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考古学

  • 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套装共3册)

    作者:

    《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套装共3册)》包括《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金器》。三星堆遗址发现于1931年,亦说是1929年,若是按后者算,距《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套装共3册)》的出版刚好八十年。由于发现者是无知识背景的农民燕道诚,而且他还把这一惊世大发现隐藏起来,所以外界毫无察觉。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

    作者:巫鸿/郑岩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主要内容简介:墓葬美术是传统中国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术史上无出其右。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包涵了建筑、器物、绘画、雕塑、装饰、葬具、铭刻书法以及对身体的处理。《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所收论文从美术史学和考古学等不同的学科背景入手,既有宏观观察,也有个案分析,展现出多元的解释方法,显示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广阔的研究前景。《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由巫鸿和郑岩主编。
  • 器物图像与汉代信仰

    作者:练春海

    本书通过对汉代的器物,如熏炉、钱树、树灯、阳遂、铜镜、玉璧、武器、铜鼎等及其图像的讨论,带领读者从图像的背后了解汉代人们的信仰的根源。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穷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那些文献失载的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内涵。
  • 时惟礼崇

    作者:徐坚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在技术层面上,规避了蒙特柳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渐进演化等预设观念,采纳兼具通则观念和历史特定性考量的物质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兵器形式风格的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在社会层面上,《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提出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提炼出戈-矛组合和钺-刀组合等社会等级表达方式,揭示了作为社会区分标识的物质的内部多元和复杂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尝试以认知考古学和情境考古学思路局部复原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和信仰与禁忌。对与铜兵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表明早期中国礼制体系的多元和互动本质。 因此,《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提出,青铜兵器就是青铜礼器,单纯依靠唯一材质甚至唯一器类复原早期中围礼制制度是危险而误导的。针对宾福德的经典理论,《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在方法组合、系统的界定、考古学观察的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 考古学导论

    作者:戈登·柴尔德

    《考古学导论》是柴尔德1956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曾由安志敏和安家瑗两位先生翻译成中文在2000年的《考古与文物》上连载。虽然这本小册子现在看来过于简略而且内容有点老旧,但是对照我国出版的几本导论性教材,还是可以给人以较大的启发。首先,柴尔德是从学科概念、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和基本材料的阐释入手介绍这门学科的基本内涵。第二,他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枯燥的术语和概念,常常用现在大家身边比较熟悉的事情,或借用历史学和民俗学例子来说明史前期发生的情况,令人读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第三,十分注重对考古材料的阐释。这种撰写导论性教材的风格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 汉长安城

    作者:刘庆柱

    本书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内容涉及城市平面布局、基础设施、主要宫殿、武库及礼制性建筑和手工业遗址等诸多方面,并对一个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
  • 中国考古学通论

    作者:张之恒 编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有重大意义。今天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是茫然的。是否了解和重视本民族的古代文化,是衡量一个国民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自7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11座综合性大学设立考古专业,近10座高等学校设立文博和文物保护专业,近百座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历史系开设“考古通论”课程。近年来,社会上热爱考古者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高等学校对《考古通论》教材的需要。同时让社会上的广大考古爱好者有一本科学性较强的通论性质的专,特意编者了这本《中国考古学通论》。
  • 考古学读本

    作者:杨楠编

    本书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精选,分为“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两部分,作者包括李济、夏鼐、张光直、宿白、邹衡等著名学者。本书可供高校考古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作者:David W. Anthony

    Roughly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speaks languages derived from a shared linguistic source known as Proto-Indo-European. But who were the early speakers of this ancient mother tongue, and how did they manage to spread it around the globe? Until now their identity has remained a tantalizing mystery to linguists, archaeologists, and even Nazis seeking the roots of the Aryan race.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lifts the veil that has long shrouded these original Indo-European speakers, and reveals how their domestication of horses and use of the wheel spread language and transformed civilization. Linking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remai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David Anthony identifies the prehistoric peoples of central Eurasia's steppe grasslands as the original speakers of Proto-Indo-European, and shows how their innovative use of the ox wagon, horseback riding, and the warrior's chariot turned the Eurasian steppes into a thriving transcontinental corridor of communication, commerce, and cultural exchange. He explains how they spread their traditions and gave rise to important advances in copper mining, warfare, and patron-cli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hereby ushering in an era of vibrant social change. Anthony also describes his fascinating discovery of how the wear from bits on ancient horse teeth reveals the origins of horseback riding.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solves a puzzle that has vexed scholars for two centuries - the source of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s and English - and recovers a magnificent and influenti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ast.
  • 记忆

    作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

    “北大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院庆之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制定了一份北大考古口述史编写计划,对北大历年的考古师生进行大规模、不设题目、不限时间的访谈,请他们把自己记忆中的北大考古描述出来,把他们人生与北大考古千丝万缕的关系梳理出来,把他们对北大考古的评价与期望贡献出来。这将是研究北大考古历史的最为生动和直接的宝贵资料。本书首先采纳了49级至52级17位先生的访谈笔录,分别请他们审阅定稿后,汇成《记忆——北大考古口述史》的第一集编辑出版。
  • 文物中的古文明

    作者:李学勤

    《文物中的古文明》分为古史研究、甲骨学研究、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研究、年代学研究和学术史研究七辑。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古史的十个新发现;深入探讨远古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关于花园庄东地卜辞的所谓“丁”的一点看法;论士山盘——西周王朝干预诸侯政事一例;荥阳上官皿与安邑下官钟;从新出楚简看齐鲁文化的影响;试说楚简中的《说命》佚文;颂器的分合及其年代的推定;侯外庐先生与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研究等。
  • 考古的故事

    作者:约翰·罗梅尔

    一部图文并茂的世界考古通史,一部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都能阅读的雅俗共赏的图书。追溯人类起源,认识时代变迁,阐述奇妙无比的过去,展示令人惊奇的宝藏!   约翰·罗梅尔带有个性的观点和清晰的阐释,配以不同地方、不同文物的精美照片和雕刻作品,使得考古学这片世界从书本上走下来,直接跳进了我们的想像之中。   本书是座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其中既荟萃了诱人的世界各地的考古大发现,又涵盖了世界一流考古学家伟大的学术成果。   在考古学诞生之前,西方人对古代历史的了解几乎没有跨出《圣经》的书本以及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作品范围之外。仅在250年前,包括艾萨克·牛顿和罗马教皇在内的欧洲人都认为,人类不过大约四千年的历史。大多数人相信,历史始于上帝把亚当和夏娃完全造好后放进伊甸园之时。考古学改变了一切,它除了向我们展示以前人们无法想像的那些民族的宝藏、陵墓和城市之外,还向我们展现了有着500万年历史的祖先,改变了我们对自已是谁和来自于何处的看法,并且勾画出了我们与这个星球上其他所有生命的关系。   《考古的故事》这本书里,约翰·罗梅尔追溯了考古学的历史,从18世纪的庞培城肇始,一直到今天。他描述了一些关键人物所取得的科学进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开拓者、科学家、冒险家和梦想家的非同寻常的故事。通过这些考古学家们自身的冒险和发现,罗梅尔探讨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是考古学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人类的起源是什么?《圣经》里的故事是真实的吗?世界文明源于某一种开端吗?他还观察了几百年来某些政府如何利用考古学来试图证实他们的权力谱系并且刻意突出他们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 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

    作者:裘锡圭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出土古文献有关专论文章的结集。作者致力于用出土古文献及其他古文字资料和传世古文献相互比勘印证,并指出我们既不能轻率疑古,又要很好地继承包括古书辨伪在内的有关学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中国古典学和第二次重建工作。
  • 当代学术入门:考古学

    作者:保罗.巴恩

  • 考古学思想史

    作者:[加] 布鲁斯•特里格 著 陈淳译

    本书首次对中世纪以来的考古学思想(包括中国考古学)进行世界性审视,将考古学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与知识背景之中,重点考察了考古学思想明显连续而又互动的趋势,试图确定这些趋势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至少在西方——个人和考古学家的共同利益如何与中产阶级起伏的命运相关。虽然主观性的影响一直很大,但是作者认为,不断积累的考古资料会对阐释施予越来越大的制约。反过来,对这些资料的利用也会增强考古研究的客观性,并提高这些资料在了解整个人类历史以及人类一般条件上的价值。作为专业人士的重要参考书和欧美考古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作者富有想象力的思考,必将促进中国考古学界充分和全面解了世界上各种理论方法的沿革和优劣,创造出具备自身特色的思想方法体系。
  • 大朝春秋

    作者:林梅村

    《大朝春秋:蒙元考古与艺术》由从额尔古纳河到三河之源;成吉思汗史迹调查;和林访古;金中都的广寒殿;蒙元廷石雕艺术源流考;马可波罗在北京;威尼斯“马可波罗罐”调查记;宋六陵访古;故国不堪回首;元朝重臣张珪与保定出土元代宫廷酒器等十四部分构成。
  • 考古学专题六讲

    作者:张光直

    《张光直作品系列:考古学专题六讲》根据1984年初秋作者张光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六次演讲记录整理而成,内容集中于宏观性探讨中国考古与一般性问题的关联。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最为流行的考古学读物之一,分为“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从世界古代史常用模式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等数讲内容。
  • 古代兵器通论

    作者:杨泓

    《古代兵器通论》内容包括:石器时代的兵器、青铜时代的兵器、青铜兵器向钢铁兵器的过渡、秦汉兵器、魏晋南北朝兵器、隋唐兵器、宋代兵器、元明清兵器。
  • 发现我们的过去-简明考古学导论(第4版)

    作者:温迪·安西莫,夏尔

    这本介绍当代考古学技术、方法和理论框架的简洁的导论性著作,遵循与作者另一本教材《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同样的写作原则,但更为言简意赅。在不到300页的篇幅中,详略得当地全面介绍了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说明案例和个案研究体现了新旧大陆考古遗址的时空平衡。本书还提供大量的学习帮助,包括考古区域的地图、广泛的例证、章介绍和摘要、每章结束时的深入阅读指南、词汇表、参考书目和索引等。
  • 中国新石器时代

    作者:刘莉

    本书集中讨论了中国复杂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作者对从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前1500年的早期国家时代的考古材料,通过聚落形态和埋葬模式两条主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人类学的解读。黄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形成是本书关注的重点,其间举凡埋葬制度、手工业专门化、礼仪活动、战争、贵族物品交换、气候变动和环境变迁等等,尤其受到重视和关注。作者通过西方当代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截止目前为止的中国考古材料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和评估。强调指出,中国史前社会的变化受许多因素影响。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作者试图重建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并讨论中国考古学对于理解一般社会进化的理论价值。作者兼具中西方教育背景,采用西方当代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的考古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和解读,对于考察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点是尤其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