許多「懷才不遇」的藝術大師,事實上並不像世人所認為是一輩子潦倒,默默無名而含忿去世;他們往往在世時就備受推崇。例如梵谷,在他生前就已小有名氣,作品受到一些收藏者的喜愛。 有才華的人免不了會經歷一些挫折,但他們只要能等到適當的機會,馬上就是一鳴驚人;而這樣的機會一定是會來的。 你可能沒有聽過「包益民」這個名字,但你一定會讚嘆他的特殊經歷:甫自美國頂尖設計學院畢業,即任威頓與甘迺迪(Wieden & Kennedy)國際廣告公司的創意執行,成為第一位在該廣告團隊中工作的亞洲人,並參與Nike電視廣告的製作;二○○○年,獲選為全球廣告業排名第七的美術指導;現在自組包氏國際公司,承接過數千設計案,並將觸角延伸至出版、插畫經紀、自創服裝品牌等領域,而且總是將眼光放在全世界。 你也可能早已知曉這位創意設計界的鬼才,他藝高人膽大,專門想一些別人沒碰過的點子;有滿肚子「似非而是」的道理;別人不肯做的小case,他卻如獲至寶。因為他認為,鬼點子才能出奇制勝;「似非而是」,才能激起別人心中的漣漪;至於小case,也能搞大手筆。哪怕只是一點點機會,都具有改變一片天的潛力。 本書一次收錄包益民「回首來時路」的成功本事和信念,全程充滿包氏與眾不同的風格和國際觀。他相信,只要你有一顆想show的心,加上創意經營,做出跟全世界一樣好的東西,不管到哪裡都會暢行無阻。因此,有包益民在的地方,就有無限可能,文化創意也將無遠弗屆。 包氏哲學-- 一出手就是要賣全世界: 我估計,如果讓我來做書,就算做不到第一,第二、三名絕對沒問題。我自認可以做得不錯,至少要比市面上百分之七、八十的這類書籍強。……雖然動了這個念頭,但要以何主題出書卻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不過,我知道,這本書應該要以全世界為市場,共鳴的人才夠。平面設計類書的市場本來就是小眾市場,光以台灣、香港為對象,肯定沒希望,怎麼賣都虧。而以全世界為市場,我相信,總會有足夠的知音達到起印量的二千本。 消去法: 年輕時不要給自己太多限制,到處去try一下,不斷去測試自己,才知道自己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自己喜歡、有興趣的事情,當然可以多去試試;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妨去試一下;也許,這件事情不是你想像中的毫無樂趣;也許,這件事情做完後,你自己知道這一輩子都不會想再做同樣的事情。利用此種消去法,至少能讓自己未來的範圍更明確,方向更為清楚。
  • 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

    作者:李伟文,双胞胎AB宝

    作者李伟文从生活中、时事、书本、电影里找寻灵感,和他的双胞胎女儿AB宝,一起共读好书、共赏电影、共听音乐…… 全书共分三部分:爸爸,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家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阅读生活,阅读人生! 全书贯穿80本书,50部电影,以及展览、演出、讲座等,在与孩子共同的阅读中梳理“压力”“自学”“朋友”“付出”“成长”“壮游”“追梦”“志向”“勇气”“气度”等有关孩子学习、成长的命题。 从AB宝姐妹的交换日记看到:她们在考试满档的国中生活中,寻找生命的泉源;考试遇到挫折要怎样重振士气;“为什么要读书?”是怎么解惑的;是什么书及电影让她们彷佛回到外公、奶奶、爸爸的年轻岁月;看了什么演讲影片让她们体会到“失败也是生命的礼物”…… 然而伟文爸爸的回信里,娓娓道来的是一段段真实的人生体验、中西方的典范人物故事、多元的阅读建议,温暖而真切,希望孩子领会生命、拓展视野的真情表露无遗。 每一篇都交织着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爸爸宽广视野的生活领悟! 每一篇都是送给孩子的生命礼物! 用轻松的亲子阅读化解硬邦邦的家教,通过亲子交换日记把家长的生命感悟传达给孩子。 ———————————————————————————————————— 我相信,只要有心,每个父母亲应该都可以做到我们使用的方法,不必花太多钱,也不必花太多时间,我更认为绝对不必是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父母亲才有能力给孩子理想中的教育资源。——李伟文(本书作者) 李医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种带得走的能力,一种能够透过自主阅读而学习与判断思考的能力。——洪世昌(台北市立图书馆馆长) 深刻感受到伟文隐藏在背后的,是对许多少男少女,面对人生哲理、生命存在意义的潜移默化、暗暗牵引。——陈梅儒(亲子教育家,台北市立建中资深名师) 李伟文谈教养,不是讲假的,AB宝有礼、开朗、简朴、自律……有这份精神,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薛荷玉(《联合报》教育版资深记者) 用“阅读”作为教养手段,使教育理念真正融入生活;伟文与双胞胎女儿AB宝现身说法,让我们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冯季梅(台湾国语日报社副社长)
  • 因为梦见你离开

    作者:张怡微

    这本书是作者在台湾生活五年所写下的岛屿故事集,是“这些人,那些事”,一切都是原地的,原地的沉闷与哀悯,原地的太想被懂得又害怕被看穿。至少从地景,从切肤的毛孔的呼吸里,我能窥见城市性情之外的普世端倪。 经营着一家不成功的照相馆的何明夫妇,最大的收获便是发现生活里总是有很多秘密,而过时的秘密是青春里最值得回味的东西:那位白发苍苍的小姐看着何明还给她的旧照,眼眶红了又红。她大概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照片藏在老贾身边,老贾思来想去觉得最适合藏匿这些“青春罪证”的地方竟然是何明的照相馆。 在昭元先生的店里,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过了赏味期,包括清朝的宫廷纸、退出流通的越南钱币、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女人用来扑在脸上的香粉,他什么都有过,就像托尔金小说中的史矛革巨龙,一座孤山,满地金银。他也收那些报章杂志上记者写他的文章,用大红色记号笔批注“胡说八道”,像个勤奋的皇帝。 对劲吾而言,庞大的挫败与难以启齿的自卑,在那一刻像泡腾片一样在沸水中化开,很难说那不是一种营养的聚合,但怎么看都有一种灰飞烟灭之感。 …… 作者是上海才女作家,文艺清新的文字底下透露着心底最挂念的故乡深情,而一踏上那片土地就受限于倒计时的我所遇到的朋友,正如作者所说:我是异乡人,最不缺路过。一眨眼,恐怕会与所有深爱的人,再没有更具体的照面。 这篇作品把人物、岁月留下的痕迹,掌握得很好,写出庶民小小的梦想、小小的磨难,有文笔,有历练。 ──台湾评论家郭强生评联合报文学奖获奖作品《奥客》
  • 方道文山流

    作者:方文山

    本書內容為散文隨筆與文化觀察類的文字創作,大部份選輯取材自方文山的部落格 還有些則是節錄發表在報章雜誌的專欄文章,也同時收錄了些從未發表的散文作品。 這些也別於歌詞與新詩創作以外的文章,剖析的是另一個角度的我, 也可以說是比較接近“真實的方文山” 透過中國風的歌詞,你可能認識了”方文山”, 但透過本書,你可以比較接近事實的了解”方文山”。 如同書籍封面的另一句標題:「親愛的,由此進入的是,關於方文山內心較為完整的樣子。」
  • 十年去来

    作者:林谷芳

    读天地大书,观有情世间。台湾文化的异数,隐性台湾的标杆,直击两岸文化进程中的盲点与误区。 本书是一位大陆记者对一位台湾文化学者的访谈录,也是国内首部透过台湾文化观察者眼光解析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变迁之作。受访者林谷芳先生既是一位音乐学者,又是多年来活跃于台湾文化界的文化评论家,同时兼具禅者色彩。角色的跨界,眼光的多元,使得他的文化观察与言说,涉猎到旅游、民族融合、城市更新、两岸艺术交流、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既对两岸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轨迹进行了比较与梳理,同时也澄清了因为管道有限而映现于两岸民众心理的认识误区。不同于一般将中国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学者,林谷芳先生自认是中国文化的体践者,他以一以贯之标举中国的姿态,以及不下于六十多次的大陆之行,来回报中国文化的滋养与哺育,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书,促进两岸民心的理解与文化间的互补。
  • 欲愛書:寫給Ly’s M

    作者:蔣勳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首無題詩,難以言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愛欲書,無法描繪,不可道破。 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裝載不知去向氾濫情感的合適容器: 岩井俊二《情書》、王家衛《花樣年華》; 《少年維特的煩惱》、《戀人絮語》、《愛情的盡頭》…… 上個世紀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Ly’s M」, 「Ly’s M」不知高矮胖瘦,更不知何許人也。 「Ly’s M」像一個裝不滿的水瓶, 每個人都可以填入他∕她獨一無二的口口。 始於一只握不住的玻璃杯,一雙掙脫離去的手; 終於天崩地裂的世紀災難,無望的深情凝視。 八里、威尼斯、羅馬、翡冷翠、阿姆斯特丹…… 島嶼、平原、廢墟、河海交會處、三萬英尺以上的高空…… 匯聚成一座座傷城,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放逐漫走的吟遊詩人, 譜出世紀末的最後十二封懺情書。
  • 十三座城市

    作者:王盛弘

    《十三座城市》编纂为二辑,收录文章三十一篇,分述作者踏遍欧亚十三座城市——上海、苏州、香港,京都、东京、首尔、巴厘岛、爱丁堡、约克,伦敦、巴黎、巴塞罗那,而以台北收束——的所感所想。书中内容以旅游经验为凭借,作者步履悠闲自如,既将异地人事框入相机,也将心境转折化为文字。从容转化的书写,让寻常行旅有了奇异而迷人的光晕。作者在旅途中有博爱之举,有浪漫而青涩的少年文艺花火,亦有人在异地,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脱序窘迫,读来令人一赞三叹。
  • 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

    作者:薛仁明

    本书是著名文化行者薛仁明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书中多是作者关注文化、生命形态及现实人生的专栏文章,汇集五十余篇,或读人,或品味生活,或纵论天下学问。薛仁明文章“朴实而有华”,兼具山林与庙堂之美。文风泱浩,特别有眼下白话文难得一见的平仄顺气的韵律。薛仁明又长于从浅近之处,推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在“礼崩乐坏”的当下,总能以文化的角度切入,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即使面对劫难,仍处处见到生机。他能将中国文化中人间的兴味,在不知不觉中,给挑拨开来,霍地亮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天地。
  • 只愿,与最美的时光同行

    作者:凯伦Q

    《只愿,与最美的时光同行》内容简介:一个漂亮的80后女孩,大学毕业失业后,开始创业。她疯狂地工作,疯狂地旅行,五年来,从南亚到欧洲,从大洋洲到东亚,她一路行走中国台湾、印度、斯里兰卡、土耳其、缅甸、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座城市。她深入每一座城市和小镇,探知他们的文化,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路上,她写下了40多万字旅行笔记,记录了124个关于爱和心灵探险的故事。不为美景,只为遇见这世界上一颗颗独特又美丽的心灵。
  • 旅行與讀書

    作者:詹宏志

    讀不一樣的書、走不一樣的路。這本書裡有:被一本托斯卡尼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有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行;有念誦著魯拜集的哲思高明的印度商人;有被旅行社誆騙卻皆大歡喜的廚房體驗;有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有爆炸後讓旅人一路矛盾的峇里島行;有阿拉斯加天地獨行般的行跡;有土耳其街攤羊頭的滋味;也有京都東京夢幻美食的紀行……30年來台灣最勇於作夢文化人詹宏志,與你分享他私密的旅行與思考。 《旅行與讀書》並不是充滿智慧形象的詹宏志作讀者的旅行提案,而是他用作家朱天文推崇的明朗文字(「詹宏志是當代極少數能寫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絕不抽象,將複雜的來龍去脈說得有趣、帥勁,令人神往。 」),將他在旅行中的挫折或驚喜、決定與徬徨一一紀錄下來。 全書中,詹宏志除了展現他那百科全書般的知識配備與無線電望遠鏡似的敏銳觸角,更多時候,他像是熱情洋溢的說書人,急切地把異鄉的不同說給身邊的人聽,每個光景和人物都沾染他對未知世界少年般的好奇,聽眾們除了身歷其境感受那新鮮的景象,也得以窺見這位穿梭文化與商界的「台灣第一才子」勇敢闖蕩各界、源源不絕的熱情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