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沈志华

  •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作者:沈志华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 编者前言 200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五十周年纪念日。这场震动全球的东亚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史学家们纷纷著书立说,或回忆,或评论,或叙史,或争议,从未间断。关於这场战争的研究成果,确如汗牛充栋。人们之所以热衷於研究一场战争,而且不厌其烦地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不仅是因为它对1950年代及以後的远东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制约著中国、美国、大韩民国、朝鲜和苏联等一系列国家的对外政策走向;也不仅是因为引发这场战争的基础,即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然如故,围绕东亚的危机时常困扰著邻近大国的首脑和半岛南北双方的领导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於,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由於种种条件的限制,时至今日,关於朝鲜战争仍然存在著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既有研究者之间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有尚无法对事实本身做出确切描述的悬案。 研究历史,探索历史事件的谜底,首先应该依靠档案文献。实际上,关於朝鲜战争研究的两次高潮,也正是伴随著历史档案的开放和利用而形成的。 第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是美国杜鲁门图书馆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在朝鲜战争25周年之际召开了一次大型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一批历史学家外,还有许多当时参与决策的美国军人和政客,如驻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Matthew B. Ridgway)、美国驻联合国副大使格罗斯(Ernest A. Gross)、杜鲁门(Harry Truman)的特别顾问哈里曼(Harry Truman)、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J. Lawton Collins)、美国驻韩国大使穆乔(John J. Muccio)等。会後编辑出版了《朝鲜战争:25年後的观察》一书,[1]引起了人们对朝鲜战争研究的再次关注和兴趣。与此同时,从60年代起,美国国务院分年分卷陆续出版的《美国外交关系文件》,70年代中期开始公布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特别是在《1950年,第6卷,远东和太平洋》和《1950年,第7卷,朝鲜》中,[2]载有大量的「绝密」、「机密」和「秘密」文件,使人们对战争期间美国的决策内幕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英国外交档案也根据保密30年的规定陆续开放。於是,从70年代後期开始,关於朝鲜战争的研究活动便在英语世界开始升温,出版了一批研究著作,仅1981年便出版了4部颇具影响的专著,西方国家随後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朝鲜战争研究热。[3] 然而,严格地讲,对於了解这段历史事实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问世。个中原因就在於,作为战争一方的苏联和中国,其有关战争的历史文献始终隐藏在铁幕背後,直到十几年前,由於中国和俄国历史档案的逐步开放,这些秘密才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第二次研究高潮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延续时间长──直到今天尚有新作不断问世;其二是波及范围广──研究者已经大大超出了英语世界。[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此期恰逢朝鲜战争爆发40周年和50周年,吸引了各国研究机构和学者注意力,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和俄国的档案文献不断地披露出来。 1987-1990,年中国陆续出版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4卷、《彭德怀军事文选》、《周恩来外交文选》和其他一些文献。这些文件集公布了大量有关朝鲜战争问题的电报、信件、指示、报告等(大约300余件);军事科学院编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1988年)和当代中国丛书《抗美援朝战争》(1990年)也引用了大量档案材料。与此同时,中国还出版了一批回忆录、传记和访谈录。[5]此後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1994年)、《周恩来年谱》(1997年)、《周恩来军事文选》(1997年)、《彭德怀年谱》(1998年)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史》(2000年),也发表或使用了大量有关朝鲜战争的中国档案文献。 90年代初,俄国开始大量发表有关朝鲜战争的回忆录和采访录,其中包括在苏联政治避难的前北朝鲜高级领导人,如朝鲜人民军作战部长俞成哲(Yoo Song-chol)、朝鲜内务省副相姜相镐(Kang Sang-ho)、朝鲜驻苏大使李相朝(Lee Sang Cho)、朝鲜劳动党书记处书记林云(Im Un)等人,以及当年参与朝鲜战争和了解内情的前苏联外交和军事官员,如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T. F. Shtykov)、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贾丕才(M. S. Kapitsa)、第64防空集团军司令格奥尔基.洛博夫(G. A. Lobov)、担任驻朝军事专家领导工作的格奥尔基.波尔特尼科夫(Georgi Poltnikov)、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的首席顾问瓦伦丁.索济诺夫(Valentin D. Sozinov)等人。有关这些回忆和采访的文章在俄国、韩国和美国的报刊杂志上以不同文字大量刊出。 这一时期,特别在研究者中引起轰动性反应的是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开始大量公诸於世。如果说中国有关的档案文献完全是经过国家有关机构挑选和编辑後公布出来的,那么俄国档案则几乎都是未经编辑加工的原件。虽然刚开始披露的一批文献是政府有关部门挑选的,但以後更大量的档案则完全是学者们直接从档案馆中发掘出来的。无论在其数量上,还是在使用价值上,都是目前中国相关档案无法比拟的。1994年,俄国政府解密了一批关於1949-1953年朝鲜半岛问题的档案文件,其中包括史达林与金日成、史达林与毛泽东的会谈纪录,中、苏、朝三国领导人之间以及苏联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往来函电。这些原始档案材料分别来自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和对外政策档案馆。当时的叶利钦(Boris Yeltsin)总统把其中216件档案(548页)交给了来访的韩国总统金泳三(Kim Young-sam),[6]不久韩国外交部东欧局就根据这些文件编译出《韩国战争文件摘要》(韩文),随後在香港便出现了这个摘要的中文本。[7] 与此同时,美国独立学者凯瑟琳.威瑟斯比(Kathryn Weathersby)专门在俄国档案馆工作数月,又复印了数百页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文献。这批文件的俄文复印件存放在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乔治.华盛顿大学格尔曼图书馆的第七层),研究者可以自由使用。威瑟斯比还将收集到的部分档案(约130余件)译成英文,陆续发表在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研究该中心编辑的《冷战国际关系史专案公报》上。[8]此外,俄国学者沃尔科格诺夫、巴加诺夫、托尔库诺夫、曼绍洛夫等人也收集了不少朝鲜战争档案,并通过他们的论文或专著披露出来。[9] 目前在国际学界朝鲜战争研究中使用的俄国档案还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俄罗斯对外政策档案馆根据该馆收藏的文献编写的《朝鲜战争前夕及初期(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主要事件年表》,[10]该文件是由档案文献摘录、缩写或编辑而成,对於战争期间苏联对外政策的研究价值不言自明;其二是韩国国防部军史编纂研究所影印的一本俄国档案专集,内容全部是关於苏联驻朝鲜军事顾问团的报告、函电及相关文件(100多件),对於了解战争期间的中朝方面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方针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也许是机缘巧合,笔者在90年代初弃商求学,回到北京从事苏联史和冷战史的研究,恰好碰到俄国档案解密和开放──这确是繁荣史学和推进研究的大好时机。作为中国(大陆)学术界的独立学者,十余年来,笔者利用以前的经商所得,组织专业人员分赴俄国和美国,收集和整理了近15,000余件俄国档案,并通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建立了课题组,将其中8,000多件翻译、编辑成册,於2002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34卷36册档案专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但是,由於朝鲜战争问题在中国大陆一直是极为敏感的研究题目,所以,尽管该档案专集是内部出版物(限正教授和司局级以上干部阅读),仍禁止收入任何有关朝鲜战争内容的文件。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有关朝鲜战争历史的研究,对这批材料情有独锺,因而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校对和编辑,只希望有一天这些珍贵的史料能为众多以中文为主从事研究和写作的学者所利用。 1996年,笔者曾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史部合作,将当时收集到有关俄国档案(约270余件)翻译和编辑成册,供内部研究参考。後来又将其中涉及中苏关系的文件(138件)加以注释,发表在1997年《世界史年刊》上。然而,由於上述出版物发行量极其有限,能够看到这些档案文献的不过百十人而已。况且,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笔者收集和整理出来的有关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已有700余件,大大超过了目前散见於国外刊物的俄文、英文和韩文档案文件。[11]所以,笔者很想出版一套有关朝鲜战争的中文版俄国档案专集。 2002年夏天,笔者应台湾陆委会及中央研究院邀请,在台北进行了两个月的学术访问。期间,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新任所长陈永发先生谈起此事,不想一拍即合。近代史研究所决定正式出版这套文件集,而且就在朝鲜战争结束五十周年之际。 为了便於读者利用档案文献集,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说明: 一、收入本文献集的档案,主要来自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АПР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АВПРФ)、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和研究中心(РЦХИДНИ)、当代文献保管中心(ЦХСД)、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ЦАМОРФ)。经过整理,将这些档案中554件定为主文件,其余100多件作为附件从属於主文件。除极个别文件因无法找到俄文原件而译自英译本外,几乎全部都译自俄国原始档案。附录中列有关於上述档案馆的简要介绍。 二、就其形式而言,这些档案大多是苏联、中国、朝鲜三方领导人及相应机构之间的往来电文、会谈纪录,苏共和苏联政府从中央到各主管部门的会议纪录、决议草案、请示报告及情况通报,苏联驻中国和朝鲜使馆与国内相关部门往来的电报、信函等等。除对档案本身进行翻译外,对於收件人在文件上所做的手写批语,凡能辨认清楚的,均在注释中做了介绍和说明。 三、档案整理的原则是:首先尽量确定文件的作者、发件人、收件人以及文件形成或收发的时间,然後根据文件的内容及上述要件明确相关文件之间的关系,最後按照文件形成或发出的时间排列档案顺序。为便於读者理解文件的内容,对主要人物、事件和专门用语进行了注释,编写了〈人物简介〉和〈朝鲜战争大事年表〉,并对整理和翻译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必要的技术性说明。 四、本档案文献集有两组编号,一是冠於档案名前的顺序编号,以标明各文件之间的时间关系;一是文件右上角的编号(SD*****),是按照原始档案复印件收集的时间前後排列的,与文件内容无关。文件的标题为笔者所加,有些档案原件未标明时间或作者,只能根据其内容或字迹做出判断。有少数文件原作者在起草时加有注释或说明,在文献集中,依原文的表示方式,以随文方括号加以标示或在注释中标明。 五、关於档案出处和馆藏号,凡能够查找到的,均以原文附在文件最後;有些文件的档案出处和馆藏号在收集文件时便缺失,限於条件,目前尚无法一一标出。为便於研究者核对原文,笔者已将所有这些档案的俄文原件复制,存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五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台北)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有意者可按照档案编号(SD*****)进行核查。 六、关於地名的翻译。朝鲜的地名翻译最令人头痛,原因是50年代的许多地名,是按日文发音而以朝文表现的,现在又要从俄文翻译成中文,实在不易。加上许多地名现已改变,而当时又没有规范俄文拼写标准等原因,尽管笔者曾找来俄文、日文、韩文、英文和中文五种朝鲜半岛的地图,进行核对,并曾多次向韩国学者请教,仍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因此,有些实在无法确定的地名,只得采取音译的办法,并在译文後附上俄文原文。 七、关於人名的翻译。其中比较麻烦的也是朝鲜人名,主要问题是档案作者书写的朝鲜人名,都是根据发音自行拼写的,结果同一个人名在俄文中往往有几个不同的拼法。此外,许多外国人名的中文表达,大陆与台湾差异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在附录中编排了〈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对照表上标明人名的俄文原文、中文译名,以及英文或罗马化拼写译名(凡无俄文者,为编者所写前言、代序中出现的人名),以姓氏之中文笔画与罗马化分别排序。书中所有外国人名首次出现时,原则上均加入罗马化姓名,如有遗漏,请参照对照表。 八、因参加翻译和编辑的均为中国大陆的学者或工作人员,故名词和用语均采用的是大陆通行的用法,与台湾略有不同,如韩战称朝鲜战争,南韩称南朝鲜等。为顾及台湾以外的华语使用者,经与近代史研究所同仁商议,除一些最常用的地名和人名改为台湾译法(如将「福摩萨」改为「福尔摩沙」,将「斯大林」改为「史达林」等),其余均保留原译文的用语。 此外,藉本书出版之际,笔者必须向那些曾经热心帮助寻找或慷慨提供俄国档案文献的国外同行表示感谢,他们是:原俄国驻华使馆首席参赞冈察洛夫(Сергей Гончаров)、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索科洛夫(Андрей Соколов)、美国独立学者威瑟斯比、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关系史专案前後两任主持人沃尔夫(David Wolfe)和奥斯特曼(Christian Ostermann)、韩国国防部军史编纂研究所所长河载平、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现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王晓东、美籍华人学者、佛吉尼亚大学讲座教授陈兼(Chen Jian)等。此外,韩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金东吉先生帮助笔者对文件中朝鲜人名的中译名和英译名一一进行了校改,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本书得以及早问世,还要感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诸位同仁谢国兴、魏秀梅、余敏玲、张淑雅、张珍琳、张秋雯、汪正晟、江玮平、林志菁等。在笔者离开台湾以後,如果没有他们在後期编辑和出版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这部近90万字的著作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付梓,是不可想像的。 最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献集刊出的全部档案文件由沈志华收集、整理、注释,参加翻译的有刘仲亨、徐晓村、王英杰、孙熙、周绍珩、锺舞春、王谊民、章若男、王会朋、刘志青、李木兰、陈云卿、吴安迪、戴怀亮、彭兴中、唐松波、耿保珍、方琼等人,参加校对和编辑的有沈志华、王启星、方琼,最後由沈志华统一定稿。所以,本书当中的一切舛误和疏漏,均由笔者负责。 编者与出版者的共同愿望是,希望这部以专集形式出版的关於朝鲜战争的中文版俄国档案,有助於推进华语世界对於朝鲜战争、现代国际关系史和亚洲冷战历史的研究。 沈志华 2003年2月於北京
  • 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

    作者:沈志华,于沛 (编辑)

    本书是一部关于苏联共产党从产生到解散共93年充满风雨变幻历程的实录性史书。该书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以苏联国内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资料为基础,客观地向人们展示了苏联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其中很多是第一次翻译成中文的材料。同时本书收录多幅历史照片以及作为附录的苏共领导机构沿革及领导成员变动表,也是极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三卷 思考與選擇

    作者:沈志華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1956-1957年被稱為「多事之秋」。作者充分利用十幾個省市的檔案、俄國解密檔案、當時的報刊雜誌、當事人的口述記錄和回憶錄,以及現有的研究成果,對中共中央知識分子會議的目標和結果、蘇共二十大在中國的反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提出和推行,中共八大的作用和局限,中國在波匈事件中的角色和影響,整風反右運動的起因、轉變和結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過程,作出翔實的描述和分析。
  • 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

    作者:沈志华

    《新疆通史》翻译丛书
  •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8卷本)

    作者:沈志华,杨奎松 主编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是以中央情报局为主的美国情报机构收集的中国情报以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主要、最核心的情报机构,因此这些情报档案原是美国的最高国家机密。直至2004年,这些情报档案才开始陆续解密。 作为中国国内第一部以美国对华情报为主题的译著,本套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档案来源广泛,包括纸质文本、数据库和缩微文献;第二,以绝密、机密的“特别国家情报评估”和“国家情报评估”为骨架,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认知、分析、评判和预测;第三,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的各编“导论”,不仅概述了本编收录文件的种类、来源和内容,而且对文件判断的准确程度及其原因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本套书的原始文件材料始于2005年中国学者有计划的搜集,其翻译、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被列入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DTQ001),该成果亦属于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6〕。 全套书内容丰富,编译者按文件主题划分十五编以利读者阅读:(1)中国综合状况;(2)中国内战;(3)中国政治;(4)中国经济;(5)中国军事;(6)中国外交;(7)台湾问题;(8)文化大革命;(9)中苏关系;(10)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1)中国与第三世界;(12)中国与朝鲜战争;(13)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14)中国与南亚;(15)美国情报机构,并附有“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全套书分8卷装订,总计约660万字,是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爱好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与世界现当代史、冷战国际史、政治史、经济史、战争史等领域极为难得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

    作者:沈志華,楊奎松

    二十五年前,越共攻陷西貢(今胡志明市),巴黎和平協約簽定後,南北越完成統一。對於這場戰爭的研究和總結,始終因各種複雜的政治、外交關係而成「禁區」。戰爭結束四分之一世紀後,東西方冷戰的格局也發生極大裂變。此書是中國新銳學者對中國與印支戰爭的首部研究力著。書中披露大量引自中、越、美、蘇的解密的越戰檔案,將當年為戰火瀰漫下所掩蓋的外交、軍事角力和敵友轉化內幕作了全方位的披露與解剖,並首次公佈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會見印支三國領導人的談話資料。《亞洲週刊》曾就此書內容作過專題報道,此書必將在中外學術界引起相當大的影響,為「越戰研究」的必讀之書。
  • 沈志华冷战五书(套装共5册)

    作者:沈志华

    《大国对抗:冷战的起源》: 本书主要论述了冷战的思想根源,冷战在欧洲和在亚洲的起源情况,导致了美苏等大国之间的对抗,并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决策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冷战形成的最初起因,对冷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中苏结盟:冷战的转型》: 本书介绍了冷战格局在亚洲的转型,即中苏结盟及其带来的远东格局的变化,重点为中苏高层之间在建立同盟问题上的博弈,同时对于中苏结盟之前苏联对我国新疆的政策,中苏结盟的经济背景及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受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的对台作战问题和朝鲜战争问题都有所涉及。本书还附有大量有关苏联对华经济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和条约文本的解密档案。 《朝鲜战争:冷战在亚洲》: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冷战在亚洲的论文汇集。文章描述了冷战在亚洲的具体表现形式,冷战在亚洲的发展、演变和深化,以及对世界局势和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指出大国之间利益争夺和矛盾冲突是造成冷战的深层原因。 《脆弱的联盟:冷战中的盟友》: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冷战中的盟友研究的论文汇集。文章以建立同盟的国家间的关系发展和演变为线索,深入分析冷战在亚洲的发展。随着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延续,冷战成果在亚洲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苏分裂:冷战的再转型》: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发表的关于冷战再转型的论文汇集。文章以国家间同盟的破裂为线索说明冷战在亚洲的进一步转型。围绕着国家间利益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使国家间同盟破裂,冷战在全球出现复杂化的倾向。
  •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全34卷)

    作者:沈志华 总主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分卷目录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一卷 Z002卢那察尔斯基关于1917年事态的信件(1917年4月至12月),50件 Z001瓦尔热涅夫斯基关于十月革命前农村情况的信件(1917年3月至8月),16件 Z005库罗帕特金关于1917年事态的日记(1917年5月至10月),1件 Z007十月革命前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传单(1917年10月至12月),14件 Z012国内战争时期的军事领导和军事路线问题(1918年1月至1921年1月),48件 Z024,苏俄领导人关于对外政策的通信(1920年3月至1921年1月),17件 Z028工会与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矛盾(1920年11月),2件 Z106斯大林与阿利卢耶娃(1922年4月至1934年3月),31件 Z107关于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1928年4月至1946年9月),4件 Z109关于斯大林的次子瓦西里(1933年9月至1962年3月),35件 Z110关于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1933年10月至1966年11月),22件 Z108斯瓦尼泽关于与斯大林一家相处情况的日记(1933年9月至1937年8月),2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卷 Z003四月危机期间的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4月),4件 Z004普列汉诺夫与改善铁路职工物质生活状况委员会(1917年4月至6月),14件 Z006有关十月革命的几个文件(1917年8月至11月),4件 Z011有关国内战争的几个文件(1918年10月至1919年11月),6件 Z019农村的十月革命和贫农委员会(1919年3月),5件 Z015列宁与罗日科夫关于粮食政策问题的通信(1919年1月),2件 Z016俄共(布)中央对哥萨克的处理意见(1919年1月至4月),3件 Z086高尔基谈文化和知识分子问题(1919年10月至1933年2月),9件 Z068关于驱逐知识分子(1922年7月至12月),5件 Z112列宁与蔡特金谈国际共运问题(1921年8月至1922年11月),5件 Z039列宁卧病期间的党内斗争(一)(1921年11月至1926年7月),20件 Z041值班医生记录的列宁病情和活动(1922年10月至1923年1月),2件 Z043列宁病休期间的党内斗争(1923年7月至12月),15件 Z048给斯大林信件中反映的苏联政治生活(1922年10月至1950年11月),20件 Z061苏维埃政权与东正教教会(1918年4月至1928年1月),137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三卷 Z008苏维埃政权与国内战争(1917年11月至1920年11月),635件 Z020梵蒂冈与苏维埃政权(1919年3月至1921年3月),2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四卷 Z010皮萨列娃关于红色恐怖的日记(1918年1月至3月),1件 Z013肃反委员会和肃反工作(1918年4月至1921年4月),21件 Z018俄共(布)八大中的军事问题(1919年3月),3件 Z021作家柯罗连科眼中的红色恐怖(1919年3月至1921年6月),34件 Z023列宁在1920年的几个讲话(1920年1月至10月),4件 Z027坦波夫省的农民暴动(1920年10月至1921年7月),7件 Z026苏俄驻爱沙尼亚使团的报告(1920年9月),1件 Z099关于富农迁徙问题(一)(1928年6月至1931年12月),5件 Z056大清洗中的外国侨民(1936年2月至1938年4月),2件 Z060叶若夫案件(1938年11月至1940年2月),4件 Z122苏德秘密协定与战前苏德关系(一)(1939年8月至1940年11月),56件 Z195沃尔科娃与基洛夫案件(1956年5月至12月),3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五卷 Z034国内战争结束以后的军事问题(1921年2月至1922年4月),52件 Z033进军格鲁吉亚(1921年2月至3月),5件 Z064美国救济署在苏俄的赈灾活动(1921年8月至1923年6月),17件 Z036新经济政策和经济建设(1921年3月至1922年10月),22件 Z065苏俄与热纳亚会议(1922年1月至4月),12件 Z030新经济政策初期的党政工作(1921年1月至1922年5月),16件 Z089俄共(布)关于争取青年作家的决定(1922年6月至7月),5件 Z090波格丹诺夫院士案件(1923年11月),8件 Z040组建苏联的最初过程(1922年8月至12月),33件 Z042列宁卧病期间的党内斗争(二)(1922年11月至1923年12月),68件 Z111俄共(布)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21年6月至1923年5月),25件 Z071俄共(布)与1923年的德国革命(1923年7月至10月),10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六卷 Z066关于归还穆尔给布尔什维克党的借款问题(1922年5月至1927年9月),14件 Z044列宁逝世后的党内的斗争(1924年1月至1929年12月),76件 Z077伊斯特缅《列宁死后》一书引起的政治风波(1925年6月至8月),7件 Z078对车臣的军事行动(1925年7月至9月),10件 Z079联共(布)与英国总罢工(1926年3月至9月),30件 Z101农业集体化问题(一)(1926年4月至1930年7月),15件 Z069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几个文件(1922年10至1935年11月),7件 Z022布尔采夫通信集(1919年9月至1938年2月),7件 Z088关于作家索洛古勃的问题(1920年6月至1921年5月),5件 Z074技校学员布洛欣和斯大林的通信(1924年7月至9月),3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七卷 Z032喀琅施塔得事件(1921年2月至1923年4月),69件 Z035新经济政策与党内斗争(1921年2月至1927年12月),104件 Z173共产党情报局匈牙利会议(1949年11月),1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八卷 Z037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的第一批政府决定(1921年4月),131件 Z031党和政府领导人之间的通信(1921年1月至1923年8月),11件 Z063关于全俄赈济灾民委员会(1921年6月至10月),12件 Z076对列宁大脑的研究(1925年2月至1969年10月),11件 Z080苏联军方关于舰队作用的争论(1928年5月),1件 Z047布哈林同斯大林的争论(1928年7月至1929年4月),10件 Z054布哈林的清党材料(1933年11月至12月),8件 Z058布哈林案件(1937年2月至1938年3月),8件 Z075关于布鲁西洛夫回忆录问题的调查(1925年2月至1962年6月),17件 Z038人民自由党中央委员巴黎会议(1921年5月),3件 Z067阿斯特罗夫关于境外俄国难民问题的报告(1922年6月),1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九卷 Z045关于“托季联盟”(一)(1926年7月至1927年6月),111件 Z073新经济政策下的城乡“结合”(1924年4月至1928年8月),21件 Z070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村社会生活(1923年5月至1927年11月),29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卷 Z046关于“托季联盟”(二)(1927年6月至12月),83件 Z081托洛茨基的第三次流亡(1928年1月至1940年8月),32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一卷 Z049联共(布)政治局的决议和会议记录(1926年9月至1941年5月),78件 Z052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之间的往来信件(1930年3月至1936年10月),64件 Z050联共(布)政治局有关日常工作程序的决议(1927年6月至1940年6月),31件 Z051三十年代文化领域的“左”倾浪潮(1929年4月至1938年2月),38件 Z091“左”倾路线下的历史学界(1928年12月至1944年7月),47件 Z083三十年代俄国侨民中的法西斯党(1933年5月至1937年),7件 Z118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对远东的新方针(1937年11至1939年8月),6件 Z029境外立宪民主党人的反思(1920年12月至1921年2月),3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二卷 Z062知识界的申诉材料(1919年3月至1948年5月),23件 Z072尼古拉耶夫眼中的苏联社会(1924年1月至1937年3月),1件 Z103党内对集体化状况的反映(1930年3月至1933年6月),4件 Z100关于富农迁徙问题(二)(1930年4月至1933年5月),37件 Z053关于苏联大清洗(一)(1930年10月至1938年1月),13件 Z113共产国际和德国共产党的往来信件(1930年3月至1934年7月),11件 Z082内务人民委员部工作及劳改营状况(1932年12月至1953年12月),9件 Z084关于迫迁朝鲜居民的问题(1935年1月至1949年9月),42件 Z117苏英海军协定谈判(1936年3月至1937年11月),14件 Z085关于特殊移民的安置情况(1940年10月至1957年10月),43件 Z191关于历史案件的平反(一)(1955年8月至1988年7月),13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三卷 Z092战前苏联的文学战线(1932年4月至1941年5月),32件 Z095战时苏联的文学战线(1941年9月至1945年4月),43件 Z096战后苏联的文学战线(1945年7月至1946年10月),26件 Z093关于建立柴可夫斯基纪念碑的问题(1940年5月至1954年月),6件 Z097斯大林谈电影《伊凡雷帝》(1947年2月),1件 Z098《苏联大百科全书》等著作的出版(1949年7月至1953年10月),20件 Z179苏共中央书记处对历史研究所的关注(1953年2~7月),7件 Z185《历史档案》杂志的命运(1953年10月至1962年11月),28件 Z059图哈切夫斯基与“法西斯军事阴谋案”(1937年2月至1964年6月),2件 Z150朱可夫元帅的命运(1946年4月至1963年6月),19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四卷 Z104斯大林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来客登记簿(一)(1924年至1939年),16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五卷 Z115共产国际对战争的策略(1939年7月至1941年5月),98件 Z114共产国际与苏联(1939年3月至1941年5月),34件 Z116共产国际的日常事务(1939年9月至1941年5月),35件 Z055关于苏联大清洗(二)(1935年7月至1955年3月),15件 Z102农业集体化问题(二)(1930年1月至1933年5月),18件 Z025关于国内战争的通信和札记(1920年7月至1924年),4件 Z017阿尔曼德材料(1919年2月至1926年12月),6件 Z087高尔基论苏联文化问题(1918年至1935年1月),1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六卷 Z124苏联和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矛盾和斗争(1939年8月至1941年2月),6件 Z123苏德秘密协定与战前苏德关系(二)(1939年4月至1940年11月),66件 Z126战前苏联西部边界的紧张局势(1941年4月至6月),14件 Z127战争爆发前夕斯大林在红军军事学院的讲话(1941年5月),7件 Z128苏德战争爆发(一)(1941年6月),3件 Z131战时苏军的军事行动(1941年7月至1945年4月),19件 Z136战时苏军的后勤装备(1942年6月至1944年11月),7件 Z142关于苏军军官编制及其战后安排(1944年5月至8月),3件 Z139苏联对德军战俘的利用(1943年9月至1949年11月),8件 Z147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5月),5件 Z146苏联被遣返者问题(1945年2月至4月),11件 Z141联共(布)中央全会关于改组外交和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决议(1944年1月),3件 Z275关于康?弗?罗扎耶夫斯基(1945年8月),1件 Z094对肖斯塔科维奇等人作品的批评和处理(1941年1月至1949年3月),2件 Z132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访苏活动(1941年12月),9件 Z135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访英活动(1942年5月),40件 Z133苏联有关战后安排的设想和规划(1941年12月至1944年11月),6件 Z144斯大林与丘吉尔关于欧洲战后问题的谈话(1944年10月至11月),3件 Z138英国国教会和俄罗斯东正教代表团的互访(1943年6月至1945年6月),12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七卷 Z120国家安全机关与战争准备(1938年11月至1940年12月),139件 Z137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1942年12月至1943年12月),67件 Z163苏联与战后罗马尼亚(一)(1944年8月至1946年2月),9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八卷 Z140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1943年8月至11月),95件 Z145苏美英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1945年1月至2月),32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十九卷 Z014各界人士为被捕者申诉的信函(1918年6月至1940年8月),16件 Z129苏德战争爆发(二)(1941年6月至8月),7件 Z130关于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7月至9月),13件 Z134苏联国防委员会内的分工(1942年2月),3件 Z125苏联进军波兰与卡廷事件(1939年9月至1944年1月),85件 Z160苏联与战后波兰(一)(1944年1月至1949年8月),58件 Z157 1944年和1945年的饥荒(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卷 Z105斯大林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来客登记簿(二)(1940年至1953年),14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一卷 Z119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1937年12月至1940年7月),90件 Z143苏联与1944年的华沙起义(1944年7月至10月),25件 Z168苏联战后对德国的占领(1945年3月至1949年11月),6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二卷 Z121苏联与芬兰的战争(1939年3月至1940年3月),31件 Z162苏南冲突的起源及其公开化(1944年4月至1948年7月),56件 Z057联共(布)中央2-3月全会与布哈林问题(1937年2月),7件 Z154关于克柳耶娃和罗斯金教授案(1947年5月至7月),5件 Z153关于中央各机关的“荣誉法庭”(1947年3月至1948年4月),6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三卷 Z161苏联与战后波兰(二)(1944年4月至1948年12月),61件 Z167苏联与战后捷克斯洛伐克(1944年11月至1948年11月),44件 Z164苏联与战后罗马尼亚(二)(1944年8月至1948年4月),57件 Z158战后苏联的经济生活和经济政策(1946年3月至1953年10月),20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四卷 Z166苏联与战后的保加利亚(1944年10月至1948年12月),43件 Z170苏联与战后阿尔巴尼亚(1946年4月至1948年12月),16件 Z169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冲突及其后果(1945年11月至1949年9月),18件 Z171工人党、共产党情报局的筹备和建立(1946年5月至1947年1月),47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五卷 Z148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1941年10月至1948年11月),49件 Z151犹太人黑皮书(1944年8月至1948年2月),4件 Z149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命运(1943年5月至1953年4月),14件 Z156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1952年5月至1955年11月),55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六卷 Z165苏联与战后匈牙利(1944年9月至1948年8月),48件 Z172保卢斯与苏联在德国战俘营中的宣传工作(1946年6月),3件 Z155苏联反间谍工作的有关规定(1947年7月),1件 Z174拉科西谈伊拉克案及匈牙利的党内斗争问题(1949年至1956年),1件 Z175陶里亚蒂与共产党情报局(1951年1月),2件 Z177爱伦堡拒绝在犹太人集体信件上签名(1953年2月),1件 Z178斯大林弥留之际苏共中央关于人事问题的决议(1953年2月),1件 Z180贝利亚对内务部的改革与重大案件的重新审理(1953年3月至8月),17件 Z221苏联对日内瓦会谈第一阶段成果的评估(1954年6月),2件 Z187贝利亚家属的遭遇(1954年1月至1958年10月),2件 Z222苏联的核政策及科学家对核武器的看法(1955年1月),2件 Z197赫鲁晓夫谈苏共二十大(1956年7月),1件 Z199赫鲁晓夫谈苏联的犹太人问题(1956年8月),1件 Z226苏日关系正常化的谈判(1956年8月),14件 Z223苏联在50年代的裁军方案和行动(1955年8月至1959年1月),19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七卷 Z220东柏林暴动(1953年6月),2件 Z228苏波冲突(1956年10月至1958年10月),18件 Z225匈牙利事件(1956年4月至1958年7月),106件 Z224苏加诺访问苏联(1956年2月至12月),15件 Z227苏联帮助埃及修筑阿斯旺水坝(1956年10月至1962年8月),4件 Z230柏林危机(1961年8月),1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八卷 Z219发展火箭武器的两个决定(1946年5月至1959年12月),2件 Z176斯维德洛夫儿子的遭遇(1952年3月至1953年12月),3件 Z181关于纪念斯大林的建议(1953年3月至1954年2月),2件 Z182航空工业部和空军领导人案的重新审查(1953年5月至6月),4件 Z183七月全会与贝利亚倒台(1953年7月),3件 Z184解冻与知识分子(1953年7月至1967年5月),9件 Z188象棋冠军与苏共中央的龃龉(1954年5月至1984年6月),11件 Z189关于波斯特尼科夫及其国外藏书的处理(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4件 Z198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其评论(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5件 Z193对利特肯斯违反法制行为的处理(1955年9月),1件 Z194苏共二十大与格鲁吉亚事件(1956年3月),1件 Z196朱可夫关于反个人崇拜未及发表的演说(1956年5月),1件 Z200波罗的海沿岸的政治动荡(1956年11月至12月),6件 Z201科学家卡皮察的个人遭遇(1956年11月至1961年12月),4件 Z202关于是否恢复高尔基市旧名的争论(1957年4月),2件 Z203托姆斯基儿子的申诉(1957年5月至1987年12月),2件 Z152关于朗道院士的秘密档案(1947年2月至8月),1件 Z205社会拯救委员会案的平反(1958年2月),2件 Z206中央书记处关于《苏联》杂志的决定(1958年7月至1964年4月),4件 Z208帕斯捷尔纳克及其《日瓦戈医生》(1958年10月至1959年2月),9件 Z207关于部分青年行为表现的报告(1958年10月),1件 Z209关于清理积压政治印刷品的报告(1959年1月至11月),3件 Z210关于修建防空洞兼电影院两用设施的决定(1960年1月),2件 Z229克格勃针对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计划(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2件 Z211下台后的卡冈诺维奇(1960年12月至1982年5月),17件 Z212索洛乌欣与斯维特兰娜(1961年5月至1969年11月),4件 Z213关于卡累利阿共和国的食品储备问题(1962年5月至6月),2件 Z214新切尔卡斯克事件(1962年6月至8月),15件 Z215赫鲁晓夫与苏联新宪法(1962年6月至1964年6月),3件 Z218赫鲁晓夫下台(1964年10月),4件 Z271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案件的复查和平反(1988年12月),2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二十九卷 Z231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5月至1963年1月),150件 附录:古巴导弹危机大事记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三十卷 Z159战后农民的生活(1947年2月至8月),5件 Z186关于克里木州划归乌克兰共和国(1954年1月至2月),15件 Z190车臣-印古什移民风波(1955年5月至1973年5月),25件 Z232农业生产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1965年2月至1975年4月),5件 Z233六十年代的水资源保护(1965年6月至1967年12月),2件 Z234关于斯大林和朱可夫的历史评价问题(1966年3月至1968年11月),4件 Z246苏联与越南战争(一)(1966年7月1973年6月),8件 Z236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一)(1968年2月至1982年6月),15件 Z237泛俄罗斯主义的问题(1968年4月至1982年8月),4件 Z248苏联与巴黎“五月骚动事件”(1968年5月),3件 Z249苏意两党关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分歧(1968年11月),1件 Z251苏联对外国政府或组织的援助(1969年8月至1988年3月),9件 Z238涅托赴韩国旅行问题(1971年9月),2件 Z239对索尔仁尼琴的监视(1972年6月至1974年1月),8件 Z240关于剥夺罗斯特洛波维奇国籍的问题(1974年3月至1978年12月),20件 Z241“护卫”号反潜舰兵变事件(1975年11月至1976年7月),3件 Z242关于勃列日涅夫寿辰及其著作问题(1976年11月至1986年8月),2件 Z243斯涅吉廖夫放弃苏联国籍问题(1977年7月至12月),3件 Z262苏联与瓦文萨的意大利之行(1981年1月),2件 Z276裁军与禁止核试验(1981年2月),1件 Z266阿富汗战争及其后果(1981年3月至1990年1月),13件 Z263苏联最后十年的对外关系(1981年3月至1991年6月),17件 Z245关于恢复顿斯科伊修道院问题(1982年10月至1983年1月),6件 Z268戈尔巴乔夫时代的社会矛盾与冲突(1985年3月至1991年12月),29件 Z269关于出版古比廖夫学术著作的争论(1987年3月至6月),4件 Z270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事件(1988年2月),1件 Z277思想理论和党的组织工作状况(1988年3月至1991年8月),3件 Z192关于历史案件的平反(二)(1988年12月),1件 Z272第比利斯的动荡(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12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三十一卷 Z217关于“索尔仁尼琴事件”(1962年11月至1976年1月),33件 Z235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二)(1966年11月至1982年11月),22件 Z204关于库兹涅佐夫事件(1957年11月至1988年7月),9件 Z247苏联与“布拉格之春”(1968年3月至12月),14件 Z260苏联与八十年代的波兰局势(一)(1980年8月至1981年12月),8件 Z250苏联与越南战争(二)(1968年12月至1972年12月),23件 Z256苏共与法共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1977年2月至4月),4件 Z254苏美谋求缓和的接触(1976年12月至1977年4月),9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三十二卷 Z264苏联出兵阿富汗(一)(1978年4月至1981年12月),134件 Z267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82年1月至1991年7月),28件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三十三卷 Z252苏联与安哥拉的独立运动(1973年12月至1979年2月),10件 Z253对外军事援助与情报工作(1974年4月至1980年9月),10件 Z255苏联对埃索冲突的斡旋(1977年1月至1978年8月),34件 Z257勃列日涅夫后期的苏美关系(1977年2月至1980年10月),17件 Z258苏联与尼加拉瓜的关系(1978年2月至1980年9月),14件 Z265苏联出兵阿富汗(二)(1978年5月至1980年11月),21件 Z259苏联与古巴的关系(1979年2月至1981年12月),29件 Z261苏联与八十年代的波兰局势(二)(1980年9月至1984年4月),25件 Z244关于改进劳动组织和加强劳动纪律的决定(1980年10月),2件 Z273苏联的生态环境问题(1989年12月至1991年8月),5件 Z274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1991年2月至7月),3件
  • 中苏关系史纲

    作者:沈志华 主编,杨奎松 等撰稿

    该书本着还民众“历史真相”的目的,在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1917-1991年间的中苏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中苏关系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如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做出了新的诠释,澄清和揭示了不少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段,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复杂曲折历史全过程的权威力作。
  •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

    作者:沈志华

    为什么1956年的希望和期待会转变成1957年的失望和消沉; 为什么中共八大在1956年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方针路线,到1957年却反其道而行之; 为什么毛泽东已经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到头来还要重蹈斯大林的覆辙,为什么中共一代精英百般思索却做出了如此选择,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波兰、匈牙利危机中,中国充当了什么角色?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试图利用目前所能看到的文献史料,描述这一历史过程。
  •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作者:沈志华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本)》第一章讲述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变化,重点在斯大林的对华政策和对朝政策,说明在保障苏联的远东战略利益的条件下,斯大林希望东北亚地区保持稳定状态,以维持根据雅尔塔协定所形成的国际体系和地缘结构。 第二章讲述中苏同盟建立特别是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过程,重点在于说明,中苏条约谈判的结果与以往人们的理解不同,主要不是毛泽东在莫斯科受到了冷遇和屈辱,而是斯大林被迫对中国做出了重大让步。这一让步,将导致苏联失去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使其在远东乃至亚洲的战略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开始改变了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第三章讲述朝鲜战争爆发的全过程,主要是斯大林对金日成想要用武力方式统一朝鲜半岛这一计划从反对到支持的转变过程。与第二版夹叙夹议的写法不同,这里的重点首先是对历史过程的叙述,而在最后一节集中讨论斯大林同意和支持金日成的决策动机。这一节完全是新写的,分析了以往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所作推断的逻辑漏洞或史实错误,并进一步论证了笔者自己的推断——斯大林同意发动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保证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 第四章讲述中国出兵朝鲜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的背景把这一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出兵的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由于条件变化而导致的毛泽东所设定的行动目标的变化。同前一章一样,这里的重点也是历史叙事,而在最后一节集中讨论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动机。从条件和目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决策动机是多重的,并且有所变化,既有表面的,也有内在的,有的是临时处置,有的则贯穿始终。从总体上讲,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保持中苏同盟的有效政治态势,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新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这一节基本上也是新写的。 第五章讲述中苏同盟在战争中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战略决策层面中国与朝鲜之间发生的诸多分歧和矛盾中,斯大林都支持了毛泽东,这说明毛泽东的出兵决策实现了其根本目标。因此,这个决策是必须的,也是正确的,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 余论讨论中国在1951年初拒绝联合国停火议案的问题。这是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意在说明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性失误并不在于出兵朝鲜的决策,而在于没有适时收兵,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并因此付出了本来可以避免的过于沉重的代价。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作者:沈志华 主编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是一部有关苏联74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由22名中国学者合力完成,书中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共28个专题,总计约110万字。这部著作利用大量俄国解密档案,立足专题或个案分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以重构苏联74年历史兴衰的主要过程。