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湾

  • 做爱情

    作者:网络与书编辑部

    《做爱情》的主题,可以分为“做爱”和“爱情”两个部。 如果说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工作机制和环境,是近两百年左右才在人类社会里成形的话,“做爱”与“爱情”的历史就更短了。目前我们对待这两件事的观念和方法,关键的起端不过是大约一百年前,十九世纪末叶的事。如果说历史都是人类当代解释的历史,那么性与爱,也都是人类当代所解释的性与爱。“做爱”和“爱情”从来都不是自然发生的,一直是人类的文化和思想,随不同时代的环境和需求在形塑的。这么看来,我们就可以发现,近年来日益普及的一夜情、援助交际,绝不是因为网络的发展才催生的事情。因而过“做爱“和“爱情”观念的日益模糊而产生的困扰,也绝不是哪一些人的个别问题。”人虽然用不着专门去思考也可以体验、实践爱,但是,如果这样不假思考的话,他很可能不知会做出什么样的莽撞行为。”今道友信早就说这么说过。
  • 饮膳札记

    作者:林文月

    本书为作者借饮膳记忆,委婉追怀平生亲友知己之行止,以十九种佳肴食谱编织成一幅温馨感人的回忆录。虽谓知味大厨操典雅之笔触,书写了俎上灶前的割烹经验,实乃情思悠远之硕学,在全面回味昔时体会到的师恩、友谊和亲情所加之于今日的无穷感念。 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绵密细腻,对任何微物琐事的观察、经营、描写,都经过严谨的设想和安排。文字清晰明朗而工于刻画,细细描绘料理的制作过程。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
  • 追寻梦土

    作者:席慕蓉

    《追寻梦土》讲述了:席慕蓉的诗,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台湾诗评名家萧萧称许她的风格是“似水柔情,精金意志”。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除了在华文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之外,也被译成多国文字,英文及日文的单行本都已出版发行。近二十年来,席慕蓉更以“原乡书写”,确立了她在散文上的独特风格,学界认为她这些作品甚至有文化学上的特殊价值,影响非凡。 作家出版社同时推出《追寻梦土》与《蒙文课》两本散文集,是席慕蓉以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长途跋涉所谱成的追寻之歌。似水柔情仍在,精金意志更坚,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
  • 作者:胡晴舫

    《她》究竟是什么书,要等你自己来定义。开玩笑地说:这绝不是一本"厕所书",相反地,在坐马桶时看的书,很可能会让你解不出大便来。这也不是一本"美容院书",在洗头或烫发的时候看它,会让你觉得时日漫漫,而烫发成为一种酷刑。这也不是一本咖啡书,喝咖啡的时候读它,会让你觉得咖啡失去了香味,而室内的情调音乐令人苦恼。这也绝不是床头书,它让你看了睡不好觉,不想做爱做的事。
  • 办公室

    作者:胡晴舫

    《办公室》作者胡晴舫说,世界上没有伟大的办公室文学,大部分的作家不是拒绝上班,厌恶上班,就是压根儿瞧不起上班这件事。遇上了灰色单调的现代办公室,看见一大群中午时间从各个大楼涌出来进食的制服乌鸦,听见那些人谈房屋贷款和休假规划的对话,他们的想象力只能一片空白。但是,我观看我的经理像一只志得意满的蝴蝶在办公室盘旋,来回舞动,同事们带着固定到有点呆滞的笑容跟在他身后,我不由地想,这已经是最伟大的文学主题了。
  • 感覺十書

    作者:蒋勋

    跟著蔣勳體驗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一首樂曲、一首詩、一部小說、一齣戲劇、一張畫,像是不斷剝開的洋蔥,一層一層打開我們的視覺、聽覺,打開我們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記憶,打開我們生命裡全部的心靈經驗。」 --蔣勳 使一個人親近藝術的,其實是一些身體深處揮之不去的感覺記憶。本書並不教導一切與藝術有關的形式,作者重視的是透過「感官」所獲得的美感經驗:打開視覺、開啟聽覺、用全部的身體去感覺氣味、重量、質地、形狀、色彩;從自己豐富充沛的「感覺」中去體驗「藝術」。 作者鼓勵大家,要追求藝術人生,永遠不可以腐朽衰老;真正的藝術家,不會把自己置放在安逸、有保障的固定生活裡,不會是緊緊抓著腐鼠不放的鴟鴞,要大膽飛出去,飛去廣闊的世界。日復一日的原地踏歩,只會增加生命的腐爛萎縮,只有不斷出走,不斷重新出發,才能保有活潑、健康而年輕的生命力,也才感受得到真正創造的快樂,感受得到真正的美。 作者以其鑽研美學和藝術史的深厚根基,回到美感經驗的原生之處,提醒大家「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追求藝術就從感官知覺感受出發。本書讓大家能輕易跟著蔣勳體驗生活中的藝術。 作者筆觸細膩,全書以各種感官記憶開展美學的視角,從平凡的生活瑣事中,體驗出不平凡的感受,有如陶淵明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意境,藝術美感渾然天成。
  • 许倬云问学记

    作者:许倬云

    20世纪乱世的流亡生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藏书丰富和兴趣广泛的父亲、慈祥而坚强的母亲、天生的脚部残疾,这一切都降临在许倬云身上,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之门…… 严耕望、钱宾四、李济之、沈刚伯、杨庆堃、张光直等恩师挚友的陪伴和引领,使得许倬云又极其幸运地走上治学之路…… 一个有情有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超脱通透的许倬云先生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 --------- 目录 序 许倬云/1 回顾与感怀 我的母亲/3 心路历程/7 回顾心路历程/13 我的学思历程/19 并不特殊的读书生活/35 南港述旧/37 有情的空间/42 容异与存疑/45 磨镜者言——《历史分光镜》序/51 人鼠之间——试论文化保守主义/59 湖上偶感/65 眼前景与心中景/68 从诗里读出的历史感怀/72 雨窗闲话/75 素心五愿/78 刹那与永恒/81 良史与君子 良史与君子——敬悼严耕望先生/87 论学不因生死隔——纪念考古学家张光直/90 李济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97 师恩永念——沈刚伯师周年祭/102 钱宾四先生的学术生命/107 自由思想与志节/115 杨庆堃先生的治学生涯/121 怀念沈宗瀚先生/129 哭两位董先生/135 追念王雪艇先生/139 忆王小波/147 从知识到智慧 从知识到智慧的追寻/153 知识分子的宗教/157 人文与科学之间/164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170 另一类考古学/174 若干类学科的观念/186 研究与教学者的职业规范/193 成长的意义——答一位未见面的朋友/206 我们生活的目标/212 人生价值的探讨:不同文化对人类追求人生价值的影响/227 推动历史的因素/247 未来世界与儒家/267 附录 倚仗听江声•自序/267 江渚候潮汐•自序/269 江心现明月•自序/271 编后记 许医农/273
  • 夢遊書

    作者:簡媜

    簡媜創作過程中第八本散文集,收五年間百餘長短作之精品三十九篇,記錄當年台北郊區的生活情趣,捕捉靈動的思緒,充分表達作者對於「生」的敬重,實踐對「美」的響往。
  • 粉红色噪音

    作者:夏宇

    《粉紅色噪音》問詩--語言謀殺的第一現場 問:請說說你以上的「詩」如何誕生呢? 答:你這問句裡兩處令我微笑。加上引號的詩以及動詞誕生。我還不知道如何界定這些文字,也好暫時放進引號裡吧,「反詩」嗎?「非詩」嗎?「偽詩」嗎……我正在設法瞭解,這些文本還沒有給我任何承諾。有2個重點 :1.它裝備了詩的分行斷句形式、2.它以英漢雙語對照排列。那麼是「翻譯詩」嗎? 形式只是用來混淆視聽的吧?形式於此似乎不是用來確定的,它只是其中一個配件,用來混搭。這是後話。 某日新買的電腦裡一個忽然不停自行跳動的軟體引起注意。(它何以忽然不停自行跳動呢?我何時輕觸過它而不予立即點開啟動呢?)一個叫做 Sherlock 的翻譯軟體,以大偵探Sherlock Holmes 的小帽和放大鏡做為標誌,為什麼呢?翻譯即謀殺嗎?蘋果電腦的冷笑話嗎?這是真的嗎後來生死不明的福爾摩斯是以養蜂業終老的嗎?數以千計的不斷自行增生的蜂房裡偽裝埋藏著一架不斷進化的摩斯密碼翻譯機嗎? 我從檔案夾裏隨手剪下一段英文貼上,齒輪轉動一二十秒, 一群字,喔,一大群一大群的字自光的深處同時浮現,像不明飛行物體迫降,冷靜,彬彬有禮: 它是真實的──您能哄騙最佳在任性的pals和無精打采的親戚。您是一些種魔術師嗎? 您知道是什麼您,並且那是所有那事態。有什麼無法是固定的 。它在關於時間和這時候,讓貓在袋子外面。您被給了天堂般的緩刑。即使某人您愛真正地需要您也是。給予您醒來時數優先與眼睛往向前得到。在那以後,然而──很好,您真正地需要多少睡眠?能進行下去像一個漏洞在牆壁或聽對,它一定是,對什麼發生那裡,既使我仍然太沉默寡言的以至於不能知道任何東西──既使當我再認為所有那些我那麼窮地對待了,名字,安排,他們無用地等待我在雨中並且我來了,當我想知道什麼它意味,哀傷的日通過,繼續,死亡,所有痛苦,和狗仍然等待被哺養,嚴緊您睡覺,聲音,存在,發光,明亮的星期日航空的氣味剛才實際片刻,通過,通過,它是總是什麼它或,然後,曾經是那裡。 天哪這一大群字是什麼這瘋狂,這語言謀殺的第一現場,我喃喃自語,腎上腺素激升,我又找了一首詩貼上去,一首愛倫坡(既然亞瑟科南道爾爵士是經由愛倫坡啟蒙才創造出福爾摩斯這麼一號人物的) Eulalie音韻極美的兩段它不到3秒就譯好了 I dwelt alone 我單獨居住了 In a world of moan 在呻吟聲世界 And my soul was a stagnant tide 並且我的靈魂是停滯浪潮 Till the fair and gentle Eulalie直到公正並且柔和的Eulalie Became my blushing bride- 適合我臉紅的新娘 Till the yellow-haired young Eulalie 直到黃色頭髮的年輕Eulalie Became my smiling bride. 適合我微笑的新娘 最後3行令我讚嘆: For her soul gives me sigh for sigh 為了她的靈魂給我嘆氣為嘆氣 And all day long 和整天 Shines, bright and strong 亮光,明亮和強 想這軟體存在已久且不知已來到第幾代, 我之後知後覺卻也靈光一閃。那時正在聽一堆噪音低頻,很多很棒的聲音藝術,我一直想這種概念如果用到文字裡會變成什麼, 就在這時候碰到的翻譯軟體 ,我丟給它一堆東西翻成中文莎士比亞愛倫波普希金它翻得我目眩神搖, 天哪我想這不就是文字噪音嗎, 一本噪音詩集如何? 我就像嗑藥似的玩了一年完成33首詩。材料常常是一封垃圾郵件引起的超連結無邊無際的英語部落格網站撿來的句子, 分行斷句模仿詩的形式,然後丟給翻譯軟體翻,之後根據譯文的語境調整原文再翻個幾次。雙語並列模仿「翻譯詩」。 問:如何看待它們?一如以往詩集內作品,有同等的「肉欲的愛」嗎?(伊爾米弟索語系) 答:你知道嗎這個自動翻譯軟體最令我嘖嘖稱奇的是那種漫不經心完全無意識。那是語言的完全解放,那是語言的解放神學/語言的神學解放。那種無意識,除非是瘋的,除非是強烈的藥物反應或什麼別的否則到達不了。 它一個詞一個字亦步亦趨地「翻譯」可是譯文給予不了穩定的意義,它沒有承諾, 它彷彿是停滯的,言辭一直發生,但是它並不前進。它並沒有要帶你去任何地方,它不停地維持現狀卻又不停崩潰,一句一句崩潰後卻也就忽然到了某一所在,多麼奇異啊這空中滾翻!而它又是投射的,別忘了它是被翻譯出來的,它有一個相對的口齒伶俐的原文, 並非無中生有,像我們念茲在茲的所謂「創作」。 我構想的一個裝置作品,20世紀初期巴黎氣氛的密閉房間,四壁釘著隔音軟木, 垂下厚重藍色帷幔, 瑪德蘭餅和椴花茶的氣味在幽暗中浮動著,投影機在軟木牆上分別投現兩件文本,一件是原文的普魯斯特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另一件則是翻譯軟體同步進行的中文自動翻譯。那會不會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極端壯觀的每一行都自行毀滅重生的普魯斯特?句子裡的句子像門裡面嵌著的門地窖裡藏著的地窖, 通過一層層錯綜摺疊的事物描寫另一層層錯綜摺疊的事物, 一邊七大冊三千頁近200萬字輸進去另一邊也是七大冊三千頁近200萬字輸出來, 每一個句子都不漏掉而每一個句子似是而非 ; 左邊是原文──“拯救一切的記憶 “ 右邊是“新小說“── “毀壞一切的時間“ 正好就是普魯斯特畢生經營的兩大主題。 你可以想像他是怎麼開始的嗎?不, 不是他, 是它!那機械詩人, 光是題目已經不同凡響: 以浪廢的時間搜索…(這廢字我不喜歡但也沒得商量) 普魯斯特被不明生物附身口音迥異而語法怪異,他的廢墟帶電卻也還是金碧輝煌。 您是怎麼做到的?跟它一樣我彬彬有禮以您相稱。多麼瘋狂方式您干擾我無精打采心臟。 那是逼近呢還是退卻,它消除關係,它閃爍不定,它發作,它不時曲解,它看起來理直氣壯而炫耀而又不介入,它極端迅速,不思考,它只是反應,自動反應。你無法怪它粗魯。你搞不清楚它有沒有經驗。唉您可知道您這就叫做陌生和異化呢!它根本無動於衷: 我將投入我的打字機在最喧鬧的游泳池旁邊, 完善的實踐將寫沒有是太自覺的情況我書寫, 水必須是乾淨和冷的, 滑倒自己入故事某處。 我寫和重寫線路多次。 我寫更好如果我是家庭與一些陌生人。 可讀性不事關! I’ll put my typewriter beside the noisiest swimming pool, The perfect practice is to write without being too self-co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I’m writing, The water must be clean and cold, Slip myself into the story somewhere. I write and rewrite lines several times. I write even better if I am home with some strangers. Readability doesn't matter! 討論現代音樂,它一本正經這樣開頭: 現代音樂的歷史紀錄在第二個一半本世紀猛烈地是和由一個名字深深地標記:約翰籠子。 The history of modern music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century has been drastically and deeply marked by one name:John Cage. 漫步在倫敦的濃霧,它引述王爾德: 大駁船黃色乾草充分 被停泊反對朦朧的碼頭 並且像一條黃色絲質圍巾 厚實的霧垂懸沿碼頭 Big barges full of yellow hay Are moored against the shadowy wharf And like a yellow silken scarf The thick fog hangs along the quay 「意念是模糊的,而影像是清楚的。」 那是高達說電影。他一格一格拍方糖在水裡溶化。 你可知道我對電腦和網路從來沒有太多感覺,任何虛擬空間引起的交感幻覺遠不如一個寫得搖搖欲墜險象環生的句子。但我感覺現在有一個新羅曼史開始了與這自動翻譯軟體我的機械詩人。最有意思的是它與一切致命的情人一樣早早宣佈它的不負責任: 上方是由□□提供的自動翻譯。□□電腦對其內容的準確性概不負責。由於自動翻譯是利用軟體工具產生的,未經人為的參與或確認,因此,若您需要絕對準確的翻譯內容,建議您不要依賴上方的自動翻譯。 誰會在乎呢,它深情款款: Sweet eyes that smiled 微笑的甜眼睛 Now wet and wild 現在濕和狂放 A Song of Love (Sidney Lanier ) 節奏精準,每一個字都到位, 沒有一個多餘的字──但我必須說這種時刻雖不罕有但也絕不常見,通常它崇尚暴力肢解不由分說。 我總覺得它懂得詩的祕密任務。 問:那你參與的部份呢?如果關係是互相的,我好像只看到你又被狂風捲走。 答:我找到詩我找到形式。詩的形式與雙語對照的翻譯形式。我不停找句子。找句子與句子相連時的音樂性, 我用的還是剪貼,但都在電腦裏,不像“摩擦無以名狀”用剪刀、美工刀還不時等著一陣風把句子吹來。 還有我看著齒輪轉動。我喜歡看齒輪轉動。 軟體日新月異總有一天會進化到雷同我們的邏輯和思惟變成這平庸完美連續的日常現實的一部份, 看起來完全不像翻譯的翻譯總有一天將要迎合大部分人的期待出現, 我急著在它進化到熟極而流之前完成我們的羅曼史。 我不用有署名有出處的文章除非作者離世50年以上。我盡量找最平凡無奇的句子。我不知道誰是那些一行波特萊爾的主人, 我夢想有一天把他們集合起來在大操場上, 舉著寫有自己句子的牌子跑來跑去。 一個簡單的句子譬如 you can't get your entire house organized in one day它也翻得奇幻迷離: 您無法得到您的整個房子被組織在一個日。它給我濃濃電味的舊約雅歌 : 我是僅一個小的方式從他們, 當我遇到了他是我的靈魂愛。我採取了他由手, 和沒有讓他走, 我採取了他入我的母親的房子, 並且入給我誕生的屋子她。 I was but a little way from them, when I came face to face with him who is the love of my soul. I took him by the hands, and did not let him go, till I had taken him into my mother's house, and into the room of her who gave me birth. 再舉個例子說譬如第25首題目是由不同出處的3個句子組成的: They’re back/ they’re sad/they’re talking about making a porn movie 只有句子,英文句子,法文句子,我只喜歡句子對主題毫無興趣。被選中的句子出列不明所以,要到很後來,在完成的詩作裡它才會領悟自己的重要性。 年少閱讀多由翻譯書啟蒙,我總愛那些譯得忠實笨拙的句子,那些可愛的幾乎不顧中文語法的直譯(我想到納布可夫那個極端的直譯派),還有那些由俄文翻成英文再翻成日文又翻成中文的幾手翻譯。中文古老它奇特的自由與時俱進卻好像還沒有底線,它可以寫得像西方語法,它可以寫得像英文像法文像日文還是可以理解,但是反過來,那些語文大概無法寫得像中文還可讀可感。我就是不停想試中文的延展性, 想把它的地平綫推得更遠先畫上虛線。 我快速翻書很想引經據典, 果然我翻到傅科說“真正的話語是以扭曲的形式浮於表面的“。 我喜歡這“浮於表面“ 這完全就是這些字出現的方式,奇怪傅科這句子老早等在那裡了嗎?它怎麼知道我在找它呢? 問:唔,聽起來這也是翻譯的新羅曼史! 答:真是奇特的羅曼史,「譯者」除了忠實外不遑他顧譯出來的結果也是忠實到不能更忠實了而就, 居然就疏離起來了, 譯文原文原是要互補創造共同意義的, 那些忠實陳述的碎片黏合後卻常常變成另一個形狀。請注意原文每個句子都是結構清晰的句子是充分具備可譯性的,旁邊對照的譯文每一個字詞也都是一個語言實體,具有語言總體的全部特徵,它們充滿等同交換的動機結果貌合神離(貌離神合?)如影隨形而漸行漸遠, 異到極致又像是真實細節的無限放大。 納布可夫堅持直譯,他認為譯文看起來就是要像譯文,解構學派認為優秀的譯文「應是異化而不是歸化的」,它的表現還更激烈(雖然無意識):它只負責翻譯字詞而不翻譯概念和意義光這一點對我已經是詩了, 那斷裂它的始終也不予填平的那些斷裂──我尋求詩之形式,詩之形式本也是斷裂,詩成之後詩將自動修補詩之斷裂,而這早已與它無關。 你看我好像已經偷偷地把詩外面的那個引號卸掉了…… 問:如果要將其中某一段「材料」重寫,將會有怎麼樣的「夏宇的詩」呢? 答:夏宇的詩又被你裝進引號了。有些材料有些句子在齒輪轉動之後出現帶著某種動物性,自限於此而不指向他物,確實我很想像個調音師一樣坐下來把一些音調準,無論如何狂躁即興無調,我總以為音還是要先調準。尤其中文音色接近鋼琴,一個字一個音。調好了音,像顧爾德那樣在吸塵器的噪音裏因為無法工作而只是觸撫琴鍵也是好的。我從其他領域得到不少靈感,噪音、走音、低頻、採樣、爵士樂的切分音。 但這回我不想多做什麼,我只花時間思索這本噪音詩集的形式,相對於文字噪音,我想一個相反的透明的空間應該是個好概念。
  •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作者:簡媜

    深摯、溫暖、幽默的心靈「慢遊」記錄 「這些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訊息。」 第一件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作為一個媽媽,誰不希望孩子在新學期開始那天,得到這樣一個裝著十二樣禮物的紙袋呢?」 當年那個頭大如丸,出生時折騰簡媜許久的「紅嬰仔」,讓她寫了一部育嬰小史。十年過去,因著丈夫的學術交流,帶著孩子(即書中的小男孩「姚頭丸」)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旅居四個月,又激勵簡媜寫下本書。 從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看到這個國家重視的品格、價值,流露出對台灣這塊土地因深情而生的怨懟;從異國廚房的「豪華」設備、超市的柴米油鹽,延伸出一連串飲食生活的喜怒哀樂;再從湖濱小徑的日常漫步,寫到遼闊的哲學問題,關於生死失去、創傷陰影、工作熱情和生命期許。自稱「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簡媜的筆調犀利幽默又優美靈動,文字細膩婉約,卻總難掩澎湃熱情。 這一趟短期居留伴讀遊學記錄,除了疑問和省思(在那一塊土地成長會不會更好?),簡媜也再次透過書寫充分體現她「將生活的漫天煙塵化為思想朝露」的散文觀。
  • 後遺民寫作

    作者:王德威

    :::內容簡介::: 「後遺民寫作的「後」,原有自遺民論述的窠臼解放之義。但事實不然。「後」不僅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了,也可暗示一個世代的完而不了。而「遺」是遺「失」──失去或棄絕;遺也是「殘」遺──缺憾和匱乏;遺同時又是遺「傳」」──傳衍留駐。 如果遺民意識總已暗示時空的消逝錯置,正統的替換遞嬗,後遺民則變本加厲,寧願更錯置那已錯置的時空,更追思那從來未必端正的正統。兩者都成為對任何新興的「想像的本邦」(imagined community)最激烈的嘲弄。由此產生的焦慮和欲望,妥協和抗爭,成為當代文學國族論述的焦點。 本書分為三個相互印證的主題:「驚夢與入夢」、「除魅與招魂」、「原鄉與異鄉」。驚夢與入夢涉及主體出入後遺民意識和潛意識的心理機制;除魅與招魂凸現一個社會或一種文化面對歷史債務的儀式性工程;原鄉與他鄉則討論家國、離散想像所鑄造的時空情境。後遺民寫作的形式不同,但所觸及的命題無他,就是有關時間、有關記憶的政治學。 =========================================== :::目錄::: 〈序〉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 ◎驚夢與入夢: .後遺民寫作 .北京夢華錄──北京人到臺灣 .畫夢紀──朱西甯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 .遊園驚夢,古典愛情──現代中國小説的兩度「還魂」 .香港情與愛──香港「回歸」後的小說敘事與欲望 ◎除魅與招魂: .從除魅到招魂 .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美學 .蒼苔黃葉地,日暮多旋風──姜貴與《旋風》 .最後的馬克思──論陳映真 .附錄/命運的經濟,末世的清算 .臺灣末世本紀──論朱天心 .廢都裡的秦腔──論賈平凹 ◎原鄉與異鄉: .原鄉想像,浪子文學──李永平的小說 .原鄉人裡的異鄉人──舞鶴的小說 .冷酷異境裡的火種──郭松棻的小說 .信仰與愛的回歸──阮慶岳與《林秀子一家》 .附錄/「蒼人當蒼狗,奔路當歡欣」──阮慶岳的《蒼人奔鹿》 .父親的病──駱以軍與《遠方》 .強悍的悲愴──蘇偉貞與《時光隊伍》 .歷史的憂鬱,小説的內爆──李銳與《銀城故事》 .「狼來了!」──賈平凹與《懷念狼》 .老去空餘渡海心──《最後的黃埔》 .同是浮萍傍海濱,此疆彼界辨何真?──《原鄉人》
  • 我不是教你诈3

    作者:[美] 刘墉

    这个社会很妙——你卖东西给客户,东西不好,他不直说,反而讲“这东西真棒,只是我现在不需要”。你在公司办事,违反了工作伦理,主管不教你,只偷偷在他的本子上记下来,年终少发你半个月奖金。你托人找工作,托错了人,他不告诉你“走另外一条路才对”,只说“我尽了力,但没缺”。你一句话,得罪了某人,他表面没事,却恨你一辈子。这一辈子,你只要有事经过他,他就偷偷修理你。 多可怕啊!你可能被整了、被卖了、被宰了,死得很难看,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不是教你诈》这本书主要谈的就是“你”。因为许多问题,如同疾病,在怪别人传染的同时,也得怪自己。
  • 我的不安

    作者:龙应台

    龙应台是一个充满了“不安”的文化批评者,因此她也会带给读者各种各样的“不安”,她在这本书中,用她的观察,她的眼光,带领读者走进不同的地域,去感觉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书中收录《理解上海男人》、《我想成为一个新加坡人》、《台北即景》、《人真的很脏》、《秋天》等七十余篇文章。
  • 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作者:[美] 刘墉

    收有《渡过忘川》、《家要怎么写?》、《绝对的爱》、《他是我的》、《超级妈妈》、《雨花石》等散文。
  •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作者:蔣勳

    旋子,我要和你說台灣五月的油桐花。我不知道在這個戰爭頻仍,疫病流傳的時刻,為甚麼想上山去看桐花。以前看桐花多在苗栗,三義一帶台灣中部的山區。S說:不必跑那麼遠,台北近郊就有油桐。S住在台北南端安坑的山坡上,隔幾日他打電話來說:後山的桐花已經開得燦爛極了。約好上山去看桐花的前一夜,沒想到下了一夜的大雨。第二天清晨一早,陽光明晃晃照進室內。是個大好晴天,但仍心中忐忑,記掛夜裡的花是否被雨打去。S說:還是來吧,桐花本來就是隨開隨落。 想到不久前發生的戰爭,數千年的文物在一夕間毀壞,那戰戰兢兢捧在手中的美麗物件,忽然化為齍粉,我們的悲嘆哀嚎,我們對美逝去時的錐心之痛,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桐花像雪,遠遠看去,一片山都白了。走進樹林,桐花樹有十幾尺高。花開在樹梢,仰著頭看,巴掌大的綠色葉子襯著一叢白色花束。花型不明顯,倒是樹隙花葉間灑落一片陽光,陽光裡紛紛馥馥一片落花,像極了雪在空中迴旋。又像千千萬萬白色蝴蝶,漫天飛舞;在空中升升沉沉,聚散離合。又紛紛飄下墜落,墜落在仰看者的臉上,頭上,身上。墜落在地面,鋪滿一地,連林間小路上也都是雪白落花。走過的人不忍踩踏,又欣喜又為難地踟躕徘徊。 「我怎麼辦啊?」——一個孩子急得跳腳,旁邊聽得人都笑了。我們還有對花被踩踏的不忍嗎?不知道為什麼想起戰爭中一個孩子,截斷了手臂,轉動著像花朵盛放一樣明亮的眼睛,有一點惶懼驚恐地看著人間,疑惑地訊問炮火中父母是否無恙。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旁邊的人背轉身去,忍住淚水。他不知道要如何告訴這個孩子,戰爭的真實情形;他不確定該不該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多麼殘破混亂。 我們還應該相信甚麼嗎?在這戰爭病疫蔓延流傳的年代。桐花像雪,鋪天撲地,漫無邊際地飛舞。我把花接在手掌上,細看花的形狀。桐花五瓣,白而透明。花蕊很細,中心深處一點淺紅,是為了使蜂蝶容易辨識,前來傳播花粉的吧!S說:落下的都是雄花,雌花留在樹上,要結成果實。 雌花要結成果實,強韌地留在枝頭上;雄花交配完成,紛紛墜落。生命已經完成,離枝離葉,其實並不哀傷。我手中拈著一朵落花,五片花瓣,被一個綠色小小的蒂承接著。也許花朵落下或留在樹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我們所知有限,常常徒自驚恐哀傷。今年二月,我在母親臨終的床前,讀懂了《金剛經》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句子,知道驚恐哀傷,只是自己執迷。 我想回復成孩子,在撲滿花的林子裡,單純只是欣喜或憂傷,無思無想。旋子,你還記得童年初次被滿樹盛放的桐花驚嚇住的情景嗎?從那個時刻開始,你有了欣喜,也有了憂傷。我們要一生懷著這欣喜與憂傷,走過通向美的漫長途徑。
  • 余光中

    作者:余光中

    《余光中》为丛书之一,精选了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余光中先生一生创作诗歌上千首,其中,《乡愁》一首流传最广。其实,他诗歌的主题除乡愁外,还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自述、咏史、咏物、题画、赏艺、运动、环保、刺时、谐趣、天象、四时等等。你会发现他的诗意每每洋溢在散文里,而他的文情又流露在评论里,这都表达了他对母语中文的孺慕之情,反哺之心。
  • 萤窗小语-合订珍藏本

    作者:刘墉(美国)

    本书是《萤窗小语》一至四辑的合订本,收录了人就这些一辈子,桥,打拳与绘画,生与死,铸剑等散文作品。 这一集《萤窗小语》,作者仍然把握深入浅出的原则。许多文章是采取对话及说故事的方式,人物则往往为虚构,其目的不外是借着那些人物,说出我所想讲的话,而不流于枯燥、说教。 此外,遵照读者的建议,从这一集开始,我决定将《萤窗小语》改为三十二开本,内容由一百六十页增加到两百页,文章比前三集略长,也稍深一些。如果由第一集看起,读者或可以现发现《萤窗小语》有些阶梯丛书的样子。
  • 李敖有话说 2

    作者:李敖

    李敖一手包办、一言九鼎、一针见血,打破电视制作模式,以证据骂人、以口舌开心,闯出一片言论新天地。 我无法谦虚了,我深觉继往开来的重担上,我担当着一大部分重量,而这等责任又是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我无法放松我自己,因为我无法忘怀我所应尽的责任,我深知在这浑噩的男人群里,我是一个罕有的奇才,一枝锋芒的独秀,没有人能够跟我比,我站在世界的一方!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 情人的血特别红

    作者:余光中

    余光中的诗颇具情韵,是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他说,“诗是我的初恋,也是老而不懈的至情”。海峡两岸许多人称余氏为“乡愁诗人”,其实,在乡愁之外,余光中诗作的主题涉及面极为宽泛,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自述、咏史、题画、赏艺、运动、环保、谐趣、天象、四时等等,不一而足。本书收集了余光中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诗篇,全面展现了作家诗作的艺术风貌。余光中还说:“我的诗不全在诗集里,因为诗意不尽,有些已经洋溢到散文里去了。”数十年来,余光中创作的散文,产量之丰,题材之富以及所进达之艺术境界,毫不逊色于诗歌。他的散文里确实洋溢诗意,无论短长,无不字字珠玑。这本自选集中所收散文作品题材多样,为作家一生散文创作的精华。余光中又说:“我的散文也不全在文集里,因为文情不断,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中去了。”他的文艺评论,文采斐然,颇有以情感人的艺术魅力,读者会在本书中真切地领略到这种别具一格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