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国际政治

  • 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作者:托布约尔·克努成

    这本书介绍了从中世纪到当代的诸位思想家关于国际关系的思想,并围绕战争、财富、和平和权力这四个恒久不变的主题追述了其发展的过程。作者对国际关系理论传统的看法发出和挑战,并展示了七百多年来学者、士兵和政治家位在这一领域的思想成果。丛中世纪国家和 主权概念的起源开始,作者汲取了无数杰出思想家的精髓。从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到黑格尔、卢梭、马克思,以及当代思想家,如伍德罗·威尔逊、列宁、摩根索和华尔兹,这些人都对20世纪国际关系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修改和增补后,本书的最后部分还介绍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 战争的原因

    作者:[澳] 杰弗里·布莱内

    《战争的原因》概览和分析了1700年至20世纪80年代近三个世纪的所有国际战争。其目的在于“迫使互相矛盾的战争(原因)理论彼此面对,互相斗争,或至少令其面对证据”,以辨识它们的谬误性或真理性。作者杰弗里·布莱内认为,“战争的开始、战争的延续、战争的结束以及和平时期的延续或缩短全都有着同一个因果框架。”正如杰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家赫德利·布尔所说,《战争的原因》是“对战争原因的一项富含创见和鞭辟人里的考察”。
  • 战后国际关系史

    作者: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 编

    《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套装上下)》既是一部学习和研究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教材,也是一部专著。在本世纪行将结束,21世纪的曙光依稀可见之际,我们编写了《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旨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分析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力求准确、科学地揭示这一时期风云变幻、扣人心弦的历史进程。本书在体例上主要按编年系统撰写,共分6编23章,既反映战后国际关系史的连续性,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书中依据的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原始文件,特别是二次大战后一些国家陆续公布的解密档案材料,同时我们也利用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一些新材料,并参阅了大量中外书刊。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在书后附录了1945—1995年苏联、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历届政府更迭表、大事年表、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和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
  •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作者:方连庆,等

    《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国际关系史》三卷本的其中一卷,即现代卷。书中系统地阐明了1917-1945年期间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和特点,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组合,剖析了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国际事件,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内在规律。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刻意求新,是一部有特色的高等学校教材。
  • 俄罗斯未竟的革命

    作者:(美) 麦克福尔

    在20世纪末的最后十年里,俄罗斯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制度变革,《俄罗斯未竟的革命: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政治变迁》一书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用专家的眼光评析了俄罗斯经历的这场政治变革。作者亲历了这场政治变革中的某些事件,通过大量的与参与者的访谈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使本书的资料翔实可信,成为这场变革的全景录。同时,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作者对这场政治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为政治变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案例。
  • 红星照耀太平洋

    作者:【日】吉原恒淑,【美】 詹姆斯•霍姆斯

    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推荐书目! 《大西洋月刊》2010年国际关系类最佳图书! 《红星照耀太平洋》将会成为研究中国海权崛起的鼎力之作。它篇幅不长,但内容详尽,它观点平衡,但言无不尽。在清晰的叙述中充满着热情。这不是一本关于海军问题的枯燥论述,而是富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地理意识。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 Kaplan),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著有《季风》 吉原恒淑和詹姆斯•霍姆斯从美国的立场和设想出发,论述了中国海军行动的理念、策略以及中国海军的能力,评估了中国海权的崛起将如何影响美国在亚洲的海洋战略。 作者认为,除非美国做出调整,否则中国将对美国的战略地位构成挑战。
  • 冲绳之怒

    作者:[澳]加文·麦考马克(Gavan McC

    本书将目光集中于西太平洋上的冲绳,怀着对弱者的强烈同情,作者以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把曾经享受和平与繁荣的冲绳是如何被日本征服、如何在与东亚民族国家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中被吞并并遭受屠戮,直到成为美国的属国和变为其军事基地的历史过程公之于世,同时描绘了冲绳人民反抗美日的压迫、追求正义与自由的勇敢精神,也将日本及美国在压迫冲绳过程中的丑恶嘴脸及无耻行径予以深刻揭露。本书为我们了解冲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 封底文字: 本书将目光集中于冲绳,怀着对弱者的强烈同情,两位作者以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把曾经享受和平与繁荣的冲绳是如何被日本征服、如何在与东亚民族国家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中被吞并并遭受屠戮,直到成为美国的属国和变为其军事基地的悲惨历史过程公之于世。同时,本书描绘了冲绳人民反抗美日两国的压迫、追求正义与自由的勇敢精神,也将日本及美国在压迫冲绳过程中的丑恶嘴脸及无耻行径予以深刻揭露。这本书为我们了解冲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 此书观点深刻且极富洞察力……描绘了骄傲的冲绳人决心重获几个世纪的压迫之所失的勇敢抗争,以及引领亚洲走向充满希望与正义的共同体的故事,既恐怖又启发灵感,并且具有巨大持久的重要性。 ——诺姆·乔姆斯基(NoamChomsky,麻省理工学院) 精心杰作……不仅是关于令人惊叹的冲绳民众的坚忍不拔与远见卓识的介绍,也是对东京唯华盛顿马首是瞻的诌媚之态的毁灭性批判。 ——诺玛·菲尔德(NormaField,芝加哥大学) 冲绳问题是当代世界诸多最基本的矛盾的象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本书揭示了属于冲绳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层次矛盾。 ——孙歌(SunGe,中国社会科学院)
  • 国际关系史

    作者: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十七世纪中叶-1945年),ISBN:9787503611735,作者:王绳祖 主编
  • 帝国统治世界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作者: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

    《统治世界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作者旁征博引,借助历史追述对帝国统治类型,帝国扩张、巩固方式,帝国借以形成的手段以及成败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深入研究了帝国统治世界的逻辑,试图对美利坚帝国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作出预测,还对如何塑造欧洲并使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与美国平起平坐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 Paris 1919

    作者:Margaret MacMillan

    From Publishers Weekly A joke circulating in Paris early in 1919 held that the peacemaking Council of Four, representing Britain, France, the U.S. and Italy, was busy preparing a "just and lasting war." Six months of parleying concluded on June 28 with Germany's coerced agreement to a treaty no Allied statesman had fully read, according to MacMillan, a histor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 this vivid account. Although President Wilson had insisted on a League of Nations, even his own Senate would vote the league down and refuse the treaty. As a rush to make expedient settlements replaced initial negotiating inertia, appeals by many nationalities for Wilsonian self-determination would be overwhelmed by rhetoric justifying national avarice. The Italians, who hadn't won a battle, and the French, who'd been saved from catastrophe, were the greediest, says MacMillan; the Japanese plucked Pacific islands that had been German and a colony in China known for German beer. The austere and unlikable Wilson got nothing; returning home, he suffered a debilitating stroke. The council's other members horse-traded for spoils, as did Greece, Poland and the new Yugoslavia. There was, Wilson declared, "disgust with the old order of things," but in most decisions the old order in fact prevailed, and corrosive problems, like Bolshevism, were shelved. Hitler would blame Versailles for more ills than it created, but the signatories often could not enforce their writ. MacMillan's lucid prose brings her participants to colorful and quotable life, and the grand sweep of her narrative encompasses all the continents the peacemakers vainly carved up. 16 pages of photos, maps. Copyright 2002 Cahners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From Library Journal In an ambitious narrative, MacMillan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seeks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intent, constraints, and goals of the diplomats who sat down to hammer out a peace treat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reat War. In particular, she focuses on the "Big Three" Wilson (United States), Lloyd George (Great Britain), and Clemenceau (France) who dominated the critical first six months of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Viewing events through such a narrow lens can reduce diplomacy to the parochial concerns of individuals. But instead of falling into this trap, MacMillan uses the Big Thre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analyzing the agendas of the multitude of individuals who came to Versailles to achieve their largely nationalist aspirations. Following her analysis of the forces at work in Europe, MacMillan takes the reader on a tour de force of the postwar battlefields of 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s her sympathy for those who tried to make the postwar world more peaceful. Although their lofty ambitions fell prey to the passions of nationalism, this should not detract from their efforts. This book will help rehabilitate the peacemakers of 1919 and is recommended for all libraries. Frederic Krome, Jacob Rader Marcus Ctr. of the American Jewish Archives, Cincinnati Copyright 2002 Cahners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作者:唐贤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比较系统地阐述了1648-1945年以来近现代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为线索,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演变划分为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体系、一战前的两极体系和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几个阶段史论结合,对每个体系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主要矛盾、大国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力量的分化组合等进行了剖析《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叙述和分析详略得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连贯,在已有的国际关系史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评价。
  • “伊斯兰国”简论

    作者:[美]查尔斯•利斯特(Charles R

    2014年,“伊斯兰国”横空出世,攻城掠地,悍然宣布成立哈里发国。 2015年,“伊斯兰国”对中国宣战。 我们听说过“伊斯兰国”,多半是因为其持续不断的宣教之战和残忍的恐怖行动,而在其吸引全球无数青年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宣传背后,是一个“国家”的雏形。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查尔斯·利斯特上溯20世纪90年代末,自该组织核心人物阿布·扎卡维从监狱释放开始,至其现今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大获丰收,全面介绍了“伊斯兰国”的历史、演变、现状、组织结构、军事战略、内部政策、税收机器和治理模式等关键问题,深入分析了其主要力量和未来目标,并从近期和长远角度分析了如何应对这个正在增长的新威胁。利斯特指出ISIS并不是一次短期的脱轨失常,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根源。 本书帮助我们认识了ISIS的所欲所求——这是了解怎样摧毁它的第一步,同时也为打击和战胜“伊斯兰国”提出了解决之道,指出了一条消除极端主义的行动路线。
  •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作者:萨缪尔·P.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凝住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广度和分析洞见是惊人的,并确立了亨氏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家之一的声誉。首先,亨廷顿论辩说,政治衰朽至少和政治发展一样可能发生。新近独立国家的实际经历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和政治混乱。其次,他提出,现代性中的好东西常常向交错的目标运动。特别是在社会动员超越政治机构发展时,新的社会行为者发现他们无法参与政治而产生挫折感。其结果便是亨氏名之为“普力夺主义”(praetorianism)的状况,也是导致反叛、军事政变以及软弱和组织不力政府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严丝合缝的组成部分。后者随着诸如政党和法制系统之类组织的设立或衍变为更复杂的形式而具有自身的、另类的逻辑。
  • 战后中日关系

    作者:刘建平

    《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由于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把中国排除在战胜国对日交涉之外,中日“战争状态”持续20余年,到1972年才实现“邦交正常化”;并且仍然不幸的是,具有了邦交形式的中日关系反复受到“历史问题”的控制而呈现国家外交对抗和民众情绪对立的僵局。政治“议和”之后历史“和解”的“烂尾化”综合症,考验着政治家的外交能力;而把“不正常”中日关系对象化的知识阐释和思想把握,则是学术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 朋友还是敌人?

    作者:﹝美﹞张少书(Gordon H. Cha

    1949—1972年间美国不承认中国,并且不承认中国独立于苏联之外,与苏联的政策也不同。以往的观点认为“共产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中国与苏联没有不同。这种观点一直蒙蔽美国政府。张少书教授利用多国文献(包括中国材料)证明:尽管美国政府从杜鲁门开始到约翰逊时期在公开场合没有承认中苏的分歧,但是大量文献表明,这几任总统不但认识到中苏的不同,而且还利用这种不同和分歧。本书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复杂问题并对以往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全书的结构和写作清晰,出色地使用大量原始和多国档案,结论令人信服。 ——斯图尔特•L.伯纳斯图书奖(The Stuart L. Bernath Book Prize)获奖评语
  • 国际关系史

    作者:刘德斌 主编

    本书以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的演变为主线,把国际关系的阶段性变化有机地串联起来来,使读者对16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史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 大棋局

    作者: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东方编译所译丛·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为东方编译所译丛之一。《东方编译所译丛·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权威地讲述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中,欧亚各国与美国的战略利益纠纷,对几个关键性的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国家和地缘支轴国家在欧亚大陆的地位、发展前景、政策走向以及同美国的利害关系作了分析和判断,书中有关中美关系的评述篇幅较大,其中的分析发人深省。对于热衷于国际问题分析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
  • 重建的世界

    作者:[美] 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 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 《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 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弗朗西斯•福山 基辛格的第一本书回顾了拿破仑战争后期以及欧洲政治家们为取得长期和平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在一个大多数政治学家备受热核战争威胁困扰的时期,讨论十九世纪早期欧洲的宫廷外交看上去十分奇怪且缺乏时代性。但是基辛格暗示,即使战争的装备改变了,政治家的任务也不会变,仍旧是在强国中利用相互的恐惧心理构建一个权力均衡的格局,以维持国际体系的秩序。 ——《大西洋月刊》
  •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作者:时殷弘

    本书是一部在广度、深度和简约度上皆超越“常规”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论著兼教科书。它基于对大约500年里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方面、演化脉流和内在机理的深切理解,在大致隐含的、首先是关于国际体系与其要素和演进动能的国际关系理论性思考襄助下,浓缩地展示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巨型历史图景,尤其侧重于20世纪全球性国际政治的多维度复杂画面,同时揭示和阐释其中的动态机理和深层逻辑。 本书以富含哲理和技能地论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开篇,继之以主题集中、表述简约和内涵深邃地阐述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现代国际权势斗争和现代国际体系演变。在多维度地揭示和说明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势之后,本书分别以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超级强国的对抗和竞争、超级强国以外的主要新力量、大众政治/新技术/新国际规范为四大分支性主题,阐述和论说20世纪全球性国际政治的历史。全书以论说当今和未来世界政治的基本问题与现时代主要特征框架内的中国崛起结尾,而近乎每页都附的脚注展示了在研习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方面可资利用的大量文献,包括多种精粹的经典文献。
  • The Cold War

    作者:John Lewis Gaddis

    The "dean of Cold War historians" ( The New York Times ) now presents the definitive account of the global confrontation that dominated the la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rawing on newly opened archives and the reminiscences of the major players, John Lewis Gaddis explains not just what happened but why —from the months in 1945 when the U.S. and the U.S.S.R. went from alliance to antagonism to the barely averted holocaust of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to the maneuvers of Nixon and Mao, Reagan and Gorbachev. Brilliant, accessible, almost Shakespearean in its drama, The Cold War stands as a triumphant summation of the era that, more than any other, shaped our 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