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济金融史
-
大泡沫
泡沫,比如20世纪20年代和90年代的股市泡沫,是现代经济生活令人深恶痛绝的特征。美国的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受到快钱、新技术和过度乐观情绪的引诱而头脑发热。当泡沫破灭时,他们一次又一次证明着自己的愚蠢。因此,金融史也是一部梦想破灭和痛苦反思的悲剧史。 但这是故事的全部吗?现在回顾起来,泡沫是否也有它积极的作用?这种疯狂的经济狂热是否也为机遇、增长和创新打下了基础?泡沫能成为经济的一个有利因素吗? 在本书中,丹尼尔•格罗斯从大量事实中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所有的泡沫都有积极作用。从19世纪的电报狂潮到当今美国对于可替代能源的狂热,从铁路到房地产,格罗斯带我们回顾了这些大胆投资者和先锋所带来的旋风,分析了它们所留下的宝贵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通常被认为是灾难的泡沫实际上曾经帮助人们建立了商业基础设施,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泡沫其实也是重大的科技和商业创新时代中迅速扭转经济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打击金融泡沫并且成功走出阴霾的能力也是经济的韧性和繁荣的秘诀之一。 -
债
《债》内容简介:尽管负债是现代经济体的基础,但是在经济思想史中“债”一直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概念。所有的经济学著作都认为,货币的出现取代了复杂的物物交换,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种观念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半点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通过对作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货币并不是以物物交换的替代者的形式出现,它原本是以一种度量尺度、一种抽象物的形式,同时也作为人类之间的关系(债务与义务)出现的。在5000年前,人类已经在使用复杂的信用体系而不仅是物物交换来进行商品交易。信用体系的存在远远早于硬币和货币的出现。他在书中指出,在没有货币的年代,人们并不“易货”,他们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货币的出现不是为了方便交易,而是埃及等古国或苏美尔的神职人员为更有效地收税或计算财富而创造出来的。价格概念和冷漠的市场应运而生,它们吞噬了人类社会原本拥有的一切温情脉脉。是金钱让责任和 义务变成债务,欠债还钱的常识腐蚀了人类彼此关爱的本性。格雷伯认为,一旦我们理解了债务的社会起源,就会乐于在条件发生改变时重新协商债务问题,无论他是抵押贷款、信用卡债务、学生贷款、还是整个国家的债务。 在书的最后,格雷伯开出一剂“药方”:免除所有国际和消费者债务。“这会奏效,因为它不仅能打打消除人们切实的苦难,而且提醒人们,金钱并非妙不可言,还债不是道德的核心,这一切都是人为的安排。” -
金融危机真相
《金融危机真相:20世纪90年代》再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危机场景,分析了危机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为我们揭开了金融危机的神秘面纱。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接连发生,从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到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成为很多人不愿回想的噩梦。各国政府官员为开脱罪责,纷纷控诉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指责货币投机者。事实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是国际金融制度出了问题?还是货币投机者从中作祟?抑或是另有隐情? -
香港企业购并经典
《香港企业购并经典》既可视为一部香港30年来企业收购兼并的历史,亦可作为收购兼并的个案分析教材。倘若读者能从中获益,笔者将深感欣慰。踏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资崛起,部分跟风进去的中资大企业,如中信泰富等,先后展开对恒昌、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战,挟巨资的国有企业如首钢、中航等,亦在香港大展身手。与此同时,已晋身跨国企业之列的东南亚华侨财团亦不甘人后,先后策动海托、亚证、电视企业等一系列收购合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骤起,其后对香港经济造成空前的冲击,香港企业收购兼并再次风起云涌,其中,最瞩目的当数李嘉诚的二子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所策动的香港电讯的收购。 -
逃不掉的风险
《逃不掉的风险(经济史上的15大泡沫)》选取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5个典型经济泡沫案例,以通俗生动的语言,配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向读者展示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个个可笑而又可悲的泡沫故事,使读者不但能通过具体事例了解什么才是泡沫和泡沫经济,还能思考这些泡沫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普通民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自己在面对泡沫时保持清醒,趋利避害,化危为机提供有益的启示。 -
香港英资财团
《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试图从历史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香港的英资财团作一个客观、平实的概述和分析。一部香港英资财团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香港近现代政治、经济历史的一辑极其生动的侧影,从中反映了逾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经济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各种资本与财团势力的激烈竞争和角力,以及中英两国的国力在远东地区的此消彼长。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金融霸权与大国崛起》为系列丛书的第四册。《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1979-2006中国金融大变革
李利明先生作为《经济观察报》的资深记者,这些年亲临金融业现场,与众多高中层官员和业界行家广泛接触,收集了解到宝贵的一手资料,今天他写出这么出色的一本金融变革史著作,为业者、学者和决策者认识理解中国金融业的全貌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耶鲁大学 陈志武教授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金融业正式对外资全面开放,这是中国金融业27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水到渠成”之举。 回想27年前的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先声。27年来,中国金融改革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共进。中国金融体系已经从中国人民银行集监管者和经营者于一身的“大一统”金融体系逐步走向监管机构和被监管对象分家,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分家,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中资机构和外资机构同台竞争的日趋完善的金融体系。 在中国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这一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时刻,回顾过去27年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回顾其中众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中国金融业下一步的改革和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长期从事金融领域报道的资深记者和金融行业咨询的资深专家,两位作者凭借对于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深厚了解,完成了这本试图较为全面地反映过去27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变革的著作,希望能够对广大的中国金融领域的从业者以及对中国金融改革感兴趣的海内外人士提供帮助。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对股海中吒咤风云的人物及相关事件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叙述。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和伟大,以及广大散户为中国股市的发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
香港股史
《1841-1997香港股史》讲述香港股市是什么?是投资融资的交易所?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晴雨表?是国际资本的角力场?一谈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很多人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极为活跃的股票市场。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说股票市场是金融的核心,相信不会有很多人反对。事实上,香港从一个细小而荒芜的小岛,发展成今日的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过程的曲折和多变,实在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明白,而深入而系统地去分析金融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扎根的始末,却肯定可以填补历史上的空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 -
戈尔康达往事
《戈尔康达往事:1920-1938年华尔街的真实故事》作者布鲁克斯以其权威、充满神韵而又不乏幽默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摩根合伙人等美国新式“贵族”如何像对待他们的私人狩猎场一样专横地操控华尔街。贯穿故事中心的是狂妄自大的理查德?惠特尼,这位贵族式的摩根经纪人、证交所总裁及保守派的首领,冠冕堂皇之下却是一个落入负债陷阱的“百万负翁”,最终因挪用证券锒铛入狱,展现了华尔街如何从美国贵族的宫殿圣地演变为各种平民力量角逐的场所。 -
石油大博弈(下)
《石油大博弈(下):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是对石油历史的一个全景式的扫描——对财富与权力的争夺总是伴随在石油周围。这种争夺动摇了世界的经济、支配了战争的结果并且改变了人和国家的命运。《石油大博弈》既是20世纪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也是一段石油发展史。这部历史的场景极其宏大——从宾夕法尼亚第一口油井的钻出,到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再到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沙漠风暴”行动,最后到2008年,作者又把锐利的眼光瞄向了全球迅速大飙升的油价…… 《石油大博弈(下):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的角色众多,从石油投机商、市井无赖到石油巨头,从温斯顿·丘吉尔、伊本·沙特到乔治·布什和萨达姆·侯赛因。作为一部关于石油的权威性作品和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文献性作品,《石油大博弈》是一部非常有深度、意义非凡的经典作品。 -
资本战争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投资事件,从《圣经》中的先知亚瑟到当代金融大鳄索罗斯、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到20世纪末的巴林银行投机案……。历史总是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同样的剧情。在这个残酷更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舞台上,靠的不是子弹而是资金,没有让人心惊的血腥场面,没有家园破败的荒凉景象,但是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之深远,让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黯然失色。 -
石油大博弈(上)
《石油大博弈(上):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是对石油历史的一个全景式的扫描——对财富与权力的争夺总是伴随在石油周围。这种争夺动摇了世界的经济、支配了战争的结果并且改变了人和国家的命运。《石油大博弈》既是20世纪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也是一段石油发展史。这部历史的场景极其宏大——从宾夕法尼亚第一口油井的钻出,到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再到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沙漠风暴”行动,最后到2008年,作者又把锐利的眼光瞄向了全球迅速大飙升的油价…… 《石油大博弈(上): 追逐石油.金钱与权力的斗争》的角色众多,从石油投机商、市井无赖到石油巨头,从温斯顿·丘吉尔、伊本 ·沙特到乔治·布什和萨达姆·侯赛因。作为一部关于石油的权威性作品和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文献性作品,《石油大博弈》是一部非常有深度、意义非凡的经典作品。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国发展强大的首要战略问题。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谁掌握了石油谁就主宰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对20世纪的人类来说,石油促使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的真正发达;石油造成了世界强权与地缘政治的错综纠结:石油,也把人类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组合。但,不论我们要从发展的角度歌颂石油,还是从生态的立场痛恨石油,都必须先了解石油的故事。 荣获:普利策大奖,《财富》杂志推荐的商业人士必读书。 -
富可敌国
这是一部权威的对冲基金发展史,充满了对美国金融界人物戏剧性沉浮的引人入胜描述。在本书中,华尔街的生存之道、美国金融界的商业文化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本书作者对该行业进行了包括300个小时访谈和无数内部文件在内的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关于对冲基金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该行业的鼻祖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到乔治•索罗斯,再到许多其他不那么出名但在这个领域同样有影响力的人物,从1987年的股市暴跌,到网络泡沫,再到抵押贷款证券的崩溃。在这个过程中,对冲基金参透了市场的玄机,不断赚取巨额财富。它们的创新改变了世界,孕育了特殊金融工具的新市场,改写了资本主义的规则。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通向未来金融体系的窗口。 -
跌荡一百年(上)
上卷叙述1870~1937年间中国企业的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 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