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政治
-
民主•宪法•人权
《民主•宪法•人权》是费孝通先生于六十多年前写的一本小册子,潘光旦先生称其称为“未经‘国定’的一册公民读本”。 这本介绍民主的普及之作,以唠家常、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民主思想的内涵,谈论民主政治的基本认识。全书以民国时期社会和政治现象为背景依托,生动地阐述美、英、德、法等西方国家民主政体的发展和衍变,对照当时国内的现实和案例,从而使普通民众了解到民主国家的人民对于政治应有的最低限度的常识。在短短五六万字篇幅里,作者谈国家,谈历史,谈政府,谈人民,谈宪法约法,谈民法刑法,可谓面面俱到。民主、宪法和人权本是极为严肃、深奥、艰涩的话题,可是在费孝通先生笔下,却毫不晦涩死板,全篇以与友人的争辩、夫妻间“闺房私语”、保姆悲惨境遇,甚至给孩子讲故事等故事化、口语化、生活化的方式来呈现,使全书显得生动活泼,读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别有风味,真真令人叫绝。 民国三十五(1946)年8月,该书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不到一年,就连续五次再版,之后六十多年,没有出版。此次为大陆第一次刊行简体字版。 -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Based on official Chinese sources as well as intensive interviews with Hong Kong residents formerly employed in mainland factories, Andrew Walder's neo-traditional image of communist society in China will be of interest not only to those concerned with China and other communist countries, but also to student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 Winner, 1987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Scholarship Award,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Winner, 1988 Joseph Levenson Priz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Winner, 1988 EGOS Award, Section on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ISBN:9787010020693,作者:邓小平著 -
中共的治理与适应
欲了解当代世界,就要了解当代中国;欲了解当代中国,就要了解当今的中国共产党。这本《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就是一本集中分析中共自身的治理能力与中国的政治发展的编著。……内容不仅涉及到了党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涉及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结构 、功能、合法性、适应性、治理能力、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公共服务和城市化进程。……我认为,敢于对中国研究中的流行理论和范式提出挑战,并且提出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视角,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俞可平 “西方”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是哪种体系是“最好的”体系,强调的是法律和权利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在传统中国政治哲学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治”,避免“乱”。……相反,我们的看法是,政治学显然还没有发展起合适的工具和范畴,可以对像中国这样的威权政治体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在这种背景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21世纪中国政治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条件、限度与潜能。本书收录的文章对于这场复杂进程中的相关面向进行了宽泛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系过去的适应历程提供了论证,同时也使得我们更加清楚它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德〕托马斯•海贝勒 〔德〕安晓波 --------------------------------------------------------------------------------- 《中共的治理与适应:比较的视野》源于2014年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联合主办、南昌大学承办的“国际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从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所提交的高质量学术文章中精选出14篇文章结集而成,其中中国学者6篇、国外学者8篇。全书主题集中,视野广阔,辑成“中国共产党与意识形态变迁”、“地方政府与中国发展”、“社会治理与政治参与”三大部分,主要内容涉及党与国家、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结构、功能和治理能力,以及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化进程,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变革逻辑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
弄潮兒
◎查建英以優美的方式,將局中人的痛切體悟與圈外人的道義坦率融為一體─The New Yorker ◎集深刻、機智與雄辯於一體,查建英可稱是中國女性史景遷─The Nation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清晰的剖面,反映了崛起中國的人物類型與文化關切─Kirkus 我們把在潮中戲水的弄潮兒,來比喻有勇敢進取精神的人。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是企業家。他們從貧窮到富有的故事多姿多彩,而且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潘石屹、張欣是一對在外人看來不太可能成為夫妻的夫妻,攜手成為中國房地產界中的翹楚;孫立哲是一個善於順應時代潮流的天才,把自己從文革中毛澤東喜愛的「赤腳醫生」變成了特立獨行的出版商;張大中是一個矢志為母親洗清冤屈的家電連鎖企業巨頭,他的母親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被當局用最殘忍的方式處決。 第二組人物以知識分子為主。文中涉及北京大學的教授們,他們如何捲入了一場關於教育改革的激烈論戰;作者哥哥查建國,一個因參與組建「中國民主黨」而獲罪並在監獄服刑九年的持不同政見者;最後是一位當過文化部長的作家王蒙,人們為他到底是共產黨的辯護士亦或是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作家而分成兩派。 追蹤並記錄這些鮮活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讓這些故事加深讀者對當代中國的理解。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目前發生在中國以及中國人身邊的、錯綜複雜、前景未明但卻生機勃勃的歷史轉變。 -
我反对
《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是一部讲述湖北省潜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在12年内四次没有权势之下参选人大代表的传奇色彩参政故事纪实文学著作,由现为自由撰稿人的朱凌以三年时间写成。作者在前言中说道:因为作者心中的人大代表总是把“我同意”“我赞成”挂在嘴边,姚立法为表达以良心说话的真实想法所说出的“我反对”犹如浊世声音,别具气质,因而成为书名。本书也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代表作。 -
Deng Xiaoping
Deng Xiaoping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s a youth and rose in its ranks to become an important lieutenant of Mao's from the 1930s onward. Two years after Mao's death in 1976, Deng became the de facto lead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rime architect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Abandoning the Maoist socio-economic policies he had long fervently supported, he set in motion changes that would dramatically transform China's economy, society, and position in the world. Three decades later, we are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and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And while it is essentially a market econom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 and his successors ensured the continuation of CCP rule by severely repressing the democratic movement and maintaining an iron grip on power. When Deng died at the age of 92 in 1997, he had set China on the path it is following to this day. Alexander Pantsov and Steven Levine's new biography of Deng Xiaoping does what no other biography has done: based on newly discovered documents, it covers his entire life, from his childhood and student years to the post-Tiananmen era. Thanks to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Russian archives containing massive fil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authors present a wealth of new material on Deng dating back to the 1920s. In a long and extraordinary life, Deng navigated one epic crisis after another. Born in 1904, Deng, like many Asian revolutionary leaders, spent part of the 1920s in Paris, where he joined the CCP in its early years. He then studied in the USSR just as Stalin was establishing firm control over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H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oubled decades of the 1930s and 1940s that were marked by civil war and the Japanese invasion. He was commissar of a communist-dominated area in the early 1930s, loyal henchman to Mao during the Long March, regional military commander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finally a key leader in the 1946-49 revolution. During Mao's quarter century rule, Deng oscillated between the heights and the depths of power. He was purg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ly to reemerge after Mao's death to become China's paramount leader until his own death in 1997. This objective, balanced, and unprecedentedly rich biography changes our understanding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modern history. -
朱镕基讲话实录 第四卷
《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入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编入《实录》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讲话的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编辑而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些讲话、谈话、文章等从各个方面翔实记录了朱镕基领导中国经济的历程,内容涉及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通货膨胀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 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院总理期间,适逢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朱镕基同志直接主持了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价格与流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有效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扭转了通货紧缩趋势,保持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实录》翔实反映了朱镕基同志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工作历程,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本书不仅是读者深入了解朱镕基经济社会管理思想、领导风格、个人魅力和心路历程最全面的读本,也是读者回顾和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的一部丰富史料。 《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对于了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朱镕基讲话实录》的独有特色: (1)极强的真实性。 (2)“朱氏风格”的可读性。收录篇目多为朱镕基即席讲话的实录,反映出深刻、简单、直接的“朱氏风格”,有编辑称是继《毛泽东选集》之后最为好读的领导人著作之一。 (3)宝贵的史料价值。是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历程的权威总结。 (4)全面反映朱镕基经济思想和心路历程。 (5)全面透露高层领导处理国家和个人事务的真实状况。 (6)全面展示朱镕基直面问题的勇者作风。 (7)全面揭示朱镕基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复杂问题的高超艺术。 (8)全面刻画朱镕基有血有肉的总理形象。 -
邓小平传
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 Evans),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三十年心血力作,全方位揭秘鲜为人知的邓小平!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作者耗时多年,搜集第一手资料,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最终完成《邓小平传(图文珍藏版)》,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史大故事中的邓小平生平故事。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作者评论邓小平:中国人将要对毛泽东去世后一直领导他们的这个人(邓小平)作出判断。大多数中国人都会看到他身上的一些弱点。有些人会认为他过大于功,但绝大多数人会认为他功大于过,因为是邓小平领导他们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以往闻所未闻的水平,而这是他们的父辈做梦也想不到的。 邓小平非常有活力、果断,很有想象力。他也必定具有人们所说的那种个人魅力,因为他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行动主张。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西方外交官圈子里,人们把邓小平视为中国威望最高、影响最大的领导人,没有人怀疑这一点。我们西方外交官亲眼看到了邓小平的成就,因为中国的巨大变化就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 -
历史学的境界
本书是已故著名学者高华教授的文章结集,包括专稿、演讲、书评、时事观察、论文评议、讲课记录等,既为读者梳理了现代史上的若干关键问题,也能看出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对现实世界的独到把握。在评论龙应台等人的书时,我们看到读者高华难得倾注了极大的情感,用敏锐的感悟力,表达对个体生命在时代洪流中浮沉不定的同情,读来不无悲凉。高华教授曾到台湾讲学,尽管时间不长,但仍旧发现了一些深层的潜流,他对当地社会的观察和分析,如今看来依然弥足珍贵。在评价学术著作和论文时,他表现得犀利而直率,往往能精准地把握肯綮,直指关键,而这些看似零散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正体现了他治学的精髓。借助于历史学,高华教授展现了自己的辽阔视野、家国情怀和历史文化意识,如果说个体生命对历史的体会和理解是历史学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他用自己的著作和生命历程为我们进行了具体的诠释。 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两方面他都领风气之先。他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钱永祥(中研院研究员) 我猜测,围绕着“家国六十年,河山千万里”的思绪与关怀,陪伴着高华的最后几年,直到去世。他在去世前一年所写的一篇文章,结尾处引录“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表达了他的未竟抱负,也正是他留赠无数朋友与读者的自画像。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