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学

  • 伟大的考古学家

    作者:[英]布莱恩·费根 编

    编辑推荐:

    多位享誉国际的考古学大家联合执笔,辅以大量历史图片与珍贵画作

    重现70位对现代考古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传奇考古学家的传奇人生

    梳理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脉络与重大成果

    带领读者重新认识考古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70 位对考古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古学家的小传,勾勒出考古学自19 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轨迹。本书忠实地为读者们呈现了这些考古学先驱的坚守与执着,睿智与远见,困惑与不甘……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也呼应了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时刻:科学兴起、进化论被广泛接受; 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与去殖民化运动;女性的觉醒与女性主义的兴起;上世纪70 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本书无论作为考古学普及读物还作为考古史、科学史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一部由70 位考古学家的精彩人生交织而成的考古史,带你领略考古学300 年间的风云变幻,见证考古学与人类历史的伟大时刻!

    一部考古学的《史记》,通过70 位考古学家的人生故事,带领读者走进考古学、认识考古学、喜爱考古学!!!

    通过这些富于才智、充满想象力且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但让我们了解到成为考古学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更让我们认识到考古学之于人类认识自身的贡献。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插图的选配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其文字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不列颠考古》

    不论你对乌尔遗址还是对挪威海湾中的维京沉船感兴趣,这本图文并茂的读物都是你不二的选择。——《密涅瓦》

  • 人与物

    作者:[意]罗伯托·埃斯波西托

    人与物的关系是什么?身体如何改变这种关系?本书中,作者认为,从身体出发,而不是从物或人出发,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考虑两者的地位。

    从一开始,我们的文明就建立在严格、明确的人与物的区别之上,建立在人对物的工具性支配之上。这种对立源于古罗马,并延续至整个现代社会。在我们当下的全球市场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于人与物的矛盾。尽管这一区别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明确和必要的,但在法律、经济和技术实践中,我们不断看到的是观点的逆转:某些类别的人正在被事物同化,而某些类型的事物则呈现出个人特征。

    罗伯托·埃斯波西托以其一贯的严谨态度,认为存在着一条从这一悖论中解脱出来的路径,这条路径由建立在身体上的新观点构成。无论是人还是物,身体都成为重新思考支配我们哲学、法律和政治词汇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决定性因素。

  • 祖先的风景

    作者:吉德炜[David,N.,Keightley]

    本书分“气候”、“农业”、“时间:白天、黑夜、太阳”、“时间:历法构造”、“空间:中央与边界”、“空间:宇宙与方向”、“社会:土地及其人口”、“宇宙观和遗产:商代的‘风’”这八章介绍了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证全面,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而且写法比较大众化,可以作为商史入门的书籍,读者面相对较广。

  • 探掘梵迹

    作者:杨泓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历时千年兴灭,在中华大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佛寺等遗迹,创造出为数众多的精美造像、壁画等文物,成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一项专门分支,成果显著。除了敦煌莫高窟、法门寺地宫等世界级的考古发现,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闻名于世的石窟群,近些年在山东青州,河北曲阳、邺城等地出土的造像窖藏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藏阿里地区,九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清理出多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更新了世人对于佛教传播历史的认识。凡此种种,于普通读者可能缺乏一个清晰系统的认知。本书通过石窟寺、窟前建筑、佛教寺院、地下窖藏、佛塔舍利几项专题,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我国佛教考古事业的全貌,使读者对于中国佛教美术遗迹的时空分布了然于胸。

  • 热土荒丘五十年

    作者:(乌兹别克斯坦)瑞德维拉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瑞德维拉扎教授的学术生涯回忆录。从19世纪末开始,中亚地区有许多闻名于世的考古发现,这与享誉世界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如M. E. 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杰出学者的长期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是本书作者的考古学引路人和人生导师。这部回忆录反映出一个曾经辉煌的中亚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以及一大批优秀的考古学家是如何在考古实践中成长的往事。

    作者的求学生涯、随后参与或主导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师友之间的交往,构成了本书的主体。作者叙事简洁流畅,论述清晰缜密,书稿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通过本书,读者既能深入了解北高加索和中亚重大考古项目的发展脉络,也能走进考古学者的日常生活,了解考古工作的艰辛与趣味,更能切实体会到两代优秀中亚考古学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这是一部能够激励人们爱上读书治学、激发对考古学的好奇与兴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编辑推荐

    考古可不是蹲在土坑里磨洋工,马松导师一天的行程安排会严格到连学霸都偷偷叫苦。

    就算导师是世界闻名的考古专家,学生也会忍不住偷偷送他一个外号。

    当画了三天三夜的古城遗址平面图被白蚁啃得七零八落时,谁都会被气到只想在床头痛哭。

    在被导师抓到睡懒觉之前,捏着牙刷冲到考古场地需要几分钟?

    未来的考古学家也会抱着偷摘的沙地西瓜,被骑毛驴的看瓜人一路狂追!

    当天气变得寒冷,野外的考古学家,不要犹豫,像猫一样睡到厨房的灶台上去吧!

    以上是瑞德维拉扎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考古场地的日常生活。这绝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在这部回忆录里,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他最崇敬的导师马松教授,以及他的考古学同学们,都是有趣生动的人物,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部能够吸引你一直读下去的回忆录。书中的黑白老照片更是满满年代感,把读者瞬间带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亚考古世界。

    本书属于《新丝路艺丛》。继《地中海城记》和《陌生人马可》之后,让我们跟随“中亚考古骑士”,从北高加索的切格姆出发,穿越土库曼斯坦的梅尔夫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城,直抵帕米尔西部的巴克特里亚,探寻中亚考古的艰辛岁月和辉煌成就,回味两代学者的青春芳华和趣味日常。

  • 废墟上的未来

    作者:[澳大利亚]林恩•梅斯克尔

    2019年美国考古学会图书奖获奖作品

    ★ 作者林恩•梅斯克尔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策展人,康奈尔大学A.D.怀特特聘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作为一名资深考古学家,她曾在世界各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及非政府机构合作,收集到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接触到许多其他学者接触不到的档案与信息,并基于此,展开围绕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度研究。

    ★ 本书是一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构历史,追溯了从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时期,直至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又至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1976年《世界遗产名录》设立、1992年世界遗产中心成立的一系列理念与实践上的变化演进。本书详细考察了世界遗产项目的运作模式及其得失,论及许多著名案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的旗舰项目埃及—苏丹努比亚、意大利威尼斯、柬埔寨吴哥窟的保护工作,又如较晚近的围绕马里廷巴克图、叙利亚帕尔米拉的争议。

    ★ 本书以世界遗产项目为切入点,呈现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际主义理念与和平梦想在人们头脑中的起起伏伏,引读者重新审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重新理解世界遗产对于人类历史与未来的意义,并认识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遗产的重要性。

    ——————————

    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反复无常的全球使命,这是极具原创性且适时的重新评估。一方面,本书关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和不断变化的考古实践;另一方面,它是对国际历史和当今世界更广泛的遗产保护政治的重新解读。对研究国际主义历史、当代全球政治以及世界遗产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保罗•贝茨,牛津大学

    这部适时且重要的作品综合了人类学、政治学和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察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及遗产……作者真诚而发人深省的论述聚焦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能力和利益,同时强调其背后复杂的政治和历史行动……强烈推荐。—— 《选择》

    梅斯克尔呈现了大量案例研究,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法律框架进行了分析,为当下迫切需要的改革提供了论据。—— 《纽约客》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旨在促进和平、人道主义及跨文化理解的政府间机构;其备受瞩目的世界遗产项目则致力于保护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然而,在该机构的实践中,这一使命时常遭遇困难与挑战。

    本书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试图拯救世界遗产的历史,综合考古学、政治学视角,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及长期人类学探索,考察了该机构世界遗产项目的运作模式及其得失,尤其聚焦于文化遗产。书中论及许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如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意大利威尼斯、柬埔寨吴哥窟、叙利亚帕尔米拉等,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该机构全球遗产保护使命的成就与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本书呼吁我们重新审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重新理解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以及遗产保护对于人类历史与未来的意义。

  • 从灵光殿到武梁祠

    作者:缪哲

    汉代画像研究是中国美术史中的显学。武氏祠及其所属的孝堂山祠—武梁祠派画像,同时也是汉代研究的显学。

    缪哲教授近年的研究集中于利用考古出土的墓葬材料,重建西汉中后期及东汉早期的汉代帝国艺术,对现存汉代画像艺术进行了全新的历史诠释,本书是其集成之作。

    书中在集中探讨了《天帝图》《祥瑞—灾异图》《孔子师老子》《周公辅成王》《楼阁拜谒图》与《车马(卤薄)图》等一系列核心主题之后,更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早期艺术史上,商周纹样传统向汉唐状物传统的转折,完成于两汉之交;转折的外部动力,是汉帝国的意识形态构建与传播。此后以人物叙事为主要内容的状物性绘画,成为统治近千年的新艺术传统。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轴心时代”。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是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三部曲之第一部。它所呈现的,是这故事的高潮: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皇家因素”,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作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

  • 云冈石窟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日〕冈村秀典

    本书是日本考古学家冈村秀典研究云冈石窟的专著。作者参照中日两国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年中国的考古新发现,综合运用样式学、图像学和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云冈石窟主要洞窟的具体年代、信仰内容及其源流、窟内尊像配置所体现的观念、北魏时代武周山石窟寺全景的复原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分析。

    收录200余幅珍贵图片,融贯中日云冈石窟编年说

  • 帝京拼贴

    作者:高雅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东京繁阜盛景的回忆,跨越千年,直指人心,一字一句,仿佛眼前之物。虽不得再见,却要不厌其烦,将城中赏心乐事一一说与人听,落笔之时,不知是笑是泪。同样历数过长安寺塔光影的段成式,说“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的时候,大约是和孟元老一样的心情。

    读罢《东京梦华录》,我迷上了赏游旧时帝京。因是赏游,少了一本正经的科普,只由着性子寻乐,冷不防便遇上了园林建筑、天文考古、自然灾害、军事政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书画笔记、文人八卦、正史年谱……原来,这些线索绝非孤立,而是自有联系。于是,我试着将它们拼贴在一起,慢慢显现的,是古代中国城市的完整生活图景。

    并非一本正经的科普,而是诸多历史碎片的交错、重构与拼贴。作者不仅旁征博引,还真诚地融入思考与情感,以现代规划师的视角,试图拼出鲜活温暖的中国古代城市生活。

  • 古代中国内陆

    作者:[美] 傅罗文 / 陈伯桢

    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

    考古专家带你寻迹巴蜀楚,认知中国古文明


    ◎ 编辑推荐

    ☆ 该书全面展现了长江中上游广大地区中的200多个早期遗址,包括屡出瑰宝的三星堆、金沙,“信巫鬼重淫祀”之楚地的石家河、曾侯乙墓,以及三峡地区鲜为人知的先民聚落。

    ☆ 以物为引,数 以万计的出土文物,其背后随其掩埋的大量信息一一显露:

    奇异的青铜人头像,将中原 工艺和古蜀审美融于一体;

    刻有上古符号的占卜甲骨,在中原大地之外长江流域也有零星分布;

    汉墓中的画像石生动描绘了古代的食盐生产链;

    船棺、彩绘漆棺、多重棺椁等,反映了不同信仰和身份地位……

    ☆ 带领读者亲历考古推理,体验一线学者如何寻迹古今,探寻三千年间长江流域政治和经济中心的沉浮更迭、四方习俗的融合变迁,以及财货权力的流动轮转。

    ☆ 该书是景观考古的前沿巨著,突破了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以政治中心为考察重点的固有范式,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中国内陆,重构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为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做出了瞩目贡献。


    ◎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中,三峡地区受到特别关注。它是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两大政治中心之间的政治边缘地带,但两位作者突出了三峡地区在经济景观格局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它在整个区域的食盐生产与贸易活动中的枢纽地位。三峡地区促进了其东西两边地区的互动。

    此外,两位作者也层层分析自然环境、政治文化、包括祭祀和丧葬在内的仪式等多重景观格局,全面考察中国内陆的早期社会变迁。

    本书资料详尽、理论前沿、考证深入,是一部聚焦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 众神降临之前

    作者:[英]安德鲁•鲁宾逊(Andrew Robinson)

    ※ 失落文明系列丛书第6本,裸脊锁线,附大事年表、精美插图

     这本精心创作、配有精美插图的图书对印度河文明做出了很好的介绍……作者丰富的背景知识、对最新研究资源的介绍、简洁但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让这部新作品成为了这方面研究的重要大众作品。——《选择》

    【编辑推荐】

    古印度文明广为人知的历史始自吠陀时代,而吠陀时代以前,在印度河流域,还曾经出现过一个 “印度河文明”。1924年,印度考古调查局局长的一篇文章使该文明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内,他在这篇文章中称,“考古学家们极少能够有机会……可以偶然发现一个被世界遗忘已久的文明的遗迹。看上去,此时此刻,在印度河平原上,我们就站在新发现的门槛上”。

    ·

    本书是印度河文明的专著,在这里它不再是作为一个引言或者起源出现,也并非只有只言片语的叙述,作者鲁宾逊以严谨、精炼的语言为我们一一展示了与印度河文明考古工作相关的成果。时至今日,印度河文明出土的印章上的文字、字符依然没有被破解,在这个文明周身环绕了太多的谜团,也正因如此,它的魅力在沉寂4000年后依然不减。

    ·

    【其他推荐】

    鲁宾逊的新书内容丰富而有说服力……书中每个章节介绍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文明的一个面向,从宗教、社会、艺术、贸易、农业,到起源、消失、再发现……这本书是对印度河文明的全面记述,文字简明、易于阅读,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读物。

    ——《当今世界考古学》(Current World Archaeology)

    ·

    《印度河文明》一书写作上乘,读之津津有味……在未解之谜面前,鲁宾逊采取了公平的态度和审慎平衡的判断……此书是关于印度河文明的又一具有价值的著作。

    ——伊尔凡陀•马哈德万,印度河文字研究专家

    ·

    安德鲁•鲁宾逊为世界上最难解的古代文明之一绘制了杰出的肖像。在这一过程中,他毫不费力地跨越了数个不同学科,展示出相当高的学术水平。此书对印度河文明及其文字、宗教信仰和复杂的历史遗产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展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一个繁荣的城市文明社会。他把印度河文明和民族从历史的暗影中寻找出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对古代文明感兴趣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本言辞优美、论证缜密的文明档案。

    ——布赖恩•费根,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人类学名誉教授

    ·

    ·

    ·

    【内容简介】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入侵印度河谷,当时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印度西北部的这个地区曾是一个堪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媲美的文明中心地带。公元前2600—前1900年,印度河文明繁荣了半个千年,但之后却神秘地衰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都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今天,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挖掘之后,有人认为这里是印度文明的开端,它的出现将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史开端整整向前推移了1500年。

    ·

    印度河文明地区曾拥有同时代最繁荣的城市文化,与波斯湾地区进行着活跃的海上出口贸易;甚至拥有可与20世纪相媲美的街道规划和排水系统,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厕所;而该文明最大的疑团——晦涩难懂但颇具美感的书写系统——仍旧在吸引着无数学者竭力破解……

  • 寻蜀记

    作者:萧易

    ★《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知名专栏撰稿人萧易最新作品——但凡考古上有新的发现,萧易总会去现场一探究竟,而《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上但凡有和巴蜀地区的石窟、考古相关的文章,几乎都是他写的。《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刘乾坤曾介绍到,自2009年萧易为杂志撰写安岳石窟起,今天的他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发稿量第一的作家了。此次出版的《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是萧易继《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之后的又一部作品。

    ★ 历时10年19次亲自踏访,足迹遍布巴蜀的考古寻访发现之旅——10余年的考古寻访,19次与《中国国家地理》同行的发现之旅,4000余年的文明追溯,汇集成了一部在脚下遗迹与千年文明间切换的蜀地史。书中的考古发掘大多是萧易参与的,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巴蜀,那些荒野中的遗址,也是他一步步踏访、整理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作者将四千余年的四川历史作了有序梳理,通过生动的考古发掘,具体而微地讲述历朝历代的故事。那些原本不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也在他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 以考古的角度进入历史,集结了四川最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遗址——萧易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以时间为断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而这些文物串连起来,恰恰形成了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了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极具人文关怀的民间立场记述,将目光投向那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断——我们熟悉的历史,往往是通史的书写方式,但还有无数故事的发生,由于未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自然也就鲜为人知了。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得以管窥更多历史的细枝末节,串联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址,就翻开了一部史书外的历史。萧易在书中将自己“投射”到历史里去,让历史想象建立在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比对之上,并试图从微观的剖面解读蜀地历史——它的主角,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它的故事,来源于某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段。

    ★ 收录300余幅高清配图,内附“出土文物在哪里”古迹导览示意——书中收录高清配图300余幅,均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团队拍摄,同时配文物线描图若干幅,生动展现中国文物之美。该书采用了流畅舒适的设计风格,选择了墨绿色皮面材质打造封面,书中还设计了两幅“古墓内景”大拉页,书后还附上了一份“出土文物在哪里”的导览示意,将书中提及的出土文物现在所藏的博物馆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大家可以一起寻古迹、看考古、赏文物、知巴蜀。

    内容简介: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

    作者:(美)林嘉琳,孙岩 主编

    《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为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一书的中译本。《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共收录了12位曾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学者所撰写的,关于中国考古学中性别研究的专题学术研究论文。书中按照时代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汉代四部分,分别从墓葬、聚落、文物、文献等方面,来探讨性别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尤其注重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 加利利海的船

    作者:[美]谢利·瓦克斯曼

    ★圣经考古学会考古学最佳畅销书,水下考古和航海考古纪实典范。 ★以色列世纪考古重大发现,加利利海沿岸发现第一艘古船——“耶稣之船”始末。 ★古船发掘以及后期保护和展览的历程。 ★“既是一个探险故事,同时也是一部侦探小说。” 【媒体评价】 这本书是考古报告的一个极佳范例,它成为研究者与普通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圣经考古学家》 《加利利海的船》让读者跟随作者进行每一步调查研究,分享他在发掘和研究进程中的激动……瓦克斯曼在工作中的乐趣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考古学杂志》 瓦克斯曼为想把考古发掘现场带给大众读者的考古学家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准。他的书好读、严谨而有趣。 ——《圣经考古学评论》 【内容介绍】 1985年夏天,加利利海西北岸一个集体农庄的两兄弟在加利利海岸边发现了一艘古船。这是在加利利海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本书由加利利海古船的发掘者谢利•瓦克斯曼以第一人称角度讲述古船的意外被发现、古船发掘以及后期保护和展览的历程。作者亲身经历古船的发掘,真实描述了古船发掘现场紧张、热烈的气氛,讲述了围绕古船发掘与保护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克服困难所做出的努力,而对犹太人历史的追述、对古船构造的讲解和古船年代的判断又融入了许多专业性知识,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增长了对考古发掘和船只构造的了解。
  • 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

    作者:裴安平

    《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以史前聚落演变和社会关系变化展开了深入的考古学研究,系统地提出了“聚落”、“聚落群”、“聚落群团”、“聚落集团”等概念,在理论认识方面有所突破,对建立相关研究的方法体系,推动考古学理论的发展等,均有积极意义。
  • 铄古铸今

    作者:李零

    本书源于作者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举办的专题讲座,随后将讲座的内容整理成了这本书。从内容上说,本书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复古倾向问题所做的专题讨论。
  • 磨戟

    作者:苏荣誉

    本书结合商代遗址、宝鸡西周古墓、平山中山王墓地的考古发掘成果,探讨了各历史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规律。
  • 中国考古学史

    作者:阎文儒

    本书是阎文儒先生的力作之一,作者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断分,对各个时期中国所取得的考古成就和涌现的考古学有作了简要记述。此外,作者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着手,分析了促发中国考古学嬗变的各种原因,以及由此所引领的考古形态上的变更。
  • 考古学人访谈录·Ⅰ

    作者:王巍 主编

    书稿原为中国考古网刊登的对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学者的访谈,经过整理,选择了董新林、何努、刘庆柱、刘一曼、仇士华、佟柱臣、王仁湘、王巍、王仲殊、袁靖、张长寿等11位学者的访谈录,作为本书稿的内容。访谈发生于2007~2011年,其中佟柱臣先生已于2011年过世,此次访谈可能是佟先生生前最后一篇访谈。
  • 马克思的幽灵

    作者:(美) T. C. 帕特森

    《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内容主要包括:中文版序言、序、导论、第一章马克思的遗产、马克思的方法、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马克思的生态观、第二章V•戈登•柴尔德和公开对话、“相互漠视”与批判、柴尔德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学说、战后对柴尔德的最初回应、第三章漠视、交锋和对话(1945~1980)、规避:社会文化进化诸时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