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

  • 旅人

    作者:胡晴舫

    作為一個卑微的旅人,我沒有能力詮釋我旅行過的世界,我只能觀察、記錄、理解,試圖參與。我也清楚的知道:無論我是否安全抵達我的目的地,我都已經回不去了。——胡晴舫 香港中環的一位婦人,點了一杯熱咖啡和中式炸豆腐,配了一小碟辣椒蘸醬,作為她的下午茶。——你應該驚奇嗎?『香港是個國際化大都市,炸豆腐當然可以和著熱咖啡下肚』。我的朋友說。沒問題,我收起愚蠢的表情。 胡晴舫看到這一幕,最後總結到:食物,成為最後一種辨識文化的方法。你對異質文化的容忍程度有多高,端看你對陌生食物的接受態度。 火車進入巴黎市郊時,許多巴黎人跳馬背式的越過捷運票口。我的朋友滿懷浪漫的說,『瞧!法國人就是這樣自由不拘!』而胡晴舫看到的是:旅人帶著他的偏見上路,有些舊偏見被印證,成為真理;有些被修正,形成新的偏見。經由旅人的闖入,則影響了沒有離家的人們看待世界的態度——或,另一面的偏見。 這顯然不是一本坊間常見的私人旅游記錄,而是透過旅行現象窺視本質,如詹宏志先生所評價的,是作者對旅行和旅人(包括她自己)的行為和意義加以反省的書。她表達了對時下流行觀念的質疑,也悲觀的認為文化在旅游市場裡逐漸櫥窗化,成為一種能夠媚俗的商品。所以,你不要忘記了,峇里島當地人,是因為旅人的闖入,才搖身變成舞臺上的演員。而我們還在大聲抱怨巴厘島為何喪失了淳樸的風情。 旅行的本質是什麼?其實是他者眼光與自我倒影的彼此窺視,是日常文化與異國情調的互相挑逗,也是文化強弱和階級高低的權利關系。只是,本書用戲劇般的場景和精闢的話語輕鬆呈現。
  • 目送

    作者:龍應台

    2008年華文出版年度代表書 2009年 最貼近台灣人內心的聲音 感謝十萬人的感動見證 朗讀珍藏版 限量發行 龍應台第一次溫暖獻聲 親自選讀《目送》精華篇章 獻給懂得生命感受的您 聲音 這是你從未聽過的龍應台,《目送》讓人看到龍應台文字鍊出真情的創作底蘊,這一次龍應台用深沉溫柔的嗓音,讓《目送》有了全新的詮釋,帶領更多華人進入龍應台真情散文的世界。 配樂 李欣芸,音樂人、金曲、金馬獎音樂創作獎得主,因為深深被《目送》感動,無怨無悔譜下動人的配樂。 錄音—鉅家數位錄音 成音/監製—邵聖涵 我發現, 有些事情,人們不談; 有些情感,人們不說; 有些眼淚,根本流不出去; 有些傷痛,你不知道痛在哪裡。 因此,我寫了《目送》,送給你。 --龍應台 【本書目錄】 平裝書特別加收龍應台代序〈你來看此花時〉 朗讀CD文章篇目: 前言 0'38" 1 愛情 6'37" 2(不)相信 7'21" 3 跌倒——寄K 7'01" 4 為誰 8'39" 5 共老 8'41" 6 散步 8'07" 7 如果 8'20" 8 山路 8'13" 9 目送 9'21"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作者:李欣频

    继排行榜首、疯狂热印40多次的畅销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后,李欣频以更高的视点,找出启动创意人生的心灵实践法,淬炼出12层,37课惊艳式的生命教学笔记——让你得到精彩得与任何人都不想交换的人生! 由“删光所有人,只留下自己”开始,从心开始创意人生,推翻自己乏味、疲惫、烦恼丛生的世界。跟着李欣频的秘密创意风暴,一起学习完成创意人生的心灵实践法,最终来到“事成比心想还快,在当下一秒完成人生梦想的一切”的境界!这是一本献给每个渴望不一样人生的励志书,一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的心灵指导书。
  • 10堂量子创意课

    作者:李欣频

    北大爆棚公开课,揭秘创意原点! 以量子物理思维方式,展开无限可能的平行人生。 这是创意天后李欣频第一本在内地创作的作品,也是她近四年来观察、激荡、思索的硕果,在量子物理的思维方式下,李欣频开创性地揭示了10个可以突破的创意点。以量子跳跃般的闪耀力量,教给各位如何“进入量子转换状态”,“以事物原貌待之”,“找到自己的受限点”,“开展放射性平行人生”,“做知识的上游”,“找到最好的生命版本”,“连线未来的你”,乃至于“让地球今天有你而截然不同”。本书不仅是创意文案专业人士的圣经,更是所有相信梦想的人们打开自己平行人生的万能钥匙。
  • 我不是完美小孩

    作者:幾米

    本书描述了一个三年级小女生郝完美在学习、生活,尤其是与大人相处中的困惑与烦恼。大人从长大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留恋和怀念童年的美好,幻想能再次回到童年,经历了生活磨练的大人也更能懂得“郝完美”同学的呐喊。 大家好,我叫“郝完美”,现在读小学三年级。 这个名字是爸妈为我取的。 他们说,我小时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着睡着,或笑或哭,我看起来都好完美。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事情就变了…… 爸妈的要求愈来愈多,学校的要求愈来愈严。 我觉得很累,真想大叫:我不是完美小孩啦! 我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觉得自己不完美。 所以我鼓起勇气站上台,讲出我对于这件事的想法。 所有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欢迎来听讲。
  • 春在綠蕪中

    作者:鍾曉陽

    《春在綠蕪中》一書結集了鍾曉陽創作《停車暫借問》時期前後共十數篇散文,記述故鄉中國東北、八○年代的香港與求學美國密西根的遊歷與交遊。親情、友情、愛情,當年三條景色參差、風光各異的路徑,三十年後在曉陽的生命中交匯,回顧半生所歷情緣,莫不是恩情的體現。 情多只為恩深重。綠蕪春逝,誰為情種,只為了人間情濃…
  • 弯家有娘初长成

    作者:弯娘◎文,弯弯◎图

    弯娘从第一女配角跃升主角,独家分享贴身观察弯弯的秘密心情。 人生曲折离奇的弯娘,从成衣工、家庭代工、槟榔西施、菜贩变成白衣天使。 笑口常开的乐天本领,独树一格的处世哲学,让她大风大浪没在怕! “言教大于身教”的弯娘,酷爱上网,口头禅是:“人要好相处,不要‘歹看面’!” 看弯娘用放牛吃草式的天兵教育法则,与弯弯小手牵大手一起长大! 短短五分钟,你就会爱上这个史上最瞎的妈!
  • 正方形的乡愁

    作者:阮义忠

    《正方形的乡愁》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20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书中所有照片,都是用120相机6cm×6cm胶卷拍出来、未经裁切的影像。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青灯有味似儿时

    作者:琦君

    《青灯有味似儿时》中,者用一支诗化的笔回忆起童年小事、 故乡故人、师长旧友。作者将对故乡、故人的深情与眷念化 为质朴的文字,抒写她剪不断的故乡情,理还乱的亲友思。除了怀乡怀人的散文,还有一些叙写身边小事、生活见闻,以及异国观感的篇什,此外是一些心得杂谈。
  • 不爱会死

    作者:路嘉怡

    【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许你和他就不会分手。】 登顶诚品书店畅销榜七个月; 金石堂、博客来榜首100天。 看完书后真想也好好爱一场!——吴佩慈 小米说爱情故事的能力像她的超级酒量,越读越入味,心醉心碎却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一口气地,干杯!——范玮琪 给等爱的人写爱的故事 ……小米的新书,我想看。——林忆莲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苏打绿 吴青峰 她是别人眼里剃掉一边长发,最前卫的时尚教主,是游走世界各地,吃喝玩乐,羡煞旁人的“女浪子”,但她却说,自己就是一个“每天都要听到‘我爱你’的俗气的女人”。 谁又不是呢? 爱是“我爱你心就特别软”, 爱是眼角眉梢藏不住的喜悦和悲伤, 爱就是要理直气壮地撒娇、腻在一起, 爱也要用超然的勇气去向所爱的人大胆告白。 因为,在爱里,每个女人都是任性的傻女孩; 因为,在爱里,我们都一样。 时尚教主路嘉怡首度撰文书写“爱”的故事,有她从单身到结婚的心路历程,亦有周遭朋友的百态爱情。 不爱会死,是她奉行的爱情信仰,也是想传授给每个女孩的幸福箴言—— 就去做一个勇敢去爱的傻女孩,这是爱里永恒的潮流! 编辑推荐 《不爱会死》是台湾“时尚教主”路嘉怡第一本爱情散文,也是她第一次向全世界宣称自己“不爱会死”的爱情态度!这位外人眼中叛逆时尚的女浪子化身感情谏言师,用最敏感浪漫的笔触描写发生在她身上和朋友家人身上的种种情感故事,首次披露关于失恋,关于相恋,关于旧情人,关于婚姻震撼又温暖的观点。 《不爱会死》在台湾一经上市便抢占各大畅销榜榜首位置长达七个月,吴佩慈、范玮琪、林忆莲、吴青峰纷纷感动推荐。 简体字版《不爱会死》完整保留台湾版内容,此外新增简体版新序及唯美私房照。
  • 理想的下午

    作者:舒国治

    梁文道撰序推介 风靡无数文艺游子的行囊必备之书 迄今为止,最有态度的旅行文学佳作 关乎旅行,也关乎晃荡,更关乎生活。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此次发行简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读者,成为彼岸十年来最最受欢迎的散文家。 我见过诗人很不“像”他的诗,更常见到小说家不“像”他的小说,却从未见过有散文家不像他的散文的。所以张中行就像张中行,余秋雨就像余秋雨,龙应台就像龙应台;舒国治,他的人就走在他自己的文字里,闲散淡泊,品味独具。 ——梁文道
  • 台北咖啡时光

    作者:梅梅

    遍布台北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家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咖啡经。 风格独特的创意咖啡馆,古早味十足的中式咖啡店,遗世独立的山居咖啡馆, 热闹活泼的露天咖啡座,温暖柔软的亲子咖啡馆……不经意闯入的某间不起眼 的咖啡馆,可能就是台湾文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据点。 而我想要述说透过台北的咖啡馆所认识的台北,也远不只咖啡心情,应 该有许多曾经遥不可及,即使今日仍然神秘的人事与风景。 整个台北,就是我的咖啡馆。
  • 洛夫诗全集(上下)

    作者:洛夫

    洛夫,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 《洛夫诗全集》为首次在内地出版,是洛夫60多年诗歌创作之大成,充分展现了其诗歌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以及诗人在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中国之间进行整合与交融的美学嬗变,勾画出诗人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 《洛夫诗全集》为精装典藏版,同时收录诗人各时期珍贵影像、书法作品、重要文论,极具研究与收藏价值。
  • 青春之歌(郑鸿生作品)

    作者:郑鸿生

    本书描述1970年代台湾的左翼青年,因为追求个人自由与思想解放结合,并豪气十足地冲撞了当时的党国体制,终而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历程。 这群年轻人原本分处各地,一场高中生的南北串联把他们趣味相投、年轻热情的心连到了一起。而后,因为保钓运动的刺激,他们兴起了追求社会正义与民族解放的单纯理想。然而却也牵动了一场思想论战——民族主义论战,并引起安全相关单位的注意而引发台大哲学系事件。 本书记述他们的情谊,和那个在苦闷中仍然充满改革希望的年代
  • 台北发的末班车

    作者:钟文音 任晓雯 等著 侯文咏 主编

    在《台北发的末班车》中,主人公虎妹为逃离宿命之地,最终踏上了台北发的末班车,体现出小人物在创造新命运时的坚决,读罢感人至深。作者用插透心底的苦难,诉说着城乡的分离,命运的分离和生命的分离……这是台湾著名作家钟文音的得意之作,该文也被收入侯文咏以此为题的九歌百年小说选,钟文音与骆以军、任晓雯等十四位名家共享此次文坛盛宴。 在书中,我们阅读后能够感悟到横越两岸、跨越世代的情感,作品还囊括地域、亲情、都会、等不同的特殊风格,用多样的形式展现非一般的人生现实。 侯文咏引领我们重新发现,紧扣生活细节创作的小说,是可以回味的、谬趣横生的,且深刻反映永恒的时代性。 作家新锐钟旻瑞则用流泄唯美青春的淡淡哀愁来展现出别样的世界。 黄正宇的黑色喜剧借描写一桩抢案反映出社会现况。 李桐豪以及包冠涵更是出手不俗。 谢文贤用镜子串接三代故事、袁琼琼、张英珉直叩心底的文字皆令我们低回不已。 蒋晓云用小人物的心底,展现出两岸情感的呼喊。 任晓雯、彭宽更是用创新的手法,引人入胜的情节让我们读罢不能自已。 你读罢不仅仅是在读小说,更是在观看一幕幕多彩的人生的影像,一张票看了多部剧,它让你拓宽了生活的宽度和生命的维度。
  • 痖弦诗集

    作者:痖弦

    痖弦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蔚为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极为深远。《痖弦诗集》收诗人创作以来所有作品于一秩,略无遗珠,允为定本,现代诗之巅峰谷壑,阴阳昏晓,其秀美典雅,尽在于斯。 《痖弦诗集》收有英文的译诗,由痖弦自己翻译,曾于1968年5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出版过。当时,为了使作品能追上英美语文的水平,全部译稿曾央请同房的美国朋友—— 一位青年诗人高威廉(William C. Golightly)加以修正;他不谙中文,改错了不少地方,虽然中文意思错了,但在英文里却能构成新意,成为一个庞德式的美丽的错误。
  • 那么热,那么冷

    作者:王定国

    王定国以冷热交会的冲撞,道出人世的孤绝与救赎。中年男子多年后在诊所巧遇昔日恋人;忍辱爬上高位的某君,竟与一生的“情敌”同困即将坠落的车中,其中一人必然跌下悬崖;一路带衰的青年经历寻死、情变,目睹商战中前仆后继的背叛,对象却是昔日躲债跑路的父亲……王定国以建筑师般的精准,笔法利落,情思千转,愈俗常里愈见悲悯,抒颂沉重卑琐人性的自我救赎。
  • 單人旅行

    作者:苏伟贞

    ◎目錄 預知旅行紀事 單人旅行 黃昏開始下的雨 今天的信 初夏預言 他日之約 童話季節 雨季之後 兩者 低頭 時間密道 星球,私人擁有 以光腳的旨意為名 回到我兄弟身邊 問路回家  雲南子弟泰北老 雪的高度 耳語三日 莫大的明天 ◎内容 幾乎每一天夜裡,我們坐在這城市最晚的角落,那通常也是最幽暗的位置,重複整理我們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心事。不需要準備好姿勢,沒有什麼心理狀態。 我相信,所謂雙人舞以及單人旅行都只是人的一場夢,沒有時空,也沒有真正的事件,依附在敘述或者自由詮釋中,它可以是一次神祕的完成,以光的速度;也可以是公開的表演,在星圖的座標,純屬私有的記憶逆旅。
  • 地下鄉愁藍調

    作者:馬世芳

    詹宏志 專序 林懷民 誠心推薦 七○年代,我們耽讀鹿橋《未央歌》; 八○年代,我們迷戀朱天心《擊壤歌》; 九○年代,我們傳閱楊照《迷路的詩》; 如今,我們有了這本書。 青年世代最受期待的全才創作者,馬世芳的第一本散文。 從小拿西洋流行音樂榜單塗鴉長大, 家裡客廳就是台灣民歌運動集會所。 馬世芳,是一個讓台灣當代文化亮起來的名字。 珍貴彩圖30餘頁。(門 吉姆莫里森 花椒軍曹 白碟 鑽石合唱團 宇宙塑膠人 羅大佑 美麗島 李雙澤遺墨 紀念音樂會專冊 內頁 楊祖珺 搖滾筆記 滾石雜誌 ……) 時間從生命走過,一路上都有時隱時顯的背景音樂,我只是都忘了。直到有一天,收音機裡傳來年輕音樂人兼廣播DJ馬世芳和張大春的對談。馬世芳彷彿是一個老靈魂裝錯了青春的身體,他竟然在電台上介紹早期台語歌手文夏的音樂,而文夏正在做鄉村歌曲的試驗呢。我的時間一下子被推回到50年代,回到基隆雨港的家鄉,燈光顏色昏黃,聲音也回到單軌溫暖的真空管音色,家裡那部據說是村裡最早的33轉唱機兼收音機,正流洩出美麗的聲音<台中州進行曲>,鄰居們躲在樓梯口聚精會神地聆聽著。時間靜止,樂音充滿,那是另一個魂縈夢繫的年代。 ——詹宏志 本書目錄 你和我和一隻狗叫布──兼序馬世芳的《地下鄉愁藍調》 詹宏志 門,消失的酒吧與青春期 離大學聯考還有一三九天的冬夜,我第一次走進那間叫做AC/DC的酒吧,聽DJ放著Doors的歌,並且喝下了生平第一杯啤酒。 二十歲的花椒軍曹與十六歲的我 我把大盤帽塞進書包,擠公車到還沒拆遷的中華商場苦苦翻尋原裝進口的披頭黑膠唱片,那是強人時代的最後一年。 白碟遺事 十七歲那年,請了整學期的公假編校刊。大學學長們編的地下刊物令我們血脈僨張,披頭的《白碟》則是我記憶中整個盛夏的背景音樂。 寂靜的聲音,一九六六 民國五十五年十月,一個叫做Diamond的學生樂團踏上中廣音樂廳的舞台,唱起了賽門與葛芬柯的名曲。然而他們音量就算開到底,也難以打破這片島嶼堅冰一樣的寂靜。 遙望嬉皮世代的背影──《烏茲塔克口述歷史》序 啊,Woodstock。許多長輩如今聽到這幾個音節,還是會雙眼放光、臉泛潮紅,儘管他們壓根兒沒能親臨那場轟轟烈烈的集會。 一個唱垮了政權的搖滾樂團 幾個長髮嬉皮搞起來的捷克樂團,竟然間接掀起了一場貨真價實的大革命,並且真的推翻了政權。 青春舞曲──我的記憶,關於那些歌 後來我才知道,「民歌運動」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我家客廳開展起來的。 那時,我們的耳朵猶然純潔 李雙澤、楊祖珺、胡德夫,還有巴布.迪倫。關於那個時代,那群熱血青年,和唱片裡被畫了一個大叉、禁唱多年的〈美麗島〉。 「美麗島」的前世今生 一九七七年,年輕的大學老師梁景峰和熱血青年李雙澤合作寫下了〈美麗島〉,開啟了這首歌和台灣現代史緊緊相扣數十年的曲折命運。 我涼涼的歌是一帖藥──「民歌」小史 曾經有一段日子,橫掃樂壇的是一群背吉他穿牛仔褲、自己寫歌自己唱的年輕人。他們徹底改寫了華語流行歌曲的歷史,餘震至今未息。 坐進時光機,擋下那瓶毒酒 你準備回到過去,改變你所知道的歷史。身為搖滾樂迷,你該選哪一天、回到什麼地方? 一本音樂雜誌如何撼動社會?──從《滾石》雜誌談起 一九六七年創刊的《滾石》如何從一份搖滾同人誌發展成呼風喚雨的媒體王國?記得七○年代台灣也曾經有過的那本《滾石》雜誌嗎? 西雅圖故事── 一則廣播稿 西雅圖中年男子和台北青年阿芳的故事--他們相識的時候,阿芳還在左營當兵,西雅圖男子則跟老婆住在這個冬天會下雪的城裡,聽著巴布.迪倫的唱片。 擁舞的詩神與厲鬼 一九六六年五月廿七日,剛滿廿五歲的巴布.迪倫踏上巡迴演唱最後一站:倫敦皇家亞伯廳的舞台--這差點變成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場演出。 那柄火焚的紅吉他 我總悄悄希望,哪一天能遇見吉米.韓崔克斯的鬼魂(我相信他將是個和善的鬼)。我總幻想他會帶著被焚的那柄火紅色 Stratocaster 電吉他現身。 這一夜,搖滾樂失去了童貞 再荒唐、再墮落的青春,仍然是青春。「滾石」一九六九年在舞台上創造了讓你打從靈魂深處顫慄起來的音樂,而那就跟你我的青春期一樣,註定是不會再回來了。 光環毀棄,美夢驟醒──關於《藍儂回憶》 一九七○年,約翰.藍儂早已對昔日的「披頭」身分、以及所謂六○年代神話深惡痛絕。身為這樁神話的創建者,他決定當著萬千觀眾的面,親手揉碎它。 我所知道的柯恩 唱片封面上,一塊穿衣鏡佔滿了畫面,映照出一個全身墨黑的男子,表情嚴肅,像要去參加葬禮。他跟我所認識的「搖滾樂手」形象完全不相干,那掛著花布窗簾的房間,是另一個次元的世界。 深邃南方升起的吟哦 老藍調,這種音樂當初是如何引我中蠱?或許是那些流傳已久的怪異傳說,或許是那些盲眼歌者的枯索面容。總之,這些粗礪苦澀的音樂,讓我愈陷愈深,不可自拔。 那些寂寞美麗的噪音 搖滾樂看似熱鬧,實則無處不浸透著寂寞。而那撼動了整個世代的、真正了不起的搖滾樂,便是找到了那條紐帶,把千千萬萬人的寂寞和蕭條,串織在一塊兒。 有一陣風──《地下鄉愁藍調》後記
  •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作者:林语堂,梁实秋,台静农

    收林语堂《八十自叙》、梁实秋《记得当时年纪小》、台静农《辽东行》、谢冰莹《两港基隆》等5位作家的50余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