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近现代史

  • 探寻与阐释

    作者:罗平汉

    本书探讨了有关中国革命的六个问题: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为何失败、抗日战争前期中共组织的发展与巩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经济政策与经费来源、延安整风是如何发动的、“五四指示”后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征购、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全书立意新颖,史料扎实,注重史料挖掘与史实考证,是一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术普及读本。

  •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作者:[美]李怀印

    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本书聚焦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个关键因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

    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荐。大学问出品。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图书亮点】

    1.中国近现代史知名学者李怀印新著,“超级教授”黄宗智主编的“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5号图书;

    2.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荐,《亚洲研究学刊》《二十世纪中国》重点评介;

    3.新见迭出。本书对影响现代中国形成的地缘政治、族群关系、传统治理等问题的研究,对东亚传统秩序、现代主权国家理论的剖析,对欧洲中心论及革命和现代化叙事方式的反思,均有独到的见解;

    4.研究方法新。采用“宏观历史”的研究路径,以综合的视角努力挣脱宏大历史叙事的空疏化与日常历史叙事的碎片化之泥潭,将诸多微观研究升华为宏观考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解析结构;

    5.视野宏大。本书从全球史视野出发,将近世中国的国家转型置于世界近代史的视角下加以认识和照察,立足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理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现代主权国家形成的独特性;

    6.时间跨度长。对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做了全面论述,打破了国内外中国史学界所习惯的古代与近代、近代与现代之间的分期藩篱,把延续数个世纪的中国国家转型历史作为一个既有不同环节又前后贯通的完整过程;

    7.强烈的现实关怀。站在新千年的全球地缘政治的高度,重新探求对今日中国历史认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思考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和转型等深层问题;

    8.史料丰富。充分利用大量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书中论点皆有扎实的文献史料和数据图表作为支撑。

    【名家推荐】

    本书从全球史视野,立足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理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现代主权国家形成的独特性:中国是唯一一个建立在昔日王朝(帝国)基础之上并且成功转型的现代国家,而其转型时间之长,过程之复杂艰巨,同样世所仅见。而理解此点,是理解当代中国之关键。本书对于地缘政治、族群关系、传统治理等诸多问题之研究,对东亚传统秩序、现代主权国家理论之剖析,对欧洲中心论及革命和现代化叙事方式之反思,皆新见迭出,为近年少见之佳作。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作者致力超越以往的革命和现代化主导叙事,去重新勾勒中国向现代主权国家转型的历史;其次在于作者将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这三个要素形成分析架构,以此解释这个转型过程的发生。这三个要素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近年来多学科学者对包括边疆民族研究在内的区域及跨区域研究、明清财政史研究和政治文化意义上的认同研究取得长足推进,故而使诸多微观研究得以升华为本书这样的宏观考量。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探讨“现代中国的形成”,不只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也为一般读者所关注。李怀印教授的这部新著,不同于以往的所谓宏大历史叙事以及“碎片化”的细微考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解析结构。这种全新的解析结构虽然遵循宏观历史的研究路径,但呈现四大特色:一是紧紧围绕现代国家形成的要素——疆域(领土、边疆)、人口(族群)、政府(国家治理能力)、主权展开论述;二是重点选取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等关键变项进行精细而恰当的探讨,并追究诸类项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三是打破社会形态界限,将近三百年的中国国家——社会转型作为一个继承、变革、贯通的完整过程;四是将近世中国的国家——社会转型置于世界全史的视域下加以认识和照察。作者所论,非同类著作所可比肩。

    ——陈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怀印教授深耕中国长时段的历史实际,将宏观历史视野与中观地缘政治、财政及政治认同机制分析完美结合,摒弃宏大历史叙事的空疏化与日常历史叙事的碎片化,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可以既大且强又充满发展的韧性与惯性,为什么可以超越“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演进范式。本书充满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敏锐而果断地回应了挑激现代中国国家合法性的种种论述。

    ——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何以能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政党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在“宏大叙事”早已祛魅、史学研究日益“碎片化”之今日,李怀印教授大胆揭橥“宏观历史”(macrohistory)的大旗,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大要素,对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重新诠释,讲述了中国由族群国家而疆域国家而主权国家,并最终形成高度集权与统一的现代国家的故事,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上述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书视野宽广,内容闳富,体大思精,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李里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

    李怀印的新著全面阐述了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国家建造过程。作者充分利用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将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置于财政-军事视角和大历史的架构下,对制约国家形成过程的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等因素条分缕析,指出清朝国家独具特色的形成路径对理解现代中国疆域和族群构成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全书引人入胜,不仅有力论证了地缘格局、财政构成和认同塑造在现代中国的国家转型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在研究路径上与“中国中心论”遥相呼应,立足中国自身的经验,以理解中国的历史轨迹。作者令人信服地论证,要正确理解现代中国的国家形成过程,必须摆脱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存在的因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所造成的种种偏颇和臆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中国的独特路径。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学刊》)

    在诸多历史学家中间,李怀印的近著代表了一种分析架构上的突破。作者在丰富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如何动员财力支撑战争、巩固政权。通过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的比较,此书彰显了民国早期自下而上的国家形成过程。作者对军阀时期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财政基础的颇具洞见的分析,则让人相信,有关国家建造的历史社会学理论确可应用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而作者对南京政权和共产党革命的分析则揭示了国家走向统一和集中的不同路径。

    ——Twentieth Century China(《二十世纪中国》)

  • 清帝国之乱

    作者:[美]明恩溥

    近代来华西人文献是了解、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美国近代传教士、“中国通”明恩溥所写的这部《清帝国之乱》即是一例。

    本书完成于1901年,记录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一系列重大事件。明恩溥曾深入山东地区传教长达二十余年,在1900年北京外国公使馆区被围攻期间亲身参与了防卫活动,这些经历使本书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明恩溥披露了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发展和北京公使馆区被围攻的大量细节,其中诸多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喟叹。作为眼光独到的观察者,明恩溥分析了义和团运动和中西冲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根源,揭露了清政府的反复无常和侵华军队的丑恶罪行,并从自己的视角展望了中国的未来。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以及清末民初西方人士对中国的看法。

  • 革命的形成

    作者:罗志田

    ☆“旧制度”因何解体,“大革命”如何酝酿

    ☆一场带有自毁意味的新政,一次悄然催生革命的改革

    ☆罗志田教授重磅新著重释“辛亥巨变”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罗志田教授的重磅新著,是对“辛亥巨变”的重新阐释。

    严复曾言:“革命之世,不必皆暴君。” 辛亥革命这一“五千 年之大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然而旧制度崩溃之迅猛,大革命兴起之骤然,出乎当时人的预想,也为后来者所深思。当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之时,革命却能较为轻易地速成,那么“改革”与“革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竞争关系?

    本书的设问方式,与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颇有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或可视为中国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但晚清政治结构要比18世纪末的法国远为复杂,也蕴含了更多中国自身的政治命题,需要从更长的时段来观察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本书对这一历史转折点的深入阐释,或也给今天带来了启迪。

    【内容简介】

    清季十年间,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却恰于此时爆发了革命。这一历史大变局,留下了诸多疑问:

    在朝廷并无太多暴戾苛政的情形下,为何会发生革命?清朝何以骤然崩溃,革命何以轻易速成?

    改革开启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体制或结构及政治伦理是否改变、怎样改变及以何种速度改变。正是由于制度的困境,使自上而下的新政带有了“自毁”的意味,并最终不得不让位于自下而上的革命。

  • 洪水与饥荒

    作者:[美] 穆盛博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

    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本书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本书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本书,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本书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洪水与饥荒

    作者:[美] 穆盛博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

    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本书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本书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本书,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本书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本书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该书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Becoming Chinese

    作者:Wen-hsin Yeh (Editor

    This volume evaluates the dual roles of war and modern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identity. The contributors, all leading researchers, argue that war, no less than revolution, deserves attention as a major force in the making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history. Further, they show that modernity in material culture and changes in intellectual consciousness should serve as twin foci of a new wave of scholarly analysis. Examining in particular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cities and the mak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interdisciplinary volume of cultural history provide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 up to the 1950s. Taken together, the essay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a modernizing state and an industrializing economy weakened the Chinese bourgeoisie and undercut the individual's quest for autonomy. Drawing upon new archival sources, these theoretically informed, thoroughly revisionist essays focus on topics such as Western-inspired modernity, urban cosmopolitanism, consumer culture, gender relationships, interchang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 the growing impact of the state on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The volume make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ward a postsocialist understanding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

    作者:K.E.福尔索姆

    本书是美国学者系统研究晚清幕府制度的专著,以研究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为其主要内容。书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幕府制度的形成、演变过程,较详细地论述了清朝前期幕府的构成、职能以及清廷对幕府的政策,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巨变导致晚清新式幕府制度崛起的特点。作者曾走访过李鸿章的几位后人李国超等,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运用中、英文原始资料,诸如当时在华供职外国人的著述、清朝官方档案、私人信札或记述,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作者:唐启华

    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作者:曾业英

    本书作者对近现代中国学术的新门类如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音乐等作了简要的概评,既从中西比照的角度,指出了“中国重和合会通,西方重分别独立”这一中西美术乃至思想文化之根本区别;又将各现代学术还诸旧传统,指出其本属相通及互有得失处,使见出“中西新旧有其异,亦有其同,仍可会通求之”。作者从大处着眼,又具体论证,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复杂处境及其未来走向。
  •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

    作者:桑兵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二版)》从多个角度对庚子勤王问题加以详细的阐释,深入分析了趋新各派以及海外华侨、外国来华势力、地方督抚、秘密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确证了以康有为为主导的保皇会在“庚子勤王”这一晚清政局重要事件中的历史作用,细致描述了保皇会的组织状况、活动过程及结果,全面、生动地阐释了“庚子勤王”运动之于晚清政局变化的深刻影响。
  • 变中前行

    作者:罗志田

    本书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一书的修订本,所收主要是作者在2000年前所写几年文字中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相关的文化与学术评论。此次修订,删去了全部正论式的长文,补入了《东风与西风》以及《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修订版中删落的几篇评论文字,体裁更一致。第一部分试图揭示一些在我们近代史言说中被误解甚或被遮蔽的内容,以及一些历史现象怎样在有意无意之间就被误读。第二部分以书评为主,所评书籍未必是精心挑选,却也希望从所评之书提示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故评论中适当偏重学术典范、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广角撷取近年学术的片断。大致有些类似以广角镜头摄像,看得宽也拉得近,撷取的是二十世纪学术中与我们同在的一些具体片断,希望能以小见大。同时针对新时势影响下学界一些自觉或无意识的表现,提出个人的反思。
  •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作者:章清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研究所完成的成果,从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力作。本书将“思想界”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审视中国社会的变迁,主要关注出版媒介尤其是报章在此期间的发展,以及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依托于新型出版媒介所确立的新的角色。
  • 笔底波澜

    作者:傅国涌

    本书全面梳理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言论史,起自1872年上海《申报》创刊,终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每年一篇,评述当年风云人物、典型事件,篇末以“记事”形式胪列该年言论史实。本书呈现了转型时期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历史图景,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漫长历程中如何运用言论武器表达观点,争取权利,推动社会变革进步。
  • 蒋介石的1949

    作者:刘维开

    1949年,是蒋介石自认其革命生涯中遭遇最大挫折的一年。不过,从他一生事业来看,这年则是他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虽然被指为“失去中国的人”,但他却也是建设台湾的奠基者。 蒋介石自1949年1月21日下野,到1950年3月1日再起,前后共一年一个月又七天。他的下野固然有美国方面的因素,但是影响不大,主要还是在于国共战争,国军溃败,政府内部呈现分崩离析的状态,以及蒋氏对于中国国民党的失望所致。 就蒋介石个人而言,这一年是其一生中最感屈辱的一年,即使在时隔数年后,对于这一年各种经历的记忆,依然是“悲惨”“侮辱”。除了自我反省外,在对国民党党员的多次演讲中,他曾以“亡国”来形容当年的处境。 不过,从蒋介石一生事业来看,1949年亦是他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虽然他被指为“失去中国的人”,却是建设台湾的奠基者。 编辑推荐: 1949年蒋介石下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重庆撤退时,为何下野的蒋介石突然出现在前线指挥战斗并最后撤退,而代总统李宗仁却早早地在香港就医? 紧急关头代总统李宗仁为何突然出国?其间,蒋介石如何完成角色转换,从幕后走上前台? 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谈判条件,为何被国民党高层认为是“降书”和“罪状”的供认? 下野后的蒋介石为何被宋美龄、李宗仁屡劝出国?他们的动机和和目的是什么? “悲惨”的1949年里,蒋介石有没有最愉悦的一段时光?
  • 中国现代史(上册)

    作者:王桧林 编

    《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史(第三版)1919-1949》(上)系统阐述了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编者以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崩溃和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解放的历程为主要内容,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构建更趋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别于中共党史和革命史,成为中国通史的现代部分;注意吸收多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重大问题作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 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

    作者:林学忠

    国际法在晚清传入中国,是历史大事,可以视作西潮东渐引发文化变迁的典型范例,影响深远,反映了西方文明渗透入中国思维的过程,更展示了中国传统“天下观”崩解的具体情况。全书以全球化的视野,探讨了晚清国际法传入中国,引起有识之士思考国际对策,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用夷变夏”的具体过程与思维变化,反映了东西方文明踫撞之时,遭受侵略压迫的中国,在被迫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之时,是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秩序,在左冲右突、几乎可说是“困兽犹斗”的艰苦情况下,接受了西方国际法的挑战。同时也展示了所谓“国际公法”多面与多层次的复杂性,对于我们思考世界历史中不同文化进程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全书资料资料翔实、论证细密,是近年该领域研究中的一部力作。
  • 曲折发展的岁月

    作者:丛进

    《曲折发展的岁月(1949-1976年的中国)》叙述、论析的是l956年9月至1966年5月,共和国十年曲折复杂的发展史。它凝聚历史风云,对于八大路线、反右派运动的发动、两次郑州会议的纠“左”、庐山会议的逆转、军队里的反彭黄反谭政斗争、三年经济困难、五年国民经济调整和党内外政治关系的调整、国际“反修”和国内“防修”的演变、党内矛盾特别是上层矛盾的发展、“四清”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共和国60年,既有凯歌行进的时期,又有曲折发展的岁月。 该书文笔简练生动,形式活泼新颖,并富于理性思考,对这段复杂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挖掘得很深,史论结合得当。这部书既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又有相当引人入胜的可读性。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作者:杨奎松

    近代中国有两个革命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革命究竟走向何种方向,决定于国共两党的力量消长与较量。这场较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最终,后起的、弱小的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并左右了中国后来的历史。两个革命党长期以来分分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民党何以败,共产党何以胜?本书首度利用国共双方的各种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对涉及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 洋务运动史

    作者:夏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