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刘仲敬
-
守先待后
在刘仲敬所重述的脉络与发现的节点中,我们发现,历史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往往来自于自负与误读。所有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它都是知识光谱的辐射。《守先待后》一书精选刘仲敬的札记、随笔、书评及重要篇章集合而成,并附有作者的诗词歌赋,纵横四海,穿越古今,虽涉猎广泛,主旨却始终如一,以自由、封建、历史、秩序、德性、共同体为关键词,揭示古老自由的真正源泉。 -
英国史Ⅴ
《英国史5》起自詹姆斯一世登基,结束于查理一世死于断头台。这段时间是英格兰和全世界历史最关键的时期,塑造了近代世界的面貌和路径。僻处一隅的英格兰击败了地跨三洲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威震欧洲、方兴未艾。詹姆斯以苏格兰国王身份入主英格兰,结束了两国数百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给两国带来惨重的损失,还断送了历代君主专心对外的机会。最后,内战构成唯一可行的仲裁手段。伦敦市的财政势力、清教徒的宗教狂热和国会的制海权使得保王党一开始就处于劣势。随着苏格兰人倒向国会一方,保王党败局已定;但查理国王的正统原则和殉道仍然激励保王党人继续抵抗,而国会自己组织的军队开始反噬国会。在双方精疲力竭之际,一代奸雄克伦威尔就要乘机崛起、劫取政权。伊丽莎白留下的重臣和名士(伯利和培根)认为:都铎王权膨胀,苏格兰贵族权重。二者的联合可以产生更恰到好处的混合政体。詹姆斯为人温厚而寡断,不会成为强势君主。然而,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愈演愈烈的财政危机和宗教冲突。 -
美法革命比较
弗雷德里希·根茨首次驳斥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遵循同样原则的说法。他从各种角度展示了两大事件产生、发展和结束的根本性差异,证明了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目的。根茨用四个衡量标准——合法性的来源、举措的特征、目标的性质、抵抗的程度对作为政治行动和历史事件的两场革命进行研究和评判。 根茨不仅批评了法国革命的起源和历史表现,而且批评了其核心政治理念。他认为,天赋和不可让渡的人权宣言、人民主权的概念在美国革命中是浮华的修辞,而在法国革命中是幻觉和错误。法国革命从美国革命中接受了这两种理念,但它们在法国革命中造成了严重谬误、政治灾难和人类苦难。 -
英国史 Ⅳ
《史家名著:英国史4》内容简介:大卫•休谟的杰作《英国史》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一经上市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史家名著:英国史4》为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 海报: -
英国史 Ⅲ
《史家名著:英国史3》内容简介:大卫•休谟的杰作《英国史》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一经上市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英国史Ⅲ(第24-37章),主要描述的是都铎王朝早期(亨利七世—爱德华六世)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海报: -
原来如此的故事
这不仅是一本童书,亦是成人书 以1902年初版为底本的中文全译本,未作任何删改 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代表作 吉卜林亲笔手绘版插画 人啊,其实无论多大,心里都还是住着童话的吧。第一封信是怎样写成的?字母表是怎么造出来的?骆驼的峰是怎么长出来的?犀牛的皮是怎样长成的?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长出来的?袋鼠的后腿是怎么变长的?……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么请阅读《原来如此的故事》! ★《原来如此的故事》已有多个中文译本,但都是仅以儿童为阅读对象。这不仅是一本童书,亦是成人书:特邀刘仲敬以1902年初版为底本的中文全译本,未作任何删改,原汁原味呈现吉卜林故事的原貌。 ★ 内附插图为吉卜林亲笔手绘版。 ★ 由于《原来如此的故事》的经典性和巨大影响,2002年1月15日,英国邮政在《原来如此的故事》出版100周年之际,发行了一种包含十枚邮票的不干胶小本票,这十枚邮票都是无面值邮票,只在票面上标注“1st”(一类邮件邮资,相当于二十七便士),以示纪念。 ★ 本书幽默风趣,吉卜林诗人兼小说家的想象力在这本小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单看那些标题,如《彩蝶跺脚》、《螃蟹戏海》就令人忍俊不禁;《豹子花斑从哪儿来》、《袋鼠老老唱歌歌》马上会勾起读者们的好奇心;《第一封信是怎样写出的》、《字母表是怎样造出来的》又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和动物有关的故事,在吉卜林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展开着,它们把读者们带入了充满幻想的远古时代,置身于莽苍的丛林、辽阔的大海、所罗门的宫殿,让他们一起为智者鼓掌欢呼。 ★ 与其说吉卜林是说故事的人,不如说他是意象的载体,他传递的意象一向比他自己的原定目标更强大。他的童话和谣曲源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因此吸引的成年人比儿童更多。虽然大多数读者没有也不需要领会其中蕴含的全部层次,那些赞美和批评也都经常是矮化了他;但他的意象是如此有力,一再逸出形式的羁绊,点燃一代又一代读者内心的火焰。 名家推荐: 吉卜林的故事不像是在现代的炉旁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而像是在世界的清晨讲给成人听的童话。 ——G•K•切斯特顿(英国作家,一个令人惊叹的全才) 这些故事中荡漾着一种奋发的精神和意志力……我以为这是需要让任何一个孩子领会的,如果我们希望这些孩子赋有坚强的性格和昂扬奋发的活力的话。 ——葛兰西 对于一个总是向往过去的小男孩来说,吉卜林的想象确实有股引人入胜的魔力。毫无疑问,在英国的某些地方,如果你是个小孩子(就像丹或者乌娜那样),几世纪前生活在那里的人会突然不可思议地重新出现。 ——西蒙•沙玛 ———————————————————————————— 《原来如此的故事》为吉卜林关于神话创世、万物源起的经典短篇寓言故事集,是吉卜林1882年至1886年侨居美国时专为小女儿约瑟芬专门创作的,童心闪烁,也不乏教化与道德寓意,向不同的读者群传递非常不同的信息,比如为好玩而好玩的扯淡,大巧似拙的故事,结构和寓意的相互映射…… 遗憾的是,小约瑟芬1899年死于肺炎,三年以后的1902年,吉卜林出版了《原来如此的故事》,并亲自创作了插图。 本书包括12个小故事。犀牛皮为什么有褶皱?因为沾了蛋糕屑呀。豹子皮为什么有斑点?因为有埃塞俄比亚人的指头印呀。小象宝宝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是被鳄鱼拖出来的。猫儿为什么总是独行?第一封信是怎样写出的?字母表是怎样造出来的?……吉卜林通过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诙谐的表现力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
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
《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是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话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展现凉城话“绘景摹声”特点及其变化为角度 进行探讨。首次对凉城话内部进行了分片描写;发现了凉城话中的“以声像意”现象;详尽描写彰显凉城话表现力的三音节词语和四字格词语;以社会语言学和方言 学理论为基点,调查研究凉城话代际传承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凉城话中一些晋语核心特征的语言变项正在突变,语音、词汇、语法的社会分层已明显。 -
经与史
本书从夏商周三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以“经”与“史”为关键词,选择各朝代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关键点,以勾勒出其时代面貌,将中国古代文明置于世界大历史的视野中,以一种全局性的理解,讲述华夏世界及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 “经”意味着正统性,是衡量价值的准绳;“史 ”意味着基于“经”的价值裁断和历史建构。在认识图景中,“经”是诸文明的限度,是认知图景的栋梁,文明本身就是经义展开其内在可能性的过程,会有自己的青春期和严冬,会面临衰亡和再造。只有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避免对文明再造造成伤害。 本书眼界开阔,其言语充满智慧性,读之酣畅,给读者们攀登华夏文明的梯子以诸多启发。 -
民国纪事本末(1911-1949)
【一部填补民国宪制演变空白的历史著作】 民国像雅典和弗洛伦萨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有宪法斗争的性质,关系之大只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相比。本书采取最简单、明晰的方式──编年史,沿着时间顺序展示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本书忽略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却把具有因果关系的宪法斗争连贯起来。这种斗争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塑造了近代亚洲的结构;比那些重要人物如何雄才大略或卑鄙无耻的记录重要得多。 迄今为止,民国历史著述的特点是:从来不缺资料,但厘清线索和脉络极其困难。有价值的研究只有两类。其一,各种非常细节的专题。其二,以政治斗争、军事行动、国族认同为中心的宏大叙事。这两种著作的共同特点是:读者无法看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跟其他时期有什么区别。如果对照世界史和英美正统史学,立刻可以发现:其中缺少一种最古老、最重要的历史——宪制演变的历史。 而本书以纪事本末的体例分十二个篇章从辛亥革命为开端讲述了民国的历史史实。书稿尽可能采取最简单、明晰的方式,沿着时间顺序重点展示民国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作者忽略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却把具有因果关系的宪法斗争连贯起来。作者认为这种斗争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塑造了近代亚洲的结构。于此而言,书稿在内容上对于民国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书行文方式特别,半文半白的语言特质符合民国时期的时代气息。本书稿不仅史料详细,罗列分明,而且某些精当的议论能够比类古今中西,视野开阔,见解独到,让这段时期的历史得到立体化的呈现。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